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颠覆三国记》-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晔乃当世俊才,在邺城颇负盛名。但与之同名甚至超出的人也有不少,黄顺只拜访他,这就让司马懿有些看不懂。

      后来黄顺又拜访了董祀,显然,是冲着蔡琰多年居住塞外,去问事的。

      其他几家,都是战功卓著的大将门户,年轻人崇尚战功,前去拜访心中英雄,很好理解。

      但他为什么拜访自己,就不是司马懿所能理解的了。

      虽然狐疑,但既然黄顺提出来了,司马懿当然不能拒绝。

      这些日子,司马府中上下,都在为迎接黄顺的到来而忙碌着。司马懿的几个弟弟们,也兴奋的等待着黄顺的来访。

      本章完

      第190章 世族的春天

      黄顺带着白雪、程瑶、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带着大批礼品,驱车前往司马府邸。

      远远地,司马懿便带着弟弟们街头迎候,哥哥司马朗和老爹司马防,在家等候。

      黄顺早在襄阳,见过司马懿几面,对司马懿印象颇深,所以,黄顺第一时间便从一群人中,认准了前面的司马懿。

      黄顺跳下车,几乎是小跑着上前,与司马懿施礼致意。

      “司马仲达大名,如雷贯耳,早在襄阳相见,就惊为天人,未能相识,一直引以为憾。此次来邺城,就一心想着前来拜访。今日得偿所愿,三生有幸。”

      司马懿慌忙见礼:“十姓俊杰黄顺,威名赫赫的夏吟坊坊主!懿万万不敢奢望公子能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汗颜,汗颜。”

      黄顺又一一与司马懿的弟弟们见礼,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一一致意毕,黄顺似乎一下放松下来,拉着司马懿的手,哈哈笑道:“我这人,素来不拘礼数,适才寒暄,已拘的我难受。接下来,我们随意,随意就好。”

      司马懿连忙附和道:“无妨,无妨。黄公子的诸多事迹,邺城街头巷尾,多有传说,像这般出门便有侍妾丫鬟随同,无论什么场合也不例外。这等洒脱,我们就办不到,自愧不如。”

      黄顺没想到司马懿见面就提这个,老脸一红,很老实的承认:“我也不想如此与众不同。只是我这人,粗卑不堪,身边没人时时提点,总是做错事不说,还时常言语中得罪人,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屡次吃亏后,我便痛下决心,宁可张扬些,也要谨慎小心。有她们陪在我身边,我才能心安。”

      司马懿对黄顺的说话风格,有些不适应,只好大笑应对。心中却在想:这个黄顺,果如传闻所言,看似懵懵懂懂,少不更事,底子里却精明的厉害!若不是提前对他有所了解,刚才这番言语,自己也就信了。

      “此人善于扮猪吃老虎!”司马懿心中对黄顺下了定语。

      进入司马府门,自然又是一番寒暄热闹。当日晴空万里,一轮太阳挂在空中,暖洋洋的抚慰着从冬天严寒和春寒料峭中苦熬出来的人们的身心。司马防父子在后院花池边款待黄顺一行,观景品茶。

      天南海北聊了一通后,说到江东风土人情,司马懿借机说道:“荆州六姓与吴郡四族交好,关系更甚于孙氏。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江东都是孙氏一家独大,四族不过依附孙氏,保全身家而已。

      懿很好奇,当初六姓为何舍孙氏而就四族呢?对江东稍有了解的人,都该选择交往孙氏才对。何况,你们的孔明和士远,已经在六姓和孙氏之间,牵线搭桥,沟通不存在障碍。此事,懿久思不解。”

      黄顺看了一眼司马懿,脑子飞速转动:他问这个问题,目的何在?这事已然过去,曹操都未深究,他却在此时提出来。他要干什么?

      何况,六姓交往四族,时至今日,双方的合作并未为双方带来什么明显好处,好处全是孙氏一家得了去。

      常人看去,是失策之举,是六姓当初决策的一个失误。司马懿在此时特意过问此事,是幸灾乐祸?还是他看出了点别的什么,想要求证?

      如此想着,黄顺的回答自然谨慎,露三分,藏七分,“没什么别的意思,不过是六姓跟四族,都是一般身份地位,惺惺相惜,合作起来信任度也高,容易成功而已。”

      司马朗笑着说道:“但此举在孙氏看来,却有在他背后搞小动作的嫌疑吧?”

      黄顺冷哼一声,不屑道:“当初有曹氏这个共同大敌在前,孙氏岂能顾到这些!”

      司马懿抚掌欢笑,替黄顺说道:“不止如此,那孙权在江东的权位,远不及丞相稳固,他需要四族的支持,方能站稳江东。六姓和四族也是看准了孙权不敢拿你们怎么样,这才有恃无恐。”

      黄顺心忖:这个司马懿,对江东情形很是了解。以他的才智,六姓跟四族的勾当,他不会看不出猫腻所在。如此一来,他过问此事,必有他的目的所在。得小心应对,防备他使坏,在背后给自己下刀子。

      “也不尽然,当时的六姓,也是病急乱投医,六姓结交四族,刘备交好孙权,算是两方下注,稳赚不亏。”

      司马孚插了一句,“可惜,荆州似乎并未在这次合作中,得到想要的东西。”

      黄顺心中一动:难道,他们竟是在挑拨荆州跟江东的关系?果真如此的话,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首当其冲的曹操都没怎么地,他们就当起急先锋了。难道,他们在上赶着巴结曹操,想让曹操重用司马氏?

      不说别的,单就你们司马这个姓,就足以引起曹操猜疑,再加上司马懿的大才,曹操能重用你们才怪!

      黄顺正如此想着,司马懿早斥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过去的事,说它无益。”说完,司马懿再对黄顺说道:“当前,黄公子来邺城,一反江东作态,着意结交曹氏,对此间大族不理不问。是否吸取江东教训,决定从此改弦易辙?”

      黄顺一噤:司马懿终于说到眼前,前面说那么多,原来在这里等着!只是,他的改弦易辙是什么意思?黄顺一时未想明白,便在那里沉吟,不说话。

      白雪一直专注的听,此时方明白司马懿提起此话题的真正用意。看黄顺不说话,便替黄顺说道:“与江东四族合作,固然是应对曹兵入侵,但联手应对孙氏,也是其目的。毕竟,江东强势,对荆州威胁太大。

      邺城情形与江东迥然不同,曹氏庞然大物,难以撼动。为求自保,只有与之结好。丞相不喜豪门巨族势力过大,你们且蛰伏以自善其身,我们远道而来,自然不敢触丞相逆鳞。”

      黄顺这才醒悟:原来,司马懿在试探自己的态度!这个老狐狸,有话不直接说,偏要绕出这么远。幸好自己这边,还有白雪这位军师在。不然,岂不被他牵着鼻子走。

      司马懿看了一眼白雪,素来听说她可以代黄顺发言、决策,是黄顺身边第一得用之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司马懿笑道:“世族乃士层根基,士人十之七八,皆出自世族。没有士层支持,纵有天大本事,也只逞能一时,断不能长久。黄公子以为然否?”

      黄顺点头道:“这是自然。”

      司马懿接着说道:“丞相用人,不拘一格,于行伍中提拔大量人位居高位。并用这些人,横扫诸雄,一统天下可期。不愧天纵英才,旁人不可及也。

      丞相之才,百年难遇,自可做到自揽一批人杰,成就大事,而不必倚靠我等大族。但是,丞相的后辈,不如丞相远矣。要想安稳继承丞相事业,势必要倚重士人。如此,北方豪门必重新崛起,不可阻挡。”

      本章完

      第191章 名妓苏默

      此话一出,黄顺终于动容:这个司马懿,不愧是堪比诸葛亮的大才!诸葛亮未出山便知天下三分;而司马懿,此时曹氏势力如日中天,他便能预见到曹操身后,曹丕等人不得不倚重一众豪门支持。如司马氏等大族,定能摆脱现在被曹操打压的不利局面,咸鱼翻身。

      黄顺梦中,司马懿正是在曹后,一步步官运亨通,再加上他确实有才,终于窃取曹魏权柄,最终取而代之。

      现在的司马懿,虽然看不到这点,却已看出,曹操一死,他的春天便来临!而曹操年事已高,这个日子显然不远。

      与黄顺相比,白雪看的更深,司马懿特意提及此话头的真正目的,终于被她看了出来。

      “仲达接下来,准备说曹氏世子之争吗?”

      此话一出,诸司马纷纷惊讶,对白雪行注目礼。司马懿眼中更是精光一闪:这丫头,思维之敏捷,眼光之锐利,不下已故的郭嘉!看她年纪,不过二十岁。小小年龄就有如此才具。可惜是个女的,不然,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司马懿心中一动:黄顺对她,显然言听计从,她的才华,就是黄顺的才华;她的前途,自然就是黄顺的前途。

      白雪如此一提,黄顺也明白了过来:原来司马懿七绕八绕的,是冲着曹氏世子而来。也是,现在,这是邺城士人中间,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最为敏感的话题。

      司马懿赞道:“白夫人果然聪颖,闻弦歌而知雅意。襄阳十姓,为曹氏所倚重,自可置身事外,坐观成败。而我们,家在邺城,身不由己,势必要选边站队。

      黄公子与丞相、曹丕、曹植面前,都说得上话。不知黄公子对世子之位,有何见解?”

      司马懿说完,黄顺便不受控的想出一个馊主意,并且自己差点为此乐喷:自己若能影响司马懿,站在曹植那边,等以后曹丕确定为世子,司马懿会是什么表情?想想都好笑。

      这个念头刚闪过,便被黄顺自己否决:司马懿何等人物,自己的那点小伎俩,能骗得过他?自己来此,本来就是违心结好司马氏的,还是少动弯弯心肠。

      “显而易见,世子之位,当是曹丕无疑。”黄顺很老实的回答。

      司马懿惊讶:自己虽也属意曹丕,却仍是举棋不定。毕竟曹植是曹操最为钟爱的儿子。历史上,少子即位的事还少了?而且,曹植与黄顺关系密切,又为曹植加了不少分。现在,黄顺如此笃定曹丕为世子,不容司马懿不动容。

      “黄公子何以如此肯定?”这次是司马朗急切的出言询问。

      这个黄顺有话讲,很从容的说道:“嫡长子继承是举世公认,更是士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信念。丞相选择继承人,首选必是曹丕。

      而曹丕,才华出众,并无劣行,颇得众人拥护。虽然曹植得丞相宠爱,自己也是才气纵横,但曹丕为长,嫡长子的优势,足可为曹丕争取大部分僚属将领的支持。

      二者均可的情况下,丞相左右权衡,定会做出最为稳妥的安排,让曹丕为世子。”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由黄顺嘴里说出来,却具有最大的说服力。连与曹植关系最好的黄顺都看好曹丕,其他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而且,黄顺来到邺城,与曹丕迅速建立起亲密关系,这也给出一个信号:黄顺看好曹丕。

      司马懿感谢道:“有黄公子此言,我们就能少走许多弯路。懿在此谢过。”

      “哪里哪里,即使我不说,仲达还是会站在曹丕这边。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仲达不会站错队的。”黄顺连忙谦让,恭维了几句。

      世子的话题至此方告一段落。

      与黄顺坐一起,话题自然不会少了夏吟坊。司马家族自己就有一些生意,但只在河间附近而已。若能搭上夏吟坊的顺风车,他们的生意,就可以十几倍的扩大,以后自然财源不愁。

      对黄顺而言,与夏吟坊合作的大族越多越好。开门做生意,还怕客户多吗?所以,接下来,双方谈的很是融洽。

      正谈笑的热烈,司马懿说出,府上为了欢迎黄顺前来,还特意从名满邺城的怡香院请来镇院名妓:苏默助兴。

      黄顺一听,不禁食指大动。好长时间没有光顾馆阁楼舍,来到邺城,又一直忙着应酬,晚上便被三老拉着谈事情,根本没有时间,也没那个心情去享乐。

      现在,诸事停妥,过得几天,黄顺就准备启程离开邺城。剩下几天休闲时间,自己去逛肯定不成,身边有人看着不说,自己现在可是曹操的准女婿,在他的地盘上去寻欢作乐,黄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曹操一旦知道,会作何感想。

      再说,自己现在可是大红人,走到哪都能有人认出,黄顺冒不得这个险。现在,司马懿投其所好,重金请出当下邺城最负盛名的名妓苏默,自是挠到了黄顺的痒痒肉。

      期待之下,司马懿没让黄顺失望,绝代佳人果然袅袅登场,竟然还是薄纱蒙面!只露着一双美眸。但顾盼之下,已足以勾人魂魄,挑逗遐思绵绵。

      “黄公子,这苏默姑娘卖艺不【创建和谐家园】,因过于美貌,出台表演,向来如此。”司马懿略带歉意的表示。

      黄顺还未说话,程瑶在旁笑着称赞:“如此甚好!省得色狼觊觎。”

      黄顺却疑惑道:“她一个女流之辈,在十步之内有世族,街上行人皆华衣的邺城,她如何应付一众采花狂蝶?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

      司马懿笑着解释:“这个怡香院,来头大的吓人,是夏侯家的私产。如此后盾,谁得罪的起?”

      司马朗在旁补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有大把的男人争着上前去送钱。都是男人,这个道理,都懂。哈哈。”

      黄顺颇得其中三味的点头:这个怡香院,果然够精明!只一个苏默处子之身的诱惑,便足以让他们捞足银子。

      若在襄阳,黄顺肯定会加入争相往里砸钱的男子大军,甚至会是其中最为冤大头的一个。但这是在邺城,黄顺是客,而且过几天就走了。

      因此,黄顺虽然对这个苏默很是好奇,也想一亲香泽,至少,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也是好的。但黄顺却不会傻乎乎的在她身上浪费大把时间和金钱。现在,能够有幸欣赏她的一曲歌舞,黄顺便知足了。

      本章完

      第192章 墨氏刺客

      这苏默遮面的薄纱,因太过于薄而有着几分透明。黄顺死死盯着她的脸,似乎隐约看见五官,再辅以想象,一个回眸倾国倾城,一笑百媚毕生的美人,就出现在眼前。

      想象再美妙,总是虚的。但苏默玲珑起伏的曼妙身躯,却实实的呈现在黄顺面前。而且,苏默今天的衣服,很是贴身,将女人身上最为吸引的地方,突出的呈现出来,

      司马懿看着黄顺一副难抑的样子,得意的悄声说道:“平时苏默姑娘极为端庄,从不如此性感示人。今日听说是为公子歌舞,这才特意如此妆扮。公子可还满意吧?”

      黄顺连连点头,眼睛片刻不理苏默,心里却想:得!看过这个苏默惹火的表演,接下来也不用干别的了。还是趁早找借口回家,与白雪一番榻上大战才最为要紧。

      白雪看看苏默,再看黄顺不自觉的往自己这边靠。他在想什么,再清楚不过,一时羞红了脸,连忙悄悄遮脸,喝茶遮羞。

      程瑶却皱着眉头,很不满意的看着苏默轻歌曼舞。在她眼里,这个苏默就是在勾引黄顺,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就在这暧昧的时刻,异变突起。

      苏默舞动的身躯突然一个旋转,一把蓝澄澄的匕首脱手而出,射向黄顺。

      苏默与黄顺之间的距离不过二三米,黄顺即使保持警觉,也绝难躲闪,何况是现在一脑子绮念的状态下。

      眼看匕首就要穿透黄顺的咽喉,旁边一柄长剑脱鞘而出,叮当一声,剑身几乎贴着黄顺的脸,拦住了这必杀的一击。

      出手的是程瑶!作为黄顺身边最后的防护力量,也只有她,才有可能,也有能力,及时出手救下黄顺。

      苏默一击不中,毫不恋战,几个起跃间,便逃离现场,越墙而去。

      这时,众人似乎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顿时一片女人尖叫、桌椅茶几碰撞翻倒之声,现场乱成一团。

      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第一时间冲上来,护住黄顺和白雪的四周,对司马一众虎视眈眈。只要黄顺一声令下,就要大开杀戒。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14: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