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韩警官作者:卓牧闲》-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欠条。”

        “账本呢?”

        “在车上。”

        “韩特派,找到了,在这儿。”拿到最重要的证据,工商局干部举着一个笔记本兴奋不已。

        韩博抬头看了一眼,追问道:“秤呢?”

        “在店里,借的,我没带秤。”

        账本、收茧的秤、没来得及拉走的蚕茧全在,证据确凿,剩下工作直接交给工商,韩博掏出警察证:“我是思岗县公安局良庄乡公安特派员韩博,你们因涉嫌违法违规经营,要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若拒不配合,就要按相关法律法规由我公安机关查处,听清楚没有?”

        “公安同志,我就是赚点跑腿费,我不是大老板,这不算违法经营……”

        “收8000多斤不算,难道收8万公斤,把良庄秋茧全收走才算。别狡辩了,现在态度决定一切,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明白吗?”

        事到如今,能说什么,贩子只能魂不守舍的点点头。

      第66章 一场虚惊

        工商接管涉案人,账本和秤,蚕茧拉到最近的收购点,没装上车的往专门准备的卡车上装。

        老百姓闻讯而至,担心拿不到钱想拦,乡干部和村干部做工作,承诺会维护群众利益。

        贩子消息闭塞,通讯不便,许多人BP机都没有,更不用说大哥大。在邻村收购的“同行”已经被抓了,这边还在过秤过得不亦乐乎。

        反观参战人员,有确凿情报,有对讲机通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有精心准备的行动预案。知己知彼,指挥方便,配合默契,效率极高。

        从零点十二分到凌晨一点一刻,前前后后一小时,在良庄收购的贩子几乎被一网打尽。

        8000多斤不算多,陈猛带的分队截获一艘80多吨的铁皮货船,一次缴获鲜茧1万6千多公斤……

        捷报频频,王经理乐得心花怒放,连夜打电话向分管副县长汇报。

        警务室大院停满暂扣的卡车、面包车和农用车,羁押室里蹲满人,除了接警台和户籍服务台,一楼的其它办公室全借给工商局办案。

        涉及全乡上千户蚕农利益,搞不好会出大事。

        老卢命令财政所干部连夜来警务室复印账本,作为将来发放茧款的重要依据。命令经管站干部去收购站个各收购点,盯着丝绸公司的人过秤,确保查获的鲜茧不被做手脚。

        警务室没复印机,乡政府也没有,打字复印店大半夜不开门。为不影响办案,工商局把自己的电脑、打印机和复印件连夜送往良庄,一个个忙得焦头烂额。

        以雷霆万钧之势严厉打击了一下,家里蚕结茧比较晚的村民,明天让他们卖给贩子他们都不敢,准备一个多星期的行动基本上完满成功。

        接下来要做的是守好五座桥梁和通往柳下河的内河河口,防止其他乡镇蚕茧经良庄外流。

        闹这么大动静,天亮后会传得沸沸扬扬,没什么搞头了,用不着那么上心。

        警务室民警全撤回来,让巡警队、联防队和部分工商执法人员及丝绸系统干部职工,按原来的计划去五座桥梁及河道设卡堵截。

        折腾一夜,凌晨五点多休息,睡到上午10点半。

        下楼一看,二楼也被“占领”了,良庄警务室整个成为思岗县工商局良庄分局。

        会议室变成“办案指挥部”,副局长来了好几位,正捧着材料研究案情。空着的十几间办公室,全成了讯问室。涉案人员不断被带上来送下去,穿工商制服的干部在走道里穿梭不停。

        “王主任,午饭准备怎么样。”

        从来没接待过这么多领导,王治纲忙得一身劲,跟进办公室眉笑道:“正在准备,准备差不多了。韩特派,工商局领导很体恤我们警务室,早上一来就给了3000伙食费,让我看着弄。这两天吃他们的,不用我们自己掏钱。”

        “罚款经济”,我给他们创造那么大效益,给点伙食费算不上什么。

        这边的人在警务室食堂吃,卡点执勤民警和丝绸公司干部在附近村民家吃。

        跟乡干部下村一样,村里没饭店,给村民点钱让人家买菜帮着做。人家也不赚钱,只是全家人一起跟着吃顿好的,改善下生活。

        自己睡了一觉,人家到现在没睡,韩博叮嘱道:“别光顾着伺候他们,巡警队是来帮忙的,已经熬了一夜很辛苦,跟那几户村民说清楚,饭钱不是问题,伙食一定要搞好。”

        “韩特派放心,不是村干部就是党员,他们知道该怎么弄,我打过招呼。”

        “行,你忙去吧。”

        王治纲走出办公室,王燕喜笑颜开的进来问:“韩特派,你猜猜总案值加起来已经有多少?”

        “50万。”

        “太保守,按指定收购价算,已达到127万4千多。我开始没去问,是局里打电话来核实的。吉主任让你准备准备,下午张局要陪同杨县长、政法委郭书记和石副县长来慰问。”

        “慰问?”

        “良庄计划收购8万公斤,现在几个收购点加起来已收到9万多公斤,还有许多人家茧太软太潮没摘,宋副经理估计到明天晚上,至少能收12万公斤,超额完成任务,相当于去年春茧、夏茧和秋茧收购的总和。况且我们不仅保证良庄秋茧没外流,也遏制住了丁湖几个乡镇的外流势头。吉主任说我们的堵住的秋茧,总价值可能在800万至1000万人民币之间,县领导很高兴。吉主任让我转告你,机会难得,到时候汇报完成绩别忘了汇报困难。杨县长一高兴,说不定能给局里多批点经费,至少能给局里解决几个编制。”

        局领导没夸大其词,涉案金额不算特别多,但这个账要一反一正算。

        如果没严厉打击,没震慑住那帮无孔不入的贩子,秋茧又会跟春茧一样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县里的财政收入。

        公安露了脸,立了功,当然要趁机争取点经费,趁机解决几个编制。

        关键局里插一脚,跟工商局达成的协议就会产生变数。要是杨县长来一句罚款返还给一半公安局,岂不是白忙活了。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帮手下们解决编制,那一半给局里也值。

        问题局里办事不是不地道,是非常不地道,县里真能给几编制,局里百分之两百会挪占。

        你跟他们说这不对,这不公平。

        领导会说这很公平,局里那么多老同志,兢兢业业干那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他们没什么文化,要是再不解决以后就没机会解决了。你们年轻,你们有文化,以后有的是机会……

        局里这些年就是这么干的,论资排辈,编制紧着资历老的来。

        高长兴就是这么一次又一次被忽悠,整整排了七年队。如果没牛副政委帮忙,去丝织总厂过渡的机会都轮不着他。

        患得患失,午饭都没吃好。

        下午3点20,县领导车队到了,没来警务室,直奔蚕茧收购站。

        把茧卖给贩子没拿到钱的老百姓忧心忡忡,全在老党校院子里接受批评教育。杨县长接过话筒,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县委县政府郑重承诺保证蚕农利益,讲了一番国家对茧丝管理的政策。

        老百姓对政策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钱能不能拿到。

        县长承诺了,应该不会有问题,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一时间欢声雷动,争先恐后感谢政府,许多人真是喜极而泣。

        县电视台记者全程采访,晚上肯定上思岗新闻。

        杨县长安慰完几个老百姓,直接去乡政府会议室听汇报,行动总指挥是乡党委崔副书记,副总指挥是工商局曹副局长和丝绸公司宋副经理。

        公安特派员算什么,就是一跑腿的,没资格汇报,只能坐在最后一排。

        杨县长肯定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绩,指示工商部门严厉查处那些新庵贩子,要求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希望参战干警和所有参与堵截的干部职工坚持到底,确保全县秋茧收购工作圆满完成。

        乡领导、局领导和丝绸公司领导挨个表完态,杨县长马不停蹄赶往柳下河大桥卡点,慰问高长兴等执勤干警和丝绸公司干部职工,过警务室门而不入,就这么打道回府了。

        要陪县领导,张局连听自己部下汇报的时间都没有。

        走的时候笑了笑,什么没说。

        本以为特派员能跟县长诉诉苦,借这个机会把编制解决了。结果杨县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亲切接见顶头上司。

        王燕失望之极,看着一辆辆离去的轿车,沮丧地说:“韩特派,活儿是我们干,成绩是人家的,看来我们公安是真没地位。”

        韩博没那么失望,反而一身轻松,微笑着劝慰道:“至少保住了经费,新娘子,别担心,你是警校毕业的,已经在派出所干好几年,局里会考虑,编制迟早能解决。”

      第67章 干点正事

        10月25日下午,全县秋茧收购工作接近尾声,各收购站收秤。

        良庄收购站朱站长骄傲地宣布,共收购秋茧14万9千6百22公斤!超过去年春茧、夏茧和秋茧收购的总和,意味着良庄秋茧一点没外流。

        紧接着,丁湖李庄等周边几个乡镇收购站相继交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答卷。

        工商局的查处工作接近尾声,有钱的罚款基本全交了,没钱的让他砸锅卖铁也交不上。

        用80吨铁壳船收购的那个情节严重,按县领导指示交由公安部门侦查,刑警队接手,杀鸡儆猴,好好震慑下总是来挖墙脚的新庵贩子。

        乡里安排那么多干部协助,老卢旁敲侧击说了一大堆,之前那“一家一半”的协议没法落实。

        工商局罗局长亲自赶到良庄,丝绸公司王经理打圆场,关上会议室门几家一起商量分配方案。至于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期间产生的费用,包括那些连夜去各村做工作的乡村两级干部加班费伙食费,按惯例由丝绸公司承担,要算入秋茧收购经费。

        良庄的罚款要留在良庄,老卢拿乡里跟公安局达成的协议说事,40%不容讨价还价,否则明年蚕茧收购乡里不管了。

        蛮横无理,拿他没办法。

        案件是工商局办的,钱在工商局账上,工商局一样要拿大头,一样40%。

        物价局和税务局按县领导指示最后参与进来联合查处,贡献不大,一点不给又说不过去,两家加起来10%。

        搞到最后警务室只剩10%,老卢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你们总共才几人,要那么多经费做什么。幸好反应快,不然10%都保不住。

        同样庆幸的是蛋糕够大,在良庄收购的贩子被一网打尽,一些消息不灵通和一些铤而走险的家伙,居然一个接着一个从良庄过境,包括良庄落网的在内先后共查获76起。

        做人不能太贪心。

        10%也7万7千多,给巡警队2万,7千作为奖金发给那些提供线索的耳目,剩下5万,加上治安联防费和原来的小金库,明年经费基本上不用发愁。

        联合执法是小伙子牵头的,前期做了大量准备,行动期间身先士卒,后期提供各种帮助。搞到最后,别说一家一半,连四分之一都没落着。

        罗局长有些过意不去,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结个善缘,通过他给未来的常务副县长留个好印象,决定搬来的486电脑、打印机和复印件不再往回搬,算工商局支持良庄警务室工作。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现在出来的奔腾多媒体电脑,能用电话线上国际互联网,能在电脑上放VCD,别说486,586都要淘汰。打印机复印件同样如此,现在是激光的彩色的,给他点二手办公设备,让他高兴高兴。

        以后给老百姓开个户籍证明,给局里或乡里个打什么报告,用电脑打印出来跟用手写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显得很正式很正规。

        白落三大件办公设备,韩博是很高兴。

        见过大世面,也就是高兴一下,王副主任和王燕等人不是高兴是疯狂,围着现代化办公设备兴高采烈。

        王燕说要去新庵里买电脑教材,好好学学怎么用。

        小任吹牛会五笔,上机敲了十几分钟键盘愣是没把“思岗县公安局良庄乡警务室”十二个字打出来。

        老王提议搞一个微机室,找工人把房间隔开,外面是换衣服的地方,里面放设备。去买几件白大褂和几双拖鞋,以后进微机室要换鞋换衣服。最好安装一个空调,听说电脑这东西不但怕灰尘,而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整整落后两代的东西居然当宝。

        在江城上大学时没少跟马志功去电脑游戏室打95红警,几台机子随便摆,那些抽烟的家伙烟灰弹得到处是,老板眉头不带皱一下。

        韩博眼泪都笑出来了,一锤定音地说:“王主任,电脑没那么容易坏,再说这是二手货,没必要当宝贝伺候。全放户籍服务台里,新娘子,小高,你们好好学学怎么用电脑办公,以后打字复印交给你们。”

        “韩特派,要不电脑放你办公室。”

        “放我办公室做什么,摆谱也要让人家看见,就放户籍管理服务台。等你们学会使用各种软件,就可以把户籍资料和其它台账输入进去,想查什么档案,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直接调出来,打印出来,很方便。”

        支离破碎的梦境中,未来这东西不稀罕,会使用它是基本技能。

        韩博顿了顿,正色道:“不光王燕小高要学,所有人全要学。不要去学什么编程序,只要学会怎么使用,只有学会了才能实现电脑办公,电脑办案。另外所有人要学会驾驶,社会发展很快,现在摩托车,将来肯定是汽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懂法律。总结起来就三点,会电脑,会开车,懂法律。”

        艺多不压身,学点东西是好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9: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