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难择路》-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刘医官见师弟连自己也不告诉,开口道:“是不是怕失败了丢人?没事,你师哥我还能笑话你?”“说实话,你没少笑话俺。”这话李得一也就敢心里想想,嘴上那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

      刚才还没注意,这会儿凑得近了,小刘医官发现师弟双眼通红,黑眼圈不知什么时候也熬出来了,但整个人一看精神气儿,却透着一股子亢奋劲儿。瞅着师弟这样,小刘医官有些担心道:“你喜欢琢磨这些东西,师哥我也不拦着你,可有一样,得好好管节好自己的身体。别跟师父一样,年轻时仗着身体好,硬造,等到老了就有你罪受的。”

      “师哥你放心,俺知道管节自己。”李得一随口答道,仍然不肯放师哥进屋。

      “师弟,再过些日子,师哥我就要成亲了。”小刘医官说起了正事儿。

      李得一点头道:“恩,俺知道。不是早就说好了么?咱们帮着李寺乃打下洛都城,嫂子就给师哥你当媳妇。”“什么叫嫂子给我当媳妇?!这是什么话?”小刘医官听着这话别扭,怒道。

      “李家的闺女,李家的闺女。反正都定了要跟着师哥你了,早一天晚一天叫声嫂子有啥的?”李得一忙不迭改口道。

      “你师哥我也是头一次摆弄结婚这事儿,好多事儿都不知道该咋弄。你要是有闲工夫,就出来帮着师哥我忙活忙活,这些天可把我给忙坏了。”小刘医官开口道。

      李得一想都没想,直接说道:“师哥,这些事儿俺哪能知道咋办。咱们不是有不少结了婚的老兵么,你可以让他们的媳妇来帮着张罗张罗。俺估摸着那些小婶子应该知道咋办这些个事情。”小刘医官听了这话,拿手猛拍了自己大腿一下,“哎呀,还得是师弟你有办法。你师哥我这些天都忙二乎了,咋没想到找那些婶子来帮帮忙呢!师弟你忙吧,我得赶紧找她们去。”

      小刘医官急匆匆跑了,李得一把“悍马”和“四眼”叫到眼前,细细嘱咐了几句,又回屋接着叮叮当当去了。李得一忙的两眼通红,足不出户。他师哥这个月也没闲着,又要摆弄自己的婚事,又要忙活威北营的大小事务,可累得不轻。也多亏了小刘医官年轻身体好,又有俱五通境的原气打着底子,这才顺顺利利熬了下来。

      这一天,李得一敲下这最后一锤,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疲惫通红的双眼,瞅了一眼桌上摆着的那套东西,叹口气道:“终于完成了!”

      一百六十七章 婚好月圆逗你玩

      李得一关起门来忙活这阵子,两个多月已经过去。转眼已是十月十日,按老黄历上说,这天宜纳采,嫁娶,求嗣。一应事物终于全都置办妥当,今天就是小刘医官娶媳妇的大喜日子。

      这个日子是孙老医官亲自给推算的好日子,说是今天结婚,宜男。可以肯定,孙老医官之所以给指这么个日子结婚,完全是冲着能早日抱上大孙子去的。至于那些三书六礼的繁文缛节,除了定北县这儿块比较安定,外头现在基本处处都在打仗。李家到现在还忙着安抚洛都城内,以及洛都附近的那些门阀世家,镇抚并用,战事一直持续,所以这些繁文缛节,小刘医官是能省就省。

      兄弟,这样貌似不对啊,你这结婚之前一应的三书六礼都没有,的亏还是娶的世家大族的闺女,也太不讲究了吧。好吧,其实这事儿还得怪那位平周太祖。这位平周开国太祖,他老人家一生建立不世的丰功伟业,而在风流倜傥这领域,同样也是远超旁人,其后宫庞大无比,因此他老人家当年最烦娶妻这些繁文缛节。他老人家当年称帝之后,口含天宪,一句话,后世的人就托了他老人家的福,省了这许多麻烦。

      再说李秀鸣他爹,这工夫刚刚才彻底平定了洛都城,还在忙着砍人呢(清剿王松城残部,洛都城方圆上百里地,藏千把人搞个破坏太容易)。你在这时候让他走三书六礼这些繁文缛节,不是找麻烦么。再说之前在洛都城北门,双方的聘礼和嫁妆也都交换完毕,差不多也就得了。

      威北营也不是什么过日子的人家,而是军营,小刘医官身为主将官,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上万人的生死存亡。如今又是乱世,外头天天都有人抄刀子互砍,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搞这些繁文缛节,万一拖时间长了,再遇到战事怎么办?难道让李秀鸣先等着,等小刘医官砍完人再回来娶她?显然这事儿时越快办成越好。这么做,确实委屈了李秀鸣,可这个年月就是这样,女子所受到的委屈,总是会被人忽视,只有男人的事,才算作大事。

      小刘医官知道自己在礼节上让媳妇受了委屈,因此在凤冠霞帔这一块,那是特别的大方,黄金使的足足的,还特意从迁来定北县的洛都城富商那里,弄来了最好的红锦。从一个豪商手里花“大”价钱“买”来一小块一尺见方的织金锦,整个金锦缎全用细细的金丝织成,华丽异常。小刘医官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匹“绮”,这是一种少见的平地起斜花的柔美织锦,大概是之前攻入洛都时,顺手“抄”来的。这些好东西,统统用在了李秀鸣的嫁衣上,还有留给她当以后做衣裳的料子。

      小刘医官当初听了师弟的建议,去找了那帮小婶子来帮忙准备婚礼的一应事物。这帮小婶子原来都是寻常庄户人家出身,她们弄出来的一应习俗,自然是带着浓浓的庄户人家风格①。所以这天到了日子,小刘医官也没挑剔,就按照这些习俗办了。李秀鸣娘家人这工夫正忙着砍人抢地盘,全都没工夫理会这个出嫁的女儿,所以威北营的那些女护士,就暂时充当了李秀鸣的娘家人。伤兵营,自然暂时充当了李秀鸣娘家所在。

      一早就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门,小刘医官还特意挑了一匹高头大马骑着,穿上一身绯红色的礼服,热热闹闹赶奔伤兵营,来迎媳妇。到了伤兵营,现弄了栗(小米)三升填臼,草席子一张盖住平日里伤兵营吃水的那口井,麻三斤塞到窗户台上,箭三支挂到门上。

      然后伤兵营的一众女护士簇拥着穿着一身青绿礼服,头戴凤冠的李秀鸣从里面出来。这块儿讲究个红男绿女,等后面到了小刘医官的新房那儿,新娘子再换上大红的霞帔。其实本来还有人商量着要让小刘医官作个催妆诗出来,结果小刘医官把眼一瞪,“我哪里学过作诗。”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确实,以前威北营穷的裤子都快不够穿了,整天忙着挣命,都累死累活的,哪有那闲工夫学作诗。孙老医官就算会,也没心思【创建和谐家园】弟这些吟弄风月的无聊勾当,这些事儿是吃饱了撑着的人干的。威北营那时天天饿肚子,谁有心思弄这个。

      当然了,其实催妆诗这事儿,还是平周朝开国太祖起的头。他老人家当年,那真是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用来形容平周朝开国太祖,那是再合适不过。这位平周开国太祖当年,那真是作的一手好诗词,不论哪种风格,那是张口就来,而且一作就没个头,首首还都不带重样儿的。

      据民间谣传,有一次平周开国太祖他老人家喝醉了酒,被一些无知腐儒刺了几句,居然一口气作出百首诗词。每一首都是风格迥异,而且首首精彩绝伦!从那以后,这天下,诗圣的名头,就归了平周朝开国太祖,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位大能面前作诗。

      后来更绝了,平周开国太祖,这位通天彻地的大能一生南征北战,横扫寰宇,到处打仗的同时,这位大能也处处留情,几乎每到一地,便要拐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而且这位平周朝开国太祖,口味也很宽泛,并不挑食,只要是年轻貌美的,甚至年轻寡妇,只要风韵犹存,统统收归后宫。

      更绝的是那些女子,她们居然丝毫不嫌弃平周开国太祖如此风流,妻女众多,依旧是甘愿被其征服身心,沦陷其中,收入后宫。

      而相传,平周开国太祖一生之所以能征服这么多女子的身心,甚至到了八十多岁还能让二八佳人倾心,其出神入化的作诗本领,起了关键的作用。比如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至今读起来,依旧让人拍案叫绝。又比如这一句“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句哪个女子读了,谁要敢说平周太祖不是专一的男人,那女子当场就能跟谁拼命!

      而且平周开国太祖当年,每纳一个女子入后宫,都会为她专门作诗一首。从此以后,这首专门为妻子作的诗,便被后人称为妆诗。再演变,就有女子仰慕当年平周太祖文采风流,非要来迎亲的丈夫作一首诗,才肯出门子。渐渐地,催妆诗就这么来了。

      平周太祖他老人家虽然一句话省了婚礼的繁文缛节,但却也弄出来催妆诗这个难倒多少后世男子的玩意儿。还真是福祸相依,哈哈。

      平周太祖的一生,只能用“传奇”两字来形容,其他的,都太过潜白。平周太祖这一生,真是让后人高山仰止,难以望其项背,望而生叹啊。当然了,平周太祖这一生,不光是丰功伟业,还有许多的阴私之事,同样也是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比如现在世家大族,那些位高权重的老年族长之中,秘密流传的红丸,甚至更厉害的蓝色小药丸,据传也都是这位太祖晚年所制。

      男人都懂这个,平周太祖一生虽然原气修为超凡入圣,身体强壮不似凡夫,流出的血液都是金色的,但也架不住后宫女子实在太多。平周太祖晚年,后宫中年轻貌美的妃嫔,数目达二百多。更要命的是,平周太祖在那方面极其强悍,不光型号大的惊人,每次至少一个女子都要折腾上半个时辰。而且平周朝太祖这人很博爱,最讲究个雨露均沾,只要后宫女子没过五十岁,依旧是风韵犹存,肤白貌美的,太祖照例都会施与雨露。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位传奇寡妇,据说这位寡妇原来是某个商家的女掌柜,但生的极为白皙漂亮,更要命的是,她红颜不老,年过五十,依旧如三十岁一样美丽,甚至风韵更甚。平周太祖当年为了这女子,不惜改头换面,变更身份,从皇位上消失三年,隐姓埋名,去她家当家丁。最终太祖终于抱得这位美人归,也在江湖上留下了极品家丁的不朽传奇。

      后宫如此庞大,平周太祖又如此能干,所以到了后来,平周太祖每天十二个时辰,光是临幸后宫女子,就要用掉八个时辰。饶是如此,七天下来,还有不少女子不曾轮到雨露。而且平周太祖直到消失在金銮殿御座上之前,几乎每天都会收纳三到五位新的年轻貌美女子进宫,一天光忙活着开包,就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每天不间断工作八个时辰,饭都是在床头吃的,还要临幸新来的年轻貌美女子,饶是太祖超凡入圣,天赋异禀,金身不败,也经不住这刮骨钢刀天天刮。所以年过八十之后,平周太祖便亲自掌勺,熬制出了后来闻名天下,不少士大夫,文人君子,表面上咒骂,背地后他们也在天天偷着用的,红丸!年过一百之后,红丸也顶不住了,平周太祖再次出马,亲自掌勺,制出了更厉害的,蓝色小药丸!这两味药问世以后,后世男人便给平周太祖起了个外号,不倒翁。

      这是题外话,平周开国太祖,实在是对这个世界影响巨大,而且是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有深远影响,所以说到儿哪儿,都绕不开这位牛人。

      下面接着说婚事。

      媳妇上了马车,小刘医官骑着那匹高头大马绕车三匝,然后马车起行,小刘医官在最前头骑马带路。一路来到自己新盖的院子这儿。小刘医官是个孤儿,家中亲戚目前仅知的,除了师父就是师弟,所以也就没有舅姑出来迎接新娘子这回事。新娘子直接就进了门,入了门,先拜了猪圈和灶台。当然了,这两处现在都是新造的,还没使呢,干净得很。其实那猪圈只是临时应个景而已。在庄里只有日子过得好的人家才能养得起猪,既然按照庄户习俗办,怎么地也得弄个猪圈出来。其实以小刘医官的身份,哪里用得着在自己家院里养猪,李秀鸣世家大族出身,讲究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就更不会干这事儿。

      本来夫妻还要在屋外,用青布幔搭建个帐篷,在里头住上一宿,这叫做“青庐”。结庐而居,就是这个意思。但小刘医官嫌现在天凉了,把这骨节也给省了。反正他上头没有父母,师父又不管这些事儿,当然是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进了屋,把一对新人送进婚房,众人就在外头等着。小刘医官和李秀鸣两人在大红的婚房里对坐着。然后一众女护士就给两位新人倒了合卺酒,小刘医官喝完之后把杯子倒过来往桌上一扣,这是男上女下的意思。别想歪,这意思不是姿势,是取阴阳和顺的意思,这是这世界男尊女卑思想的体现。

      讲到男尊女卑,就不得不再提一下平周开国太祖,这位大牛人一辈子几乎把这天下啥规矩都给改了,就是没改男尊女卑这事儿,也是奇怪。据传他老人家生前,经常提什么现代社会,人人平等,说自己对着芸芸众生,有平等的博爱之心。你老人家倒是别光说啊,你把这世界的男尊女卑给改了先?

      当年整天打着旗号拯救天下苍生,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发明的肥皂,玻璃,白纸,印刷术,等等事物,都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生活的更好更幸福。结果天下苍生救来救去,您老人家当了皇帝,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痛快了。这世界,它还是男尊女卑啊,还是有世家豪门呆在人头上,富者良田万顷,犹嫌不足。贫者无立锥之地,犹自哭泣。

      平周开国太祖,穿越大神,您是不是逗着这天下玩儿呢?

      接着说婚事。

      一对新人坐在床上,床下的鞋子也得放好了,不能让男的鞋子被踩到,衣服也不能被新娘的礼服压着。然后就是夫妻交拜,新娘子先拜,然后小刘医官再回礼。到了最后,帮忙的女护士和小婶子们递给他二人各一把剪刀。他二人各自剪下一股头发,合在一起,用彩带系上,交给新娘李秀鸣。李秀鸣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把这“合髻”郑重收好,待日后藏起来。从这时起,他俩就是结发夫妻了。

      这一套都弄完,小刘医官就带着李秀鸣从新房出来,给外面早已坐那儿等着的师父孙老医官磕头行礼。孙老医官坐在主座上,看着这俩孩子给自己行礼,不禁老怀大慰。手捋着胡子就哈哈笑了出来,忍不住说了句:“早点生个大孙子出来,给为师抱抱啊!”小刘医官翻了个白眼,没接话。李秀鸣顿时羞红了脸,幸亏脸上带着凤冠垂下的珠帘挡着,别人看不见。

      整个过程中,李得一从头到尾都没出现,小刘医官心里早就开始嘀咕了。“自己结婚这么大的喜事,他唯一的师弟居然敢不来,真是反了天了。再是天大的事儿,能有今天这事儿重要?等回头非得收拾他一顿不可。”

      这些都忙完了,下面就是婚宴。把威北营仅剩的那不到二百战功赫赫的老兵,悉数请了来。三位把总不用说,更是大客。再就是定北县那些早早就投靠了威北营的小地主,乡绅。王壮彪当然也少不了他。在开宴之前,这些被邀请来参加婚礼的男宾必须献上自己的礼物。这时候还有专门唱礼的,来客送的礼都要列个单子,大声唱出来。小刘医官专门挑了个嗓门大的识字兵士来干这事。

      在送礼的这档口,李得一终于匆匆赶到了。一看他来得就很匆忙,那衣裳扣子都还漏了一个没扣上。小刘医官早就等着他了,一见自己师弟来了,立即迎了出来。

      “怎么才来?忙活啥呢?”小刘医官带着责问的语气,低声问道。

      “还好,俺来得及时,赶上了。这些天都忙活着打造送给师哥你礼呢。师哥你别嫌慢啊,俺这一个多月每天就睡一个时辰,天天都在赶工,总算在刚才赶着完工了。”李得一用疲惫的声音答道。

      “什么东西?要你这么耗费时力?赶紧拿出来给我看看!”小刘医官等不迭催促道。

      一百六十八章 对酒当歌

      李得一伸手从怀里摸出一张略有些褶皱,还被火星子烫出一个小洞的红色礼单,递给旁边唱礼的那位大嗓门兵士。那兵士接过礼单,大声吆喝道:“威北营,医官李得一,送刀枪不入黑钢乌云甲一套!”随着这话喊出,李得一捧起一个中等大小的箱子,打开盖,里面放着一套通体铁色青黑的全身甲胄。

      是的,别看李得一战功赫赫,但到现在也不过是个伤兵营的医官,没办法,威北营之前那些年,被平周朝的“忠”臣们打压的太惨,最高长官,就是三位把总,不过是个千人规模的编制。若不改变,李得一恐怕这一辈子,也就是个伤兵营医官。

      李得一亲手把这套自己与老铁匠周全一起,几乎不眠不休,耗费一个多月心血打造的铠甲从箱子里取出,递给了师哥。小刘医官久在军中,自然是懂甲胄,别看威北营着实过了十来年苦日子,可毕竟以前阔过,所以小刘医官还是见过几套好甲的。比如他师父孙老医官就收藏了一套狄大帅当年亲赐的精钢山纹铠。这套铠甲,可是孙老医官的宝贝,轻易舍不得拿出来给人看,小刘医官统共也就见过两三回。李把总也有两套制作精良的山纹铠,小刘医官也见过。李得一把这套铠甲递到他手里,小刘医官上手一摸,就知道今天这套铠甲恐怕要给他大开眼界。

      全甲是由一套半身护胸甲和全套的护腿甲组成。这甲内里是一套皮甲,外面紧密镶着一层钢制甲片,每片甲片四角用圆钉钉入皮甲当中,不同于用皮绳编制的扎甲,这套甲与小刘医官以往见过的任何一套甲都不同。这套甲外头是一层紧密的钢甲片,内里皮甲由两层牛皮鞣制而成,坚韧异常。这甲外层紧密钉满了两寸半长,一寸多宽的长形钢甲片,钢甲片四角由铜钉钉在第一层皮甲上,共同组成第一层防护。第二层皮甲是柔嫩的内甲,既能很好地抵消攻击传来的力道,又护住了上半身所有的要害部位。

      “师哥,时间太紧迫,俺就来得及造成这样,好多地方还没磨细,等以后,俺在细加工加工。嘿嘿,你别嫌弃。”李得一小声跟师哥解释道。

      “这套甲如何?”小刘医官低声问道。

      李得一附到师哥耳边,低声快速答道:“五十步内,咱威北营最好的【创建和谐家园】都射不透,甚至连那甲片都扎不破。”

      “喝!”小刘医官闻言,忍不住就低喝了一声。“刀砍枪扎呢?”小刘医官紧跟着追问道。

      李得一低声答道:“以俺的本事,使全力一刀,勉强只能连着砍碎两片甲,使枪勉强能扎进二寸。”

      师弟的本事小刘医官是知道的。长久以来,李得一每天都在忍受着全身剧痛,咬着牙坚持按照平周朝太祖留下的气壮境心得修习,所以他现在的一身本事,远超寻常气壮境高手,力气当然也大的惊人。别看李得一比力气总是输给李无敌,那是因为李无敌实在是天赋异禀,况且像李无敌这样的异人,满天下也找不出一巴掌来,这还得算王壮彪一个。李无敌现在是还没长大,等他长大了,肯定跟王壮彪一样,力大无穷,真正的万夫莫敌。

      以师弟如今的力气,全力一击尚且不能完全破甲,小刘医官马上就对这甲的防御力有了新的认识。眼瞅着这一个多月一来,师弟明显瘦了一圈,小小年纪就熬出了黑眼圈,小刘医官没来由心头一软。今天既然是自己大喜的日子,师弟又为了打这套甲给自己,没日没夜的熬了一个月,自己就必须得让师弟露露脸。想到这儿,小刘医官立即叫过一个兵士耳语了一番,那兵士领命急匆匆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扛回来一个放铠甲的木头架子。

      小刘医官把这套铠甲往木头架子上一放,撑了起来。然后让这兵士扛着,摆到了外头天井里。小刘医官大声咳嗽了一声,吸引了屋里,和天井里所有来客的注意,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我这师弟特意送上一副其亲手打制的铠甲,请各位上眼一观!”说着话,把手往天井里一处空地一比划,众人的视线顿时都被这套从没见过的,样式独特的铠甲吸引了过去。

      其实李得一把这套铠甲刚拿出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因为这套铠甲样式实在很特别,完全不同于以往他们看到的那些用皮绳编起来的扎甲。这套甲在他们眼中,好像是硬把护甲片镶嵌在了皮甲当中一样。这里大部分是威北营的老兵,打惯了仗,对铠甲这种保命的家什,自然有种偏爱,早都忍不住想凑近了摸摸瞅瞅。但这是小小医官送给他师哥的礼,这些老兵自然不敢造次。至于那些乡绅之流,老实坐那吃饭喝酒拉关系就行了,哪个敢插嘴这种事。

      现在小刘医官把铠甲用木架挂起来摆到了天井当中,显然就是给众人随意看的意思。这些老兵一下就围拢了上去,围着这铠甲开始指指点点议论起来。小刘医官趁机让兵士去取了一张军中常用的硬弓和一张强弩。

      “诸位,我师弟造这黑钢乌云甲,号称刀枪不入。我这当师哥却是有点不信,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咱们军中豪爽的汉子向来不兴吟诗作对那一套,今天借这个这机会,咱们一起来验验这套甲!”小刘医官大声说出这段话,引起了所有来客的注意。

      小刘医官站在屋里,那套甲就摆在天井另一端靠近大门边上,差不多刚好有五十步。小刘医官这院子造的天井有点略大,其实这么大的天井还有个小校场的作用。小刘医官话说完,来了句,“诸位看好了!”说着话,张弓搭箭,开弓如满月,嗖就是一箭射出。当!一声,这支箭居然被这甲给弹开了!众人看到这一幕,都偷着吸了一口气,心说这甲不一般。

      小刘医官好似故意道:“刚才这一箭我还未尽全力,再取一张更强的弓来!”说着话,有兵士从旁递来一张更强的弓,又是一箭射出,依然射不透这甲!小刘医官逐渐换了三张强弓,皆不能射透此甲。最后小刘医官又命人取来了肩扛弩,这下所有的来客都惊呆了,在他们所见过的铠甲中,五十步这个距离,还没有一种甲能抗住肩扛弩的。

      小刘医官也不废话,搭上弩箭,瞄准了就射!只听一阵尖锐刺耳的摩擦声传来,这支弩箭居然射了进去,小刘医官随即命人去拔下这支弩箭来看看情况,结果负责拔箭的兵士连拔两三下,居然都没拔得出来,最后还是李得一亲自动手才把这弩箭拔了下来。此时众人才看清了,刚才这支弩箭之所以能射透这甲,是因为擦着甲片的边缘缝隙射入了打底的皮甲当中。而之所以拔不出来,是因为那甲片居然硬生生把这支擦边钻空射入的弩箭箭头铁都给硬生生刮得反卷。

      李得一拔下这支弩箭之后,示意兵士拿着这支弩箭绕场走了一圈。众人看清这箭头上反卷起来的铁刺之后,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坚固的甲!说是刀枪不入,还真没瞎吹。试过箭矢之后,小刘医官又拿来几把威北营常用的好军刀,随手指了几名老兵,让他们拿刀试试这甲。不用说了,几刀砍下去,砍得火星字四溅,这甲上连个刀痕都没留下,反倒是有把刀崩了刀刃。再让人使枪扎,这才勉强能刺入此甲,也是仅入一寸就难以再入,铁质枪头都被这甲片刮的反卷。

      “好甲!果然是刀枪不入!我这辈子头遭见这么好的甲!”开始有老兵出声赞叹道。“得如此宝甲,应当引为传家之宝!”这是识货的人说的。一时间众人对这甲赞不绝口。有这甲在,今天众人送来的其他贺礼,那些珠宝玉器,黄金翡翠,尽皆黯然失色,这甲当之无愧的是第一等好礼。众人围住李得一,开始没口子的称赞。

      这时,孙老医官也从厅堂当中走了出来。威北营的老兵一见老军师出来了,纷纷上前恭喜,恭喜老军师收了两个这么好的徒弟,徒弟都有大出息。孙老医官乐呵呵地听了一阵这帮老兄弟的赞美之词,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诸位,今日是我徒儿大喜之日。趁此机会,老夫有一要事宣布,如今咱们威北营拥兵两万,坐拥四县之地,北面还占着草原上的大片马场,可谓是欣欣向荣。想当初刚来这定北小县落脚之时,咱们统共才不到一千人马,短短数年就能有这个局面,这都是咱们威北营上下一心,奋勇搏杀出来的!”孙老医官把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

      “是啊,是啊。”“如今咱们的日子过得真是好啊,总算熬出来了。”一众老兵开始议论纷纷,三位把总也是心有同感。

      孙老医官顿了顿,接着说道:“诸位,诸位。如今老夫已经五十有七,已是老朽不堪,再加上浑身的旧伤发作,早已难以执掌咱们威北营的大局。这两年全是老夫这两个徒儿在撑着咱们威北营的局面,想必在座各位都知道此事。”

      下面威北营受邀而来的一众老兵纷纷点头称是,这两年威北营的大小事务,确实都是小医官师兄弟二人主持,成效如何,一众老兵也是有目共睹。

      孙老医官见众人没什么异论,朗声继续说道:“然而老夫这两个徒儿,虽然现在主持着咱们威北营的一应大小事务,却是一直顶着个伤兵营医官的名头。以前咱们威北营只有千把人不到,这样也能凑合应付过去。如今咱们威北营拥兵两万,辖下已有四县之地,这宗安府一府六县早晚也得全归了咱们威北营。咱们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兵马,这么大的地盘,再让老夫的两个徒儿顶着个医官的名头,处理起咱威北营的事物,难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说完这番话,孙老医官故意停顿了片刻,观察着下面这些老兵的反应。

      一时间,众人又是议论纷纷。这个空当,三位把总也来到了孙老医官身后站定,这代表着当下威北营最高指挥,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百六十九章 升级

      今天孙老医官之所以会在徒弟大婚之时说这事儿,一是此时威北营所有战功赫赫的老兵全都济济一堂。二是在这个大喜的日子,说出这事儿,也能给徒弟增添些威望。

      在威北营,向来最重战功,谁战功大,说话嗓门就大,就有份量。威北营对战功的统计,也最为严格,力求做到滴水不漏。每次战后,兵士的军功统计这块,都有专人负责,三位把总和孙老医官也都会亲自查验,务必要做到不差分毫。这也是狄大帅当年留下的铁律,狄大帅当年就是再忙,每逢大战之后,也会抽出大量时间,带人亲自查验一番手下儿郎的军功,免得有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所以在威北营,只要能当上老兵这一称呼,哪一个都是战功赫赫,在平时营中议事之时,也是有相当的话语权。当年李得一的三爷爷李有水为什么能得到狄大帅如此重视,身上连个朝廷的入品级的军职都没有,狄大帅就让他亲自领兵负责许多次重大战役的关键作战任务,主要就是因为他战功卓著,能服众。

      所以当年那些老兵娶媳妇的时候,找李把总闹腾,李把总也麻了爪,根本不敢硬来,只能比比各自的军功(伤疤)。孙老医官更是一改往日里说一不二的作风,开始糊弄起这些老兵,最终把事儿全推给了李得一。

      现在威北营的发展已经到了紧要的关口,此等大事,当然要让这些老兵知晓,他们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威北营的军心,那是非常重要。孙老医官用心听着下面一众老兵闹哄哄的议论,发现这些老兵都是赞成自己这个说法的。点点头,孙老医官心里就有了数,过了一阵,再次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诸位,如今咱们威北营既然已经有了两万兵马。按平周朝太祖所传下来的军制,这已经超过一团守备兵马之数。为了咱威北营日后的发展壮大,所以老夫宣布,即日起,咱们威北营正式成立定北守备团。团长就是老夫的大徒弟,刘益守。副团长就是老夫的这个小徒儿,李得一。这是近一个月来,老夫与三位把总经过反复商议,共同做出的决定。”

      三位把总随即站到孙老医官身后,一同高声宣布:“这是本把总与孙老军师共同议定之事。”别看小刘医官和李得一这两年把威北营大事小情都扛了起来,真到了关键时刻,还得是三位把总和孙老医官说了算。威北营成立定北守备团,任命正副团长这种大事,孙老医官与三位把总点了头,老兵们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事儿就算正式通过了。如今威北营上面没有朝廷管着,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这任命也就不用经过公文来回扯皮了,当然是立即生效。

      李得一看着师父和三位把总联手演了这么一场好戏,整个人都看呆了。心说到底姜是老的辣,打上农药就不烂!没有这后半句,后半句是现在姜农流行的存姜方法,姜就是用农药腌的,而且都是剧毒农药,所以建议大家少吃姜。我清明节回老家上坟,村里人亲口说的。这才一眨眼的工夫,自己就成了副团长?

      小刘医官在旁边瞅着自己师弟有些呆,拿膀子撞了他一下,道:“谁让你这一个多月没出门。师父商议事情都找不到你,就只把这事儿告诉了我。怎么,听到自己升了官,当了副团长,恣(zì)坏了吧?”李得一这才回过神来,摇头道:“这官就是有个名堂好方便办事罢了。原来俺也管着咱们威北营这两万人的吃喝拉撒,出兵打仗,现在还管这些,没啥太大变化。俺也说不上高兴,就是有点突然。师哥,俺今年才刚十六岁,这就成了守备副团长了?原来平周朝廷还在的时候,即便是权势滔天的世家大族,也没有十六岁的守备副团长吧?”

      “有,还不少哩。不过都是那个童迈成搞出来的前升,前进,这几支花钱就能升官的兵马,这里头奇葩多。那里面多得是富家子弟花钱买来的守备团长。你能当上副团长,与你捞钱的本事也脱不开关系,啧啧,俘虏卖钱,你也是开了天下的先,哈哈……”小刘医官忍不住就调侃起师弟来。

      “嘿嘿,俺这军职可是一分钱没花,实打实靠着俺自己拼杀来的。”李得一厚着脸皮,略有些得意道。毕竟是少年郎,乍一听闻自己登上高位,心里不美,那是胡说。

      “别吹,别吹,起灰!你能当上这副团长,你那头骡子还要占着一半的功劳。有那头骡子帮忙,你就是天生的咱威北营骑兵头领,谁也越不过你去。别看现在咱们骑兵是少了点,可总得扩大,将来与突辽人打仗,主要还得靠骑兵不是?”小刘医官,不,现在该叫团长了,小刘团长忍不住就泼了师弟一盆冷水。

      师兄弟俩说话的工夫,王壮彪带着火头营的人送来了刚出炉的烤肉,烤全猪,全鹿,熊掌,那是样样俱全,都是些硬菜,吃了最能顶饿,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必须得让众人吃饱不是?王壮彪把肉一放下,就到处瞅小刘医官在哪儿,找到之后,挤开人就走了过来。来到小刘医官跟前,王壮彪神神秘秘道:“刘团长,你看这是洒家给你弄得啥好东西!?”说着话,从身后神神秘秘摸出一个小食盒,打开来,里面是王壮彪精心烹制的一道佳肴。

      “这是啥?俺好像没吃过?让俺尝尝!”李得一说着话,就要伸手去撕一块下来尝尝。王壮彪眼疾手快,啪一巴掌就把李得一的手给打掉了。这一巴掌王壮彪可使上不小的力道,李得一当场疼的眼泪都下来了。瞅着师弟那手明显有些红肿,小刘医官到底还是心疼师弟,随即开口道:“这是什么?让俺师弟尝尝不打紧。你干嘛使这么大劲打他,看看,还把他那手都给打肿了!”

      没料王壮彪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故意压低了声音道:“小医官,不是洒家不给他吃,这道菜是洒家特意为你烹制的,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只有你能吃这道菜?”小刘医官一愣,拿眼瞅着盒子里这道佳肴,说道:“这是什么讲究?哪儿的习俗?还只有我能吃这道菜。”这一眼看下去,小刘医官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盒子里是条蒸鹿尾巴(鞭)。

      “师哥,俺想尝尝这道菜……”李得一打小嘴馋,今天看着这从没吃的菜肴,虽然刚才挨了一巴掌,显然还不打算放弃。

      仗着师哥向来疼自己,有啥好吃的总给自己留着,李得一打算硬上,今天非得尝尝这道菜不可。哪料到小刘医官忽然把脸一板,严肃道:“这道菜你不能吃?要是吃了,待会儿就不光是手肿。”李得一楞头楞脑问道:“不光手肿?还有哪里会肿?这道菜这么厉害?俺还偏要尝尝!”这种话让小刘医官怎么跟师弟细解释?!所以小刘医官直接选择了不解释,当场暴走,硬是用武力把师弟给撵到了一边去,然后接过那盒子,往自己兜里一揣,径自招呼客人去了。

      正事都办完了,接下来就是大联欢,一众兵士排着队先给孙老医官敬酒,然后又给三位把总敬酒。这一轮过后,小刘医官先亲自给师父敬了酒,又给三位把总敬了酒,之后又挨桌劝了一回酒。今天是自己徒儿大喜的日子,孙老医官兴致颇高,也就多喝了几杯,但毕竟是上了岁数,再加上身体又不好,没过多会儿,就有些支撑不住。小刘医官赶紧安排人把师父扶回去安顿。

      李得一如今好歹是副团长了,自然被安排在了大客那一桌,跟三位把总同坐。他年纪小,喝酒这事儿就轮不到他,所以这工夫只顾着埋头吃菜,逮着桌子上的大鱼大肉就是一顿猛造。李得一到了这工夫,边吃心里还边想着,刚才师哥有好吃的也不给俺留,还把俺硬给撵走了,不行,待会儿非得去闹洞房不可。

      整个威北营,也就他敢闹小刘医官的洞房。

      威北营虽然兵将和睦,亲如一家,但毕竟是兵营,上下等级森严。小刘医官这两年大事小情一把抓,加之原气修为高本事又大,早就在兵士心中竖起了极高的威信。哪个不要命了,敢去闹自己顶头上级的洞房?至于三位把总和孙老医官,年纪都大了,辈分在那儿,也不好凑这个热闹,更是自持身份,不会干这种事儿。

      不是还有王壮彪么?!他?他现在忙着吃呢,且没心思办这事儿。王壮彪这人平生就好两件事,一个是吃,另一个就是上阵厮杀,对手越强,他越高兴。其他的事儿,王壮彪一律是能不理会就不理会。

      所以,今晚闹洞房听璧角这件大事,整个威北营的重担,就全落在了李得一的肩膀上头。

      等天刚黑了,李得一立即偷偷摸摸来到师哥新房的院子外,这里是威北营的居住区,守卫全在外圈巡逻,房前屋后并没有人,所以也就没人发现小小医官打算来闹他师哥的洞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