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叶老等不了那么久。虽然高远风走狗屎运发掘出大量高阶灵晶,让他的身体损伤和功力匮乏都得以大大缓解,但毕竟太老了,一百四五十岁。除非他短期内跃升到修士巅峰至圣期,有能力部分摆脱对肉身的依赖,否则,必将很快寿终正寝。他的肉身,已经老得难以容纳他的神魂了。
短期内跃升至圣,那是不可能的。离那个境界,叶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苍老的躯体已经负担不起。另一个办法,就是采用已经真的入魔了的南支天门【创建和谐家园】极端手段,夺舍。
进阶修士境之后,修士有能力让自己的灵魂离体,短时间进驻另一个人的体内。于是行事极端的南支天门【创建和谐家园】,在生命垂危之际,就有人试图用这种灭绝人性的办法复生。
然而所有生命体自有其独有的规律存在,每一具躯体基本只和随之共生共长的灵魂相融洽,对其他灵魂有着顽固的排他性。找一具适合夺舍的具体,比找高远风这种先天五行灵体还难。躯体和灵魂不融,后果是夺舍的灵魂和被夺舍躯体的神府,一起崩溃,同归于尽。
南支的魔头,有些人从自己的肉身还不曾老朽的时候,就开始就不停地寻找夺舍试验品。一旦发现不能融入被夺的躯体,就及时将神魂撤回来。被夺舍的那位,自然有死无生。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最后发现最佳的夺舍对象,竟是自己的直系后辈。血缘关系越亲,成功几率越大。更骇人听闻的是,有人真的这样做了,可谓人性尽失。由此,不但是仙盟和普通人,连天门的北支和海外支,也认定南支真的成魔了。
叶老的行为,其实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跟南支的做法极为类似,虽然他复活的是高长风而不是自己。正是担心高长风的神魂被被夺舍躯体内的神魂湮灭,所以他只敢选择一些刚出生且体质为五行体的婴儿,并且先一步将婴儿还未成型的神魂毁去。只选五行体是因为高长风原本也是五行灵体。
也就是高长风的神魂已经消散到非常虚弱,虚弱到近似婴儿神魂的地步,不然,婴儿躯体绝容不下成年人的神魂。
叶老自我辩解的是,婴儿的神魂还未真正成型,且他并不干涉这个婴儿的亲情,所以他算不得戕害无辜。但前面数次失败,致使被注入高长风残魂的孩子夭折,让叶老越来越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觉得自己跟南支一样在戕害无辜。加上重建天门基本无望,除了尽快将高远风培养出来,叶老已生无可恋,更不可能去找一具备用躯体。
时日无多,叶老越来越疯狂,于是有了这次疯狂的灌输修炼。
不说体内,高远风肌体的体表,都能清晰地看见他全身的皮肤,飞速地凸起凹下,像是皮下钻进了许多黄鳝,并高速游动。很多穴位也是,鼓胀如包。
高远风汗出如浆,汗水却一滴都没滴到地上,才冒出就被他滚烫的体温蒸发,以致密室内的气味极其难闻。
高远风越来越难受,身体接近极限,忍不住开始嘶吼起来。再灌下去,他的经脉和穴位说不定就要被撑裂。可灵气还有一部分为吸收完,叶老不愿浪费,突然伸手按住高远风的头顶,用自己的元气保护住高远风的经脉穴位,喝令高远风继续。跟几个月前的冲击结丹如出一辙。
从养神期到凝神期,其实没什么关隘,一个是增强神识的强度和运用技巧,达到能够神识传念的地步。再就是增加灵气的总量和熟练相应的灵技。有别于武技有类似于武技的灵力使用技巧。
然而叶老对高远风寄望太深,尽善尽美都不能是他满足,他希望高远风远超仙盟仙教的同阶武者,恨不得高远风此时就可以击败仙盟的修士。
有叶老护着,经脉穴位不虞涨破,高远风咬牙继续强吸外界的灵气入体,然后反复运行,渐渐地将它们转化为可以留存体内、运用自如的自己的灵力。至于锥心的疼痛,在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日里都要经受数次。人前的无限风光,都缘于人后艰辛的付出,天下万事莫不如是。
整整一天一夜,终于吸完了叶老阵法集聚的所有灵气。再经过一整天,高远风总算将所有外来灵气压缩衍化为自身的灵力。
叶老手一松,问道:“感觉怎么样?”
高远风下意识地回答:“不怎么样,像是死过一回。老东西,我觉得你是在把我往死里练。”
叶老欣慰,因为高远风的嘴唇根本没动,他回话用的是神识。总算晋级了,自己损耗的功力和寿命没有白费。不过他并没有太兴奋,凝神期功力在他看来,还低得像幼儿。
两人都疲累不堪,沉沉睡去。
高远风走出密室的时候,他在密室整整呆了两天两夜。第一件事是狼吞虎咽,第二件事是痛痛快快地洗澡,然后才有心情忙正事,他的旅组建完毕,等着他训话。
五个营,半满编,两三千人,整整齐齐地站在校场上,军威十足,耸立如林。
高远风才看了一眼,大惊而后大喜,不是因为士卒,而是因为吕奉,高虎等人。请牢记:,
一百二十二章 聚心
让高远风又惊又喜的,是站在队列最前面的亲信部属,全体都有了极大的跃升。
吕奉是妥妥的成丹期。高虎在高家堡之战后才进阶气海期,而今竟然连升两个小阶,达到了丹湖期。罗玉雪也是丹湖,燕迁胎息,关朴胎息,全都是跃升两阶。三百游骑营,无一不是练气境。
想到叶老对自己煎熬式的锤炼,高远风能够想象祥妈和柳七他们,对吕奉他们的打磨是如何的残酷,不然绝对没有这么大的效果。
高远风先将吕奉招......
《风卷长天》一百二十二章 聚心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一百二十三章 出征
周国王室成员,开始采用轮流闭关措施,部分人停止修炼,投入战争。只留在短期内晋阶希望极大的那部分人,抓紧修炼。
周国这架战争机器,所有的环节都开始运转,因为跟陈国约定好的时间,差不多到了,也因为天枫、元武之战,居然打到了周国境内,而不再只是散兵流窜进来。
ÖÜÍõ»¹Ôڱչأ¬ÔÝʱÓÉÖÜôÓ¼à¹ú£¬Í³ÁìÒ»ÇС£ÎÂÔó¸¨Öú¡£
凌山河、龙云逸负责后勤,为各军调度粮草器械。
»Ê¸¦Ó§¡¢ËïãðÑô¸ºÔð¾üÊÂÔË×÷£¬Åűø²¼Õó¡£
按商议好的计划,征东军和镇东军,将联合陈国,攻入天枫。皇甫缨调镇西军返回齐境,预作后备和谨防陈国使诈。
命征南军和镇南军驱逐侵入周境(原齐地西南八骏会所在的八骏山一带),并严防元武的异动及做好下一步军事行动的预备。
陈鲲的计划并非到此而止,而是希望先灭天枫,然后陈、周再趁元武不备,乘势而灭之。
ÕâЩÃÜÒ飬ÖÜôÓÒ»Á¦Ô޳ɡ£
周粲怎么看,并不影响皇甫缨、凌山河这些老狐狸的谨慎,该有的防备一点都不少。除了南边,西边征西军也严防死守,关注武源帝国的一举一动。因为元武不属璃凤,而是武源下属国。
镇北军和征北军也被提醒提高警惕。北边是璃凤直属领土,说起来并无外敌,但周王室一直担心,璃凤会不会撤藩或直接灭藩。这就是皇甫缨不愿跟郭礼斌详谈的原因,她担心陷入其中,在皇朝和王庭之间左右两难。
夏官府,戒备森严的一间密室,皇甫缨、孙沭阳亲自跟镇西军高级将领面授机宜。在座的,不但有新晋的高远风、皇甫继、鲁泰,和镇西老将牛棣,还有刚出关的周飞燕。
孙沭阳恭敬地说:“郡主殿下,这是夏官府关于你军的行动方案,请您过目。”周飞燕毕竟是王族直系,名义上的主子,孙沭阳不敢不恭。
周飞燕接过方案,认真地细看了一遍,没说话,然后顺手递给了高远风。
高远风责怪地看了她一眼,起身将方案交给牛棣,“牛将军,您先看。”
牛棣连忙推辞,“这不行。高将军是郡主的副将,自然由你先看。”
高远风坚持道:“您是知道我的,对于军伍,我不敢说一窍不通,但经验远没有您丰富。我这副将,也就是大王厚爱,挂个名而已。呵呵,真要让我做主,还不乱了套。”
周飞燕也反应过来,出声道:“牛将军,是我一时没考虑周全,你先看吧。”
郡主都发了话,牛棣也就顺势下台。从其脸上细微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比较愉悦。扩军之时,高远风说不搀和运作,那还不能说明高远风真有多敬重他,只是因为有皇甫缨、皇甫继代劳而已,高远风不担心失权。现在在这个场合,高远风当着皇甫缨、孙沭阳的面礼让,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Ê¸¦Ó§Î¢Î¢µãÍ·£¬±íʾÔÞÐí¡£
ËïãðÑôµÄÑÛÉñÄý³ÉÒ»Ïߣ¬ÐĵÀ¸ßÔ¶·çµ¹ÊÇ»áÊÕÂòÈËÐÄ¡£
鲁泰则稍有疑惑,难道高远风跟其他贵族子弟还真有不同?扭头看了一眼孙沭阳,寻求答案。孙沭阳做了个很隐蔽的眼色。鲁泰懂,这是让他防备着一点高远风。
高远风此时的功力,远远超过孙沭阳和鲁泰,对他们的小动作了如指掌。淡淡一笑,也不在意。他本就不想争什么,一心只在自己旅内。
鲁泰看完,思索了一会,还是递给高远风,“高将军你看完再说。”
其实高远风真的懒得看,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也有自己的判断,怎么行事,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哪能事先一一规划好。可作为镇西军二号人物,不看是不行的。
高远风很快扫了一遍,交给鲁泰而不是皇甫继。
鲁泰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他和皇甫继平级,都是正五命。这先看后看,基本就确定了以后在军中的排位。
ËùÓÐÈ˶¼¿´Í꣬»Ê¸¦Ó§µÀ£º¡°ËµËµÄãÃǵĿ´·¨°É¡£¡±
这时应该倒着来,排位靠后的先说,周飞燕最后总结,是完全赞成,还是有所异义。
皇甫继只简短说了一句,“我没意见。”他奶奶制定的方案,他就是有意见也不会提,何况他的军事知识,都是皇甫缨传授的,确实是提不出新的见解。
鲁泰同样,完全赞成。
牛棣不等高远风说话,抢先表示赞成。他若非要等高远风发言之后再说话,就有点不识抬举了。高远风敬他的资历,他可不能自认地位就在高远风之上。
高远风出乎众人意料,皱着眉闭口不言。
周飞燕推了他一下,“远风,此为军议,必须说出自己的意见。”
¸ßÔ¶·ç³¯»Ê¸¦Ó§ºÍËïãðÑô¹°¹°ÊÖ£¬¡°Ä©½«¾õµÃÓÐÐèÒªÕå×ÃÖ®´¦¡£¡±
按照方案上写的,由于镇东军和征东军南征,旅将不能继续担任各郡郡守之职,将由周飞燕接任唐慈忠,担任洛都郡守。温超南移一步,接周辉任平昌郡郡守。鲁泰任雁湖郡郡守。皇甫继任河西郡守。高远风任渤海郡守。牛棣任洛北郡守。
撤去镇东、征东二军将领兼任的地方官职,是为了安陈国之心,让陈国相信周国对联军一事很坚定,并全力投入。
孙沭阳脸色一冷,“哦?高将军另有高见,说出来我们听听。”他以为高远风反对的是各郡守分配。雁湖郡是齐地除洛都之外的第二大郡。若按镇西军内的地位分配的话,理应由高远风出任雁湖郡守才对。
但孙沭阳在凌山河的支持下,坚持让鲁泰出任雁湖郡守。因为雁湖郡是周军南征天枫的正后方,补给要道,凌山河担心高远风会给征东军制造后勤障碍。温超南移也是为此。温超持重,且温家不需要在周粲和周飞燕之间站队。有温超和鲁泰二人守护南征的粮道,凌山河才真正放心。
高远风冷静地说:“镇西军的改组轰轰烈烈,陈国那边不可能不知道。然后镇西各将。又大规模地率军往东,陈国会怎么想?”
ÒòΪÐÅÏ¢Á¿£¬»Ê¸¦¼Ò¡¢Â³Ì©¡¢Å£é¦£¬°üÀ¨ÖÜ·ÉÑ࣬¶¼²»ÖªµÀ¸ßÔ¶·çΪʲôҪÔÚÒâ³Â¹úµÄÏë·¨¡£²»¹ý»Ê¸¦Ó§ºÍËïãðÑô¶®£¬ÄÇÌìËûÃǶ¼ÔÚÐûÕþµî¡£
¿´µ½¸ßÔ¶·ç²»ÊÇΪÁËÕùȨ£¬ËïãðÑôÁ³É«¼ûºÃ£¬Å¤Í·¿´Ïò»Ê¸¦Ó§£¬Òâ˼ÊǶԲ»¶Ô¸ßÔ¶·ç˵£¬ÄÜ·ñÔÚÕâ¸ö³¡ºÏ˵£¬Óɻʸ¦Ó§×÷Ö÷¡£
»Ê¸¦Ó§ÏëÁËÏ룬º¬ºýµØ»Ø´ð£º¡°ÎÒÃǴ˾ÙÕýÊÇΪÁËÕðÉå³Â¹ú¡£¡±
“哦。”高远风既没表示赞成,也没表示反对。
他懂皇甫缨的意思,就是周国其实是不愿意跟陈国翻脸。周国的实力,较之于陈国,并无压倒性优势,若陈国和天枫合起来给周国挖坑,周国未必有把握取胜。
同时,周国高层对陈国的真实用意还不完全确定。陈国叛璃凤而投靠丹霞帮或许是真,但并不一定就有胆量吞并周国。周王、温泽、皇甫缨和凌山河等人再三斟酌之后,决定一面同意跟陈国的联合,一面壮大声势加以吓阻,以达到让陈国做出明智抉择的目的,郑重考虑到底是联合天枫灭周合算,还是联合周国灭天枫合算。
高远风对周国这种决断是不认可的,因为他有自己的(霓云楼)消息渠道,得知丹霞帮【创建和谐家园】在天枫也有出没,所以他清楚,这种吓阻其实没什么效果。但是,他虽然不再利用周飞燕、皇甫缨而复国,但并不意味着他对周国就一定归心。
从他对士卒的训话就可以看出,不但是他自己,他也不赞成属下士兵为权贵的利益去拼命。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只知听从上命,高远风的旅却有了明晰的目标,那就是为守护而战。这个守护的内涵和外延,可都没有权贵的利益。
所以周国的胜负,高远风都不是很在意。提醒一下,已经够意思了。
皇甫缨和高远风都只说了一半,让周飞燕等人云山雾罩,莫名其妙。
皇甫缨不肯说得过于明白,是为了保密,以免造成军内的恐慌感或过激反应,使震慑适得其反。也就是高远风那日在场,不然高远风也没资格与闻。
ËïãðÑô´Ëʱ¶ÔÕâÖÖ×´¿öÊÇÂúÒâµÄ£¬ÈÃËû½âÊ͵ϰ£¬Ò²Ö»Äܵ½´ËΪֹ¡£¿ÉÊǽ«À´µÄij¸öʱ¼ä£¬½ñÈջʸ¦Ó§ºÍ¸ßÔ¶·çµÄ¶Ô»°£¬È´³ÉÁËËïãðÑô¹¥»÷»Ê¸¦Ó§µÄ×ïÖ¤¡£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依计行事。皇甫缨道:“其他各军都在驻地,夏官府只能通过快马或飞鹰来传示军令。补充到各军的将官,也由各军副将带回了各自军中。所以这次事关国家兴亡的大战,启动标志就是你们镇西军踏上征程。明日一早,监国世子殿下将亲自在西郊校场,为诸位壮行。”
时已近午,时间很紧了,高远风和皇甫继还得赶回南河别院,将队伍拉到西郊校场。周飞燕的直属旅和鲁泰和牛棣的旅队,本就在西郊大营,但各种筹备工作依然不少。
五人在夏官府门前直接分手,三人往西郊大营,一人往南河别院。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高远风竟然不着急,称自己在常山还有点私事要处理,不跟皇甫继同行。
牛棣等人倒是不管高远风想干什么,也不担心他敢违抗军令耽误出征,但周飞燕心理就有点小小的疙瘩,什么私事不能跟我说说?
因为时间紧,高远风也来不及顾虑周飞燕的感受,挥挥手就走了。
到晚上,听闻高远风下午所到之处,乐乐拍案大骂,周飞燕则黯然伤神。
第二天,高远风和他的旅并未出现在西郊校场,这就不只是周飞燕不高兴了,先一步赶到校场的世子周粲也是阴森着一张脸。
ºÃÔÚËæºó¸Ïµ½µÄ»Ê¸¦Ó§£¬µÝ¸øÖÜôÓÒ»·âÃÜÐÅ£¬ÖÜôÓµÄÁ³É«²ÅÉÔ΢»ººÍÁËÒ»µãµã¡£
时间到,军旗猎猎,战鼓隆隆。祭天,祭旗,焚香,倒拜,誓言,一整套出征程序之后,周粲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全军奋勇杀敌,建万世不易之功业。最后,周粲意气风发地拔刀向东一指,“出征!”这一刻,他开始体味到身为大王的那种【创建和谐家园】。
镇西军隆隆开拔。可周飞燕以及一众将官都激动不起来,始终想着高远风到底去哪儿了。
一百二十四章 遗忠
高远风去哪了呢?
昨日上午,高远风一出夏官府,就远远瞥见李奶奶李红艳在街边朝他隐蔽地招了招手。
高远风心中一动,料想是爷爷有了回音。他先后寄了两封家书回去,第一次是刚到的时候,因为高淮被杀,心中悲愤难抑,打起了退堂鼓。第二次是十几天后,得知镇西军扩军,他计划组建海阳营和海阴营。
祥妈可以将他的书信传送回渤海,可高成髙纲却没有渠道将回信送达他的手中。此时离第二封书信寄出也有两个多月了,且李奶奶等人抵达常山的时间也两月有余,渤海和常山之间的属于高系的通信渠道应该是建立起来了。
在高远风心绪不宁的那两天,高成髙纲的书信对他来说可谓圣谕,他需要有人来为他指点迷津。现在,他的理念已经明晰,不会因为别人的影响而改变,所以重要性已大大降低。可不管怎样,这封家书在高远风心中的地位,还是要比出征重要得多。
高远风没有在大街上直接联系李奶奶,挥别周飞燕,带着柳七、童卅三,驱马去了海阴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