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完就准备跳进江中救人,却见这时一阵浪花,公孙续浮出水面笑着对关羽说道:“云长不必如此,典韦也并无过错。”说完就一只手搭在了岸上,另一只手还在水中,好像抓住了什么,公孙续看着众人都很急切的望着他,他也不好意思的说道:“让诸位担心了,看我抓住了什么。”
说完另外一只手露出水面,手中竟然有条巨大的鳄鱼的尾巴,典韦手快,一把抓住这鳄鱼尾巴往后退,猛喝医生,全身用劲,一只将近七米长的鳄鱼出现在了众人眼前,这鳄鱼比之刚才四条体型更加巨大雄壮,恐怕有三四千斤,典韦费力的把鳄鱼拖上岸后发现鳄鱼还是活的,而且是生龙活虎的,全身并没有受伤,只是嘴上缠住了一圈圈弓弦。
张飞关羽徐晃还有两个拿弓箭的壮士看典韦按不住这条体型巨大的蛟龙我上前帮忙,旁边的军士都拿来粗壮的绳子帮忙困住鳄鱼。这过程可不简单,生龙活虎的鳄鱼是相当的难制服,众人费了好大劲才把鳄鱼困扎实了,不过鳄鱼还在地上翻来覆去。
典韦看着这活着的蛟龙叹息道:“想我典韦自武艺大成以来未逢敌手,行走山林就是百兽之王也得绕道而行,以前感觉自己驱虎过涧已是天下了不得的事情,想不到遇到主公后先是遇到了几个武艺跟我不相上下的张飞关羽,然后又见识到十五岁不到的主公能单手擒拿蛟龙王。天下英雄何其多也,以前却是我小看天下人了。”
看着典韦在一旁叹息,公孙续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的武艺足可排进天下前五,只不过有时候做事要注意观察,打败对手不仅仅要靠自己的武艺,还得观察出对手的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就像这蛟龙,浑身有坚硬的皮壳,嘴巴咬下来也有几千斤,但是有几人能注意到再厉害的蛟龙它的嘴巴撑开的力气不大,我用弓弦困住了这蛟龙的嘴巴,它就再也伤不了人,要不是要让你们看看活的蛟龙,我能把它在水下给憋死。”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公孙续看今天忙活的也差不多了就对众人说道:“今天蛟龙杀了不少,晚上我请大家吃蛟龙宴,在场者人人有份附近百姓皆可来观。”
说完又向帮忙的中年人和那锦衣汉子发出邀请。经过一番介绍后公孙续得知这两人分别是黄忠和甘宁,虽然心里早就有准备,但公孙续内心还是极度兴奋。
在回军营的路上公孙续在思考怎么收服这两个人,“黄忠应该不难,可以从他儿子下手,甘宁嘛,恐怕只有让他见识过我的实力后才行。”公孙续内心想道。
公孙续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搞这屠蛟事件就是为了吸引当地英雄观赏,好不容易来了两个就绝对不能放过了。
晚上大家都在军营内吃肉喝酒的时候公孙续故意提到黄忠的儿子黄叙,当黄忠说道自己儿子身患绝症后公孙续提出代为检查一番,经过公孙续的仔细检查后公孙续得出结论,黄叙的病可以治好,但需要名贵的药材,这只有辽东才有,而且还需要一个人,这人就是前长沙太守张仲景,正好这里离长沙不远可以将其请来,黄忠得知自己儿子的病可以治好的时候高兴坏了,当场对公孙续下跪说道:“我愿为主公鞍前马后以报答主公对我儿的续命之恩。”
公孙续对黄忠的行为也是很感动,为了自己的儿子,黄忠可算是付出了一切,变卖家产四处求医却深受打击,现在终于找着希望了。公孙续马上吩咐亲兵弄些止咳化痰润滑喉咙的汤羹过来,虽然没有人见过这种汤羹,但从黄叙吃下后脸上舒服的神色就可以看出这汤羹绝对是好东西。
黄忠更受感动。晚上大伙都散去后公孙续也已去甘宁的营帐找甘宁聊天,得知甘宁家祖上本是富贵之家,后来惨遭横祸家破人亡之下母亲带他和妹妹避难于巴蜀,后来路上更是丢失了妹妹,甘宁为了复仇,拜得名师学艺,更是在长江上闯出锦帆贼的名号,后来甘宁的母亲过世后甘宁就带着自己的手下四处游历,这次本想去投奔刘表,听说这边有蛟龙闹事就想来收服蛟龙打响自己的名号,毕竟锦帆贼的名号很不好。
公孙续了解到这一切后当场指出刘表绝对不会重用甘宁,并向甘宁讲解一番后又向甘宁抛出橄榄枝,甘宁本来已经心动,但还是在犹豫,公孙续知道甘宁不去刘表那受一下挫折是不会死心的,于是不为难甘宁,只说在幽州等着甘宁的到来。
而且,最后公孙续临走前向甘宁说道:“世界之大,英雄之多非你我可以想象,你在长江上可以无敌那是因为你没有去过大海,我在辽东已经建立水军,等你来的时候我就封你为水师大都督。”说完就走了。
甘宁心里也很愧疚,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实力的人像公孙续这样对自己坦诚。甘宁也暗下决心绝不辜负公孙续。
第二天,甘宁告辞离开后公孙续也带着众人启程去长沙,本来还想会会荆楚豪杰,但是赵云派人送信来说张角有造反的迹象,公孙续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游历,因为黄巾之乱是压倒大汉王朝最后的一根稻草,公孙续必须得回去准备。这是他发展实力的最好机会。
第21章 黄巾乱起
公孙续等人经过长沙后终于找到了张仲景,张仲景虽然不再是太守,但由于在长沙担任太守的时候家眷都接了过来,后来也就在这安家了,辞官后全身心投入医学中,当公孙续找上门说有医治伤寒的良方需要和张仲景共同讨论的时候张仲景连忙把公孙续接进了家。
公孙续一进张仲景家门后就被张仲景拉去商讨良方,其实公孙续在前世就了解到阿司匹林这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人通过浸泡杨树皮得到一种溶液,后来人们从杨柳科植物的树皮浸出液中,提取出水杨酸盐类,再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才出现了阿司匹林。
这种药对这时候的伤寒感冒有绝对的疗效。公孙续把这一消息告诉张仲景后张仲景也记得在古书上有过类似的记载,于是请求公孙续一定要想办法弄出这种药,但公孙续直言自己懂很多理论但不懂怎么配药,于是就邀请张仲景去幽州,并且告诉张仲景名医华佗也在幽州研究医术,幽州可以为天下医者提供最好的环境来探研究医学。
张仲景听闻这个消息后不再迟疑,马上收拾家当,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愿望跟公孙续一起往幽州去了。
公孙续带着大队人马急着往幽州赶,路过彭城的时候听说这里有个厉害的游侠叫单福,常常吟唱一首歌,歌词内容为“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公孙续觉得此人不凡就专门去拜访单福,两人相交谈之下顿觉相见恨晚之意,公孙续有意邀请单福去幽州当官,虽然他不知道单福这么有才能的人为什么没有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但他并不奇怪,因为他觉得历史淹没了太多的人才,单福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但等单福回去休息后戏志才告诉公孙续这个叫单福很像几年前为友人杀人而逃的徐庶,公孙续这才想起历史上徐庶这个大才,当下也顾不得尴尬,又追到徐庶房里请求徐庶一定要跟他去幽州。
其实徐庶早就听闻公孙续的大名,正巧在彭城遇到,徐庶才故意吸引公孙续的注意,徐庶见公孙续这么真诚就答应去幽州看看,公孙续高兴不已,立马向众人介绍了徐庶,并当场请求徐庶担任自己的军师,徐庶推诿不得只能答应,戏志才在旁边不仅没有吃醋反而对公孙续更加赞许。
第二天众人又启程快马加鞭往幽州赶,路过北海的时候公孙续还专门去寻访太史慈,结果得知太史慈一人游离在外,剩下母亲一人在家,当公孙续上门拜访的时候发现太史慈的母亲已经身患重病,当下就让张仲景为其医治,公孙续又拿出身边剩下的最后两根千年人参为这位老夫人熬药。
在照顾了太史慈的母亲一天后公孙续又以金牌命令当地官府务必照顾好老夫人,并花钱请了两个丫鬟照顾老夫人,老夫人本想推辞。
但公孙续对她说自己幼年从军在外,最近又游历天下,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了,当看到老夫人的时候发现自己愧对母亲很多,现在自己马上就要回去,能弥补这方面的遗憾,但太史慈却还游历在外不能照顾自己的母亲,他这样做一是为了替天下游历学子聊表孝敬之意,二也是能够让太史慈这样的英雄能够放心游学。
老夫人听过之后也就不好推辞了。一天后公孙续拜别老夫人就走了。
公孙续该做的都做了,至于这些大才能否归自己所用就看他们的选择了,而且公孙续这次游历已经招揽了不少人才,再加上赵云现行回幽州招揽的,现在公孙续的阵营已经相当厉害了。
一路风尘仆仆,公孙续等人终于赶回了幽州,赵云一看公孙续回来就马上把自己得到的情报全部告诉了公孙续。原来自己那未来岳父甄逸建立的情报机构发现全国各地太平道非常猖獗,已经蛊惑了不少平民,幽州因为距离中原较远,再加上公孙续特意叮嘱过才没有太平道的踪迹。
本来官府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但是上个月不断有不少信徒集聚在各州的主要城镇,而且有打入内部的人回报说三月极有可能造反,公孙续这次离开幽州将近大半年,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时间不多,公孙续必须得赶去辽东一趟看看徐荣把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第二天公孙续向公孙瓒说明各地的太平道可能会造反,公孙瓒马上整训军队,并往边塞地区运送军资,防止草原胡人趁火打劫,公孙续以视察边塞为借口要带兵去辽东一块看看,公孙瓒答应了。
毕竟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虚岁都十六了,是个成年人了,站起来都不必比公孙瓒自己矮,公孙瓒自己没有理由阻止他。
公孙续马上去军营点兵,带着戏志才,徐庶,赵云,典韦,关羽,徐晃等人前往辽东,张飞也拜别自己的家人追上了大部队。现在的张飞不再是街头打架的小孩,由于公孙续的原因,张飞的父亲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早死,张飞自己又很早就从军,现在的张飞已经是统帅一军的大将,所以,在公孙续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张飞毫不犹豫的追随在公孙续身边。
公孙续一行五百骑兵都是一人三马的配置,经过三个月的快马加鞭,公孙续等人终于赶到辽东,高顺出城五十里迎接,因为徐荣三个月前就出兵征讨三韩,上个月已经攻陷了三韩绝大部分国土,现在正在那里镇守,所以辽东这边由高顺全权负责。
公孙续也不废话,进城后先视察军队,高顺早就安排好留守的三万骑兵和五万步兵在操场上列证等待公孙续的检阅,队伍最前面的是三千陷阵营,这是高顺亲手训练出来的,三万骑兵中有七千重甲铁骑,本来总共有两万,但徐荣带走了一万三千,所有骑兵的战马都有马鞍马蹄铁的装备,比别的地方的骑兵的战斗力强上太多。
而且徐荣一再强调练好的兵都要去战场上拼杀,现在操场上虽然只有八万人,军队中散发的杀气已经深深震撼了徐庶,戏志才这些人,这就是主公的实力啊,而且还只是一部分而已,这是徐庶等人心中此时的想法,接下来公孙续又视察了辽东城中的兵器坊等工业重地。
徐荣和高顺一律都是按照公孙续的要求招揽流民和草原小部落,然后选出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大力发展冶铁,纺织,造纸等技术。
现在辽东的军队的装备绝对比大汉任何一个地方的绝对都要强,或许只剩下御林军能够与之抗衡。而且,辽东城里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命属于一个叫做公孙续的少年,他们对大汉没有多少感觉和忠诚,但对公孙续,绝对是狂热的拥护,因为自从公孙续接手辽东后拱洞城里的百姓过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很多草原上的部落都愿意迁徙到辽东生活。相较于现在的大汉,辽东才算是真正的乐土。
晚上公孙续留下众人开会,等众人都来齐后公孙续说道:“现在三韩还没有完全平定,徐荣抽不开身跟我应付明年爆发的叛乱,而且我准备把高顺和陷阵营带走,辽东就需要个能力出众的大将镇守,另外,我准备留下徐庶先生暂时帮我治理辽东和三韩,我要让这两个地方稳如泰山,成为我的大后方。现在我宣布,徐晃留下帮助徐庶镇守辽东,传令徐荣尽快踏平三韩,最多两年,徐荣就要跟我去中原。别的军队我暂时不动,就留给你们三个,希望三位不要让我失望。”
徐庶和徐晃听了后马上跪下说道:“绝不辜负主公。”士为知己者死,徐庶和徐晃还没有投效公孙续多久,公孙续就把自己的基业交给了两人,这让徐庶跟徐晃相当感动。没有被留下的人虽然遗憾,但他们知道公孙续也没有留下,这说明中原大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
在辽东带了五天后公孙续带着三千陷阵营回幽州去了,辽东还没有发展到公孙续理想的那样,所以他才留下徐庶这个大才,有他在,辽东会发展的更快。而且徐晃早晚要镇守一方,现在他就必须尽快成长。
回到幽州后正好赶上过年,当公孙续陪着家人欢欢喜喜的过完年后就马上钻入军营中。徐庶的家人前段时间也被接了过来,这是公孙续特意叮嘱的,就是为了历史上的悲剧再次发生,至于华佗和张仲景两人,上次就被带到辽东去了,那里有他们的天地。
军营中,赵云正在带着白马义从训练,张飞也在训练当初草原之战时组建的五千骑兵,这五千人本来是用来组建重骑兵的,但现在马蹄铁和马镫还不适合出现,所以他们都练习马上冲杀,而且也都穿着铁甲,不过都在战马的承受能力之内。
上次在辽东高顺献上了几匹宝马,现在公孙续典韦关羽黄忠算是有了真正合适的坐骑,公孙续现在的坐骑通体墨黑,没有半根杂色,马头至尾一丈二,蹄至背八尺多,大蹄腕儿,体型上看跟传说中的出骨墨龙驹,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公孙续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关羽和典韦的坐骑都是汗血宝马,这是少有的名种,爆发力和耐力极强,现在这两人骑上马后战斗力上升不少,黄忠的战马是一匹赤色的宝马,也是汗血马,黄忠给其取名为燎原火,赵云张飞关羽典韦黄忠还有颜良文丑这七人这些天没事就在军中演练武艺。
现在幽州的军事虽然全部归公孙瓒管,但在公孙瓒的暗示下,公孙续手下也有将近四万的兵力。包括赵云手下的五千白马义从,这五千人跟公孙瓒手上的八千白马义从其实是一个队伍,不过分成两队而已,张飞手上有五千重骑兵,典韦统帅公孙续的亲兵营三千人,关羽统帅步兵五千,黄忠统帅弓箭兵三千,剩下的一万四千人是颜良文丑统帅的军中老兵,参加过多次草原大战,是绝对的强军。
在军营里呆了一个月后,公孙续开始接连收到张角要造反的消息,二月份的时候张角的一名叫做唐周的徒弟告密,供出京师中马元义和太平道的张角要造反,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张角不得已只得提前举兵。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命令何进整训军队镇守京师,又命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创建和谐家园】,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强也同样上书要求解除【创建和谐家园】,汉灵帝马上答应。
同时派出朝中的三大中郎将出兵镇压黄巾乱党。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俊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俊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四千多人出发与朱隽军连军。
一月之内,天下大乱,公孙续本来就已经准备好出兵镇压,但是突然接到边疆鲜卑中部和匈奴有相互勾结的意向,而且两部开始集结军队,在上表朝廷后朝廷下令公孙瓒出兵镇守边疆。
无奈,公孙续只得让颜良文丑黄忠率各自的军队跟随自己老爹出征,然后又自己率三千白马义从和一千陷阵营以及普通军士五千去镇压黄巾军,本来公孙瓒有意留更多军队给公孙续,但公孙续拒绝了,而且还把自己的部分亲兵高顺的陷阵营和赵云的白马义从以及张飞的重骑兵都调给了公孙瓒,并且把戏志才留给自己父亲,担任公孙瓒的军师。
至于幽州大本营,在公孙续的建议下,公孙瓒任命公孙续请来的沮授和审配担任代郡和上谷郡太守,整顿军事并安抚民众,又任命田丰担任幽州长史,关注民政,至于幽州的军事力量,公孙瓒交给了邹丹、关靖,并命最近提拔的严纲、田楷、单经辅佐之。
公孙续出征前对军队做了调整,除去赵云和高顺外各自统领一千人外,典韦统帅三百亲兵,张飞统领两千普通骑兵,关羽统领三千步兵,公孙续自己统帅两千白马义从。誓师大会过后军队开拔征讨幽州附近的黄巾军。“天下,终于还是要乱了啊。”公孙续看着天空心里默默的想到。
第22章 战黄巾
公孙续这次从幽州带出来攻打黄巾军的军队不足一万,人马不多,加上辎重兵总人数也没有超过一万五千,虽然人数有限,但公孙续的军队是绝对的精英,个个都在草原上杀过胡人参加过大战,所以公孙续对自己的军队很有自信。
不过没有必要,公孙续现在是不会去招惹大规模的黄巾部队,毕竟好虎架不住群狼啊,而且有大汉朝的三大中郎将顶头,公孙续也不打算现在就将自己送上风口浪尖。
现在公孙续要做的就是招揽人才,积蓄力量,赚够名声。为此公孙续在出兵后只把军队安排在幽州附近,他要先击溃幽州周边的黄巾才能安心远征。
四月的时候公孙续基本肃清了幽州附近的黄巾军,他命令军队以抓俘虏记战功,所以,这段时间下来很是抓了不少人,共计约七八万人,这些人是不能上报给朝廷的,不然公孙续自己就白忙活了。
在把俘虏交给徐庶派来押送的军队后公孙续率军前往广阳,因为甄逸派人传信来说广阳有大批黄巾军集结,兵力共约五万,而且大约有一万人装备了兵器铠甲,当然大部分都是些次货,不过这一万人中有两千人的装备抵得上官军的装备,这不得不引起公孙续的重视,因为广阳离幽州很近,从广阳发兵到幽州仅需两天,所以公孙续必须要解决这只黄巾。
这次被甄逸派来送信的是他的远房侄子,名叫张颌,字俊乂,刚满十九岁,公孙续得知对方叫张颌后马上对他的武艺和兵法进行了考核,发现绝对是历史上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颌后就留下他在担任自己的亲兵。
其实张颌来之前甄逸就提点过他,甄逸的本意也是想让张颌能得到公孙续的重用,这样他自己以后在公孙续前面说话就更有分量。作为个商人,甄逸的眼光是绝对的一流,他相信自己的投资绝对会有大回报。
行军两日后,公孙续率军赶到了广阳,广阳的黄巾军紧闭城门,不愿与公孙续直接交战,广阳黄巾的首领叫陈败,公孙续仔细想过之后确定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么号人物后觉得引诱黄巾军出城。
不过自己身边的将领在幽州附近都很有名,而且看陈败现在的样子明显就是怕了自己受手上的骄兵悍将,再三思考之下公孙续留下张颌率领两千装扮成辎重兵的精锐围城,然后自己又带领主力大摇大摆的离开广阳,在离开广阳一百里后驻扎下来。
陈败确定公孙续离开后就打算吃了围城的官军,晚上公孙续率领典韦张飞并三千白马义和自己的亲卫每人携带五天的干粮绕过陈败的探子赶到离广阳不到十五里的一个山林隐蔽起来,等待陈败偷袭张颌。
一百里外赵云镇守大营,每天操练军士,造成大军仍在大营的假象,两天后,陈败确定公孙续在一百里以外,而且城外的领军将领不过是个二十岁不到,领军都不超过半个月的小将之后就对幽州军有了轻视之心,终于决定晚上子时偷袭。
等到晚上,陈败率领大军一万偷偷打开城门的时候就有暗哨向公孙续报告,陈败率军冲进张颌的大营,发现很多营帐都没有人,在张颌的中军大帐附近,三千步军已经列阵以待围城个圆阵,张颌居中指挥,最外面是一层盾牌兵,然后是长矛手,长矛手后跟着刀斧手,最里面是弓箭兵,对于这防守严密的阵法,陈败没有什么好办法当即下令进攻。
一万人围着三千人打,陈败感觉一万人不够用就马上传令城中再派出三万人前来支援,在双方交战了将近一个时辰后张颌的圆阵还是固若金汤,阵外是将近三千黄巾军的尸体,陈败看着这样都攻不下就更着急了当下决定全军冲上,采用人海战术压死张颌。
不过,张颌也看出了陈败的意图,于是下令且战且退,不求杀敌,陈败追着不放,可惜现在的陈败头脑不再冷静,否则他肯定能看出这三千人的不一般。
不过陈败再也没有机会可惜,因为公孙续率军赶到,公孙续并没有采用骑兵冲阵的形式攻打陈败,虽然这样会胜的很快,但是白马义从肯定会损失不少,看着陈败的大军毫无阵型的乱跑,公孙续下令在用骑兵驱赶和骑射的战术不断分割陈败的军队,陈败眼见自己的军队就要大败于是决定拼一把,率领两千最精锐的黄巾军向公孙续冲去。
公孙续看着前来送死的陈败也没有逃避,在集结了五百骑兵后排成锥形阵杀向了陈败,公孙续马快,周身上下又有精良的铠甲保护,在冲进陈败的阵营后往来冲杀,陈败挥刀迎上,准备一刀解决公孙续。
两人加快马速冲向对方,公孙续的马快,槊也远长于陈败的大刀,在双方距离不到十丈的时候公孙续的战马突然加速,转眼公孙续的长槊就刺进了陈败的胸膛,在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公孙续反手一刀,割下了陈败的头颅。
张颌率军回击,看到陈败已经战死于是大呼:“陈败已死,投降不杀。”
公孙续看着张颌的表现很满意,传令三军大喊:“陈败已死,投降不杀。”半个时辰后高顺赵云率军赶到,高顺带一千陷阵营攻下了广阳,赵云带领骑兵四处抓俘虏。
广阳之战就这样结束了,战后统计,公孙续的士兵死伤共两百人不到,直接战死的很少,黄巾军战死将近两千,伤三千四百多,其余全被俘虏,毕竟两条腿跑的再快也快不过战马的四条腿啊。
公孙续暂时在广阳驻扎,一是等徐庶派人来接管俘虏,二是等情报传来,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一战共抓俘虏十万,其中有四万青壮,其余全是老弱妇孺,这些对公孙续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公孙续也没有饿着这些人,每天不断派人宣传太平道的坏处,而且顿顿都让这些人吃饱。
这些黄巾军本就是贫苦百姓,只是实在吃不上饭才干上这种不要命的事情,而且参加黄巾后也是三天吃不了一顿干的,几乎天天饿肚子,被俘虏后本以为不被杀就是最好的下场。
现在公孙续不仅每天给足了饭让他们吃,还保证会保证他们的安全,等他们到辽东后每人会有五亩的田地,头三年都是免税的,而且官府会提供耕牛和其他农具,这让这些黄巾觉得自己生活在梦里,这谁能想到玩命的打了一仗被抓了竟然还有这么好的待遇,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十万多俘虏天天老实的呆在大营内等吃等喝,等着去辽东,谁也不想闹事,这生活有盼头了没有人会傻到不要命的。公孙续看着黄巾军的反应很满意,至少,现在自己又多了十万【创建和谐家园】啊,这对征服三韩和鲜卑是绝对的有利啊,徐荣现在之所以还在三韩没有回来就是因为三韩没有多少【创建和谐家园】,只要自己这次【创建和谐家园】十万过去,三韩那边基本上就安定下来了。
四天后,徐晃带着一万大军和三万牛马赶到广阳,这押送俘虏就是徐晃这段时间的任务,虽然看起来任务不重要也很繁琐,但徐晃并没有掉以轻心,徐晃现在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每天除了练武练兵外就一直看书,公孙续给徐晃留下了很多兵书,徐晃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徐庶求教。
徐庶对徐晃这个武将也是相当欣赏,能有这样求知欲的人绝对是个人才,对于公孙续身边的武将,戏志才曾和徐庶讨论过,发现除了典韦不能镇守一方外,其余武将都是大将之才,像颜良,赵云,徐荣,高顺这四人都是可以领兵征战的统帅,其余的至少也是统领一军的将军。
现在的公孙续可谓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再加上公孙续本人年轻,名声又好,本身又善于听取意见,绝对是个好主公,徐庶和戏志才很庆幸遇到了明主。两人得出这个结论后都写信给自己的老友,希望他们也能来幽州效力,现在的徐庶和戏志才两人可谓是尽心尽力,完全把自己的利益跟公孙续的利益掺杂到一块去了。
徐晃带领大军进入广阳后公孙续就开始着手迁徙的事情,由于黄巾军的缘故,现在的广阳很是破败,除了十万黄巾外,广阳还有将近二十万人生活在贫寒中,公孙续有意将这些人一起迁徙到辽东,当然,这些人都只是些没有土地的平民,像那些世家大族还有些小地主之类的公孙续是迁徙不了的。
不过公孙续对这些人已经相当满意了,有这将三十多万人再加上之前的八万黄巾,他相信徐荣能在一年内平定三韩,这样公孙续就能让徐荣率军威慑鲜卑余部和匈奴,然后自己相当于拥有两个州的土地作为后方,在争霸天下的时候自己就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了。
徐晃只带来了将近三万匹牛马,这些都是用来耕地的牛马,要说草原上什么最多,不用说,当然是牲畜了,公孙续如果觉得牛马不够用,只用命令徐荣率军去抢就行,草原上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实力就是一切。只要实力够强硬,哪怕你是错的,你也不会遭到指责,这就是草原上的真理。
按照公孙续的想法每家每户一头耕牛或是一匹驽马,应该就够他们生活了,徐晃本以为只有十万人,不想现在有三十多万,这些牛马明显不够分。不过这难不倒公孙续,在徐晃到来的第二天,公孙续就把所有黄巾和难民全部聚集到城外,然后安排每家每户按顺序领取牛马,领到的自然欢喜,最后没有排上前的不免唉声叹气。
还有将近十八万人没有领到牛马,大约有四万户左右。
公孙续指着那些领到牛马的人对那些正在羡慕的人说:“看到他们没有,我给他们承诺,只要他们去辽东就有田有地有房子,耕牛农具全是官府发放。如果有一技之长的还可以在官府指定的地方干活,这样还能额外赚笔收入,我保证你们每人去了辽东后都能吃饱穿暖,将来你们的孩子还可以免费读书认字,你么的后代也许还会有人成为读书人有人做大官。你们所有人听着,想活下去的就去辽东,想吃饱穿暖的就去辽东,想改变命运的就去辽东,不要怕有外族侵扰,我有数十万大军在辽东保护你们,在不久的将来,草原上也不再会有胡人的存在,因为草原也将是我们的牧场。你们看到他们领到的牛马了吗?那都是从胡人手上抢来的,你们之中的年轻人可以当兵吃响,可以轰轰烈烈的跟我征讨四方。现在,你们告诉我,你们愿意去辽东吗?”
所有人早就被公孙续的这一番演说煽动了,这些人都是没有田地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有土地他们就绝对能活下去,本来在绝望中等死的他们现在在公孙续这看到了希望,所有人都热情高涨高呼:“愿意,愿意。”
本来他们也有所怀疑,觉得公孙续在哄骗他们,但当他们看到三万牛马分配下来后都激动了,没有谁会再怀疑公孙续的话,所有人都等着向辽东出发。
五天后,公孙续安排好所有工作后,徐晃就在这三十多万人向辽东迁徙了,本来粮食和牛车马车都不够用,仅仅靠走到辽东绝对是件艰难的事情,公孙续没有办法,只有向当地的世家大族连哄带骗外加恐吓凑足了粮食,再写信给徐庶让其安排人在半路上把这群人接到辽东去。
忙完这一切,公孙续算是松了口气,现在幽州可以说是没有问题了,公孙续开始打算向别的地方进发去剿灭黄巾了,这才幽州附近公孙续就大赚这么多免费的人口,那要是到别的地方去绝对是会有大收获啊。公孙续相当期待。
第23章 驰援长社
解决幽州的事情后公孙续跟众将领都在大帐内讨论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黄巾起义正是高峰时期,朝廷派出的三大中郎将并没有克制住黄巾军的势头,朱俊军在四月份的时候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独木难支,又恐孤军被围,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现在在长社外的黄巾军号称五十万,长社内的官军加起来不到十万,而且士气低落,粮草也仅够一个月用了。
朝廷接到皇甫嵩和朱俊的求援信后也准备派出援军,但由于黄巾事起突然,朝廷又要面对这个混乱的局面,已经不能派出多少军队援助,在接到公孙续的战报后朝廷马上传令公孙续率军援助长社。现在卢植在北方和张角对峙着,稍微占据优势,真正能打破局面的地方就在长社,只要长社官军胜就可大败黄巾,如果长社黄巾胜,那么卢植也会成为孤军在外,早晚会有给吞没的危险。
所以公孙续当晚下令,明日三军拔营,众将士都要快马加鞭赶往长社,好在公孙续有战马资源,所以就算是步兵赶路的时候都是骑马,速度比别的军队要快上很多。按公孙续的估计,只要七天天自己就能赶到长社,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毕竟他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要是别的军队,没有二十天想赶到长社那是不可能的。
行军的路上公孙续不断接到最新的战报,长社那边官军没有再出战,只是等待援军的到来,黄巾军一天也没有放松,每天派人攻城,想在援军到来之前就攻下长社。
不过长社内的官军甲胄精良,守城资源充足,而且还发动了五万青壮帮助守城。所以现在的长社还是很安全。五天后公孙续的大军离长社不到两百里,再往前走就有可能被黄巾发现,公孙续一路上把刺侯和白马义从分成五十人一队都放出去清剿黄巾军的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