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隋末阴雄》-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0013章 王家痛史(一)

        王世师略一沉吟,说道:“二弟的意思,是要跟着这个王颁,在大军出征前,先行渡江?”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有危险,但是富贵险中求,王颁现在不过是个中州的司马,从五品官而已,根本不够当带兵大将的。朝廷也不可能让他这个文官当先锋,所以他一定会是自已招人,先行偷渡,到了南陈后再想办法暗中联络当地旧部,接应大军。阿大,跟着王颁干,这就是我的建议。”

        房间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大家本来很高的兴致在这巨大的危险面前,一下子又变得低落了,毕竟带着私人武装偷渡长江,万一后援不至,这几百人还不够陈朝大军塞牙缝的。

        即使偷渡成功,接应了大军过江后,朝廷是不是会认可这个功劳,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这难言的沉默气氛中,最后还是王何开了口:“世充,还有没有更稳妥的办法?比如王颁有没有办法得到至尊的诏命,允许他自行募兵,甚至是先行过江呢。别弄得不好,反而坐了个图谋不轨的罪名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孩儿今天中午还和那王颁见过面,当时他刚好接到家里的消息,说是至尊急召他入宫奏对。他在一个月前刚听到南征的风声时就向至尊上书,献了平南之策,还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自行募兵过江,招集旧部,以为向导。至尊既然派的是使者召他入对,而不是直接派官差来抓他,就是认可了他的这个方案,以孩儿愚见,一定会给他一个开府权限,让他去自由发挥,反正不占用朝廷的军饷和资源,要是能成事,可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了。所以孩儿以前对他一直没松口,在阿大和兄弟们面前也一直没有提及此事,既然今天跟王世积翻脸了,那跟着王颁南征,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啦。”

        王何点了点头,问道:“这么说,我们也要对王颁提供资金上的扶持吧,你跟他谈的是多少钱?”

        王世充双目炯炯:“当时孩儿还不能确定我们家是跟着王世积还是跟他合作,在临走时答应过他,无论我们是不是会加入王世积的帐下,都会给他十万钱以作军资。现在王世积那里我们去不了啦,我看我们要主动加价到十五万钱。”

        王世充此言一出,两个兄弟都面露不忿之色,王世师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就象是给人活活地割掉一大块肉那么心疼,而年纪最小的王世伟还小声地嘟囔了一句:“十五万,这么多啊!”

        王何闭目沉思了一下,睁开眼,摇了摇头,一下子坐直了身,双眼神光一现,整个人也从刚才那病恹恹的样子变得有了精气神:“十五万太少了,加到三十万!”

        王何此言一出,连王世充都吃了一惊,王世伟和王世师更是脸色大变,纷纷上前想要进言。

        王何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坚毅:“不用说了,我们家出得起这钱,而且这基本上是你们三个当官的最好机会,错过这次南征,想要国家有大战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三十万钱足够两千人半年的军需之用,如果不够还可以追加。”

        王世师等人不情愿地应了声是,王何决定了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更改的,但心中总归不情不愿,应答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王何叹了口气,身子又靠回了床头,闭上眼,缓缓地说道:“阿大知道,你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要逼着你们去做官。也许你们都以为,家里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当不当官也无所谓吧,更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场上求功名,是不是?”

        这个想法确实是大家的心声,就连王世充的潜意识里也是这样想,听到王何这样一说,个个低头不语。

        王何睁开了眼,环视了自己的儿子们,声音低缓而深沉:“以前阿大一直没有跟你们提起过我们王家的事情,对你们的爷爷更是基本上闭口不提,我也知道你们几个孩子都对这个很感兴趣。但自从十四年前的中秋,吃饭时提起此事的世伟被我当众责罚后,你们兄弟三个就再也没敢提这事,一直放在心里。但阿大知道,哪有孩子不想问爷爷的来历呢?今天,阿大就把这事告诉你们。”

        兄弟三人一下子两眼放光,全都抬起了头,只听到王何的声音平静地响起:“我们王家跟普通人家不一样,不是立嫡长子,而是立了最精明能干的世充来执掌家业,你们可知道为何?”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心中多年来的所想:“如果孩儿所料不差的话,我们家应该是混了一些胡人血统,并非正统【创建和谐家园】吧。”

        王何点了点头:“不错,其实我们本姓不是王,而是支,我们支家是凉州和西域一带的富商,从你们祖父那辈,才迁居到中原的。”

        王世充虽然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听到这话仍然大惊失色,一下子抬起了头,颤声道:“怎么会这样?祖父和阿大不是关中人?”

        本来他心里一直以阿大亲可能是王家的庶子,没有继承家业,给赶出霸城老家,却没想到连祖父也是个外地人。

        而其他的兄弟几个,都个个张大了嘴,惊得说不出话来。

        王何长叹一声:“你们的祖父,姓支,讳行云,一向是在西域和凉州一带经商,我们吕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到了你祖父这辈时,已经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凉州首府姑臧城里扎下了根。而你们的祖父更是一个经商天才,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力压丝路上的多家累世豪商,成了姑臧城的首富。”

        王何说到这里时,两眼都在放光,而王世充听到自家祖辈的光辉事迹,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几年他也随自家商队走过几次丝路,去过姑臧,见识过那里富可敌国的豪富们,却没想到自己的祖父居然能在这些人里出人头地。

        王何看到王世充和其他儿子们的这副表情,知道他们在向往着自己的祖父,继续说道:“可是你们的祖父虽然富可敌国,但却高估了金钱的力量,对权势认识不足。他成了丝路首富后还不满足,想要独霸姑臧城,把其他几家豪商都挤出去。”

        王世充的脸色一变,失声道:“什么?他想把安家、李家这样的豪富都挤走?”

        王何点了点头:“正是,天有多高,你们祖父的心就有多大,他想独霸丝路。”

        王世充叹了口气,目光转而黯淡:“难怪我们现在会在这里了。阿大,祖父是不是给那些豪门联手,勾结官府反击,最后弄破产了?”

        王何微微一愣:“你怎么会知道?”

        王世充的眼光变得深邃起来:“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姑臧那里的安家、李家都是历经几百年,十几代人下来的累世富豪,除了账面上的资产外,人脉、关系和底蕴更是无形的财富。自从汉武大帝,派遣大将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中原王朝从此联通西域,几百年来丝路上的明争暗斗,改朝换代都动摇不了这些豪门的地位,我们吕家又怎么可能做到独霸呢。”

        王何的眼睛一亮,沉声说道:“世充,说下去。”

        王世充站起身,负手于背后,在房里踱起步来:“阿大,我只举一个例子,您可能就会清楚了。”

      第0014章 王家痛史(二)

        王世充的声音在屋内缓缓响起:“三百年前五胡乱华,神州陆沉的时候,姑臧城就已经是凉州的中心了,诸胡和【创建和谐家园】军阀势力围绕这块地方你争我夺,打了足有百年,最后还是北魏一统北方,彻底控制了姑臧。在这百余年的血战里,姑臧城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这姑臧城里的富商们却没有受到影响,生意反而越做越大。他们战时贩军马,平时贩丝绸,安家和李家这样的,平时发小财,战时发大财,而那些军阀们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阿大,您知道这原因吗?”

        王何摇了摇头,他自幼读书做官,对此事也不甚了了。

        王世充继续道:“因为这些豪富的钱,没有多少是存在姑臧城内的故居的,他们一方面给占着姑臧的统治者们上贡纳税,另一方面把这些钱财转移到别处。如果有哪个统治者打他们家财的主意,他们就罢绝丝路贸易,让这些军阀们征不了税,最后只能乖乖地放人,两边方能相安无事。所以,在孩儿看来,这些豪商们最厉害的不是现在这一代人生意的规模,而是几百年来积累的人脉。无论是在西域还是在中原内地,如果真有人想和他们斗,那他们一定可以勾结官府进行反击,直到把你的势力挤出姑臧,再也无法在商界立足。”

        王何叹了口气:“原来如此,如果你祖父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会铩羽而归了。”

        王世充的眉头深锁,眼中绿芒一闪:“阿大,您刚才说过到了祖父这辈时,才在姑臧城扎下根,他大概并不清楚这些姑臧豪商们的在钱财和店铺之外人脉的可怕。所以最后才会失败。如果孩儿所料不差的话,他应该是被这些人联合官府,还有内地的豪商们一起打压,最后只能破产,离开姑臧。”

        王何的脸上浮过一丝痛苦的表情,闭上了眼睛:“世充说得不错,你们的祖父被姑臧城的富豪们联手官府打压,今天说他的商队走私,明天说他的护卫是盗匪,三天两头地找事,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而他运往中原内地销售的货物,又被当地的地头蛇们赶出市集,禁止销售,最后你祖父只有变卖祖业,来到这新丰。他本是个心高气傲的人,遭遇如此挫折,咽不下这口气,很快就含恨而去,走的时候还不到三十五岁。而你祖母带着三个孩子,无以为生,只得改嫁给附近霸城的仪同王杰,就是你所知道的爷爷了,而阿大则改姓为王。王杰家世居关中一带,家族从小尚武,那王世积的父亲,北周大将王雅,便是他的大哥,由于王杰在家中是庶子,没什么家业,你祖母嫁给他的时候,手上还有些钱,他也是靠了这些钱置了些产业,做起了这王家商号。后来你的祖母没有和他生下别的孩子,阿大就继承了王杰家的家业,从小经商读书,因缘际会,当过两任的州长史,在我们这样没有根基的庶民家庭里,基本上是到头了。”

        王世充看了一眼周围沉默不语的两个兄弟,说道:“难怪阿大一门心思地要让我们当官,我们家不是姑臧城的富豪,能强大到可以用金钱和人脉来控制官府。只有自己家族有人当官,才能给我们王家的产业撑起一块保护伞来。不然就是生意做到了祖父那样,还不是过眼云烟么。而且这次如果灭了南陈,那南朝的上百个州郡就要并入大隋,到时候至尊不可能让南朝人继续在这里当官,肯定会重用此战的功臣在那里任官职,而我们王家的生意也可以一路做到江南,这次真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是坚决支持阿大的这个想法。”

        王何赞许地点了点头:“世充,阿大就是喜欢你的这种睿智,这是世伟他们都没有的,老实说,有时候我真的奇怪,为什么你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心性却象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成年人,这些道理连阿大也未必清楚,又是谁教你的?”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心里却暗暗地说道:阿大,难道我会告诉你,自己是个穿越者吗?

        王何看了一眼其他的两个儿子,正色道:“你们平时也多用点心,向世充学学,多读读书,这次他给你们挣来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以后真当了官,就象你们这样子,能升堂理事吗?我们又不是鲜卑儿,而是汉家子,走马的事情这次南征后就放一放吧,多学学怎么泼墨。”

        王何说到这里,三个儿子都笑了起来,北方汉胡杂居已有三百多年,早有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的说法,意思就是种田当文官的事由【创建和谐家园】来,上马打仗,保家卫国的事情由鲜卑和匈奴这些北方胡人来搞定。

        王何突然开口问道:“王颁说是召集募集他的私兵,是在我大隋境内募集,还是说到了江南以后招他父亲的旧部?”

        王世充答道:“听他的意思,应该是在这里先募集几百人,要我们家出钱先准备甲胄兵器,把这几百人给武装起来,在大军出发前先偷渡过去,然后在当地跟他父亲的旧部接上头,最后接应大军过江。”

        王何的眉头深锁:“这几百人渡江不给发现,他有把握吗?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南陈联系旧部,就能做到不泄密?万一出了差错,陈军在接头的地方伏击,你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王世充的表情也变得异常严肃:“这些问题孩儿在和王颁商议之初就考虑过了,确实风险不小。但是陈叔宝无道,南陈文恬武嬉,内有奸臣小人,外无良将,就连南陈的不少官员都主动偷偷向至尊上书,请为内应,所以我们偷渡成功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王何的双眼一亮:“你这些消息确实可靠吗?”

        王世充没有说话,却看了一眼门外,王世师心领神会,出门把站在门口的几个仆人都支得远远的,而自己则在门外当起了守卫。

        王世充感激地冲着大哥点了点头,转向了王何,微微一笑:“孩儿最近一直通过各路情报在查大江南北消息。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南朝的裨将军羊翔,已经和王颁搭上了线,愿意作内应。而比羊翔地位更高一些的兴宁令,直阁将军裴蕴,听说也已经秘密向至尊直接上书,愿意归顺,还说天兵一到,他就率部为先导。”

        王何脸上的喜色一闪而没:“这些人的地位都不算高,手中的力量也有限,最多只能带些宗族部曲带带路,形不成大规模的倒戈。”

        王世充神情自若,平静地说道:“阿大说的没错,可那是因为南人以为有长江天险,可以挡我大隋的天兵,所以只要我大军一过江,肯定会是从者如云。三十多年前候景作乱,最后攻克建康,在他过江前兵不过八千,可是在建康城下打了一年多,部众却增加到十万。因为长江就是南人的心理防线,长江如果过了,那南陈军民来主动投军者,一定如过江之鲫。”

        王何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在陈朝的江防大将是谁?”

        王世充答道:“应该是骠骑大将军萧摩诃。”

        王世充的两个兄弟一听这话,脸上马上变了色,王世伟连忙问道:“就是那个当年斩将夺旗,横行天下的南朝战神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正是此人。”

      第0015章 南朝战神

        萧摩诃,字元胤,出自兰陵(今山东岘县),最早的祖先可以上溯汉初名相萧何,五胡乱华时萧氏南渡,侨居南方,萧摩诃本人则以勇猛称著。摩诃二字出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

        萧摩诃的祖父萧靓是南梁时的右将军,父亲萧谅做到了梁朝的郡丞,至于萧摩诃本人,在三十多年前的南梁时代就已经粉墨登场了。

        早年的萧摩诃曾经多次斩将夺旗,单骑冲锋陷阵,号称有关羽张飞之勇,更是在与北齐军的大战中,一人独斩十余名北齐军中的胡人猛将,杀得北齐军人人丧胆,从此威名天下皆知。

        开皇元年(580年)的时候,杨坚登基,以隋代周,从此开始一心准备南征灭陈,陈宣帝大骇,命萧摩诃为骠骑大将军,率铁骑沿江防范。

        到了开皇二年(581年)年的正月,陈宣帝因焦虑和疾病而过世,当时的太子是陈叔宝,但他的弟弟始兴王陈叔陵也在场,趁着陈叔宝哭泣不备之时,拔出一把锉药刀砍到了陈叔宝的脖子,又刺伤了陈叔宝的生母柳皇后,企图夺位。

        结果陈叔宝伤重未死,逃出了大殿,回东宫据守,而陈叔陵也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自己的王府卫队,准备在建康城内与太子大战。

        当时陈朝的正规军全在江岸一带布防,城内空虚,百官也不知道应该支持哪方,都持观望态度,以至于无人去讨伐陈叔陵。

        陈叔宝回东宫后,缓过了神来,听了左右的谏言,派人急召萧摩诃,于是萧摩诃率了数百步骑紧急回城,入东宫护卫陈叔宝。

        陈叔陵没有办法,只能跑路,最后萧摩诃率兵紧追不舍,将其斩杀。

        由于萧摩诃在最关键的时候支持了陈叔宝,所以这位陈后主即位后,对萧摩诃也是厚加赏赐,封他为车骑大将军,绥建郡公,食邑三千户,特赐萧摩诃开黄阁,位同三公,可以乘车上殿的待遇,并以其女为皇太子妃,还把陈叔陵的财产金帛全赏给了萧摩诃,一时间恩宠无以复加。

        萧摩诃的勇名,几十年来传遍天下,不仅在南人眼里是南朝第一战神,就连隋人听到萧摩诃三个字,也都是人人变色。一听说是此人负责江防,房间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王氏父子个个面沉如水,眉头紧锁。

        王世充看到父亲和兄弟们这样,哈哈一笑:“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萧摩诃勇则勇矣,可是智商捉急,是典型的将才,而不是帅才。他负责江防,其实对我们大隋来说,是件好事。”

        王何一下子来了精神,问道:“此话怎讲?”

        王世充微微一笑:“吴州总管贺若弼贺若将军,已经开始了攻取南陈的准备,他秘密收买长江上的船只,把这些船只藏在芦苇荡中,却又故意弄了几百条破旧的小渔船,放在江面上,让南人看了以后以为我们隋军不习水战,从而放松警惕。贺若将军还在江边一直搞疑兵之计,每次换防的部队到了江岸的大营里,他都会让接防和换防的部队都大张旗鼓,多设旌旗,遍布营帐,还让官兵们沿江射猎,声势震天。萧摩诃开始的时候一看到这种情况,还会领兵布防,后来几次都发现贺若将军只是在换防时故意搞这种疑兵之计,也就懈怠了。最近一个多月朝廷已经开始向前线秘密增兵了,而南朝从陈叔宝到萧摩诃,对此却都一无所知。”

        王何摇了摇头,表情还是很严峻:“世充,就连你都能通过自己的眼线得来这些消息,萧摩诃作为南朝大将,会对此一无所知?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王世充的表情充满了自信与镇定:“阿大,您想想,大江相隔,我们想要打探南朝的情报不容易,可是南朝的探子想要知道我们江北的情形也难。如果萧摩诃真的有办法打探到贺若将军的虚实,就不会几次中了疑兵之计,更不会现在我朝真正要大军南征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反应了。南朝的君臣,现在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萧摩诃一勇之夫,徒有虚名,却连孙子兵法里的用间防间都做不到,既查不到江北我军的虚实,又阻止不了羊翔和裴蕴这样的人向我方通风报信。可以说这场仗,南朝已经输定,这次不会再有淝水之战,建康反击的那种奇迹重演了。”

        王世充嘴上说着这些话,心里更是放心,在穿越之前,他并不是个很懂历史的人,但也知道隋文帝杨坚灭掉陈国,一统南北朝的故事。

        虽然说穿越本身就改变历史,但这些年来南朝越来越弱,大隋越来越强的趋势非常明显,他有足够的信心,这次南征之战一定会符合历史的轨迹,而自己如何在这次的南征中把握住机会,实现入朝为官的父愿,也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王何听到这里,闭上眼,沉思了一下,当他再睁开双眼时,已经是目光如炬,完全不象一个垂死的病人:“世充,这事由你全权决定,你们三个,这次全都上战场,不过跟在家里一样,大家要听世充的安排,明白了吗?”

      ¡¡¡¡Íõ¼ÒÖÚÐֵܸö¸öÃæÂ¶Ï²É«£¬Æëà§à§µØÏò×ÅÍõºÎ¹°ÊÖÐÐÀñ£º¡°½÷×ñ°¢´ó°²ÅÅ¡£¡±

        下面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王世充安排起各个兄弟的任务,大哥王世师去两淮一带收购粮米,供两千人食用三个月所用。一旦这里万事俱备,就运向南征的前线。

        三弟王世伟,则负责盘点关中到陇西一带各商铺的余钱,自从开皇五年以来,杨坚统一币制,大隋境内全部改用名为五铢钱的铜钱,而西蜀由于道路难行,又没有铜矿,只能采用铁钱。

        在这个时代里,金银还没有进入流通渠道,钱庄银票也还没有出现,一千钱重达四斤二两,如果要随身带一万钱,那得背上四十多斤,更不用说三十万钱了。

        所以这三十万钱的征集工作远不是后世里银行转账那么轻松,这么多钱光是重量就有四五百斤,得去各地的商号里提了钱后,再雇车运回新丰的总店。因此这一路上的转钱行动都要挑选精干的护卫才行。

        好在王家多年经商,有一支精干的护卫队伍,王世伟本人也是个赳赳武夫,关中地区作为帝国的首都,治安一向良好,经过了仔细的筹划后,王世充基本安了心。

        王世充自己则负责军械盔甲的打造,新丰城地方不大,只有一两家铁匠铺,供应不了几百副军械铁甲,而如果要到大兴城(今长安城,当时隋朝的国都)周围的城镇打造这些兵器,在王颁没有拿到允许他自行招募部众的许可前,只会给自己惹麻烦。

        所以王世充的任务是先购买生铁和皮革这些原料,等到王颁拿到了圣旨后再着手准备,而购买三百副皮甲,打造三百套钢刀,长矛和弓箭所需要的一千斤皮革,两千斤生铁,则可以由新丰的王家库房里先取出五万钱去大兴的市集上置备。

        一切安排停当后,王世充的兄弟们本着想到不如做到,心动不如行动的原则,纷纷出门办事,房间里只留下了王世充和王何父子两人。

        王世充看了看病榻上的父亲,嘴角动了动,欲言又止。

        可是王何却把王世充的这些细微表情变化尽收眼底,他叹了口气,说道:“世充,你是不是对阿大让你们兄弟三个全上战场,有些不理解?”

      第0016章 五龙夺嫡

        王世充心中正是这样想的,一听王何这样说,干脆把话挑明:“阿大,您就不怕万一真的出什么事情,我们王家就有绝嗣之危吗?虽然大哥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是那两个侄子毕竟年幼,我们这几个成年的儿子若是出了事,以后还有谁能来侍奉您老人家呢?”

        王何长叹一声:“世充,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虽然你的才能出众,我力排众议,让你成了嗣子,以后王家商号也会由你来掌管,可是你其他的两个兄弟,却多多少少对这些不太服气的,尤其是你大哥世师。虽然我们王家有一些胡人血统,但早已经汉化,废长立嫡一向是取祸之道,你遍读史书,应该清楚这一点。现在阿大还在,你的几个兄弟和你又是一母同胞,而且确实信服你的能力,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阿大的身体你也看到了,恐怕挣不过今年,所以……”

        王何说到这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王世充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在这个时代,他好不容易才有了上一世没有的父爱,一想到这份父爱有可能不再,他的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哭道:“阿大,您千万别这样说,不会的,不会的。”

        王何摆了摆手,话语中透出一份慈爱:“傻孩子,都快及冠的人了,还跟小时候一样哭鼻子,你这个样子,阿大怎么能放心把你的兄弟们和整个家业交给你呢?坚强点,男人不可以哭!”

        王世充抹干净了脸上的眼泪,平复了一下情绪,垂首恭立,但鼻子仍时不时地抽搐着。

        王何继续说道:“阿大走后,你们兄弟一定要团结,这点上不能学那些高门世家的子弟,老子一死就闹分家。

        这件事阿大跟你的其他几个兄弟都交代过,但一直没跟你说,就是因为阿大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要不要真的把这个家的重担给你来担。

        虽然王家的生意由你经营和打理,但我王氏一脉,是不是由你来当族长,这点在今天之前,我还没有最后决定,因为你的才能以前只体现在经商上,而非军政。

        可是你今天的表现,无论是应对王世积,还是与王颁的交往,都足以让我放心,你的才能足以安邦定国,而不止是一个小小的商人。

        所以我希望你在这次的南征中,一定要做出成绩,也让你的几个兄弟在这方面对你彻底服气。

        至于你所担心的事,其实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如果真的象你说的那样,南陈已经人心尽失,你们只要偷渡成功,就一定是安全的,到时候只要你别贪功冒进,跟贺若弼的大军早早接上头,军功自然少不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