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霸行三国》-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谁遇到了也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但檀石槐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公孙续和汉军将士,好似在观察又好似在思考。和连也弄不懂自己父亲在想什么。

        就在公孙续等人又要骂阵的时候檀石槐突然下令道:“去,向汉军邀战,就说双方各出五百精兵斗兵斗阵,以千匹战马为赌注,不管谁输谁赢,今天到此为止。”

        说完就随便选出了五个百人队上前邀战,传令兵接到命令后赶紧去传话,这边公孙续听说对方要斗兵,他嘴角闪过一丝冷笑,马上从自己的亲兵中点齐五百人。

        吩咐徐荣压阵,然后公孙续下令赵云黄忠颜良并刚刚出战的张飞文丑关羽六员大将出战。檀石槐看见公孙续亲自出战,眼中流露出一丝明了的神色。

        挑战的队伍相距不到百步,列好阵型后就马上冲杀起来,公孙续这方加上他自己总共有七个绝世勇将,再加上五百骁勇善战的勇士,可谓是占尽了优势,刚一交战,几员大将就将各自率领几十人冲乱了对方的阵型。

        公孙续更是单枪匹马冲进对方阵型中大开杀戒,鲜卑军的这五百人本来就是随便选出来的,而且还不是从鲜卑军的精锐中挑选的,所以战斗力充其量只能算中上。

        对上公孙续专门搭配的豪华阵营,哪里没有输的道理。

        交战不到一刻钟,鲜卑军就乱了,败势尽显,好多士兵都开始逃跑,但是公孙续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弯弓搭箭,似乎非得要将对方赶尽杀绝才行,公孙续麾下将士纷纷效仿,剩下的不到一百的鲜卑军全被射杀。

        公孙续本人射杀二十六人,知道对方全部倒下后公孙续手舞足蹈的笑道:“兵部成兵,将不成将,鲜卑胡狗不过如此,我大汉儿郎又有何惧,来人啊,准备冲阵。”

        赵云颜良等人听闻公孙续要全军压上正想劝阻,因为虽然从交战到现在汉军一直占优势,但是汉军的劣势一直在,如果真的全军冲杀,肯定损失不小,更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因为鲜卑大营就在附近。

        徐荣更是马上劝阻公孙续回营,正在兴头上的公孙续哪听得进徐荣的劝阻,仍坚持要交战,徐荣只得下马抱住公孙续战马的马腿哭道:“主公不可意气用事,我军人数太少,恐会中埋伏。”

        赵云等人也马上劝阻,公孙续见众都劝阻就不好继续坚持,不过自己这兴致被扫心里很生气。

        就以鞭抽在徐荣身上骂道:“狗奴才,我提拔你当将军是为了让你给我打仗的,不是让你来扫我兴致的,念你以往功劳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下不为例,哼,你要记得军中只有一个主帅,只有我说了才算。”

        说完就纵马离开了。赵云等人下马扶起徐荣正要劝慰,徐荣哭道:“主公已经失去了本心,此战胜负难料,我等还是要劝劝主公啊。”赵云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毕竟最近公孙续太顺风顺水了,这都让他产生了轻敌之心。

        公孙续得了千匹战马后喜不自胜,都懒得打扫战场,只下令收拾好阵亡将士的尸体后就下令班师回营,檀石槐一直在观察汉军的阵型和士气,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观察公孙续等人的行为。

        看着公孙续就这样回去了檀石槐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嘴里喃喃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还是太年轻了,不然还真找不到你的弱点。”

        深夜,鲜卑大营,除了散布在外面的刺侯和巡逻的军士,大部分将士都在休息,但是主帅大营却灯火通明,争吵声不断传出来,帅座上檀石槐闭目养神,仿佛在沉思,脸上毫无表情,似乎眼前的争吵跟自己毫不相干。

        和连与阿木里两人站在檀石槐身后,他们没有加入这些部落首领的争吵,但是那些逃跑派的首领却被他们两人一一记下。

        仗打到这份上,很多人都不再抱有打赢的希望,本来鲜卑军中很多首领就是来做做样子的,檀石槐打赢了他们能跟着分点战利品,或是跟着打落水狗,打输了的话他们也肯定是跑得最快的。

        鲜卑联军从组成到现在一直都是靠檀石槐的个人威望维持着,上次就有几个部落首领有取而代之的意思,但是被檀石槐借公孙续之手除掉了,现在又有一群人蹦出来闹腾,檀石槐心里也在盘算该怎么除掉这些首鼠两端的寄生虫,争吵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

        由于檀石槐的不管不问,底下人越吵越凶,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建议休战,回部落再做打算,剩下三分之二的人坚持再战。

        眼看争吵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檀石槐终于睁开眼睛,犀利的目光扫过大帐众中的那些不安分子,只要是被他眼神扫过的人都不敢再喧哗了,草原雄鹰虽然老了,但是威望和霸气还在,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来忤逆檀石槐。

        毕竟现在的檀石槐还掌管着鲜卑部落的生杀大权,在他眼中,这些不安分子斗不过是跳梁小丑,要杀要剐只不过是一眨眼的事情,不过,为了联军军心的安定和自己儿子能够顺利接手大权,檀石槐才一直隐忍不发。

        檀石槐扫视一圈后大帐中再也没有半点声音。那些刚刚坚持休战的首领现在可是后悔了,现在他们才记起,只要檀石槐不死,就没有他们闹腾的机会。怪就怪自己刚刚一时忘记了,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只希望檀石槐还能像以前一样为了大局着想不与他们计较。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檀石槐缓缓说道:“现在有很多人失去了草原男儿的血性,输了几场就以为我们联军会一蹶不振,现在我就告诉你们。此战,我鲜卑大军必赢,之前输掉的那几场是我故意为之,为的,就是使骄纵汉军,使其得意忘形,现在,老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然,这些天我们的损失有点大,就连我的亲兵卫长血熊也去了,这些都出乎老夫的意料之外。我知道你们很多人还不理解,现在老夫就来给你们一一解惑。”

        檀石槐停顿一下,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而后继续说道:“想必此战之前你们都听说过公孙续这个人,据说他是汉朝难得一见的年轻将军,足可跟西汉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相提并论。其父亲公孙瓒是幽州刺史,上我们也跟他交过手,落了个不胜不败的局面。公孙续的本事远在其父亲之上,对于这个天赋极高,从小就在军营长大的公孙续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从一交战你们就应该看出来此人打仗经验丰富,手段老辣,而且也很沉得住气。其麾下大将徐荣,想必各位很熟悉吧,短短几年就威震辽东,几年前就率军踏平三韩,直指扶余,同时招纳了不少流民,早就在塞外自成一国。对于这两个人联手,老夫也没有绝对把握击败他们,徐荣老练沉稳,公孙续骁勇剽悍,这两人如果精诚联手,我们是该退军。这些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但是,有几点你们没有发现。第一,几年前徐荣不过是一个汉军小卒,公孙续提拔他后他才有机会掌兵,按理说徐荣应该知恩图报才对,但是随着徐荣的战功的积累和自身在军中威信的提高,难保不会有别的心思,就像在座的一些人一样,你们觉得呢?”

        檀石槐说完这话又故意停顿了下,大帐中顿时议论纷纷,大部分首领都在说自己对檀石槐是如何如何忠心等等,脸上更是配上真诚的表情,当然,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檀石槐在乎的不是这个,他需要这些人摆出个姿态就够了。

        接着,檀石槐又继续说道:“从前年开始我就不断派人在三韩地区传出流言说徐荣有自立之心,现在应该是有作用了。第二,徐荣虽老练,但是公孙续太年轻,年轻人会干什么呢?在一番大胜过后肯定会骄傲自满,尤其是在他眼中鲜卑军不足为虑的时候,今天你们应该看到了。公孙续先派人单挑,后又派人斗阵,赢了千匹战马就喜不自胜,明显还是孩子心性,连赢两场后就妄图以区区两万骑兵攻击我大军,说明他现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已经失去基本的判断了。徐荣劝阻住了反而落得一顿马鞭和呵斥,公孙续的这种行为至少会让徐荣寒心,如此下去两人必定心生芥蒂,将帅不和的情况下,你觉得汉军还有几成胜算?”

        众人听了这话后顿时眼前一亮,檀石槐不说他们还真没有意识到,现在檀石槐详细解释后他们才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正是应了【创建和谐家园】那句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有几个人能理清这里面的奥秘呢。”

        檀石槐等众人消化掉这些信息后又继续说道:“一开始,汉军坚持不战,我还以为公孙续真的是少年老成,现在看来不过是徐荣为他制定的计划而已,也只有徐荣才能这么沉稳。但是,现在的局势超出了徐荣的控制,公孙续明显也感觉到徐荣在军中的地位不利于他的统治,从今天战场上公孙续说的那番话就能看出来,可惜徐荣不够圆滑,不然早晚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还有一点你们都没有注意到,公孙续招募草原仆从军本意是弥补自身兵力的劣势,但异族骑兵哪是这么好控制的,尤其是在待遇不公的情况下,公孙续为了稳定仆从军的军心,竟然大量赏赐这些人、而且到目前为止,仆从军都没有正面跟我们交锋,不用干活又能有大量赏赐,这让很多汉军将士都眼红,但是公孙续竟然没有意识到,我都怀疑公孙续是不是儒家学说的书看多了,要不然就是傻了。现在仆从军之所以还能被他掌控那只是因为他目前还在优势中,只要我们奋力一搏,四万仆从军将是压垮公孙续的最后一根稻草,老夫早就派了不少人混进去了,只要时机已到,仆从军反而会被我等所用。到那时候他是想哭也都来不及啊。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必胜的理由,想必汉军中有能人异士能够看出,但是现在的公孙续能否听得进去呢?就算是霍去病当年也不过是个年轻气盛的娃娃而已,还不是得靠他舅舅罩着,现在公孙续自己一个人,能顾虑到那么多吗?所以大家不要再有什么担心了,回去好好安抚手下将士,不出一个月,汉军必败。”

        檀石槐的话一说完,所有人才算是放心了,草原霸主雄风仍在,没有谁再敢生出二心。

        就在鲜卑军中军大帐中分析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汉军大营,公孙续的帅帐中,公孙续与戏志才,贾诩,徐荣正在一起喝着小酒,吃着烤全羊,同时商量接下来该怎么打仗的问题。

        四人脸上皆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神色,要是檀石槐能看到这番景象大概会感叹:“【创建和谐家园】狡诈啊。”

      第38章 示敌以弱

        鲜卑军中自那夜檀石槐一番教导后所有部落首领都斗志昂扬。这五天来他们都在不断给自己手下的骑兵打气,虽然公孙续表现的骄傲自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天的失败对鲜卑军的打击太大。

        很多士兵都有畏战的情绪,草原男儿的血性被打的没有剩下多少了,为了半个月后的决战,檀石槐也指示所有首领必须将士气提起来。

        大量物资被赏赐下去,一头头牛羊被宰杀,一个个骁勇的士兵被提拔,鲜卑军营中顿时成了赏罚分明的军事重地,经过一系列措施,鲜卑士兵的士气终于给提上来了,草原人的凶性还在,为了钱财和赏赐,为了拥有更多的牛羊和更高的地位,所有鲜卑士兵现在都迫切与汉军一战。

        汉军大营这边一切依旧,徐荣负责粮草和后军的安全,同时看住了仆从军,高顺自上次大战过后再军中的威望直线上升,现在大营的安全和防守都由高顺负责。

        公孙续这几天一直在军中饮酒作乐,时不时的还要拉上赵云等人比试武艺骑术和骑射,虽然有徐荣等人的不断劝谏,但是公孙续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觉得军中演武没有多大意思,好几次都率领亲兵出去围猎。

        这些信息通过内奸和探子不断传进檀石槐的大帐中,这更加坚定了檀石槐的设想。其实想想也就这么回事,当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不也在军中围起了自己的游戏场吗?

        而且霍去病当年也有不管士兵死活的时候,自己吃剩下的美食直接就倒掉,军中却有不少士兵都忍饥挨饿,年轻将领再怎么厉害也还终究是太年轻了啊。

        少年老成的后起之秀不是没有,但不是每个朝代都会有的,恰巧,公孙续这些年太顺利了,也骄傲了。

        自从有几次出去打猎后公孙续的心似乎收不住了,接连几天,公孙续都是在外围猎,有几次甚至于鲜卑军的刺侯遭遇了,差点招来鲜卑军大军的围攻,自此以后公孙续才算是收敛了。

        至少出去的次数减少了,也不会离汉军大营太远。一转眼,离上次两军交锋都过去八天了,这八天汉军大营十不断有事发生,除了公孙续爱折腾外,仆从军和汉军也发生过不少摩擦,有两次甚至都大打出手,汉军仗着兵甲犀利,只是有几十个人受伤而已。

        但是仆从军死了将近两百多人这事差点引起两军混战,后来公孙续虽然强制压下这件事情,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汉军内部已经矛盾重重了。

        这些消息都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了檀石槐那里,而且檀石槐也了解到,虽然汉军大营中有徐荣在调解矛盾,公孙续也时不时的露一下面,但是总的来说公孙续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而徐荣也因为官职的原因,压制不住骄纵的仆从军和一些汉军将士,所以,矛盾一直都只是压制,并没有解决。檀石槐一直在大帐内分析这些信息,和连一直守候在檀石槐身边,这是檀石槐特意要求的。

        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在临死前除了帮儿子稳定住在部落中的地位,也更希望能多教点东西给他,部落就要交给和连,但是檀石槐却不是很放心,现在能指点多少就指点多少。

        汉军大营中,徐荣多次求见主帅公孙续汇报军中情况,但是公孙续只召见过两次,军中将领看了都心急,现在的公孙续和出征前完全是两个样子了,都疏远了军中几个重要将领。

        赵云文丑一直带领游骑在外巡视,高顺张飞关羽主要负责练兵,黄忠主要负责出征前招募的亲卫少年营两千人的训练,这几个人都还没有发现军中的问题。

        颜良徐荣负责军中大小军务,发现的问题较多,但是很多事情没有公孙续出面是解决不了的,这不是能力威望的问题,关键是公孙续才是主帅,军中第一人。

        如果徐荣或是颜良出面做了一些越权的事情,哪怕做的再好这也是在挑战公孙续的威信,这也是上位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徐荣不断求见公孙续的那一幕的发生。

        就这样连续过了五天,公孙续还是不召见徐荣,这几天仆从军闹事越来越凶,原来由于没有与鲜卑军交战,这些仆从军就不会有赏赐,他们与汉军不同,他们的赏赐全部来源于劫掠。

        汉军有官饷,幽州军自从公孙续推行军事改革后平时的赏赐也是很丰厚的,所以汉军压根不用操心这些事情。但是仆从军的人军纪本来就差,全靠公孙续压制着,现在公孙续不管事,他们就有了别的心思,有一部分人偷偷溜出去想抢劫一些小部落。

        但是方圆两百里内早就没有了那些小部落的存在,不仅没有抢到啥反而还引起不小的混乱,文丑在外率千人队巡视的时候正好遇到一队大概一千人的仆从军,本来文丑是要将他们押解回来等候处置的,但是这仆从军不服管更对文丑挑衅。

        文丑本来就是个暴脾气,一直没有捞着战功,还被这群人挑衅,一时气愤不过就率军攻击了这一千人两军交战互有损伤,文丑这方死伤三百,仆从军战死五百,俘虏三百,其余的打散了跑了。

        这件事情传回大营后被有心人利用传的越来越凶,最后成了汉军要杀光仆从军,只是现在还没有到下手的时候所以才会采取这种文火煮青蛙的办法,这下仆从军就不安分了,等着死可不是草原人愿意的。

        几个万夫长不断要求公孙续给出合理的解释,公孙续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不得已处罚了文丑才算平息了这件事情。汉军虽有怨言,但终究是没有酿成大错。

        檀石槐看着形势对自己越来越有利就开始着手准备总决战了,现在的鲜卑军还有兵力上的优势,只要能策反仆从军,这仗就算是赢定了。就算不能策反,好歹也不让他们跟自己做对。

        自从被惩罚过后文丑很不服气,老是没事就去找仆从军的麻烦,有几次跟张飞和颜良喝酒的时候就扬言要报仇,更有几次竟说出公孙续赏罚不明,厚此薄彼的话,颜良无奈,只得向公孙续申请把文丑调走去后方押运粮草,连同跟文丑闹事的那一千游骑也给调走了。

        汉军大营这才算是平静了下来。一切都朝着檀石槐预计的方向发展,到现在为止,公孙续的优势已经慢慢减弱,檀石槐也坚持不战,只等最后总决战。

        这让公孙续很生气,虽然公孙续多次派人去挑衅叫阵,但是檀石槐压根就是不搭理,最多也就是派点人去应付下,只要汉军不是真的进攻,檀石槐都不让鲜卑军出击。

        现在的形势反而改变了。一开始公孙续防守不远出击,慢慢才会占有优势,现在换成了檀石槐防守不进攻,慢慢扳回优势,在这样的一增一减中,檀石槐已经大致部署好决战的任务,而公孙续还只是不断派人叫阵,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汉军这边总体上来说还是很安稳,贾诩戏志才两名军师也很少露面,现在能够见到公孙续的也就这两名军师了,汉军将士一直都是卖力的训练。

        黄忠训练的亲卫少年营也有了不小的进步,这批少年是公孙续这些年挑选出来的,只是趁着这次东征成军带出来历练,暂时黄叙和典满任校尉统领这两千人。

        张飞主要还是盯着他的重骑兵,其他将领各司其职,慢慢将前面的矛盾化解掉了。大军也期待着决战,毕竟出征已经两个月了,孤军远战,将士们也会思家。

        更重要的是,军中粮草已经不足,只够大军半个月之用,后续粮草一时也接济不上,当然,鲜卑军这边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鲜卑军也迫切希望决战,早日结果了这批汉军他们才好去发财。

        汉军大营两百里外,这里早就超出了两军的侦查范围,本来有些游牧的小部落也早就远远逃逸了,现在这里除了飞鸟走兽再无其他生命。

        但就在这时候,二十名骑兵策马奔过然后分散开侦查一会后其中一个什长说道:“这里有座山,附近有水源,适合大军扎营,张兵陈彪,你们两个回去禀报军师就说找到适合大军扎营的地方了,其余人随我继续侦查。”“喏。”众骑兵领命后都各干各的去了。

        晚上,一直大约三万人的军队在这扎营,游骑散出了将近七十里开外,中军大帐中,几员将领围着个圈子在商量事情。

        其中一人赫然是应该留守幽州和三韩的徐庶和徐晃等人,周仓廖化裴元绍也在,还有两个年轻校尉也参与讨论,只听周仓说道:“奶奶的,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总算是要到了,就这点路骑兵五天就可以走完,我们都走了将近一个月了,一路上还不准让别人知道,真是憋死我了,这下好了,总算是可以活动筋骨了。”

        徐晃听了这话后慢慢的抬起头说道:“没有主公和军师的手令,谁也不准私自离开大军,就连暗哨出去侦查也必须是有手令才行,你要是敢违背军令,耽误了主公的大计,我会第一个杀了你。”

        说完又冷冷的看了周仓一眼,周仓本来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刚才那话本来也就是随便说说的,但现在被徐晃这么一盯,心里也发虚了,一路上徐晃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徐晃也有这个权力。

        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徐庶,直接领导人是徐晃,他们都有公孙续的手令,掌管生杀大权。

        徐庶放下手中的地图后看着众将说道:“主公已经传令来,文丑将军马上就要来和我们一起执行任务,从现在起所有人都要待在大营中,周仓裴元绍,你们二人要是忍不住就自尽吧。这场胜利关乎主公的事业,我们布了这么一个局,有谁要是敢来破坏谁就得死,别怪军法无情。公明,从明日起便在此整训军队,务必使那两万杀手锏的战斗力恢复起来,我们辛苦这一个月就是为了将他们秘密送到战场做最后一击,这一个月也辛苦他们了,这几日不要在乎物资,烹羊宰牛,犒赏三军。周仓裴元绍廖化,你们以前是黄巾,现在是官军,要认识自己的处境,能不能为自己搏个出身就看你们这次的努力了。关平,关羽将军把你留在我这也算是给你的一个机会,这几日你就跟着徐晃将军整训军队,不能出一点差错。关羽将军对你期望很高,可不要叫他失望才好。”

        原来这两名年轻校尉中的一个叫关平,这还是关羽在去丹阳募兵的路上路过一个叫关家庄的时候受了义子,关平的亲生父亲非常仰慕幽州兵的威名,一直想让儿子有个好出身,遇到关羽后毫不犹豫让关平认其做义父,更把全部家业搬到了幽州。

        关平现在才十六岁,本应该呆在公孙续的亲兵少年营,但是关羽有意让他先磨练,就送到了徐庶这边。

        关平听了徐庶的命令后马上站起来跪下领命,年轻白净的脸也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吩咐好这些事情后徐庶又转头对另外一个年轻校尉说道:“夏侯兰听令,你跟在子龙将军身身边征战将近两年了,所以,这侦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大军能否保密,能否安全的躲过鲜卑军的暗哨就看你的了。”

        “属下必不负军师所托。”这人是夏侯兰,比赵云小八岁,从小跟赵云一起长大,一身武艺也是赵云手把手教出来的,两年前满了十五岁后就来投奔赵云,一直担任赵云的亲兵,这次被赵云派到徐庶军中听令。

        这群也算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将军在徐庶和徐晃的带领下正进行着一项任务。

        事关重大,徐庶和徐晃不得不重视,这是这两个人第一次独立领兵,而且是作为奇兵决定大仗胜负的关键,所以两人都再三强调军纪。

        徐庶心里清楚,只要他们这边安排的好,胜利必属于幽州军,主公已经花了两个月的时候做障眼法,为的就是现在。徐庶很期待,这一仗注定自己要天下闻名,也会决定自己在幽州军中的地位。

        汉军大营,公孙续和贾诩戏志才接到了徐庶的密报,知道决战是可以拉开了,三人相对一笑,一切全在不言中。

      第二卷

      第39章 决战(一)

        又过去了六天,两军粮草都难以维持,檀石槐经过多方面分析觉得决战时机已经到了,再拖下去的话反而会完全打磨掉汉军的战斗欲望让汉军有撤退的想法。

        所以,檀石槐很正式的送出战书约公孙续决战,公孙续也欣然同意,两军约定明日晌午在平原上摆阵决战,一战决定胜负。

        两军早就在准备决战,所以,到现在也就没有啥准备的了。

        第二天,公孙续留高顺率四千千陷阵营和关羽麾下的六千精锐步兵以及其他步兵三万留守大营,为了安全起见,张飞率三千重骑兵和两千公孙续的亲兵卫协助高顺镇守大营。

        然后公孙续率大将徐荣颜良关羽黄忠和六万五千精锐骑兵并四万仆从军赶往决战地点,檀石槐这边率领自己的心腹将领和骑兵十三万赴约,留和连率三万骑兵镇守大营,这镇守大营的三万骑兵有一万是檀石槐绝对的心腹和精锐,其余两万人只能算临时征召的战士。

        由于这次决战是骑兵对决,公孙续也不打算采取以前的策略,反正是骑兵对骑兵,就看谁更厉害了,公孙续摆出了个箭矢冲锋阵,赵云率自己的五百亲兵和从仆从军中挑选出的死士最为箭头。

        以其他仆从军为箭矢的腰部,并派一万汉军尾随,其他人分成三队,左右两队各两万人分别由关羽颜良率领,只等看准了机会就上去厮杀。

        公孙续和黄忠徐荣率一万五千骑兵作为最后的力量,胜则全部投入摧垮鲜卑军,败则以这一万五千人殿后,保证大军安全撤离。

        檀石槐也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战法,他就以七万骑兵也摆出了个箭矢阵,跟公孙续摆出的阵型一样,左右也留下各两万人的骑兵寻找战机,剩下两万人留作预备队。

        双方采取的战法都是稳中求胜,要来个针尖对麦芒的对决。

        檀石槐在阵后看到公孙续摆出的阵型后叹息道:“才华横溢,虎熊之将,冠军侯再生也不过如此,可惜终究还是年轻了啊,就让老夫来教教你怎么打仗吧,你错就错在不该对仆从军抱以太大信心。”

        “你不懂草原的生存法则啊,更不该用汉家腐儒的观点对待他们,这次,你会明白的。”说完檀石槐就下令道:“不要给敌人有喘息之机,摧垮他们的头部我们就赢了。全军冲锋。”

        双方几乎同时下令冲锋,顿时安静的草原响起了雷鸣般的喊杀声,两军在广袤的草原上相向对冲。

        汉军的箭矢部位有赵云和他的亲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都是身经百战之辈,个个都是赵云手把手教出来的高手,才一接战汉军就稳占上风,压制住了鲜卑军的猛攻。

        两军将士相互追逐,砍杀,射击,没有人愿意死在这,他们只想着杀死对手,自己活下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