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霸明》-第2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吉特被人毒死的消息,渐渐的也被人知晓,大胜之后各方都不希望被这件事弄的不愉快,也就压下去了。

      负责押送的那名亲兵把总,被派到蓟镇最苦的一个堡垒做把总,顺义县的知县做完这一任后却被调往陕西贫苦之地做同知,这已经类似于流放。

      事情处理的低调,各方面心照不宣的压下,可戚继光和李如松在知道真相后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太庙献俘,这个仪式即便是对天子来说也是风光无比,何况是万历这样曾经在虎威武馆学过的少年天子,要苛刻些,大家脑袋可能都保不住了,不过幸运的是,如今是李太后、冯公公、张阁老秉政,他们对这样的事并不怎么看重,或者说,并不想要万历借着这件事太过风光。

      不过这都是后话,正月二月,全天下都被密云后卫边墙外的这场大胜吸引了目光,这真是自宣德年后未有之大胜,戚继光本就是天下名将,李如松是将门长子,辽镇赫赫军功中他所占颇多。

      这次密云后卫外的会战,由他们二人率军获胜,倒也在情理之中,众人都觉得名将果然是有过人之处。

      兵部已经为这次大捷命名为“古北大捷”,有这二位的光芒掩盖,众人对虎威军也曾参加这场战役,就不那么注意了。

      在有意无意之下,甚至有禁军出塞历练,被鞑虏围攻,然后蓟镇总兵戚继光和宣府总兵李如松从容调度,将计就计,反倒是歼灭鞑虏大部,伤了鞑虏的元气云云。

      在这纷纷攘攘之中,远在山西汾州处,在腊月正月期间,勇胜伯府大门紧闭。

      正月过年,勇胜伯府没有什么欢庆气象,反倒是准备车马,似乎要远行的样子,这个也有人看到。

      但过了一段时间,勇胜伯府又是一切如故,欢宴迎客,还有大同某参将也有些异动。

      这些都在山西,而且正月间就恢复了正常,大家都在为大胜欢欣鼓舞的时候,即便有人知晓,也不会注意,更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讨论。

      过了正月二十,朝廷虽然没有明确的公文下来,不过风声却已经传出,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和宣府总兵官李如松都得了伯爵的爵位,戚继光为毅北伯、李如松为忠北伯,所率兵马各有封赏厚赐。

      虎威军此战尽管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可带回来那几千颗货真价实的首级却不是假的,就算压着也要给个说法,何况万历皇帝和张诚那边总在施加压力。

      王通进锦衣卫指挥同知,散阶为宣武将军,这是从四品的散阶,尽管是个虚职,可不少千户得的散阶都是七品和八品的,王通第一次被授散阶,就是从四品。

      不过这个从四品的散阶,也可以说是有用,也可以说是无用,无用是,这阶级没有任何的权利,等于是个衔头,有用是,若说话算数,散阶的品级,就是你实职的品级。

      李虎头和历韬、孙鑫等人这次也都有正五品的散阶赐下,所谓武德将军。

      兵部武选司***查档,却发现谭兵原来早就有千户的品级,这次也给了个从五品的散阶,算是褒奖,其余人等都有或大或小的提拔。

      谭家家将一干人对这些事情看的轻,李虎头他们几人得了万历皇帝的承诺,心里也是有底,王通更是等得起。

      除却这个之外,海河巡检和运河巡检这个私设的职位,却得了合法的身份,在天津卫设御马监天津司。

      户部有以天下南北十三省命名的十三司,各有事务,御马监虽然掌管大内收支,可设置这么一个天津司实在是不伦不类,不过内监机构的设置,总比外朝六部加个衙门要方便很多。

      而且天津卫各个关卡每年有百万两金花银送往宫内,这么大笔的数目,在这里设置个内廷的衙门也是应当。

      天津司下设海河巡检和运河巡检,巡检下各设副巡检二人,巡检正八品,副巡检从八品,各有差役十五人,在运河及海河设卡收税,准许招募民间丁壮为帮闲,协从各事。

      因为天津司掌内帑收取,金额巨大,也是重中之重,所以掌司宦官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兼任,由分驻天津锦衣卫千户王通统管。

      这个不伦不类的内廷官署却是给王通带来的真正实惠,海河巡检和运河巡检本是王通私设的官职,设卡收税也没有什么官方明文承认,把亲信安置在那边,名不正言不顺,全靠强力维持,现在最起码有了说法。

      这巡检、副巡检一共六人,又有三十名差役,这也不算什么,不过准许招募民间丁壮这一条,却让天津卫保安军和船头香众的那些护卫变成了官方招募的帮闲,有了半合法的身份。

      王通这边所得到的更大好处是,万历皇帝的这个任命和机构的设置,等于是不过问除了设卡收税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

      尽管将来海港建设,海河的部分收入都要移向海港,海河巡检肯定也要兼顾海港处,但收入的大头却是各处店铺的租赁,海上往来的贸易,几项货物的专营,这才是金山银海的买卖。

      本来天津卫各处税卡的合法化,还有这天津司的设置,外朝肯定会力争反对,可天津卫那边的几个卡子已经事实上存在了好久,又有古北口北的那场大捷,不给王通军功擢升赏赐,总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让步。

      事实上,颇有些科道官员上奏赞同,说什么与其无名无份,不若朝廷明设官署,以律令规矩约束,这才是官民两利之道。

      因为这些清流们的提议,万历甚至想要在天津卫单设类似于盐运司的单一衙门,不过试探性的询问内阁大佬们,却被坚决【创建和谐家园】回去。

      这次朝中虽然【创建和谐家园】,但都是大学士和尚书、侍郎这一批人出声,郎官主事和科道官等中低官僚倒是低调了。

      “大人,徐广国前日回到天津卫,在属下这边核销了五千四百七十两的银子,有一千四百两是买宅院买下人的花费,其余的都是宴请送礼,属下这边单子收下了,不过却让徐广国留下未走,等大人的询问。”

      孙大海说完,就递过来一本薄薄的账簿,王通拿来翻看,上面一条条写的倒是明白,无非是在京师各大商铺采买的明细,送与某某人倒也是明白,却不见什么高品的官员。

      “徐广国办差花费银子也是应当,可看这个架势,分明是拿着大人的银子自己花天酒地,实在太不像话。”

      孙大海和张世强尽管资格老,地位高,可对王通身边的文士们颇为尊重,总要加个先生的称呼,但对这徐广国却有些瞧不起,这人先前投机设卡,破落后来王通这边求职,现在又在京师这般破费,怎么让孙大海这管家看的起。

      王通翻看了几页,三江商行的帐目明细他也经常看,货物的价格大概都有印象,手中这本徐广国花费的明细,倒是看不出什么不对来,他抬手止住孙大海的说话,开口说道:“叫张世强来!”

      孙大海连忙躬身退下,过去喊人,不过却有些纳闷,方才说了半天这徐广国,怎么却去喊的张世强。

      等张世强喊到,王通扬了扬手中的帐册,开口问道:“徐广国在京师花费,你派去的人如何回报的?”

      “宅子、丫鬟仆役的确是他买的,平日过的也不节俭,不过去购买礼品什么的,应酬往来,都是带着下人,算帐时候从来不躲避人。”

      王通点点头,徐广国去了京师,王通自然不可能任由他在那边无人管,身边也是安插了眼线,听到张世强这般说,王通心中就大概有了个底细。

      “这次破天荒有清流为咱们说话,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功劳?”

      听到王通这么说,跪在地上的徐广国脸上有了几分自得神色,王通笑了笑,又是继续说道:“或者是你的钻营,或者是那些官都有生意在咱们这边,利益关心,所以才站出来说话。”

      看到徐广国低头,王通笑着说道:

      “有人说你在京师花银子太多,说你在其中做手脚,别急着分辨,你和那些官员来往,自身也要做出个气派体面来,是不是?你各处算帐出钱,都是让人跟随,好做个凭证,是不是?”

      “老爷说的是!”

      没想到王通如此明白其中关窍,徐广国愣了下才开口回答,王通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别人说你,本官信你,要用多少,要花多少,只要是用在公事上,尽管去支取,你用心做,本官这里少不得你的富贵!”

      徐广国神色严肃的磕头下去……

      第一卷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稀不贵胜后繁忙

      “花了银子,也不要立刻就给别人做事,这等京师的清流,好面子的很,收了你的银子,是给你面子,你要领他的情面,若是立刻让他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恐怕立刻会和你翻脸的。”

      慷慨激昂的话说过,王通让徐广国站了起来,带着和气的笑意交谈起来,听到王通这般说,徐广国躬身笑着说道:“老爷高见,这些进士出身的不比小的们这种举人,各个假清高的很,小的去京师经营,也是托从前的关系,请人去酒楼青楼做做,吟风弄月一番,彼此先留个印象,以后年节才好送礼,小的多说句话,置办宅子,买了丫鬟小厮,都是为了不低了自家身份,老爷京师***来,想必知道,你若没个富贵,也登不了这些富贵人的门,小的在京师这么做,也怕别人风言话,小的就放心了!”

      王通瞥了他一眼,开口悠然说道:

      “要让马儿跑,自然要让马吃草,本官这边不差饿兵,只要不耽误了正事,别的不太离谱,本官不会去管。”

      徐广国为了捞钱,敢在运河上设卡,这样胆大包天的角色,在京师钻营,又怎么会清廉自守,手脚不干净是必然。

      被王通点了一句,徐广国本来已经随便些的神情,立刻有点僵硬,王通也没有继续,反倒是笑着问道:“你方才说年节送礼?”

      徐广国连忙点头,王通又开口问道:

      “本官是武将,却不知道这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什么样子,诗文书法可好?”

      “回老爷的话,咱们大明极重这进士出身,只有靠上进士,才能谈得上做官,这等人都是文章做的精熟,还要一笔好字,要不然怎么能一次次的大考过去,入得了各级考官的眼,才能鱼跃龙门。”

      王通微一沉吟,笑着说道:

      “三节两寿的送礼,虽说有用,可毕竟次数少了些,关系还是要靠来往维持,你要打交道的这些文官,好诗文,好书法,你不若经常去求文求字,求来了,送礼答谢,这样来往不就多了吗!?”

      徐广国听到这话,愣了一愣,双掌用力一拍,大声说道:“老爷说的对,这个又是顾全他们脸面,又是给他们好处,说出去反倒是美谈,老爷这法子妙,实在是妙!”

      王通用手拍着额头,好像在回忆什么,慢慢说道:“这些人的亲眷平日里也要多来往,他们未必如何的清高好面子,经常花小钱在他们身上,也有大用的,再者,你也可以开个铺面,请这些文官的亲眷来做工,来不来无所谓,只要在这里领一份工钱!”

      屋中很安静,王通的思路也被打断,诧异看过去,却发现一直是恭敬客气的徐广国脸上全是惊骇神色,好像见到鬼神一般。

      王通从小出身贫寒,他父亲王力不过是个锦衣卫的小旗,那里见过什么市面,等十二岁亡父,遇到了万历皇帝,一步步飞黄腾达,这时候的做法计划,在外人眼中,不过是些鬼点子而已,都是孩童玩意,投了皇帝爱好。

      等离开天津卫,在这边经营出一番局面,表面众人叱责贬低,私下里也有说法,认为王通这是商贾之道,只要拉下面皮来设卡收税,任谁也能折腾出这么多的银子。

      徐广国来之前也对王通有所耳闻,确定要来投奔,又上下打听,等来到这边,看到天津卫的局面,才知道王通到底有什么样的本领,不管在练兵还是在经济上都有过人之处,这也还好说,王通毕竟在虎威武馆由名师教导,身边又有经验丰富的武将,这生意之道也可以跟手下的商人们学。

      不过徐广国今日才知道,王通对官场上迎来送往,钻营讨好,种种细小手段,居然也是这般精通,他从何处学来,有些法子就连自己也是闻所未闻。

      看到王通望过来,惊骇愣住的徐广国仍是半天才说出话:“老爷这些法子,不在京师奔走几十年,如何能够想出做到,真真是妙极,这等做法,就算是石头也能让他裂开……”

      语气却有些灰心丧气的意思,徐广国被罢官之后,来到天津卫投奔王通,就是看到王通身边缺少他这样的人,来这里正好补缺,可眼下看王通对这些居然比他还要精通,那还要自己何用,一时间却颓唐了。

      王通也看出来徐广国的神情,笑着说道:“主意本官来出,难道还要本官去京师赔笑脸跑门子,还不是要你去做,这么唉声叹气的作甚,要是本官去,连进大佬府上该怎么给门房红包都不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爱胡思乱想,办好了差事,自有富贵前程,想那么多作甚!”

      他这番话说的轻松随意,徐广国退后了两步,自从进屋来脸上的那份从容和做作都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诚心恭敬,这次却不是磕头,只是毕恭毕敬作揖施礼,开口说道:“小的请老爷再拨八千两银子给小人,小人回京就做个卖书画的铺子,将老爷所说的事情办起来。”

      王通点点头,徐广国的确是他这边缺的人才,但此人在官场上打混太久,太多不好的习惯,不能让他以为自己不可或缺,离开他一样可以做事,敲打敲打,这人才能沉下心来。

      府邸内上下办差的人都对王通和徐广国商议了一天颇为不理解,在众人眼中,徐广国所做的事情不过就是在京师花钱享乐,他甚至称不上做事,最多就是去浪费银子的,怎么大人却这般的看重。

      这边徐广国却拿出一份名单,京师清流,***大佬,何人可以直接送礼,何人需要曲线接近,何人需要从身边的人下手,都是详细禀报,由王通拍板确认之后方可实行。

      尽管还在正月之中,徐广国却没有留在天津卫和家人呆太多的时间,和王通一切敲定,在孙大海那边支取了银子,就回返京师。

      既然王通都是点头首肯,那下面的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异议了。

      不过,王通却不得闲,虎威营两个团回到天津卫之后,抚恤死伤的银子先行拨付下去,然后开始准备招募兵源补充,这些事都要王通亲自***办。

      徐广国走后的第二天,王通这边来了管着火器匠坊的主事任愿和乔大一行人,这都是自家人说话自然没什么客气遮掩,用过早饭就是登门。

      “老爷来院中看,这旗帜的质地和颜色,还是要在太阳地看的明白些!”

      几人来到院子中,乔大解开随身带着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面齐人高的旗帜来,双手举起,开口说道:“老爷请看,是卫辉布行的货色!”

      旗帜却是大红颜色,在旗帜中央部分却有黑色的虎形,这虎形颇为古朴,没有什么细致描画,看着好像是古物上的纹饰一般,可大红的颜色配上这黑色的虎形,却有一种苍凉肃杀之感。

      王通点点头,开口说道:

      “做的不错,这旗就是咱们虎威军的军旗,其余各式旗号,就以这个为底版。”

      “既然老爷看中,那就让他们那边去做了。”

      乔大举着旗在那里说道,王通点头,又是说道:“先按照这个样式赶制一批出来,工钱一切都是好说,若是做的好,今后号服这块也可以交给他家来做。”

      乔大连忙答应,这才收了旗子,三人走向屋中,王通直接开口说道:“火铳兵要扩大一倍,甚至更多,披甲的兵丁也要做到八成以上,从今天开始,自家匠坊的匠人除却造炮造船之外,其余的全部用来打造火铳和甲胄,以火铳为主,刀矛弓箭都由任主事那边官坊制造。”

      王通沉声说完,那边两人都是起身领命,王通脸色转冷,开口说道:“这次战场之上,火铳有射击三次,药池堵住的,有刀把和刀身松脱的,一共四例,查出制作的工匠是谁,按照规矩行法惩治吧!”

      “咱们一个团一千六百人,二百名火铳兵,其余以长矛兵为主,这次在草原上和鞑虏野战,诸位可有什么感悟!?”

      中午的时候,王通却去了城北的演兵场,两个团百户以上的军将都是召集起来,议论此战的得失,听到王通发问,李虎头如众人意料一般先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大人,属下以为,这大方阵虽然稳,可却苯,千五百人的大队,队列整齐就是难事,更别说是临敌应变,四处活动,若敌兵灵活机动,我军就无能为力。”

      他这边说完,那边历韬也跟着站起说道:“大人,属下曾在战场上检视敌兵尸首,死在火铳、火炮下的十之***,死在长矛刺杀下的不过十之一二,也就是说,野战之中,杀敌的手段主要以火器杀伤,长矛兵的作用却只能是站定了。”

      “……要增加火铳兵的人数……”

      说这话的人越来越多。

      第一卷第五百二十三章 军议改良永记忠烈

      坐在这里议论的人都是战争的亲历者,每个人都看到在骑兵的冲击之下,步卒除了严守阵型,硬抗敌人的骑马冲击和弓箭之外,却没什么追击和杀伤的手段,所杀死的敌人,大多是鞑虏冲阵的时候撞上长矛的。

      火铳虽然只有四百杆,可从头到尾却始终保持着对外的杀伤输出,一直在杀伤敌人,而且军将们还注意到,几十名弓手也是战斗了全程,战斗结束后,肩膀都无法抬起,而且算计下来也就是射了十箭到十一箭,火铳兵却普遍打了十五发,到最后无法发射是因为火铳过热和携带弹药有限。

      更不要说,敌人中箭,若不是被射中要害,还能作战,而被火铳打中,打死不必说,就算打中四肢,不是擦过,那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也把人打残废了。

      各个方面比较起来,在步兵团中增加火铳兵的数量和比例,也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议论几句,众人一边回忆,一边开始计算,到底多少火铳兵合适,也有人提出来,这次和鞑虏的骑兵野战,所以长矛兵才被逼得动弹不得,若是两军都是步卒对抗,长矛兵就能出大力了,不过推演之后,发现在步兵对步兵的状态下,增加火铳兵的数量会有更大的优势,这才是所有人都意见一致。

      讨论很枯燥,火铳兵如何作战很明确,所要说的无非是一个团火铳兵和长矛兵要有怎么样的比例,要如何排列。

      一个团一千六百人八个营的编制不动,不过要由原来的每团二百名火铳兵增加为每团六百名,也就是三个营。

      本来准备是每团四个营,也就是火器和冷兵器的比例各一半,不过火铳的制造和训练都未必跟得上,所以才定了这个数目。

      火铳兵的军饷比长矛兵拿的高,火铳兵要由最优秀的兵卒们充任,这个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了,在塞外草原的战斗中,火铳兵尽管不需要和敌人肉搏,可他们最先遭遇敌人,没有什么遮蔽,射击完一发之后要顶着被敌人追上砍杀的危险回去列阵,装填弹药继续战斗,他们杀伤敌人最多,自我防护反倒不如火铳兵,这样的兵种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有精良熟练的战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7 0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