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霸爱成瘾:忠犬老公超给力作者:凤芒》-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昨天的面还剩下两捆,番茄也剩一些,可以少买点,但是油用光了,要买一瓶新的油。

          农贸市场旁边有榨油坊,卖纯正鲜榨的花生油,味道香浓纯正,做出来的饭特别香,朱茯苓一口气买了两瓶。

          除了意大利面,她今天还要做绿豆海带汤。

          做法昨天试过了,简单易上手,但效果不错,今天只要如法炮制,然后当做餐后甜点试卖,应该能卖出去一些。

          但是怎么定价是个问题。

          这东西用料是什么,一眼就看得出来,绿豆海带什么的,本来就不值什么钱,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只不过熬制和冰镇很讲究火候,也费时费力,就是挣个辛苦钱。

          至于这个辛苦值多少钱,那就不好说了。

          要是卖贵了,肯定没人买账,一番苦功夫就白费了。

          还是卖便宜点吧。

          一份份意大利面装进一次性饭盒里,绿豆海带汤也放进水缸里冰镇过,装在新买的铁桶里,用盖子盖好。

          准备好一切,又是一身臭汗。

          朱茯苓这回带了衣裳出来,去厕所洗了个冷水澡,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才拉动手推车,往厂区那边去。

          还是摆在上回的位置。

          但和上回不同,早早就有七八个工人在伸长脖子等着了。

          “姑娘,你可算来了!昨天吃过你做的面,那个味儿啊,惦记着我做梦都在流口水!”

          “那可不?早上吃食堂的包子都不香了,刚下工就出来等着了,还怕你不来了呢?”

          “大老远闻到味儿我就知道是你来了,先给我来两份!”

          大家一哄而上,生怕像昨天一样慢一步就买不到了。

          朱茯苓脸上笑开了花,生意好她当然高兴,“我今天做了很多,人人有份的,不用抢,一个一个来。”

          大家都很配合,见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忙得一头汗,还很自觉地帮她分盒饭,秩序好的不得了。

          有人看到旁边的铁桶,来了兴致,“姑娘,这又是什么?”

          绿豆海带汤在后世是南方人的夏日必备凉品,80年代还没普及开来,所以尽管美味,但很少有人知道还能这么吃。

          跟意大利面一样,算是新鲜玩意儿。

          “这是绿豆海带汤,清热解暑,夏天喝润喉爽口,最合适了。”

          “这怎么卖?”

          “三毛一份,要不要来一份尝尝鲜?”

          “行!你的手艺,信得过!”

          朱茯苓买了一次性塑料碗,个头挺大,装了满满一碗,分量足足的,即使三毛钱一份,也不会让人觉得亏。

          几口喝下去,果真清凉爽口,酷暑的天仿佛都变清凉了。

          “好喝!”那大叔赞不绝口。

          其他人见了,也买了一份尝鲜,最后无一例外都是好评。

          满满一大桶绿豆海带汤,在意大利面卖完的时候,也卖掉了一半,但效果比朱茯苓预想的要差一些。

          没办法,没有冰箱保存,风味本就逊色了一些,加上天气闷热,就这么放着个把小时,用水冰过的效果也没了,难怪没有意大利面畅销。

          不可能事事如意,小赚一笔已经很不错了。

          朱茯苓看得挺开,回到旧厂房,关门数钱。

          今天早上花出去的总成本是16块5,午饭做的意大利面比昨天多,加上卖绿豆海带汤挣的钱,总共挣了33块7,净利润17块2。

          比昨天的7块2翻了两倍还不止!

          这还只是卖午饭,现在就准备晚饭,再拿出去卖一波,那岂不是还要翻倍?

          朱茯苓躺倒在用木板钉成的简易床上,累得腰酸背痛,可是脸上却满是高兴的笑容。

          挣了钱,能不高兴吗?

          再苦再累,都值了!

          只休息了不到半小时,朱茯苓马不停蹄赶去农贸市场买食材,赶在晚饭时间又拉一车去卖。

          等到晚上关起门来数钱,果不其然,一天下来总利润31块6!

          朱茯苓美滋滋地去银行存钱,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变大,心里无比踏实,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她天天卖饭。

          渐渐地,不只卖意大利面,还多了别的菜色。

          扬州炒饭,地三鲜,麻婆豆腐......

          开始变着花样做,唯一不变的是,不管做什么,工人们都一致好评,很快就能销售一空,根本不愁卖。

          被她的手艺养刁了胃口的工人们,渐渐不满足只吃素了。

          “姑娘,你手艺这么好,咋都是做素菜啊?”

          “好吃是好吃,可你好歹做点肉菜,卖贵点都成,不然多浪费你这手艺?”

          这主意好!

          朱茯苓正有这打算呢!

         第18章 设计机会

          第18章设计机会

          之前不做肉菜,一来肉不好保存,处理起来也费劲,二来没有本金,买不起肉。

          现在不一样了,至少买得起肉菜了。

          “行!明天我做肉菜,大家可要捧场啊!”

          朱茯苓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增加了一道鱼香肉丝,没有意外地,大受好评。

          虽然定价1块5一份,并不便宜,但架不住朱茯苓用料实在,肉又多又好吃,而且还可以免费加饭!

          于是,鱼香肉丝很快被抢购一空,朱茯苓还被催着开发其他的菜色。

          摆明了是有钱赚嘛!

          机会摆在眼前,朱茯苓没道理不抓住,于是,接下来半个月轮着上新菜色。

          糖醋排骨,回锅肉,红烧鱼......

          挨个卖了一轮,每天来她这儿买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的净利润从30元涨到50元,而她存折里的数字从两位数涨到三位数,已经有400多元了!

          这个时候,李姐带来一个好消息。

          “有一个市里的艺术院校要定制校服,找了好几个厂子做样衣都不满意,不是太古板就是剪裁不好,没有什么美感,很不符合他们艺术院校的气质,我就想到了你。”

          李姐瞅了一眼琳琅满目的厨房,“你卖盒饭好像挺顺利,那校服定制这活儿你还接吗?”

          “接!”

          服装设计才是她热爱的本职工作呀,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不接?

          朱茯苓不带犹豫的,直接答应下来,“校方有什么要求吗?”

          “学校领导也不知道要做咋样的,就是要青春活力,符合艺术院校的学生气质,然后男女不同款。”

          这个简单,对堂堂时装设计师而言,简直是小!

          “行!我先做几版设计稿让校领导挑。”

          “设计稿是啥?”李姐一脸懵。

          服装设计对80年代来说还是很新潮的东西,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服装设计所涉及到的工作流程了。

          李姐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她觉得朱茯苓很专业。

          她的眼光没错,这姑娘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校方之前没少找裁缝店和服装厂,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可见要求之高,品味也刁钻,朱茯苓年纪轻轻,做出来的东西能入得了校方的眼吗?

          “你先把你说的设计稿做出来,我拿去给校领导看看,能不能定下来,要看校领导的意见。”

          “行!”

          朱茯苓一口应下来,卖盒饭的生意也决定暂停两天。

          既然要做设计稿,就要准备设计的工具,基础的纸笔少不了,还要花时间设计。

          于是,疯忙了半个月的节奏终于停下,朱茯苓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再着手画设计稿。

          她先去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突然发现裤头好像变松了?

          自从上回又不欢而散后,程越已经好些天没回这里,突然看到朱茯苓在家,不由多看了她两眼,“你今天竟然在家?”

          奇了怪了,朱茯苓好像又变了,好像是变瘦了?

          朱茯苓现在有小金库,整个人底气足足的,能心平气和对待程越,“我买了点肉菜,正要做饭,你要在家吃吗?”

          家。

          这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在程越心里便激起别样的滋味。

          想到她做过的意大利面和扬州炒饭,程越二话不说直接坐下来,“吃!”

          张艳丽买菜回来,正好经过,听到这个对话,不由道:“程主任,要不我也来你家凑个热闹?我正好买了菜,但是手艺在你媳妇面前实在不够看,她做的意大利面我可惦记好久了!”

          程越看了朱茯苓一眼,似乎是要看她的意思。

          朱茯苓微笑道:“我还欠张姐两把面还半瓶油没还呢,正好今天有空,干脆就请你吃饭吧,你在我这儿吃,没人给你家老李做饭,干脆让他一起过来吧。”

          “好嘞!你家那口子也想尝尝你的手艺呢!”张艳丽乐呵呵的,转头就看到刘梅。

          刘梅一听朱茯苓要请客,轻哼一声,抬高了音量,“大家都来听听呀!程主任家今天请客,大家都来聚一聚,人多才热闹呀!”

          筒子楼挨家挨户的,离得很近,她这么一喊,左邻右舍听得清清楚楚,当真有几户邻居凑上来。

          不是给朱茯苓捧场,而是因为程越是厂里的主任,职位在左邻右舍中是最高的,谁见了都少不了要巴结一下。

          一听他家请客,自然要往前凑。

          一眨眼,就来了七八号人。

          好在大家都不是空手来,手里或多或少拎了东西,避免了朱茯苓厨房不够菜的窘境,就是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

          刘梅笑眯眯的,看似在捧朱茯苓,“听说是程主任媳妇亲自下厨,大家今天可有口福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0: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