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ÕâåååÝÀϺºÒ»ÌýÕâ»°£¬Ê£Ï°ë¸öâÉâÉ£¬Ò²²»Íù×ìÀïÈûÁË£¬Ö±½ÓÍùÄÇÆÆÃÞ°ÀÀïÍ·Ò»´§¡£Õ¾ÆðÉíÀ´£¬ÃþÁËÒ»°ÑÓͺõºõµÄ×ì°Í×Ó£¬ÓÃÕâÊÖÓÍË³ÊÆÕûÁËÕûÄÇÂÒÔãÔãµÄһͷÔÓ룬³ÁÉùµÀ£º¡°´òÅèË®À´£¬ÈÃÎáÏ´ÊþÒ»·¬¡£¡±
²»Ò»Ê±£¬×ÔÓÐһλ±øÊ¿¶ËÀ´Ò»ÅèË®£¬ÕâåååÝÀϺºÒ²²»ÌôµØ·½£¬¾ÍµØ¿ªÊ¼Ï´Á³ÉϵÄÄà¡£ÔÚÕâåååÝÀϺºÂñÍ·Ï´Á³µÄ¹¤·ò£¬ÈýλѧÌ÷ò×ÓÖÕÓÚµ½ÁË¡£ÈýÈËÒ»À´£¬ÀîµÃÒ»×öÁ˸öàäÉùµÄÊÖÊÆ£¬ÀÏ·ò×ÓÖÜÈ«Ôò¶¢×ÅÕâÈ˵ÄÊÖºÃһͨ´òÁ¿£¬È»ºó³å×ÅÀîµÃһʹÁ˸öÑÛÉ«£¬Ê¾Òâ³öÀ´Ëµ»°¡£
李得一跟着来到屋外,周全压低了声音说道:“小将军,老汉我看这人八成是个江湖骗子。老汉我刚才仔细瞅了瞅他的那双手,加水一洗,白净细腻,一点老茧都没有,哪里是常年打铁的样子,你瞅瞅老汉我的手。”说着话,周全把自己的双手一伸,李得一打眼一瞅,周全这双手,手心布满了老茧,手背上全是火星子烫出来的伤点,还有纵横交错的老纹,一看就是整日锻打出来的老手。
然后李得一抬头往屋里瞅了一眼,却发现,那邋遢老汉双手加水洗过之后,真是白净细腻,虽然也有皱纹,但绝不是周全这种铁匠特有的双手。“嘿!这么些年了,还真有人骗到俺身上了!!哼哼,等会儿非得好好治治这货不可!”李得一心中暗恨,同时拿定了主意要给这人个教训。
ÀîµÃһ̧ÑÛ¿´ÕâåååÝÀϺºÏ´ÍêÁËÁ³£¬´òÁ˸öÊÖÊÆ£¬´ø×ÅØí·ò×Ó½øµ½ÁËÎÝÖС£´Ë¿ÌÕâåååÝÀϺº¸Õ²ÁÍêÁ³£¬°Ñë½íÒ»¸éÏ£¬ÀîµÃÒ»³ò×ÅËûÕâÕÅÏ´¹ýµÄÁ³£¬¶Ùʱ¾Íã¶×¡ÁË¡£ÕâÈËÄÄÀïÊǸöåååÝÀϺº£¬·ÖÃ÷ÊǸöÏàòÈåÑÅ£¬¿¡Ä¿ÀÊÐǵÄÖÐÄêÄÐ×Ó£¬¶øÇÒ´ËÈËÌåÐÍÐÞ³¤£¬Ö®Ç°ØþÙÍ×ÅÑü£¬¹À¼ÆÒ²ÊǶöµÄ¡£
要么说人长得好看,走到哪儿都有优势。李得一本来怒气冲冲,此刻见这人相貌儒雅,举止有度,心中那火气,顿时就小了一分。原本打算开口质问,也变成了:“这是俺定北守备团的三位夫子,你可与他们分说一二。”
这中年男子此刻却不急与这三位夫子说话,而是一拱手,自我介绍道:“吾是蓟平省王毅高,因突辽大军攻破城池,被迫逃亡,一路流浪到此。还未谢过这位小将军款待,多谢,多谢。”说着话,这举止儒雅的中年男子,从容给李得一施了一礼。简单几句话,却有着说不完的苦楚,从平周最东边的蓟平省一路逃难,流浪到定北县,恐怕得走了上万里,其中之艰辛,实在不足道。
额,本带要再开口刺探几句的,受了人家这一礼,李得一剩下的话,顿时再也说不出口。所谓礼多人不怪,大抵就是这样。李得一不知该怎么接话,干脆就给周全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来接话。
周全如今也是堂堂夫子,教着数百学员,日久天长,自然也渐渐有了几分师道的威仪。挺了挺胸膛,周全往前迈了一步,开口道:“老汉周全,现居定北守备团夫子一职。”
听了这话,李得一在后头直想拿手捂脸,这人,他就怕比。周全平日里也是颇有威严的夫子,结果到了这人眼前,一句话说完,顿时就低了人家一头,两人登时显出文化水平差距。
周全浑然不觉,这就是粗人的好处,兀自继续开口问道:“但不知你之前所说那倒焰炉是个什么名堂?”听到周全这么问,这儒雅的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显然有些不明白,一个教书的夫子,问这个“倒焰炉”干什么,难不成你听得懂?
李得一看他皱起眉头,以为这人不想说,咳嗽一声说道:“你可把那个反射炉说出来,若真有效果。到时候俺一定给你分房子,分地,分媳妇,也把你提拔成俺定北守备团的夫子,享受一等战兵待遇。”
虽然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开出这样的奖励,但这位举止儒雅的王毅高明显是动了心。他这一路从东北逃亡到西北,沿途不知经过多少城池,遇到多少割据豪阀,他肯定也不止一次想要献出自己所掌握的这技术,博一个安稳富贵的日子。
可每次听说了他献出的锻冶技艺,那些割据豪阀,英雄枭雄,看他的眼神,立即就变了样子。原本这些枭雄初一接触这王毅高时,看他的样貌举止,谈吐风雅,只当他是文能提笔安天下的能臣良吏,结果等听到献出的不过是锻冶之类的匠人手艺,顿时就对他失去了兴趣。这些枭雄豪杰,无不是意兴阑珊地挥挥手,让人端出一盘枚银钱,给他个匠造小官之类的位置,打发他了事。
这王毅高自恃身负绝艺,哪里能受得了这种前恭后倨的差别对待,无不是当即拂袖离去,连那盘枚银钱都不拿一个。结果这一路走来,王毅高是越来越穷,越来越饿,身上原本的好衣裳,也都换了吃食,最后就剩下个从路边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棉袄穿着。王毅高把这路边冻饿而死的流民挖坑埋了,顺手就借了人家的衣裳来穿。他到不含糊,帮人入土为安,也顺手就收了丧葬费,一件破棉袄。
这王毅高一路来到定北县,还从没遇到这么直接的将军,开口就是分房子,分地,还分媳妇。“恩,自己的发妻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娶媳妇这条,倒也不错。可这位将军人虽然实在,对自己也一直是热情对待,并没有前恭后倨,可让自己把这打铁锻冶的绝艺,说给一个教书先生听,这是什么意思?”
“可若是这一家再不能安置,自己这身子,可撑不住继续流浪,罢了,吾就勉强一说,听天由命吧!”想到这儿,王毅高顿了顿嗓子,开口道:“不知这位周夫子,可懂锻冶之道?”
周全直接就被他这话给问愣了,“老汉干了几十年铁匠,打坏多少把锤子。说我不懂锻冶?你这是瞧不起我老汉?!”
(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一章 我也随手捡个高级人才
周全到底是个老实人,被人瞧不起,也没敢吱声,只是站在那里不肯再多说话。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李得一却是先反应了过来,开腔解释道:“这位周夫子原是铁匠,被俺从统万城救回来之后,做了俺这定北守备团的夫子,专门教人锻冶之道。”
乍一闻听此言,王毅高顿时眼珠子就瞪得老大,不敢置信道:“铁匠夫子?!这铁匠向来是在贱籍,怎可做夫子?!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李得一不悦道:“这定北县一亩三分地,乃是俺威北营的地盘,俺是定北守备团副团长,俺说能,就能!怎么?你有什么别的看法?!听你这意思,你是世间读书人?怎么,瞧不起这身在贱籍的铁匠?”
王毅高连连挥手道:“不敢,不敢。只是不知,若我也有心想成为这教人锻冶技艺的夫子,须得如何?”话说到这儿,王毅高显然是对这夫子身份动心了,也不自称“吾”了,激动之下,直接就“我”上了。
李得一没料到这王毅高会忽然提出这么个要求,眼珠子转了转,李得一觉得这事儿值得一试。
“这好办,你先把你提过的这个反射炉说出来,俺听听三位夫子怎么个说法,若是真有用,你就是俺守备团的贵客,绝不能亏待了你。”李得一话说的好听,却没给他承诺夫子身份。毕竟这人是自己一路流浪到此,他心里到底怎么个想法,李得一可摸不准,决不能就这么让他知道钢铁学堂这个天大的秘密。
点了点头,王毅高也不啰嗦,直接与三位铁匠夫子详细分说了起来。话一说起来,三个铁匠夫子发现,这王毅高还真是锻冶好手,于是这话说起来,就没个完了。李得一等了又等,最后等到日头都偏了西,这四人也没说完。李得一不放心,干脆亲自守在了门口,让兵士去火头营找王壮彪,就说自己吩咐的,要一桌上好的席面,再来坛酒。
三位夫子跟这人说了这么久,李得一虽然没听懂几句,可也琢磨出味儿来了。“这分明是话投机了!四人这才说了一下晌都没说完,这王毅高绝对是有真材实料,不然三位夫子都难不倒他?!这种人,自己可得好好抓住才行,绝不能让他跑了。先使好酒好菜,顺势多让他喝点好酒,灌醉了,今晚就留在这屋里歇了。只要留住了这一晚,到时候,有的是工夫查明他的底细,把人彻底留在定北县。”
过了一阵,好酒好菜上来,李得一直接就带着兵士端了进去,说是各位站着说了一下午,也都饿了,招待诸位吃晚上饭。这一顿饭吃的,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王毅高不出意外,喝多了。李得一是坚决不喝酒,把灌酒的任务全都交给了三位夫子。李得一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好套出这王毅高的底来。
酒过三巡之后,这王毅高渐渐就大了舌头,说话也不再似刚开始那样,紧得很,一句多余的也不肯漏出来。李得一瞅了瞅,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了,端起酒盅,往前跟王毅高碰了一个,说了一番恭维的话。这些恭维的话倒是实话,三位夫子轮流上阵,不停问这王毅高锻冶的问题,硬是没难住他,而且他始终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李得一虽然听不太懂他们四人说的是什么,可从场面上也能判断出来,这王毅高的本事,绝对不在三位夫子之下。“此人,必须想尽办法把他留在定北县。”李得一暗暗下了决心。因此,才端着酒杯,说了一番“本领高绝,酒量很大,人长得帅,动作儒雅”之类的话,作为后头的铺垫。李得一之前从未对人这么恭维过,这次,算是破了例。招揽人才么,值得。
李得一这拉拢人才的方式,还有拉拢的人才种类,若是被天下那些自诩人才的能臣良将知道了,非得破口大骂不可。这争霸天下,鼎定乾坤,向来是我们读书人,还有武人的专利。你倒好,一不要能臣,二不要良将,尽找些贱籍匠人,真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我倒要睁眼看看你这定北县什么时候败亡!
兄弟,你们能臣良将所效忠的那个平周朝,已经灭亡了好么。
人家那些枭雄打天下,求的都是谋臣良将,你倒好,逮住个铁匠不撒手。这要让天下英雄知道,谁还肯来投奔你定北守备团?你这不符合争霸天下的套路啊。额,兄弟,不好意思,这书不是一路收人,收名臣良将争夺天下的霸气文。热衷于争霸天下的有的是,出门左右转转,到处都是。争来争去又怎样,还不是要一朝败亡,宗庙断绝,子孙身不由己,被人变成傀儡一般。
当皇帝爽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这套过把瘾就死的观念,我不想说什么,出门左右转转,有的是,烂大街了都。
别人不屑一顾的铁匠贱役,到了李得一这里,反倒成了炙手可热的重要物。这世道,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
接着,李得一就开始拐弯抹角地套这王毅高的底。比如,问他是哪里人氏,家里可还有其他人在流浪?然后李得一就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把他的家人接来,好好安置在定北县。这些话把王毅高说的是泪流满面,在酒的帮助下,当场被李得一这种热心给感动坏了,然后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原原本本交待了个清楚。
这王毅高原是蓟平省锻冶世家,王家这一代的嫡子。他们蓟平王家,世代擅长锻冶刀剑铠甲。他爹因为不愿向突辽人卑躬屈膝,不肯为突辽皇帝锻冶刀剑,就被突辽人一怒之下,灭了全族。他在家中老仆王忠的掩护之下,趁着夜色,从家中密道,孤身一人,仓惶逃了出来。那老仆王忠把他送出密道之后,随即按动地道中的机关,塌陷了整个地道。老仆王忠不惜把自己埋在地道中,也要杜绝突辽人顺着地道找来的可能,最后送了自家大公子一程。
这蓟平王家之所以能世世代代锻冶出优良的刀剑铠甲,就是因为他家掌握着太祖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秘方。据说他家第一代开家老祖,就是太祖皇家钢铁局里退休出来的老铁匠。这老铁匠在平周开国太祖的皇家钢铁局服役多年,颇学了些心得。
后来退休之后,这老铁匠就严格按照平周开国太祖那一套来教育子孙后辈,这才保住了子孙代代不衰,并且把六百年前的一些锻冶技术,存留至今。可惜的是,平周太祖当年的皇家钢铁局,分工极其细,每个铁匠只负责一个环节。所以这王家的老祖,也就掌握了不多的几门绝艺。可就这几门绝艺,也足以保证他王家六百年不衰,代代兴旺发达。
王毅高大着舌头,把自己的家底子悉数抖露了出来。其实若说王毅高真的醉到不省人事,那也未必见得。自打他逃出来之后,本来高高在上到哪儿都被人高看一眼的蓟平王家大公子,就成了落地的凤凰,还不如山鸡。一路流浪这么久,王毅高可谓是尝遍了世间百味,吃够了各种苦辣酸甜,也受够了冷嘲热讽。这种种辛酸苦楚憋在心里,今天,也是借着酒意说出来,一舒他心中之苦。
王家经过这数百年发展,家中嫡系子孙早已不再亲手从事锻冶工作,只是掌握核心机密罢了。王家经过这数百年兴旺,家中子弟也是饱读诗书,家学渊源。只不过他家依然世代经营着整个蓟平省最大的铁器作坊。
饱读诗书,自诩能臣的王大公子,想用家传锻冶绝艺当敲门砖,在这乱世搏一番功名富贵。却不想,被那些军阀枭雄看扁,当成了匠人贱役之流。这让从小养尊处优的王大公子,情何以堪,这一路也不知遭了多少白眼,在心中偷偷哭过多少回。
可他来到这定北县,却从没遭过一个白眼,即便他之前状如乞丐,也不曾被人轻视,相反,还有不少良善人家,给他些剩饭。王大公子看到这定北县安定富足,百姓个个面带油光的情形,也在心中啧啧称奇。他这一路走来,哪儿不是战火连天。就算是晋朝,平民百姓也都是面有菜色,至于那些大户,依旧是终日醉生梦死,朱门肉臭。
李得一好心的管了他一顿饭。这是一顿以前王大公子都不稀得吃的饭,王家里最低下的下人吃的,然而此刻却是最好吃的一顿饭,白面馍馍和大块的肥猪肉。
说实话,在他们王家,猪肉都是家中下人吃的,他身为大公子,哪里会吃这种肉,平日吃肉,也只吃牛羊肉。你看厕所的别称“溷”字,里头不就养着一头猪么。此时天下这猪圈,大多都盖在厕所边上,平时猪饿急了眼,经常啃两口那五谷轮回之物。所以时人都认为猪肉不洁,大户人家是绝不肯吃的。
这块大肥肉入口的一瞬间,王毅高,王大公子才知道,天下间,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肉。那一瞬间,王大公子,是真的被感动了。傻小子,那是你多少天没吃饱饭,饿急眼了,那才吃嘛嘛香。你也太容易哄。
人就是这样,说是自己做主。其实饮食,男女,功名利禄,哪一样不是控制着人到处奔波?说自己做主,其实还是被欲望和功名利禄控制而已。
瞅见没,主角就是这命,几个白面馍馍加上几大碗肥猪肉,就捡来家一个锻冶高手。哎,就这么巧,主角就这么好的命,你说咋办吧?
不服你来打我啊。(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二章 迈步从头越
王毅高这一夜喝了个畅快淋漓,一醉不起。第二天,天刚亮,王毅高就被渴醒了,昨晚喝了那么多酒,这工夫,嘴里只觉干渴难忍。王毅高伸手往自己身上一摸,坏了!那件破棉袄没了?!
王毅高昨晚喝糊涂了,这工夫早就忘了自己在哪儿,还当自己在荒郊野地呢,惊得他一个高就坐了起来。坐起来四下一瞅,王毅高发现自己那件破棉袄,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旁边一个矮杌子上头。矮杌子旁边,还有一套干净整洁的新衣裳。这套衣裳灰白的颜色,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料子做的,但胜在干净,齐整。
内心没怎么挣扎,王毅高就彻底抛弃了伴随自己许久的那件破棉袄,选了这套干净整洁的新衣裳。伸手拿起这套新衣裳,一瞅,底下还放着一套全新的棉袄。西北这地儿,冬季寒冷异常。王毅高抛弃自己的破棉袄时,本都做好了挨冻的准备,却不想那定北守备团如此细心周到,连棉袄都给他备下了。这下好,外头穿着干净衣裳,有些体面,里头套个棉袄,又暖和。
穿上这棉袄,王毅高不光身上暖和,连着心里都暖和了不少。王毅高刚一开门,李得一带着个自己的,给他送来了早晨饭。昨晚上王毅高喝多了,今天起的就有些晚。对此李得一心中有数,晨练完后,带着个孩子,从容给王毅高送来了早晨饭,正好他刚起来。
吃着这软乎乎的太祖米(就是玉米,因为是平周太祖发现并推广天下的,所以叫太祖米)面馍馍,喝着温热的稀饭。已经许久没吃过的早饭的王毅高,心中甭提有多舒坦。
说起这太祖米,也有段故事。平周太祖在征战天下之初(那时尚未据有整个天下,只有两省之地),就力排众议,派出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倾力打造了一支船队,去海外寻找高产粮种。据传闻,平周太祖得天之授,生来就知天下事。当时平周太祖就对手下将领说,海外有一种高产粮种,若得之,必能以两省之地,种出供养百万大军的粮食。
当时太祖手下已经颇有几名谋臣武将,多是他儿时玩伴。太祖此人议事向来不喜欢搞一言堂,很能听进人言,所以那次会议,也是受到极大阻碍。太祖手下的谋臣武将,都是明白人,知道什么出生时祥瑞漫天,红光满室,都是忽悠人的,起兵之初拿来忽悠一番也就罢了,以后随手就扔了,哪有什么得天之授。
所以当时,太祖一干文武重臣,纷纷上前劝阻。哪知一向喜欢采纳下属意见的太祖,这次居然铁了心要派出大量人手,船队,去海外寻找那高产玉米种子。一干文物重臣问原因,太祖就只说自己昨夜得神人托梦,告诉自己,若想兵粮充足,养百万兵,就去海外寻找这玉米种子。
一干文武重臣听了这原因,直接都傻了。握草啊,不是说了好么,编那套瞎话只是糊弄糊弄无知百姓,让他们来参军的,老大,怎么你还当真了?咱俩打小一起光腚长大的,你的小雀雀我都看够了。你出生时,就是哭得很大声,根本没那些异象好不?咱能别闹,好好说话行不行?
当然了,劝谏不能这么说,于是一干文武重臣,上前开始轮番轰炸。说如今天下纷乱,豪强林立,咱们虽然打了胜仗,也据有两省之地,但实力仍然薄弱,实在不能在这时候分兵出海啊。有说话难听点的,甚至直指平周开国太祖这是昏庸之举,为了一个胡编的梦,居然空耗如此多的人力,钱粮。
平周太祖当时,不管文武重臣怎么劝,就是没接纳,最终,一意孤行,硬是把船队派了出去。然后,由于耗费如此大的人力,钱粮。当时太祖的实力还不算太强,因此就被迫坚守了三年(三年间太祖修原气的水平倒是得到极大提高)。那三年,平周太祖一直在防守,从未主动出击过。眼瞅着周围邻居越来越强,不少后来投靠的文武大臣,开始偷偷打起了包袱,准备换个新东家。
这老东家虽然打仗厉害,练兵也有一套,但脑子是傻的啊。居然信那套祥瑞,天赐之类的鬼话,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托梦,就空耗了大量兵力,钱粮。这都三年了,派出去的船队连个毛都没见着,算了,走吧,周围那些强临,哪个都比现在这脑抽的东家有前途。
说来也巧,这些投机取巧的混子一走,船队就回来了,而且真的带回了平周太祖所说的玉米种子。剩下的故事,就是两年之后,玉米大丰收。这下,所有人都不得不信,平周太祖是真正的天子,得了天人传授天机。而那时,平周太祖刚好也跨过了超凡境这道坎,正式入圣。从此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没几年,就混一寰宇,登基称帝。
平周太祖羽化之后,他的儿子为了彰显父亲不是凡人,特意把玉米改名为太祖米,让天下人吃饱饭时,不要忘记这是平周太祖的功绩。
对这王毅高,李得一可不打算现在就用他。定北钢铁学堂的现在可是整个守备团的命根子,孙老医官,师哥,三位把总,只要没事,都会亲自提点一番这里的守备。时至今日,这钢铁学堂的的守备兵士,还是那几十个对威北营最忠心耿耿的老兵。不是不想添加人手,实在是忠心难找,必须小心谨慎。三位铁匠夫子当年,都经过了半年的考察期,才正式被威北营接纳,遑论这王毅高了。
钢铁学堂现在产量已经很是客观,而且每天都在增长,尚未达到极限。李得一最近在酝酿着招收下一批学员进入学堂,正在跟师父师哥商议。这钢铁学堂现在是孙老医官的眼珠子,人老了,就难免保守一些。孙老医官觉着现在这产量就已经足够定北守备团使,暂时不需要再扩大产量。
毕竟新招收的学员,难免人心不齐,到时候万一再漏了机密,可就麻烦大了。孙老医官因此对再扩招这事儿,很是犹豫。师父的这种担忧,也影响到了小刘团长,一向同意师弟这些想法的他,这回也选择了稳妥为要。毕竟这钢铁学堂现在太过重要,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威北营穷日子过了几十年,现在乍一暴富,肯定就把这钢铁学堂,当成了聚宝盆看待,那是重中之重。
李得一没奈何,只能再想别的办法,想来想去,识海中的记忆碎片,又给了他提示。李得一找到师父,兴匆匆说了自己这个新点子,名头就叫“思想统一战线”。
孙老医官听了,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但出于对小徒弟的一贯信任,还有对他这层出不穷的新点子每每奏效的相信,最终还是点了头,答应让李得一试试。
今早晨来,李得一就是打算带着王毅高,一起去参加那“思想统一战线”培训。这一次培训,还没有招收新学员,与会者,只有李得一的五十三个孩子,王毅高。他们算是头一批试验品,若是效果好了,李得一就考虑大范围推广。
这一次,李得一不仅打算在钢铁学堂的学员中推广这“思想统一战线”,若是效果好,他还打算在定北守备团全团推广。最近他发现,许多战兵在日子过得好起来之后,就失去了原来那种拼死搏杀,保卫家园的心气儿,虽然作战依旧勇猛,但李得一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心态发生了变化。
虽然短时间内还看不出对定北守备团的战力有什么影响,但这种倦怠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定北守备团可不是那些家大业大的枭雄,随手就能拉出十万,二十万精锐。定北守备团兵少而精,就必须保证个个兵士的战斗力始终高昂。这是定北守备团在这乱世求存求发展的唯一选择,别无他法。
这思想统一课程,培训一个月后,终于初步见到效果。那五十三个孩子,全部迸发出极高的热情,每天都更加努力学习,修原气,继续为了保卫自己的幸福安稳生活而奋斗,为了向突辽人讨还血债而拼命。
就连王毅高,也受到极大教育。王毅高从原来那位不谙世事,浑浑噩噩,只想找个地方平安度日的世家公子,开始渐渐有了人生的目标,要为自己的家人亲属报仇雪恨,决心要找突辽人讨还这份血债。
在一次喝醉之后,王毅高拉着李得一的手,问他如何才能报仇。李得一认真的告诉王毅高,若仅凭他自己一人,是绝无报仇可能。然后,李得一就把王毅高送回去歇了。
几天之后,王毅高找到李得一,说自己愿意成为定北守备团的一份子,为定北守备团发展壮大出一份力,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借助定北守备团的手,完成自己的复仇大志。
李得一到了这时,却依然不肯让王毅高进入定北钢铁学堂,而是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待遇,给他分了一间单独的房子居住,每天依旧让他跟着自己上课。这么做,李得一也说不清楚是为啥,只因识海有句话:“思想改造必须彻底。”
一个月之后,小刘团长见师弟这套东西确实行之有效,能极大提高兵士的思想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兵士的作战能力,顿时也来了兴趣。叫来师弟,俩人商量了三天三夜,终于商议出来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
接下来,李得一就调出那部分依然在和合境的孩子,让他们给挑选出来的优秀一等战兵上课,教授他们识字课程。一个月以后,这帮挑选出来的优秀战兵,都能认识百多个字,足够使了。然后,李得一挑选出一千战兵,与这些识字的战兵合在一起,露天给他们上了一堂大课。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原本还稀里糊涂,不知自己为何而战,只知道服从军令行事的一干兵士。经这一课,全都在脑海中留下了这么一个概念,他们拼命作战,是为了保护家中爹娘姊妹,保护家中妻儿,保护自己这安康保暖的舒坦日子。知道此时,他们才弄懂了一个问题,他们这么拼命作战,不是为了别人,正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好日子。
这些一等战兵当中,最初挑选出来那批识字的优秀兵士,显得格外热切,对着这课程听得分外认真。坐在旁边旁听的小刘团长也敏锐地发现了这点,课后,还特地跟师弟李得一说起这事。
李得一点点头,好像有所触动,但又摸不着什么头绪。
末了,李得一说了一句,“师哥,既然这些上过识字课程的兵士效果都不错,那不如继续教下去,反正俺手里这帮孩子每天除了修原气、训练也没别的事情。让他们给兵士上识字课,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小刘团长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未完待续。)
二百四十三章 细节决定成败
小刘团长同意师弟继续对战兵进行思想统一培训,显然是看到了这样做效果明显,经过培训的战兵,明显与众不同。
这些战兵经过培训之后,明显与之前两样。小刘团长发现,他们的眼中,开始闪烁着一种异样的神采,一如师弟那般坚定。对此,小刘团长当然是乐见其成。威北营以前那么打生打死,咬紧牙关挣扎求存,还不就是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经过这么些年,威北营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如今顿顿吃得饱,穿得暖,铠甲兵器也是新的,当然得保卫这好日子,不能让人轻易破坏了去。
威北营这些年没少打仗,往东,往南,往北,大小不知打了多少,才在这乱世当中,为自己打出一片宁静的天。可不同的人,所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样。就拿定北县百姓来说,他们虽然知道外头水深火热,知道自己这安宁的生活很宝贵,但他们不觉得这安宁是威北营将士拿命拼来的。
大部分百姓觉得,威北营就该这么做。而且,这些百姓丝毫没有自发保卫家园的觉悟,因为那样可能会丧命。直到李得一开始用优厚的物质条件来诱惑百姓,百姓才肯让家中的小儿子去报名验兵。包括定北守备团定期招定北县百姓做工,并给予优厚的工钱,都是为了笼络定北百姓。
这事儿在别的军阀那儿,可就简单多了,刀往百姓脖子上一架,家里粮食,壮年男丁,统统都带走。就如已经灭亡的晋朝,百姓那是敢怒不敢言,完全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但威北营秉持狄大帅的意愿,一贯不侵犯百姓,孙老医官更是从未收过定北县百姓的粮赋。定北县百姓能过上今天这好日子,与威北营息息相关。威北营老兵退下去之后,新招的兵士,流民与定北县百姓良家子各占一半,这些兵,可就没有保卫家园的心思。好在威北营纪律严明,有一整套的训练方法,这才保证了战力不衰。
威北营上层孙老医官,两位团长,三位把总虽然有意识到处作战,保卫定北县的安稳富足,但下层兵士并不知道这点,他们只会听命行事,服从军令。兵士不懂为何而战,只是机械的服从军令,这,凝聚不出军魂。而一支没有军魂的兵马,还称不上最强。若是遇到真正严酷的战争,很有可能挺不过去。
孙老医官,小刘团长虽然没有军魂这个具体概念,但他们承传狄大帅的兵法,识海中隐隐也有这个意识。对兵士不知为何而战这种情况,也有担忧,却又不知如何解决。
这一情况,直到李得一提出要给兵士统一思想,上思想教育课,才得到了彻底解决。经过课程教育的兵士,终于知道,他们是在为自己而战,为家人孩子的安宁生活而战。如果不想让家人被突辽人蹂躏欺辱,不想被那些割据豪阀残酷抢走家中钱粮,就必须奋勇作战,保卫自己的家园!
至此,定备守备团,终于渐渐开始凝聚军魂。之前那一场场血战,成为这军魂强大的血肉肢体,而保卫家园的思想,则成为这军魂的核心所在。
李得一现在每天早晨的晨练结束之后,就开始在钢铁学堂,守备团大教室之间两头跑来回,给人上课。天天过的,那是忙碌而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