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青闺令》-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16章 敢欺负他的阿莞,想来是不想活了

      李临确实也是很生气,以往他孤身行走天下,自然也是有想要欺负他的人,但他对此都不怎么在意,毕竟少有人能让他吃亏的。

      而如今,清风别院是他和苏莞一起挑好的,待日后,他们二人是在在那里成亲的,如今也花了不少心血去修葺,这太子便站出来了,说要借清风别院给他那什么良娣举办什么诗会。

      清风别院原本属于东赵名士赵青山与其妻甄华夫人的别院,二人在世之时多用作宴客所用,故有清风宴之说,苏苒想要借清风别院办诗会,不过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

      李临一下子就想到了苏莞,苏莞对清风别院,确实是很喜欢的,如今闹出了这种事情,她还不知道有多伤心。

      李临还是喜欢苏莞高高兴兴的样子,一想到她可能会难过,他心便揪紧了起来。

      他目光闪了闪,然后想起了苏苒这个所谓的才女作过的几首诗词,嘴角轻抿,眼底微冷。

      九辩平时嘻嘻哈哈的,像是没什么尊卑之分,也敢对主子动手,但李临一旦冷下脸来,他是半点不敢招惹的。

      他问:“公子,要送去何处?!”

      “便送去绥王那里。”李临眯了眯眼,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顺手给自己倒了一盏茶,“对了,端午的事情,也可以给昭王一些提示。”

      九辩一听,心跳都停了一下,这东赵的太子也实在倒霉,平时嚣张惯了,也不知道得罪了不该得罪了,公子这两句话下来,是想让太子完蛋啊!

      一个是收敛钱财加重赋税,不顾百姓生死,另一个是弑君杀父,不敬君父,心思恶毒,这两样加在一起,太子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事情要是捅出来了,别说什么储君,能保住性命便不错了。

      不过九辩也不同情太子就是了,身为储君,竟然半点储君的仁爱都不曾学到,偏生还骄傲自满,仗势欺人,甚至还私底下做了不少恶事,这等人也能为君,估计也离亡国不远了。

      他低下头来:“是。”

      “还有。”李临嘴角微抿,“晋宁公府进了东宫的那位苏良娣,不是作了几首诗,有才女之名是吧?!”

      九辩的头更低了:“确有此事。”

      “我记得那些诗词,是城中教书先生用来启蒙教书的,三岁儿童也能背几句。”他的语气极轻,“离城虽然排外,却也偶尔有一些人去过的,带一本启蒙的诗词回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既然她想借着清风别院往自己脸上贴金,那就让她连才女都不要做了。”

      敢欺负他的阿莞,想来是不想活了!

      “是。”

      李临一连吩咐了几件事,缓了一口气,心中挂念这苏莞,生怕她这会儿在伤心上过,只是他也不能经常往晋宁公府跑,于是便写了一封信,又让厨子做了一些点心,一同送了过去。

      苏莞收到李临的信已经是傍晚了,下人送来的点心还是热的。

      苏莞先前心里确实是有些不舒服的,毕竟清风别院是她和李临都花了不少心思的,但好在她也不是那种喜欢纠结的人,既然事已至此,那就开心一些,不要总纠结这个事情了。

      于是她干脆和小桑小葚研究起了做果酒的事情,翻看了不少的书籍,又是请教了李氏,倒是被她得出了几个果酒的做法。

      苏莞看了信,心情也好得差不多,脸上甚至还有了一些笑意。

      小桑叫她高兴,于是便问她:“郡主,李公子说了什么?!”

      “李公子说让我不必担心,他自然有法子解决此事。”

      小桑惊喜:“真的啊?!”

      苏莞道:“就、就也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就当是他在安慰我。”

      苏莞心中料想他只是在安慰她罢了,毕竟太子开口要借东西,谁人敢不借的,便是借了,苏莞也不会去责怪李临没用,这是连晋宁公府都没办法的事情,他能有什么法子。

      “啊?!”小桑一头雾水。

      苏莞笑了一下:“李公子给我送了点心,你分成四份,送一份去祖母那里,一份去玉华苑,一份给阿萝。”

      “是。”

      苏莞仔细地又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然后才放回信封之中,放到一个专门装信件的盒子里,这才让小葚磨墨,给李临回了一封信,告诉他不必担心她,她如今很好,不会因此不开心的。

      次日,太子果然是派人找了李临借清风别院,李临笑着应了下来,转头便让人将这消息散了出去,于此同时,也有一个消息传了出来,说是苏苒要在清风别院举办清风宴,要请谁谁谁。

      此消息一出,帝城哗然。

      整个帝城的学士学子,甚至是嫁了人的妇人,待字闺中的姑娘都蠢蠢欲动,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在寻问如何才能参加清风宴的事情了。

      “这清风宴啊,自从赵院长和甄华夫人过世之后,便再也没有举办过了,世人曾问赵家儿孙,为何不延续先人的风范,将这清风宴延续下去。”

      “赵院长的儿孙却道,自己等人庸庸碌碌,比不得先人的才华,自然是没这个资格举办什么清风宴的,而清风宴也就此成为了绝唱。”

      “这赵家人确实是比不得那青山先生与甄华夫人,如今守着青山书院,倒是也经营的不错。”

      青山书院为赵青山与甄华夫人一同开创的书院,两位过世之后,儿孙们谨记教诲,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又请了不少的先生过来教学,将青山书院管理的不错,乃是东赵三大书院之一。

      世人可惜清风别院关门,清风宴成了绝唱,可倒是也安安静静的,可是如今,竟然有人要举办清风宴?!

      苏苒?!这是谁人?!

      什么?!太子良娣?!

      一个女子?!还是一个妾室?!

      天下的学子一听这话,几乎都是要跳起来骂人了。

      什么个玩意儿,竟然还敢用清风别院举办的清风宴!

      听说这清风别院还是被陛下赏赐给了别人,又有太子出面借的。

      昭王听说了这事,眉头猛地跳了好几下:“怎么回事?!”

      第117章 太子这是疯了吗?!

      此时正是去往太极殿早朝的路上,昭王走在一旁,边上有几个官员走在一起,正说着这些事情,听说消息传出来之后,已经有不少的学子闹了起来。

      觉得太子甚是荒唐,让一个妾室来举办什么清风宴,这不是往天下的学子脸上打巴掌吗,而且还污了这清风宴的名声。

      然而世人所不知的是,之前苏苒只想用清风别院举办一个女子的诗会,让她坐上这东赵第一才女的名声。

      可是传着传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谁搞错了,或是有心人下场捣乱,于是就变成了苏苒将要在清风别院举办清风宴的事情。

      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谁谁谁得了请柬啊!

      边上正在议论的几位官员听到昭王开口了,便有人答道:“是苏良娣要在清风别院举办清风宴的事情。”

      昭王皱眉:“那清风别院,不是陛下赐给温孝郡主了吗?!”

      其实这原本就是李临自己的宅院,什么赐不赐的,不过是挂了个名,此事他知道,陛下也是知道的,不过都当作不知道。

      这年少的李家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成亲也不回离城,大概还想在这边成亲呢。

      不过李氏族人素来随意随和,也不是不讲究这些,李氏子嗣按照族规,少年时由父亲带着他到处游历,待到十三岁之后便自己走这一段路程,娶的夫人也不限于什么身份,心中喜欢,便是娶了。

      故此,李氏的历代夫人们,少数的几个是离城女子,其他的这些都是在游历的途中遇见了,便结为夫妻,带回离城。

      “可不是赐给了温孝郡主嘛,听说太子出面,为苏良娣借了清风别院。”

      昭王眉心一跳,脸色都变了:“借的清风别院?!和谁借的?!”

      “好像是和李家那个谁,李景元,是叫这个名吧,找他借的,太子殿下先是去找了晋宁公府,晋宁公府的人说,这清风别院不是落在晋宁公府名下的,他们管不了,让他去找李景元。”

      昭王问:“那太子去了?!”

      那人觉得这问题实在是有些奇怪:“也不是太子殿下亲自去的,太子殿下派了人过去。”

      昭王又问:“那李景元借了?!”

      对方叹气道:“怎么能不借,太子亲自派人来问了,便是我也不能说个不字,何况李景元。”

      昭王脸色瞬间就黑了,差点骂娘:“太子这是疯了吗?!”

      老子的,为了一个女人,这是要把李景元给得罪了,连老爹也是不敢把人这样得罪的!

      要死啊!

      昭王之前还觉得这太子还算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太出色,但是毕竟正统嫡子,也没长歪,可是如今听说他为了一个女人,干了这么一个破事,气得那是想要拿棍子往他头上敲。

      那几个官员低头,昭王敢骂太子是不是疯了,但是他们是不敢的。

      昭王道:“行了,你们先进去吧,我寻一下太子。”

      “是。”

      几个官员快步地往太极殿走去,昭王招来了边上的一个护卫。

      “属下参见王爷。”

      “行了,别多礼了,有件事请你帮个忙。”昭王呼吸了一口气,然后道:“你在这里等着,要是太子过来了,便给我带一句话给他,让他立刻停止清风别院的事情,千万别惹那姓李的。”

      那护卫点头应了下来:“属下一定带到。”

      “好。”

      昭王办了这事,心中还是有些忧心的。

      离城的人不掺合各朝皇族继承一事,可若是太子得罪了他,他要搞太子呢?!

      李氏族人素来随和,确实是没错的,可若是有人欺负到他们头上,人家是真的不好惹。

      昭王忧心忡忡地进了太极殿,此时皇帝未至,太极殿上已经到了的大人正在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着这事,甚至有言官决定要弹劾太子。

      不一会儿,绥王先到,太子随后而来,绥王向昭王行礼,“侄儿拜见皇叔。”

      “不必多礼。”昭王点点头,看着绥王不动声色的样子,心想着这其中的事情,绥王有没有掺合。

      太子踏过太极殿的台阶,见昭王和绥王正在说话,不禁皱眉:“皇叔和五弟在说什么呢?!”

      绥王道:“四哥来了。”

      昭王道:“也未曾说什么,这不是刚刚开口,太子便来了。”

      太子定定地看了昭王一眼,心中有些疑惑,昭王命人传给他的话,他也收到了,这走进来的一路,他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说清风别院一事,让他停手,免得天下的士子愤怒,但是让他不要招惹那李景元是怎么回事?!

      不过就是一个连进士都不曾考上的穷酸举人罢了,若不是他与温孝郡主之间的事情,谁人知道他是哪根葱。

      有什么不能得罪的,便是得罪死了,那也不是什么问题的,难不成他一个小小的举人,还能如何如何了。

      太子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昭王是在多管闲事,谁都知道昭王和晋宁公关系好,如今更是要做亲家了,说不定是想让他不要为难那李景元。

      至于清风别院的事情,太子也不是很在乎,他倒是愿意苏苒用清风别院攒积名声,至于外面的学子的愤怒,他也只是觉得可笑。

      他堂堂一国太子,一国储君,不过是用了一家小小的别院吗?!还有什么用不得的,真是可笑。

      什么赵青山甄华,如今也早就作了古。

      太子心中并不怎么在乎,只要他权势在手,管这些人说什么酸话呢,反正不能拿他如何,便是皇帝知道了,也不过是训斥他两句,此事便揭过了。

      “陛下驾临——”

      有内侍高呼一声,太极殿内原本凑在一起说话的人纷纷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然后下跪行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