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霸明》-第3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通沉吟了一会,又是问道:

      “难道是上门来吵闹的?”

      “当初被抓的时候,曾经找到五城兵马司和户部的一个郎中来说情,不过被挡回去之后,这罗夫人也没上门,没道理被放回来了还要过来闹啊……小人在东城有朋友,罗夫人坐轿子出了门,他听了这消息就来通报小的……”

      侯万才说完,王通也不再发问,一个命妇,能在都指挥使司衙门面前掀起什么风浪,过去看看就是。

      王通这边到了衙门门前,那边却还没到,王通也没有去自家值房,直接进了门房护兵们那个小屋子,倒是让一干人诚惶诚恐。

      没有等多久,就看到素来冷清的路口出现了一行队伍,无非是拉着女眷的马车,几个骑马跟随的护卫,马车跟前伺候的婆子,后面却还有人抬着什么东西。

      护卫兵卒和门房也是看到这一行人,一直以跟班自许的侯万才连忙过来说道:“大人,要不要调军法司的宪兵过来。”

      王通好气又好笑的瞥了侯万才一眼,开口说道:“就这么几个妇人老弱的,门房这些人难道应付不了?还要大张旗鼓的调兵,不嫌丢人吗?”

      侯万才干笑几声,缩了回去,王通能跟他说这些,看似丢人,旁人却不知道有多羡慕,这可是王大人的亲近人啊,要不然怎么能被呵斥。

      但那边罗夫人的队伍过来,锦衣卫各处也是向上通报,两个当值的千户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王通在外面又都是缩了回去,有做主的人在,就不要露头惹这个麻烦了。

      但锦衣卫这衙门能向外看的地方却都是挤满了人,几个年青力壮的还从那边搬了桌子出来垫着在墙头张望。

      去上朝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也已经回到这里,听到消息也是走出来观看,锦衣卫衙门这边热闹的很。

      就算是官员家人,对锦衣卫衙门也是心存畏惧,距离这大门口还有百余步的时候,那队伍就停了下来,一名管家打扮的老汉慢慢的走了过来,到了跟前清清嗓子开口说道:“小老儿是罗府上的管家,请问锦衣卫指挥同知王通王大人可在?”

      还真是找王通的,王通摇摇头,朗声说道:“本官就是王通,不知找我何事。”

      那老汉看了看王通,突然做了个大揖说道:“王大人,小老儿奉我家主母之命,特来谢过王大人的大恩。”

      听到这个,周围看热闹的锦衣卫们都是失望,还有叹气的,王通却更加糊涂,明明是管教了他家孩子,怎么来谢过大恩。

      那管家施礼之后,却是向后招手,立刻唢呐锣鼓声大作,几个人抬着东西就向前走来,总算看清到底抬着什么,却是一块红布挂着的匾额。

      等匾额抬到了跟前,老管家上前扯掉了红布,上面却写着“铁面无私”四个大字,锦衣卫门前一片安静,骆思恭愣了半天突然大声咳嗽了起来,王通只觉得哭笑不得,送给锦衣卫衙门这块匾,到底是夸人的还是骂人的。

      “我家主母不便出面***,就请我家少爷来给大人磕头。”

      一个黝黑的中年汉子畏畏缩缩的走过来,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王通此时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完全糊涂了,那边谢完了之后就要回返,王通却将那老管家叫住,问问到底是什么事情。

      敢情这罗侍郎当年做官的时候攒下了好大家业,足够家里吃用几代,这罗侍郎的夫人在京师中还有几个做官的亲戚照应,也不愁被人欺负,可就这么一个独子,从小娇惯,长大了家中富贵又有人护着,越发的胡作非为起来。

      要说乱花钱,罗家倒还供的起,奈何被外面一些歪门邪道的人撺掇,整日里在外面折腾,甚至为了好玩去小偷小摸,更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因为是独子,家里人小时候舍不得管,大了却管不了,罗家老太太整日里担心自家孩子在外面闯什么祸事出来。

      结果锦衣卫严打,这祸害还以为有家里长辈护着,没什么干系,被抓住后当街抽了五鞭子,直接送到天津卫劳役,这等富贵子弟从小享福,根本没有吃过什么苦头,这通管教过后,直接就老实了。

      回到家之后,且不说人黑瘦了不少,老太太还没顾上心疼,却发现这祸害守规矩了不少,说话动作都老老实实的,在家几天也不敢出去胡混,反倒帮着家里***持,老太太真是感觉老天有眼,等弄明白是锦衣卫管教的功劳,立刻过来大张旗鼓的过来送匾额感谢了。

      “咱们锦衣卫有衙门开始,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吧!”

      后面不知道谁低声说道……

      第一卷第七百一十章 由此及彼心思万方

      这块送来的匾额自然由锦衣卫的兵卒们接了,看着罗家那一干人走去,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门前门内,都是面面相觑。莫说他们,就连王通都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做,还是赶过来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杨占干咳了声,开口问道:“骆都堂,王大人,这块匾额放在那里,怎么安置!?”

      问到这个话,骆思恭倒是先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自然是挂在王大人的值房之中……”

      说了半句,骆思恭自失的摇摇头,感慨笑道:“骆某祖辈上就在这锦衣卫里当差,世世代代的,听过晚上有人朝着咱们衙门里面丢死狗,泼鸡血,可没有听过有人送匾额的,开了眼界,开了眼界啊!”

      王通摆手招呼搬运匾额的兵卒,吆喝说道:“快抬进去,不要耽误了来来往往的人办差,管教了他家儿子,送去天津卫苦役一个月,本以为会招惹麻烦,没想到招来了一块匾额,王某也没想到,实在是有趣。”

      杨占回头驱散了围观看热闹,议论感慨的一干锦衣卫差役,转身和王通以及骆思恭进了门内,笑着说道:“这样的人家京师可有不少,宦官人家,可做官的人不在了,子侄懂事还好,子侄不懂事的,或者被外面的奸邪浮浪之人盯上,撺掇着吃喝嫖赌,胡乱花钱,不用几年,不是把家业败了个精光,就是牵连出了案子,那罗家的老太太如今还能管家,他儿子这般胡闹,想必也是整日里担心今后怎么办,大人这一教训,把这个罗家孩子教训老实了,乖乖呆在家里,老太太不必担心败光家业或者孩子死无葬身之地,怎么不会来感谢大人 ?[-3uww]”

      王通也笑着摇头,这桩事的确是新鲜,不过他宅子中还有人在等着议事,也不能在值房这边耽搁太久,应承了两句就向回走,骆思恭和杨占也是知道他事情忙,客气几句,就各自去办差了,虽然新立三司,可那都是新增的活计,锦衣卫原来的那些公事没有减少,甚至因为关联的业务多了,反倒是跟着增多,每个人都不如从前那么闲。

      别人忙碌,经历司百户侯真却和自家侄子侯万才殷勤的送王通出门,旁人都是艳羡的很,这样的巴结机会,想要凑上去还没这个资格。

      “锦衣卫设立近两百年,从南京到京师,从没听说什么人给送过匾额过,大人得了这个彩头,咱们锦衣卫上上下下都跟着脸上有光,属下和万才这边一定给大人四处宣扬下,让大人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名声传扬京师。”

      边上侯万才跟着谄笑说道:

      “浪子回头,街坊里最愿意传这样的故事,小的到处去说,旁人肯定愿意听,没准还会被人编成长书去各处说呢!”

      王通一愣,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令叔侄今日所做的不错,帮了本官的忙,明日上午,侯经历来我值房,有事问询,家中还有公务,先告辞了!”

      王通在衙门办差至今,下属上门禀报倒是经常,却不见王通主动让谁过来问话,侯经历得了这个命令,自然要比其他人看着亲近一层了,王通在一干护卫下簇拥着远去,两人低头躬身相送,等人去得远了,叔侄二人抬头,满脸都是喜色,侯万才更是笑出声来,侯真朝着侯万才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呵斥道:“有点庄重样子,被别人看到像什么?”

      说完之后,自己却忍不住也笑了。

      一来一去回到自己宅子的时候,天津卫过来的人都已经吃上午饭了,听到王通回来,都要丢掉手头的东西过来议事,王通自然不会这么不近人情,只是让厨房也端了东西过来,自己和扈从们一起吃。

      以往王通吃饭也是飞快,不过从锦衣卫衙门那边回来,却好像是有心事一样,在那里细嚼慢咽,其他人也不敢打搅。

      王通这边的规矩,就是谁吃完谁去忙碌,不必等王通,那边扈从亲卫们都吃的快,王通坐在书房中看着后院。

      手里还剩一块饼,王通却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也是被后院校场的演武给吸引了,其他人按部就班的练习,谭将却单独把沙东宁叫过来,两人都是拿着真兵器,正在那边教习,沙东宁手中的刀狭长锋利,在日照下闪闪发光,而谭将手中拿着的长刀和沙东宁手中的刀差不多的长短,没那么寒光闪闪,却显得颇为厚重。

      两人都是双手持刀,谭将慢慢的做一些动作,沙东宁在那里照做,颇为聚精会神,谭将每做一个动作,就停下来讲解。

      王通被吸引过去,就是因为刀刃动作,反射光芒,刺到了眼睛,王通摇摇头,笑着走出书房,绕到了校场上去。

      “谭将,你这是传给沙东宁苗刀吗?”

      听到王通询问,谭将连忙和沙东宁一起还刀入鞘,开口回答说道:“老爷看的没错,正是要将这苗刀之术传给沙东宁。”

      谭将名义上是王通的管家,实际上是王通的亲卫首领,也是王通属下这些年轻人的教头,他是谭纶当年在东南倭患时候练出的样子兵,对各项战技战法都是精熟,对下面这些年轻人也是因材施教。

      不过大部分人学的都是长矛和弓箭马术,传授刀术,王通还是第一次见到,看到王通脸上的疑问,谭将笑着解释说道:“沙东宁小时入门的武艺是倭刀,苗刀本就是戚大人和俞大人从倭刀之术上演化而来,沙东宁有这个底子,自然合适去学!”

      王通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去找马三标去议事那边,谭将,刀枪弓马,这个都该学,不过火铳施放,甚至是火炮这个,也要学的,汉斯他们不是在城外吗,也要领着年轻人多去学学,我的亲兵,样样精通不敢奢求,但样样都要会,这个是要的。”

      谭将连忙答应,王通这才回转。

      王通去往议事那屋子的时候,张世强、孙大海等人都是吃完了午饭,正在那里等待,王通进屋,众人都是站起,刚要继续,王通却开口问道:“如今要置办个戏班子,要花多少银子。”

      一听王通问这个,屋中诸人都是一愣,倒是三江商行的古自宾迟疑了下,开口说道:“大人要买北曲还是南曲的班子,北曲的,几个唱曲的女孩加上琴师一应行头,两千两就差不多,要是买南曲,魏良辅传人【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十个女孩子加上其他的,八千两就打不住了,要是认准了苏州的买,一万五千两也只有五个女孩子,还是那种刚出师的……”

      这一套一套的,王通听得都有些【创建和谐家园】,边上孙大海脸上却挂上了那种意味难明的笑容,调侃说道:“没想到老古你倒是个风流种子啊,你家婆娘不是管你管得严吗,没想到你还这么明白行情。”

      一干人也是随便惯了,古自宾连连摆手说道:“我哪敢去买戏班子,还不是宣府和辽镇那边几个发财的大人,托咱们帮忙联络,这才知道了行市。”

      沉默着的张世强却在这时插言说道:

      “大人这般清苦,不娶妻纳妾,买些女孩子回来伺候伺候也是好的,老古,去买最好的就是,咱们也不差这银子多少。”

      现在摇手的变成了王通,他哭笑不得的说道:“你们说的这班子都是在宅邸里唱的吧?别想的那么多,本官想问的是,那些大庭广众唱戏的班子!?”

      众人哄笑,古自宾开口说道:

      “老爷,小的虽然不知道,不过这等班子不会有什么价钱,二千两问题不大,无非是管他们吃住而已。”

      “买了之后,让他们唱什么戏,就是唱什么戏了吧!”

      “这个自然,买了他们,他们等若是家人奴仆,当然要听话才是!”

      王通点点头,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等今日议完了事情,老古你这边就去问问戏班子还有那些说书说评话的人,看看能不能花钱招致过来,不要以本官的名义,记得一件事,那些写戏,写评话的可以多花银两笼络,先去做,做完了找本官禀报。”

      听王通说的郑重,古自宾连忙起身答应了,王通思绪完全散开,在那里用手轻拍,自问自答的说道:“京师还没有戏园子吧?去买一块宽敞地方,前面弄一个台子,下面摆上桌椅,演戏就在台子上演,下面可以卖零食茶水,就当个茶馆那样经营……”

      下面一干人心中疑问,不过还是记下,其实方才引开话头,众人想借着这个机会劝劝王通娶妻成家的事情,可却没有机会开口,也只得是按捺下去心思,王通正说话间,马三标推门走了进来,王通也就停住了话,转了话头问道:“三标,你马队里有多少是从草原上回来的,或者就是在那边出身的?”

      第一卷第七百一十一章 公私双分一地鸡毛

      听到王通询问,马三标愣了愣开口反问道:“大人,蒙古的和【创建和谐家园】一起算吗?”

      王通点点头,虎威军的马队中蒙人不少,骑兵要会骑马,【创建和谐家园】农耕为主,接触的大牲口恐怕只会是耕牛,在永平府和顺天府东边,都有不少从草原上跑过来的零散牧民,马队招募,他们来报名自然容易被选上。

      【创建和谐家园】中,特别是王通兵源基础的军户余丁之中,极少能骑上马的,能骑马的人家,最低也是个百户的出身,这样的人自己就有去处,很少有人会来投军。

      而且会骑马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有不少是从草原上跑回来的,密云后卫和蓟镇所面对的蒙古部落是朵颜三卫,这个是和大明有同盟和议的部落,尽管也和边镇有摩擦,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也入关来劫掠。

      关系时好时坏,也有不少【创建和谐家园】生活在朵颜三卫那边,好的时候去那里讨生活,不好的时候则是跑回来。这些【创建和谐家园】也是懂得马术,也有不少成为骑兵。

      虎威军这两类人不少,还有的,就是原来步卒中身手矫健,或者能吃苦训练的,从头学习马术,这也是来源之一。

      这几类人构成了虎威军骑兵的主体,听到王通发问,马三标尽管已经将马队交卸,可对这个心中还是清楚有数。

      “蒙人主要是赤黑那边,一共是一百七十余人,从草原上来的【创建和谐家园】有二百一十五人,蒙人那边有的去庄子上养马管着马厩,所以经常有变动,所以没有准数。”

      听到马三标回答,王通沉吟了下,看了看马三标身后的门,张世强跟着王通久了,倒明白王通的意思,连忙起身去把门关上。

      到底要问什么,在自家宅院里居然这么小心谨慎,众人都是好奇,王通又沉吟了一会,开口问道:“若让他们去草原上,这些人放心吗?”

      “还以为大人你要问什么,属下正提着心呢,原来是问这个,大人不必担心,越是草原上来的,越是对咱们虎威军,对大明死心塌地,赤黑,德楞他们,家里都是被大部落杀了干净,女人孩童牲畜被掳掠回去,他们好不容易跑了出来,想要报仇却没有法子,大人领着他们去草原上杀了几次,各个都是兴高采烈,那些【创建和谐家园】也是一样,从咱们大明过去,要是那边日子好,他们又怎么会回来,跑回来的,那个心里没恨,他们去了草原上,肯定是眼睛红了想杀人,大人放心就是。”

      王通点点头,边上的张世强插嘴说道:“马队那边是精锐,人又不多,而且人比步队那边杂,所以属下这边加派人手盯了盯,这么多年下来,反倒是马队的事情少,这些人整日里和马作伴,吃饱穿暖,都很知足。”

      王通又是点头,开口沉声说道:

      “这样最好,今日间我说的事情,不要记录,不要外传,各自记在心里。”

      看到王通神色慎重,而且压低了声音,屋中几个人都是向前凑过来,准备听王通讲述。

      吏部尚书严清、户部尚书王遴都是张四维的***,张四维在家守孝,他们自然就以严清为核心聚在了一起。

      虽然是结党,可大家身为朝中大臣,国事也是重要,万历皇帝私下召对,畅言什么一战定乾坤,彻底灭掉北疆大害的说法,让严清等人都颇为头疼,如今万历皇帝亲政,在朝中也是杀伐决断,如果万历皇帝坚持,又有王通的支持,想要抗旨抗命都很麻烦,几次宅中聚会,都是商议怎么劝万历皇帝收回成命。

      但他们却是没想到,万历皇帝仅仅提了那么一次,就再也没有提起,看来兵部尚书张学颜那一番恳切直言,的确起了效果。

      这件事让众人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魏允贞的那道奏疏就让人焦头烂额了,奏疏中尽管没有提及名号,最显眼的又都是张居正、申时行、张四维等人,可内阁六部大佬家的子弟,走这样捷径的人当真不少。

      吏部尚书严清和王通相斗,在朝中是张四维***的魁首,不过他之所以能替代声名狼藉的梁梦龙,就是因为他为人还算方正,尽管是执掌吏部这等最要害的位置,可却不为自己谋什么私利,安插学生门徒之类的也做的很收敛,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严清的两个儿子在会试和殿试中也是受了这样那样的照顾。

      严清这样的人尚且如此,更别提杨巍、王遴、潘季驯一干人,山西道御史魏允贞的奏疏一上,利益切身相关的清流甚至是各部的郎官,各个衙门的年青官员都在鼓噪,严清等人善用***政争,自然也知道***的伤人之处。

      清流们一闹起来,他们也都是慌了,既然万历皇帝不再提起什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国战利弊,都是去应付安抚。

      不知道许了多少好处,不知道给了多少位置,但权贵子弟侵占仕途,却关系着士林的前途,这等事情可不是轻易能压得下去。

      但焦头烂额之后,万历皇帝在宫中却突然下旨,将魏允贞贬斥出京,京师中喧嚣的***一下子安静了些。

      “这次魏允贞那狂徒乱吠,却招致这等惩治,当真是大快人心!!”

      “……莫要高兴的那么早,你我都是从这时节过来的,这等事若是搁在当年的你我身上,你能忍气吞声,还不是一样要闹,魏允贞这混帐出头被打而已,可将这个势头一起,接下来恐怕就麻烦了……”

      “各位不知道注意没有,此次虽然喧哗,却没有往日间那么齐声,若跟往日那般,恐怕咱们中就有人要告老还乡了。”

      这般局面,严清等人,甚至是申时行那边都要慎重对待,不敢有丝毫的轻忽,这样的议论总在某家宅邸中发生。

      清流言官的***往往都是由朝中某大佬或者几位大佬煽动施行,有针对,有指向,这一次却没有什么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纷乱无章。

      魏允贞这个敢于出头的被贬斥出京,其他人有的胆怯,有的更要大闹,不过,大佬们却也看出了端倪。

      之所以这一次的清流言官闹的不成气候,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组织,没有人串联,没有核心,自然也就折腾不起来,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0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