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这熊孩子干啥呢,没大没小,老师没有教过你要尊敬长辈吗?”刘军浩伸手刚要抓他,毛孩子脚下一滑却跑到一丈开外。张倩正俏生生的领着一大群孩子站在那里呢,看他们手中都拿了不少野果子,就知道是刚从山上下来的。
“你这是看书还是在这里睡觉,不害怕冻感冒?”张倩抿着嘴笑问道。
“没事,秋天不是读书天嘛,看书很容易犯困。我身体结实,感冒不了。”刘军浩强自狡辩了一下,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草屑问道:“你们这是从山上刚下来,都摘得什么呀,我看看……嗯,山里红、野棠梨、还有元枣,这是山胡桃,给我弄两个尝尝……”
他说着从一个熊孩子的手中抓了几个山胡桃,去掉苦楚皮放到石头上一砸,然后将白生生的果仁弄进嘴里一尝,口中生津,脆香脆香的。
农历七月胡桃八月梨,虽说胡桃七月份就能摘了,可是胡桃树一般都特别高,果子又长在树梢,因此很难采摘,只能够等到胡桃熟过了自然落下的时候去捡。不过这也要看运气,因为很多胡桃树早就被松鼠和猴子光顾了。看来他们的运气还不错,每人手中的小袋子里都有半袋子。
***
喇叭里通知下午一点开会,这都一点十分了,还有几户人家没来,这让刘广聚相当恼火。
今天将人叫过来就是为了修路的事儿,他中午的时候特意用喇叭强调了一遍时间,可是仍然有不少人磨磨蹭蹭的不来,人不凑齐会就没有办法开,他只好委派几个孩子又去叫了一次。
这些年村民们已经被他这个大喇叭喊怕了,每次开会不是收钱就是传达镇里的什么指示,因此一遇到开会不少人能躲就躲,总是不想来。
其实这回也有些怨刘广聚,如果他中午在大喇叭里将开会的内容说清楚,恐怕村里的人早就聚齐了。
又等了七八分钟,终于人都齐了,刘广聚才清了清嗓子将村里修路的事儿说了一遍,没等他说完呢,下边的人就纷纷议论起来。
刘军浩作为刘家沟的一分子,自然也在这堆村民当中蹲着。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村里人这些年被那条泥巴路折腾够了,对修路的事情举双手赞成,更何况刘广聚刚才已经说的明明白白的,修路款这次不搞集资,而是用村里今年租地的钱垫付。
讨论到最后甚至有村民当场表示,如果修路的资金还缺,让村民出一部分钱也可以考虑。这话还得到不少人的赞同,看得出来,今年大家手中都有不少闲钱呀。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不少人已经看到了修路的好处,等这条路修好后,恐怕明年到刘家沟来游玩的城里人会更多。
这次的会开得最爽快,几乎都是赞同的声音。这让刘广聚更加意气风发,隔了一天就心急火燎将联络的施工队叫了刘家沟。
他们准备修一条碎石路,这种路修起来简单,而且省钱。刘家沟到镇里也就十几里,碎石路半天就规划好了,算了一下修路款,到最后修下来的花费不到十万,账面上还剩近一万块钱。
刘广聚又为这笔钱开了一个小会,说想用剩下的钱起一台大戏让全村人乐乐。
也许看到刘广聚终于为村里办了一件实事儿,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大部分村民竟然是支持的态度。虽然也有不少青年人建议改成放电影,但是在自家老人的烟袋杆子招呼下,纷纷改口。
说到起大戏,最高兴的莫过于村里这帮老人了,现在虽然很多人家都有电视了,地方的小台也经常放戏剧。可是那些老人却总觉得不过瘾,说那听不出戏味儿。
这里请人来唱戏叫起大戏,农村的草戏班子比较多,讲究也少,三五个人就能撑一台戏,而且还弄得热热闹闹的。
刘家沟这些年就没有富裕过,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起过戏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最后一次搭戏台还是当年搞样板戏的时候。
消息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时间,几乎整个镇的人都知道刘家沟要起大戏了。
很多老戏迷不顾山路难走,特意跑到刘家沟来打听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刘家沟的老人们也笑呵呵的道这事儿千真万确,而且说的时候腰杆挺得特别直。
第五十一章 相当大的场面
什么是碎石路,说简单一点就是用碎石铺成的路。这种路刚整理出来的毛坯异常粗糙,虽然能够行车,但是对车胎的损害却特别大,不过经过压路机碾压后,路基就变得相当平整,完全可以行车。
碎石路造价低廉很适合交通量较小、无重载交通的农村修,再加上大河里就产黄江石,施工队可以就地取材,因此修起来倒也迅速,刘家沟要修的路也不过才十几里,到十一的时候路面已经只剩个尾巴了。
这倒不影响刘家沟起大戏,戏台子早早的就搭在了村头的道土坡上,那个地方宽敞,坡下是几个连着的麦场,正好方便人们看戏。为了腾出看戏的地方,刘广聚还特意指挥村里人将麦场里的作物全部转移干净。
三十那一天,在山外请的戏班子也入住了到刘家沟了。
这戏班子叫的名字就叫大马戏班,猛然一听就好像是耍杂技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班主的名字叫赵大马,他妈生他的头一天晚上梦到了一匹大马。
他们卸东西的时候刘军浩和村里的年轻人也过去帮忙,可是却没有插上手,因为东西就那么几个箱子,那些刀枪剑戟的东西一看就是样子货。他刚想抽出一把宝剑看看却被一个小领导模样的人呵斥住,至于那些蟒袍玉带、凤冠霞帔就更摸不得了。
十一那天大清早的就看到不少外村的人成群结伴的朝刘家沟赶来,或骑着自行车或徒步。一时之间,刘家沟就好像成了集市一般。而且这些人个个看上去经验十足,手中都搬着把椅子,应该是想早早的占个好位置,不少人还拿着吃的,在路上边走边啃。
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刚收完,冬小麦还没有来得及种,因此对农村人来说是个相对闲暇的时间,很多人赶一二十里就为了看大戏。
等刘军浩和张倩两人赶到那里的时候有些惊呆了,放眼望去,戏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头,看样子不下三千人,戏台的后边扎着一排排的自行车,足足有好几百辆。更远一些还有二十几辆私家车,连城里人也来了?刘军浩禁不住发出一声感叹,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你想什么呢,现在城里人谁还看戏,这些估计都是准备十一长假到这里来游玩的,恰好碰上起戏了就过来看个热闹。”
刘军浩一拍脑袋,可不是,今天不是十一吗,城里人都放假了,来刘家沟游玩纯属正常。
他们走到离戏台五十米的地方就再也挤不进去了,因为人太多了。不少熊孩子还爬到旁边的大树上蹲坐着,有一个碗口那么粗的洋槐树竟然坐了五六个孩子。
张倩一看顿时紧张起来,站在树下大声的呵斥,将他们一个个都叫下来,这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学生,听到老师的命令自然发憷,乖乖的下来。只是张倩刚一转身,他们又像猴子一样爬了上去,一个比一个快。
现在戏还没有到开演的时候,因此台下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们的议论声,还有小商小贩拿着小喇叭的喊叫声。刘军浩都有些佩服这些商贩敬业,做生意都做到这里了。
随着一阵锣鼓家伙响动,等了半天总算开戏了,那些半大的熊孩子就一个劲儿的往戏台子上扔鞭炮,有些劲儿小扔到看戏的人中间,立刻惹来一阵臭骂。
往戏台子上扔鞭炮是这里的老传统,乡下人实在,戏唱的好就是好,孬就是孬。好的话就会在歇场的时候往台子上扔鞭炮,扔得越多说明戏唱得越好。不过这群半大的小子纯粹是瞎胡闹,这戏还没有开场呢,就一个劲儿的往上扔,直到有几个大人过去训斥了他们一顿之后,熊孩子们才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
看戏这东西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刘军浩属于后一种人。他就是来陪张倩看热闹的,因此刚看了一会儿就心不在焉起来,开始单纯的欣赏在戏台上进进出出的红男绿女,以及他们画的五彩油光的脸谱。
“刘军浩,这是啥戏呀,我咋听不懂?”张倩这个时候突然问道,她对戏剧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点介绍。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京剧吧,我看书上说好像就京剧画脸谱。”刘军浩也尴尬的解释道。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大青山,但是那些半文半土、半吼半唱的依依呀呀戏词他一句没听懂。
“你小青年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这明明是咱们这片的土戏乱弹,哪里是京剧,京剧唱腔主要是西皮、二簧,咱们的乱弹……”后边坐了一个懂戏的老汉听到他在那里胡说八道,立刻开口训斥道,看戏的老人最烦的就是有人不懂却胡说八道。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还不允许发表一下意见,刘军浩看这老戏迷有继续教训下去的意图,赶忙问道:“你老说的乱弹是什么戏种?”
“乱弹就是乱弹,里边夹杂有其他的戏种……”
刘军浩听这个老戏迷解释了半天,才弄明白,感情乱弹就是将其他的戏种整成一锅大杂烩搬上戏台,依依呀呀的乱唱一气呀,难怪只能成一个草戏班子(我不知道对乱弹的解释对不,我以前听老人们说过,在我的理解乱弹就是这样的,本人对戏剧了解很少,错了希望大家不要怪罪,我看戏一直都是看热闹的那种)。
他看了一会儿实在觉得没啥意思,就那么几个人在戏台上唱来唱去,唱的自己还听不懂。可是后边的老戏迷隔上几分钟就会大叫一声好,然后一个劲儿的拍巴掌。每次老头突然地一声大喝都把他吓得一跳,再这么下去非把他整成脑神经衰弱不可。
“我先出去一会儿,你先看着”刘军浩最后实在看不下去,就搬起椅子说道。
“我也跟你出去”张倩也搬起椅子。
“小伙子,这戏正热闹呢,你咋走了。”老戏迷看他们要走,有些奇怪的问道。
“你老慢慢看,我们还有事儿……”
他们就坐在靠边的位置,因此进出倒也方便,没有惊动多少人,出了人群两人相望了一眼都笑了起来,国粹这东西并不是是个人都能欣赏得动的。
看到旁边的空闲处有一个商贩在卖肉夹馍,不少小孩子都围在那里买,刘军浩也来了兴趣,问张倩要不要,然后不等她回答就买了两个拿回来,两人用纸包着站在场外吃。
ÕâÈâ¼ÐâÉ×öµÄµØµÀ£¬ËäÈ»Àï±ßµÄÈâÊÇ·ÊÖíÈ⣬µ«ÊDZµÃËÖÀã¬ÔÙ¼ÓÉÏÀï±ß²ôÔӵĶçËéµÄÏã²Ëìî³ýÁË·ÊÈâµÄÐÈëþ棬³ÔÆðÀ´»¬¶ø²»Ä壬²»ÓÃÑÀ³ÝÒ§Èâ¾ÍÀÃÔÚ×ìÀ³ÔÍêÖ®ºó×ìÉÏ»¹Áô×ÅÈâÏã¡£
他吃完之后正四处瞧看着呢,却又看到刘广聚面带微笑,手中拿着一个小纸片站在摄像机镜头下念台词呢。
“他这是又要上电视了,是县电视台的?”刘军浩禁不住有些啧啧称奇,想不到这场大戏将县电视台的人也吸引过来了。
要说刘家沟这次的戏起的时间好,恰好是国庆期间,而县里这个时候刚刚开辟了一个庆国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看台,这下刘家沟就成了典型。起大戏意义也变了,到电视台记者的嘴里就成了“我农村干群起大戏庆国庆贺盛事”。
第五十二章 来人
新鲜了半天,下午的时候刘军浩说啥也不再去凑热闹,躲在自家的院子里拿了本闲书随意翻看着。
反倒是赵教授看的津津有味,回来吃饭的时候还一个劲的谈论,吃【创建和谐家园】他将碗一丢就搬着椅子早早的去抢位置。
中午大部分看戏的人都没有回家,而是在刘家沟随便买点东西垫吧垫吧等着下午的好戏开场。
刘家沟的不少村民这次倒是从中看出了商机,早早的就回家做起午饭,然后搬几张桌子到看戏的地方卖饭,什么蒸面条、热包子、蛋炒饭等等应有尽有,而且生意个顶个的火爆。
这几千人在一起吃饭大场面让很多看戏的老年人都想起了当年大炼钢铁的情景,那个时候的吃饭场面也是这么火爆,于是吃过饭,三五个一群就开始讲起了古记。
当然村头的几个农家乐里也围得满满的,很是红火了一把。刘军浩忍不住的猜想,这莫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旅游经济模式?
不过这些和他都没有关系,他现在闲着无事,坐在院子里琢磨起自己石锁中的那口泉水来。虽然泉眼还是碗口那么大,可是经不起它没日没夜的冒,这些日子不知不觉中水池已经变大了不少,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池塘。黑压压的黄鳝在里边不住的游动着,中间夹杂着几只老鳖横冲直撞,不时捕捉着小黄鳝苗。
当然沙滩上还有不少螃蟹在那里爬来爬去,最后钻进沙塔中。这些螃蟹还是刘军浩最初从水沟里捉来的,看情形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环境,在沙滩上安下家,那些沙塔下就是它们挖的洞。
看着一只只青灰色的河蟹,他才想起貌似快到菊黄蟹肥的季节了,再过些日子捉几只螃蟹清蒸绝对好吃。
Ëû×ܾõµÃÕâÊ¯ËøÖÐÓÐЩµ¥µ÷£¬Ë®ÖгýÁË»Æ÷ÄàöúºÍöêÓãÍâ¾Í¿´²»µ½±ðµÄʲôÓãÀֲ࣬ÎïÒ²Ö»Óм¦Í·°úºÍÁ«»¨¡£
说来也怪,外边的莲花这个时候基本上都变成残荷败叶了,自己这泉水中的却仍然碧青如初,到现在还没有枯败得迹象。
他琢磨着是不是再往里边弄点东西,至于弄点啥好呢,倒是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养些鱼苗吧,不够黄鳝老鳖祸害的。
看到泉边这片沙土地,他才动了几分心思,在那里种些花花草草点缀一下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石锁中也显得更有生机。
不过这个计划恐怕要到明年春上实施了,秋天也没啥可以栽种的植物,除了冬小麦和大萝卜之外他实在想不出别的,想到要在沙土地上种这些东西他就有些汗津。
就在他在院子琢磨种什么东西好的时候,张倩却焦急的在村口张望着。
前两天几个同学已经在电话里商量好了,说十一到这里游玩,看看张倩口中说的世外桃花源是不是真的。
刚才通电话的时候她们说已经到镇上了,现在正往这里赶呢。
等了估计有十几分钟,就看到一辆蓝色的出租车在碎石路上缓缓地驶来,她估计着这辆车上坐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同学了。
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见到老同学了,张倩的心情自然是激动地,甚至准备好了见到她们互相拥抱着闹一阵子。
可是预想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几个死党下车后看到张倩都愣在那里上下打量着,仿佛不认识她似的,眼神中还流露着难以置信的目光。
“怎么,我身上哪里脏了?”张倩被她们看的毛毛的,忙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穿着,没什么不妥呀?
“老四,快从实招来,你这小妮子最近是不是一直被爱情滋润着,所以皮肤变得这么好了?”苏娜娜上前去一把抓住她的肩膀,开始了自己的八卦式询问。
这个女孩子是她们宿舍的老大,性子最是活泼,很有八卦的天赋,在宿舍的时候经常传播一些学校的秘闻。
“就是,就是,从实招来,”另外两个死党王珊和李培也上前轮番轰炸,当年她们在宿舍嘻嘻哈哈瞎讨论的时候一个主要论调就是“女人一旦有了爱情,皮肤就会变好”。
“你们胡说啥呢,哪有呀,就是这里的空气好罢了,没听过山清水秀出丽人吗……”对于自己最近皮肤越来越好的事儿,张倩还是相当自豪的,当然她将原因归结在刘家沟的环境上。
几个女孩子却打死也不相信,不过追问了半天也没有从张倩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她们就放弃了追问。
当转移视线时一个个都被眼前的景致陶醉了:远处的山梁上红黄绿相间的色彩仿佛一幅刚刚涂抹好的油彩画,红的是枫树,黄的是杨树白桦等落叶树木,而墨绿色的则是山上的青松。
近处无数鸟儿在树枝上唧唧喳喳的乱叫着,唱出一首首欢快的曲子。
路边浅浅的溪水中一大群不知名的小鱼游来游去,在水中荡起阵阵波纹;这个时候突然从水面上掠过一只翠鸟,叼着鱼儿冲向天空;接着一大群鸭子嘎嘎叫着游过来,在水中不住的伸头啄着螺壳……
三个女孩子的眼睛都觉得不够用了,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鲜活的场景。苏娜娜和王珊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而李培也是从小在县城中长大的,见惯了那些高楼大厦之后,自然对这种青山绕绿水,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致感叹不停。
这让张倩觉得好笑,她却忘了自己当初来的时候和几人一样。
到了看戏的地方,几个女孩子都兴致勃勃的到处凑热闹,拿着数码相机就是一阵猛拍。当然她们对场地外那些小吃摊更感兴趣,不大一会儿,什么肉夹馍、芝麻锅盔、烤羊肉串、炸馓子等等都尝了一个遍。
尤其是苏娜娜,一边口中叫着“不能再吃了,再吃又该减肥了”,一边却将锅盔往自己的口中塞。这锅盔烙的特别劲道,上边撒了一层薄薄的芝麻盐吃起来特别清香。
等到大戏散场的时候三个人也吃得差不多了,一个劲儿的叫嚷着晚上不吃饭。
领着她们进老六婶子家的时候,众女又开始羡慕起张倩的那只听话的水鸭子来。能在这群小姐妹面前显摆显摆,顺便让她们小小的嫉妒一把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安顿好了之后,张倩想到刘军浩那里弄些枣子给回来给她们晚上当宵夜吃,结果三个女孩子也要跟上看看,因为她们都在电话中听张倩提起过刘军浩这个名字,说他家养了很多小动物,卖黄鳝一个月随随便便都比她们的工资高。
应该说三个女孩子对刘军浩的第一眼感觉都不错,浓眉大眼的,看上去挺有“内涵”,和她们想象中的那种暴发户大不相同。
尤其是苏娜娜,这个时候心中的八卦念头暴胀,已经认定这个小妮子和他之间存在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等下回去后要好好地逼问一番。
刘军浩对她们的到来自然表示欢迎,到树上打了半筛子大枣让她们品尝。众女虽然已经吃饱了,但是看到红彤彤的大枣又忍不住来了兴致。
她们对刘军浩院子里的小动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住的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的猛拍着,吓得那几只野兔子躲进笼子不敢出来,两只斑鸠则飞到高高的树顶咕咕叫着。
当张倩描述了一下院子里夏天的景致后,几个女孩子又开始规划起明年夏天到这里玩的情景:什么在水池边这几颗大杨树下放一个吊床,晌午躺在那里乘凉绝对是一种享受。最好在这几个杨树枝杈上建一个浪漫的小木屋,晚上坐在小木屋中看星星……
刘军浩跟在她们后边听的暴汗,感情这几个女孩子把这里当成自己家来设计了。你以为自己是原始人呀,把房子建在树上,还浪漫呢,如果被村里人看到了绝对会说他脑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