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韩秀峰说得很轻巧,其实心里依然紧张,以至于这一夜也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连饭都没做就打发柱子去县衙找刘班头,然后让潘二和大头一起留在纸人店,他则直奔关捕头家,简单说了一下夜里发生的事,又一起赶到府衙兵房段经承家。
未来的女婿第一次登门,段经承很高兴,把二人迎进堂屋,让老伴儿赶紧去沏茶。
“段经承,前些日子川帮和茶帮不是打过一场架吗,茶帮死了个人……”计划不如变化,关捕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又放下茶碗强调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四娃子要出那么远门,我不放心你一样不放心。把那娃带上我们就能放心了,那娃不光对四娃子忠心耿耿,还是个能打的,他一个人真能对付三五个。”
段经承深以为然,抬头道:“出门在外,是要有几个信得过且在节骨眼上能顶大用的家人。”
“所以我想这婚事还是办快点。”
“嗯,早办就能早走,早走早好,免得夜长梦多。”
“那我们就按昨天下午说的办?”
“行,你们回去准备,我这边全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
“谢谢段经承。”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长辈们说话韩秀峰不好插嘴,直到他们谈完才起身致谢,关捕头忍不住打趣道:“四娃子,该改口了,从今往后要叫岳父大人。”
“是是是,谢岳父大人。”韩秀峰乐的心花怒放,红着脸深深作了一揖。
“好好好,起来。”段经承以前是怎么看任秀才怎么满意,现在是怎么看韩秀峰怎么满意,拍拍韩秀峰的胳膊笑道:“志行,今天有一堆事,明天要迎娶更忙,等后天跟琴儿一起回门,咱爷儿俩再好好喝几杯。”
第六十章 歪门邪道
段经承给的小院子离段家不远,余有福之前帮着买的东西全放在院子里,韩秀峰这两天忙着敲云南的竹杠,一直没顾上去看。
明天要迎娶,之前买的那些东西今天全要用上。
韩秀峰和关捕头一出门就兵分两路,一个去找余有福拿钥匙,顺便叫余有福来帮忙。一个直奔县衙去找王经承,读书人跟读书人好说话,去请王经承过来帮着撑男方的面子。
琴儿刚才没好意思去堂屋,见韩秀峰出了门,忍不住爬上梯子趴在院墙上偷看。段徐氏始终觉得结这个门亲事让女儿委屈了,不仅没责怪,反而在下面扶着,生怕女儿摔下来。
“能不能看清?”
“就看了个背影,”琴儿俏脸一红,扶着梯子爬了下来。
段徐氏见她不是特别不高兴,不禁笑道:“刚才去堂屋沏茶,我仔细瞧了几眼。要是论模样,还真没啥好说的。”
“娘,我以前见过,晓得他长啥样。”
“晓得他长啥样你还爬墙头看!”
琴儿捏住衣角嘀咕道:“以前没仔细瞧,要不是爹非要把我许给他,我都不记得他长啥样了。”
段徐氏把梯子挪到一边,带着几分紧张地问:“琴儿,你还是不乐意?”
“人家等会儿就来换帖纳彩,我不乐意还能咋样。”琴儿轻叹口气,又幽幽地说:“不过话又说回来,嫁给他总比给人做妾好,也比嫁个不知根不知底儿的强。”
“这么想就对了,人这辈子哪能事事称心如意,再说韩四那娃其实挺好的,为人耿直敞亮,要模样又有模样,还识文断字,是个会过日子的。最要紧的是他家要啥没啥,家境比咱家差远了,你嫁给他这辈子都不会被欺负。”
琴儿被搞得啼笑皆非,禁不住笑道:“原来要啥没啥还有要啥没啥的好处,我真是头一次听说。”
“真有好处,”段徐氏偷看了一眼堂屋,神神叨叨地说:“娘就是吃了这个亏,以前我家穷,你爹在衙门做事日子过得好,用你外公的话说结的是门高亲,害得我进门到现在也不敢跟你爹大声说话。”
琴儿不想听这些,把段徐氏拉到一边,苦着脸问:“娘,他们刚才说的话我全听见了,他过几天就要去京城补缺,他一走我咋办,总不能让我就这么在东边那个小院里守活寡吧!”
“这事你爹跟县衙的关班头早说好了。”
“咋说的?”
段徐氏回头看看身后,凑到她耳边笑道:“你们先成亲,先在东边小院过几天小日子,然后他去京城补缺,他走时你就搬回来,这日子以前咋过的以后还是咋过,不会让你一个人孤零零呆那边。”
“娘,我晓得你和爹是为我好,可我不能总住娘家吧。”
“这是自然,你爹跟关班头说好了,韩四那娃也说了,等他补上缺,做上官,就差人回来接你去做官太太。仔细想想,你死丫头真个享福的命,要把娘这辈子没享过的福全享了。”
琴儿也是个心气高的,虽然曾憧憬过做举人夫人,但那终究是憧憬。而且现实很残酷,任家瞧不上段家,她打心眼里不愿去给人做小妾,觉得婚事一样要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想到很快就能成为官太太,不禁笑道:“那他得快点补上缺。”
“我看韩四的面相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命,这个缺一定能补上。”
“补上当然好,只是巡检才九品,这官做得也太小了。”
“这跟吃饭一样,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等他补上缺做上官赚到钱再去捐个大官不就成了。他是个有志气的,你呢又是旺夫的命,他将来一定能做上大官,你一样能做上大官的夫人,说不定还能做上诰命夫人!”
……
韩秀峰去得快回来的也快,转眼间就同余有福一起来了,办第一件事:换帖纳彩!
照理说交换庚帖之后,男方要下求婚帖,而求婚帖应该托媒人送来,但一时半会间去哪找媒婆,并且接下来还有好几件事要办,段经承非常好说话,交换完庚帖就从余有福手里接过写有韩家三代名讳及与婚姻有关事宜的求婚帖,然后当着二人面写了一份允婚帖。
龙凤喜帖齐了,这是男方女方缔结姻缘的凭据!
韩秀峰乐得心花怒放,拜谢了一番又拉着余有福回去准备回奉的东西。
回奉之后送彩礼,送完茶礼踩花堂,捎午都顾不上吃就又过嫁妆,左一趟右一趟,忙得不亦乐乎,引来许多街坊邻居围观。
一天之内要把这么多事办完,在巴县城真是一件稀罕事。
一传十十传百,府衙段经承家二闺女要嫁给县衙以前的清书韩四的事很快就传到了神仙坊。
任禾正在书房里读道光三十年庚戍科探花许其光的“进士策”,这张不晓得哪个书店刊印的“进士策”是托人从成都府好不容易买来的,所以看得很仔细,读得很认真。
正读到妙处,弟弟任怨风风火火跑了进来,一进门就火急火燎地说:“哥,不好了,段吉庆那个老东西给脸不要脸,竟把他家二丫头许给了以前在县衙帮闲的一个小清书!”
“县衙书吏多了,你说的是哪个?”任禾下意识问。
“韩四,大名叫啥我忘了,就是……就是那个帮人保歇的韩四。”
“有点印象,他好像是从乡下来的。”
“对对对,他有个叔,他叔大名我晓得,叫韩玉财,以前在道署当过差,后来跑到县衙去做户房经承,他就是他叔从老家带来的。”
琴儿的倩影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想到琴儿就要嫁给别人,任禾一阵心酸,放下“进士策”喃喃地说:“段经承咋把琴儿许给那个小清书,他是不是在跟我置气。”
任怨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他对面,拍着书桌道:“哥,听街坊们说韩四现而今不做清书了,好像捐了个啥官。你再过两个月不是要去京城赶考吗,他一样要去京城,打算去京城补缺,要是这个缺能补上,他以后就是官了!”
“花银子捐的官,哈哈哈……”
“哥,你笑啥?”
“捐纳的官也算官!”任禾深吸口气,站起身讥笑道:“歪门邪道,不是正途,别说他这缺没那么容易补上,就算能补上又能咋样。跳梁小丑而已,登不了大雅之堂!”
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
第一天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第二天一早迎娶!
王经承和关捕头昨晚吃宵夜时翻过历书,发现今天婚丧嫁娶万事皆宜,真是择日不如撞日。
租的喜轿早早的到了,关捕头甚至不晓得从哪儿找来一匹滇马,一边让守在韩秀峰新家的衙役们放鞭炮,一边催韩秀峰上马,然后又招呼吹鼓手们奏乐,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几个年轻的衙役在前头开道,潘二换上新衣服帮着牵马,韩家虽人丁兴旺却全在走马老家,最快也得明天傍晚才能到,所以大头也换上四娘连夜赶做好的新衣裳一起去迎亲,锣鼓响起,鞭炮齐鸣,一群孩童追逐着要喜糖,好不热闹。
柱子是人见人厌的仵作,丧事离不开他,喜事不能往前凑,只能老老实实呆在韩秀峰的新家同王经承、关捕头一起等,不过也用不着等太久。
这小院子本来就是段经承买的,之所以买是看离家近,吹鼓手们刚吹打了不大会儿,就听见段经承家迎接男方的鞭炮声。
“落轿!”
“劳烦老哥儿几个了,这是喜钱,一人一份儿。”段经承站在门口先是让他家老三给吹鼓手和轿夫们发喜钱,随即喊道:“志行,叫上你的小兄弟进来吃茶,天色尚早,吃完茶再走,不会耽误吉时。”
“谢岳父大人。”韩秀峰急忙下马作揖。
“好好好,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这身官服,越看越精神!”女儿终于嫁了个官,段经承心情无比舒畅,一边招呼韩秀峰、潘二和大头等人进去吃茶,一边让他家老三给围在门口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发喜糖。
早茶早准备妥当。
几碟平时难得一见的糕点,再就是一人一碗红枣,吃完红枣再上汤圆。
韩秀峰平时最喜欢吃醪糟汤圆,可今天的心思却不在吃上,只吃了半碗还有半碗吃不下去,干脆偷偷倒给了大头,大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不但来者不拒,甚至连汤也喝的干干净净。
这边刚吃完茶,媒婆就把盖着红盖头的琴儿扶了出来。
段经承急忙让赶来帮忙的本家帮着收拾桌子摆香案,招呼韩秀峰和琴儿先拜段家的列祖列宗,拉着红绸,看着琴儿那白皙细嫩的手,韩秀峰一阵悸动,感觉像是在做梦,只晓得傻笑,段经承让咋做就咋做,咋拜的,咋把琴儿接上轿的都不晓得。
随着一声“起轿”,鞭炮再次大作,吹鼓手们再次吹奏起迎亲的喜乐。
可能想着两家离太近,就这么直接回去不够热闹,领头的俩捕班衙役没从原路返回,竟领着迎亲的队伍绕了一大圈才把新娘接到韩秀峰的新家。
把新娘背出喜轿,跨火盆,拜天地,这边全由王经承做主。韩家的长辈没到,关捕头当仁不让地扮起长辈,坐在堂前让新郎新娘磕头……
王经承虽喊着“礼毕,送新人入洞房”,但韩秀峰却不能真的就跟琴儿洞房,一是正值大白天,二来外面马上摆喜宴,昨天发了几十张喜帖,县衙、府衙乃至道署的六房经承,平时关系要好的书吏衙役全请过,有的已经到了,有的正在来吃喜酒的路上,他要出去感谢,要出去给人敬酒。
韩秀峰真舍不得出去,欲言又止地说:“琴儿,刚才关叔说道署的柳大使和我们县衙的二老爷会来,我得出去迎一下。”
琴儿本打算白天不搭理韩秀峰,不管韩秀峰说啥也不吭声,让韩秀峰晓得能娶到她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却没想到韩秀峰面子这么大,竟鬼使神差地问:“道署的柳大使和县衙的二老爷也来?”
终于听到声了,韩秀峰又是一阵悸动:“来,关叔说他们马上到。”
琴儿猛然想起之前的打算,盖头下的俏脸顿时一红,用蚊子般地声音说:“这得去迎一下。”
“那我出去了,你肚子饿不饿,要是饿我让关婶先给你煮碗汤圆。”
“不饿。”
“哦。”
“等等。”
“还有啥事?”
想到嫁都嫁过来了,还有啥不好意思的,琴儿禁不住嘀咕道:“把盖头摘了再走呗。”
“哦,好的。”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强按捺下心中的激动,轻轻摘下红盖头,红盖头摘下的一刹那,看着琴儿的俏脸,一时间竟看痴了。
琴儿的脸羞得更红了,低下头带着几分娇羞地嗔怪道:“有啥好看的,你不是要去迎柳大使和二老爷吗?”
韩秀峰傻傻地说:“好看,真好看!”
女为悦己者容,琴儿听在耳里甜在心里,忽然发现韩秀峰除了穷点真没啥不好,早把任举人忘到九霄云外,低着头咬着嘴唇犹豫了半天才轻声道:“别看了,赶紧去迎柳大使和二老爷吧。”
“好的,我去去就回。”
琴儿心道天色还早着呢,啥去去就回,又鬼使神差地冒出句:“四哥,等会儿少喝点。”
一声四哥,叫得韩秀峰心荡神怡,楞了好一会儿咧嘴笑道:“晓得,我不会多喝的。潘二早帮我准备好水,待会开席了用水敬他们。”
到底是在衙门呆过的,居然打算把水当作酒去敬人家,琴儿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觉得很有意思,竟噗嗤笑道:“那你得小心点,千万别让人家发现。”
韩秀峰嘿嘿笑道:“不会的,我喝假酒从来没被人看穿过。”
琴儿心想喝假酒他原来不是头一次,忍不住又笑了,笑了起来两个小酒窝,刹那间风情万种。
韩秀峰依依不舍地走出新房,小心翼翼带上门,才走进刚摆满桌子的小院,还没来得及去门口,竟看到一个不应该来这儿的不速之客,正拿着一卷字画昂首阔步迎面而来,王经承和关捕头愁眉苦脸,想拦又不敢拦。
韩秀峰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抱拳道:“原来是任举人任老爷,有失远迎,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