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青闺令》-第7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芙怒瞪苏莞,然后继续道:“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苏芙瞪着苏莞,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

      苏莞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对晋宁公与王氏道:“祖父祖母,既然四姐应了我的要求,那我也愿意将此事揭过,如此也希望四姐遵守约定。”

      杨氏松了口气,苏芙不用去小雀苑,那就是比什么都强,她道:“你放心,你四姐定然会遵守的!”

      王氏道:“既然如此,此事便这样算了,老三,你可是还有什么意见?!”

      苏珣闻言便道:“既然阿莞已经这样说了,我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苏珣其实心中高兴着呢,觉得自己女儿确实是聪慧。

      虽然说苏芙欺负了他女儿,他是巴不得苏芙倒霉的,可若是苏芙进了小雀苑,虽然受到惩罚,却也不是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加深家中的矛盾。

      倒不如苏莞提出了两个条件,没了苏芙打扰她,她自己清静了,也杜绝了以后苏芙会找他们一家的麻烦,家族和睦的保持住了。

      王氏闻言道:“既然如此,那这点事情便这样算了,不过......”

      王氏顿了顿,然后接着道,“不过不能严惩,但是小惩也是应该的,阿芙做错了事,错了就错了,那就罚她呆在芙蓉苑之中,出阁之前,不能再外出了。”

      苏芙有些不高兴,她都发誓了,可王氏还要惩罚自己,她正想说什么,却见一旁的杨氏便抢先道:“是应该的,应该的,阿芙便在芙蓉苑呆到出阁,阿芙!”

      杨氏是生怕王氏继续惩罚苏芙了,呆在芙蓉苑,苏芙自己的院子,总比关祠堂关小雀苑强多了,她也是怕苏芙又闹起来。

      “阿芙的亲事,我定然会好好准备的,不会有什么差错的。”

      王氏点头:“既然如此,梅姑,你安排两个人送四姑娘回芙蓉苑去,杨氏,你若是不放心,便一同回去吧。”

      杨氏急忙应了下来,然后带着苏芙离开,苏芙心中有些不甘愿,回头扫了在场上的人一眼,只好咬唇转头离开。

      杨氏和苏芙一走,王氏便道:“老大老三,你们是亲兄弟,万不可因为这点小事而伤了感情,这日后啊,家中还是要靠着你们撑起来。”

      “还有阿荐,你是家中的长孙,日后得照顾府中的弟弟妹妹,成为他们的倚靠。”

      苏望点头应了一声是,苏珣也点头应了下来。

      苏荐道:“祖母放心,孙儿会做到的。”

      王氏又道:“你王家的表哥和表弟在府上住下来,他们与你同龄,若是得了空闲,你也多关照关照。”

      王家这次来了三个人,便是王微细和她的两个堂兄,他们会留在府上。

      这两兄弟由着府上的人帮忙找个书院读书,待日后参加科举,而王微细呢,则是年纪到了,王家的人想让王氏给她寻一门好亲事,在帝城出嫁。

      苏荐应了下来:“孙儿会的。”

      “还有微细那姑娘,她性子腼腆,我已经安排她在清幽苑住下,阿莞若是有时间,便与她多相处相处。”

      苏莞应了一声是,王微细是王氏娘家的姑娘,她作为王氏的亲孙女,帮忙照看也是应该的,再说王微细性子单纯,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如此,便散了吧。”

      “是。”

      一行人出了福平院,外面的天气晴朗,却见天边不远处有一股浓烟滚滚冲天而起,风中似乎还掺杂了一些叫喊吵闹声。

      苏琳咦了一声:“这是着火了?!是哪儿着火了?!”

      苏珣和苏莞往那个方向看了过去,父女两人的脸色齐齐一变。

      “父亲,那个方向,像是、像是清风别院!”

      第147章 大火烧清风

      今日的帝城正热闹着,不少人凑在一起,正说着昨日晋宁公府寿宴上的事情,一时间议论不止,争论不休。

      一说那日陛下给晋宁公府的赏赐有多丰厚,说陛下是个爱重臣子的明君,是社稷福祉。

      二说礼部尚书家的公子杨起挑衅李景元,说要为苏芙报仇,与其比背诗,结果输了,【创建和谐家园】了衣服跳进水里喊了三声我是猪,据说那场面如何如何的令人大开眼界,据说那杨起身上的肉啊,白花花的一片。

      说着这场面,众人唏嘘得很,又觉得杨起自作自受,令人觉得分外畅快,而后又说起那李景元是个有本事的,腹中有乾坤,那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又说当时姑娘们去了露落园,苏芙指责李景元用了一首昔日苏良娣作过的诗,质问李景元,当时温孝郡主也站出来为李景元说话,说是比的是背诗,怎么就不能用旁人用的诗词了。

      两姐妹斗了一场,苏芙丢了好大的脸。

      三说当日开席之前,太子当场应了学子们的所求,向李景元借清风别院举办诗会,李景元不愿。

      与此同时,绥王为李景元说话,说太子强借臣民之物,有自私自利不仁之心,遂向李景元提出,花巨资要买李景元的清风别院。

      太子不愿清风别院落入绥王手中,于是便与之争斗竞价,一时间那清风别院价高至万两银子,最终寻了个法子,由两人各出一个条件,让李景元自己选。

      据闻绥王出的是万两白银,又有清风别院附近的一处院子,另外再一块可雕刻两个玉佩的暖玉,总共加起来,最高价格在为一万四千两。

      太子愿出一万五千两,稳压绥王一头,但最终李景元还是选择了将清风别院卖给绥王。

      这一下子,李景元是得了宅院又另外得了万两银子与两块暖玉,实在是人生赢家,

      绥王扬言说,愿将清风别院借予天下学子,谁若是想要组织什么诗会,若是要用,尽管问他借去,学子们纷纷说绥王仗义,是个有德行的,哪里像是太子似的,慷他人之慨,行便己之事。

      然后又说起了这清风别院如今都是绥王的了,那这先前苏良娣说好的诗会,是到底还能不能举行,云云。

      四说,自然是那寿宴献礼时候,晋宁公府诸位晚辈献上的厚礼,谁谁谁送的什么礼,所有的人都细数了一遍,最重要的是赵明言送上了一匹狮子骢宝马,获得满堂喝彩的同时又当场发难,问李景元的献礼。

      结果李景元为晋宁公送上了一副寒冰甲胃,惊艳四座,狠狠打了赵明言的脸,赵明言一时间狼狈至极,只得道歉平息此事。

      说到寒冰甲胃,有人又解说起了寒冰甲胃来自离城,如何的难得难得,东赵只有皇帝陛下有一副,又说李景元此人多厉害,连离城的人都能结交上,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最后又说,因着赵明言丢了好大的脸,苏芙愤怒之余,竟然想要掌掴温孝郡主,好在平原侯府的二姑娘拦了下来,这才没有得逞,又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姐妹二人已经反目。

      总之,这些个话题在帝城之中议论得沸沸扬扬,个个人仿佛都在现场,看了好几场跌宕起伏的好戏,其中更是有人将其写成了话本子,说着昨日盛况。

      不用多时,整个帝城连同三岁儿童都能将这些事情说出一个一二来。

      这还没热闹多久,大街小巷谈论得正起劲,突然见城中的某一处,有浓烟滚滚而起,很快地被不少人发现了。

      “咦?走水了?!”

      “是哪里走水了?!这般不小心!”

      诸多议论戛然而止,许多说的满脸通红的人也停了下来,出门去看看天边的滚滚浓烟。

      “也不知道是哪儿,瞧着这情况,火势也不小啊。”

      “某家中正是那个方向的,且过去看看了,告辞了,诸位。”

      “我与你一同前去,与你一同!”

      “走走,一同一同,若是有什么事情,也能帮上忙。”

      “在下多谢诸位仗义!”

      一行人匆匆离去,有些人站在原地看着天边的浓烟,不久之后,有人觉得不对,咦了一声,然后道:“那个方向,像是清风别院啊!”

      “什么?!清风别院?!”

      “莫不是清风别院出了事?!”

      “不可能吧,昨日那李景元才将清风别院换给了绥王,听说当时宴会一结束,绥王便与那李景元去了一趟府衙换了契书。”

      “若是真的,那李景元倒是有几分运气。”

      “那绥王殿下定然也是要生气的,白白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却只得了一个废墟。”

      “这么倒霉?!”

      众人议论纷纷,苏珣这边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匆匆赶了回来,去的时候急急忙忙,回来的时候神色慌慌张张的。

      “三爷,大事不好了。”

      苏莞在一旁等着,闻言便不等苏珣开口,立刻便问:“如何不好了?到底是哪儿着火了!”

      下人道:“确实是清风别院着了火,好像是有人见了纵火的人,追着他跑了一段路,说是见人进了李公子住的地方。”

      苏珣与苏莞闻言脸色大变:“什么?!”

      苏莞觉得心跳都停了一下:“这怎么又牵扯上李公子,这是万万不可能的,李公子已经将清风别院换给了绥王殿下,他敢这样做,莫不是不想活了!”

      那下人道:“确实是这个道理的,可是却有人说,是李公子舍不得清风别院,当时却又不得不应下来,其实心中早已怀恨在心,故此,才有了本次纵火一事。”

      “京兆府尹得了消息,已经派人去李公子的住处抓人去了!”

      一国之都,天子脚下,此处房屋密集,稍有不慎,损失就大了。

      故此,在帝城,纵火可是要砍头的大罪啊!

      苏莞顿时脸都白了:“父亲,现在该怎么办,李公子定然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定然是.....”苏莞咬唇,“定然是太子所做的事情!定然是他!”

      苏珣急忙劝她:“阿莞且不用担心,咱们先派人去看看事情如何了,李景元聪慧,定然是能保护得了自己的。”

      第148章 抓人

      苏珣也知道这些话不过是在劝慰苏莞罢了,若是此事是太子一手策划的,又将这锅盖往李临身上盖,李临怕是要危险了。

      他很快地吩咐了那护卫:“你立刻带着府上的几个人过去,若是京兆府尹要拿人,先与他拖上一拖,便说李临乃是我未来女婿,我一会便到,有什么事情,等我过去再说。”

      护卫领命,便匆匆离去。

      苏莞看着护卫离开的背影,脸色也没有缓和,她皱紧了眉头:“京兆府尹是太子的人!”

      当下的京兆府尹姓黄,却是太子的表叔,与已故的元明皇后是表兄妹。

      苏珣手一顿,问她:“你也知道这些?!”

      苏珣倒是有些好奇,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儿聪慧,但是她一直在后宅之中,平日里安安静静的,也不喜欢出门,没想到她还知道这些事情。

      苏莞嗯了一声:“我听人说的。”

      苏珣笑了一声,然后又问她:“那你如何猜测此事乃是太子所为?!”

      苏莞分析道:“绥王得了清风别院,又允诺了天下学子,愿意借给他们使用,如此一来,天下学子定然对绥王感激不已。”

      “若是任由绥王如此用清风别院收买人心,那么绥王的名声定然更上一层楼,天下学子簇拥,百姓心之所归。”

      “因着之前太子想要借清风别院给苏苒举办诗会一事,早已惹得天下学子对太子诸多不满,如此一来,世学子偏爱绥王已成定局。”

      “此消彼长,到时世人只知绥王而不知太子,太子储君之位危矣。”

      “故此,太子容不得清风别院的存在,既然已经到了绥王手中,他夺不回来,那便毁了就是了。”

      “又因李公子选了绥王弃了太子,太子怀恨在心,故将此事推在李公子身上,自己全身而退,如此两全其美!”

      “父亲,你说,阿莞说的对吗?!”

      苏珣眼中有些赞赏:“阿莞聪慧,说的自然是不错的,可是世人又怎知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便是此事是太子做的,有些人心中明白,可没有证据,如何说明?!”

      “便是京兆府尹说此事乃是李景元怀恨在心做的,又寻出了证人指证,很快便将此事盖棺定论,给人判刑,你说,天下人信吗?!”

      苏莞心想,当然是信的,外面的百姓怎么知道的这多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3: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