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钦差队伍沿着官道向前行进,走了一段路,官道上出现了一大群人,这群人当中男女老幼全都有。虽然他们看上去没有什么敌意,但是,护卫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立刻护住了孟公瑾的马车,冲着这群人叫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挡钦差大人的队伍!”
人群当中,有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说道:“老朽是赵家村的村长,得知钦差大人前来杞南巡视,特率领全村老幼,恭迎钦差大人。”
第32章 进入杞南县
孟公瑾听说村民们堵住官道是为了欢迎他,很高兴,派一个随从去慰问一下村民们,不能寒了村民们的心。
村民们箪食壶浆,欢迎钦差队伍,给孟公瑾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杞南人民很好客嘛。
孟公瑾的随从们和村民们聊天,趁机打听一下杞南县的情况。村民们众口一词,都称颂高强,说杞南县这些年灾害频发,还闹起了盗匪,多亏了高强全力维持,剿灭了盗匪,保住了一方安宁。
在村民们的口中,高强是百年不遇的好官。朝廷每次调高强去杞城,都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出来挽留。朝廷只好顾及民意,让高强继续留任杞南县。
随从把村民们的话转述给了孟公瑾,孟公瑾说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看来这个高强还是有些业绩的。”
石正峰在旁边说道:“大人,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高强要是真的爱民如子,造福一方,这些年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告他的状了。”
随从们诧异地看着石正峰,中古世界是讲究尊卑秩序的世界,石正峰只不过是个护卫,竟敢这么和孟公瑾说话,这也太嚣张了吧?
令随从们感到意外的是,孟公瑾一点也不生气,反而问石正峰,“正峰,你的意思是这些村民都是高强故意安排的?”
石正峰说道:“是不是高强故意安排的,没有证据我也不好说,大人,咱们还是到村子里去看一看吧。”
孟公瑾说道:“咱们在路上已经耽搁了一段时间,还要在此停留?”
石正峰说道:“君上命令大人前来巡视,就是要查清楚高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咱们在民间多走访走访,晚一些去杞南县城也无碍。”
孟公瑾想了想,说道:“好吧,咱们就进村子去看一看。”
旁边的随从们目瞪口呆,孟公瑾身为钦差大臣竟然对一个小小的护卫言听计从,好像石正峰才是真正的钦差大臣似的。
惊讶过后,随从们找到了村长,说钦差大人要到他们的村子去看一看。
村长受宠若惊,说道:“钦差大人能莅临我们赵家村,是我们赵家村天大的福气呀,诸位官爷,请这边走。”
村长、村民们引领着钦差队伍,来到了赵家村,赵家村临近官道,是一座有着二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算是一座大村子。
走进村子里,石正峰四处张望,发现这村子干净整洁,矗立着一座座小土房,围着篱笆小院,小院里六畜兴旺,一派惬意的田园风光。
苏广益笑呵呵地说道:“这赵家村很富庶嘛。”
村长在旁边说道:“咱们赵家村能有今天,还是多亏了高大人。丰年存粮,灾年赈灾,如果没有高大人,就今年这场洪灾,便能夺去咱们赵家村一半人的性命。”
村长处处都在提高强的政绩,石正峰觉得假惺惺的,很是可疑。
石正峰说道:“村长,咱们找户人家,进去看一看吧。”
村长说道:“好的,官爷,这是我侄儿赵能的家”
村长指着一座小院,要带着石正峰他们进去,石正峰说道:“村长,我看咱们还是去这家吧。”
石正峰随手指了指远处的一户人家,村长愣了一下,有点不知所措。
石正峰说道:“怎么了,村长,去这户人家有什么不方便吗?”
“没有,没有,咱们这就去,”村长带着石正峰、苏广益他们,来到了石正峰手指的这户人家。
石正峰进了院子,问道:“这是谁家呀,家里怎么没人呀?”
村长回身看了一眼,叫道:“赵顺,官爷到你家了,你还不快过来招待。”
一个村民急忙跑了过来,朝石正峰点头哈腰,说道:“小的赵顺,见过官爷。”
石正峰打量着这个赵顺,赵顺肤色黝黑,手掌粗糙,一脸的老实相,像是个庄稼人。
石正峰问道:“赵顺,你成家了吗?”
“成家了,孩他娘,快过来见过官爷,”赵顺朝远处招呼了一声,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石正峰的面前。
“村妇见过官爷,”赵顺媳妇儿抱着孩子,就要跪在地上给石正峰磕头。
石正峰搀扶住赵顺媳妇儿,说道:“大嫂,别这样,别这样,我们就是到你家来随便看看。”
石正峰在院子里转了起来,赵顺和老婆孩子毕恭毕敬地跟在石正峰的身后。石正峰走进了仓房里,仓房里堆放着很多麻袋,石正峰打开麻袋一看,里面装的全是粮食。
“今年遭灾了,你们家怎么还有这么多粮食?”石正峰扭头问赵顺。
赵顺说道:“回官爷的话,这些粮食是以往丰年积攒下来的。高大人是个好官,丰年也不多征赋税,还告诉我们要多积攒粮食,以备荒年之用。”
石正峰看了看堆得满满的粮食,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赵顺的孩子,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你们家有这么多粮食,可是你这孩子怎么面有菜色,像是吃不饱似的。”
赵顺被石正峰问住了,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时,村长走了过来,说道:“官爷,赵顺这一对儿女刚刚得了病,大病初愈,所以看上去气色不好。”
赵顺恍然大悟,点着头,说道:“对对对,我这儿子闺女都有病,都有病。”
石正峰站在院子里,四处看了看,最后把目光落在了牛棚里的黄牛身上。石正峰走进了牛棚里,发现这牛棚里很是干净,连一点腥臊恶臭的气息都没有。
石正峰指着黄牛,问赵顺,“这牛是你新买的?”
“不是,这牛早就有了,小的一直用它来耕地,”赵顺说道。
石正峰说道:“你这牛棚可真干净,就像没养过牛似的。”
赵顺说道:“听说钦差大人的队伍要来,小的特意把这牛棚打扫了一番。”
石正峰忍不住笑了,说道:“你早就料到我们会到你家的牛棚来,还特意把牛棚打扫得这么干净?”
赵顺再一次被石正峰问得哑口无言,村长在旁边替赵顺解围,说道:“启禀官爷,赵顺是个勤快人,这牛棚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石正峰没有理会村长,而是走到了孟公瑾的马车边,说道:“钦差大人,咱们别看了,我估计这杞南县官道两侧的村庄都是这副场景吧,欣欣向荣,繁华富庶。”
石正峰嘴上没说,但是心里已经明白了,村长和村民们是在演戏,那些粮食还有那耕牛都是假的,石正峰他们一走,官府的人立刻就会把粮食、耕牛收回去。
孟公瑾看着石正峰,说道:“正峰,你的意思是”
孟公瑾在向石正峰讨主意,孟公瑾是个老好人,没有什么主见,人畜无害。当初,贾纯儒和史光胤争斗得厉害,御史大夫的人选迟迟定不下来,最后,有人推荐孟公瑾为御史大夫,贾纯儒和史光胤都接受了。
孟公瑾从来不参与政治-斗争,从来不与人为敌,和和气气,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讨好,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好几年。
孟公瑾是不想当这个钦差的,这个钦差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如果你没查出高强的贪腐行为,朝野的那些正义之士会指着脊梁骨骂你。如果你查出了高强的贪腐行为,那就是一巴掌打了贾纯儒的脸,势必和贾纯儒结下难以化解的仇怨。
孟公瑾想来想去,决定使出看家本事,装傻充愣,他知道石正峰受到夏侯玄德的赏识,干脆就听从石正峰的安排。石正峰的背后是夏侯玄德,自己听石正峰的就是间接听夏侯玄德的,出了事也不至于有太大的罪过。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是孟公瑾的为官之道。
随从们瞧不起孟公瑾,孟公瑾也不在意,做人嘛,不能太刚强了,牙齿够硬,有多少人掉了牙齿,舌头很软,有几个人掉了舌头?
孟公瑾把大权交给了石正峰,石正峰也不客气,说道:“大人,咱们要想看到真实的杞南,就不能走官道,而是走小路。”
随从们在旁边冲着石正峰叫道:“小路很难走,你这是要折腾死我们呀。”
石正峰瞪了那些随从一眼,说道:“你们要是图安逸就回杞城去,我们这次巡视是为了查清杞南真实的民生状况,我们要是顺着官道走,看到的都是高强事先布置好的假象,有意义吗?”
随从觉得石正峰不过是个小小的护卫,竟然如此嚣张,很是愤怒,要教训石正峰。
这时,孟公瑾开口说道:“都别吵了,听正峰的,走小路。”
随从们看着孟公瑾,很是诧异,泥人也要有三分火气,就算孟公瑾脾气好,也不能如此容忍石正峰呀?
不过,孟公瑾发话了,随从们也不能反驳,只好离开官道,向小路走去。
队伍刚刚走到小路上,身后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石正峰回身一看,一群官兵骑着马赶了过来。
“敢问前方可是钦差大人的队伍?”
第33章 走小路
石正峰看着那些疾驰而来的官兵,叫道:“我们是钦差大人的队伍。”
迎面而来的骑兵当中,为首的一个军官叫道:“小的高成,乃是杞南县兵马校尉,奉了高县令的命令,特意前来保护钦差大人。”
高成带着一百多个骑兵,来到了石正峰他们的面前,指着官道,说道:“大人,你们顺着这官道可直达杞南县城。”
高成以为石正峰他们到了小路上,是走错了路。
石正峰说道:“我们钦差大人要从小路走。”
高成感到奇怪,说道:“小路不好走,还绕远,钦差大人这是为何呀?”
石正峰说道:“钦差大人此次是来巡视整个杞南县,不能只待在县城里,各处乡镇也要走一走。”
高成皱了一下眉头,神情紧张起来,说道:“钦差大人旅途劳顿,还是先到县城休息休息吧。过几天,高大人会亲自陪同钦差大人到各处乡镇巡视一番的。”
石正峰说道:“你们高大人的好意,钦差大人心领了,不过钦差大人此次巡视是奉旨办差,不敢言累,还是先到各处乡镇转一圈,再去县城吧。”
石正峰挥手,命令车夫赶着马车继续沿着小路前行。
高成是个粗人,一下子就急了,挡在了马车面前,叫道:“我要见钦差大人,亲自和钦差大人说话。”
石正峰横眉怒目,叫道:“放肆,你长了几颗脑袋,敢拦钦差大人的马车!”
高成是高强的侄儿,高强吩咐高成,把钦差大人接到杞南县城来,名义上是保护钦差大人,实际上是监视钦差的一举一动。
石正峰呵斥高成,高成手下的那些骑兵急了,把兵器亮了出来。石正峰、苏广益及护卫们见状,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双方是剑拔弩张,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高成勃然大怒,指着手下那些骑兵,叫道:“你们疯了还是瞎了,不知道这是钦差大人的马车吗,赶快把兵器给我收起来!”
高成虽然粗,但是却不傻,敢和钦差动刀子,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高成,就是高强也得掉脑袋。钦差代表的是国君,威胁钦差等同于威胁国君,这样的罪名谁能担得起呀?
骑兵们都是一些粗人,不懂礼数,连王法都不怎么懂,被高成这么一训斥,他们都蔫头耷脑,收起了兵器。
这时,孟公瑾掀开车帘,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虽然孟公瑾想当个甩手钦差,什么事都不管,但是,毕竟钦差的身份摆在那,该出面的时候还是要出面的。
高成见孟公瑾露面了,急忙翻身下马,行了一个礼,说道:“小的杞南县兵马校尉高成,见过钦差大人。大人,小的奉了县令高大人的命令,护送您前往杞南县城。”
孟公瑾说道:“我知道,刚才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本钦差要走小路,去杞南各处乡镇看一看。”
高成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小路崎岖坎坷,很是难走,大人一路从杞城赶来,风尘仆仆,再受这么一份罪,小的们于心不忍呀。”
孟公瑾摆了摆手,说道:“为君上办事,不辞辛苦。”
高成抬头看着孟公瑾,说道:“大人,今年杞南刚刚遭了灾,有匪盗趁机作乱,小路不安全呀。”
孟公瑾做人做事讲究安全第一,听高成这么一说,他有些犹豫了。
这时,石正峰骑着马走了过来,对高成说道:“有匪盗也不打紧,高县令不是派你们来保护钦差大人的安全吗?”
高成愣了一下,没想到石正峰会突然这么说,正想着怎么回答石正峰,石正峰又说了一句,“杞南县大规模匪患不是已经平定了吗,咱们这么多护卫,你又带了这么多骑兵,不能连钦差大人的安全都保护不了吧?”
高成没法再说了,要是说保护不了钦差大人的安全,那高强给夏侯玄德关于平定匪乱的奏报就是假的了,高强就犯了欺君之罪,这一条就够杀高强的头了。
见高成不再说话,石正峰吩咐车夫,“走,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
钦差队伍向前行进,高成和他手下的那些骑兵呆若木鸡,没有动。
石正峰看着高成,说道:“你们不是奉命保护钦差大人的吗,在这发什么呆,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