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都忘了我那一年在干嘛了。可能都还没上小学。”
确实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程家冶回想起那一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片儿警。
他其实没有什么雄心大志,读警校也仅仅是因为警校免学费,他成绩也不算好,毕业以后没能进入市局,而是做了一个小片儿警,每天就帮大爷大妈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
风扇挂尸案,他是第一个进入现场的人,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程家冶给他们讲起了十五年前的故事,“那一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吧,天气闷热。现在到处有空调,当年那个时候,能买得起空调的少之又少,家里主要都是靠风扇,那种三个叶子的大吊扇一般就是居家必备的,因为受风面积大,还不占地方。”
这一群小朋友们,大多都生在了改革开放以后,那时候经济条件好了很多,他们几乎没吃过苦。程家冶出生的年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第一次见到挂扇就是在警校读书,在此之前那都是传说里的东西。
因此,挂扇对于他来说,有很深的情怀。
可就是这样一个利民惠民的东西,最终成了让他不寒而栗的存在,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看见挂扇都会惊出一身冷汗。
“那年我还在凤凰西区做片儿警,有一天傍晚寻街的时候,收到了指挥中心的消息,说是有人报警说他们楼上可能是很多天没有人丢垃圾,臭味熏天地影响了大家日常的生活,管理区的人上门敲不开,让他们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程家冶喝了一口酒,缓了一会儿才说道:“于是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去了,夏天嘛,我们起初以为是剩菜剩饭什么的导致的,都没放在心上,可当我们走到居民楼楼梯口的时候,闻到那个臭味都懵逼了,三天不清理垃圾的垃圾场都没有那么臭。无论我们怎么敲门,都没有人回应,我和同事都只是一个小片儿警,没有出过案发现场,所以也不是特别的懂规矩,于是就找邻居们了解情况,一打听才发现,这家人好几天都没出现过,也没人听说他们要出去旅游什么的。”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聆听着这个故事。
程家冶的后背已是汗湿一片,“我和同事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合计了一下,选择使用暴力拆门的方式。费了很大的力气,我们才把门给弄开,当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们都傻眼了。只见一团不知道黑乎乎的东西朝我们扑面而来,瞬间就在楼梯道里散开,接着就传出了无数声尖叫,然而我却感觉什么都听不见了,因为眼前的画面太过于震撼,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惨的现场。”
“屋子里全部都是干涸的血迹,连天花板都不例外。没有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一家老小六口人,被吊在了客厅里的两个大挂扇上,他们的手脚被砍断,放在餐桌上,由于天热的缘故,尸体高度【创建和谐家园】,呈现了巨人观,看起来就像是充了气的皮球,眼球外突,好像随时要掉出来一样。而尸体的体表上爬满了苍蝇,地上沙发上到处都是一厘米长的蛆,可能有上万只那么多,一瞬间我都以为这是外星生物侵入地球了。”
“尸臭混着血腥的味道,让人作呕。最让人惊悚的是,风扇一直在高速旋转,带着三具尸体。法医经过尸检得知,六具尸体被挂在风扇上的时候还是活着的,只是陷入了重度昏迷,而那些血迹,是风扇高速旋转时飞溅的。那个年代,大家喜欢用报纸糊在玻璃窗上,所以没开门之前,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出了什么事。许多当时在场的人都被吓得不轻,有几个当场就晕了,我的同事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的冲动行为导致群众受到惊吓,我和另一位同事都被记了大过,差点就脱掉了这一身的警服。”
“负责侦破这起案件的就是当时重案大队队长邱晟麟,是他出面保下了我们,不然,今时今日我还不知道在哪里。”想起当时自己懦弱的样子,程家冶不禁感叹,谁能想到后来他会成为重案大队的一员呢,“这起案件因为影响恶劣,警方并没有对外公布。因此,除了参与办案的警察和附近的居民,知道的人很少。”
在大家都听呆了的时候,明堂是第一个提出质疑的人,“三个人少说也有三百来斤吧!一个吊扇,可以吊起三个人吗?还能高速旋转。呈现巨人观的尸体少说死亡时间也得有三天吧,这不合理。”
“确实不合理,这也是后来破案的关键。”程家冶有些惊讶于明堂的迅速反应,“我们做过测试,一般情况下那种风扇的承重能力最多是70公斤,不启动的情况下超过这个重量用不了多久风扇就会不堪重负开始脱落,更别说启动的情况。然后我们就重回现场进行二次勘测,发现固定风扇的钉子比常规的钉子长出了足足12厘米,如果再长两三厘米,就能将楼上打穿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风扇能承重一百多公斤且还能高速地旋转。”
陆长风接着提出质疑,“不用考虑风扇的磨损程度吗?挂着300多斤的重物和空着转圈,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磨损吧,即使不会脱落,那衔接处不会断裂吗?而且三百多斤,要转起来应该很难做到吧。”
“老牌的吊扇和现在的吊扇有很大的区别的,也重很多,因此吊扇上面会配备一个十字架用来固定,同时衔接处也不像现在这么简洁轻便,现在的风扇肯定做不到,但是当年的的确可以。转起来的速度确实不快,但还是能转起来的。也正是因此,人才能挂在上面,不然按照现在这种速度转下去,一天都要不了就会头身分离。”
明堂:“你说风扇是破案的关键,那你们当时是如何破案的?”
程家冶点头,“风扇的钉子都被人换过,全部是新的,而且市面上很少有卖15厘米的钉子,所以范围被缩得很小。整个凤凰西区,只有一家杂货铺卖这类的钉子。这个钉子很不好卖,因此在我们找过去之前,店家都没有发现钉子少了。”
“15厘米的钉子。”积案组的一个组员比划了一下,“那么长,用来做什么啊?”
“有一些建筑工地上会用,但是用的很少,钉子越长固定的效果就越好。”
“这种钉子钉进水泥墙里,得用很大的力气吧。”
“是啊,当时锁定的年龄范围在25-40之间的体格健硕的成年男性,常年干力气活,且身高在175-180之间。”
“这个身高是怎么得出来的?”
“根据钉子的进入墙体的痕迹推断出该男子的臂力,老楼层层高是三米二,175CM-180CM的成年男性展臂和身高一般是1:1,正负不会差太多。除去肩宽可以算出单条手臂的长度大约在72-75之间,手掌长度约20CM。而将15CM长钉锤入墙内,只有7-7.5厘米的八角锤才可以做得到,这种锤子的总长当时市面上的标准长度是一米,身高低于175CM的最后会够不到层顶,180CM是正常情况下抡锤就已经接近层顶,不方便将钉子砸入墙内。在15年前,咱们这边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7.5CM左右,175CM的身高已经是很出挑的了。”
陈颜佳惊讶的东西都忘了咀嚼,“天,这要算很多东西吧!”
“确实要算很多东西,但是邱少扬只是看了几眼,不到一分钟便得出了这个结果。”
“这么厉害!”许多人都惊呼。
程家冶点头,“是啊,我们花了半个钟带入了各种去核算,结果他和给出的数字是差不多的。”
“这件事发生在十五年前,那他那年岂不是只有16岁左右。”
“是呀。”程家冶回想当时的场景,还是觉得邱少扬很厉害,“根据这份数据,我们在凤凰西区进行走访调查,符合条件的人嫌疑人一共有150多名。”
“这么多!”
“当时西区正在高速建设,住在那边的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多。那个年代监控什么的并不完善,上面给的压力又大,因此我们向邱少扬求助,看他能不能给出建议。”
“他给了吗?”
程家冶再度点头,“他排除了近三个月才到本市的务工人员,然后又排除了有明确不在场证明的,活动范围不在杂货铺和案发住宅区之间,且所工作的工地上不会用到15CM长钉的人,最终只剩下9人。”
“为什么排除了短期到本市的务工人员?”陈颜佳不理解地问。
明堂回答了他这个疑问,“因为此案是一起经过周密计划的报复性谋杀,这就说明凶手需要长期踩点,刚到本市的工人对环境不熟且很难满足长期踩点这一条。还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想要进入被害人的家中实施报复,说明此人与被害人一家是相识的,且曾经一定出入过被害人家中,因此他对被害人的家中状况了如指掌。”
陆长风接着明堂的话说,“此人一定在杂货铺买过东西,不然不会知道杂货铺有这类型的钉子。由可见此人一定是计划好的。我猜,此人应该和被害人一家早就相识,或许是来投奔亲戚,然而未能得到他所想要的,因此展开报复。将人挂在风扇上砍去双手双脚,和农村早些年杀猪的场景非常的相似,即使是现在也能看见肉铺上面会挂一个风扇一样的东西,上面系着彩带一直转,用来驱赶苍蝇的,这种行为其实很像是杀猪。”
程家冶有些吃惊,视线在二人之间徘徊,最终点下头,“你们分析的和真相差不多,经过走访调查,确认了凶手是被害人的亲戚。凶手的爷爷和被害人家里的老人是亲兄弟。凶手的父亲在世时是村里的杀猪匠,后来因病去世,是母亲将他拉扯长大,母亲去世以后他进城投奔堂爷爷,却被嫌弃是农村来的杀猪匠,父亲对于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他觉得被冒犯了,心里便埋下了种子,后来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姑娘家里也是嫌弃他家里以前是杀猪的,逼着他们分了手,因此怀恨在心,在堂奶一家再次对他露出恶心的表情后,他内心积压了很久的情绪爆发了,因此计划着将堂爷爷一家都杀了。”
程家冶却没有停下,“真正让我佩服的是邱少扬接下来的推断。他认为凶手是被人教唆杀人,按照上面的逻辑其实是能说得通的,但是邱少扬坚持认为背后还有一个推手。凶手文化程度并不高,且根据工友的描述,他平常算是一个老实的人,不太像是能做出精密的报复计划的人,且环节设计得太过成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的把柄,唯一的致命点就是他没有将风扇的承重计算进去。”
“最终结果呢?”
“邱晟麟查了过去20年内记录在案的所有为破的案件,真的就找到了一起和风扇挂尸差不多的案件发生在15年前的屠宰场挂尸案,凶手仍旧在逃。两起案件的细节重合度很高,唯一不同的是那一起案件的尸体不是挂在风扇上,而是像猪肉一样,被劈成很多块挂在了屠宰场里,并标上了苏州码子,就是过去农村杀猪的时候会标在肉身上的码子,每一块儿的重量都是准确的。”
“那个凶手后来抓到了吗?”
“没有。”程家冶长叹一声,“05年左右刑侦条件都那么恶劣,更何况是上世纪90年代呢?当时的刑侦领域还很空白,什么犯罪心理行为分析之类的都还没成型,警务人员的多数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办案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由于案发地是一个屠宰场,引起了很多人围观,等警察赶到的时候现场早就被破坏了,因此很多证据都没能保留下来,这个案子最后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邱晟麟也曾经想过连着屠宰场挂尸案一起告破,凶手如果不缉拿归案,不知道还会有几个家庭会惨遭毒手。只可惜英年早逝,最终也没能把凶手缉拿归案,现在已经过了追溯期。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或许也是程家冶来到积案组的原因吧。
作者有话要说:
往后每天两更,早六(6000+)晚六(6000+)
第37章 二
和积案组聚餐结束后, 明堂回到警局值夜班,脑子里却一直没忘记程家冶所说的那个风扇挂尸案。
于是,他将当年的卷宗调了出来仔细研读。
结案报告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邱少扬, 因此不是当时参与办案的人,根本不会有人知道邱少扬的功劳。
15年前,邱少扬16岁,那时候的他只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就已经有这样的实力。
15年前的自己还只是一个为了中考而苦恼的初中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进入警察这个行业。可那一年, 邱少扬已经在帮助警方破案了。
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
他们差了两岁, 可他们的能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他跨不过去的鸿沟。
如此想着,明堂突然释怀了。今年两起和邱少扬有关的案子, 邱少扬始终都走在他们前面, 他虽然没说,却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现在他想通了, 不是他们不够优秀,是邱少扬太过于优秀。
他们只能算是精英,而邱少扬是天才。天才和普通人, 本身就是无法跨越的存在。
¡¡¡¡¿´µ½½á°¸±¨¸æÂä¿îµÄÇ©Ãû¡ª¡ªÇñêÉ÷ë¡£
明堂脑海里又响起了秦远说过的话。
¡¡¡¡¡ª¡ªÇñêÉ÷ëÊDZ»´ó»ð»î»îÉÕËÀµÄ
¡¡¡¡¡ª¡ªÇñêÉ÷ëËÀ֮ǰµ÷²éµÄÒ»¸ö°¸×ÓºÍÌì𩼯ÍÅÓйء£
——最后你们警方不也没查出来和天皓集团有关。
秦远说这句话的时候, 是那么的自信。为什么?他从哪里来的自信, 谁给他的?
可如果秦远说的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最终会有多人被牵扯出来, 这潭水有多深, 明堂根本预估不到。
警察因公殉职, 现场调查得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就算痕检没有发现现场有助燃的痕迹, 法医连是被烧死还是死后焚烧都分不清了吗?
一个人可能会失误,但一个由十几人组成的专案组总不可能会失误吧。
再怎么高明的谋杀都会留下证据,这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犯罪。
邱晟麟会去追捕逃犯是临时起意,如果是谋杀,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密的计划的?整个环节下来,没有一个可疑点。再联想到碧螺湾游轮失火案,现场的证据均表明凶手是一个人,可一个人真的可以完成那么精密的计划吗?
邱家灭门案后,麒麟地产没落,天皓集团崛起,再联系秦远说的,邱晟麟死前曾调查过天皓集团,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这两起案件从表面上看,一起是因公殉职,一起是罪犯的打击报复,可往细了想,最终受益的不是天皓集团还能有谁?
两起案件间隔3年,且天皓集团的崛起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确实很难让人联想在一起。
如果不是秦远的那几句话,他单独看这两起案件,绝对不会认为这中间有什么关联。
秦远说这话的时候如此的有把握,他和邱少扬又是很好的朋友,那么,邱少扬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邱天浩他们心中有鬼,为什么会单凭邱少扬和邱子玉的一次冲突,便坚持认定邱少扬就是凶手?觉得是邱少扬的报复。
如果他们没有做亏心事,何惧邱少扬的报复呢?
将这三起案件联系起来,明堂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邱天浩潘美云夫妇险些送命,还是邱少扬出手才把人救回来。邱潘夫妇死于家中,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明明可以见死不救的,为什么要出手相救?
16岁就能帮助警方破案的天才少年邱少扬,不可能连这些东西都想不到。
面对叔叔殉职,家人被谋杀,还会在邱子玉被谋杀后帮忙找凶手,明知邱潘夫妇二人有问题还是愿意伸出援手将他们从鬼门关拖回来,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才会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的棱角磨平。
他的善良,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注定了这辈子都不会作恶。
原本高高在上的神台被拖入吃人的沼泽,换做是自己,能走得出来吗?
明堂觉得自己走不出来,可邱少扬不仅走出来了,更是重新站在了神台之上。
他走到今天,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明堂光是想想就觉得喘不过气,一切都太沉重了。
邱少扬并不知道自己在另一个人心中形象竟然是如此的伟大,他此刻正忙着公司的新项目。因为李劲威去世,他前前后后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要加倍地补回来,已经连续很多天都没好好休息了。
为了节约出休息时间,他现在住在公司对面的酒店里,酒店是他们自家的产业。
晚上九点多钟,裴侑旻过来看到的就是满床的文件,而邱少扬坐在地毯上盘着腿看文件。
“倒也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紧。”裴侑旻是过来给邱少扬送汤的,这几日邱少扬瘦了很多,一看就是没有好好吃饭的,裴侑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吩咐保姆给他煲了汤,“公司也不是非得你现在就立刻顶上,还有我这个大高个在前面给你顶着。”
¡¡¡¡ÅáÙ§F°ÑÌÀÊ¢µ½ÍëÀï¶Ë¸øËû£¬¡°ÏȰÑÌÀºÈÁË¡£¡±
邱少扬将东西放到一边,“谢谢叔。”
晚上一忙忙忘了就没有吃晚饭,这会儿确实是饿了,连着喝了两大碗汤才停。
吃饱了他才说,“这本来就是我的责任,你都帮我顶了八年了。”
“你也知道都八年了,再多两年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裴侑旻将东西放到一边,想和他说说心里话,自打邱少扬回国这几个月,他们一直没有谈过心。
邱少扬不赞同裴侑旻的说法,“当然有区别,我尽早的担下自己的责任,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我现在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你照顾好,把公司管理好。”裴侑旻没觉得这是他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