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世积说到最后几句话时,声色俱厉,嗓门也大了起来,震得王世充的耳膜一阵鼓荡,而那雄狮一样粗浑的声音,也让远处叽叽喳喳的人们吓得不敢再出声,整条街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就连他身后的两匹马,也低下头,不敢吭声。
王世充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既然王将军今天上门是来谈公事,那就是要检测我们兄弟们的武艺了。家父重病,不可能再从军,那只要我们三兄弟在,就可以跟您去城外的跑马场一较武艺高低了吧。”
王世积本来只是想尽快让王何出来,却没料到会被眼前这王世充拿住了话头,反将一军,只好点了点头,硬着头皮说道:“不错。”
王世充转头对着身后的仆役王财说道:“王将军的话你听到了吧,现在你去叫大少爷和三少爷出来。对了,老爷快要到吃药的时候了,你记得去煎药,晚上我们也应该赶不回来了,要是老爷吃药出了点什么岔子,我拿你是问!”
王世积心中暗叫坏菜,要是王何不出面,只怕这到手的钱就要飞了,与面子相比,实打实的钱串子才更重要。
他眼珠子一转,脸上装出一副关切的模样:“世充,你阿大的病真的这么严重,不能自理了吗?”
王世充心中冷笑,但脸上却作出一副痛心的模样:“可不是么,从三月开始就一直卧床不起了,这一阵子都是我们兄弟几个轮流服侍他老人家的。今天听说了将军大驾光临,他说什么也要下床来见你,我来的时候,大哥和三弟正帮着他更衣呢。”
王世积连忙说道:“哎呀呀,你怎么不早说呢,要是知道堂兄病成这样,我这当兄弟的说什么也得先去请安才行。世充贤侄,还请前面引路,我这就去探望一下你阿大。”
王世充冷笑一声,说道:“王将军,公事要紧啊,阿大那点小病,怎么能影响你老为国选材的大事呢?我看还是我们兄弟先跟你走吧。”
王世积的黑脸微微一红,转瞬间又恢复了常态,他摆了摆手:“我朝以孝治天下,再大的公事,作为亲戚也应该先去探视的。我们是五服之内的同族亲戚,堂弟重病,我这当兄弟的要是不先行探望,那天下人都会骂我王世积不懂礼节,朝中御史们也会参我的。世充贤侄啊,还是先引路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身子侧过,向着门内作出了一个请君入内的手势:“大伯请进!”
王世积大步上前,进了王府大门,皇甫孝谐紧紧地跟他的身后,寸步不离,王世充在前引路,几个仆役则是拥着王世积,一路向内。
王家剩下的仆役们则趁势出来把看热闹的闲人们都驱散,顺便把王世积二人所骑的马牵到一边的马厩里照看起来。
王世充一路引着王世积来到了会客厅,只见王何已经穿戴了一身丝绸料子的蓝色长衫,坐在主位的榆木椅子上等着众人了,而王世师和王世伟则站在门前迎客。
王世积一见到王何,马上上前拉住了王何的手,连声说道:“堂弟,怎么五年不见,一见面就病成这样了啊,让哥哥我好忧心。”王世充在一边冷冷地看着他这副表演,心中冷笑不已。
王何的额头上还是缠着黑色的病带,他吃力地点了点头,略一抬手:“堂兄不必多礼,还请上坐。”
王世积也不客气,直接大喇喇地坐到了左边的主客位上,皇甫孝谐则站到了他的身后。
这会儿他昂首挺胸,王世充也才看清他的相貌,只见他红脸浓须,眼如铜铃,脸上好几道深浅不一的刀疤,一脸的桀傲与凶悍。
王世充三兄弟全都在王世积的对面陪坐,五六个丫环如穿花蝴蝶一样,流水介似地向宾主献上果盘茶汤。
王何轻咳一声,对着王世积说道:“堂兄,今天我们先谈公事,再叙家谊,你看这样可好?”
王世积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刚喝了一口的茶碗,拱手道:“客随主便,但凭堂弟吩咐。”
王何点了点头,向着一边的王世充使了个眼色,王世充心领神会,起身对着大厅里站在众人后方的丫环仆从们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
等到厅里的闲杂人等都走完后,王何正色对王世积说道:“堂兄,上次在书信中你提到至尊有意南征陈朝,一统海内,这消息属实么?”
第0011章 纵论兵机
王世积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应该是千真万确了,近日吴州总管贺若弼贺若将军,信州总管杨素杨将军都向至尊献了平陈良策。就连那文坛领袖,内史侍郎薛道衡,也上书说灭陈就在此时。现在至尊决心已下,各地兵马已经开始调动,我也接到调令,三天后就要动身前往南方。”
在场的王世师和王世伟都没有听说过南征的事情,乍一听闻,相顾失色,只有王世充和王何仍然神情自若,直视着王世积。
王世积也注意到了王家众子的表情变化,微微一笑,端起茶碗,呷了一口,对着王世充说道:“好象世充贤侄已经听到过这个消息了呀。”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话语中透出一股平静:“世充也是刚刚得知此事,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时世充并没有大惊小怪。”
王世积的脸沉了下来,他对这个只有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瘦弱少年越来越有些捉摸不透了,把手中的茶碗向手边的几上一放,说道:“还请贤侄说得明白些,就连我听到这事时都吃惊不小,你又如何能在意料之中呢?”
王世充嘴角微动,脸上浮现出一副自信的笑容:“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以当今至尊的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在卧榻之侧,容他人鼾睡?
从五胡乱华算起,南北割据的乱世已历三百年,而南朝自从萧梁以来,经历了候景之乱后,西川和荆州,还有作为江南屏障的两淮地区已失,只剩下东南地区苟延残喘。
至于北朝,北周灭了北齐后,一统北方,当今至尊英明神武,以丞相外戚的身份代周而立,建我大隋,如今三分天下已经有其二,形成了当年晋朝灭东吴,一统天下之势。
本来在开皇三年时,至尊已经有意南征,但当年北方突厥突然入寇,至尊才不得已调南征兵马回师打退了突厥,那次大战,大伯也是亲历者。
这几年下来,突厥已经四分五裂,雄踞大漠的【创建和谐家园】厥沙钵略可汗被迫向我大隋称臣,北方的威胁暂时不复存在。
加上去年南陈国主陈叔宝,公开写信挑衅我大隋,说吾皇治国还不如他,所谓上天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此人治国无能,只会风花雪月,还狂妄自大,又怎么可能挡我大隋天军的雷霆一击呢?”
王世积的表情变得越来越难看,他虽然来之前就知道这王世充是王家诸子中最有见识的一个,五年前更是亲眼见识过他的算账本事,但料想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又能对国家大事知道多少呢?
没想到此人的见识居然如此深刻,甚至有不少还在自己之上,看来自己先贬低王家众子,再趁机抬价的计划要改一改了。
可是王世积仍不服气,他听到了王世充最后一段话,心中一动,转而哈哈一笑:“世充贤侄,你毕竟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兵凶战危。官渡和赤壁之战我就不说了,只说当年淝水之战时,前秦帝国以百万大军对东晋雷霆一击,当时天下人都以为稳操胜券,谁曾想到,前秦百万大军居然不敌东晋数万北府兵。再说了,三十多年前南陈代梁时,北齐趁机护送萧梁宗室过江,都已经十几万大军兵临建康城下了,还是被兵不满五万的陈霸先彻底击溃,成就了他的帝王之名。毕竟北方的战马无法在江南水网交错,道路泥泞的地形驰骋,所以我北方以骑兵和战车为主的大军,在南方向来很难施展,这点你没注意吧。”
王世充微笑着摇了摇头:“王将军,南人的优势在于其舟船,在于其长江天险,而南陈自从失去荆州和两淮,这两点已经不复存在。
当年东晋能挡住前秦的百万大军,陈霸先陈武帝可以绝地反击,打垮北齐的十几万大军,靠的也不是长江天险和道路泥泞,而是在于君臣一心,上下用命。
淝水的苻坚和北齐的胡骑,都是标准的胡人,当年东晋从丞相谢安到前线的主将谢玄,再到每个普通士卒,都不想当胡人的奴隶,绝中华之正溯。
陈霸先则是刚刚打败了为祸江南的匈奴人候景,他反击北齐的胡人大军,也得到了江南【创建和谐家园】的全力支持,民心可用,士卒能战,所以才能一击成功。
现在呢?陈叔宝成天醉生梦死,不理国事,南陈奸党横行,把持朝堂。除了周罗睺和萧摩诃外,已经没有良将。
而我大隋自从吾皇代周而立,已经是【创建和谐家园】王朝,不再是番邦胡姓,仅凭这一点,南人对我朝南征的抵触情绪也会小许多,所以胜败是一目了然的事,世充不才,却敢放言,只要大军能过了长江,兵临建康城下,南陈必灭!”
王世积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王世充的两个兄弟都在以一种景仰和崇拜的眼光看着王世充。
以前他们只知道这个弟弟头脑精明,做生意时有一手,平时爱读经史兵书,但没料到今天在朝廷大将面前,居然能有如此见解和气度。
王何轻轻咳了一下,扭头对着王世积说道:“王将军,犬子年轻气盛,在这里妄议国事,还让你见笑了。他这些都是书生之见,缺乏历练,不知道将军的幕府里是不是能让他去见识见识真正的战争。还有我其他的两个小子,平日里舞枪弄棒,也有一把子力气,在您麾下也许可以派上用场。”
王世积今天当众给个后辈小子说得张口无言,心中恼恨,也不管那十万钱了,冷冷地说道:“世充贤侄乃是人杰,诸葛孔明之才,我的幕府里都是些庸材,哪能容得下世充贤侄呢?只会误了贤侄的前程。堂弟,为兄还有军务在身,就不多叨扰了,你多保重,世积改日再来探望,告辞了。”
王世积说完这话后,也不等王何回话,直接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那个五大三粗,面相凶狠的壮汉皇甫孝谐狠狠地剜了王世充一眼,也紧随而出。
王何气得一张老脸通红,发青的嘴唇都在哆嗦着,整个人也一下子瘫在了椅子里。王世师离他最近,直接上前扶住了他。
王家的三个儿子纷纷上前,围住了自己的父亲,一个个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王世伟回头埋怨了王世充一句:“二哥,你明知那王世积来的目的,还要如此激他,现在把阿大气成这样子,这可如何是好!”
王世充也没料到王世积的器量如此之小,居然当场翻脸,一时慌了神,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对着门外大叫道:“快去请郎中!”顺便跟着几个兄弟一起,七手八脚地扶着王何回到了卧室。
闹腾了好一阵,王何的病情才算稳定下来,请来的郎中施过了针之后,王何总算活了过来,靠在枕头上,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眼神浑浊而黯淡。
王世师一看到他这样,就知道老爷子有话要说,便把房间里的仆人郎中都清了出去,不大的房间里只剩下了病床上的王何和站在床边的三个儿子。
久久,王何才叹了一口气:“唉,世充,这回大家的求官之路,都给你弄黄了。”
王世充在这一阵的忙活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听到父亲这样说,迎着两个兄弟投向自己的埋怨目光,朗声说道:“阿大,孩儿不这么看,今天我们也应该彻底看清了王世积其人,孩儿以为,即使我们今天跟了他走,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第0012章 福祸相倚
王世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孩儿也同意二弟的意见,此人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即使儿子们这回跟他从征建功,只怕也会被他打压,不会为我们报功的。此人来我们家只是看中了我们家的钱,并不想真正提携我们兄弟。”
王世伟也跟着附和道:“是啊,阿大,要是我们真的一个个立了军功,当上了官,有了功名,也就没必要再依附他了。灭陈之战只有一次,所以这次的合作应该也只是一次性的,只怕这王世积见识到了二哥的才能在他之上,更不愿意和我们合作了。”
王何闭上眼,摇了摇头:“可是王世积是我们能找到的唯一亲族,他若是不肯带上我们,你们又能如何在这场大战中建功立业,搏取功名呢?你们并不是府兵籍册,更不是军官,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难不成去当小兵附军吗?那样即使立了功最多也就是有些封赏罢了,没有大将给你们请功,如何才能因功得官甚至混个爵位呢?!”
王世充双眼一亮,朗声说道:“阿大勿忧,孩儿已经有了计较,一定不会让我们兄弟落下这次机会的。”
王何听到这话,一下子睁开了眼睛,连脸色也变得红润了一些,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世充,快说来让听听。”
这回王世师和王世伟投过来的目光从刚才的略为埋怨变成了充满期待。
王世充在心里又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想法,确认无误后,开口道:“阿大,首先,这王世积没有容人之量,而且他手下也没有真正亲信之人。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世积没有兄弟,又看不起我们这些堂侄子,所以他身边其实无人。
今天这种情况,按理说他应该带些幕府中真正靠得住的军师谋士,至少是带个智囊之类的人,可是他却带了一个武夫随从皇甫孝谐。
而且那皇甫孝谐面相凶狠,目光阴骛,一看就非善类,不是那种忠心效死的部下,当年王世积当众打他的时候,孩儿就观察到他目光中尽是怨毒。他在王世积视线范围内的时候,头都不敢抬一下,但只要离得稍远一些,则是狼行鹰视。
孩儿不才,也曾学过几年相人之术和龟策之道,此类人就如吕布,如候景,一旦有机会能踩着旧主上位,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王世积不信任自己的亲族,却又重用这种野心勃勃的人,将来想必也会被此人所害。”
王世师听到这里,说道:“二弟所言,为兄也看到了,可是那个武夫看起来并无头脑,只是个粗暴之徒,应该还不至于能害到王世积吧。”
王世充摇了摇头:“这个事情就说不准了,不过直觉告诉我,这是很有可能的事。
就象我们今天这种密谈,王世积都带着此人,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此人是个赳赳武夫,没有根基,自己对此人有提拔再造之恩,他不会出卖自己,所以对此人并无防备。
可是王世积今天能当着我们说起南征之事,想必其他军国之事也会在此人面前和其他人说起。
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将来王世积随口而说的话,有可能都会成为他的死罪,而到时候出卖他的,很可能就会是这个他所信任的随从。
今天的情形已经很清楚了,王世积无容人之量,对我们尚且如此,想必在军中和朝中,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次南征如果他立了功,更是会目中无人,从而遭人嫉妒,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去跟随此人,未必是福。
所以孩儿以为,今天我们兄弟没有进王世积的军府中效力,还真的不是坏事。”
王世充的一番分析鞭辟入理,说得在场众人连连点头。
王何的眉头还是锁着,他对着王世充问道:“你刚才只说了第一点,那第二点又是什么?就算我们不去跟王世积扯上关系,那又如何能在这次南征中建功立业?还是说你已经结交了什么人,这次南征可以抱到别的大腿?”
王世充自信地笑了笑:“阿大,这正是孩儿要说的重点,南征的消息,其实孩儿月前便有耳闻,当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而建功立业的事情,也大体有了眉目。”
王世伟在三个兄弟中性格最急,连忙说道:“二哥,别吊着大家了,快说啊。”
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王世充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本来此事没有完全敲定,就是因为南征之举是否属实,我一直没有听到来自官方的消息。象是那种主动聚集私兵,准备从军出征的事,要是在和平时期去做,就会是图谋不轨了,要灭族的,所以我也只是跟别人有过口头约定。但就在刚才,王世积亲口证实了这件事,他可是上大将军,能统领一卫的大军。如果连他都说三天内要调去南方,那肯定是错不了。所以接下来,我和那人的约定,就可以变成行动了。”
王何满意地点了点头:“难怪你这一个月来总是四处奔走,原来是在忙这事,你看中的又是谁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太原王氏,王僧辩的两个儿子,王颁和王頍。”
在场的众人不约而同地先是一惊,转而喜色上脸。
中国的世家大族,自从先秦两汉开始,传到隋时,已经有千年。
自从三国时曹丕为了篡汉,向着代表着地主豪强势力的高门士族作出妥协,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以后,三百多年来世家大族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可以说【创建和谐家园】的世家大族才是真正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力量。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断有旧的世家没落,消亡,而新兴的世家也会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的发展和竞争,最后得到巩固,站稳脚跟。
北方已经形成了七个超级世家,被称为五姓七望,而太原王氏,则是王姓七望里顶尖的一个世家大族。
王颁的祖父,北周青州刺史王神念举家归南朝,王僧辩则是王神念的儿子。
在南梁的匈奴大将候景谋反时,王僧辩和陈霸先同时起兵勤王,打败了候景后,这对并肩战斗的战友却反目成仇。
陈霸先杀了王僧辩和他的几个儿子,最后自立为陈武帝,建立南陈,而王僧辩的另两个儿子王颁和王頍则逃到了北周。
王世充看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王颁和王頍来到北周后,身怀着对陈霸先的刻骨仇恨,无一日不在想着报仇雪恨,但他在北朝全无根基。
王颁入隋后,曾任金城司马,负责镇压陇西一带的羌人起事,一年前我随商队去姑臧时,正好与他结识,也利用了自己走丝路的一些关系和情报帮他平叛,从此与他结交。
这王颁虽然在西北一带当官,但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打过长江,灭掉南陈,亲手杀了陈霸先,阿大报仇。
现在陈霸先已经死去多年,他的侄孙子都当皇帝了,王颁虽然不可能亲手报仇,但灭南陈之心反而更加强烈。依我看来,这次至尊征南陈之战,一定会征发天下府兵从军。这王颁不用征召,肯定也会尽发自己的家仆部曲,自请为先锋。
王氏在江南三代经营,王僧辩的不少旧部也散落民间。而且当年王僧辩被战友攻杀,许多南人都心怀同情,只要王颁主动【创建和谐家园】为先锋,肯定能吸引不少旧部以为内应,我们要是跟着他去建功,一定比跟着王世积来得靠谱得多。
王颁和王頍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文官,手下没什么强悍的将领,而大哥和三弟的骑射武艺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大家想想吧,王颁有建功立业之心,也有熟悉南朝内情的当地内应,手下又无良将,这不正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么?”
第0013章 王家痛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