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风是叶的涟漪》-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是回到片场,没有多长时间,孩子又开始学着演员的样子闹腾起来。

      m.。

      第二十章 有苗不愁长

      ,。

      八月的天气,戈壁滩上的太阳【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热。

      卫国给家里买了台很小的电风扇,把它放在距离床头一米的位置。

      冬梅用毛巾擦了擦汗,轻轻一拧,电风扇就吹出了凉爽的风。

      汗滴在冬梅的额头迅速的冷却,她觉得凉快多了,同时也为家里能有一台像样的家用电器而感到高兴,她觉得现代化真好,社会发展真快,什么都是越来越好了。

      吹完凉,舒服多了,她就去厨房上继续炖猪蹄蹄。

      卫国虽然平时生活很节省,可是在给孩子的伙食上,很舍得花钱,要从小就给孩子补充营养,让孩子将来长的高高壮壮,坚决不能像自己这样瘦瘦小小。

      前一段时间,卫国常去克拉玛依给家里买鱼,小孩子小的时候身体里面缺少一种营养元素,而这种营养元素,正好鱼的身体里面有。

      冬梅从来没作过鱼,刚开始作,还腥味十足,一家人都吃不下去,但她勤学好问,跟邻居的四川人学了几下后,就作的了一手好鱼。

      小孩子也很爱吃鱼,而且他吃鱼很厉害,很精细的吃掉鱼肉,然后把刺给退出来,冬梅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她觉得自己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虽然小,可是吃鱼的技巧竟然如此的娴熟。

      偶尔,卫国还会割一点猪肉回来,冬梅会学着母亲的方法制作肉臊子。

      可第一次炒出来的肉臊子全部炒臭了,更别说吃了,于是第二次她备齐了各种香料,做肉的时候按顺序一一放了进去,没想到炒出来的肉臊子,比自己母亲作的还好吃。

      她把肉臊子储存起来,每次吃汤面的时候,给里面稍微放一点,这样汤面里面就有了香味。

      今天,卫国又突发奇想的买回来了猪蹄蹄,交给冬梅作。

      冬梅专门去请教了隔壁的四川人,从她那里取回真经后,才尝试的作了起来。

      猪蹄蹄炖好之后,把它捞出来,放在案板上,等凉了之后,再切成片状或者条状。

      小宝宝蹲在那一小锅炖肉前,看着里面的肉,早已馋的流起了口水,恨不得现在就可以吃肉。

      冬梅看着自己两岁的孩子,越看越觉得他可爱。

      胖胖的脸蛋,还有双下巴,脚踩着凉鞋,穿着短裤的样子,看上去很滑稽可爱。

      由于刮的是光头,而且常常出去乱跑,孩子的头皮被晒的发黑,原本白皙的皮肤也变的黑不溜秋。

      正当冬梅看着自己的孩子沉寂在融融的爱意中时,一不留神,孩子竟然抱着那个放在案板上的猪蹄蹄,开门跑了出去,而且一边跑,还一边咬着猪蹄蹄吃。

      原来,孩子想吃猪蹄蹄,可看妈妈把猪蹄蹄放在案板上,以为不让自己吃,自己想吃,又怕妈妈打,不敢说,于是干脆抱起猪蹄蹄跑了出去。

      此时的外面,不远处的广场上,钻井队的工人们正在开集体大会。

      太阳下,几百名工人整齐划一的坐在下面,而主席台上,领导们正拿着稿件抑扬顿挫的念着。

      正在大家表情严肃,听的认真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光着小脑袋,头皮被晒的黑亮的胖小子,怀里抱着个猪蹄蹄,冲上了主席台,而后面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追赶。

      由于孩子跑的很快,从房子追出来的冬梅,竟然一时半会追不上,于是便在主席台上上演了一幕妈妈追孩子的搞笑场面,逗的下面几百名工人哈哈大笑。

      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冬梅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她满心希望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这样一个儿子,一个女子,就能组成一个“好”字了,同时她也希望能在卫国的单位生下小孩,就给她起名字叫崔疆,因为是在新疆生的嘛。一天,卫国下班后,手里拿着一封家里面寄来的信,交给了冬梅。

      卫国妈在信里告诉卫国冬梅两口子。自己年事已高,一把老骨头了,也没什么盼头,就是希望和自己的宝贝孙子在一起,每天都能见到孙儿,但是现在都快三年没有见过孙儿的样子了,都快忘记孙儿的摸样,实在想的不行,让卫国把冬梅和孩子送回来。

      以后就让他们住在农村,不要跟着卫国乱跑了,不然孩子会忘了根,况且自己见不到孙儿的话,也感觉活不下去。

      母亲思念孙子心切,于是孝顺的卫国决定送冬梅和孩子回关中老家。

      虽然冬梅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是自己是个女人,又没有工作,只能听丈夫的话。于是,她带着儿子又重新回到了阔别两年多的崔家村。

      回到家的冬梅有种荣归故里的感觉。卫国爸妈非常热情的欢迎她回来。同时他发现,走时被踩塌的炕也重新盘了,而且原先的土坯炕变成了水泥楼板炕。

      卫国爸客气的对冬梅说:“水泥楼板炕结实,再也不怕你踩踏了。不过,就是冬天烧起来没有土坯炕暖和,不过夏天可凉快。”

      冬梅还惊奇的发现,新炕的炕沿子,还砌上了漂亮的白瓷砖,看上去干净而漂亮。

      听到冬梅抱着孩子从新疆回来了,而且孩子还说的是普通话,不是关中话,村里的人都跑来看,尤其是几个老奶奶,饶有兴趣的看着卫国妈怀里抱着的,已经睡着的孩子。

      几个老奶奶你一言,她一语的说着:“看这娃娃,高鼻深目,多可爱的。”

      刚说完,卫国妈怀里抱着的小孩醒来了,睁开了眼睛。

      几个老奶奶一看,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看不来眼睛的大小,他们还以为眼睛很大,结果睁开眼睛后,怎么是个小老鼠的眼睛,几个老奶奶都觉的很失望,其中一个老奶奶说:“怎么眼睛这么小啊,要是眼睛能大点,就是个漂亮的小孩了。”

      两岁的孩子已经有辨识能力了,也许他觉得老奶奶是在说他的不好,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了骂人的话,突然伸出手来,在那个老奶奶脸上抓了一下,然后说:“大坏蛋,滚开。”

      几个老奶奶听罢,先是一愣,然后都笑了起来说:“这娃娃,还会用普通话骂人,真有意思。”

      卫国妈也不甘示弱,和几个老奶奶辩解着说:“老鼠眼咋了,眼睛小咋了,我娃娃的眼睛是聚光。”

      冬梅回来后才知道,小姑子出嫁了,嫁到了距离崔家村不远的郭家村。

      而小叔子也在补习了一年后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中医学院。

      冬梅不由的暗暗佩服卫国妈,觉得她教育的孩子真是了不起。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考学如登天的日子里,一个村子的一户人家能出两名考学出去的娃娃,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可以用光宗耀祖来形容了。

      这时,恰巧冬梅的妹妹春梅来崔家看望自己的姐姐。

      春梅看着在一旁玩泥巴的孩子,对着姐姐冬梅说:“呀!两年不见,他的鼻梁都长出来了,记得你们走的时候,他就一个蒜疙瘩点在鼻子,哪里有鼻梁。”

      说完,她爱的走上前去,仔细看着孩子说:“什么都长乖了,就是着眼睛怎么没有变啊,还是小小一点点。”

      这时,正在玩泥巴的孩子突然转过头来,生气的对春梅说:“大坏蛋,滚。”

      春梅听到他骂人,忙讨好他说:“你不骂人,小姨我就给你买好吃的,你要吃啥呢?”

      孩子高兴的扔掉手里的泥巴,看着春梅说:“我要吃天鹅蛋,不不不不不不。”

      而那一长串“不”字,音调抑扬顿挫,前两个字是一声,中间两个字是三声,还带拐弯的,后面两个字是四声调。

      春梅大惊,看着冬梅说:“你娃娃,咋这样说话呢,后面咋拉这么个音调?”

      冬梅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说:“他学会说话后,就一直这样说。”

      冬梅的话刚说完,孩子就冲过来,拉住冬梅的衣服角继续说:“妈妈,我要吃鱼,不不不不不不。”

      春梅乐了说:“小孩说话有咬字不清的,说话结巴的,可还没听说话后面带“不”的,那他到底是吃呢,还是不吃呢。”

      冬梅一边给孩子擦手,一边说:“当然是要吃了。”

      春梅纳闷的问冬梅说:“鱼还可以买到,那他要吃的天鹅蛋咋买,你们在城里的时候,除了吃鸡蛋还吃天鹅蛋吗?那一定很贵吧。”

      冬梅给孩子擦干净手后,把他抱了起来给春梅说:“天鹅蛋就是那用糖浆把爆米花粘成的一个圆球,叫做天鹅蛋。”

      姊妹两正兴致勃勃的聊着,突然听到门口有个推着自行车的小贩叫卖着,他的音调拉的很长说:“卫???生????纸????。”

      当时的农村人,嫌弃卫生纸贵,都没人买的,年轻点的人解完手后用报纸书纸之类擦一擦,老年人一般从地上捡个土疙瘩就成了。

      可孩子听到卫生纸后,突然来了兴趣,哭着闹着要买卫生纸。

      两岁多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卫生纸是什么东西,听到有叫卖的,还以为是在卖吃的,于是拉着妈妈去给她买。

      冬梅一看孩子又不听话,正准备伸手打他,可卫国妈却出现了,他心疼孩子,非常的惯孩子,只要孩子要啥,他能满足的,都给满足,于是带着小孩子去给他买了一卷卫生纸。

      小孩子接过卫生纸后,撕掉外面的塑料包装,拿着卫生纸放到嘴边,狠狠的咬了一口,发现不能吃,一把就扔到了路边的水沟里。

      而卫国妈可惜钱买的卫生纸,又找了个树枝杆杆去捞卫生纸。

      晚上,春梅留了下来,和姐姐睡在一个炕上,她想听姐姐给她讲讲外面的繁华世界,顺便给自己也长长见识。

      冬梅把孩子哄着睡着落后,就给妹妹津津有味的讲了起来。

      妹妹听的如痴如醉,到最后说她也要找个商品粮的丈夫。

      冬梅听妹妹有意,于是顺手给她和小叔子牵起了线说:“商品粮嘛,我这里倒有一个,你看我家小叔子咋样,考上了省城的中医学院,将来前途可无量着呢。”

      春梅听了后,推了姐姐一把说:“我和你家小叔子从小就在在一个学校念书,常见呢,虽然他以后是商品粮,可是我不喜欢个子低的男人,我喜欢个子高,有性格,在我跟前不害羞,男人味十足的男人。”

      冬梅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吧,听妈说,之前还给你介绍了一个牙科医生,谈的咋样了,现在的牙医收入可高着哩。”

      春梅又推了一把姐姐说:“我没愿意,相都没相,我嫌牙医天天在人嘴里刨,脏的很。”

      冬梅继续叹气说:“那还有,最早给你说的那个镇子上的男孩呢,他可是镇上的人,条件可好着呢。”

      春梅不情愿的说:“我和他一见面就不爱他,他一个男人家,扭扭捏捏的,一点都不大气。”

      冬梅替男孩说话道:“人扭捏,说明他在你跟前害羞,害羞的男人一般都是好男人,很能靠得住的,你真是什么都不懂。”

      冬梅知道春梅是尹家村里面出了名的漂亮姑娘,可是你找对象,也不能这样挑剔,到最后非自个儿耽误了自个儿不成。

      m.。

      第二十一章 隔代亲

      ,。

      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医院里,冬梅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比生第一个的时候容易多了。

      如冬梅所愿,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给她起名叫崔娜。

      可当娜娜出生的时候,卫国妈一看是个女儿,顿时失望了许多,她是那种农村老太太,封建思想很严重,非常的重男轻女。

      她把娜娜用准备好的衣服包裹好了之后,放到了桌子上,任由她放声的啼哭,一点也没有涛涛出生时那种如履薄冰的重视。

      小婴儿娜娜哭了许久,哭累了,渐渐的没有了声音,可是并不睡觉,可能是口渴了。

      卫国妈把早已经化好的糖水,拿了过来,用一个不大不小的铁勺子给娜娜嘴里喂。

      小婴儿太渴了,她张开嘴巴,卫国妈喂一勺,她就喝一口,咕噜咕噜的喝着。

      喝饱了之后,就可爱的睡了过去。

      卫国妈看着睡着的小婴儿,心里默默的在想,第二个怎么是个女子,不行,冬梅还得再生一个孩子,而且还必须是个儿子才行。

      这头,呆在家里好几天没有见到妈妈的涛涛,哭着喊着,要找妈妈。

      负责照看他的小姨春梅把他抱在怀里,去推家里那辆二八加重自行车,准备带他去乡里的医院,找已经给他生了妹妹的妈妈。

      涛涛已经三岁了,相比同龄的孩子,他长的又高又重,春梅把他抱在怀里觉得很沉重,也很费力。

      春梅给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一个小孩专用坐,四周有扶手,而且扶手比较高,这样小孩坐上去后,就不容易掉下去了。

      涛涛坐在后座上,春梅骑自行车带着他,左摇右晃的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

      这两天,天公不作美,昨天下了一场蒙蒙细雨,路上很泥泞,春梅骑着骑着就骑不动了,她从车子上下来,停好车子,拍拍坐在后座上的涛涛,对他说:“听话话,坐好了,不要动,我去路边上找个棍子,把车子辐条上的泥巴刮一刮。”

      涛涛知道小姨要带自己去找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说:“涛涛听话话。”

      说完,他乖乖的坐在车子后面一动不动。

      小姨顺着路边找了好几根棍子,可都太粗,于是就绕到小路旁边的麦草垛子后面去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2: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