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颠覆三国记》-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不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破碎的江山,一个不完整的社稷。所以,我必须过江,哪怕被你一语成谶,此战败了,我也心甘情愿。”

      这次,曹操很快便有了决断,出得书房,头一句话便是下令查询此诗来源,若寻得作者,便好生请来,他要当面请教。

      然后,曹操便再下军令:撤兵令作废,所有将士,准备渡江大战。

      随后一系列军令发下,身边侍从都出去传令去了。中军帐里空空的,只剩下曹操一人。曹操原地转了一圈,突然想起方才黄顺来访,要见曹植。曹操马上整理衣冠出门,去瞧瞧他们二人。

      本章完

      第144章 相谈欢

      此时的黄顺和曹植,早已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曹操治军甚严,早年间自己因战马受惊违反不得踩踏麦苗的军令,就曾杀马割发以祭军令。所以,曹军从上到下,无人敢把军令当儿戏。

      偏偏曹营有条例:不允许女眷出入。曹植是有名的风流才子,无女不欢。他知道自己此行,是赴任荆州,不是来打仗的。所以,几经踌躇后,还是冒险携带两个自己最为宠幸的歌姬进军营。为瞒人耳目,两位歌姬女扮男装,扮作曹植的亲卫。

      “反正在营里待两天,就要启程去襄阳,有自己的亲卫重重护卫,不会有什么问题。”曹植谨慎的如是想着。

      虽然如此,到底有些心惊胆战,就怕曹操突然闯进营,二女来不及躲藏。自己是曹操亲儿子,不过责骂一顿,可两位千娇百媚、多才多艺的美人,就难免断头以祭军令了。

      曹植如此提心吊胆着。所以,当他看到黄顺大摇大摆,公然带着白雪和程瑶出入曹营,来拜访自己时,简直有些抓狂。

      自己好歹是曹操的亲儿子,在曹军大营里,竟还不如黄顺活的潇洒!曹植也是不拘礼法之人,当即有样学样,让二歌姬脱了亲卫装束,换上女装,出来陪客。

      黄顺没想到,两个标致的亲兵,不过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变成妙龄【创建和谐家园】,乐得哈哈大笑,一下便把曹植引为知己。

      黄顺有意讨好曹植,谈话不离文学诗词范畴,这正是曹植最为擅长的,不愁曹植没话讲。

      如黄顺所料,曹植果然滔滔不绝,甚至当场作诗以合气氛。只是黄顺没想到的是,自己抱着高山仰止的心态而来,是来拜访文学巨匠的。没想到到头来,反而变成是曹植两眼冒星星,崇拜的看着自己,恨不能当场拜师。

      事情是这样的:既是二人交流,就不能曹植独唱,必须黄顺相陪才行。而且,黄顺多少也得说出点新东西,让曹植看得上才行。否则,人家曹植干嘛要跟你大谈文学诗词经?

      问题就来了,黄顺自己草包一个,断断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能让曹植看上眼。他能讲的,全是梦里的东西,譬如说作诗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运句有对偶、比拟等手法等。

      这在后世都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是启蒙孩童都知道的常识。但在此时,这些东西虽然也在运用,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还停留在各人凭天赋、凭悟性加以运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现在,黄顺随口一两句话,就把其中的“所以然”给说透了!在曹植眼中,黄顺的形象顿时如泰山般巍峨高大,高不见顶!

      切磋诗词,黄顺自己更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也只有把梦里那点东西当做自己的,拿出来塞责。反正黄顺也没有版权的概念,连曹植的七步诗他都敢拿来为自己所用,更勿论梦中那些还不知存在不存在的人物的大作了。

      但梦里随便一首诗词,便是传唱千年的佳句,都非凡品。那些文人骚客,穷其一生,也不过能作出几首而已。如今却被黄顺随口吟出。

      曹植可是诗词大家,是懂行的,深知这些诗词的价值。所以,曹植视黄顺为天人,加以膜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后来黄顺自己也发现了这点,想作出改变,却发现,自己从梦中得到的,全是精品,想拿点次品出来塞责,却硬是找不出一首。

      “唉,神仙世界里的玩意,随便一件拿出来,在现世都是惊天动地之作。没想到这也能成为烦恼。”黄顺无奈的自己在心里如是想着。

      黄顺主动转换话题,开始说点现实中的事。而那首七律,是方今曹营最火的话题,没说两句话,曹植便提到了这首七律,一叠声的啧啧称赞,直呼这是神仙之作!

      黄顺揣着明白装糊涂,坚称这是曹操所作。曹植自然不能认同,认为父亲的诗才,写不出这样的诗。

      黄顺则反问:“丞相不能,天底下还有谁能?此时此刻,正是丞相,兵临江边,面临打过长江去的问题。说不是丞相所作,天下士人都不会相信。”

      这话恰好被走来的曹操听见,一声爽朗大笑,“这诗还真不是我做的。”

      说着话,曹操走进军帐,看到里面四位美人,一下呆住了,后面的话就此咽下肚子。

      黄顺这方面最为机灵不过,不待曹操说话,自己先跪倒请罪,说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风流才子相会,没有美人相伴,岂不煞风景。但未经曹操允许,便带女人进军营,总是罪过,还请曹操怪罪他一人,不要牵连其他人等等。

      曹操当然不会责罚黄顺什么,自然也就放过了曹植。此时的曹操刚做完最为艰难的一个决定,心情大好,大方的摆手,示意黄顺起来。

      “我可不敢贪人之功,此诗,我可做不出。”

      曹植得意的看着黄顺,意思很明显:看吧,我爹亲口说了,你还有什么说辞?

      黄顺心中好笑,面上却故作惊讶,说道:“此诗既非丞相所作,又有谁人能作?纵有这才气,他有这心思吗?丞相这些天纠结是否过江,是以诗由心生,方有此传世之作问世。丞相还是不要谦虚了,这诗任谁看到,也会认定出自丞相之手。”

      曹操沉吟不语,曹植在旁疑惑道:“或许是古人所作吧?”

      黄顺直接反驳道:“不可能,长江以南,原为蛮夷之地,于中原朝局毫无影响。直到两汉间,才逐渐开发,渐渐人口稠密,方成富庶地域。但面临打过长江的问题,丞相是第一人。此时这诗问世,恰恰说明,此诗出自丞相之手。”

      黄顺的论证,严谨周密,这下连曹植也迷糊了,看着曹操,小声问:“爹,这真是您老的大作?”

      曹操沉吟道:“初见此诗,我也觉的,此诗仿佛出自吾之肺腑,但确实不是我作。”

      黄顺拍手笑道:“或许,丞相是酒后写就,或者,是梦中所作呢。丞相记不清,也属正常。”

      曹操揉着眉心,说道:“这事,我已派人查了,相信不久会有结果。”

      曹操揉眉心,这是他心力交瘁的表示。曹植看到,忙走过去,轻轻的替曹操锤着肩膀,小声问道:“形势一片大好,爹为何如此大费心神?”

      曹操叹道:“你俩不懂军事,跟你们说了也白说。此次大战,我也是头顶悬着炸雷呐。”

      黄顺心中一动,小心问道:“既然大战有如此风险,丞相何不用稳?”

      曹操沧桑一笑,说道:“就是为了此诗问世,我也要渡江,大战一场。”

      黄顺的心底突然涌上一阵感慨:曹操也是性情中人啊!

      为了此诗,曹操不惜冒险一战,自己却用之来行阴谋之举。相比之曹操,高下立判。

      与曹操接触不多,但黄顺对曹操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好。至少远强过孙权和刘备。

      黄顺压住心中要告知曹操此战必败的冲动,默不作声。他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背叛家族,更不能与姐夫为敌。

      本章完

      第145章 各诉衷肠

      帐内一下静了下来。曹操此时也勾起了情绪,颇多感慨,自嘲道:“很多人骂我是汉贼,说我志在篡夺大汉天下。他们哪知道,若不是我支撑着大汉朝廷,强势出兵,东征西讨,现在天下,已不知几人割据,几人称王。

      指望着如绵羊般的皇帝,能重整河山,恢复大汉威仪吗?我也想留个忠臣的好名声,但若我也像他人般,处处听皇帝安排,就算不被排挤出朝,也必深陷无休止的朝争,还怎么领兵作战,怎么使大好河山重归一统?

      可惜,我的这番苦心,无人理解,更无人倾诉。如今,看到这样一首诗,比我还理解我,比我还懂我。我是心潮澎湃,老泪纵横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为了知己,过江大战一场,即使败了,也是值得。何况,吾也未必会输。”

      黄顺一阵黯然:只有志在天下之伟人,方有资格成为曹操的知己。这种人,现世注定难寻,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寻。

      所以,曹操这种人,注定孤独。更为可惜的是,曹操空有天下之雄心,却终未能成就天下之伟业,是个悲剧英雄。

      黄顺还在心里感慨,曹植已安慰曹操道:“爹,世人目光短浅,不必理会。历史会给爹以公正评价,还爹忠臣名誉。”

      黄顺正感慨曹操英雄悲情呢,闻言冷笑道:“为什么非要做刘氏之忠臣呢?大汉天下,难道只是刘氏的家产吗?刘氏是【创建和谐家园】,难道曹氏就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治汉民,理直气壮,谁规矩必须刘氏当皇帝了。”

      黄顺话未说完,嘴已被曹植捂住,惶恐道:“如此大逆不道之语,传出去要杀头的。”

      黄顺脱离曹植,笑道:“我自然知道,这不是私下里议论嘛。反正我就是这个观点:天下是【创建和谐家园】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只要能够造福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谁当皇帝都一样。

      丞相若真能荡平天下,剪除群雄,索性就自己做了皇帝。百年后,便是曹氏之太祖,历史地位不下刘邦、刘秀。何必非得屈身为臣。”

      曹植担心的看着曹操。以前有不少人在曹操前面说过这话,都被曹操严词斥责,后来便无人再敢提及。现在,黄顺偏偏碰触曹操逆鳞,曹植真怕曹操发飙,责罚黄顺。

      曹操却饶有兴致的看着黄顺,笑道:“【创建和谐家园】治汉民?这个说法倒是新颖。亏你想的出来。”

      黄顺道:“我们【创建和谐家园】信奉孔孟学说,行忠孝之道。无论谁当皇帝,都不会改变这一点。百姓信仰、生活都不受影响。但若是让那些化外蛮夷入主中原,强迫百姓按他们的方式过日子,势必百姓受苦,天下遭殃。

      到那时,我黄顺虽不才,定会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反抗,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抗争到底。”

      曹操抚掌称善,想了想,问道:“如你所说,只要是【创建和谐家园】,谁当皇帝都行,你都会效忠,对吗?”

      黄顺正要说话,旁边白雪替他说道:“能造福万民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不论他出身如何。现在天下大乱,纷争不断。谁能一统天下,谁就是那个造福万民的皇帝。即使他用的是铁血手段,即使天下为之付出很大代价。

      但若本就天下一统,不过因为皇帝昏庸,就有人想取而代之。这样的人,太过自私。皇帝昏庸,与皇族中另择贤主,才是符合百姓福利的举措,强行改朝换代,是把一家之私利强加于天下万民之上。这样的人,少爷怎会去拥护呢?”

      黄顺知道,白雪不会无缘无故抢自己的话头,定有其用意。定下心一想,黄顺便明白了白雪的用心:曹操经营襄阳,是为曹氏保障的。若自己表现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的态度,就与曹操的苦心相悖,从而失去了利用价值。那黄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想通这点,黄顺顿生伴君如伴虎之感,聊个天都得多长几个心眼。

      曹操玩味的看着白雪,再看看黄顺,失笑道:“男人说话,你一女人,也能插嘴?”

      黄顺忙道:“她说的,就是我的话。我身边的人都知道,她的话,比我的话更好使。若是我说的与她说的相矛盾,以她说的为准。”

      曹操大笑:“早听人说,黄少爷在江东,去哪里都带着两个美人。我还不信呢,现在,我信了。确实是你的贤内助。”

      黄顺忙道:“顺愚钝,她俩还算聪颖,带着她们,不至因为我的无知误事。”

      曹植大为羡慕:“我身边也不缺聪明女孩,回去我也这么办。”

      顿了顿,曹植又道:“刚才你可是过于杞人忧天了,我大汉兵强马壮,区区蛮夷自保且无暇,哪有胆子入主中原,就不怕被我灭族?”

      曹操摆手道:“不可掉以轻心。为爹与乌桓众蛮交过手,他们平素就生活在马背上,是天生的骑兵。若不是他们内部纷乱,内讧不止,我们大汉要应付他们入侵,会非常吃力。

      一旦这些蛮族,出一伟人,站出来统领他们,而我们,却摊上糊涂皇帝,被蛮人打进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黄顺心中一动,他的梦里,后来正是如此,整个中原,都成为各种蛮夷的牧场,汉民被任意蹂躏。有段时间,正是因为看到这些,黄顺才有些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

      但现在不同,黄顺知道,梦中的事也不是一定就发生的,完全可以通过的自己的努力,予以规避。

      既然如此,与这些蛮夷打交道,或感化,或消灭,想方设法消洱后世一场持续几百年的大浩劫。若能做到这点,那就是天大的功德,是完全值得自己全力付出的大事业!

      “丞相,我有一事相求。”黄顺趁机提出要求。

      曹操好奇问道:“什么事?”

      黄顺说道:“我想带人北上,去众蛮居住的地域游历一番。还请丞相沿途给予方便。”

      “为何突然有此想法?”曹操问道。

      黄顺借机说道:“中原【创建和谐家园】内战,双方死伤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我不想参与。如丞相所言,众蛮迟早为中原大患。那我们就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战胜他们。我就是想去了解他们。”

      曹操称善道:“黄家千里驹,志向果异于常人。”

      曹植在旁奋勇道:“真有那一天,算我一个。”

      曹操忙道:“你不行,你身为荆州牧,一方安宁全靠你,你怎能离开。”

      本章完

      第146章 反间计

      从曹营出来,路上,黄顺在车厢里,若有所思。

      白雪问道:“少爷,你说要去北方荒漠游历,怎么想的?这可不是你一贯的作风。”

      黄顺嘿嘿笑道:“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曹操志在天下,他最欣赏的,也是志向远大之辈。在他面前,我当然不能承认我只是个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家伙。

      北方蛮族聚居地,可不全是荒漠,那里有不少好东西,譬如说战马,那可是紧俏品。以后大战还有的是,战马将是有价无市的宝贝。

      可惜,我们家在襄阳,与长城外的草原相隔千里。即使我们辛苦跑去弄到战马,也拉不回来。路上被人强买算是幸运,被打劫再正常不过。

      但如果我们有曹操支持,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可是去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顺手做点买卖,养家糊口,在谁看来也说得过去。曹操会一路保护我们的。”

      白雪抿嘴笑了,“少爷的算盘,越打越精了,竟然算计到曹操头上。”

      程瑶却鼓着腮不满:“还以为你真变得多么高尚了呢!害我小小崇拜了你一把。”

      黄顺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说道:“养活我这一大家子人,还有跟着我的那帮兄弟们之后,若能顺手为国为民一番,我当然不会介意。你的崇拜可以继续下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23: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