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随身空间:天降娇女花柒迟迟》-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董氏每人分了他们一布袋白米,足有二十斤。冯氏同刘氏从来不小气,也不恼婆婆偏心两个小叔,但这次还是心头抽了抽。毕竟这可是白米啊,上好的细粮,不是谷子高粱之类的粗粮。

        娇娇担心老娘脾气急,开口惹奶奶不高兴,赶紧扯了老娘袖子嚷着肚子疼,果然冯氏立刻抱了闺女心疼抱怨,“吃那么多做什么,是不是撑坏肚子了?”

        娇娇笑嘻嘻也不应声,眼见两个叔叔走出院子,坐上了三叔从王家借来的马车,她这才跳下地跑出去,摆着小手嚷着,“三叔,四叔,常回来看娇娇啊。”

        “好,娇娇乖乖在家,不要再跑出去啊。”

      ¡¡¡¡¡°µÈËÄÊåÔÙ»ØÀ´¸øÄãÂòâÂÌdzԡ£¡±

        林大河和林大山都是同侄女道别,末了又同家里人说几句话就匆匆回城去了。

        林大河进了县城,送了弟弟到顾家侧门,然后拐进布庄门口时候,他又改主意要车夫去了岳丈王家。

        王家离得布庄不过隔了两道街,小小的两进院子隐藏在胡同深处,很是不起眼。

        但林大河娶了王家唯一的闺女,又掌管了布庄生意,自然对岳丈一家的家底有些了解,若是想要住大院子,行事再大方一些,也不是承受不起。

        实在是王家商人本性,越富有越吝啬罢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王燕闲着无事又回来了娘家,眼见自家男人拎着布袋子从外边进来,她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但还是笑着迎上去,问道,“你回来了,儿子们还好?天热,是不是都晒黑了?”

        林大河点头,应道,“孩子们瞧着都结实不少,礼哥儿又掉了两颗牙,仁哥儿和义哥儿今日跟着下田拔草,已经顶半个劳力了。”

        林大河说起这些,语气里很有些骄傲意味,王燕这当娘的却是心疼的嘴角直抽抽。

        她扯了帕子沾沾鼻尖儿,脸上因为出汗,敷的水粉有些掉落。原本称得上明艳的五官,这会儿反倒因为上妆添了三分老气。

        “昨日爹还说起,要给儿子们请个先生呢,不如早些把他们接回来…”

        “不成,”王燕才说到一半,林大河就打断了她的话头儿,“当初是你主动把孩子留在老宅的,还说咱爹为人明理大气,大哥二哥和四弟家的孩子怎么教导,咱们儿子也要怎么教导,绝对错不了。如今突然改口,难道是怨怪爹娘耽搁了孩子?再说了,我昨晚考教孩子们功课,很是不错,可见娇娇平日也用心了。你就别惦记了,若是想孩子,过几日回去住一段,正好家里秋收忙碌,你帮着做个饭,娘和嫂子们也能轻省一些。”

        王燕简直恨不得把自己舌头吃了,心里后悔之极。

        林大河在布庄做伙计的时候,她看中他勤快聪明,为人善良又不愚笨,主动接触几次,等到慢慢两人生了情义,王家去林家提亲,也是水到渠成,但林家死活不同意林大河入赘,就是林大河也根本没这个意思,这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她平日行事又不算谨慎,整个铺子伙计都知道她倾心林大河,骑虎难下,也就同意嫁去林家。

        结果,成亲五年,整日洗衣做饭喂鸡喂猪,上有公婆,中有伯叔妯娌,下有一堆的侄儿,简直比她在娘家半辈子干的活儿都多。

        好不容易哭求老爹退位,把布庄交给林大河打理,她才从林家村搬进城。临走之前,她不知道脑子哪根筋不对,居然不忿叔伯家的孩子都养在老宅,而她的孩子却要自己养,于是就把孩子留了下来。

        这一留,孩子们就当真是再也没回她的身边,惹得爹娘整日里骂她。如今想把孩子们带回来都不成了,还怎么哄得儿子们同王家一根肚肠儿,再改个名字,延续王家香火?

        林大河好似没有看到媳妇儿脸上神色变换,抬手把米袋放在椅子上,问道,“岳母呢,我娘给带了二十斤精白米回来。这白米我吃过了,味道特别好,留下给岳母岳父尝尝。”

        王家老太太其实早就到了,但一直躲在屏风后听女儿女婿闲话儿,这会儿赶紧笑着转出来,招呼道,“大河回来了,你爹娘身子还好?仁哥儿三个孩子呢,怎么不回来住一段?”

        “我爹娘身子都好,让岳母惦记了。”林大河不接关于儿子的话茬儿,又把白米的出处说了一遍,末了就带了王燕告辞。

        王家老太太实在忍耐不住,就道,“大河,家里这院子虽然不大,但只有我们老两口住,实在空得慌。不如你和燕子搬回来住吧,也省下一份房租,送回村里,你爹娘手头也宽绰一些。”

        林大河听得心里不是滋味,但他天生一副笑面,即便有三分气恼,脸上也看不出什么。

        “岳母的好意,我心里清楚。但我们租住那房子习惯了,离得铺子也更近,这事以后再说吧。”

        王燕气得扯了手里的帕子,当初觉得林大河待自己不错,怎么就没看出他是这么倔强的脾气,倒真是林家的种,脾气硬得同公爹一般无二…

        再说林大山受聘的这户人家姓顾,在县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当初家里小公子开蒙,想要请先生的时候,得县学教谕的推荐,看中了林大山功底扎实,出了一年三十两银子的高价聘了他上门。

      第13章 幸福的味道

        林大山带了媳妇儿周心秀把孩子留在老家,搬进了顾家大宅后边的一个小偏院,闲暇时候,林大山苦读,周心秀做针线,夫妻俩都是安静不惹事的脾气,反倒让顾家很是尊重,平日除了束脩,年节备礼,也常有吃食用物送来。

        林大山进屋的时候,周心秀正好放下手里的秀活儿,就欢喜迎了上来,眼见他手里提着米袋子,就埋怨道,“上次从老宅拿回来的粮食还够吃半月呢,你怎么又找娘要了?”

        说着话儿,她又指了炕桌儿上的一盘点心,“方才前边送了点心来,我还后悔你走的太早,否则把点心带去给孩子们吃多好。”

        林大山笑着任凭媳妇儿帮他换了衣衫,打水净手,耳里听着媳妇儿说话,心头无比的熨帖温暖。

        说实话周心秀算不得什么美人,甚至身形略微有些丰腴,但鹅蛋脸白净,说话又温柔体贴,最主要为人特别善良孝顺,行事聪明有主见,成亲这么多年,半点儿错处也挑不出来,跟着他进城更是把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为人丈夫,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只能多体贴妻子作为回报了。

        “来,过来坐下。”

        林大山拉了媳妇儿的手坐在炕沿儿,惹得周心秀脸红,赶紧把手抽出来,嗔怪道,“【创建和谐家园】的,别让人看见。”

        林大山也没坚持,抬手打开布袋子,笑道,“这是娘给拿的白米,我吃着味道特别好,你一会儿分一半给岳父送去,再送一些去前边院子,算作点心的回礼。”

        “呀,这白米真是不错啊。”

        周心秀原本还有些不以为意,毕竟白米虽然不便宜,以周老爹那个品级不入流但油水厚的差事,周家伙食一向不错,就是嫁进林家,才很少吃白米。

        但她这会儿抓了一把白米对着阳光一看,倒是着实有些惊讶。

        这米粒细长整齐,没有零碎,米身都是透明的,隐约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比粮铺卖的那些籼米好太多了。

        她瞧着欢喜,但还是问道,“老宅从哪里得的好米,娘给咱们拿来这么多,家里还有吃的吗?”

        林大山听得心头更暖,这般善良懂事的媳妇儿,他怎么能不喜欢。

        “娘说家里还很多,让咱们不要节省,吃完再去拿。”说到一半,他突然想起老爹的嘱咐就道,“这米…好似是人家送来的谢礼,爹说不好太张扬。”

        周心秀嫁到林家七八年,欣喜于婆婆好相处,但更尊敬明理大气的公公,听得夫君这么说,心里就留了意,点头应道,“好,我有数了,你先歇着,我去趟前边。”

        她整理了衣衫,分了一半的大米用一个更干净的布袋装了就去了前边主家的院子,末了回来又去了不远处的青石胡同,那里住了她的娘家人。

        这么一圈走下来,天色也就黑了,夫妻俩蒸了一点儿米饭,炒了个周家拿回的青菜,都是大赞这米味道好。

        林大山借口中午吃的饱,把饭又拨了一小半给媳妇儿,周心秀心里明镜一样,但很自然的接受了夫君的好意,吃的更是香甜。

        有时候日子过得是不是幸福,真的不是看吃什么喝什么,而是陪着你身边的那个人…

        “知了,知了!”

        林家院子里有棵枣树,最近几年没有结果子,但却依旧枝繁叶茂,于是夏日里也就成了知了的绝好住处。

        许是对于越来越近的秋日,有种恐惧,只要夜幕没有降临,知了就没完没了的扯着脖子呼喊,尽情挥霍着它们短暂的生命和时光。

        若是以往,林家几个小子早就拿了杆子爬上树,一定要把这些吵人的家伙抓去喂鸡不可。

        但这几日,他们可是没有这份心思了。

        这会儿刚刚吃完午饭,白米饭配上萝卜炖牛肉,吃的他们个个肚子都堪比小西瓜。可即便这般,他们依旧守在堂屋里不肯走。

        直到,娇娇端了一个大碗从隔间里出来。

        这些小子有一个算一个,立刻抬头挺胸教上了手里的纸张,大大的毛笔字写的规规整整,显见是有备而来。

        娇娇放下大碗,【创建和谐家园】的小手一张张翻过那些大字,这才把大碗推倒桌子中间,“好,今日的功课完成的不错,可以吃了。”

        一众小子们仿佛得了命令的士兵,几乎是立刻跳起奔向方桌旁。

        那大碗里装了大半下白生生的东西,好似冬日里冻实的冰雪,但却比冰雪更香甜更凉爽更…

        总之,吃上一口,就能让人把这盛夏的苦楚都抛去脑后。

        几个小子虽然都是口水淌成河,但依旧记得不争抢,一把勺子从最小的林园手里开始,依次轮到年纪最大的林华手里,那一碗甜冰雪也就见了底儿,林园抱了碗舔一舔,今日最盼望的事也就完成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要到天色黑透才能进行。

        “妹妹,咱们晚上吃什么,红果子还是黄果子?”

        林华扯了袖子给林园抹去脸上沾上的痕迹,末了探头瞧着院子里没人,这才小声问着。

        不等娇娇应声,几个小子就纷纷发表意见,“吃红果子!”

        “不,黄果子更好。”

        “不能吃粉果子吗?”

        娇娇笑的眼睛眯在一处,挥舞着藕节一样白胖的胳膊,豪爽应道,“晚上都有,但你们一定不能说漏了,让外人知道就再也吃不到了。”

        “妹妹你放心,我看着他们,保管谁也不说。”

        林华拍着胸口保证,如今林保和林平林荣三个哥哥跟着大人下田,他就是剩下兄弟里最大的头头儿,说话还是有几分威信的。

        “好啊,那晚上哥哥们等我啊。”

        “太好了,走,咱们去小溪里捞鱼,昨日才捞了三条,太少了。”

        林华带了一众弟弟们,疯跑去院角拿了网子和破木桶,也不管头上太阳炽烈,奔着村头的小溪就跑掉了。

        娇娇抱了空碗坐在门槛上,笑的合不拢嘴。

        这几日,她陆续把空间里的东西往外拿。家里顿顿都是白米饭,菜里的油也多了,每日还有一顿肉。

        这些在前世是再平常不过的吃食了,但落在林家饭桌上,眼见就把家里老老少少都催的胖了一圈儿。

        大人们还不觉得,倒是淘气小子们上蹿下跳更有力气了。

      第14章 来客

        最开始,娇娇还很小心,只在晚上熄灯之后,才拿了果子和冰激凌出来给爷爷奶奶吃。后来实在是心疼爹娘和哥哥们受苦,这样的盛夏,没有风扇和空调,几乎要摇着扇子到凌晨才能睡去。

        她于是就多费一番手脚,把冰激凌去了包装堆进碗,果子去皮去核切块,处理的尽量看不出原本样子,然后拌了碎冰送去各个房间。

        林大海和冯氏,还有林大江和刘氏,虽然惊奇,但想起老爹的话,还有家里最近的古怪,忍着一肚子的疑问,默默享受了这从未有过的“奢侈品”。偶尔睡不着时候,也只是夫妻间低声嘀咕两句,人前并不曾露出一丝一毫疑惑模样。

        但一众小子们原本就睡在后罩房的大炕上,自成一片小天地,眼见妹妹摸黑送来的东西又凉又甜,欢喜的差点儿把炕蹦塌了。

        这个问一句,那个嚷一嗓子,把娇娇吵得头昏脑涨,于是就定下了谁多话就不准吃的规矩。

        几日下来,只要偷吃就要闷头不吭声,已经成了小子们刻印在心里的习惯。即便多年后,他们长大成人了,每次从妹妹这里得了好东西,也是吃的默然无声,外人见了,还以为林家规矩大,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却是不知道,这习惯从小时候就养成了。

        “娇娇,怎么坐在门槛上,哥哥们呢,没带你玩儿吗?”

        周心秀不知道何时回来了,开门进了院子,眼见胖嘟嘟的小侄女坐在门槛上,两只小手托着下巴,不时傻笑一下,可爱的让人恨不得放在心尖上疼爱,就大步上前把她抱了,转而问起家里不省心的儿子和侄子们。

        娇娇突然见四婶,也是欢喜,但扭头望见院门外还站了个穿着深青缎子衣裙的老妇人,花白的头发梳理很是整齐,虽然半垂着眉眼,却好似一直在打量林家院子,她就扯了四婶,小声问道,“四婶,有客人啊?”

        “啊,哎呀,我忘了。”

        周心秀只顾抱侄女,根本就忘了她还有同行的客人,赶紧高声冲着屋子里招呼,“爹,娘,我回来了,还有客人上门。”

        人老了,耳朵总是没有那么灵光。

        林老爷子同董氏在屋里午睡,本来以为娇娇同哥哥们在院子里玩耍,也没当回事。哪里想到,小儿子才回城里没几日,小儿媳又带了客人上门啊。

        这会儿听得动静,他们整理好衣衫从屋里出来,那老妇人也从院外走了进来。

      ¡¡¡¡ÖÜÐÄÐã·ÅϽ¿½¿£¬Ð¦×ÅͬµùÄï½éÉÜ£¬¡°µù£¬ÄÕâÊǹ˼ÒÀÏ·òÈ˸úǰËźòµÄÀîæÖæÖ£¬Õâ´ÎÓÐЩÊÂËæ¶ùϱµ½¼ÒÀïÀ´×ø×ø¡£¡±

        “哦,那快请屋里坐。”

        林老爷子同董氏虽然猜不出这顾家人上门时为了何事,但是冲着儿子平日在顾家做先生,也要敬着三分,于是热情请了李嬷嬷进堂屋喝茶。

        李嬷嬷也算客气,同林老爷子和董氏行礼,开口道,“平日就瞧着林先生守礼又和气,林夫人也是心灵手巧,原来是家传。寒门出贵子,林家好福气。”

        这话说的漂亮,寓意也好,但怎么听着都有几分倨傲的意味。林老爷子半垂着眼皮,没有说话,倒是董氏笑着应道,“承嬷嬷吉言。”

        娇娇瞧着老娘从西厢房出来拐去灶间准备茶水,就悄悄溜了出去,拦了老娘,“娘,不要煮家里的粗茶,这人是四叔主家的嬷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9: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