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塔山族族长的孙子。”
“你们打架了?”
风岸转过头来瞪他,“我才不会打架。”
“那你别扭什么?”
风岸沉默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地开口说道,“他学东西比我们都快。”
闻风怔了怔,“学什么?”
“术师说先教我们数学。等房子建好之后,他会开始比较正式地教我们别的知识,在此之前表现好的人到时候可以当他的助手。”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风岸语气里是纯然的向往,随后低落了下去,“谁都没有欧杰学得快,每次术师提问都是他先回答的,后来术师说这样其他孩子就轮不上了,让他把机会让给别人。”
“……那有什么问题吗?”闻风不知道那位听说总是很忙的术师到底哪里有时间教这些少年所谓的知识,这个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那位术师居然要教导这些跟他毫无关系的孩子?其他部族也就算了,问题是遗族从血脉上就不具备力量天赋,如果只是为了培养仆人的话,应该教会他们的也不是这些。
……何况那种堪称温柔的态度,根本不像一个正常的力量天赋者。
“有什么问题?”风岸看了他一眼,“因为欧杰比任何人都学得快,所以术师在我们的学习时间过后,另外留出半个小时专门教他……太令人嫉妒了!”少年最后恨恨地说。
果然是只有12岁的孩子。闻风心想,不过他有一个问题。
“风岸,你刚才说什么‘半个小时’?”
“是时间——啊,闻风叔叔你还不知道。”风岸停下了脚步,伸手指向此前让闻风不得其解的那个挂在圆木上的物件,“就是那个。那是术师给我们的时钟,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劳动,什么时候吃饭,休息,开会,都是照着它上面指示的时间来进行的。‘小时’就是它给我们指示的一个刻度。”
闻风走过去,看了一会儿,“这是怎么看的?”
在风岸的努力下,闻风终于知道了怎么从这个东西上确定时刻,同时也知道了族人们具体的作息。那位术师把一天分成了12等分,称为小时,小时分为4刻,一刻15分钟,而每分钟还要分成60个瞬间,那根一直照着特定频率转动的指针所指示的就是被称之为秒的瞬间单位。时间有了规矩,习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们的劳动也跟着规矩了起来,负责不同工作的人作息也不太一样,闻风回来之后就被安置到了专门的帐篷里,只知道附近居住的族人们总是天亮就离开帐篷去劳动,直至天色变黑才回去休息。
实际情况原来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闻风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部族的性格。归来之后听说的种种传闻,他与其说是怀疑,不如说是这32年人生中形成的常识让他很难接受他听到的东西,终究还是要眼见为实他才肯相信。他一路上目睹了仅仅靠这些部族本身无法实现的许多改变,也见到了那个人,在交托那份来自远方的短信的短短时间,正在树立圆木之林的人们行事的效率可以说是让他大开眼界。开了各种方形通孔和凹槽的圆木送到之后,负责接应的人查看过木材身上的标记,让人把它送到某个地点,在木材后端系上绳子,然后两人将那一端抬离地面,另两人在对面拉起圆木,让它慢慢斜入地面已经挖好的深而窄的坑洞之中。然后有人把某种非常浓稠的东西灌进了圆木周边的空隙,用3根长棍顶住圆木使之不致偏斜,最后一个人用一种L形的工具比量过圆木与地面的夹角,整个过程终告结束,不过是一次对话的功夫。
褐色的指针又转了一圈。闻风仰头注视着开始又一个周期的秒针,即使已经亲眼目睹这些事例,他还是缺乏一种真实感。这大概是因为对方实在不像他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任何一个力量天赋者,刚刚见到的时候,那位面容俊秀的青年在闻风眼中虽然特别,在当时更多的还是意外。毕竟在听来的描述中,这个人的面貌实在是丰富多彩。
而现在他感到了一种近于畏惧的不安。如同在谈及这个人的时候,族人们与敬仰同时存在的那种感情。术师确实是温柔和善的,但也是从根本上,就与他们所有人都完全不同的。
打开了话匣的风岸这时候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关于术师如何带领他们动手垒出一个构造精巧的孵蛋窑,只要在外层点燃一把火,就能给不染一点烟气地让内层温暖起来,一种叫做温度计的东西会指示他们什么时候应该加火什么时候应该开门透气,窑里面应该加多少水诸如此类。
“这个季节会把它们会冻死。”闻风说。
“不会的。术师说温室很快就要建好了,到时候就不用这么费心了。”风岸说。
“‘温室’?”闻风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汇,“那是什么?”
少年唔了两声,“术师说是即使外面下雪,里面也不会结冰,是一种,一种……呃,我不记得了。不过寿由他们正在做这样东西——”
“我能不能去看看?”闻风问。
风岸犹豫了一下,看着他的背后,“但是你的伤……”
“你以为我是谁?”闻风哼了一声。
第68章 温室大棚
相比已经发生过两次小型垮塌的砖窑工地,温室这边的进度要快一些。
对这批【创建和谐家园】来说,人力可以说是唯一算得上充足的资源。当初术师要求筑起的6道间距相等的长凹字形土墙,这段时间经过上百人每天的劳动,已经在按照他的要求基本完成,6堵比人稍高的土墙林立在整片土地的西南角,筑土的人被调走了一半,由剩下的那些完成装设立柱,棚架和棚膜的工作。
术师要求的都是技术活,这一点是人们在这几天里深刻认知到的。不过和安装机械相比,建造大棚这类工作还是显得比较简单。术师昨天傍晚验看了他们的成果之后,对如何进行接下来的步骤进行了非常仔细的指导。于是今天早上在把材料都搬运过来之后,负责这边事务的两个组长一个队长带领他们的成员开了一个早会,外表看起来相当粗犷的遗族队长记性倒是很好,他学着术师的手法,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树枝大略回忆了术师的解说过程,对照昨天在术师指导下完成了一半的大棚,【创建和谐家园】大家的记忆,经过讨论后遗族队长确认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日光温室的建造才真正开始。
闻风来到的时候,他们第一个大棚的骨架部分完成得差不多了。看着肋条一样整齐固定在地面的热镀锌棚架,闻风慢慢走了近去。他站在已经完成的部分附近,虽然没有妨碍到什么,不过还是有点显眼,毕竟除了术师,很少有人能在工作时间闲到到处走动,但正在忙着拉铁丝的人只是朝他略略扫了一眼,发觉他身上那件只有伤员才穿着的白色外套之后,就没有人对他说什么了。
闻风伸手摸了摸棚架的材质,坚硬而且冰冷,他看了一会儿,不确定这到底是金属还是其他材料,从别人搬动这些骨架的模样来看,这些东西的分量并不太重。
然后另一种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是成捆堆叠在附近,在阳光下呈现出光泽柔和的白色布匹。它们单薄得像是一层水膜,却坚韧得多,而且手感非常光滑柔软。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消失,闻风用拇指抹了一滴沾在上面的水珠,发现这种布匹完全防水。
“……”闻风看着堆在草席上的数十捆同类布匹,又看了看逐渐向另一端排列过去的大棚骨架,有了一种微妙的猜想。
风岸已经12岁了,最近几天晚上都和其他少年少女一起跟术师学习,至少已经能够认识所有【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的他已经能协助其他人的工作,如果不是今天早上轮到他看守孵蛋窑,也未必有这个空闲。不过他再空闲下去就该算作旷工了。他问了闻风一声,后者倒是不想再回到医疗帐篷,他身上的伤还需要过好一段时间才能好,但他睡了差不多3天,背上的伤因为传信人的药水,原本已经有所改善,术师分发给他们的白药也很有效,所以他是复原得最快的,这样再睡下去的话实在难受,而且他对这个温室的建造很感兴趣,让风岸去做自己的事之后,闻风留了下来。
带队的遗族队长跟他是熟识,不过已经忙了一个早上的对方显然空不出时间来跟老友打招呼。闻风自己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坐了下来,一边晒太阳一边看着他们的工作。
远处的时钟指针最粗的那根向前转了两圈半之后,第一个日光温室的弧面部分终于完成了。
这支小队的进度快有各种原因,但人才是最根本的。包括队长在内,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在过去的几天内都做受到术师的提点,过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作,虽然未必有共同之处,却比其他人来的镇定和熟练一些,在他们的带动下,剩下的30多人也渐渐放开了手脚。大体上完成了基础之后,带队的遗族队长和两位组长又查看了一遍,确认应该没什么问题了,队长拨出四分之三的人把材料和工具搬运到下一座去,而之前更多的只是在打下手的那些人来到闻风面前,把那些奇异布匹成捆抱了过去。
闻风看着他们把这种布匹展开,在临时搭起的一张光面木制工作台上某种工具把它们互相黏结了起来,形成非常巨大的整张透明薄膜。之后几个人爬上了已经固定好骨架的后墙,把这张巨大的薄膜一边抖开一边拉上去,直到完全覆盖整个骨架的弧面,然后上面和下面的人一起合作将它扯紧,用泥土压实接地的部分。另一部分人在大棚内部进行固定,最后从外面拉上一层粗铁丝,把整个弧面压稳。
终于从里面走出来的遗族队长向后退了几步,和闻风一起看着在正午的阳光下醒目无比的白色大棚。前者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对闻风说道,“总算搞完了一个,看起来还行吧?”
“我是觉得够可以了。”闻风说。
“要让术师过来看看才行。”遗族队长说。
闻风扫了一眼四周,除了他们两个没有闲人,“那让我去请?”
遗族队长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起来,“你?爬过去吗?”
“……”闻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我会记着你这句话。”
他的同族哈哈笑了一声,“记着就记着,跟刚回来的时候比起来,你精神多了嘛。”
“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想装死也难。”闻风说道,“那位术师让你们做这个干什么?”
“术师大人说要用来种点东西。”遗族队长说。
“种东西?”闻风看着白色的膜面,整个温室有七八十步长,将近十步宽,比他们现在居住的最大的帐篷面积还大得多,最重要的是这种温室要建六座,“……好像是行。那层东西是拿来挡雨雪的吧?”
“不仅如此。”遗族队长说,对闻风说道,“你先跟我进去看看?”
东墙的小门开着,闻风和遗族队长走了进去,刚刚建好的温室内部现在看起来相当地宽敞,透过薄膜照进来的阳光比外面要显得淡一些,不过四下里依旧明亮无比。闻风抬头四处张望着,走到只有几个人在其中的温室中央,他开口说道,“这里用来住人好像更好一点?”
闻风这么想是因为摆在面前的事实,他们这些归来的伤员占了一个大帐篷加五个小帐篷,已经把一部分人给挤了出去。只要能让出两座这种温室,至少被他们挤占的空间就完全能够补回来了。而且这几座温室即使建成了,总的面积还不到已开垦土地的三十分之一,能生产的粮食实在很有限。
站在门口附近的遗族队长笑了笑,“术师的计划是不会变的。”
闻风抬起一只手,摸了摸上面光滑柔韧的薄膜,“我不过是想一想。”
“事实倒是很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闻风看向对方,“哦?”
“因为这是术师的安排。”遗族队长把身体靠在旁边的土墙上,说道。
闻风也笑了笑,“好像有种看法——只要是术师的决定,那就是正确的。”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闻风顿了顿,然后问道,“因为他也是黑发黑眼?”
“不仅仅如此。”遗族队长双手环胸,眯起眼睛想了想,接着说道,“这么说吧,在他来到之前,我们是爬在地上生存的。他来了,我们就站起来了,现在我觉得如果一直跟随着他,这位大人可能会带我们飞起来。”
¡¡¡¡¡°ÕâËãʲô˵·¨¡£¡±ÎÅ·ç˵£¬¡°ÖÁÓÚ·ÉÆðÀ´¡ª¡ªÄãÄѵÀÏëÊÔÊÔ¿´¸úÎÒÒ»Ñù±»ÄÇЩ³¤³á°òµÄ´óòáòæµõ»ØÀ´£¿¡±
“哈哈哈,那种就不用了。”比喻不恰当的男人又笑了起来,“不过嘛,你难道就没有期待?”
这次沉默的人轮到了闻风,良久之后,他点点头。
“我确实也抱有期待。”比还不知道那件事的你们抱有更大的期待。
好歹是一队之长,偷懒也不能太过明显,那位同族跟闻风打了个招呼之后就赶去另一座温室的建造现场了。闻风留在显得更为空荡的温室内,还是觉得与其用于种植,可能还是拿来安置没有住所的人更好。毕竟为了起到所谓的带头作用,遗族露营的次数比其他部族要来的多。闻风听说过术师那种堪称无中生有的奇特能力,那些大大小小的帐篷就是他在来到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个夜晚他带来的,不过这种能力似乎也有其限制,因此住所的问题仍然有待时间解决。
——关于这个问题,曾经发生过闻风还不知道的一件事:对小孩子非常重视的术师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去看望他们的情况——虽然每天都有许多事情需要他给出建议或者做出决定,但似乎只要术师想,他总能够拿出足够的时间做他的事。那天术师就像平时一样去巡视帐篷,和那些小不丁点的孩子说说话,然后有一个孩子问了一个问题。
“术师,您为什么不让大家都住进帐篷里呢?您不是什么都能拿得出来吗?”
术师当时怔了怔,露出有些为难的表情。然后那个孩子被负责照看的女人抱走了,所以术师最后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就听说了此事的黎洪几乎是当场就变了脸色,协助术师进行人事调配的他没有询问是谁教唆一个三岁的孩子跟术师说这种话,他第二天就把负责照看孩子的那批人全部换去每天清理公厕和搬运灰土,照看各族幼童的则换上了族长们挑选来的“品德可靠”的女人,孩子的父母们也受到了严厉的警告。这些行动都是私下进行的,术师那两天正在专心于砖窑的建设,同时还要处理伐木场和其他地方的问题,忙碌得几乎连进行每日行程的时间都没有,到现在也没发现各族族长在暗地里通气的事。
术师可以说有某种程度的单纯,他身边那位却不是什么简单角色。族长们偷偷聚头的时候,那人也在一边旁听,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出任何意见,不过他是离术师最近也最他受信任的人,默认就几乎等于是支持了。
闻风毕竟有伤在身,还未真正恢复的身体开始感到了疲惫。稍稍站了一会儿之后,他转身离开温度正在逐步升高的温室,然后又站住了脚。
那个正向这边走来的黑发青年,正是各种奇观的创造者。
第69章 集体力量大
第一座温室大棚刚刚建好,后续的准备马上就跟进了。
从沼泽那边运来的泥炭均匀地平铺在木制苗床上,经过水枪喷出的水雾湿润,然后细碎的种子被人小心地撒了上去。只是苗床还占不完这座大棚的空间,已经稍稍露出芽苗的薯种也分装进直径10公分的营养钵,在木架上一层又一层地摆放起来。梯形向上的立体式排列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黑色的营养钵在架子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仅仅就视觉效果来说也算的上壮观了。
云深看了一眼温度计,这时候的室外温度在19°左右,大棚里的温度已经上升到将近30°,浇过一次水之后,湿度不必测量,用皮肤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提高。他低下头去看工作日记,午后明亮的光线透过塑料薄膜照下来,云深被纸面的反光映射得微微眯起了眼,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为他遮出一片阴影。
云深抬起眼,看向身边那位身姿挺拔的俊美青年。来到这片土地之后,准确地说,是在子爵离开之后,范天澜身上原先那种凌厉得仿佛能够割伤人的气势渐渐收敛了起来,虽然谦和之类的气质还是与他完全无关,但云深那根迟钝的神经也能感应到他已经有了一些改变,至少不会光是接近就让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害怕而大哭起来了。他跟云深默契也加深了不少,有些时候,云深没有开口说出来的事情,不必任何眼神接触,范天澜一样会感应到然后做出反应。
就算是在过去的团队中,云深也很少遇到这样契合的同事。带着微妙的类似欣慰的心情,云深收回视线,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
“天澜,你已经把500个常用汉字都记下了吧?”
“是的。”
“字典你也会用了,”云深合上笔记本,和他一起从温室里走了出去,“你学习的速度真是比我快多了。”
在小孩子们为小夜班上谁的表现更出色而暗暗较劲的时候,范天澜跟着云深学习的进度已经差不多到了初中阶段,除了数学曾经向某位贵族学习过,基础还不错之外,其他科目他基本上都是从头开始,因此这种进展可以说似乎非常地惊人。而且这些进步不仅仅表现在数理化一类的重点课程上,他对这些知识的基础载体——文字的吸收速度也令人感到惊讶。从从主动提出学习到完全记忆500个常用汉字,范天澜只用了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虽然词汇量还比较少,现在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字典,进步只会更快。相比之下,连总结会议发言也要跟他对稿,通用文字还学习不到200个的云深暗地里也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过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放手让天澜自学了,不过在那之前,他那顶一半充作工作室的帐篷空间已经狭窄到连晚上睡觉都有困难的程度了,新来的书要挤进去,恐怕要把一部分东西先清走。
“还是不够用。”范天澜木着一张英俊的脸说。他学习的东西越多,这个人和他讨论的话题越深奥,基础还非常薄弱的他时常跟不上对方的思维,而这个人这时候往往是径自陷入沉思,或者去翻找资料,或者拿过图纸修改,然后还会对他说一句谢谢你给我提供了思路。
……在工程师云深的领域,再少见的天才现在也是彻底的菜鸟。
云深轻轻挑起眉毛,然后微笑了起来,“不要太贪心,慢慢来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既是助手又是卫队的遗族青年在温室外的围观群众中开出一条通道,云深默默地看着那堵人墙,连忙快步和范天澜走了出去。现在正是午休时间,吃过午饭之后暂时空闲的人们对今天出现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或者说,对术师带来和因他才出现的各种造物,这些在过去一直处于低发展状态中的人们都表现出了很热情的态度。
早已习惯现代工业文明的云深可能不能理解,他在可以说极度困乏的环境下开展的这些改造,给这些单纯的原住民造成了怎样的震动。虽然云深暂时还没有时间对人们完整描述他的整个规划,但是从正在逐步实现的各个项目中,大多数的人都有了一种模糊的感觉。
他们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已,这位神奇的术师带给他们,可能是一个梦一样的未来。
因此就算对自己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能理解的地方,无需队长或者组长如何鼓动,人们都会尽力去配合从术师那儿传达下来的各种指令。
充实的时间总是流逝得很快。夜晚到了,晚饭过了,接着就是已经成为惯例的总结会议时间。除了少数情况,云深都会保证会议在半个小时之内结束。
云深坐在座位上,静静听着各队队长向他报告今天他们的工作进度,和往日不同的是,他在这个时候一定会放在手边的钢笔转到了范天澜手上。后者手上拿着一本空白的记录本,修长有力的手指握着笔杆,落笔的速度虽然不怎么快,却已经很流畅了。
例行报告是云深加给他们的习惯,报告本身当然是简略粗糙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云深的时候说话总是不太流利。而各队队长能够描述地最准确的还是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度只能表达个大概。云深给每支队伍都发放了他们在分工中需要用到的度量衡具,不过统计什么的,现在大部分还是要范天澜带人去过手才能算数。这些流程让大家都感到很不习惯,但云深还是让人们把这些坚持了下来。
最后一位队长的报告结束了,云深翻了一下笔记本。
“从我们来到萨德原地,至今已经过了十三天。第一天主要用于勘测地形地质,第二天拔寨迁移,第三天才开始真正记录,因此算作十天工时,”云深说,“今天我们作一个小结。”
在其他队长报告的时候,底下免不了有人小声说话,在云深开口之后,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我们目前的总人口是5046人,可用劳动力4189人。”云深站起来,用木炭条在背后用石灰水刷白的木板上罗列数字,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识字,所以白板上的是对应那些名词的简笔画,“已有铁制工具是200把工兵铲,500把方头锹,300把镰刀,20把锄头,20把拉锯,50把手锯,50条线锯,少部分有所损坏。”
木炭条划出的黑色线条来到白板的中间,“按照先后顺序完成的项目是,水力冲压机一部,容积20立方的炭窑两座,容积50立方的地窖四座,木制便桥一座,水力木工车床两部(已改良),砖窑一座,温室大棚一座。”稍作停顿之后,云深指向白板的最右侧,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他变动了一下单位,“目前整个集体的物资储备是,估算木料100立方,无烟煤27立方,硫铁矿17立方,生石灰10立方,河沙9立方,萤石和硅藻土少量。独轮车63辆,草筐和柳条筐201个,陶罐55个,铁锅7口,鱼松75罐,风干兽肉若干,兽皮不分大小357张,土豆25吨,白菜10吨,萝卜15吨。”
低低的惊叹声从人群中响了起来。虽然每天各队队长都会向术师报告自己的成绩,但汇总起来还是第一次,而这些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在短短十天之中,他们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