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风是叶的涟漪》-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细心的冬梅看出了卫国脸色的变化,她心想卫国肯定以为自己是见不得婆婆,所以才要离开这里。

      可是,卫国何尝不想带老婆孩子去城里享福,何尝不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给老婆更美好的生活,可是摆在眼前的是,单位生活区的房子极其紧张,自己虽然还是个干部(技术员),可是由于自己太老实,又不会巴结上司,所以自己根本没有分得房子,哪怕是个铁皮房子,也没有,自己这样贸然的带老婆孩子去单位,除了住单位的招待所,就是露宿街头了。

      卫国抬起头,看着冬梅渴望的眼神,牙缝里却挤出了三个字:“我们走。”

      冬梅听到这话,努力抑制住了眼角的泪水。

      出发的日子很快来到了。

      m.。

      第三十二章 离开农村

      ,。

      早上,天麻麻亮,全家人吃了玉米榛子,卫国把捆扎好的被褥背到脊背上,手里又拎了一个最重的行李包,冬梅抱起刚满三岁的娜娜,婆婆领着六岁的涛涛,剩下的行李公公全部提在了手里。

      全家人要步行一个多小时,走到一个叫“三线”的公路口,这里有路过的轿子车,卫国要带着一家四口,从三线坐车到省城,然后住宿一晚上,第二天从省城坐长途轿子车到达单位的基地,一个叫马岭川道的地方。

      乡村的土路在雪水溶化之后,非常的泥泞,一家人深一脚浅一脚,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抵达三线。

      在车开动的那一瞬间,站在车下面的婆婆隔着玻璃哭了起来,她对涛涛说:“我娃娃别走了,留下来,奶奶照顾你,好不?”

      虽然奶奶很爱涛涛,很娇惯涛涛,可是母亲毕竟是母亲,涛涛还是钻在冬梅的怀抱里说:“不,我要妈妈。”

      轿子车在颠簸的马路上飞驰着,冬梅望着窗外的一草一木,不由的眼角湿润了。

      虽然自己曾经千万次的想过,要摆脱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每日辛勤耕耘,到头来却两手空空的日子,可是到离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对这片生自己养自己的黄土地,还是有着百般的眷恋。

      轿子车在坑洼不平,曲折狭窄的道路上跑了大半天,终于在下午的时候抵达了省会。

      从车上下来,冬梅抱着娜娜,觉得头晕晕乎乎,她心想要是将来有一天从县城到省会只用一个小时那该多好。

      可是转头一想,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么远的路程,怎么可能一个小时到达呢,完了她笑了笑自己的天真。

      晚上,一家人找了个最便宜的旅馆,将就了一晚上。

      第二天就踏上了去陇东的路程。

      相比几年前去新疆坐火车的平坦,去陇东的路上,对冬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会上山,一会下山,永远也走不完的盘山公路,面对狭窄的盘山路,再看看糟糕的路况,她真担心司机一不小心会出事故。

      晚上,终于抵达了单位的基地。

      基地位于陇东的一个小乡镇,相比四周低矮的小平房,一个被圈起来的,非常大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白楼绿树,现代化的小区和周围的农村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卫国热心的给冬梅介绍着,他告诉冬梅,这是单位的后勤基地,里面有学校,医院,体育馆,游泳池,还有好多个住宅小区。

      冬梅看着基地小区里非常的干净,绿化非常的好,听着周围人说着一口清晰的普通话,不由的羡慕起卫国的工作来,她笑着说:“在这里上班真好,比几年前在新疆的基地好千万倍。”

      听到冬梅话,卫国心理一阵苦涩,半晌他才苦笑着说:“这里只是后勤家属区,我工作的地方还在远处的大山上,只有每逢回家的时候才经过这里。”

      冬梅瞪大了眼睛,诧异的说:“即使我们把家安在这里,我们以后还不能生活在一起吗?”

      卫国尴尬的说:“不能。”

      冬梅低下了头,默默的往前走着。

      单位基地依山而建,从大门进入,往里面走,一直都是在爬坡,而坡的尽头竟然是一座不大的山。

      冬梅望着远处的山,光秃秃一片,最让冬梅惊奇的是小山的半山腰竟然还盖着牛毛毡平房,住着工人。

      卫国带着冬梅在这高低起伏的基地里七拐八拐,终于在一顿两层高的白色建筑物跟前停了下来。

      冬梅指着这一栋楼问卫国道:“咱们到家了吗?这里,哪个房间是咱们的家?”

      卫国不敢看冬梅的眼睛,低声说:“这里是单位的职工招待所,单位基地里,我没有房子。”

      冬梅哭笑不得,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皱着眉头说:“你可是七九年,考学进单位的干部,偌大个小区,上万个住户,没有你的房子吗?”

      卫国咽了一口吐沫说:“没有。”

      冬梅无奈的说:“那你准备让我们娘三在招待所里住一辈子吗?既然没有房子,那你为什么还要带我们出来。”

      卫国委屈的说:“你让我带你出来的,我没有办法。”

      听到卫国的话,冬梅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她默默的带着孩子走进了招待所。

      卫国的苦水只有自己知道。

      冬梅有所不知的是,单位僧多粥少,员工上万,而家属区的房子才区区几千个,严重的比例失调。

      在那个房子不能自由买卖的年代,一个工人理想有一套房子,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单位的分配,有些老工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申请,申请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也没有等到单位分配给自己的房子,仍然住着六七个人一间房子的职工宿舍,过着和老婆,孩子分居了一辈子的生活。

      招待所倒是很干净亮堂,可是唯一缺点就是上下两层楼的招待所只有四个特大的房间,分男女住宿,而且每个房间里差不多摆了超过二十张的钢丝床。

      没法,只能卫国领着涛涛住,冬梅领着娜娜住,一家人住在同一层楼的不同的房间里。

      一连半个月,日子过的还算惬意,每天住在招待所,吃在职工食堂,同一个房间内还住着其他同病相邻的姐妹,难免多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和感叹。

      住在冬梅隔壁床铺的是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姓王,冬梅亲切的称她王姐,两人每天有着说不完的话。

      王姐是一位老实的农村妇女,她跟丈夫结婚后就一个人在家务农,连带孩子又伺候公婆的,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期盼,有一天在外面吃商品粮的老公可以带自己离开农村,去单位过上好日子,可是这一等就是三十几年,直到孩子都上了班,给婆婆公公戴孝送终,丈夫在单位的房子才终于分配了下来。

      现在的她住在招待所只是缓冲几天,等旧房子重新粉刷好之后,就搬进去。

      这天,涛涛和娜娜在妈妈的房间里跑着玩,王姐把丈夫送来的面包给涛涛娜娜分了吃。

      从小吃馒头的两个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面包,更没有吃过面包,狼吞虎咽的把王姐给的面包吃了个精光,还缠着王姐要吃,这可尴尬了旁边的冬梅了,一是为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难受,二是为自己孩子的可怜而感到伤感。

      冬梅忙把靠近自己床铺的娜娜一把拉到了自己的跟前,然后伸手去拉涛涛,男孩毕竟是男孩,一个躲闪就跑到了王姐床铺的另一头,冬梅抬起手对涛涛说:“阿姨自己的面包都舍不得吃,给你们全吃了,你们还要,太没有教养了,再要,看我一会不打你【创建和谐家园】。”

      王姐赶紧把冬梅的手拉下来,护着涛涛对冬梅说:“对孩子不能太省了,不然孩子长大了都是穷命。”

      说完,马姐竟然要到下面的商店去买面包给涛涛和娜娜吃。

      冬梅这下可着急了,心想怎么能花别人的钱呢,于是拦住马姐说:”怎么能让你买呢,我下去给他们买。”

      说完,冬梅就起身,可还没走到门口,冬梅又退了回来,她摸遍全身,所有的钱加起来才四毛七分钱,这怎么够买几块大面包呢。

      她苦笑着走到王姐跟前,两只手尴尬的挽在一起说:”王姐,我身上的钱不够,你给我借些钱,下午我老公回来了,我就把钱还给你。”

      王姐毫不犹豫的从口袋掏出了三十块钱递给了冬梅。

      冬梅把三十块钱接到手里,觉得沉甸甸的,因为她手里的钱从来没有这么多过,她觉得王姐借给她的太多了。

      可是,转头一想,除了买面包,也该买个脸盆了,招待所只提供一个脸盆,这段时间,全家人洗脸洗脚都用一个棚子,再个,也得给孩子买几只铅笔和本子,孩子每天光玩也不是个事。

      面包买上来后,冬梅看着涛涛和娜娜贪婪吃面包的样子,突然心里很难受,她心里想着,要是有一天,能每天都让自己的孩子吃上面包那该得有多好,可是转头一想,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面包这么贵的东西,哪来那么多钱,天天给孩子买面包吃。

      招待所的日子虽然舒服,可是天天这样也不行,再加上孩子开学的日子也近了,总不能住一辈子招待所吧。

      这天,一向性格腼腆的卫国终于在冬梅的说服下,硬着头皮去机关楼找领导要房子,虽然他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面对冬梅期盼的眼光,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他宁可被领导臭骂一顿,或者被从办公室赶出来,也要去。

      卫国刚下楼,还没走几步,调皮的涛涛就从后面追了上来,宁要跟着爸爸去玩,没法,卫国就带上了涛涛,一路上卫国都眉头紧锁,一句话也没有说。

      倒是涛涛蹦蹦跳跳,看东看西,楼房,篮球架,足球场,游泳池,都成了涛涛眼里最新鲜的事物,他走了一路,问了一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可是卫国的却沉寂在马上要和领导对话的痛苦中。

      到了机关楼下,卫国安顿好涛涛,摸着他的头说:“爸爸上去办个事,你在下面等等,别乱跑,我一会就下来了。”

      涛涛眨巴眨巴眼睛的看着卫国说:“恩,我就在这,不胡跑的等你。”

      卫国上楼后,涛涛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机关楼下,他用刚学会不久的数字,数了数楼,一共高三层,每层有十个窗子,楼房周围栽的树他都认识,在老家的时候奶奶给他教过,这是松树。

      最让涛涛新奇的是,设置在大门两侧的熊猫垃圾桶,黑白相间的熊猫脸蛋,还有两只黑色的,竖起的耳朵,简直太可爱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一个小时过去了,可是还不见爸爸从机关大楼里下来,这时,从来没有离开过大人的涛涛,心里那种小孩子被大人抛弃,独有的恐惧感油然而生,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机关楼门口,心里非常的害怕。

      m.。

      第三十三章 投奔八队

      ,。

      又过去了一个小时,涛涛的心里防线开始奔溃了,他想爸爸,可是爸爸在机关楼里不下来,他想妈妈,可是却忘记了刚才走过来的路,无助的涛涛慢慢的开始哭了起来。

      这时候,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就是那只黑白相间的熊猫垃圾桶,他走到熊猫跟前,双手抱着熊猫圆圆的脑袋,把脸贴在熊猫的头上,伤心的哭着。

      Ì«ÑôºìͮͮµÄ¹ÒÔÚÌìÉÏ£¬ÖÜΧµÄËÉÊ÷Ρ¶ë¸ßËʵÄÒÙÁ¢ÔÚ·±ß£¬ÌÎÌα߿ޱßÓÿÊÍûµÄÑÛÉñÍû×Å»ú¹ØÂ¥Ãſڣ¬ÆÚ´ýן¸Ç׵ijöÏÖ¡£

      慢慢的,机关楼里,陆续有人走了出来,可是一个人接一个人,却不见自己的爸爸走出来。

      偶尔有人走到这个哭着的孩子跟前,低下头关心的问他:“小朋友,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啊?”

      涛涛并不会说普通话,他用老家的方言说:“我等爸爸。”

      说完,涛涛还会用手指指对面的机关楼。

      关心他的人继续问:“那你爸爸叫什么名字,我进去给你找。”

      涛涛脱口而出:“狗娃。”

      涛涛并不知道父亲的全名是什么,他只知道父亲每次从新疆回来,村里人都会冲着他喊狗娃他娃,你爸回来给你赚了多少钱。

      关心的人听到“狗娃”二字,先是表情诧异,然后无奈的摇摇头走了。

      涛涛也想走近机关楼里,去寻找自己的爸爸,可是在农村呆惯了的涛涛,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威武的楼房,根本没有胆量进去找。

      下午,卫国终于从机关楼里面走了出来,他看到自己的儿子穿着干净的衣服,竟然抱着一个脏了吧唧的垃圾桶睡着了,不由的一肚子火,冲到跟前,提起涛涛的胳膊,朝着涛涛的【创建和谐家园】就是一脚。

      本以为会被踢哭的涛涛,站起来后,却冲着卫国笑了。

      孩子终于等到了爸爸,有爸爸在身边,哪怕爸爸天天打他,他也不嫌弃。

      卫国看着笑开了花的涛涛,才发现了涛涛脸上哭干了的泪痕,才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大意,竟然让一个六岁的孩子,在门口孤单的等了自己一个下午。

      而且,自己的孩子不会说普通话,很容易被图谋不轨的人骗走,他们单位里不是没有发生过孩子被人贩子拐走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为了补偿孩子,他领着孩子到单位最大的供销社,让涛涛挑,想吃啥就挑啥。

      孩子流着口水看了一圈,只要了两块面包,一块自己吃,一块给妹妹吃。

      卫国不知道的是,虽然供销社里面零食琳琅满目,可是涛涛认识的美食却只有面包一种。

      卫国本想给涛涛在买个玩具,可是摸摸身上仅剩的不到五十块钱,还是打消了念头,因为这仅有的钱,是他们全家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费。

      给王姐分配的房子终于好了,在她五十岁生日这一天,期盼了一辈子的房子终于好了,王姐怀着激动的心情收拾着留在招待所里的东西。

      冬梅一边帮忙王姐收拾,一边让涛涛去楼下找卫国要钱,准备给王姐还钱。

      五十块钱接到手里,王姐犹豫了半天说:“我不识字,给你找多少钱,算不来,你是高中生,给我算算。”

      冬梅一边帮王姐把所有东西装到蛇皮袋子里面,一边随口算了一下说找三十。

      王姐搬走了,冬梅一个人的躺在空荡荡的招待所的床上,眼看着周围的家属们一个一个的陆续搬出去,自己还不知道要在招待所里面住到什么时候。

      卫国去找领导要房子的时候,跟在领导【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跟了一下午,等到的只有四个字:继续等待。

      这时,冬梅突然想到几年前,在新疆时候的好姐妹郭兰英,不知道她现在住在哪里,也许她们能给自己帮上些忙。

      说找就找,冬梅下楼找到了躺在床上一筹莫展的卫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