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刘备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际,连被黄顺奉为天人的诸葛亮都选择了刘备,你们几个,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杨承、林卓好勇斗狠,陈到和赵云上门,只把自己的战斗史提了一遍,许诺他俩要是跟着刘备,就带他俩上阵杀敌立功,以后就能成为跟他们一样的将军。这两位就毫无抵抗的投降了。
向充是向庞负责游说,一番兄弟情深,不谈事,只谈哥俩好,以后若是能同为辅佐刘备,互相有个照应,是多么动人的的人间美事。向充便乖乖臣服,表示自己一千一万个愿意。
第107章 马谡力挽狂澜
黄顺不禁苦笑:本来带着他们,是壮大声势的,没想到,却成了给别人送菜上门。好在还有个马谡,坚持立场,没有立即倒戈,黄顺总算还有一丝安慰。
马谡拉他们过来的意思,黄顺知道,就是想让自己决定,若不愿放手,就一起做做工作,再把他们拉回来。
但黄顺却不愿这么做,各人的前途,得各人决定,其他人无权左右。再说,他们跟着刘备,未必就不好。毕竟,连六姓、诸葛亮都追随了刘备。自己另立什么夏吟坊,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注定得不到大众认可,注定孤单。
“人各有志,不能相强。”黄顺无力的摆摆手,说道,“你们跟着刘备,将来肯定也是有出息的。我是跟定姐夫的,真说起来,我们还是同在刘备麾下做事嘛。”
庞尚急道:“顺哥,你为什么不能跟我们一起呢?没有你,我会心里不安的。”
黄顺当然知道,庞尚是庞德公让他照顾的,若庞尚抛下黄顺,自己选择跟了刘备,庞德公面前,不好交代。
其实,何止他不好交代,黄顺同样不好交代:交给你是让他跟着你的。你可倒好,转手就送刘备那了。真要送刘备那,还需要从你这里倒手吗?
“你不能说服我追随刘备,自然,我也不强求你跟我一起。大家好聚好散,还是好兄弟嘛。”黄顺声音有些苦涩,这时候的他,头都大了,已顾不上怎么跟庞德公交代了。
黄顺的话,让其他五人都心生惭愧:本来一起来新野,说的好好地,是来向刘备炫耀实力的。而且,自己已经加入夏吟坊,成为一堂堂主。现在,没跟黄顺打声招呼,就答应跟随刘备,确实不像话。
黄顺准备放弃,马谡却不行,当下不忿道:“你们答应刘备的说客出仕,没什么,如果你们能说服顺哥跟你们一起的话。但现在呢,顺哥显然不愿意跟你们一起去。
现在,我就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好歹也是夏吟坊的堂主。夏吟坊再怎么不成气候,顺哥也是你们名正言顺的主子。我就问,你们都准备好,背主投荣,一身二嫁了吗?”
这话问的诛心,把五人弄成了大红脸。刘备可以“忠臣不事二主”拴住属下,马谡同样也可。而且,黄顺还是他们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这把利器用出来,威力更大。
“顺哥,我只是答应帮忙说服你的,其他的我可没答应。”习嘉怯生生说道。
“顺哥,我们错了,我们对不起你。”其他人,也纷纷表态认错。
局面,因马谡一句话而扭转。
但,这不是黄顺想要的。他想的,是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做自己的事。既然心不在一块,硬扭在一起,又有何趣?强扭的瓜不甜呐。
“现在,你们几个的堂主位置,已经被我撤了,你们几个,从此不是夏吟坊的人。所以,你们已是自由身了,愿去哪就去哪吧。”黄顺挥挥手,说道。
众人一愣,都有些不知所措。
马谡继续说道:“很好,顺哥愿意成全你们,我也愿意做个好人。那我就从别处说说。你们听完我的话,还决定追随刘备,我和顺哥一定大摆酒宴,欢送你们。以后,我们也还是兄弟。
忠孝大义的话我不讲了,你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吧。我只说,我们六姓和刘备之间的异同。
刘备是我们六姓选中的主子,这没错。但刘备并不能完全代表六姓。现在,刘备依托六姓,准备夺取荆州,这谁都知道。一旦谋略不成,刘备将一无所有,再次亡命天涯,往东跑,或者往西跑。反正,荆州是待不了。
但六姓能往哪跑?六姓在荆州根深蒂固,一方面,六姓在荆州声势浩大,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六姓不能像刘备般,轻易抛舍荆州,远涉他方。
所以,这就决定了六姓虽然奉刘备为主,却不能把全部筹码压在刘备身上,最起码,自己得留有自保的力量,得留有让家族在荆州繁衍下去的力量。
六姓子弟,若是全部跟随了刘备,从此跟他亡命江湖,不能留在荆州。六姓还怎么留在荆州?六姓在荆州的庞大家业,谁来守护,谁来继承?
顺哥成立了夏吟坊,看似闹着玩,还让人说是大商铺,上不了台面。但你们想想,我们闹得这么欢,家里反对了吗?是不是都是不但不反对,还特意出钱、出人来支持我们?为什么?
因为夏吟坊的人,全是我们六姓子弟,实际上,夏吟坊就是六姓的力量,是六姓在刘备之外,得以保存实力的存在。
只有我们六姓继续屹立在荆州,那些追随刘备的六姓子弟,就能得到重用,即使犯了什么错,也不至惹来杀身之祸。甚至战场之上为敌人所擒,敌人也不敢轻易杀了他们。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背后,站着六姓。
相反,若六姓的大旗倒了,你们几个,在刘备眼里,就是普通的士人。你们说说,你们会什么?有什么值得刘备对你们另眼相待的能力?没有,你们有的,只有一点:你们背后有六姓。
所以,我们建设夏吟坊,发展壮大夏吟坊。不是因为一时兴起好玩,也不是做买卖钻进钱眼里,我们做的,是为六姓保留最后一分力量。万一前线大事不济,只要我们夏吟坊在,至少,能保证我们的哥哥们平安,无性命之忧。
现在,我再问你们,你们愿意只顾自己前程风光,去追随刘备,还是愿意跟顺哥一起,默默无闻的为六姓撑起夏吟坊,为追随刘备的哥哥们撑起一片保护伞?”
“我们跟着顺哥!”五人异口同声,齐声大喊。
马谡一拍手,笑道:“这就对啦!”
黄顺怔怔的看着马谡,夏吟坊有如此地位,又是如此重要,他这个始作俑者都不知道,马谡从哪里得来的这些大道理。而且,说的还头头是道,至少,黄顺听了,都觉得,自己就是如马谡说的那般伟大,在为了六姓忍辱负重。虽然,自己知道,自己肯定没这觉悟,更没这心思。
第108章 挫折后计划依旧
“哈哈,在襄阳吃喝玩乐,还能为家里做出如此贡献。傻子才不做。”林卓仿佛想通了什么,轻松的大笑。
“本来,我一直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但从现在起,我要扬眉吐气了。”向充也说道,“顺哥,这个道理你干嘛不早讲。害我们今晚意志薄弱,在你前面丢丑。”
黄顺暗道:这话应该问马谡才对。这道理怎么现在才讲?否则,自己也能对夏吟坊更上点心,还能从老爷子那里要来更多资源。
统一了意见,剩下的就好办了,众人一致同意,明天就回刘备说:他们几个,唯黄顺马首是瞻。
反正黄顺白天里已经表态了:就是跟随诸葛亮,别的不考虑。如此说法,就能彻底让刘备死心。
计议完毕,其他几人陆续离开,黄顺拉住马谡,问出盘亘心头的问题。这个问题若是得不到答案,黄顺今晚休想睡觉。
“谁告诉你,夏吟坊这么重要的?为什么我这个坊主反而不知道?”
马谡哈哈大笑:“不如此说,他们几个岂能如此痛快的拒绝刘备拉拢。他们当真就行,你还当真了?”
黄顺一下气结,这个马谡,骗死人不偿命。
马谡走后,黄顺无丝毫睡意,索性坐在那里发呆。程瑶早已支撑不住,回房休息了,只有白雪陪在他身边。
“少爷,”白雪上来温柔的帮黄顺按揉肩头,说道,“既然夏吟坊没马少爷说的那般重要,那,他的志向,就很有意思了。说不定,他与少爷,算是同类人。”
“你说说,少爷我是什么样人?”黄顺懒洋洋的,随口发问。
白雪想了想,自己噗嗤笑了,“少爷嘛,处世灵活,头脑敏捷,不喜拘束,无视条条框框。偏又很有自知之明,只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好高骛远,不沉迷幻想。识情趣、懂生活,懂大义却不盲从,识大局而不固执。”
黄顺忙摆手制止白雪。他知道,白雪不会无端恭维自己,她说这话,定有她的用意。自己思考了一会,一拍手,笑道:“我明白了。马谡之所以能够意志坚定的拒绝刘备,不是我有多厉害,值得他追随,而是夏吟坊在马谡心目中,就是他说的那般地位。
这个马谡,看问题比我深,比我远,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愧是我梦中人物,果然天上星宿下凡之人,都不简单,不可小觑。”
白雪轻轻一笑,拉起黄顺的手,说道:“既然想明白了,那就快去休息吧。可以预料,明天,你与刘备,还会继续暗斗下去。要养好精神才行。”
黄顺却返身抱起白雪纤细的身子,笑道:“今晚借助马谡,重重挫败了刘备一次。我精神着呢,一点睡意也没有。剩下的时间,让我好好疼疼你吧。”
“可是,我困了。”
“没关系,我就看着你睡就行。”
第二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黄顺便蹑手蹑脚走出房门,生怕吵醒熟睡中的白雪。他知道,白雪一向睡觉极轻,夜间一点动静就能惊醒。
外面,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还有程瑶,早已穿戴齐整,在那里踢踢打打,舒展筋骨。黄顺兴致极高,过去跟他们一起。一边动作一边把昨夜的胜利炫耀了一番。
程瑶听说昨晚自己回屋睡后,竟然发生如此精彩的故事,懊恼的不行。彭威他们却笑道:“顺哥放心,谁也不能把我们几个从你身边挖走。你到哪里,我们就跟去哪里。”
黄顺假意怒道:“你们若是离开我,我一定杀上门去,不把那挖墙脚的家伙找出来碎尸万段,决不罢休。”
另一边,一大早,刘备就陆续接到令人丧气的消息。昨晚答应好好的五人,纷纷回信:自己要与黄顺共进退。
气的刘备饭也吃不下,对着睡眼朦胧的马良、向庞他们咆哮:“昨晚我们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快去查个清楚。”
马良问马谡,自然问不出什么。但向庞却从向充那边了解到情况。
二人一碰头,都有十分的感慨:“这几个人,以后再不能拿他们当孩子待了。他们已经长大了,懂得替家里分忧、担事了。”
马谡他们的拒绝,在马良和向庞看来,理由非常充分,他俩无任何理由,再劝刘备想办法留住他们。但昨晚的谈话内容,却不好跟刘备明言。
二人回到刘备处,只说马谡只说到夏吟坊的事,他们现在改为追随玄德就是一女二嫁,是可耻的小人行为。于是,五人便纷纷改变主意,发誓从一而终了。
拒绝自己的理由正大光明,刘备自己在那里生闷气。
马良和向庞寻机劝刘备:操之过急,反有事与愿违之忧。反正诸葛亮早晚要出仕,等诸葛亮来后,再做诸葛亮工作,让诸葛亮出面,说服黄顺,似乎更为可行,也更为稳妥。
刘备不答,他还没有完全死心。
简雍来到,听说事情经过后,猛然想起一事,笑道:“很显然,关键人物就是那个黄顺。听说在江东,谈判陷入僵局时,就是因为黄顺看上陆家小姐,为了娶陆家小姐为妻,这才毅然放弃偃月城,从而打开了局面。
主公若定要收伏此人,美人计可行,成功可能也很大。”
马良和向庞感觉不妥,正要说话。刘备已烦躁的说道:“你道我没想过美人计吗?我的女儿,年龄倒是合适,可模样普通,吸引不了黄顺注意,更勿论使美人计了。
二弟和三弟的女儿,年龄太小,不行。所以,此计虽好,奈何缺少美人。”
马良马上接着说道:“对他们使美人计,使不得。且不说他们个个都是风月老手,一般颜色断难入法眼。纵使我们有此绝色佳人,并成功运用美人计让他们归顺主公。
但如此人才,主公能放手大用吗?主公能使美人计,敌人一样能使。
若使用美人计不成功,则徒惹人笑,无益于事。”
刘备拍案奋起道:“如此,我们就安排与曹军一场大战,让他们好好开开眼界吧。”
向庞忙提醒刘备:“此时不宜大动干戈,引来曹操大军进犯,就得不偿失了。既然黄顺他们已无心追随,再动兵已无必要。”
刘备却仿佛赌气般,硬要如此,军令就此发了下去。
第109章 出兵樊城
刘备当世枭雄,当然不会如此情绪用事。他如此做,不仅仅是做给黄顺他们看,更是做给六姓看。
刘备要让六姓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任人捏来捏去的软柿子,自己也是有尊严的。刘备很清楚,要从棋子变成棋手,不能一蹴而就,得按部就班,一步步的来,给予六姓时间,来适应双方关系的变化。
从徐庶来到开始,刘备与六姓之间的关系就在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完全在刘备的掌控之下,六姓处于完全的被动。
直到徐庶离开,刘备才有一点脱离掌控的恐慌。
刘备现在已是当世屈指可数的成熟的政治大家。徐庶的离开,背后的复杂原因,十成里刘备至少能猜到七成。
刘备默默放行徐庶,就是他对六姓的妥协;但他决不放弃三访隆中,这是他对六姓的要价。
刘备最看重名声,打拼到现在,他剩下的也唯有名声。日后若要东山再起,六姓都不足恃,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名声。
现在,六姓对自己又来这么一出。黄顺七人的到来,刘备当然不会单纯的看做是他们自己的行动,更不会相信四姓族长所言的不支持、不反对。
在刘备看来,黄顺七人来到,就是六姓对他的【创建和谐家园】,让他见识见识六姓的实力:各家幼子尚能掌握如此的力量,推想可知,整个六姓的实力是多么的深不可测。
刘备本想靠自己的魅力拿下黄顺一行,既可给予六姓当头一棒,还能大大的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今看来,上上计已然失败,那就只能见招拆招,你来【创建和谐家园】,那我也露露肌肉。
此次刘备确实使足了本钱,自己亲自带兵,关羽、张飞、陈到、赵云、关平随军,孙乾、简雍、马良、向庞、廖立也随大军行动。新野城只留糜芳一员武将留守,糜竺负责后勤调度。
黄顺等人听说要他们随军出发,近距离观摩两军对垒,战场争雄,个个兴奋异常。纷纷回去把自己的人马全部拉出来,战甲、旗帜都是崭新的,耀武扬威,气势上反胜刘备那边的战斗主力。
马良看黄顺这边,呼啦啦一众将旗,光黄顺麾下就是十五六面,再加上其他六人,光将旗就近四十面,风一刮,呼啦啦的好不威风。
马良有些啼笑不得,打马过来劝道:“你们每人打一面大旗就行了。扛这么多旗,不知道的,还以为荆州军倾巢而出呢。”
黄顺得意道:“我们这不是多张旗帜,以壮声势嘛。再说,好容易上战场一趟,让他们每人一面将旗,这是荣耀。撤了谁的,谁都得跟我拼命。”
黄顺把手往后一指,盛方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自己的将旗既然打起来了,就断没有再撤掉的可能。
其他人自然向黄顺看齐。马良没奈何,只好回去禀告刘备:太儿戏了!
刘备只是冷笑,不置可否。关羽、张飞等人,却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嘲笑黄顺他们个个门外汉。
校场点兵,一面军旗代表五百人,将旗之下,少说两面军旗,至少千人队伍。而黄顺那边,人数总共五百人左右,却打了那么多将旗。在他们行家看来,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黄顺哪管他们的看法。既然有机会上战场,当然要大家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