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青闺令》-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宫。”

      赵贵妃不明所以,见皇帝要走,也只能跟上,太子与绥王等人跟在后头,皇帝御驾至此,连凳子都还没坐热,便摆驾回宫,场上的人对此议论纷纷。

      这边的龙舟赛还在进行,昭王亲自护送皇帝回宫,又派人搜查各处,终于发现了水中不对,暗地里派出了暗卫营的人,潜入水中,将这些人绞杀。

      龙舟队伍到达附近的水域,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呼啸而过,而那片水域之下风浪汹涌,有血污流入水中便被湖水稀释,最终归于平静。

      本次龙舟赛果然是赵明展带的皇家队夺冠,只是可惜,在颁奖的时候皇帝已经回宫,授奖也由昭王爷代替。

      赵明展见昭王爷脸色不大好,心知是出了什么事情,脸色一凝。

      授奖完毕,赵明展就跟着昭王爷离开,两人去到一处山洞之中,此时地面上已经横着七八具穿着湿答答黑衣的尸体。

      有人地上一个东西,昭王爷接过,然后道:“这些人潜在授奖平台那里,意图刺杀陛下,在他们身上搜出了这个。”

      赵明展接过那木牌一看,微长菱形的桃木牌,中间用笔墨画了一个圈,刻写了一个离字。

      离?!

      离城?!

      第75章 晋宁侯怕是要往上升一升

      这些人怎么可能与离城有关。

      赵明展脸色一片冰冷:“这不可能。”

      如今李临还在帝城,离城有多少个胆子,敢在这个档口动手刺杀东赵的皇帝,这是嫌他们的家主死的不够快吗?!

      离城虽然不好惹,可若是真的涉及到了君主生死,东赵也是不怕的。

      而且此时的李临,还想娶东赵贵女为妻,更不可能对东赵的皇帝下手。

      更何况,这一次的刺杀,还是他示的警,若不是见了烟火重新排查,待皇帝亲自上台授奖之时,那群人从水里冲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昭王的手指也在那桃木牌上摩擦了一下:“派人去查了,昨天夜里潜进来的人,守水口那边的人,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被灭了口。”

      赵明展想了一下道:“此事不便张扬,父王先回宫禀报,我再去查一查。”

      昭王点了点头,有些疲惫:“上了年纪了,一劳累奔波就不行,要是晋宁侯还在,我倒不至于这样。”

      皇帝信任的,也不过是这两个人,连他的几个儿子都不信,若是当时晋宁侯在场,他们便可以一人护送皇帝回宫,一人留下来彻查,不用他来回奔波。

      想到晋宁侯府的事情,昭王也是糟心的很,晋宁侯算是一个人物了,怎奈儿孙都不争气,而牵扯进了这些事情,再有李临欲娶苏莞,皇帝便是有不舍,但也只能收回了他手中的兵符。

      这几日他的这位皇兄,已经说了好几次惋惜的话了。

      昭王爷早就想清楚了,他效忠皇帝,若是日后皇帝驾崩了,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他就将位置让给赵明展,赵明展是他亲手教导出来的继承人,才识能力都是让他满意的,日后,他便做一个含饴弄孙的老王爷了。

      别人不清楚,昭王却是清楚的,皇帝年轻时候受过伤,这些年渐渐的也有力不从心的,也不知道那一日会什么时候到来。

      在这个时期,晋宁侯小心翼翼不敢踏错一步,他亦然。

      赵明展想到此事,又皱了一下眉头:“陛下应当会推举一人上来,晋宁侯怕是要往上升一升。”

      昭王道:“理应如此。”

      晋宁侯也算是跟了皇帝多年,一同上过战场打过仗,这些年也算是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办事,也就是这一次苏苒与苏苓的事情遭到了皇帝的忌讳,但他自己上交兵符,也是一种上表忠心,不愿掺合的意思。

      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受伤了,皇帝也没有深究,不过慰问的赏赐倒是不少。

      兵权没了,皇帝要用别人,为了避免寒了老臣的心,给予他封赏,也是应该的。

      父子二人让人将这些尸体处理好,然后便离开了山洞,昭王回宫是向皇帝禀告,赵明展则留下来继续搜查。

      。

      第一场龙舟赛散去,苏莞松了一口气,她是生怕闹出什么大事来,好在一切都没有发生就消之于无形,龙舟赛也正常举行,不过因为心里一直装着事情,她也没怎么注意看龙舟赛。

      不过看不看龙舟赛已经不重要,重要是没出事就好了。

      第一场龙舟赛进行的时间不长,约莫是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加上从帝城出来的半个时辰的时间,结束堪堪到中午。

      待朝堂的准备的龙舟赛比赛结束之后,还有帝城的各路人组织的龙舟赛,虽不及最开始那场的热闹,但是看下去也有些意思。

      不过到了中午,苏莞也有些饿了,有护卫不知道去那里猎了几只山鸡野兔和两条鱼过来,清理完之后直接生了火在空地上烤了起来,边上还摆放着不少的调料,不时是刷一下,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小桑小葚也跟着帮忙动手,闻着空气中的香气,不时地咽一下口水。

      苏莞吸了吸鼻子,咽了咽口水:“好香。”

      李临笑道道:“中午的饭来不及回去吃了,要是让人送过来也冷了,委屈六姑娘,随便吃一些。”

      “不委屈不委屈。”苏莞万分想念烧烤的,只是背着千金贵女这个包袱,从来不敢做什么出阁的事情罢了,如今闻着味儿,她觉得自己肚子里的馋虫都在叫了。

      话说嫁给李临还有个现成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端着千金贵女的架子,那日子可舒服了。

      苏莞按捺不住,亲自过去烤了一只烤鸡,边上的护卫搬了一块大石头在边上给她坐下,李临在一旁帮她的忙,不时刷点香料和浆果,然后一边和她说话。

      “我当年独自一人,走的地方可不少,有时候好几天都没见到人烟,饿了吧,就是山里打一两只猎物回来,又是一餐。”

      “记得有一次,在海里漂泊了好几天,那海里的鱼啊,个头比船还大。”

      苏莞听着这些,觉得很有意思,世间上许多人,大都是在出生的地方过上一辈子,在这里生,在这里生活,到了死了,埋在地上也滋养着这片生长了他的土地。

      没想到,李临的阅历如此广泛,去过这么多的地方。

      苏莞问他:“李公子去过很多地方吗?!各个国家都去过?!”

      “去过,还呆过一段时间。”李临笑道,“各个地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有时候,你也会觉得很热闹。”

      说着,他便慢慢地说起了许多有趣的地方,从百越王庭到北原王庭,中间还掺杂了西方姜西王庭,中间还有西魏、南秦二国。

      南秦有千灯节,那是属于水乡女子的温柔多情,爱好文人雅士的西魏,年年梅花盛开的时候在梅城相约。

      北原这个游牧王庭,夫人都是靠英勇才能抢回家的,北原民族风情彪悍,男女皆擅长骑马,也被称作马背上的勇士。

      姜西之国信任佛理,从来都是万事不管的态度,而且到了他们的国家,不能杀生,也不能是肉食,若不然,就是对他们的不敬。

      百越之地则是常年雾障,障虫诸多,故此百越之地的人擅长制药,也擅长养虫。

      当初那李临用作提亲礼的菱纱软绸,来自密州,这密州就是百越的一处大城,这生产丝线的蚕虫还是当地人培育出来的,因着这种蚕虫难养活,且数量不多,产出的丝线织成的布料细软透风,所以异常之珍贵。

      第76章 桃木牌

      “有一年,我到了梅城,碰巧是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时候白雪纷纷,一株株寒梅在风雪之中盛开,将梅城装点成一个身在梅林之中的城。”

      “每年这个时候,梅城将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诗会,各地又不少文人雅士赶到那里,只为一睹盛况,或是想凭着自己的才学名扬天下。”

      “人说西魏的风骨,有一半在国都,一半在梅城,若是有机会,定然带六姑娘去看看。”

      苏莞被李临说的神往不已,她一双眼睛亮晶晶,嘴角微微勾起好看的弧度:“那我便等着李公子带我去。”

      “一定。”

      他伸手接过她手中不停反转的烤鸡:“给我吧,莫要烤焦了。”

      “哦。”苏莞果断放弃挣扎,坐在一旁看着他烤,乖巧等投喂。

      李临一遍翻烤,一边问她:“六姑娘平时里喜欢做什么?”

      “喜欢做什么?!”苏莞想了一下,“我嘛,比较喜欢种花,或是弄点吃的,或是看话本,我同你说,我于绣艺上可没什么本事,也不会吟诗作赋。”

      苏莞倒是不在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在她看来,如今两人就像是在相亲似的,虽然说互相看对眼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简单明说了好,事先有个准备,总比以后失望的好。

      再说了,绣娘她也不是请不起,吟诗作赋她也是真的不喜欢,作为现代人,好歹大学毕业,作首酸诗勉强作得出来,可是她就是觉得特别的牙酸,特别的别扭。

      李临微笑,这个这姑娘实在是诚实傻的有点可爱,真想伸手摸摸她的头,不过现在不是时候,他忍住了。

      “无妨,家中还养得起绣娘,再说我也是个粗人,也不爱作诗。”

      作诗什么的,那是西魏文人雅士喜爱的事情,他呢,真是一个粗人,虽然也学富五车,可以信手捏来,但是也不是成日卖弄的人。

      苏莞的笑容真诚了一些,觉得这李临真是好性子的人。

      李临烤了一会儿,将烤鸡烤熟了,然后用一块匕首将上面的肉一片片地片下来放到一只云雁纹的白瓷碟上,让苏莞拿着筷子沾了一个果酱吃。

      那果酱酸酸甜甜的,配上烤得适当带着一些焦脆的烤鸡肉,咬在嘴里的时候又香又脆,果酱的酸甜又中和了腻味,苏莞吃了都停不下来。

      真是太棒了,李公子还是烤肉的好手,日后野炊有着落了。

      李临给她片了一小半的烤鸡,然后就不给她吃了,剩下的留给自己,而后给她换上了烤好的鱼肉和兔肉,两人坐在大石头边上的小石凳上,一边观看这湖里的龙舟赛,一边吃着烤肉。

      李临怕她吃不到,用筷子将鱼肉夹开,然后将兔肉也用匕首切成一块块的,她用筷子能吃得到。

      小桑和小葚在山洞口那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人啃着一个鸡翅,一人啃着一个鸡腿。

      好香啊,好好吃的!

      跟着李公子出来,感觉比参加那个宴会这个宴会好玩多了。

      讲道理,去参加宴会的时候,她们必须提起十二分精神,拿出十二分机灵,免得让自家姑娘出了什么差错,可是在这里,李公子一人就可以照顾她们家姑娘,完全不用她们上手。

      李公子很好啊,又是学识好,又是长得好,还知礼,对待姑娘更是亲力亲为,姑娘这门亲事,算是定的对了。

      吃过了烤肉,今天的午饭也就这样解决了,末了又泡上了一壶菊花茶,继续观看龙舟赛,末时末申时初,两人才准备离开,从山洞里走出来又到了停放马车的地方,然后上了马车,回到了城中。

      马车一路回到了晋宁侯府,两人在门口下车处依依惜别。

      苏莞让小葚取了盒子装好的东西下来,递给了李临:“这是之前答应了给李公子的络子,昨日才弄好,刚才忘了拿出来,李公子瞧瞧如何,若是不满意,我再编一对就是了。”

      说着她将小木盒打开,然后递给了李临,躺在里头的是一对彩色丝线编成的络子,丝线整齐,非常的好看。

      苏莞道:“我先前一直在想,配什么样的颜色才能使得玉佩好看,临近端午了,我瞧着许多人都用百索绳编制各种络子手绳,仔细一想,百索绳更加合适。”

      李临的手在那络子上划过,微微点头:“六姑娘说的不错,如此才是最好,过两日我将离开帝城,稍后我命人将其送到镜家的府上,让镜夫人挑个日子,将其扣在玉佩上,送到清远寺中供奉。”

      苏莞拧了拧帕子:“你回了故土,何时再来帝城?!”

      “待房屋修建好了,我便再回来,到时候清风别院的花也该开了,在下回来陪六姑娘赏花,不会太久的。”

      苏莞算了算时间,确实不算很远,不过他就算是在帝城,他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突然觉得有点不开心,好像她刚刚开始谈恋爱,还没热乎呢,就要开始分居两地了。

      她的眉头小小地皱了起来。

      李临笑了一下:“六姑娘且安心等着吧,日后若是六姑娘想去哪,我都陪你去。”

      “六姑娘今日很美。”

      苏莞被他哄得晕乎乎的,等与他告别进了晋宁侯府的大门,轻快的脚步缓了缓,突然有些舍不得。

      小桑小葚跟在她身后,见她缓下脚步,急忙跟了上去。

      小桑问:“姑娘,怎么了?!是不是忘了什么?!”

      苏莞摇摇头:“没有,我们先去福平院,祖母应该等急了。”

      这边的李临眼看了苏莞进了晋宁侯府的大门,却没有再进去,只是命人给苏珣送了一份礼,说是他要急事,暂且先离开了,改日再来拜访。

      苏莞的身影一消失,便有人从小巷中走来,匆匆来报:“公子,东君想要见你一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5: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