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霸明》-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也刮了秦馆这么多银子,你为什么这般为本官想。”

      这话伤人的很,宋婵婵却不顾得,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带着哭腔说道:“张瀚张老爷已经致仕还乡,京师中也不知道多少豺狼盯着秦馆和妾身,老爷若不在,恐怕妾身和秦馆的那些姑娘就要被吞的一点渣子也不剩,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牵挂在老爷您的身上,妾身如何不这么想。”

      还要继续磕头,王通上前把她拉了起来,叹了口气说道:“本官说的莽撞了,你一个女子操持那么多,真是不容易。”

      宋婵婵听到这个,顿时是受不了了,眼泪哗哗的流淌下来,一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王通沉声说道:“宋姑娘不必担心,本官后面站着谁,你想都不敢想,本官把话撂在这边,,谁也不能碰你的秦馆。”

      宋婵婵被他这自信满满的话说的一愣,这谈话倒也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王通轻轻拍拍她的肩膀,柔声说道:“天这么晚,那些言官也不会今晚上疏弹劾本官,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行计较不迟。”

      昨晚那酒席,大家发现王通回来的神色严肃,试探着问了几句王通也不说,大家也不好继续闹下去,吃了点汤面也就散了。

      这晚上王通却没有睡着,宋婵婵是知道自己不怕什么顺天府府丞,不怕锦衣卫千户,甚至不怕安平侯,不怕吏部尚书,可还这般慌张的过来报信,难道这些言官清流,除了读书一点能耐没有的废物们,他们的弹劾还能对自己有什么损害,最起码这次丁忧夺情之事,自己是最先站对了位置,张阁老肯定会对自己亲近信任,到时候大明最核心的人物都是自己的后台,难道还要怕什么不成。

      可翻来覆去的想,终究是睡不着,王通按照以往的习惯打开了箱子,想要翻出火铳来收拾一通,打开后才想起,火铳已经交给乔大他们做样子去了。

      大清早起来,连一丝天光也无,王通在院子里练了套枪术,这才定下神来,他也没有按照往常的习惯去自己的产业逛逛,只是等着。

      天渐渐亮起来,可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云,乌压压的让人很不舒服,听着皇城传来的钟鼓声,邹义应该到这边了,王通急忙出了门。

      邹义今天来的倒是早,他的表情也看不出什么端倪,还是那般温和,王通还没发问,邹义却笑着先开口说道:“在司礼监当差的,每日在票上批红,都要有一手好字,冯公公的字那自然不必说,咱家义父大人的字你一定没见过,来来,咱们都开开眼。”

      邹义笑着从怀中拿出个纸卷,在手中展开,不过是个一尺见方大小,上面工工整整的写了一个字:“忍!”

      第一卷第一百八十章 天子撒泼首辅直言

      “为什么要忍?”

      展开这条幅之后,王通自然认得这幅字,但还是忍不住要问。

      端坐在那里的邹义摇摇头,沉声的说道:“为兄也不知道,但义父大人给你写这幅字必然有他的道理。”

      “昨夜有人把消息传到我这边,告诉我京师的言官清流要联名参我,难道是为了这件事忍,难道我还要怕那些书生?”

      王通已经有点激动,邹义听到他的话却是一愣,看来是才知道原因,稍沉吟之后才开口说道:“言官清流除了那脑子坏掉的,其余的谁会真的为大义直言,他们就是朝廷大佬的刀剑,这联名上疏背后差不多都一个或者几个二品或者以上的官员唆使,王兄弟,你到底得罪谁了?”

      王通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回走了几步,低声吼道:“我得罪了谁,我自己都不知道,平安牌子我把京师开设青楼赌场的那些人家全都给得罪了,可他们又算得了什么,他们不知道,难道张公公不知道谁在我的背后护着,到底是谁,倒地我触犯得罪了谁!!?”

      邹义听到他的话,身子一震,苦笑着说道:“天下间的事,义父大人护不住还要让王兄弟你忍的,他老人家得罪不起的人也没有几个了……”

      话到这里,王通呆住,然后泄气的坐回了椅子上,面若死灰,不知道为何,看到一向是从容淡定的王通这般样子,倒是让邹义觉得亲近了些。

      屋中沉默了一会,邹义低声说道:

      “就咱们两个说这个话,眼下的确要有祸事临头,可既然义父大人写了这个字出来,那就说明事情没有到杀头灭族那一步,真要是犯了那等大错,义父大人根本就不会再理睬王兄弟你。”

      这话说的刻薄,但的确是如此道理,王通深吸了口气,直了直身子,转头问道:“邹大哥,我现在该如何做。”

      邹义苦笑着说道:

      “还能做什么,无非是把钱财和人手都换个地方,等着吧!”

      “陛下,今日通政司呈上下来的都察院和各科给事中的奏折,都是参劾锦衣卫百户王通倚仗权贵,在京师中横行不法,搜刮民脂民膏,民怨沸腾不可止……”

      “……顺天府乃是京师牧民官署,府尹府丞代天牧民,然小小百户竟然当面咆哮,全无规矩……”

      “……王通自入锦衣亲军当差时起,就残暴凶狠,目无法纪,当街辱骂殴打上官,败坏伦理纲常……”

      “……贪财好色,搜刮钱财无所不用其极,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当街开店,且在青楼烟花之地,开捐收税,败坏朝廷……”

      都察院右都御史卢孝东在那里拿着奏折朗读,内阁所在地的文渊阁中,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各个神色严肃的坐在那里。

      坐在正位的万历小皇帝面如寒霜,毫无表情的听着下面的诵读,这些言官要攻讦起来,那真是什么罪名都能给人安上。

      万历皇帝在虎威武馆这件事,也就是这屋中的人才有资格知道,出于种种考虑,言官们并没有在奏折中提到这个。

      右都御史卢孝东一封封读完,边上的左都御史刘述宾却跪下陈奏,郑重的说道:“陛下乃是天下之君,应当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圣贤道理,方才治国安天下,统御亿兆生民,可陛下百余天内竟然痴迷粗鄙武事,亲狎小人,臣冒死上奏,恳请陛下近圣贤之道,亲圣贤之臣,远奸邪小人。”

      话说的铿锵有力,说完就是磕头在地,屋中诸人尽管都有个严肃模样,可此时的眼神却都集中到了万历皇帝的脸上。

      小皇帝在一年前还是个圆滚滚的胖脸,现在却有些棱角了,张居正、申时行等人都是见过嘉靖皇帝的,眼下的万历依稀有些他祖父的模样。

      万历沉默了一会,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温和的问道:“刘爱卿,现在通政使是不是潘广德?”

      众人都有些【创建和谐家园】,心想万历皇帝为什么要问这个不相干的话语,刘述宾抬起头开口回答道:“回禀陛下,通政司的通政使正是潘广德。”

      “潘广德做的不错,寡人要好好的奖赏他,从前下面递上的折子,除了那些加急的之外,都是隔一天才呈上来,今日这些没过一个时辰就送过来了吧,差事办的这般用心,寡人要好好奖赏才是。”

      万历皇帝说完之后,刘述宾一愣,他也听出来万历皇帝这话蕴含的讥刺之意,万历皇帝端坐在那里,笑着问道:“诸位爱卿,寡人个头长了许多,身子壮健了许多,读书上朝的时候都觉得精神十足,对朕这么有好处的事情,刘爱卿你说是粗鄙之事,莫非寡人体弱多病方才遂了你的意思?”

      这句话太重了,刘述宾急切的嘶声回答说道:“臣所言只是让陛下多读圣贤书,多领会圣贤的道理,万万没有其他的意思,请陛下明察,请陛下明察啊!”

      内阁大学士、新任礼部尚书申时行连忙站起,恭谨的说道:“陛下龙体壮健,万岁千秋,做臣子的看到也是心中欣喜无比,刘总宪心中也是这般意思,但王通在京师中行事嚣张,搜刮青楼赌场这等污秽之地的钱财,据说还送进宫中,这要是传扬到外间去,岂不是败坏了天家盛名……”

      “那等污秽之地的消息,真真不知道申爱卿和都察院的那些监察御史如何知道,昨日东厂的呈报还说,经常有京师官员出入青楼、饮酒狎妓,莫非这些人也污秽了,他们做朕的官,岂不似乎也败坏了朕的盛名。”

      万历小皇帝脸上笑容已经消失不见,依旧是冷冷回答,方才申时行所提到的那个宗宪就是左都御史的代称。

      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这些大佬们,从未见过万历小皇帝这般的表现,可坐在万历皇帝边上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一直是脸色沉静,并没有什么眼色或者示意,他这般不动,那其余的人就不能停。

      “陛下,臣冒死一言,陛下可记得武宗朝江彬、钱宁故事,那两名小人利用天子的信任,残害忠良,密谋大逆,虽然最后伏诛,可依旧祸乱朝纲,险些倾覆社稷,这王通虽无大恶,但狼子野心已经露出端倪,陛下切要防患于未然,免得酿成大祸啊!”

      申时行在那里跪着尴尬,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张四维却又站了起来,朗声陈奏,万历皇帝端起一杯茶水,喝了口冷冰冰的说道:“张卿家这是拿武宗比朕喽!?”

      明武宗就是正德皇帝,在大明的官方评价中是一位荒唐之极的帝王,正德驾崩,嘉靖继位还要作出“继统不继嗣”,以示自己继承的是大明江山法统,而不是继承正德皇帝的传承。对这个武宗皇帝的评价可想而知,万历如此的反问,张四维也只得是跪下磕头请罪,如若不然,恐怕一个“大不敬”的帽子就扣过来了。

      “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李尚书,你有几房妻妾,你有几个亲近朋友,朕可曾问过你一句吗,寡人不记得问过,那你为何对朕的私事这般关心呢?”

      吏部尚书李幼滋才站起,就被万历皇帝那话堵了回去,现在的朝会之中,朝臣们试图引经据典,可万历皇帝却根本不和他们说道理,直接就一句句反驳了回去。

      在万历皇帝的右手边,司礼监的几名太监,从冯保张诚到下面的几名随堂,都是低眉顺眼,面无表情。

      还有资格说话的也就是内阁次辅吕调阳,可这位老先生是从来不在这个场合出头的,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就是不动。

      张居正微微摇头,他是没有想到万历皇帝居然有这么大的决心维护那王通,天子这般亲近这人,两人年岁又是相若,若是任由其发展,那将来必然大不可制,不能放任了。想到这里,张居正站了起来,先是肃然敬礼,然后沉声说道:“陛下乃是天子,天家无私事,陛下的一举一动都是天下大事,御史们风闻奏事,这王通劣迹斑斑,【创建和谐家园】人怨,若陛下一心袒护,岂不是在天下人面前落得骂名,若这般,江山社稷,列祖列宗的名声受损,陛下又当如何自处?”

      内阁首辅张居正起身谏言,万历皇帝再也不能那般耍赖的辩论了,他一直绷着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气急败坏的从龙椅上站起,大喝道:“要朕这般,要朕那般,自登基以来,朕可曾自己拿过一个主意,这天子当的有什么意思,你们当就是……”

      这话喊出,文渊阁中所有人,无论是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还是外面书办,不管是司礼监的太监还是外面伺候的小宦官,听到这话都是跪了下去。

      张居正从容的跪下,语调平缓的说道:“陛下若不纳谏,臣将上呈太后,请太后娘娘圣裁。”

      听到这句话,万历皇帝的怒气烟消云散,颓然的坐回到龙椅上。

      第一卷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无奈远小人

      大明自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如今已经是快有两百年,权力像慈圣太后李氏这般大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并不是说皇太后的地位给她如何的权力,而是张居正的改革和冯保的权势都需要她的支持,而李太后付出自己的支持后,也得到了冯保和张居正这两个内廷和外朝最高权力者的全力相助。

      这样的助力加上她万历皇帝生母的地位,一切就不同了,而且李氏寒门小户出身,知道民间疾苦和各种勾当,陪着隆庆皇帝在裕王府的时间也很久,锻炼出来了心机、城府、眼力和手段。

      李太后再有了巨大的权力之后,并没有对自己的家人纵容,她的弟弟李奇,当差勤勉,他的父亲武清侯李伟,也是谨慎低调,也曾经因为克扣边军的军衣被李太后在雪中罚跪,她的这种行事态度让百官士子天下人对她都颇为敬重,也认为她没有私心。

      这种种因素叠加,李太后已经有了废立天子的声望和能力。

      万历皇帝是李太后的亲生儿子,从小就对她敬爱异常,李太后也历经了嘉靖和隆庆两朝,万历皇帝父祖所犯的错误她不想让万历皇帝再犯。所以对皇帝的要求极为的严格,除却勤俭好学之外,还约束万历的行为。

      在万历四年年初的时候,万历皇帝曾经让一名小宫女唱曲,可那小宫女不会唱,万历皇帝就说要斩首,可这也不能真杀,最后削去了这小宫女的一缕头发。

      事情传到李太后耳中,李太后命万历皇帝跪下,然后穿礼服带凤冠,说要去太庙禀明列祖列宗,为江山社稷改立新君,那一次真是把万历皇帝吓得魂飞魄散,尽管李太后也就是做做样子,但万历皇帝却意识到了自己母后能做什么。

      这件事闹得极大,宫内宫外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评论倒是一边倒的称颂李太后。

      内阁首辅张居正作为李太后的政治同盟,自然知道对万历皇帝来说,什么人才能镇住这个已经不讲理的小皇帝。

      果然,张居正说出要奏明太后的时候,万历皇帝的气势顿时是泄了,跌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

      可今日间朝堂上的气氛已经是尴尬之极,除却万历皇帝之外,连张居正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跪在地上,几名相继出言劝谏的都头磕在地上,不敢抬起。

      这场面还真不好说谁占了上风,谁处于下风,万历皇帝靠在椅背上一会,突然出声说道:“近贤臣,远小人,众位爱卿的意思是让王通远离朕的身边,是也不是?”

      万历小皇帝的这句话,终于让文渊阁中的气氛缓和了下来,但内阁首辅张居正却没有就这么借此下台,反倒是郑重其事的说道:“陛下这一年来,心思划在圣贤之道上的少,用在武事上的太多,虎威武馆本就是小人弄出来蛊惑陛下的场所,请陛下解散武馆,将少年们各还本乡,陛下则居于宫中,减少外出的次数,勤修自身。”

      万历皇帝嘴一闭,脸色变了变,但还是开口说道:“各位爱卿都起来吧,冯大伴,张伴伴你们也起来吧!”

      一片谢恩声中,大臣和太监们纷纷站起,万历皇帝神色很平静,开口说道:“张先生说的有理,寡人这一年是荒废了些,眼下也近年关,等进了腊月,朕就散了这虎威武馆,把少年们都打发回去。”

      这话说完,张居正又领着大臣们纷纷跪了下去,口中称颂道:“陛下圣明!”

      万历皇帝自嘲的冷笑了一声,又是温和的请众人起来,大臣们都落座之后,万历皇帝肃然说道:“既然寡人远了他们,那这件事是不是就此完结,再不追究,或者诸位爱卿还要穷追猛打,非得置王通于死地才罢休。”

      任谁此时都能看出来小皇帝维护王通的决心,张阁老的指示要听从,可眼下目的似乎已经从另外一种方式达到,还这么和已经发怒的皇帝硬顶,这可不是为官之道。

      除了吕调阳和几位太监口鼻关心,事不关己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不为人注意的看了看张居正。

      偏偏这时候万历小皇帝盯得很紧,特别留意这些小动作,顿时落入眼中,小皇帝咬了咬牙,却不言语。

      张居正在座位上欠欠身,沉声说道:

      “陛下有慈悲之意,给那王通改过自新的机会,臣等自然不会违背陛下的仁德之心,但此人在京师名声太坏,留在这里恐再生是非,正反轻重,还要请陛下斟酌。”

      万历皇帝点点头,淡然开口说道:

      “张先生和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王通不能在京师是不是。”

      小皇帝说的这般直白,张居正却也不否认,只是点点头,万历小皇帝吐了口气,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将他逐出京师!”

      这个旨意一下,张居正和众臣又都是起身称颂“陛下圣明”,这些大臣低头的时候,万历皇帝冷笑了几声,没有回答。

      尽管过程有些麻烦,小皇帝发了脾气,可这也是达到了众人的目的,大家心中都松了口气,内阁次辅吕调阳开口说道:“陛下,今年天下间各处的赋税钱粮大概已经有个数目了,比去年又是多了不少,陛下是不是让户部邢尚书陈奏。”

      国库增加,这总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吕调阳也是有缓和这文渊阁中紧张气氛的意思,户部邢尚书一直没有出声,此时面露笑容的上前准备陈奏,万历小皇帝却伸手阻住了他,开口说道:“朕这边还有个人要提拔,诸位爱卿尽早定了,拟了票交给司礼监下旨尽快发出去。”

      众人马上又是正坐,人事任命是朝政中最为要紧的,每名大佬都极为关心,看看和自己有无关系。

      “锦衣卫百户王通,朕甚为熟悉,为人勤谨忠心,又有武备财赋之能,理应大用,张伴伴,锦衣卫天津提刑千户出缺了是吧?”

      说到这里,他转头问了问张诚,张诚立刻恭谨的回答说道:“回万岁爷的话,天津三卫的锦衣卫提刑千户王达民从马上摔下来坏了腿,要回京师养兵,那位置出缺了。”

      小皇帝点点头,转头说道:

      “既然如此,就让王通坐这个位置吧,兵部的张爱卿快些出个文书,司礼监批复了,就让王通启程,离开京师去赴任。”

      文渊阁中的大佬们面面相觑,言官御史们上疏弹劾,今日又是这般言辞激烈,的确把这个最受万历皇帝亲信的王通赶走,那个虎威武馆解散,但王通本人似乎没有吃太大的亏,这个结果怎么算?

      当然,在官场上能在天子身边那是最大的福气,也是最大的好位置,离的远了,这关系怎么说也要淡下去,从这方面来看,已经给了那王通最大的惩戒,断了他官场上升的路子,还有比这个更重的吗?

      不过,皇上说出这个来,要看阁老怎么想,新任礼部尚书申时行看了眼张居正,发现他面色漠然,也看不出什么喜怒,索性咬咬牙,又是站起施礼说道:“陛下……”

      “朕有些乏了,回去歇息,有什么事情张阁老看过再报到司礼监这边就是。”

      没等申时行说完,万历皇帝就起身打断了申时行的话语,头也不会的向着门口走去,几位太监连忙跟上。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落在了后面,等众人都出了屋子,他在门口停住脚步,转身笑着说道:“诸位大人,万岁爷今年十五,宫外面的小户人家的男孩到了十五,已经算顶门立户的男丁了,万岁爷也有自己的脾气,他既然让了一步,诸位大人也就见好就收,不要没完没了的,各人的徒子徒孙们今个儿回去就约束下,明日就消停下来吧!”

      屋中诸人神色都有点僵硬,张居正咳嗽了一声刚要说话,冯保欠欠身,笑着又继续说道:“诸位大人都是为了万岁爷好,咱家心里明白的,可这大明毕竟是万岁爷的大明不是,最后抓总的人还是万岁爷,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

      说完之后,冯保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