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雅骚--贼道三痴--全集》-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说下载尽在书包CC http://www.bookbaow.com 】

      《雅骚》 作者: 贼道三痴

        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

      晚明,江南,末世繁华;

      《菜根谭》的雅,《金瓶梅》的俗;

      老僧经商,名妓礼佛;

      袁宏道品茶插花抒性灵,李卓吾酿酒参禅续焚书;

      董其昌书画双绝,却是乡绅恶霸;张宗子少年纨绔,老来梦回西湖;

      雅者见雅,骚者见骚。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配合某人某经典动作)。

      类别:两宋元明

      作者自定义标签:世家、种田、朝堂

      读者印象:如诗如画!(256)、历史美文(145)、大神回归(67)

      ==============================================================

      作品相关 一 《雅骚》缘起(必读)

      暂定我们还是学生吧,夏天的午后,天气热,诸事不宜,找一个荫凉处读一本闲书,偶有会心,凉风适至,身心愉快——

      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步入社会了,很忙,很累,但每天还是要有点闲暇,泡一杯茶,嗅着茶香,看杯中水气袅袅直上,想一些与现实生活无关的缥缈的事,有这么片刻时光,那你就是生活在此处,有着心灵短暂的解脱——

      很文青,很小资?

      不,小道就是一俗人,柴米油盐,浑浑噩噩,但俗人偶尔也不妨附庸风雅一番,小道常常有这样的幻想,好比清人张潮说的春秋识西施、魏晋看卫玠、天宝见杨妃、北宋晤东坡——但如果小道真到了这些时代,不大开金手指的话也应该只是一个混在社会底层的小屁民,还想看西施、杨贵妃,一边凉快去——

      曾经这样想过,我如果生在明朝,不知能不能考上秀才,明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名牌大学生吧,小道考不上名牌大学,那么想在明【创建和谐家园】秀才估计也难,好在秀才可以一直考,也许考到五十岁差不多,嘿,贫困潦倒一穷酸——

      这就是《雅骚》的缘起,小道把自己的幻想寄托在少年张原身上,让他具备小道所没有的努力和聪明,从考童生起,一路考上去,当然,不可能就光写科举,其间晚明江南的风物之美将一一展现,只有见识了晚明文化的繁华,才会痛恨割裂文化传承的异族统治,《雅骚》里的张原将试图改变这一历史进程。

      小道的老书友都知道,小道的书风格是舒缓的,好比长卷徐徐展开峥嵘渐现,好比山间细流叮咚汇聚奔流浩大,有红牙板晓风残月,也会有铁琵琶大江东去,要的是有一颗能静得下来的心来品味,而不是一味求爽,慢慢看,不要急,小道不会让您失望。

      最后说说书名,如您所知,骚雅是指诗经和离骚,泛指诗,用骚雅做书名显然不合适,某一日小道灵机一动,把这个词颠倒了一下——雅骚,含意大变了,成了既矛盾又统一的一个新词,晚明社会也是这样,充满了对立和矛盾,繁华又腐朽、激进又保守、孤芳自赏又出乖露丑……小道力求展现这样的一个晚明,主角的性格也会和《寒士》里的陈操之不同,张原的性格能雅能俗,更懂得变通和迂回,不变的是,他们都和小道一样,在无奈的生活中能体会到美好,都还相信这世上有爱情。

      ————————————————

      求收藏,求推荐,这对新书很重要,你的一个收藏、一张推荐票能成就一本书,小道很想得到您的支持。

      作品相关 二 说说萝莉养成

      常看到很多书友说,《雅骚》才上传不久,字数不多,嗯,先养着——

      不知道书友们知不知道萝莉是怎么养成的,难道不管不问任她自生自灭?要宠她,要和她亲近,每天都要来看她,看她一点点成长,这才有养成的喜悦,对吧。

      《雅骚》也是这样,是要养,拿什么养,自然也是每天登录了来看她,提个篮子,篮子里是什么,就是割一茬长一茬的推荐票嘛,每天割每天有,《雅骚》就爱点击和推荐票。

      所以,书友们,提着篮子来喂呀,呃,喂猪吗?

      大笑,求票!

      作品相关 三 上架感言

      《雅骚》今天凌晨就上架了,一直没有时间写上架感言,现在来和书友们说几句。

      先报告一下成绩,《雅骚》获得了上月会员点击第一、月推荐第八,上架快一整天了,订阅比小道前面三本书的首日订阅都好,小道很快活,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雅骚》才写了八千字时,给胡说大大看,胡说大大就热情鼓励,让小道有了信心,责编冬瓜MM经常不厌其烦地为小道解释一些问题,还有签约编辑叶子也很辛苦,在此一并感谢。

      最要感谢的是我可爱的书友们,笨笨、未央两位副版,真是辛苦了,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让我抱你们一下吧,未央也可以抱吗?

      总盟Fning、冷梦、网侠、未央、笨笨、鼠猫、何足道、心洁、11、步长歌、无极限、bug、归来,还有简单、五雀、妞妞——很多很多书友,小道每看到打赏,果断虎躯一震,腰也不酸痛,码字有劲了,(笑),谢谢谢谢!

      特别感谢书友观天井中蛙,经常为小道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并拍下照片传给小道,非常感激。

      说说《雅骚》的更新,老书友们都知道,小道是龟速码手,一小时只能码六、七百字,小道还要上班,小道每日竭尽全力、精雕细琢,呈献给您面前的只有两更六千字,这是小道将近十个小时努力的结果,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小道只能码这么多,所以小道爆发不出来,因为小道每一天都已经很努力了,不能更拼命,因为小道想写好长时间,想与书友们一道慢慢领略晚明风物,细水长流,来日方长——

      所以,任他人十更、二十更,我只努力写好我的两更,书友们,把月票投给《雅骚》吧,《雅骚》值得你爱护!

      骚人雅语 书友天图分香纵论贼道三痴历史文

      三痴兄果然写明未了,和天图推测得一模一样,很有成就感,显摆显摆。

      三痴兄<上品>完本时,大家对新书有一番推测.天图那时就想:以三痴兄的文笔,不去写明末真是太可惜了。现在果然与天图想的不谋而合,天图大为得意,把当初的贴子抄来,显摆显摆:

      “主题:猜测一下三痴兄新书类型:

      一、大概会回归《皇家》那种略带搞笑的情节,轻松、浪漫、温馨,不过三痴兄在《寒士》里也修练出了一种一往情深的写法,这次也要加上便好;

      二、时间上难考虑。奥斯卡只能写清,淡墨青衫只能写明,月关看似哪个朝代都能写,但哪个朝代风格都写得差不多,只换了人物、情节与地点而已.在这方面,还是三痴兄多多益善,随手拈出皆有不同。《皇家》虽然架空,但写的还是宋,温文儒商、富贵风流;《寒士》里面的美男淑媛也极有时代风味。

      试论之:秦汉如上古刺客;三国是武将;隋如纨绔大阀主;初唐如隋,盛唐如五陵游侠年少,晚唐真是诗人;宋则宽袍大袖,袖内有诗书,有银钱,南宋如小户淑女;元代秀才成了下九流,让人想起唐伯虎,乞装拽文;明代如穷措大,晚明如戏台上书生;清如京师婆子,外面光鲜,嘴里吃烟.

      我觉得三痴这次会写明末,晚明看看张岱几本书,真是风流诗意得一塌糊涂,与三痴兄极为锲合。*点上历史写手中能把古代诗文写好用好的太少了,不少人连平仄都不懂,更不要说四声了。三痴兄每次引用的都很恰当,少少的几处改笔也没闹笑话。

      三、结论,对这本很期待,等不及了,闲话几句。

      女主印象最深的是:《皇家》中的两姐妹,特别是妹妹,躲在马车中亲嘴的那幕超萌超赞的说,背景(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氛围(大众中的一个私密角落)情愫(引诱小萝筣)简直是每一个小男孩心底最深处的爱丽丝神境啊。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礼!!!哈哈哈

      秦雀也不错,仞针要不是聊斋直是记不清,李公主除却相貌就不敢恭维,穆流苏写得反差不够;羊小颦开头可爱无比,让她出身显贵后反而不可爱了;比较好玩的是周小尖童鞋,和阿周冒充夫妇一齐去诊【创建和谐家园】看妇科大夫那尴尬不安的情景真让天图笑晕了。顺便说一句,胡仔曾记录过六痴里面的大痴林逋其实不会下棋;又顺便提一句,陈操之出场没多久双手解局后来怎么没有了,天图曾当是伏笔呢?

      ¡¶ÉÏÆ·¡·Àï½ÝÚިдµÃÌ«¿ÕÁ飬ÂÔÓйýÍ·£¬Ç°°ëÕæÊÇÁ鯸ë³ëµµÄÃÀÉÙÅ®£¬ºó°ë¾ÍÓÐЩ¿Õ·º£»Ó½ÐõÄï×ÓÒ²ºÜºÃ£¬¸öÈ˾õµÃ·æÃ¢»¹ÉÙÁËÒ»µã¡£¹«Ö÷²»Ð´Òà¿É£¬ËÕС½ã´ó¸ÅÊÇÀÁµÃдÁË£¬²»ÌáËý¡£

      还有陈宗之陈润儿,小正太戏少了点,小萝筣真是写可惜了,《上品》上卷是神作,下卷可能是三痴兄累了,自操之出山后就神气索然,真应了在山远志、出山小草一句恶谶。

      乌衣巷辩难、司徒府考核两幕不仅写得累,看得也累,真是认真也有错啊。结果冉盛和润儿的婚姻泡了汤,不然三痴应该会成全他们的。

      冉盛“吼书”一节真是画龙点睛,寥寥一笔就把冉盛在陈家坞无忧无虑的生活、本人慷慨正直的面目生龙活虎地勾画出来,顿时觉得满屏云烟、光彩夺目;还有润儿倒认字、虎头眉眼疏朗而斗鸡眼等出彩点,这是三痴兄笑傲文坛、独步千军的密技,乃天地所钟、仙灵所授,不经意处妙趣横生,却非学力所能到地步;而且与其说细节想象力也不如说是性灵妙笔。

      《丹朱》里小哑巴蓝儿也是这个体现,和《红楼》史湘云大舌头同一机杼。

      就个人感觉,《雅骚》写到现阶段,好象三痴兄还没静下心来,可能是《丹朱》让三老板赔了一点本吧。其实依天图管见,只要三痴兄捺住性子、安静写书,依其人的学识与做人的雅趣,《雅骚》自然会【创建和谐家园】迭起。

      赋诗两首,祝三痴兄《雅骚》龙年行大运,称圣封神只在翻掌间,诗云:

      ÒƸùÈÔ´øÍÁ£¬ÒýÂû¹Êº¬Ý⡣Ȱ¾ýÒËŬÁ¦£¬Îð×÷ÔÝʱ»¨¡£

      又云:

      论丛金有价,吐蕊玉无瑕。纵向云间种,亦称第一花。

      骚人雅语 书友晓月灿听昆曲读雅骚

      寒假无事在家,偶然点开了《雅骚》,开始只因好奇书名,正如三痴大大所言,书名矛盾却统一,非常耐人寻味,又隐隐与作品的人物性格,故事风格相呼应。

      “雅”在我看来表现的是士人清脱风雅、逸伦超群的生活态度,“骚”则是愤懑压抑下忧思流露的精神状态,两者结合便是一个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而《雅骚》中塑造的众多文人形象肯定又是千人千面,因此很期待三痴的笔力。

      非常喜欢三痴小说中对细节的刻画,读起来身临其境,我甚至再读第二遍时(刚开坑的这些章节真是不够啊,只有再读),央求学戏的姐姐在旁边给闭着眼睛装主角的我唱了段《游园惊梦》,不能否认,这种闲得发慌的行为在某个瞬间还真的与主角有了擦肩的了解。

      “我不知我之前生——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

      我也曾有这样的感慨,平凡如我,只能翻看史书才能与这些惊才艳艳的人物有些跨时空的沟通,更不用说参与其中,而三痴大大的书给我一个这样的角度去切入。

      其实在看*点文时总有些疑问:重生穿越到底抓住了人们什么心理才会如此盛行?是对历史的一种猎奇与向往?是对过往人生的一种后悔?还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抑或只是在这些作品中如同观看好莱坞声色大片一样酣畅淋漓地做一场白日梦?

      不管怎么样,我都很认真的追看《雅骚》,很认真的在三痴大大营造的梦里得到一些感动,故事才刚刚展开,我期待这个梦慢慢丰满,带着更多的人畅快享受……胡言乱语,语不成句,仅仅表达一下对大大的支持,加油!!

      ——————————————

      感谢弄清寒MM帮忙整理。

      骚人雅语 书友弄清寒评雅骚和八股

      三老板开书有段时间了,此前一直是养肥状态中,想多等一等,只是三老板跟笨都坏,新书才10万多字就骗我宰了去,让无书可看的我如今甚是忧愤。

      来说说新书。

      新书书名雅骚,如三老板所说,却是有种雅者见雅,骚者见骚的意思。

      雅,诗经依照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为所谓正声雅乐,在现今看来,可以说是当时名流的风雅乐曲。

      骚,可指屈原的《离骚》,亦指诗文骚体,更可泛指诗文,所谓文人骚客,可见这骚字确实“【创建和谐家园】”。

      雅骚雅骚,自然是诗经与离骚,能不风雅?

      而骚者见骚嘛,自然是落在骚这一句上了。雅者,正也,亦可译为甚是,加重程度,骚者,动也,按今人看来,自然是所谓闷骚,连在一起就是“甚是闷骚”(一家之言,笑过就好)。

      但是就我个人看来,《雅骚》是偏于风雅一类的,有几大原因,第一嘛,自然是因为雅者见雅,咱也要先占个“雅者”。其次,就目前观来,文风是跟随《上品》的清新脱俗,很是经得起推敲再三,让人观来有着浓浓的书卷古风,重返历史,也使得三老板如游龙入江,重展雄风,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而就目前章节看来,张原是要走仕途路的。仕途路自然少不了“明代高考作文”--八股。继上品极精彩的辩难之后,八股作为明代取士重中之重,自然也会在本文前期占上极大比重。而看过上品辩难的我们,有理由对雅骚的八股满怀希望。这么看来,这《雅骚》,至少前期一定是风雅之作了。

      张原出场是万历四十年,虚岁十五,这个时期,这个年龄很是耐人寻味。

      万历四十年,万历首辅张居正已过世多年,大太监冯保也早已发配孝陵。无人压制的万历帝怠于朝事,已二十多年未上朝,朝中文官派系林立,东林党,非东林党党争严峻,全国官吏空缺三分之一,无效率可言,历经三大征,掏空了明朝积蓄,土地兼并严峻。这样一个局面,可以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难怪后人认为“明亡,实亡于万历”。

      面对着这表面华丽,然而内藏蛀虫的庞然大物,有着几百年后知识与经验的主角能偏安一方,一味的吟诗作对,风雅度日,眼看着国将不国吗?而踏上仕途后的主角,若是一味言“正”,怕是也改不了这历史的车轮,所以,这主角这怕是要“亦正亦邪”了。

      至此,让我们期待三老板如何为我们书写这晚明,或者说,打造一个不再是晚明的明代中兴!

      *******************************************************************************

      弄清寒

      顺便说说这一章的八股文。

      这章八股文的题目是暴虎冯河,富贵可求。写的是两个在我这个粗人看来毫不相干的话。

      暴虎冯河与富贵可求都出自《论语述而第七》,是两段毫不相干的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是暴虎冯河的出处,而富贵可求的原文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原文)

      八股文,讲究开篇“破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写出题目的意思,对题目进行辨析。而后“承题”,就是所谓的说明题目的意义,由此“引出下文”。接着“起讲”,围绕主题进行议论。“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我看来也就是所谓的“说论点,摆论据,进而对观点进行论证”。就是所谓的议论文。我觉得,这八股文,可以约等于议论文,至少论点,论据,论证全都来自于圣贤书罢了。

      张原作为一个现代的穿越者,对于高考议论文不可谓不熟悉,而这也是张原写好八股的一大帮手,作为厮杀现代高考考场,深谙议论文三味的张原,写八股文自然比其他人有底蕴了。(嗯,这一段是高考的怨念)

      来看看张原的八股第一篇:

      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此皆粗勇无谋,夫子特设为譬喻,非谓子路实有此。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临事能惧,好谋始定。用舍不在我,我可以不问。行军不能必胜而无败,胜败亦不尽在我,然我不可以不问。惧而好谋,是亦尽其在我而已。子路勇于行,谓行三军,己所胜任,不知行三军尤当慎,非曰用之则行而已。夫子非不许其能行三军,然惧而好谋,子路或有所不逮,故复深一步教之。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此言不可求而必得。若属可求,斯即是道,故虽贱职,亦不辞。若不可求,此则非道,故还从吾好。吾之所好当惟道。故言暴虎冯河乃是言道,兼亦有命。富贵可求重言命,兼亦有道。知道必兼知命,知命即以善道。

      先不说其他,单看字数,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而明代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据说是不得多于500字,所以本人臆测,是在400字左右,而张原的八股第一篇,只有278字,想来是少了吧?至于八股的格式,更是完全没有遵循。按破题来说,张原应当开篇说明题目意义,而张原顶多算说明了半句,破了半题。对于暴虎冯河,张原花了很大笔墨,而后文的富贵可求则篇幅较少,点题在最后更是硬伤,本来该“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的。

      现在看来,张原的八股第一篇看似极差,但刘宗周为什么会对张原如此的看重?就因为主角的王八之气吗?我认为,是思想。

      现在我们写作文,老师会告诉我们,要立意深远,一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华丽,没有好的立意,也只能得个中等的分数。

      而张原的字丑,格式不对,仍然能让刘宗周如此看重,窃以为,原因就在于文章立意。与现在一样,字是可以练的,规范是可以学的,而文章立意是真正考智商,考底蕴的。没有天赋,没有积淀,就是写了,也写不出个一二三来。张原的文章虽然字,规范无可取之处,但是立意深远,自然是已经得了书中味,再加上张原正在做学问的日子甚短,刘宗周自然认为这是一个“天才”了。

      骚人雅语 书友一年一悟论雅骚的底蕴和美女

      本人为会稽人,应该与老道是老乡(当然我不知道老道是哪里人,但见上品与雅骚写的都为绍兴怀疑老道是为绍兴人),看雅骚得兴趣,查了一些背景资料,发现老道写作底蕴厚重,除开故事本身,背景也相当有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