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韩四当官》-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算肃顺大人帮不上忙,不是还有文大人吗。”

      “钰儿,我晓得你担心我丢官,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官要是做下去,是让我帮肃顺对付博川,还是让我帮博川去对付肃顺?”

      想到韩秀峰的为人,任钰儿带着几分惋惜地说:“这倒是,您跟两边都有交情,夹在他们中间最难做。”

      “我昨晚就想好了,等把先帝的梓宫恭奉到京城,就上折子奏请回籍奉养老母。”

      “我呢,我怎么办?”任钰儿忍不住问。

      韩秀峰最怕的就是这个,甚至都不敢面对她那满是期待的目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钰儿,哥晓得你的心思,哥也晓得你的好,可你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哥呢又不能对不起你嫂子,所以咱们终究是有缘无分。”

      这么多年,他这是头一次表露心迹!

      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有缘无分”,但任钰儿心里依然是甜滋滋的,咬了咬嘴唇,噙着泪道:“四哥,这辈子能遇上您,能做您的红颜知己,钰儿已经心满意足了,岂能再有非分之想。”

      “钰儿,哥对不起你。”

      “没有,您没对不起我,是我给您添麻烦,让您为难了。”

      “又来了,还让不让人吃饭?”

      “好,您先吃!”

      任钰儿连忙掏出手绢,正准备擦泪,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就听见小山东在门口道:“四爷,四爷!”

      见任钰儿俏脸通红,韩秀峰意识到让小山东进来不合适,放下筷子回头道:“在呢,啥事,赶紧说。”

      “四爷,王老爷差人来禀报,说曹毓英曹大人来了。”

      “是不是传旨的,赶紧让他进城啊。”

      “曹大人是‘小军机’,谁敢不让他进城!王老爷收着消息,急忙去城门口迎,结果赶到城门口,徐九他们说曹大人已经走了,穿城而过,别说歇脚,连口水都没喝。徐九本打算派几个兄弟送他一程的,也被他给婉拒了。”

      “走了?”韩秀峰下意识问。

      “走了。”小山东守在门外,自言自语地说:“应该是有紧要公务,不然也不会连夜赶路。”

      “走就走吧,不然咱们还得准备饭菜为他接风,还得给他送上一份程仪。”

      “王老爷也是这么说的。”

      “行了,你也跑了一天,早些回房歇息吧。”

      刚打发走小山东,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一句“有缘无分”,并且正为这“有缘无分”暗暗欣喜的任钰儿,同样没心思去想曹师爷为何会大晚上路过密云,再次坐到韩秀峰对面,托着下巴紧盯着韩秀峰那张百看不厌的脸,美滋滋地说:“四哥,我也想好了,您要是辞官,我就跟您回四川。”

      韩秀峰知道她不会再谈婚论嫁,不想让她总是孤苦伶仃,一口答应道:“行,等到了巴县,哥帮你建个书院,聘你这位学贯中西的才女做院长!”

      “真的?”

      “这还能有假。”

      “您不怕招人非议?”

      “你哥我连官都不做了,还会怕人说闲话?”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何况今时不比往日,连朝廷都设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还在筹设同文馆。据说崇厚刚做上三口通商大臣,就打算跟洋人买机器造枪炮,可以说办洋务一定是不会有错的。谁要是敢说闲话,那就问问他能不能请着学贯中西的先生。”

      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驾崩!

      告病折呈递上去了,结果等了近三个月才等到了下文。

      不出王千里所料,皇上没恩准,而是赏赐了一堆滋补的药,并命刚从新疆奉调回京的恩俊不必前往热河觐见,直接来密云帮办军务。

      恩俊从京城马不停蹄赶到密云的第二天,皇上又降旨命恩俊为汉军正白旗副都统,并命恩俊的兄长、正黄旗满洲副都统恩醇,以及工部尚书绵森,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前来传旨的竟是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的吏部左侍郎匡源,让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匡源宣完旨并没有回热河,而是声称已跟皇上请过假,从密云直接回京城。他请假空出的吏部侍郎,由同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的工部侍郎杜翰兼署。

      过去这一年几乎全在赶路的恩俊觉得很奇怪,一送走匡源就回到韩秀峰“养病”的宅院,带上门看着躺在藤椅上午睡的韩秀峰问:“四爷,皇上无暇召我入见也就罢了,为何在这个时候准匡源的假,准匡源回京?”

      韩秀峰睁开双眼,坐起身,一边招呼他坐,一边提醒道:“信诚,你都已经官居副都统了,可不能再跟之前般一口一个四爷!”

      “这儿又没外人。”

      “没外人也不行。”

      “好好好,我喊您大人行了吧。”

      “我正在养病,现在你才是大人,待会儿我让千里陪你去衙署,看看这些日子的往来公文和钱粮款册,顺便去跟吴廷栋打个招呼。要不是想着你一路奔波了上万里,我还打算让王河东陪你去各营转转的。”

      “大人,您这不是没事儿嘛,为何要告病!”

      韩秀峰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忧心忡忡地说:“瑞麟你应该记得吧,之前因防堵不力,大学士被革了,照理说一时半会儿翻不了身,可前几日皇上竟命他以四品顶带办理吉地工程。”

      恩俊大吃一惊,楞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问:“四爷,您是说皇上龙体……”

      “皇上龙体是不是欠安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但上过告病折,也三天两头上请安折,甚至不止一次乞求觐见,可所上的那些折子全如石沉大海,觐见就更不用说了。”

      “大头不是在皇上身边当差吗?”

      “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见着大头了,不但没见着他,甚至都没他的消息。”

      “荣禄和永祥呢?”

      “同样如此。”

      想到留守京城的兄长不会无缘无故升官,想到皇上不会无缘无故让匡源回京,再想到对万年吉地之事一直不是很上心的皇上,居然命已革大学士瑞麟以四品顶带负责吉地工程,恩俊意识到热河行宫那边的形势不大妙。

      他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韩秀峰接着道:“在京里,你应该见着你大哥了,你大哥也应该跟你说过热河和京里这半年发生的一些事。我要不是进退两难、举步维艰,也不至于上告病折。”

      恩俊很清楚韩秀峰现在的处境,去年朝廷跟洋人在八里桥的那一仗,虽只战死三千余兵勇,要是把那些溃逃之后并没有回营的算上,真正战死的官兵可能只有一两千,损失真算不上有多大,可满洲八旗和蒙古诸部马队最后的那点精气神却被打没了。

      再加上随着洋人进犯京城,捻匪越闹越凶,从安徽、河南、山东一直闹到直隶,大大小小上百股,拿起刀枪就是贼匪,放下刀枪就是普通百姓,很难甄别,而且大多会骑马,来去如风,比长毛都难对付。

      僧格林沁好不容易收拢了一些马队,就奉旨出剿,从直隶剿到了山东甚至河南,京畿一带就剩胜保手下的八千兵,驻守古北口的四千多八旗和蒙古马队,以及驻守密云的近三千兵。并且在所有人看来,这几路兵马中真正能打仗的只有驻守密云的官军,确切地说只有河营这四百多兵。

      皇上和随驾的郑亲王、怡亲王及肃顺等王公大臣,之前是指望河营阻截洋人,现在则指望河营威慑京城,以防京城有变。

      想到这些,恩俊突然有些后悔不该火急火燎赶回来。

      事到如今,韩秀峰不想跟他隐瞒,接着道:“我原打算把兵权交出去,然后辞官回乡的。结果也不晓得是热河那边是一时半会儿没想出接替我驻守密云的人选,还是打算通过我牵制新设的总理衙门,反正是一直没答应,就这么拖到你回京。”

      “通过您牵制总理衙门?”

      “信诚,你是真不晓得还是假不晓得?”

      “四爷,我是真不晓得!”

      “这么说吧,现如今在总理衙门当差的人,全是咱们厚谊堂的人。万仕轩和王乃增做上了总办章京,特木伦和云启俊做上了帮办章京,之前的各房翻译和之前派出去的那些人全在章京上行走。”

      恩俊反应过来,不禁苦着脸问:“肃顺一定以为只要有四爷您在,新设的那个总理衙门掀不起多大风浪?”

      “确切地说应该是觉得有你我在,新设的那个总理衙门掀不起多大风浪。”

      “我?”

      “你以为你这个副都统是怎么做上的?你以为你大哥那总管内务府大臣又是怎么做上的?”韩秀峰深吸口气,接着道:“博川也没闲着,几次跟恭亲王联衔奏称洋人答应【创建和谐家园】炮甚至炮船给咱们,奏请筹设神机营,甚至奏请调我回京筹办。”

      “皇上恩准了吗?”

      “只恩准了一半,只准他们筹建神机营,不但没恩准我回京筹办,甚至都不准他们从河营抽调员弁。”

      恩俊喃喃地说:“文大人之前跟恭亲王没什么交情,现在怎跟恭亲王走这么近!”

      “人家是共过患难的,何况为江山社稷计,他们正在做的一切并无不妥。”

      “四爷,照您这么说,我大哥跟恭亲王他们也算共过患难?”

      “这是自然,这么说吧,在一些大事上留守京城的文武百官堪称一条心。肃顺他们应该意识到了,不然绝不会让匡源回京。”

      “郑亲王、怡亲王和肃顺他们这是怕了?”

      “倒也没这么夸张,毕竟恭亲王他们只是奉旨办理夷务,别的政令依然出自军机处,依然出自热河。只不过他们的话没之前那么好使了,之前那些忍气吞声的文武官员,也没之前那么害怕他们了。”

      正聊着,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二人刚回过头,只见王千里带着本应该在热河当值的吉祥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看着吉祥身上所穿的百姓衣裳,韩秀峰意识到出大事了,蓦地站起身。

      “四爷,皇上……皇上驾崩了!”

      “什么?”

      “皇上驾崩了!”吉祥顾不上给恩俊行礼,便急切地说:“去年出京时我阿玛交代过,要是遇上大事什么也别管,赶紧来跟您禀报。我一听说这消息,就赶紧找了两匹马过来给您报信儿!”

      韩秀峰早猜到皇上龙体欠安,但万万没想到皇上就这么驾崩了,紧攥着他胳膊问:“什么时候的事?”

      “昨儿早上的事!”

      吉祥擦了一把汗,气喘吁吁地说:“听在内廷当值的公公说,皇上前几天精神好了许多,不但传召小皇子去跟前伺候,不但批阅了十几道折子,忙完之后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大前天是中元节,皇上又批阅了好多折子,谕令京里的文武各官去各皇陵祭祀,如意洲唱戏依旧。

      皇上龙体转好,大家伙儿都挺高兴的,没想到前儿早上,皇上的龙体又不舒服了,强撑着用了点膳,没再去如意洲听戏。到了晚上,竟昏过去了,听说直到子时三刻才醒过来,连夜召宗人府宗令、宗正、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承写朱谕,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著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后来呢?”韩秀峰魂不守舍地问。

      “折腾到天亮,皇上想喝糖水煨燕窝,结果还没送过去,皇上就……就已经驾崩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擅离职守。”

      “四爷……”

      恩俊能理解韩秀峰此时此刻的心情,连忙道:“别磨蹭了,赶紧回去!”

      “嗻!”

      吉祥前脚刚走,王千里就急切地说:“四爷,现在怎么办?”

      韩秀峰如同三魂六魄被突然抽走般,瘫坐在藤椅上,有气无力地说:“等谕旨,谕旨一到,该宣示就宣示,该着素服就着素服。”

      “四爷,我是说咱们今后该怎么办?”王千里回头看了一眼恩俊,小心翼翼地说:“皇上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辅佐皇太子的顾命大臣,不但没提恭亲王,甚至都没文大人那位军机大臣什么事,这也太……太不合情理了。”

      “想那么多做什么,赶紧去做准备吧。”

      “下官遵命。”

      王千里走了,恩俊也坐下来。

      就这么紧盯着韩秀峰看了好一会儿,见韩秀峰目光呆滞,迟迟不开口,禁不住提醒道:“四爷,四爷,等报丧的人到了,您是不是上道折子,奏请去趟热河?”

      韩秀峰缓过神,无精打采地摇摇头:“皇上都驾崩了,还去热河做什么?”

      第七百五十一章 两不相帮

      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听说洋人进犯京城,琴儿别提有多担心。

      可不管多担心娃他爹的安危,这个年依然得过,正忙着过年竟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并且这位身份尊贵且威高权重的客人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位客人便是新任成都将军崇实,好消息是娃他爹不但没事而且又升官了,现如今已是赏戴二品顶戴,加兵部侍郎衔的上驷院卿,正奉旨督办密云、怀柔等地军务,成了官居二品的钦差大臣!

      崇实大人驻跸在前面的湖广会馆,昨日下午刚见过仕畅和仕路,不但考校过仕畅的功课,还给俩娃带了不少礼物。

      琴儿终究是妇道人家,不方便抛头露面,只能赶紧打扫宅院、张罗酒席,打算明儿个请崇实大人的妻儿来吃酒,准备请道台夫人、府台夫人和县太爷夫人前来作陪。

      娃她外公、费二爷和前来帮忙的柱子、小虎等人忙得不亦乐乎,她这个当家人反而插不上手,闲着又不好意思,干脆再次拿起抹布一边擦拭桌椅板凳,一边跟幺妹儿和小虎媳妇拉家常。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