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韩四当官》-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段经承顿了顿,接着道:“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韩四愿意帮韩玉财那个短命鬼还债上就能看出韩四的为人。你也不想想,琴儿不光是你闺女,也是我的骨肉,我能把她往火坑里推?我宁可把琴儿许给穷虽穷点但重情重义的韩四,也不会把琴儿许给那些个为人不耿直、做事不敞亮的龟儿子!”

      “韩四都穷成那样了,光耿直有啥用。”段徐氏忍不住嘀咕道。

      “说你是妇人之见还不信,韩四真要是有你说得那么穷,能攒下银子替自给儿先捐出身再捐官?我段吉庆这些年除了任禾那个龟儿子,看人从来没看走眼过,我看韩四肯定能补上缺做上官!”

      事关二闺女的终身,尽管晓得说了也没用但段徐氏还是说道:“吉庆,你以前不也经常说做官没那么容易,又是抛家弃子,又是背井离乡的,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天晓得他走那么远会不会出啥事。”

      “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还跟我咬文嚼字!”段吉庆被搞得啼笑皆非,竟忍不住解释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说得是我们四川乃天府之国,乃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女娃子还好看。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若意志不坚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如此则一生平淡,难成大事。”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没啥,我只晓得把琴儿许给他不合适!”

      段吉庆心想这婆娘真是钻钱眼里去了,紧盯女儿问:“琴儿,你咋说?”

      琴儿见过韩秀峰,觉得韩秀峰是个好后生,却从未想过要嫁给韩秀峰那个穷光蛋,事实上直到此刻仍对任举人念念不忘,一心想做举人老爷的夫人,可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只能哽咽地说:“爹,我听你和娘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啥不好意思的,说清楚,到底是听爹的还是听你娘的?”

      “听……听……听爹的。”

      “这就对了嘛,你是爹的掌上明珠,爹咋也不能把你往火坑里推。”段吉庆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叹道:“其实我非要把琴儿许给韩四,不光是看韩四为人耿直敞亮,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不晓得上辈子造了啥孽,生了细娃子这个瓜娃子。创业容易守业难,别说念书他念不出个名堂,恐怕连这点家业他将来也守不住。”

      一提到老三,段徐氏不敢再吱声,生了个没出息的儿子,她总觉得亏欠段家,愧对段家的列祖列宗。

      段吉庆一连叹了几口气,接着道:“韩四家兄弟四个,韩四打小就跟韩玉财来城里讨生活。据我所知,这些年他没少接济家里。他那三个哥哥也懂事,他爹他娘几乎用不着他管。把琴儿许给他,帮他和琴儿在城里安个家,这就跟招他入赘没啥两样。

      他又是个耿直敞亮的娃,我们在他要啥没啥穷得叮当响的时候把琴儿许给他,还帮他在城里置个家,这就是雪中送炭!人心都是肉长的,他能不领这个情,他能不感这个恩?所以结这门亲也能了却我们一桩心思,有韩四帮照看着,不用再担心细娃子将来会咋样。”

      段徐氏这来意识到段吉庆的良苦用心,想到念书念成书呆子的儿子,不禁回头道:“琴儿,娘晓得你不情愿,可是为了你弟,为了这个家只能委屈你了。再说韩四除了穷点其他都挺好的,就跟你爹说的,为人耿直敞亮,要模样还有模样……”

      第四十五章 计划不如变化

      韩秀峰要娶婆娘,柱子比韩秀峰还兴奋。

      晓得关捕头和关捕头手下的白役余有福要在他家吃饭,急忙上街打酒买肉。在走马老家啥也不干的潘二一样没闲着,同大头一起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韩秀峰直到此刻还觉得像是在做梦,余有福说啥一句没听清,脑子里全是段家二丫头琴儿那俏生生水灵灵的样子。

      “……该置办的全置办齐了,拢共花掉四十六贯七百一十六文。跑了大半天,跑了那么多家店,其实我也记不太清,账是钱二帮着算的。不过你放心,就算借他十个胆,他龟儿子也不敢黑这个钱。”

      “这些全是小事,再说这彩礼钱又不用四娃子出。”关捕头放下茶碗,用胳膊肘捅捅韩秀峰:“四娃子,我让人给你婶娘和柱子娘捎信了,让她们接到信儿再托人给你爹捎信,让你爹不管家里多忙也要放下活过来,这么大喜事他不能不来。”

      韩秀峰缓过神,下意识问:“已经给他们捎信了?”

      “捎了,快的话他后天就能到。”关捕头点了点,接着道:“想着‘铜天王’也不晓得啥时候到,到了也顶多在我们这儿呆两天,反正‘铜天王’一到你就要跟着走,这时间有点赶。”

      “是啊,太赶了。”韩秀峰深以为然。

      “所以我打算吃完捎午就去找段经承,时间赶这婚事就得赶着操办,明天换帖纳彩,后天回奉,大后天送彩礼,大大后天踩花堂,大大大后天过嫁妆,一天办一样,办完就迎娶,六天把事办完!”

      韩秀峰苦笑着问:“关叔,一天办一样,这可不是一两点赶,街坊邻居会不会笑话?”

      “只要赶在去京城前把婚事办了就行,顾不上那么多。”

      关捕头一锤定音,余有福禁不住笑了。

      韩秀峰觉得这么做有点对不起即将娶进门的琴儿,正不晓得该说点啥,一个矮矮瘦瘦跟猴子似的脚夫急急忙忙跑了进来,一边擦汗一边急切地说:“四哥,六哥让我告诉你‘铜天王’快到了!”

      不等韩秀峰开口,关捕头就一把揪住他领口问:“快到了,啥意思?”

      “刚才码头来了一条船,船上的人说的,说他们昨儿上午遇上‘铜天王’,被那帮龟儿子讹了六贯钱。”

      “在哪儿遇上的?”

      “铜罐驿。”

      铜罐驿是川东道的八大水驿之一,离巴县并不远,是解运滇铜的船队必经之地,船队沿川江顺水而下最多一天就能到,说不定今晚就能到。

      关捕头大吃一惊,蓦地起身道:“来得真快,来得可真是时候!”

      韩秀峰比关捕头更着急,禁不住问:“关叔,这咋办?”

      关捕头定定心神,沉吟道:“这不是还没到么,婚事照办,我去跟段经承说,那些个繁文缛节一天办完!明天就办,明天就娶!”

      “这……这……这不太合适吧。”

      “特事特办,有啥不合适的。”这门亲事好不容易谈成,关捕头不想夜长梦多,转身道:“婚事要紧,进京的事一样要紧,我去找段经承,你和有福去码头等,‘铜天王’一到就上船找运官,看运官咋说。”

      “只能这样了,那我先去朝天门。”

      “别这么去,你不是有官服吗,把官服穿上去。”

      “哦,我差点忘了。”

      ……

      都说救人如救火,现在娶亲也如救火。

      关捕头一刻不敢耽误,交代完就往千厮门方向跑去。

      韩秀峰同样不敢拖拖拉拉,噔噔噔跑上楼换官服,余有福虽然只是个白役但也算半个衙门中人,见过县太爷甚至见过府台,晓得官服是咋穿的,急忙跑上去帮着穿戴。潘二一听说解运滇铜的船很快就到,顾不上再做捎午,连忙洗手洗脸,洗完同柱子一起在门口等。

      人靠衣装马靠鞍,韩秀峰换上官服走下楼,官服虽说不是很合身,倒也有几分官老爷的气派。

      川帮脚夫楞了楞,边跟着走边小心翼翼地说:“四哥,要是没啥事我就先回去。”

      “有事!”韩秀峰乐昏了两天的脑袋终于清醒了,边走边交代道:“劳烦你再跑一趟,赶紧去找六哥,告诉六哥不管‘铜天王’有没有到,也不管它啥时候到,上回跟他说的那些事现在就得安排人去做。”

      “四哥,上回你跟六哥说啥了,六哥会不会忘?”

      “说过啥你别管,六哥晓得,他不会忘的。”

      “哦,那我就去跟他这么说。”

      “嗯,顺便告诉告诉六哥,我这就去朝天门码头,到了之后哪儿也不去,就在码头等。”

      “晓得,我走了。”

      ……

      柱子打心眼里替韩秀峰着急,喃喃地说:“四哥,这‘铜天王’早不来晚不来,咋偏偏这时候来呢!”

      “算算日子,他们也就这两天到。”韩秀峰轻叹道。

      “可是这么来你的婚事咋办?”

      “关叔不是说了吗,特事特办。”

      “我就怕有变数。”

      “变就变吧,我韩四顶天立地,这次娶不上婆娘,不等于将来也娶不上,我就不相信我这辈子真会打光棍儿。”

      潘二真担心韩秀峰因为迷恋段家二丫头不去京城投供,听韩秀峰这一说,不禁附和道:“四哥,你这话说得太对了。天底下的女子多的是,好看贤惠的也不少,像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咋会娶不上婆娘!”

      柱子岂能不晓得他咋想的,实在气不过,边走边骂道:“潘二,你龟儿子不光早娶了婆娘还生了两个娃,就算客死他乡也不怕断了香火。我四哥都二十一了还没成家,这次娶不上婆娘不晓得又要耽误多久,你龟儿子居然说这种话,你龟儿子分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四哥说了我才说的,你龟儿子咋像个疯狗乱咬人!”

      “你才是疯狗呢!”

      “你再说一句试试?”

      韩秀峰肺都快被他俩气炸了,回过头咬牙切齿地说:“好啦,也不想想这都啥时候了,还有完没完!”

      …………

      PS:更新晚了,再次向各位兄弟姐妹致歉!

      再就是发现起点读书APP有“投资”功能,好像不用起点币的,韩四将来要是成绩好还有奖励,劳烦各位在起点看书的兄弟姐妹去点一下投资,这也是衡量新书有没有潜力的一个重要数据,直接关系接下来的推荐位,拜托大家了。

      第四十六章 铜天王(一)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

      朝天门是巴县所有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川江和嘉陵江交汇处。

      这里自古便是巴县乃至重庆府的门户之地,达官贵人和到川东道上任离任的官老爷都是从这个码头进出。而城门开设的方向又正对着前朝的帝都——江宁,是官老爷们接皇帝圣旨的地方,而皇帝又为“天子”,“朝天门”故此而得名。

      韩秀峰三人穿过上书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的城门,一口气跑到江边,一眼望去全是船,全是忙碌着上货卸货的脚夫,还有许多专做脚夫生意的小贩,甚至有几个光着【创建和谐家园】的纤夫,都到府城了还不赶紧穿衣裳,难怪江边的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总是骂他们不要脸。

      “四娃子,四娃子,是你吗,我在这儿呢!”

      正往川江上张望,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韩秀峰回头一看,急忙迎上去问:“八爷,是我,您老有没有见着铜天王?”

      “没见着,没到呢,这几天我一直在码头上帮你盯着。”八爷颤颤巍巍的迎了上来,走到跟前了却不敢靠近,竟带着几分拘束地说:“穿上官服就是不一样,刚才差点没认出来,四娃子,你现而今也是老爷了!”

      韩秀峰反应过来,连忙上去搀扶着他笑道:“啥子老爷,这不是还没补上缺嘛,就算能补上您老还是我八爷。”

      “别这样四娃子,没补上缺你一样是老爷,这会折我寿的!”八爷吓得赶紧把韩秀峰的手推开,想想又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身上脏,可不能把你这身官服也弄脏了。”

      韩秀峰不禁笑道:“好吧,我扶您老怕折寿,让柱子扶总可以吧?”

      “算了算了,让他离我远点,他更不能扶。”人老了就怕死,八爷见着柱子跟见着鬼似的,吓得急忙往边上躲。

      柱子忍不住嘀咕道:“八爷,你都七十了还怕个啥,就算今天咽气你的丧事也叫喜丧!”

      “你个龟儿子,敢咒我死,看我不打死你!”八爷急了,抡起拐杖就要打。

      柱子一边躲一边笑道:“八爷,你看着点脚下,真要是摔死可别怨我。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过到七十比那些个大老爷都有福,你还想咋样,再活真要成精了!”

      “成精就成精,我还想再活几年呢!”

      别人这么说八爷一定会生气,柱子这么说八爷不光不会真生气反而有几分得意,因为几年前他生过一场大病整个人都不行了,姜六让大头去喊柱子过来准备帮着收敛,准备帮着操办丧事,结果柱子一到他老人家的病竟缓过来了,一直活到了今天。

      所以在别人看来柱子很晦气,在他老人家眼里柱子却是个福星,这几年每次见着都会斗嘴,柱子一见着他总问咋还不死,而他老人家骂归骂打归打,但一转身就跟人显摆他老人家福大命大连阎王爷都要给几分面子,不让黑白无常急着来带他走。

      韩秀峰早见怪不怪,看着江面自言自语:“铜罐驿离这儿不远,咋还没到呢!”

      “可能被啥事耽误了。”提起正事八爷顾不上再收拾柱子,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说:“运铜的那帮龟儿子你又不是不晓得,铜罐驿是水驿,码头也不小,往来的货船不会少,他们一路敲诈勒索,咋会错过这讹人钱的机会。”

      “船家又不是瓜娃子,没能避过的没办法,能避开的还不避远远的,他们就算在铜罐驿呆到过年也讹不到几个钱了。再说铜斤啥时运抵京城是有期限的,他们不敢为了讹钱延误太久。”

      “是啊,可他们咋还没到呢。”八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

      穿上官服就是不一样,平日里见着都嘻嘻哈哈打招呼的脚夫们纷纷避让,码头上竟因为他们三人到来空出一片地,八爷很高兴很兴奋,恨不得在码头上讨生活的脚夫们和船上的那些人全晓得韩秀峰这个官老爷是他老人家看着长大的,对他老人家很尊重。

      韩秀峰却有些不习惯,转身道:“八爷,这儿风大,让柱子在这儿盯着,我们去六哥的凉棚坐会儿。”

      “也好,你不提我差点忘了,炉子上烧着水,赶紧去,可不能把壶烧干掉。”

      人活在世上不就图个脸面吗?

      潘二能理解八爷此时此刻的心情,笑道:“八爷,四哥扶您老担心折寿,我是四哥的长随,不是官老爷,我扶您老没事。”

      “好好好,以后四娃子就靠你帮衬了。”

      “应该的,应该的,您老慢点。”

      朝天门码头有两个凉棚,一个有戏台子那么大,一个比一间屋还小。

      巴县城是山城,三面环水,交通主要靠水运,没有十里亭、八里亭那样的地方,官老爷们只能在江边迎来送往,大的那个凉棚就是官老爷们恭迎圣旨和恭迎恭送上官时呆的地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8: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