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难择路》-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扬鹤城的百姓,在痛苦的惨嚎与血泪中,经历十天的人间地狱。流出的血水,在那扬州城原本繁华的街道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沾一脚血,怎么也擦不干净。城中到处是被扒光的白皙女子,躺在地上,床上,奄奄一息,或者已经毙命。老人,孩子,男子,全都被乱刀砍死。

      阿史那·狼青看着手下将士因为屠城而士气高涨,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耸动,蹂躏着胯下痛哭失声的豪商千金。阿史那·狼青此刻,就在城头上,满意地享用着手下献上来的美貌女子。

      洪乡青虽然破城有功,但他没有参与这事,好歹还良心未泯,自己选择在外围给突辽人站岗放哨。洪乡青装作不知这扬鹤城发生了什么,每日只是紧闭营门,严加看管手下的兵马。

      终于,十日过去了,扬鹤城也流干了血。城中居民百不余一,穿城而过的那条繁华胭脂河,如今早已被死尸和红血盛满。这血水顺着胭脂河,漂流而下,把整条河都染成了血色,犹如这大地哭出的一道血泪。

      然而除了扬鹤城那侥幸残存的百姓,没有人会为他们哭泣。也许若干年后,后人会在史书中,写上一笔,提到几句。有哪个心软的人看到了,会留下几滴眼泪。这血仇,却永远不会有人替扬鹤城满城死难的百姓报仇。

      这次突辽人之所以能轻易攻破这扬鹤城,却有一段渊源在里头。

      当初扬鹤城重修城墙时,城中豪商金不滩,亲自联合朝中权贵,合伙包了这工程,然后趁机上下其手,偷工减料,一次捞了足足十万枚银钱。

      这次突辽人来攻,当年筑城的一位工头,因眼红这豪商金不滩,又恨他拖欠工钱,心里就记了仇。趁此机会,溜出城外,向突辽人报告了扬鹤城当年重修时,被偷工减料那段城墙,突辽人因此得以顺利攻下扬鹤城。

      最终那位豪商金不滩,抱着当年重修城墙黑下的一箱金子,死在了突辽人的乱刀之下。其美丽的几名妻妾,也被突辽人狞笑着,拖进屋中,随着传来声嘶力竭的惨嚎,最终血流不止,惨死榻上。七岁的儿子,被突辽人活生生用马拖死。

      说因果,说轮回,说报应。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句人心苦不足,嫉妒仇恨作祟。

      突辽人肆意糟蹋了扬鹤城之后,心满意足,骑上马,开始继续朝着石康城进发。扬鹤城,犹如一个奄奄一息的少女,仅剩下被火焚黑的断壁残垣,无声的哭泣着,悲啼着。没有人会同情这位惨遭不幸的少女,也没有人会为她复仇。

      不!在另一个时空,是没人在乎这扬州的凄惨遭遇,在后来胜利者的御用走狗文人所写的史书上,也不过是寥寥数笔。但在这里,有位少年,却牢牢记住了这仇恨!

      ºéÏçÇà´ø×Å÷âϵıøÂí£¬¼ÌÐø¸øÍ»ÁÉÈ˳䵱ÏÈ·æ¡£

      定北县,李得一正在训练那十三个气壮境的孩子,正热火朝天地练习呢,忽然有兵士来报告,说是师父孙老医官有要紧事找自己。

      李得一听到师父传唤,还以为是师哥的儿子出了什么事,顾不得多说,撒腿就跑。孙老医官自打大孙子出世,每天都要把大徒弟叫到跟前,细细询问一番孩子的情况。孩子太小,出生时看过一眼之后,一直都养在屋里,不曾再抱出来。

      孙老医官纵然心中牵挂,为了大孙子着想,也只能问问孩子他爹,了解一下情况。

      如今整个守备团的大小事务都在师哥和自己手上,师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听说今儿大孙子又尿了他爹一脸。师父现在有急事找自己,肯定不是军情,唯一的可能,就是师哥的儿子有啥事儿。

      李得一急匆匆赶到师父屋外,赫然发现,这时本该结束早课,在屋里上课的孩子们,正站在师父的屋外,扫一眼数数,正好十一个!(未完待续。)

      ¶þ°ÙËÄÊ®Áù ÇÚ¸ûÔÅ£¬ÖÕ»ñÇïÊÕ

      “都在俺师父门口堵着干啥呢?”李得一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隔着老远,大声嚷嚷道。

      十一个孩子听到这声,扭回头,齐齐冲着李得一露出了大大的笑脸,高声喊着:“李大哥,这次打突辽人,俺们也要上阵!”

      “呵,口气不小。凭啥?都站好队!让俺挨个瞅瞅。”李得一命令一下,十一个孩子整齐地站成一排。走近了,李得一打眼一瞅,嘴角直接就豁到了耳朵根,这十一个孩子,居然都迈入了气壮境!这把李得一给美的,直接挨个仔细瞅了起来,上一眼,下一眼的,没完没了瞅个不停。

      瞅着瞅着,李得一不自觉就傻呵呵笑出了声“嘿嘿……”这动静,怎么听怎么让人觉得浑身起鸡皮。孩子们被李大哥这略显诡异的笑声弄得忍不住浑身开始哆嗦的工夫,救星来了,孙老医官一开门,手里端着个青瓷大海碗,从屋里走了出来。

      一听小徒弟这动静,孙老医官忍不住先浑身打了个哆嗦,赶紧高声喝止道:“闭嘴!你听听你都笑成啥了,这么瘆得慌。”

      李得一这才闭了嘴,对着师父说道:“俺这是高兴过头了。真没想到,在这大战之前,又能平添十一个好手。”

      孙老医官把手中的青瓷大海碗递给徒弟,笑眯眯道:“为师也没想到,你这些孩子真是出息了,居然都接连迈入气壮境。好好,也不枉你多年来辛苦教导他们一场。这是一碗草还丹,正好二十二粒,你分下去,每人俩,吃了好给他们固本培元。”

      这批孩子,最大的才十一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了这草还丹,对身体大有补益。不过他们都是打小就受到了系统的开蒙修原气指导,加上这些年威北营不遗余力的供给,因此个个身体底子都不错,就不必像李得一当年,吃了那么些个草还丹,身子还是亏得很。幸亏后来李得一按照太祖留下的气壮境心得修习,这才渐渐把幼年亏空的身体给补了回来。但这其中李得一每天晚上所忍受的那巨大痛楚,就不足再道。

      说到这儿,孙老医官好似忽然想起什么来,对着李得一开口道:“你今年也二十了,这眼瞅就下半年了,现在你有没有突破气壮境的迹象?”

      “啊?”李得一被师父忽然这一句给问愣了,寻思一阵,摇摇头,老实道:“没有,啥反应都没有,俺现在每天还是老实按照太祖气壮心得修习,勤修不辍。师父,突破进入俱五通境是个啥迹象,你给俺说说。”

      孙老医官“哦”了一声,然后淡淡道:“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因人而异,现在即便说了,你也听不明白。回去老实接着修,到了那天自然就知道了。”李得一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把十一个新迈入气壮境的孩子都带回去,李得一亲自给他们挨个量了身量,打算给他们做一身合适的黑钢鳞云甲。这时节孩子长得飞快,一年就能蹿一节,铠甲必须做的大点,这才耐穿。

      李得一带着孩子们走了,孙老医官一直瞅着小徒弟走远,这才暗自叹一口气,叫过一个传令兵,吩咐道:“你去把刘团长喊来。”

      小刘团长一来,还没进门,就把自己儿子今天干的“大事儿”先汇报了一遍,什么打了个奶嗝,能抬起头了,眼睛能看清楚东西了,诸如此类。话没说完呢,孙老医官一抬手,制止了徒弟剩下的话,把手往旁边椅子上一指,示意徒弟坐下。小刘团长坐下之后,孙老医官半天没吭声,脸上也没啥表情。瞅着师父脸上啥表情都没有,不喜不怒,小刘团长实在摸不清师父这是咋了,也没敢开口询问。

      “你师弟今年二十了。”好半响,孙老医官忽然没头没脑来了这么一句。

      “是二十了。今年二十,明年二十一。咋了?师父。”小刘团长没反应过来,傻乎乎问道。

      “你说咋了,他都二十了。若按正常来说,修原气到今年就该有突破气壮境的迹象,最晚年底就该突破进入俱五通境,你师弟到现在一点动静没有,我能不挂挂么?连他那些学生,如今都迈入了气壮境。”孙老医官说话语气有些快,显然老人家心中有些激动。

      “师父,您是不是忘了,师弟十岁才开始修原气,到现在不过才修了十年而已。在修原气这个门里,还是个初级生。若按照一般人三五岁开蒙,修十年,也才十三四,离着二十岁迈入俱五通境还得好些年呢。”小刘团长扒拉着手指头算了算年份,跟师父说了出来,试图劝师父宽心。

      哪知小刘团长这么一劝,孙老医官眉头都皱了起来,喃喃道:“怎么还得这么些年?!如今突辽大军马上就要打到家门口了,怕是有些来不及啊。为师收到密报,突辽那位范大国师随着突辽中路大军,沿路收罗了一大批修原气的高手为其卖命。这一次打起来,你们可千万不能再使那特种战法,到时要是一不小心,反倒容易送了自己的小命。”

      小刘团长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神情顿时紧绷了起来。得了,原本打算安慰师父的,被师父这么一说,反倒连自己都跟着紧张起来。

      “算了,眼下突辽人还得过一阵才能到咱这儿来,先不急这事儿。最近你要是有工夫,多跟你师弟拉拉修原气的事儿,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反应。千万可不要像当初一样,再出什么意外。你师弟别看这些年拉拉杂杂学了点儿规矩,可他骨子里还是野的很,像极了李大哥年轻时的模样。我这当师父的,实在放心不下他。”孙老医官担忧完,又仔细嘱咐起大徒弟来。

      “我知道了,师父。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督促师弟,让他抓紧的。”小刘团长点点头答应着。

      “你说你师弟不会一辈子停留在气壮境吧?好些修原气晚的老兵,一辈子就是个气壮境而已。”孙老医官最后又担忧地问了自己徒弟一句。

      小刘团长对这好师弟倒是信心十足,立即答道:“我瞅着师弟不至于,他能在十年内气壮境大成,也算是不错。”

      李得一尚不知道师父刚才正担忧自己的原气修为,他此时在高兴地为这十一个孩子量着身量,然后又让他们挨个抓起锻造用的铁锤,测试他们手上的力气大小,好量身为他们制作军刀。

      这十一个气壮境的孩子,李得一显然打算同样把他们全部训练成骑兵。不光如此,李得一打算将来甚至打算把全部五十三个孩子,都训练成骑兵。

      晨起朝阳抚新生,江山代有人才出!

      (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七章 一命抵一命

      把自己这五十三个孩子全都培养成精锐骑兵,就是李得一下一阶段的目标。李得一带着那十三个先迈入气壮境的孩子上过战场之后,就发现这十三个气壮境高级骑兵所发挥出的效果,非同一般,往往能正面击溃数倍于己,骑术也更加强悍的突辽精锐骑兵。

      这十三个孩子所组成的骑兵能够如此强悍,与李得一现在所采用的这种密集阵式骑兵冲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这种墙式冲锋,对骑兵最大的要求,就是严守军纪,必须做到军令一下,面前就算是刀山火海,骑兵也要一往直前,决不能后退半步。而这严格遵守纪律和无条件服从、令行禁止,恰恰就是长久以来,李得一给孩子们灌输最多,要求最高的一块。李得一甚至把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深深印到了他们脑海中,使其成为一种下意识反应。

      所以这次这十一个刚迈入气壮境的孩子,回头只要经过简单的骑术训练,甚至不用学会骑射,立即就能组成战力彪悍无比,能与突辽骑兵正面相抗的精锐骑兵。李得一甚至为自己手下这支精锐骑兵想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就叫“背嵬军”。当然了,现在统共仅有二十四个孩子迈入气壮境,李得一还不打算把这个名字拿出来,他要等到所有孩子都迈入气壮境的那一天。

      说实话,李得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背嵬军”这么个名字,去请教师父,师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这“嵬”字,乃是说山之高大巍巍,用来给一支骑兵命名,倒也合适。孙老医官显然也知道,自己这小徒弟当初极力建议,并且强硬坚持之下,才成立的这支纯气壮境骑兵,在洛都城下一战,立功不小。徒儿的坚持有了效果,孙老医官自然乐见其成,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可不要小看孙老医官这不显山不漏水的支持,当初李得一力排众议,不肯把十三个孩子放下去当基层军官,在威北营中着实引起了不小的非议。要知道,威北营的一等战兵地位相当之高,别看李得一是副团长,一等战兵见了他,也只需行个军礼即可。李得一那个决定,直接导致威北营下层军官缺少,也间接影响了后来定北守备团的战力。

      若是李得一成立的这支骑兵打不出战绩,现在恐怕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不说别人,就是那帮退役老兵,就够李得一喝一壶的。可曾记得,当初一帮老兵闹着要娶媳妇,连孙老医官都觉得此事过于棘手,不敢贸然处理,只能巧言安抚。最后还是李得一识海冒出个点子,才给办了这事。

      这次李得一新成立的骑兵,在洛都城下打出惊人的战绩,仅凭十三骑,就能力敌数倍于己的突辽骑兵,并且战而胜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守备团骑兵再精锐,遇上同等数目的突辽骑兵,也是一场苦战,绝不会赢得如此轻松。孙老医官又在这时表态支持徒弟,自然而然的,那帮老兵也就不再闹腾,至于新晋升的那些一等战兵,上了李得一的课程之后,早就统一了思想,哪会反对。

      李得一经过几次与突辽精锐骑兵交手之后,发现王壮彪的金砖绝学,确实好用。这趟回来,他干脆就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只皮兜子,里面装着河边捡来的鸡子儿大小一块块卵石,以后每逢出战,就装十几块在兜里。

      本来李得一是想给那几个气壮境的学生配备实心铁蛋的,但与钢铁学堂的三位夫子一商量。三位夫子直摇头,说如今钢铁产量严重不足,实在没有富余的铁来做这实心铁蛋。不得已,最后李得一只好用河边的卵石代替,反正这东西小清河边有的是,便宜量又足。

      把这次迈入气壮境的十一个孩子单独训练一番之后,李得一终于把前后两批,总共二十四个气壮境的孩子汇合到一起,开始集中训练。这些孩子到底是迈入气壮境,训练起来比普通兵士要省力许多。李得一没费多少工夫,就成功把前后两批孩子融合到了一起。

      想想也是,这些孩子近十年间吃住在一起,每天一起上课,一起练习队列,一起修原气。朝朝暮暮,彼此之间,早就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和默契。现在训练起来,事半功倍,也是自然。

      然而这种事,也就在李得一这里能行的通。如今天下间能修原气的,要么是世家大族权贵出身,要么是军功赫赫的精锐兵士。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傲气在身,修了原气,就是为了将来当将军,能够更进一步,哪里肯接受李得一这种训练,像普通骑兵一样拼杀在前,冲锋陷阵。

      瞅着这二十四个孩子,瞅着他们列出两排整齐的阵势,骑在马上,齐头并进勇猛冲锋,瞅着他们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李得一直觉自己这么些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是李得一当初与突辽骑兵拼死作战,救回这些孩子的回报;这是当初李得一拿着师父给的识字书,手拿滑石,一笔一划在自制的黑板上写下那个“人”字,每日坚持不断交给孩子们识字的回报;这是李得一这么些年来,坚持不懈给学生开蒙,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回报。

      苍天不负苦心人,劳心劳力终有收。

      当年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如今长成了茁壮的幼苗,在将来,必然会长成参天巨木,绿树成荫,遮蔽一方。

      李得一这天正在与孩子一起训练骑兵的协同作战,忽然接到传令兵的紧急通知,说师哥让他立即去一趟。李得一下令孩子们各自回去休息,骑着“悍马”一路冲到师哥屋外。

      进屋时,李得一发现师哥情绪明显有些不对。小刘团长紧绷着脸,僵硬地递过一张写着军情的纸条。李得一接过来,飞速瞅了一眼,瞬间小脸就气得通红。师兄弟俩也有意思,小刘团长气得脸刷白,李得一是气得脸通红。

      “早晚有一天,俺要让突辽狗贼血债血偿!”李得一怒吼出这句,然后伸手重重一拍桌子。厚重的水曲柳桌子,吃李得一这含怒一击,顿时吱吱呀呀颤抖不已。

      小刘团长咯吱咯吱咬了一顿牙,恶狠狠说道:“用不着早晚,眼下突辽人很快就要打来了,咱们先灭了他这北路兵马,然后趁势南下,一股脑把那突辽皇帝的中军给扫灭了,这十几万突辽人,也够给扬鹤城百姓偿命。”

      “俺要求不高,俺要突辽人一命抵一命!扬鹤城上百万百姓的命,俺要突辽人一个不少,全都还回来!”这时,李得一反到平静了下来,扒拉着手指头,气息平稳地说道。只是这平稳,怎么看怎么像暴风雨来前的宁静。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突辽人如今阖族上下,也不过百万,要是一命抵一命,突辽人就得彻底灭族。”小刘团长给师弟补充道。

      “那俺就灭族突辽人!把他们全杀光!”说这话时,李得一语气依旧平淡,丝毫不见什么慷慨激昂,豪迈异常。

      小刘团长听了师弟这话,略带诧异地看了师弟一眼,发现师弟表情淡淡,心中顿知师弟这是已经坚定了心念,誓要让突辽人一命抵一命。

      (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八章 哦,原来我已经走在路上

      出人意料,小刘团长这次并未斥责师弟异想天开,也没说什么鼓劲儿加油的话,而是就那么点了点头,伸手拍拍李得一的肩膀,然后就这么安静地走了。

      若是以前,小刘团长非得训斥师弟一顿,指责他又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儿。毕竟,突辽帝国兵力庞大无比,单精锐骑兵就有二十万之众,现在还要算上那些新附的降卒,【创建和谐家园】投靠过去的地方豪杰大户。定北守备团才有多少人马,算上新训的兵卒,不足三万。李得一这番话,要是让外人听去,非得手指李得一,仰天大笑,嘲笑他无知小儿,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可现在,小刘团长亲眼见证这些年来,师弟是怎么一次又一次,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把那五十三个孩子一批批全开蒙成功,实现了当初师弟说过的,自己和师父都以为是戏言的那句话,“一个都不能少”。这种事情,小刘团长若不是亲眼所见,那是绝不会信,也不敢想。那可是五十三个修原气的孩子,而且其中许多孩子,都经历三次开蒙才成功。小刘团长这些年来,通过威北营散落各地的老兵,不断收集天下各处的情报,可以说是见多识广。可饶是如此,他也从未听说,谁能第三次给人开蒙成功,第三次不行,还有第四次!

      他这好师弟,在给人开蒙教人修原气上头,绝对是天下头一份。这份本事,这种奇迹,即便是六百年前号称无所不能的平周朝开国太祖,也不曾有过。

      因此,小刘团长心中十分肯定,师弟多半也会真的做成此事,让突辽人一命抵一命!即便那突辽帝国现在正横扫天下,势不可挡,庞大无比;即便那突辽皇帝如日中天,雄武盖世,犹如真龙;即便那范大国师智计百出,本领高绝。即便这整个天下,最终都要落入突辽人之手,即便天下间“有识之士”全都争相投靠这新朝廷,去给突辽人当狗!自己这好师弟也绝不会放弃!一如他前些日子,单独给最后一个孩子,柳重四开蒙。

      李得一,就是这么一个浑身匪气却又坚毅不屈的少年郎。任你惊涛骇浪,亦要迎难而上。

      然而,大话谁都可以说,关键就是看谁说完之后,老实一步一步去做。李得一当初说要给那些孩子全部开蒙,这么些年来,除非战事,真的是天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把自己学到的好东西一丝不落地教导给孩子们。这么多年下来,终于兑现他当初的许诺。

      而现在,要打突辽人,甚至要灭掉这强势无匹突辽帝国,可不是嘴上说说,发个狠就能办到的。事儿,必须一步一步来,必须一件一件办。

      当天下晌,李得一就去找师父,问他老人家,应该怎么做,才能灭掉这突辽国。

      孙老医官当时正在偷偷喝酒,小刘团长现在对他管束急严,绝对不许他在三餐之外,偷着饮酒。孙老医官一口小酒刚入喉,李得一就猛冲了进来,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师父,俺要灭掉那突辽国!你快教教俺该咋办。”

      “咳……”孙老医官一口小酒没咽下去,全被李得一这一嗓子从喉咙里给呛了出来。接着,孙老医官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腰都给咳弯了。

      李得一小脸吓得变了颜色,赶紧上去给师父又揉又拍。

      “行了行了,轻点儿,你现在好歹也是气壮境,力气这么大,想拍散为师这把老骨头么?!”孙老医官连连摆手,把小徒弟推到一边。

      “你刚才问啥?再说一遍,为师年岁渐老,有时听不大清楚。”其实孙老医官哪是没听清,他是不敢相信自己这小徒弟说的话。

      “师父,俺刚才问你怎么才能灭掉那个突辽国。”李得一增大音量,又问了一遍。

      “哦,这事儿不难,咱们正在干这些就是。狄大帅当年若是不出事儿,最后肯定带着咱们威北营横扫整个塞外草原,为平周朝收复那片丢失数百年的塞外失地。”孙老医官边说,边又倒满一盅酒。

      “师父,俺是问你,要是俺想覆灭突辽国,该咋办,不是收复塞外失地。俺要那么大地盘有啥用?”李得一不得已,只好再问一遍。

      “怎么,听不懂为师所说的话?那为师问你,这么些年来,直到刚才为止,你觉得打赢一场仗都有哪些基本条件?”孙老医官见自己这小徒弟不开窍,只好分开话题,一点点诱导小徒弟进行思考。

      “啊,这事儿师父你以前说过,俺还记得。头一条,战前要让兵士都吃饱饭,体力充足。第二,兵器铠甲要齐备。第三兵士训练精良,士气旺盛。第四侦察清楚对手的军情。第五自己做好战前计划。第六战时要随机应变。第七看天。师父,俺暂时就知道这么些,不知说得对不?”

      孙老医官点点头:“恩,还算不错,就是话糙了些。现在这突辽帝国坐拥万里草原,麾下精骑数十万,如今又收拢如此多的先锋降军。你现在想要覆灭这突辽国,那是绝无可能一战功成。咱们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要与突辽人进行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咱们还必须不停地取胜,才能一直削弱突辽国,最终将其削弱到一定程度,这才能一举灭之。”说到这儿,孙老医官端起慢慢一盅酒,一口倒入口中,品味许久,回味悠长。

      端起酒壶,李得一赶紧给师父满上。

      孙老医官笑眯眯说道:“方才你所说那些,全都正确。你再仔细想想,这些事儿,咱们是不是一直在做?所以说,年轻人,不要着急,做好咱们能做的,早晚有一天,能完成这大业。彻底消灭这些只知抢掠破坏,却从不知建设的蛮族。”

      李得一恍然大悟,两眼放光道:“原来俺一直在干的,就是为这将来的大业打基础?师父,俺知道了,俺回去该干啥继续干啥,早晚有一天就能灭掉那天杀的突辽国!”说完,李得一信心满满,扭头迈着大步跨出门去。

      等小徒儿走远了,孙老医官脸上的笑容顿时消息不见,抬手颤抖着倒一盅酒,仰脖一口干了,放下空无一物的酒盅,喃喃道:“覆灭突辽帝国?谈何容易,年轻真好啊,就是不知愁。却不知眼前,咱这威北营,真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咯。”

      说着,孙老医官从怀中掏出一个蜡丸,捏碎了,里面是一张纸条,是最新送来的军情,上面写着突辽北路大军最新的动向。

      “啧啧,已经攻到这么近了么,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呵呵……”(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九章 大浪滔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4: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