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儒也感觉到了这个年轻人在观察自己,这也更肯定了他对郭嘉的看法,此人绝不是泛泛之辈。
李儒不敢明目张胆的观察郭嘉或是直视公孙续,公孙续一向以冷血嗜杀出名,小小年纪,凶性不比自己岳父差,再加这份心机,说实话,面对公孙续,李儒更加畏惧。董卓的心思好把握,但是这公孙续,实在是不能猜度啊。
公孙续冷冷盯着李儒,郭嘉在一旁打量着,李儒则不卑不亢的站在那。双方都是一言不发,就这样静静的对峙着。这也是公孙续一贯的做法。
不管是谁,只要是第一次见面他都会这样冷眼注视,因为这样能看出很多东西,尤其是这种寂静的环境,再加上自己的威压,很容易让一个人崩溃。
但是,李儒也不是怂货,他也明白公孙续的用意,只要自己越镇定,自己的胜算才会更大。就这样总共对峙了将近半个时辰后,李儒身上已经出了不少冷汗,自己的精神也接近崩溃,他想不到公孙续小小年纪,身上散发的狂虐的气势竟然不下于董卓,这得杀多少人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普通武将哪怕功夫再高也不可能会有这种本事。这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余生的战士才有可能有的。李儒也只有在面对凶悍的吕布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其实,更关键的是李儒是个文人,老是这样站着,再加上精神压力这么大,他的身体也受不住。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公孙续的大帐外有自己的一千亲兵已经围住了大帐,公孙续身后的屏风后面也有五十个军中最凶悍的军士,全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就算是黄忠赵云这样的大将在这五十人围攻下也只能选择撤退,这都是些杀人不要命的家伙。
用死士来形容他们已经不够,他们,已经死过几十次了。李儒所感觉到的威压和气势其实更多的是从这些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不然,公孙续哪有这个本事。
看着李儒快要坚持不下去了,郭嘉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再拖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要真是吓坏了李儒,这场谈判也进行不下去了。郭嘉想公孙续微微点头,表示可以进行谈判了。
公孙续会意,然后突然站起来,李儒被公孙续的这个动作吓的双腿发软,直接就倒在了地上。公孙续快步上前扶起李儒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上次匆匆见过并未详谈实乃人生一大遗憾,今日先生来我大营,定要留上了三五年,我有很多事情要请教先生。”
李儒听出公孙续这话里有招揽之意,其实,要李儒选择的话他现在只能说是觉得公孙续不会差于董卓,但说公孙续比董卓强,李儒现在还不敢确定,所以,现在公孙续对自己的好意,自己也只能当作是一种好意而已。
李儒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说道:“我家主公性质急,连三五天都等不得,更别说三五年,儒办完事情后还得赶紧回去,不然我家夫人也不会放过我的。”
公孙续自然听出李儒这话是说他时董卓的女婿,现在在那混的不差,暂时还真没有改换门庭的打算。公孙续本来也就没有打算说服李儒。
古人重信,更有甚者一生只侍一主公,公孙续这样说也只是要在李儒心中留下个印象而已,另外,这也算是开场白,不然这交谈怎么进行得下去啊。
公孙续看着李儒笑了笑道:“先生不必这么快拒绝,他日先生有意可来幽州一观,我幽州唯才是举,相信先生来了幽州必定大有收获,呵呵,先生请坐,一直让先生站着,是我怠慢先生了。”
李儒也不推迟,坐在了宾客的座位上后立马说道:“我看我们还是直接进入主题吧,相信将军也等得急了,不知道将军退军的条件是什么?”
“哈哈哈哈,知我者,先生也,相信先生已经知道我心中所想,有何必问我呢?相信董太师也不会小气吧,再怎么说,我幽州的实力比之西凉军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先生就直接说说太师的底线吧,看看我们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公孙续冷眼注视着李儒说道。
李儒心里暗骂公孙续狡猾,他明明知道自己拖不下去在这么说,硬是不肯退让一分,李儒无奈,只得说道:“也罢,今天既然来了肯定要把事情商量好。我就不与将军拐弯抹角了,我家主公占洛阳,将军取并州,如何,这样,将军也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势力范围了,不用再在您父亲注视下行事了。”
公孙续心里暗呼李儒厉害,明面上是说给自己好处,暗地里还不忘挑拨一下自己跟公孙瓒的父子关系。其实现在公孙续跟公孙瓒的关系确实很微妙,在外人看来,只要刻意引导,未免不会出现父子相残的局面。
公孙续坐下不回答,看来自己还是得继续装坏人才行啊。郭嘉这时候站起来说道:“李儒先生说错了,我家将军已经占领并州,何来商谈呢?我们还是谈些实际的吧,不知道董太师能给出些什么实际的利益不。我幽州军已经得到的可不能算啊。不然这得算到什么时候啊是不是?”
李儒这时候知道对手出场了,谈判这事情本来就不该公孙续出面,看来今天的正主应该就是这个年轻人了。“不知道小兄弟如何称呼,又在幽州军中但任何职务,谈判这等大事可不是儿戏,小兄弟不能乱说话啊。”
郭嘉喝一口酒笑嘻嘻的回道:“晚辈郭嘉,字奉孝,暂时担任幽州军军师一职,如果有什么怠慢的地方还请先生见谅啊。”
李儒听郭嘉这么一回答眉头微微邹了一下,能在幽州军中担任军师这个职务的绝不是简单任务,他现在大概也能猜到郭嘉的本事了,绝对不在自己之下啊。现在的年轻人这是不简单,自己混了几十年才能混到这个位置,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比公孙续大多少,竟然能得到公孙续的认可,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郭嘉也不想耽误时间,跟聪明人说话,没有必要这么麻烦,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再拐弯抹角就显得虚伪了。
“我家将军取并州已经事实,但是并州毗邻草原,深受匈奴人之害,我家将军若是得了并州,定会投入大量精力到并州的建设中,到时候肯定不会跟董太师抢夺洛阳或是别的地方。但是匈奴人肯定会时不时的骚扰我军,所以,我家将军需要自主调动军队进攻外族的权利。另外,若是我军征战草原,所得的领土也只会属于我家将军所有,这是最主要的。至于其余的,我们可以慢慢谈。”
李儒自然明白公孙续需要什么,他需要大义跟名声,而且还需要时间来发展自己。
所以,公孙续暂时不会跟幽州军为敌。但是一旦给了公孙续自主调动军队的权力,极有可能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以公孙续的本事,再加上幽州的大力支持,公孙续极有可能踏平匈奴甚至鲜卑,将广袤的草原变成自己的牧马场地。
虽然这种想法很不现实,但是谁又能保证公孙续做不到呢?草原是天然的马场,河套地区也能养活上百万的人口,如果公孙续真的整训好草原,那将是不得了的局面。
就在李儒还在犹豫的时候公孙续也生气了,公孙续冷哼一声道:“董卓未免太小气了,难道他以为他真的能霸占洛阳不成,你信不信我就以两万骑兵攻破洛阳,将董卓打回西凉。我要出兵,你以为真的需要别人的认可吗?哼。”
李儒这时候也不敢再乱想了,毕竟公孙续的要求并不为过,并州对自己这一方来说可有可无,纯粹属于鸡肋。也罢,公孙续要就给他吧。反正董卓是肯定会同意的。就算公孙续能霸占北方,说不定到时候董卓已经整训好中原了,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李儒只得赔礼说道:“将军说的哪里话,我西凉军与幽州军一向交好,这点小事情我就可以替我家主公答应,另外,为了彰显我家主公的诚意和陛下对将军的信任,陛下已经决定将万年公主和太傅蔡邕之女蔡琰许配给将军,以慰劳将军这么多年来的功劳。不知将军可满意否。”
公孙续笑而不语,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商量好了,其余的就算是赚来的。该怎么谈,找郭嘉去吧。公孙续对郭嘉使了个眼色后自己却走了。郭嘉笑而不语,自己慢慢跟李儒商谈起条件来。
三天后,幽州军继续向洛阳进发,在洛阳城外五十里处与西凉军三万大军遭遇,双方大战三场不分胜负,最后皇帝下旨要双方和解,封公孙续为并州牧,威震北方,董卓为太师,留守洛阳。
同时,万年公主和蔡琰也被许配给公孙续。就这样,两军的冲突被皇帝的一道圣旨给解决了。公孙续迫于压力不得不撤军并州,上党太守张扬被调到河内,公孙续上奏高顺为上党太守,其余各地官员都为自己的老部下,然后,公孙续从辽东大本营调来骑兵一万帮忙镇守并州,同时公孙续又在并州招募步兵三万骑兵一万,以对付匈奴的进攻。
再加上远并州留守部队和在洛阳资源自愿返回的并州士兵,公孙续在并州也有大军十万,但是军队战斗力参差不其,还需要休整,尤其是新兵,暂时还得进行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
对于这些事情,董卓也不干涉,公孙续有了自主调兵的权力,这些事情,没有人可以干涉,而且,他打的名义也是防卫匈奴,所以,别人也找不到借口攻击公孙续。
董卓因为少了公孙续的威胁就更加肆无忌惮,整个洛阳都成了西凉军的天下,不少世家子弟都逃出洛阳投奔地方势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天下,不太平啊。
第65章 董卓乱政
自从公孙续撤军后,董卓算是可以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日子了。在董卓心中,也就只有骁勇的幽州军能威胁到自己现在的地位。好在公孙续很识趣接受了自己的善意,不然董卓肯定还得花一番心思才行。
从此以后,董卓在洛阳势力更大,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原何进麾下的人马已经被董卓整训的差不多了,随着手上的权利越来越大,董卓的内心也在一天天膨胀,现在的他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地位了,他需要更进一步。
这天,董卓把李儒找来要商议继续另立皇帝,只有这样,董卓觉得才能将全力更加牢靠的抓在手中,才能向文武百官宣示自己的绝对地位。
李儒对于废掉少帝也是很支持,但是他不认为该这么着急。到了董卓府上,李儒等了小半个时辰,他在等董卓召见。有些时候,就算是李儒也不能打扰董卓的,就比如现在。董老大正在和四名美女进行着剧烈运动,哪有心情理李儒。
床上的董卓一龙战四凤拼命的耕耘着,肥胖的身躯压得两个美女直翻白眼,眼见就要断气一样。随着一声怒吼,董卓终于瘫下来了。缓了一会后董卓命令李儒进来。如果是召见别人,董卓或许还要去大堂,也就只有李儒,董卓才能这么随便。
“女婿啊,这一天不废少帝,我就觉得那些老家伙都在想办法反我。你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是该进行了。”董卓叹了口气问道。
“岳父,现在幽州军确实不会为难我们,按理说也是可以进行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而且,就算废少帝,有一点我希望岳父还是要记着,少帝可废但是不可杀。这是公孙续一再强调的。不然幽州军会与我们不死不休。”李儒脸色严肃的回答说。
董卓点了点头笑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派人死死盯住刘辩就行,也不怕他惹出什么麻烦。不过这公孙续要我留着刘辩干嘛?难不成他还想从我手上把刘辩抢过去,然后又把他扶上帝位不成。呵呵呵,幽州军虽然骁勇,但是我西凉铁骑却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啊,我不怕他公孙续,只要他不找我麻烦我就不会跟他死磕,但是,如果他公孙续不识趣,我也不介意跟他较量较量。我对他,已经算是够容忍了。”
李儒听了这些话,知道董卓内心的争霸之心还在,毕竟默默努力了这么多年,付出了这么多,现在就快要接近权力巅峰了,董卓是不会允许任何人阻挡自己的。
仔细思考了一会后李儒继续说道:“既然岳父心意已决,不如我们就再宴请百官,想必他们中有很多人会识趣的。”
董卓听了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李儒的建议。李儒也注意到董卓双眼露出精光,这就是权力的可怕之处啊。董卓已经完全陷入对权力的渴望与追逐中去了。
在宴请百官之前董卓先自封前将军,封弟弟董旻左将军,封吕布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李儒见时机成熟,让董卓再议废立。董卓就在中书省宴请百官,让吕布率千余名甲士排列左右。酒过数巡,董卓按剑,要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不从者杀。
大部分人迫于董卓的【创建和谐家园】都不敢反抗,更别说当面反对董卓。就算那些内心正想反抗的也明白现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可是这些人中偏偏有一个不怕死的。
袁绍挺身而出,大骂董卓。董卓威胁说:“你敢不听我的,难道我的剑不锋利吗?”袁绍也拔刀相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宝刀就不锋利?”
两人争执不下,李儒也没有让士兵上前逮捕袁绍,他在等,等别人附和袁绍,今天这情形,正好来个一网打尽。可惜,没有人来满足李儒的心愿了。袁绍见没人支持自己也是气的脸色发白,愤怒之中,袁绍大步离开,他知道自己再在这里呆下去也没有多少意思了。
袁绍离开后董卓再次说要废少帝,众人仍然不敢反对,过了一刻钟后有士兵回报说袁绍把官印挂在东门上,奔冀州去了。李儒冷笑两声:“这袁绍也还算聪明,知道在洛阳再难有所作为,就去了冀州,这样也好,呵呵呵。”
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注意到了董卓和李儒神色的变化,他猜想袁绍应该是跑了。内心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在这情形,也只能委曲求全了。
思考完毕后,袁隗带头拥护董卓的提议,百官再无人敢反对。董卓笑呵呵的抓住袁隗的手,似乎在安抚袁隗,又似乎在向众人宣示自己与袁家的联手。两人各怀心思,面上却是一团和气。
宴会结束后董卓对于袁绍的离开还是有点不放心,董卓看得出来袁绍是个人物,再加上袁家的势力,搞不好将来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董卓紧锁眉头,陷入沉思中。
过了一会,董卓转过头对留下来的侍中周毖和校尉伍琼问道:“袁绍这一去,会有什么后果?”
这两人刚才表现的很积极,董卓这才把他们留下来看看他们是否对自己是真的支持。
周毖说:“袁绍愤然离去,若要除他,他势必反叛。袁氏四世在朝为【创建和谐家园】,门生故吏遍天下,英雄豪杰必去投奔他,函谷关以东就是他的地盘了。不如对他不加追究,封他个郡守,他就不会作乱了。”
伍琼也同意这种说法,董卓点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合理,而且,董卓觉得幽州军对自己来说始终是个威胁,现在袁绍跑到冀州去,正好可以用来牵制公孙续。于是董卓就派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事后,董卓又召见李儒,“文优,你告诉我,刚刚那些支持我的人中有几个对我是忠心的?”
“岳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何必再来问我。”李儒淡淡的回答说:“一个都没有。他们现在之所以支持你,一是因为您掌管军队,二是因为您现在的地位。过了今晚后,刘协为皇帝,只要当天下人都认为刘协是正统的时候,朝中百官也就不会反对了,到时候您是扶持刘协上位的人,我们站在正统这一面,没有人会记得刘辩,朝中百官想反对也没有正当理由。除非他们造反,而且,只要他们敢乱来,那他们就是造反。到时候我们就正好有借口剿灭他们,天下,就都是岳父的了。”
董卓听了恍然大悟的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理,那你说,我的权力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只要您不称帝。”李儒拱了拱手回道。
九月三十日,董卓请少帝升文德殿,齐集百官,拔剑在手,让李儒宣布废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接着又废了何后。刘辩母子放声痛哭,群臣无不悲伤。
尚书丁管愤怒高叫:“贼臣董卓,胆敢欺天,我要用热血溅他!”
说完就用手中象简去打董卓,董卓命武士把丁管推出杀了。董卓请陈留王登基,把何后母子与帝妃唐氏锁在青阳宫。陈留王刘协登基后改元初平。
董卓自封为宰相,入朝不拜,带剑上殿,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李儒劝董卓重用名士,以收买人心。董卓就征召蔡邕,以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名望,而来,蔡邕现在也算是公孙续的准岳父,这种方式也算是再次向公孙续示好。
蔡邕害怕董卓的势力,只好应征。董卓大喜,一天连升蔡邕三次官,拜为侍中,待遇优厚。
董卓现在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如果他真的听李儒的,做好自己事情,或许他真能这样显赫的度过一生。可是,权力会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像董卓这种一生都在追逐权力的人。
一旦梦想实现的,内心的那种狂喜和失落不是别人能够理解的。为了发泄内心中的这种情绪,好色的董卓每天都寻欢作乐,宫中漂亮的宫女都没有逃过董卓的魔掌,甚至,在皇帝的龙床上奸淫宫女。此外,董卓为了炫耀自己的军队和战功,他时常带领自己的三千亲卫出城狩猎,二月的一天,他领兵来到阳城,见男女村民正敬奉土地神,就命令士兵把所有男人杀死,砍下千余颗人头,挂在车下,把妇女和财物装上车。回到洛阳,说是杀贼大胜归来。随后在城外焚烧人头,把妇女与财物分给军士。
董卓的这一切残暴行径李儒都看在眼中,他也很想劝阻董卓,而且,李儒也曾好几次上奏要约束西凉军的军纪。可就算董卓真的采纳了也于事无补,西凉军残暴成性,又有董卓带头干坏事,那些将军们肯定不会听李儒的。
原本不安分的朝臣们现在变得更加不安分。越骑校尉伍孚本认为董卓会做个忠心的臣子,但是当他看到董卓的这些谢伟后,内心也是嫉妒愤怒。于是有一天上朝时他暗带短刀,直刺董卓。董卓力大,双手抓住伍孚手腕。
吕布赶来,擒住伍孚。董卓命武士把伍孚零刀碎剐。
公孙续回了幽州后仍然很关注洛阳的情况,当每天接到来自洛阳的情报了解到现在的董卓可谓是丧心病狂,公孙续也是暗自摇头,内心也在为洛阳的那些他牵挂的人担忧,“希望他们不要出事,也希望董卓还有点理智。”
思考再三后,公孙续秘密派人送了封信给王允,大意是自己可以出兵讨伐董卓,但是需要王允做内应。
深夜,远在洛阳的王允将又一封信放入暗匣中收好后就继续为自己的反董事业想办法去了。
随着董卓在洛阳的胡作非为,洛阳的权贵和百姓早已对西凉军恨之入骨。但苦于董卓的【创建和谐家园】和西凉军骁勇,鲜少有人敢于反抗。就算有,也被西凉军抄家灭族。王允也算是个忧国忧民的大臣,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就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向文武百官发出邀请,表面上是为自己贺寿,暗地里,王允想通过看看能否找出几个自己的盟友。
当晚,王允在后堂宴请百官,喝酒喝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他为什么哭。王允方说:“董卓乱政,天下苦不堪言,黎民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我等却无能为力,我王允愧对先帝,愧对天下百姓啊。”
说完就又放声大哭起来。这哭声可谓是凄惨至极,似乎是自己【创建和谐家园】了一般。众百官被王允的哭声一感染,再加上自己这段时间来也是一直在担惊受怕之中,搞不好明天就会因为董卓的一个不高兴而被抄家灭族,一想到这样的命运,众人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王允一个人哭只能用凄惨来形容,这众人一起哭就显得壮观了。恐怕要是董卓见了也会被这氛围感染吧。
就在这泪水即将成灾的时候,却听见一人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满朝权贵,却在王允大人的生日宴会上哭丧,当真是壮观啊。王允大人,我看你也别办什么酒宴了,直接每人一件孝衣,岂不更是美哉。”
众人哭的正在兴头上,被这么一打扰全都愤恨的盯着这个出言狂妄的家伙。仔细一看,原来是又矮又黑的曹操,再加上曹操最近可以讨好董卓而且他家又是宦官出身,众人的怒火被一下子点燃了,全都准备把怒气撒在曹操身上。
可是曹操也不傻,刚刚把众人都得罪完了,哪有不赶紧走的道理。喝完杯中最后一滴酒,曹操笑呵呵的看着众人说道:“诸位继续哭吧,我曹操就不陪你们啦,有谁哭倒哭病了,我曹操改日登门拜访,诸位,告辞了。”
说完曹操就大步向外走去,完全不顾众人在他背后对他的诅咒和谩骂。
第二日,董卓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听着李儒向自己汇报昨天晚上王允生日宴会上的情况。
当听到曹操笑骂众人的时候董卓也禁不住笑起来:“哈哈,文优,你说这曹操是不是很有意思。竟然得罪了这么多人,不过这朝臣百官一起放声大哭确实是壮观啊。改天,我得让他们专门在我面前哭一次,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伤心。哈哈哈哈哈。”
李儒笑而不语,在他心中,朝堂上的这些人都已经不值一提了。
过了几天,董卓召见曹操,想问问当晚的具体情形。曹操来到相府,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站在一边。董卓问:“孟德为什么来晚了?”
曹操说:“我的马瘦走不快。”
董卓说:“我有西凉进来的好马,奉先去挑一匹赐给孟德。”吕布就走出去。董卓体胖,坐累了侧身向里躺到床上。
曹操老老实实的呆在一旁,不一会董卓就打鼾起来。老实的曹操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刀,慢慢走向熟睡中的董卓,董卓却从床里的镜子中看到他的举动,忙坐起来问:“你想干什么?”
这时,恰巧吕布也牵着马来到门外。曹操连忙跪下来,说:“我得到一口宝刀,来献给宰相。”董卓接过刀,见有一尺多长,上镶七宝,非常锋利,让吕布收下。
曹操又解下刀鞘交给吕布,出门看马,备上鞍子,说:“我骑上试试。”然后就上马飞奔而去。
吕布何等精明,他看出曹操的反常,于是就向董卓说道:“义父,事情不对啊。曹操有问题。”
董卓被他这么一提醒也感觉到了不正常,正巧这时李儒走了进来听了此事,就说:“马上派人去请他,他要来,就是献刀,不敢来,就是行刺。”
董卓派人去找曹操,好久才回来报告,说是曹操没回寓所,骗出东门,飞马而去。李儒说:“此事必有同谋,得捉住曹操,让他供出同谋。”董卓就发下文书,画上曹操的画像,捉拿曹操,捉住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此时的曹操早已逃出去,只想着早点逃回自己的老家。
第66章 反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