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之后,黄霸率六姓主力,追击曹军逃兵而去,四族则留下,筹集船只,同时派人通知周瑜:四族主力即将赶至,听命帐下。
此时的周瑜,最是需要兵马的时候,四族兵马的到来,周瑜自是举双手欢迎。
江东曹军战败,曹操急于运送兵力过江,以挽回败局,势必加紧运兵运粮,正好给了周瑜火攻的好靶子。
且说黄霸,他也是有些战略头脑的,知道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即使拿到手,与战局影响不大,关键还是长江沿线县城的争夺。
所以,黄霸没有全军南向,而是修书四封,派人送往四郡,要他们聚集在荆州六姓的大旗下,共同为刘备效力。
然后,黄霸分出五千兵马,让简雍和糜芳带着,四郡挨个转一圈,遇有抵抗的,就回来告诉黄霸,由黄霸出面解决他们。
而黄霸自己,则率军北上,渡过长江,在江陵上游安营扎寨,虎视江陵。
就在黄霸北上长江的几乎同时,周瑜借助准时来到的东南风,对曹操的运兵运粮线发起了攻击。
在几百艘火船的攻击下,曹操的巨无霸战舰悉数被烧,损失惨重。虽然下面有荆州水军的小船救援,但杯水车薪,还有众多江东战舰赶至骚扰,根本无济于事。
很多曹军士卒,为躲避大火,绝望的跳水淹死。事后江东打扫战场,发现曹军阵亡者,多数为被水淹死的。
曹操作为主帅,当然第一个下船避火,跟随他的是一众谋士与将领,许蒙也在其中。倒不是这老家伙勇敢,跟随着曹操,在曹操面前冒生命危险表忠心。而是他太相信四姓的布置,认为曹操的败仗,是在过江之后。
许蒙一面狼狈的跟着曹操逃命,一面紧张的盘算复杂的战局形势,为刘备一方的命运担忧。
周瑜谋划多时的火攻,部署周祥,在曹操败退路上,安排众多伏兵拦截,务求击杀曹操于战场之上。
周瑜的算盘打得精,只要曹操一死,曹军群龙无首,势必大乱,江东正好趁乱挺进中原,成就一统天下之梦想。
可惜,周瑜想法虽好,却有人不愿意他如愿。这人自然是刘备!江东得势,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
现在曹、孙、刘之中,刘备实力最弱,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空间,这就要求曹操与孙权之间的实力相比不能过于失衡。
此战曹操虽败,实力犹在,制衡孙权绰绰有余。但曹操若死在战场,那就是未知数了。所以,无论如何,曹操不能死!
于是,刘备仗着脸皮厚,麾下兵多将广,硬是从周瑜那里抢来拦截曹操的任务。
刘备算盘打得也很好,拦截败兵,曹军扔下的辎重兵器,就是刘备的战利品。而且,任务完成后,刘备就不用再回去听周瑜指挥了。毕竟,在周瑜帐下,一切行动受拘束,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在选择拦截路线上,诸葛亮充分发挥了熟悉地利的优势,几波拦截安排的恰到好处,给予曹军以沉痛打击。
当然,最重要的一击,是安排在华容道,由关羽完成。这是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后的决定:此前在曹操处,关羽曾受曹操大恩,关羽最重情义,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人情还给曹操,又能实现放曹操活路的意图。
诸葛亮的这个安排,黄顺虽在战场之外,却心知肚明。他在沔阳,一接到前线周瑜动手的消息,立刻带人出发,前往华容道,比关羽带的三千人马到的更早。
只是,黄顺的人,远远的躲在后面,关羽一心照顾曹操来的方向,对后面黄顺的存在,一无所知。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冒雨前行,在华容道上走的近乎山穷水尽。关羽的出现,令曹军从上到下一片绝望。
曹操厚着脸皮,软语央求关羽,求他放一条生路。关羽想起曹操此前待他恩德,再看曹兵一个个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恻隐心大动,想起临行前军师的叮嘱:遇到为难处,拆开锦囊,自有妙计。
关羽从怀里掏出锦囊,打开来看,却是诸葛亮所书曹操不能死的判断。
关羽早有心放过曹操,只担心因私废公,耽误大哥大事,是以一直犹豫,现在好了,关羽看过锦囊计,很痛快就予以放行。
涉险过了关羽关,曹军上下,无不以手加额庆幸。这时,不知谁嘀咕了一嗓子,“前面再有埋伏,怎么办?”
刚说完,就被旁边人捂住了嘴:“乌鸦嘴!”
说话的人再不言语。然而,刚刚死里逃生的喜悦感却消失了:谁也不敢说,前面还有没有收割他们性命的死神。
而曹操,自从水战大败后,就一直有个问题萦绕脑际,挥之不去,撤退越接近江陵,这个念头就越强烈。
此前曹操决议经营襄阳时,从没想过自己会失败。现在,自己竟然败了!而后方的襄阳,却根据自己施恩十姓的意思,仍在十姓的掌握之中。
十姓中,心向刘备的就有六姓之多,而蒯、蔡两家,因为蔡瑁之死,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是不明朗。
万一襄阳得知前线战败,十姓决意舍曹就刘,襄阳将瞬间易手,曹植命丧襄阳不说,自己的大军北归之路,也要受阻。
如此被南北夹击,曹军即使最后【创建和谐家园】,成功北归,也势必元气大伤,数年内不得翻身。而几年时间,足够江东和刘备折腾一番了。
一着失,满盘输!曹操想到凄凉处,想起那首曾让自己热泪盈眶,信心十足的诗,不由悲从心来,更有一股凉意从脚底直透头顶。
曹操从未认为,那首诗是什么天意,是什么神明显灵。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世外高人所书,是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
现在,曹操事后追思,如果不是这首诗的出现,自己就不会在水军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与江东一战。
那么,这首诗,会不会就是江东为促自己出战,故意写就,让自己看到呢?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此人之心机、谋略远高于曹操,才气更是远高于郭嘉。江东有此人在,将固若金汤。
此人,会是那个周瑜吗?
本章完
第154章 华容道犒军
再想到郭嘉,自己对郭嘉,从来是言听计从,如今唯一一次拒绝,就吃了败仗。可惜郭嘉已死,以后再无郭嘉,那么,还有谁,能够帮自己指点江山,成就大业?
如此杂七杂八的念头在曹操脑中浮现,一会这个,一会那个,使得曹操脑中一片混乱,撤退时就不如以往行军时谨慎。此次撤退,多次中江东和刘备的埋伏,此为一大原因。
曹军沿华容道行走不远,前面果然又出现一队人马!烈烈军旗迎风飘扬,“黄”、“庞”“向”、“林”、“马”五姓大字张狂的随旗帜跳跃,仿佛一个个血盘大口,冲着曹兵狞笑。
曹操脑中顿时一片空白:完了!五姓人马在这里拦截我等,襄阳休矣,我儿休矣!
曹军上下,早已被一路的伏兵吓破了胆。如今一看旗帜,尚未见到人影,就在那里绝望的哭叫起来。
黄顺带人来华容道,迎接曹操。这事虽然有梦中讯息相助,极有把握,毕竟还是拿不准。尤其撤退江陵,有多条路走。华容小道,人马难行,曹操未必就如梦中所示,选择华容道。
所以,不但马谡、林卓、庞尚、向充四人表示怀疑,连黄顺自己,行动前也是心中没底。最后还是白雪说了一句话,这才让黄顺就此下了决心。
“狐疑犹豫,非大家所为。少爷既然此前认准华容道,如今就该不受干扰,要执行到底。”
现在,通过探子回报,曹操果然走华容道。而且,前面关羽,也已经放行,已经朝这边走来了。
五人都是大喜,忙命人从隐身处出来,整齐列队,大张旗鼓,迎上前去。
黄顺、马谡、庞尚、林卓、向充五人走在前,笑容满面,远远望见曹操的残兵,连连挥手致意。
许蒙本来也在心虚,心说自己怎么这么背,跟着曹操在这里玩完!后来,老头子一看前面是黄顺带人走来,心情立马大定。
“丞相,蒙愿先行一步,与五姓交涉,务求一条活路。”许蒙多精明,立刻就想到这是在曹操面前表现的好机会,哪会放过,跳出来,一脸决然的说道。
曹操也看到了黄顺,更看到对方脸上毫无敌意,但谨慎起见,还是同意让许蒙先去探探风头。
许蒙得令,几乎是连滚带爬的上前,迎上黄顺等人。
有其他人在,许蒙没有与黄顺表现的很熟络,而是故意板脸问道:“你们不在襄阳,跑到这里来,是要对丞相不利吗?”
黄顺也很配合,看到许蒙一身狼狈,没有逞口舌之利奚落他,而是老实回答:“丞相战舰相连,以抗颠簸,虽是妙策,只难敌火攻。
吾等担忧丞相安危,这才从襄阳赶来,不巧恰好这里偶遇。我们携带有犒军酒食,丞相兵马,连日赶路,想必已是饥肠辘辘,何不饱食一顿,再行赶路?”
许蒙一脸懵逼,不能置信的看着黄顺,“你们,来此专为犒军的?”
黄顺也知自己出现在这里,不易解释,索性不说话,只是酷酷的看着许蒙。
许蒙还道黄顺有话不便于公开讲,也就闭嘴不言。急忙回身,奔跑着告诉曹操这个好消息。
一听说黄顺等人是前来犒军的,曹军上下顿时一片欢呼。这个时候,人马又冻又饿了几天,若能有口酒喝,有口肉吃,实在是天大的享受。
曹操本来也是强自支撑,如今酒食就在眼前,他也不再端着架子,马上命令就地休息,人吃酒食,马食草料,人马先饱食一顿再说。
曹操见到黄顺,便知襄阳无忧,多日来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一下去掉,暗暗感激许蒙,当初劝自己经营襄阳为保障,如今这就得到了好处:危急时刻,十姓不但没反,还派人来远迎!
“顺,你们远在襄阳,怎会得知前线兵败的?”曹操一边大口吃着大饼就酱牛肉,一边亲昵的问道。
黄顺笑着回答:“长江每年腊月时节,总有那么几天反季东南风,这个当地人都知道。丞相下令铁锁连舟的消息传至襄阳,我爹就感叹:丞相必败。
我追问缘由,我爹这才说,连舟固然好,只是一旦江东用火攻,将无处躲藏。我想,反正待在襄阳也无事,还不如赶过来,多少出一把力。
虽然我的人手不多,大战帮不上忙,但毕竟是生力军,拦截个追兵什么的,还是可以胜任的。只是不知丞相撤退路线,不知从那条路相迎。
我们五人,议论多时,也没有主意,最后,还是我出的主意,抓阄,抓到哪个算哪个。这不,就抓到了华容道。于是,我们就来了。
其实,我们走这一路,也着实累了,刚才歇脚时,还在商量要不要往前走了。若不是我们的探子说前面有关羽拦路,我们几乎就要撤了。”
送走许蒙的这段时间,足够黄顺想出应对言辞,是以曹操的问话,黄顺回答的天衣无缝。
曹操大为感叹:“为将者,须识天文,知地利。吾不知此处气候规律,大败而归,理所固然。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此败,足为诸位之后用兵戒。”
诸将一边大口进食,一边点头应是。
曹操看着黄顺,目光突然温柔,赞叹道:“之前德珪之死,襄阳就全靠你周旋,局势方不致败坏;如今,又是你,千里迢迢,为我等最为困苦之时送来酒食。此情此义,我不会忘记的。”
黄顺面上连连谦虚,心中却在得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马谡在旁不满道:“丞相,辛苦给你送酒食的,可不光黄顺一个,您怎么净可着他一人夸?”
林卓、向充两人连连点头,表示曹操偏心。只有庞尚,拦了这个,再拦那个,怕他们口无遮拦,祸从口出。
曹操感动于他们的率直天真,哈哈大笑道:“好,好!马谡、林卓、向充、庞尚,你们四个,我也记住了。同样不会忘记你们今日之表现的。”
四人大喜,忙作揖感谢。
酒足饭饱后,人人精神抖擞,马匹也兴奋的连连跺脚,打着响鼻。
曹操有意带黄顺回江陵,黄顺却担心,江陵很快就要成为战场。自己出现在那里,还是跟曹操一伙的,无论周瑜处,还是刘备处,都不好交代。便婉言谢绝,自己带人回沔阳,从沔阳回襄阳。
本章完
第155章 各有算计
先说曹操回到江陵,痛下决心:没有一支成型的,能征惯战的水军之前,绝不再战江东。此次战败之仇,只能留待以后再报。
所以,摆在曹操面前的头等大事,便是安排江陵的防务:江陵城的重要性,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所以,曹操安排了曹仁、徐晃、乐进三员大将,领军两万,镇守江陵。
而作为江陵后方的襄阳,曹植显然不能胜任,只能先随曹操回邺城,遥领荆州牧而已。襄阳守将,就由曹真担当,再配以李通和张郃,作为江陵前线的后援。
安排好这一切,曹操就启程北归。此后的战斗,将是孙刘联军进攻,曹军防守的形势。而且,在这里打仗,江东军队势必要舍舟登岸,摧城拔寨的攻坚。
以曹军之能,这里已无需曹操亲自坐镇。曹操自信,一员上将坐镇,便足以应付周瑜的大军。
再说周瑜,水战大胜后,他亲率军队,昼夜兼程,奔赴江陵城。周瑜心中非常清楚,水战虽胜,江东不过士气大涨,只有趁着士气高涨之时,拿下江陵,此战对江东才具有决定性意义。
所以,周瑜一听说黄霸竟然率兵驻扎在江陵上游,时刻准备攻击时,第一时间派出使者,严词警告黄霸:江陵城已是江东的口中食,若只顾贪吃,跟江东抢江陵,他不介意一并灭了六姓兵马。
同时,周瑜又派出使者,告知刘备,让他严令黄霸撤出战场,江陵城是江东的,别人谁也别想染指!
刘备知道江东势大,争是绝对争不过的,无奈何,只有派人告诉黄霸:放过江陵城,改攻略其他县城。
黄霸也知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未等刘备使者来到,黄霸已是率军恶狠狠的扑向夷陵。
夷陵当时由曹仁的部将牛金守卫,兵马不过三千。在黄霸泄愤般的攻击下,牛金见势不妙,第一时间弃城逃跑,奔回江陵。
刘备和诸葛亮商定后,也决议朝夷陵进发。与黄霸会合后,做出一系列调整:黄霸带着六姓兵马,回归沔阳,威胁江夏偃月城。若江东在战场上吃相太难看,一点汤水也不给刘备留,那么黄霸就索性攻取偃月城,让江东的江陵城孤悬上游,成为死城。
诸葛亮则带着赵云、简雍、糜竺等人率兵进发,驻守长沙,在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招兵买马、筹集粮秣,支援前线作战。
而刘备则亲率主力,做好时刻准备攻取江陵城的准备。如前所述,江陵城关乎刘备的命脉,必须誓死力争。若被江东完全占据,刘备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拼着得罪江东,刘备也要与周瑜力争江陵。
只是刘备兵马虽然不少,但此前毕竟为周瑜所节制。周瑜对刘备的野心,心知肚明,一直防着他呢。虽然刘备的兵马,周瑜从来没有亏待过,但给他的粮秣,却从来没有超过十天用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