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威北营自来允许定北县的百姓随意买卖,从不禁止生意。这些商人的担忧,好似多此一举。但实则不然,生意这个事情,自古到今,最挣钱的,永远是那几样。药品,兵器,再加上一位先贤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些豪商做生意,当然不会看中那些零零散散的小本生意。
这些商人想要经营的,是天下的大买卖。其一就是粮食生意,定北县年年粮食丰收,收上来的粮食满坑满谷,百姓家家存粮够吃几年的,他们早就看红了眼。其二就是兵器战马的生意,如今天下大乱,这倒卖兵器和战马,可是一桩好买卖,转手就是几倍的利,走一趟就能挣下几十年花不完的钱财。其三,他们想在定北县开设娼馆赌坊。其四,就是药材生意。打仗就有兵士受伤,这是个大头,再者一天天的,寻常百姓谁没个头疼闹热,不想死,就得吃药治病。
这四样生意,哪一个都不是小打小闹,投入的钱财都以数十万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事,必须提前把路子铺好,才能动手。他们选定的这个突破口,就是李得一。
我只能说,你们也是瞎了眼,找上这么个活扒皮土匪。该,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回你们算是遇上真阎罗。
几个商人代表先送上礼物,李得一毫不客气收了。他们几人心中一乐,赶紧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未完待续。)
三百零二章 建新城
这些豪商经营生意,打通关节,历来都是如此行事。先打听掌权之人的嗜好,欲求,然后投其所好,送上大礼。只要这礼一收,后面的事儿就好办了。所谓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你拿了我的礼,动用你手中的权,帮着我在生意上行个方便,也就顺理成章。
却不料,这以往百试百灵的一招,今天过期失效了。李得一把礼物笑眯眯收了,然后端坐在那儿,摆足了架子,把一众商人的话都听完了。最后却很干脆地摇摇头,一个条件都没答应,至于他们提出的这几样生意,更是门都没有。
这下几个商人代表全都傻了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礼都收了,李得一居然会拒绝他们的要求。他们可是许诺,分一半的红利给这位小将军,而且不要他一个枚银钱入股,每年坐享其成就行。小将军,你这样手里不办事,拿人当猴耍,毫无信义可言,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么?
他们哪里知道,面前这位小将军,看着是样貌堂堂的常胜将军,现在放眼天下,也有偌大的名头,但其实骨子里根本就是个土匪。在他眼里,任何想要的东西,带着兵去抢就行了,还用这么麻烦?!刀子快,拳头硬!这就是道理。他把这些豪商当猴耍就算不错了,要是哪天需要,说不定眼一红把他们当肥羊给宰了。
而且这个土匪精明的很,知道紧要的东西必须攥在自己手里,这才稳妥。现在这些豪商忽然提出要做的这四样生意,李得一虽然以前都没做过,但这么些年带兵打仗,一路血里火里走过来,什么事他没遇到过?什么人他们见过?他当然知道这都是些紧要的生意,决不能轻易许诺放任他人去做,即便要做这些生意,也必须牢牢控制在定北守备团手里。
这四样生意虽然挣钱,但都关心甚大。倘若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这一节。粮食在当今乱世乃是重中之重,控制好了,定北县永远也乱不了。若是控制不好,任由这些豪商高卖压买,把控粮价赚取利润,看着自己也能粉红,但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到时候荒年一旦让老百姓挨饿,不几天定北县就要乱套。
李得一心里门清,不管怎么弄,定北县才是定北守备团的根基,只要定北县日子越过越好,百姓越来越多。定北守备团就有用不尽的兵源,取之不尽的粮食和人力。
再者说了,李得一现在也并不急着赚钱,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至于钱粮,定北守备团府库里有的是。
这些年被他查抄干净的那些豪门富户,哪个家里不是积累着万贯家财。李得一除了中神城里被突辽人杀光抄尽的豪门富户,其余啥大富大贵的没见过。就是西京洛都,当初不也是他攻下来的么?说当时进城之后只迁了这些豪商来定北县居住,你就真信了?以李得一的秉性,要是不顺手狠捞一把,那才怪了。
这些年李得一历次出战,所积累的钱粮之多,简直海了,所以他现在哪会贪这些商人的几个小钱?李得一现在心里想的,是如何才能把定北守备团持续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何增强恢复能力,能在短时间内从上次大战当中恢复过来。杀鸡取卵这种事,李得一暂时不会再做。
这其中,大量的钱粮消耗,战马、兵器补充,自然是少不了的。从这儿看,与商人倒也有几分关系。
李得一好言安慰几句,把几个商人代表送走,末了还是给了他们一粒定心丸,“各位放心,过几天俺准有好消息给你们。”几个商人代表听了,带着一头雾水,满脸“我们知道你在应付的表情”,悻悻离开院子。好歹收了人家重礼,事儿不给办,说句话安慰安慰总是应该的。
其实李得一这话倒也不全是空口白牙,刚才这帮商人在他面前一顿啰嗦,大谈这四样生意是如何挣钱,如何一本万利,如何财源广进,日进斗金。李得一大略听着听着,思绪也不由被引到做生意上头来。
想着想着,识海中忽然就闪出一副画面,李得一顿时被识海里这幅画面吸引,凝神关注一段之后,仿佛受到极大启发。因此李得一迫不及待要仔细研究研究这幅画面,所以干脆利落拒绝了一众豪商的请托,把他们毫不客气地送走。
随着李得一原气修为渐高,一身精气神也更加凝练。现在他对识海的控制越来越强,识海中出现的画面,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闪而过。他现在可以集中精神将是海中的画面定住许久,仔仔细细观察。当然了,很多时候,李得一还是看不懂画面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只是感觉很熟悉,好似自己摆弄过一般。比如他曾看到画面中有个人,大热天光着膀子,盯着面前一个板子仔细看着,那板子上不时出现一些花花绿绿的场景,还经常出现女妖精打架。那些女妖精,就跟真人一样,会叫会动,会流汗,比师哥当初给自己那本小册子上画的,可要真多了。
送走一众豪商代表,李得一赶紧回屋,关上房门,端坐在凳子上,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识海,开始尝试仔细观察那副画面。别误会,不是板子上的女妖精赤身打架,而是与做生意有关系的那副画面。
在那幅画面中,他看到原本一片荒地,忽然凭空建起一排排房子,先是平房,然后就有了高楼,犹如平地建起一座城池。这城池中有无数做买卖的商户,在店铺中卖各式各样的东西。大量穿着怪异的百姓穿行其中,人来人往砍价杀价,好不热闹。接着,最关键的来了,李得一分明看到这些商户会随着这座专门做买卖的城池繁荣,年年上缴大量租金。建这座城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这不正是他所需要的,持续不断的钱财供给么?而且有了这座商贸城,他可以下手操纵,从中买来大量所需的钢铁,战马,甚至粮食。
李得一看清识海中的画面之后,初还觉得甚是奇怪,画面中那些钱,花花绿绿都是纸做的。他亲眼看到,人们把这纸递过去,就能换回各种东西,那些花花绿绿的纸明显起着钱的作用。
关于纸钞这个东西,平周朝开国太祖时期曾经搞过,他老人家在六百年前,定国之初曾成立中神银行,发行纸币流通天下,据史载确实极大地繁荣了当时平周朝的经济。无奈后世子孙不肖,仅仅过了两三代帝王,就开始把中神银行当成了会下蛋的金鸡,过度透支,奢侈挥霍,取用无度。最终导致皇室信用一落千丈,老百姓再也不敢使纸币,又自发开始使枚铜、枚银钱,从此纸币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晚,想了一晚上,李得一在昏昏睡去之前,心里终于拿定主意。第二天天一亮,李得一破天荒头一次,让兵士去军官学堂帮自己请了假。李得一跑着找来师父和师哥,当着二人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师父,师哥,俺要在定北马场南面,沿着金水河南岸建一座商贸城。”李得一说了自己想法。
李得一沿着金水河南岸修建这个商贸城,是昨晚他经过详细考虑,才做的决定。其一是将来可以利用金水河水路,方便来回运送天下的货物。这金水河在下游汇入长清江(长清江上游在定北县这段,叫做清源河),而长清江则在中神城脚下,与黄浊河汇成一起,世人称为双水江,在此处滚滚奔流东到海,沿岸连通整个平周天下的水路。
最最关键是,这金水河在这一段,由于地下有地热,冬天不上冻!是定北县北面唯一的不冻河。这个河港在冬天不封冻,商贸城建成之后,将是极大的优势。
二来商贸城沿河而建,方便取水。这时候天下百姓取水要么靠井,要么靠河。若要用井水,则必须找人打井。这年头,打井技能并不保准。一口井打下去,费时费力不说,能不能出水还要靠运气,十口井里,也就两三口有水。而且是甜水还是苦水,也不一定。所以若是倚着河水建城,也是一大方便。
孙老医官这些年,早对小徒弟时不时冒出的奇思妙想见怪不怪。甚至老人家还偷偷怀疑过,据说平周开国太祖当年,也是英明神武,常常想别人所未想,能别人所不能,难道自己这徒弟也是如此?
老爷爷,你这徒弟,与英明神武扯得上边儿?他是常常有点奇怪的想法,也干了不少事儿。只可惜,他这副样子,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你就看他这一身土匪劲儿吧,从古到今,能一统天下的皇帝,有流氓出身,农民出身,乞丐出身,世家大族出身,良民小户出身,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土匪出身的当皇帝了?
李得一见师父孙老医官没反对,心里就踏实了一半,另一半,得师哥发话。别看李得一现在大事小情一把抓,什么事儿都说了算。但其实他心里也没底,遇事儿还是喜欢找师父师哥讨主意。
小刘团长略想了想,道:“这商贸城是个什么名堂,模样如何。”李得一挠了挠头,跟师父要来一只硬炭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小刘团长现在还负责定北守备团的土木工程建设,所以关心这商贸城的模样。
(未完待续。)
三百零三章 瞧瞧你教出来的好徒弟
小刘团长这也是把好师哥当到底了,对这个师弟真是溺爱无边。这些年来,凡是李得一提出的要求,小刘团长简直就没反对过,不光不反对,还出谋划策帮着他的天下第一好师弟一块儿干。李得一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觉得师哥这样做如何。但他要是仔细想想李家的兄弟几人,就不会有这种看法。
李家兄弟四人,老大李欣孝虽然颇为有才,帮着他爹打天下,整个后勤政务几乎他都有参与,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他心量不大,时不时就嫉妒能打仗的二弟,不由自主就会说两句酸话。
老二李势銮虽然英勇善战,但总是羡慕大哥能得父亲那么多赞扬,心里老是憋着劲儿想要表现表现,多分一点父爱来。
老三李佩松,整天就是大哥的小尾巴,大哥说啥就是啥,无聊透顶。
老四李无敌在四兄弟中,修原气天赋最高,一身神力更是天下罕有,但他天生是个没嘴的葫芦。说话要是超过俩字儿,必有一个是“啊”“嗯”“哦”这类语气词。当年饶是李得一万般能耐,千般手段,也没从他嘴里撬出第四个字儿来。
李家这四兄弟还都是一个爹妈生的,都如此各干各的。李得一和师哥俩人能相处如此和谐,小刘团长几乎事事顺着自己这个好师弟,也着实是天下少有的。
这不,小刘团长毫不理会这“商贸城”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干什么用的,直接开口就问他的师弟这商贸城的样子。大有只要师弟画出大概图纸,他立马就带着人开始修建的架势。老板,这样的好哥哥,请给我来一打。
李得一画完,小刘团长看了两眼,奇怪道:“不是要建城么?怎么不修城墙?而且金水河南岸毗邻北面草原夷族各部,若是不修城墙,到时你不怕他们来侵扰?再说你这城池不修城墙,到时候有人肯来居住?”
你这好师哥也算是当到家了,师弟提出的任何意见你都不反对,这还不算。你还心心念念帮着你师弟考虑,出谋划策,查漏补缺。你这好师哥要不要这么过分?我看的眼馋啊。
听师哥这么问,李得一颇为自豪地答道:“俺把这商贸城修在马场南面就是为了防备北面草原夷族来犯。咱们定北守备团的骑兵若无战事,常在马场训练。而且马场如今也常驻有两千步卒守备,足以应付任何突【创建和谐家园】况。如今突辽人的精锐骑兵全部都在南面平周的土地上肆虐,这草原上有谁能打过咱定北守备团?所以这商贸城根本用不着修城墙。修城墙太慢,也太费钱,不上算,不上算。”
小刘团长点点头道:“你说的倒也对,但恐怕财帛动人心,到时候难免有红了眼的,想冒险来试试。”你师弟要修一座没城墙的城池,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你不反对也就罢了,还跟着瞎出主意,好师哥要不要当的这么彻底?
“那就砍!谁敢伸爪子过来,俺就砍谁!这回草原上没了突辽人给他们撑腰,谁要是不长眼!俺就灭了他全族。突辽人大军深入平周,留下的兵马死守着统万城一带不敢出来。眼下这草原还不是任由咱们定北守备团纵横,谁敢闹事,就追杀到底!到时候可别怪俺心狠手辣,正好抢些战马回来。”李得一浑身匪气发作,这话说的杀气腾腾,而且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趁机大发横财的味道。
对此,孙老医官和小刘团长都没啥意见,守备团骑兵有师弟和那二十四个气壮境骑兵带领,除了突辽人,遇上任何骑兵,都是轻易碾过。怪不得这当师哥的如此纵容师弟胡作非为,可算找到根了,原来这当师父的就是这么块料。
孙老医官最初教导李得一时,只因他是结【创建和谐家园】李有水唯一的后辈,仅剩的一点香火。为了李大哥香火不至于断绝,另一半也是弥补当年李有水大哥断腿不能修原气的终身遗憾,这才收了李得一当关门【创建和谐家园】。随后孙老医官强行给已经十岁的李得一开蒙,教授他修原气之道。说实话,孙老医官最初其实不指望李得一能有什么大出息,已经十岁的孩子,天赋秉性基本都定了型,勉强教导,也难成为什么好样子。
后来李得一的发展仿佛也印证了孙老医官的推测,头一次自己修原气就出了岔子,差点死了。后来更要命,居然擅自中午尝试修原气,直接被中午太阳发出的那巨量的原气给冲击昏死。
但随后峰回路转,一直没主的那头骡子,火眼狻猊唯一的“儿子”(骡子没有生育后代的能力,没到俱五通境,彻底完善强化身躯之前,不能算公母),居然阴错阳差,吸收了这个小徒弟的原气,认其为主。虽然“悍马”到现在都不让李得一上笼头,但别人随便摸他一下试试?
结果从此以后,简直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这个小徒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真就干了不少事儿。孙老医官亲手为其强起星辰推衍图,测算李得一未来的命运如何。得到个结果却让人难以说清,只说其自有机缘,其他一概模糊不清。
直到李得一给当初救回来的那些孩子稀里糊涂上课,然后又瞎大胆,稀里糊涂给孩子开蒙成功,孙老医官在几乎惊掉下巴的同时,也终于理解了自有机缘是个什么意思,从此以后,凡事都顺着小徒弟的意思来,任由其自己摸索着往前走。
刚开始小刘团长还不理解师父的意思,后来爷俩一交流,小刘团长也觉得师父这样做暗合启源天机,也就跟师父站到了一起。这事儿听着悬乎,说白了就是,不管李得一怎么胡闹,孙老医官只负责帮忙,绝不驳斥,反对。小刘团长也是有样学样,好在这些年看下来,成果是喜人的,果实是甜美的,丰硕的。
有了这个意识,孙老医官和小刘团长,自然地开始帮着李得一出谋划策起来。
李得一说完如何防备夷人袭击,又说起这商贸城的好处来。他把商贸城建在北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北面的夷族来卖马匹!定北县现在有的是好东西,这些年哪次出去作战,承李得一贼不走空的毛病,每每都能带回大量战利品。这与孙老医官和小刘团长的纵容当然分不开。
单说打下洛都城和邺城这两次,李得一拉回家的茶叶,简直多到搁不下。好茶都孝敬了师父,便宜的茶砖一直在库里存着,都快长毛了。这回正好拿出来,重新晒晒,在这商贸城中换回急需的战马。
而且不光准备好了主要贸易商品,李得一还为商贸城量身订做了一套宣传计划。商贸城建好之后,他会带着骑兵去草原上走一圈,告诉经过的那些部落,让他们来这里做买卖。当然了,为了保证这些部落会老实来做买卖,李得一肯定会带着军刀去,并且会考虑带着他们头人的儿子,甚至用些人头来震慑他们。
兄弟,你这个做买卖方式,也太不务正业了。再牛的强买强卖也比不了你这个方式,你这直接是要人命啊。土匪么,要是不绑票勒索,那才叫不务正业不称职。
而且关于这个商贸城的启动计划,昨晚李得一也做了一揽子的预案,并且跟师哥和师父略说了说。小刘团长年轻,接受能力较强,勉强还能听得懂。孙老医官直接听得满头雾水,眼冒金星。最后,孙老医官干脆摆摆手:“为师老了,这些事情由着你去折腾。这么些年了,光见你往家划拉东西,从没见你吃亏过。为师很放心,你放手去做。”
老人家,你这话说的,也太直接了。
果然,听师父这么夸奖自己,李得一小脸一红,强辩道:“师父,俺还不是为了咱们弟兄都能过上好日子。难道还要过以前那穷得裤子都穿不起的紧吧日子?”
最终,在孙老医官老羞成怒的暴喝中,李得一抱头鼠窜,忙不迭跑了。
接下来,小刘团长马上开始召集人手,为师弟沿金水河修建这个商贸城。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在地上划出线来,然后沿河边地势建起几排瓦房,其中有几座二层小楼,中间有大片圆形空地。四面道路特意留的格外宽广,好方便将来货车进出。而且后期还要在金水河边上修建一个码头,方便走水路运送货物。
而李得一呢,则抓紧工夫继续给兵士上课,对他们进行思想统一改造提高。三个月之后,李得一觉得这批兵士差不多了,决定给他们试试开蒙。
选定开蒙的这天晚上,月明星稀,天气很好。此时已经是冬日,大雪盖地,天寒地冻,但依然挡不住众兵士心中那勃勃的热情。他们知道,过了今晚,他们就有机会更进一步,不再是普通人。
小刘团长亲自带兵士将附近彻底【创建和谐家园】,禁绝一切人来往。孙老医官则带领着火头营一群人,烧了一溜大锅,为这些战兵熬安神汤药。李得一带着这六百兵士来到那个土坡下,对着他们简短讲了几句,直接就在山下给他们开蒙,没上山。因为人太多,山顶上太窄站不开。
最后,李得一高声说道,“成功感知到原气的走上前来。”(未完待续。)
三百零四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
ÀîµÃÒ»ºßßÚºßßÚŬÁ¦ÁËÒ»ÍíÉÏ£¬ÕâʱºòÖÕÓÚÂÖµ½ËûÏíÊÜ·áÊÕµÄϲÔá£
随着他一声令下,呼啦啦居然走出来五十多个!接近一成!李得一仔细数了数,足足有五十六人!这效率,若是让别的名师听到,非得买块豆腐一头撞死不可。他们收费高昂,专门一对一教导世家大族子弟,最后开蒙之时,成功率还不足三成。李得一就跟撒网捕鱼一样,粗拉拉一网撒下去,收成如何全靠天。一发给这么多人同时开蒙,居然成功五十多个。所以说人比人,简直气死人。
其实若只看今晚李得一的成功,确实能气死天下大多数名师。但别忘了,李得一这一晚的成功,是因为之前他做足了功课。首先定北守备团的军纪还有日常训练,就保证兵士对李得一这个副团长的无条件服从和信任。其次,李得一又亲自教导这些精锐战兵识字,给他们上思想统一课程。这一桩桩,都在增强着战兵的信心。信心具足,才是今晚这些战兵即便已经年长,但依旧能成功开蒙的关键所在。
世间的事,不管干什么,你得先有信心,才可能成功。
这五十六人走到李得一眼前,顿时收到身后传来一大片羡慕的眼神。李得一刚张嘴想要夸奖这些开蒙成功的精锐战兵几句,看到眼前这一幕,临时就改了主意。
李得一没急着恭贺这帮开蒙成功的,而是先对今夜没成功那些精锐兵士说道:“都别丧气,俺答应给你们每人开三次蒙!你们回去之后继续好好努力,人人都有机会!”这一番话,直接又把他们有些失意的心气儿给吊了起来。三次机会呢,除了今晚,还有两次,回去再加把劲儿,怎么也该成功。这要是还不能成功开蒙,就只能怪自己没那个福气咯。
结束之后,李得一整队带着兵士们往回走,路上遇到在外围【创建和谐家园】的师哥。小刘团长凑到师弟身边,压低了因为激动而略有些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回是多少个?”
李得一因为这次成功率偏低,兴致不算高,随口道:“才五十六个。”小刘团长闻言,顿时喜上眉梢。用力拍了拍师弟的肩膀,高兴道:“真有你的!你这给人开蒙的本事,称天下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原本因为成功率勉强才一成而有些不高兴的李得一,看到师哥如此高兴,也跟着开心起来。他这师弟当的,万事只要师哥高兴,他就跟着高兴。你们是兄弟俩,真是一对活宝。师哥不管什么事儿,只要师弟提出来,就没有反对的,再稀奇,也一律支持。师弟不管什么事儿,只要师哥高兴,就跟着高兴。
孙老医官亲自在城门口守着,瞅见俩徒弟回来了,紧走几步,一把攥住李得一的手,略带激动地问道:“多少?”李得一又答了一遍:“五十六个。”
孙老医官当场就激动地老脸通红!赶紧吆喝道:“快快!把安神的汤药都抬过来,进门的,每人先喝一碗!赶紧回去歇歇!从今天起,连续七天,每天必喝一碗。”定北守备团如今有钱了,这药材当然也不必像当年一样,还得李得一和师哥俩人背着粪篓子,进山自己挖。现在花钱直接采买就行,邺城刘败夷跟定北守备团关系不错,连带着这些药材什么的,也都大方放行。
自己有实力就是好,到哪里,人都敬你三分。邺城刘败夷这是敬畏定北守备团战力惊人,所以明知道定北守备团从自己眼皮底下采买大宗物资,也只能痛快放行,连设卡抽税都不敢。当然了,定北守备团现在因着这份实力被人敬畏三分,那么千万不能失去这份实力。不然到时候刘败夷肯定会连本带利讨回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不亮,孙老医官就亲自派人把李得一叫起来。李得一穿上衣裳,匆匆忙忙来到师父这儿一看,三位把总也在,不用说了,这肯定是有事儿!
李得一走进们,屋里几人正在热烈讨论这五十六个开蒙成功的兵士该如何安排。由于李得一之前把自己的二十四个气壮境学生培养成骑兵之后,在对阵金狼骑兵一战中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李把总现在开始倾向于把能修原气的兵士编成一队单独使用。
但出人意料的,这回小刘团长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坚持要把这批修原气的精锐兵士派到各小队,让他们去当千总,把总,甚至营长,副营长。小刘团长说的也挺有道理,上次对阵金狼骑兵,若是下面各营,各小队有战力极高的队长带领,最后一仗打下来,普通兵士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小刘团长毕竟是亲身经历过那场大战,他说出来的话,还是有相当的份量。因此众人一时也难以做出结论,好在这时,李得一赶到了。
李把总问李得一对此事的想法,李得一不假思索直接道:“现在不妨先把这些兵士提拔成为千总,等他们迈入气壮境,再考虑将他们单独编成一军使用。”修原气要到了气壮境,实力才会大增,和合境并没有那么厉害,只是反应快些,但力气不大。在乱军从中,敌人往往四五把刀同时朝你砍来,反应再快,也不能全部闪过,这时候,就要靠一身力气,硬接硬当。所以修原气到了气壮境,战力才会有明显提高,到了气壮境,最低限度寻常五六个壮汉也奈何不得你。
最后,孙老医官综合俩徒弟的意见,拍板决定,先让这些兵士当把总学着带兵,等他们什么时候迈入气壮境,再加以重用。
安排完这五十六个修原气的战兵,孙老医官又提起定北军官学堂第二期学员的事。随着第一期六百战兵培训的同时,定北军官学堂的规模也一直在扩大增修。这段时间来,小刘团长指挥着专门负责营建的工兵营,把定北军官学堂的规模整个又扩大了一倍。有了这些新的教室和宿舍,第二期就能招收更多的精锐战兵。
第二期李得一打算扩招一千精锐战兵,至于教官么,除了那些伤残的老兵,第一期中成绩优异但开蒙未成功的那部分兵士,也将临时担任教官一职。所以第二期其实比第一期教学条件要更加齐备,不光校舍足够,教官也很充足,甚至可以做到每三十个精锐战兵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官。
第二期学员与第一期一样,首先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识字课程,完成之后经历‘高考;通过的人将有资格接受开蒙。现在这部分识字课程完全不再需要李得一参与,他也终于可以抽出手来去办另一件重要的大事。
他一手主导建设的商贸城,终于快要建设完毕,但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愿意来做生意的夷人,这怎么行。他既然打算用这商贸城为定北守备团换来足够的马匹,那必须得有草原上的夷族来做生意才行。故此李得一打算带着骑兵亲自去草原上走一趟,“请”那些夷族来做生意。至于手段么,当然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武力胁迫为辅。以理服人,李得一向来讲究以理服人。
与师哥简单商量之后,小刘团长同意了他的策略。告别过后,李得一骑着“悍马”带着二十四个气壮境的学生,还有一千休整完毕的守备团骑兵,在漫天大雪中,浩浩荡荡踏入了北面草原深处。
这些年来,定北守备团一直年年冬天对金水河沿岸进行清剿,直到将这附近的夷族部落剿灭干净。但到了现在,反倒要通过他们来搞到战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在行军的一路上,李得一也在不停地反思这个事情,是不是这些年来,杀戮有些过甚。摇了摇头,李得一驱散脑子里纷乱的念头。开什么玩笑,这些夷族部落一旦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举起马刀,跨上战马,杀光你的家人,抢光你的财货,肆意践踏蹂躏你的妻女。他们就是吃人的饿狼,你不杀他们,他们强大起来,就要来杀你。突辽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虽然事情暂时看起来是这样,但现在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弄到足够多的战马,又不得不邀请这些夷族部落来交易,还真是……李得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也考虑过直接杀光这些夷族部落,将战马抢回来。但这样做,一次最多只能抢两三个部落,幸存者就会将消息散布出去,其他的部落就会在自己赶到之前,远远地逃散在茫茫草原深处,再也难以找到。现在两三个部落的战马,并不能满足定北守备团骑兵庞大的需求,不过是杯水车薪。
李得一正在出神思考着这略有些矛盾的事情,耳朵里忽然就听到一声略熟悉的狼嚎声!他马上抬起头,举目四下张望,就连胯下的悍马,这时也略有些不安的抖了抖脑袋。这声狼嚎从远处传来,不知怎么的,李得一就是觉得很熟悉,没来由忽然想起了四眼。当年他许诺把四眼放归草原,让他去建立自己的狼群。一晃已经数年过去,也不知四眼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他爹当年的威风,统领着数千头狼的大狼群。
凝神仔细辨听一番,李得一发现这声狼嚎离着自己很远,而且声音越来越弱。他断定,这狼已经离自己远去,不可能是四眼了。若是四眼知道自己来了,准得高兴地扑上来摇尾巴,哪会摆这种架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