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啊!怎么,公主也要去辽东?”李信十分的惊讶,这个已经嫁到宇文世家的南阳公主,居然会去辽东那么恶寒的地方。那辽东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去年一战,数十万的大军都是葬送在那个地方,更是被高句丽的军队做成了京观。杀戮之地,这个身份高贵的公主居然会前往,让李信有些好奇。

        “怎么,将军瞧不起本宫吗?本宫可不是那种普通的公主,父皇登基之后,本宫可是经常陪伴左右,巡游天下,连大西北这样的险恶之地,也曾经去过,疆场杀戮,本宫见多了。”南阳公主很得意地说道。

        李信听了对南阳公主倒是刮目相看,在后来的唐朝,有一个平阳公主李三娘,征战疆场,无往不利,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南阳公主,一脸的柔和之色,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美女,没想到居然也是一个奇女子。

        “公主让臣刮目相看。”李信忘记了宇文士及的模样,也许生的是俊秀,可是面对这样的女子,就显得有点好白菜被猪拱的感觉,这样的奇女子就应该是大丈夫才能拥有。

        “所以将军,你得好生努力。若是立下战功,本宫一定会在父皇面前替将军美言几句的。”南阳公主也很看好李信,这个男子不但勇猛,更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的那种态度,不会因为对方是乞丐而高傲不可及,有不会因为自己是公主而屈膝卑躬,无论是男是女,在他面前都是一样,这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是难见到的。李信就好像是一汪清潭,看上去清澈见底,可是仔细看的时候,却又发现根本就看不清楚对方。这让南阳公主有种想研究他的想法。

        李信出了皇宫,并不知道,在皇宫之中,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公主,正想着研究自己,看穿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第0082章 如晦归心

        “克明,你说皇上这么做是为什么?我一个小小的虎牙郎将,就为我付出这么多?”回到城外的军营之中,李信有些迟疑地说道。

        “因为皇上手中无人了。”杜如晦身影躲在黑暗的地方,阴晴不定,轻声说道:“皇上看上去高高在上,手握天下大权,但是我们这位皇帝手中却是无人可用,宇文成都等人实际上都是关陇世家的【创建和谐家园】,在军中掌权的也是如此,朝中文臣多是奸佞之臣,这些人平日里溜须拍马尚且可以,处理一下政务勉强能行,但是若是行军打仗,治理天下,却是差了许多。而将军却是不同,将军虽然出身赵郡李氏,可是实际上,与赵郡李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将军身后无人,正是皇帝陛下用你的原因,至于让唐国公嫁女,也是给关陇世家一个信号,让这些人认为唐国公就是将军的靠山,而唐国公就算是反对将军,碍于情面上,也不能将将军如何?”

        “唐国公这次可是倒霉了。”李信想到李渊的模样,顿时摇摇头,感觉到世事变化,当初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时候,只是想着抱大腿,让自己活的更加的轻松一点,可是如今却是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这让李信感觉到一丝迷茫。

        “将军,下面该怎么走?”杜如晦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信,脸色有些复杂。

        “自然是皇上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了?还能怎么走,过两年我们再看吧!现在说这些早了一点。”李信自然知道杜如晦心中所想,只是这个时候说这些还有些早,杨广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谁这个时候出手,就是找死。

        “将军,此战过后,将军最好能选一个地方。外放是最好了。”杜如晦想到高孝基的叮嘱,更是有些复杂了。

        “克明认为什么地方最好?”李信皱了皱眉头,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根基,现在李信所缺少的就是根基。李渊等那些反王们能快速发展起来,就是靠的是根基,李信的根基在哪里?

        “将军能选择的无外乎四角之地,四角之中,幽州、凉州、巴蜀或者江南,只是巴蜀和江南多是世家生存之地,幽州虽然不错,只是靠近河北,一向是关东世家的后花园,这些世家多是当年齐国的遗老遗少。”杜如晦说道这里,就偷偷的望着李信一眼。

        “我以前很怀疑克明为什么会跟着我这个并不出名的人,后来想到了高孝基大人,克明,高孝基大人是不是知道了我的身世,还有段齐,是不是也知道了?”李信苦笑道。

        “略知一二。”杜如晦沉吟了半晌,才低声说道。

        “公子。”段齐却是跪在地上,低声不语。

        “他们是想找一个傀儡呢?还是想辅佐我,更或者说,我也只是一个打手?”李信把玩着手中的兵符,冷哼哼地说道。大帐之中忽然多了一些肃杀之气。这段时间李信实际上一直在思索着这件事情,他可不会相信自己有王八之气,引得杜如晦这样的大才都能纳头便拜,这里面肯定是有缘故的,仔细考虑了四周,最后目标锁定在渤海高孝基身上,顿时明白了一些。这个时候看着杜如晦和段齐两人,这才明白了许多。

        “段齐,你出去了吧,不管以后如何,这段时间多谢你了。”李信看了看段齐一眼,摆了摆手说道。对于段齐他还是很信赖的,说道:“去安心休息,明日随我一起回寿阳。”

        “是。”段齐嘴角轻轻动了一下,这才退了下去。

        “克明,你继续说下去。”李信面色顿时冷静下来,望着杜如晦,等待着杜如晦的回答。

        “敢问将军,当年的兰陵王勇猛盖世,因何而死?”杜如晦轻声问道。

        “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别人的时候,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兰陵王没有看透这一点而已。”李信冷笑道:“克明不会以为我也是这种人吧!”

        “将军不是。”杜如晦冷静的摇摇头,说道:“将军表面上风轻云淡,甚至不惜与李家交好,实际上,心中装着魔鬼,随时都会爆发出来,谁威胁了将军的性命,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会反抗。如晦虽然不知道老师到底有什么心思,但是却知道,谁触动了将军的利益,必定会遭到将军的打击。”

        “四角之说,好像只能选择西凉了,可是西凉人口稀少,非成大事之地,日后中原一纸圣旨,恐怕就算我不想死,身边的将军们也会跟着后面造反的。”李信摇摇头说道。

        “在我大隋,别的没有,可是人却是很多,尤其是天下大乱,流民甚多,这些流民多是无家可归之人,这些人奋起造反,有的人却是良田为豪强所占据,生活不下去的人,将军何不上书天子,迁移这些流民前往西凉?还有西凉各族,将军行铁血政策,将这些人击败之后,散落在西凉各地,与我【创建和谐家园】杂居。”杜如晦很冷静地说道:“不出三五年的时间,将军治下就有数百万众。就算西凉本土的豪强畏惧中原,也成不了大事。将军的治下,多为杂居,那些豪强们就算想翻身也是不可能的。”

        “不错。”李信点了点头,杜如晦这是在弄了一个平衡的手段,胡汉杂居,却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执掌军队的将军必须出自自己的亲信,这样才能维持一只军队的忠诚,当下又好奇地问道:“克明以为幽州如何?”

        “幽州可用之,而不可信之。”杜如晦见李信已经接受了自己,很高兴,说道:“将军占据西凉,横扫并州,进入幽州,虎视河北,最后才是挟持北方之力,一统中原,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世家虽然很大,可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不得不说,智者就是智者,杜如晦就是这个时代的智者,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天下将乱,隋失江山。若是以前他不会轻易的上李信船只的,肯定是待价而沽,现在却是不同,被高孝基怂恿上了李信的战船,今日更是不得下来,无奈之下,干脆就给李信出了一个主意。

        “世家有其强大的一面,也是有弱点,那就是世家不能动,有军队可以强而击之,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只要将军强大,世家就不足为虑。”杜如晦对世家却是不屑一顾。

        “多谢克明指点,我得克明,宛若周公得子牙,高祖得张良。”李信面色欢喜,站起身上,恭恭敬敬的朝杜如晦行了一礼。

        “此乃属下本分之事,当不得将军如此。”杜如晦心中也很高兴。辅佐一个世家哪里有自己创造出一个人主更加有意义呢?杜如晦心中豪情万丈,李信未必不能成事,最起码他拥有两点,盖世的武艺和背后靠山,有杨广的扶持,加上个人武艺,足够他成事了。

      第0083章 随营军校(一)

        “将军根基较浅,何不在军中培养心腹?以备将来之用?”杜如晦望着李信好奇的问道。

        “这些骁果大军多是出自关中,关中世家众多,盘根错节,我若是在这里培养心腹,日后还不知道便宜什么人。”李信摇摇头说道:“克明认为此战过后,还有多少人还是我李信的麾下呢?”李信也不是没有想过培养一批心腹,只是这个时候培养心腹这些心腹以后会不会跟他在一起,谁也不能保证。若是最后成了李渊的人马,那李信哭都来不及。

        “将军不试试如何能保证呢?”杜如晦却有不同的看法,说道:“在世上,莫若亲情血脉或者是师生关系,将军可以传授他们武艺和兵法,他们肯定会奉将军为老师,哪里有【创建和谐家园】背叛老师的道理,若是真有此事,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非一般的人可以做到,将军今日播下火种,日后或许就能收获许多好处。就算对方以后不在将军麾下,可是迟早会在将军麾下不是吗?”

        杜如晦的话给李信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在他的心目中,最好就是开展随营军校,军校也许是一个速成班,可是最起码能学得行军布阵的粗略的知识,若是资质好的话,会领悟更多。也许这些人以后会离开自己,可是最起码也能结下一段香火情,若是真得能培养出忠心不二的人,那就是自己的班底。

        “将军认为那些有世家背景的人会投靠到将军麾下吗?这些人根底很厚,受到世家培育,成为名将或许不行,但是一般的行军打仗却是可以的,对那些兵法不熟悉的只有那些寒门将士,将军可以培养这些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将军若是给他们这个机会,必定会对将军忠心耿耿,将军以为呢?”杜如晦继续劝说道。

        “克明所言甚是。”李信双眼一亮,真正有背景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培养,只有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中人才会珍惜这次机会,当下说道:“既然如此,你我就举办一个随营军校,由克明教授这些将士们识字,本将军亲自教授这些武艺、兵法,首期招收校尉以上的将士进入随营军校,克明以为如何?”

        在隋朝,十人一伙十人,设伙长。五伙为一队五十人,设一队副和一队正。两队为一旅一百人,设旅帅。两旅为一团两百人,设校尉。校尉之上,就是鹰扬次将、郎将、虎牙次将最后才是李信的虎牙郎将。只是李信现在的军队编制不一样,基本上就是虎牙郎将李信,虎牙次将段齐,至于下面的基本上就是朝廷的编制,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后面的三个人都是朝廷派的大军将校,至于后面的长史、司马等等属官,多是朝廷所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李信的根基很浅呢!

        李信现在在旅帅中选取众人进入军校,就有三百多人。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一些世家出身的校尉,而且这些校尉中占据了大多数,在这个世家横行的时代,若是没有背景,无人会提拔你的,到了校尉这个阶层,已经是大多数寒门将校的巅峰了,再望上面,那就不是寒门能够期盼到的了,像李信这样也只是一个特例而已。李信在原则上选三百多人,可是真正能入选的却是很少,就算是在校尉这个阶层中,还有不少人是跟世家有很大关系的,这些人岂会没事来听李信讲解。到时候到场的能有一百人或许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英明,属下这就是去行文全军,让段齐将军去安排。”杜如晦很高兴的点了点头,这次出征在杜如晦看来,基本上是来捞功劳的,李信要做的就是趁机赚取功劳,扩大自己的实力。

        “恩,这就有劳克明了,以后每天晚上,大军安营扎寨之后,就让这些校尉们聚集大帐之中,来去自由,告诉那些将军校尉们,本将军没有任何要求。”李信嘴角扬起一阵诡异的笑容,若是强行命令,杨宁等人肯定会前来的,毕竟就算是这些人是世家子弟,可是李信却是军中主官,不得不来,可若是来去自由的话,这些人就不一定来了。而且李信也不希望他们来。

        兵法李信有的是,且不说当初兰陵王让人编撰出来的兵法,就说是在后世,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案例,就可以教导这些人,相传后来的建奴就是凭借着一步三国演义就夺取了整个天下。想要教导这些校尉,李信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李信率领的大军上路了,而杜如晦连夜下达的命令也引起了军队的一阵沸腾,传授武艺、兵书,在这个时代,非亲非故,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东西多是将门世家内部的东西,非一般人是不得传授的,可是李信这位将军却是要建立随营军校,传授诸多校尉的武艺和兵法。怎么可能不引起众人的惊奇。一时间,感兴趣的有人,漠视者有之,讥讽者有之。但是不管怎么样,李信总算是在这只六千人的军队中发出了声音。

        “公子,有人来送公子了。”渭水之边,段齐指着远处说道。

        李信望了过去,却是李秀宁和李芷婉两个人,心中一动,一个是曾经期盼着结合在一起的人物,一个却是为了利益结合起来的女子,眼下两人都在出现了,会发生什么,倒是会让李信好奇。

        “劳烦两位小姐相送,李信感激不尽。”李信面带笑容意气风发,率领六千大军,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骑兵,这样的军队已经不是一个虎牙郎将能够统领的了。对于李家来说,也是如此,一个鹰扬郎将或许还没有入李渊的眼睛,日后这只包括府兵、辎重兵等等组成的军队足以万余人,李渊就不得不重视了,就算心中别扭,也派了两个女儿前来。

        “三郎出征在即,父亲已经上朝不能亲自来送,所以就派我姐妹前来相送,还请三郎见谅。”李秀宁面带笑容,目光深处还有一丝复杂之色闪过。

        “多谢李小姐。回去禀报唐国公,李信绝对不会辜负伯父的期望,奋战疆场,建功立业。”李信意气风发,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心中却是一阵苦涩。

        世家女子就是世家女子,在家族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虚妄,眼前的李秀宁乃是女中豪杰,可是面对家族的利益,当日的朦胧感情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亲自来送,却是充斥着拉拢和利用的意味在里面,李渊若真是有心,会自己前来,何必派两个女人前来相送。这种手段让李信极为不齿,而李秀宁的做法更是让他失望。

      第0084章 随营军校(二)

        “三郎,这次你和父亲去怀远镇,父亲年纪大了,大哥和世民两人军伍之事不怎么熟悉,你可要帮助他们一二。”李秀宁看了一遍的李芷婉一眼,笑吟吟地说道:“等你回来,恐怕就要和四娘定亲了。到时候,我一定会送上一份大礼。”

        “小姐放心,李信知道了。”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小姐,军情紧急,李信先行告辞了。”此刻的李秀宁,李信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呆下去,在李秀宁的眼中,或许她还记得当初的情谊,但是更多的却是李家的利益。或许她本身上就是这种人,只是以前需要自己,才会有如此做法而已。

        “将军,征战疆场,要小心为妙。”李秀宁面带笑容,笑吟吟的对李信说道。还朝身后的李芷婉望了一眼,却见李芷婉仍然是如同一座冰山一样,站在渭水边上,神情高傲,一副没有将李信放在眼中的模样。

        “将军,大军已经过河,就等将军了。”这个时候,段齐飞马而来,看也不看李秀宁和李芷婉两人,真是等候李信的命令。

        “过河,出发。”李信飞身上马,就冲过了渭河,准备在蒲津桥度过黄河,前往河东,经过并州寿阳县,进军幽州,到达怀远镇。

        “姐姐真是厉害,面对李将军面不改色。小妹佩服。”李芷婉望着李信远处的背影,目光中露出一丝迷茫来,却是对李秀宁说道。

        “四娘,虽然以后不久你会嫁给李信,但是记住了,你是李家的女儿,现在父亲在京师几乎是寸步难行,李信手握大军,正好能够帮助父亲。”李秀宁正容说道:“我们是李家的人,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如此。”

        “我明白了。”李芷婉不屑地说道:“说的彻底点,我们李家的女子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只是李信将军当初对姐姐的一番心血恐怕是白费了。”

        “四娘,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走吧!”李秀宁听了之后,目光一阵冰冷,最后还是摇摇头,目光复杂,望着远处,只是隐隐能看见一道黑烟而已。这让她怅然若失。李芷婉却是满脸的不屑之色,这种事情,她李芷婉是干不出来的。

        “将军失望了?”杜如晦打量着李信一眼,忍不住打趣道。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创建和谐家园】,我是一样,李家三小姐也是一样。”李信扬了扬手中的马鞭,说道:“在世家之中,哪里还有什么事情是由着你来的,或许李三娘当初不过是一个笑话,利用本将军而已,也还有可能是真心如此,然后被迫于李家的利益,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李信和李家是尿不到一块去的,就算是娶了李芷婉,也只是让李渊做我后面的靠山而已。克明,你说呢?”

        “将军能如此想,实在是我等的福气。”杜如晦认真的点点头。李信能看穿此点,就很是不错,他就怕李信会被儿女之事所拖累。

        “先生不必担心我,有些事情看穿也没什么,人的地位上来了,有些事情就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了。”李信面色平静,说道:“军中情况如何?哪些郎将、次将们配合吗?”

        “反响倒是有的,只是配合却是很少,一部分是世家子弟,一部分是不相信将军。段齐将军统计了一下,准备加入军校的只有三十多个人。”杜如晦低声苦笑道。

        “来就是他们的福分,若是不来也怪不到我头上,对吗?”李信满不在乎地说道。来多少人无所谓,现在举办随营军校也只是撒网捞鱼而已,能捞的上来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准备怎么教?”杜如晦也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李信准备教这三十多个校尉、旅帅,军中将士识字者很少,想要听懂李信的讲解,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讲故事。”李信很神秘地说道。他要讲的自然是三国演义上的事情,虽然三国演义之中带有许多夸张或者忠君的成分,可是不得不说,里面所包含的种种用兵策略还是很不错的。尤其在隋朝末年,武器的强大并非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所以说,三国演义能够帮助这些校尉、旅帅打开一个新的大门,能够扩散他们的思维,然后由杜如晦教他们认字,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培养这些将军的目的。

        “讲故事?”杜如晦惊讶了,他惊讶的望着李信,没想到李信会用这种办法了教授那些丘八。

        在前面,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已经和几个校尉、旅帅聚集在一起,随着大军而行,这些人当中自然是鹰扬郎将杨宁为首,他是弘农杨家的人,是杨玄感的堂弟,所以做的上的一个郎将的位置,自以为弘农杨氏家学渊源深厚,根本看不起李信。对李信所举行的随营军校更是嗤之以鼻,不放在眼中。

        “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想着建什么随营军校,还真以为兵法韬略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吗?”杜平不屑地说道。他是京兆杜氏的人,这个世家在隋朝还不算太强大,可是在唐朝的时候,京兆杜家可是与韦氏差不多,杜如晦实际上也是出身京兆杜氏的,和杜平差不多,也算是旁门而已。

        “你们呢,也可以去看看,看看那小子在搞什么?”樊如虎得意洋洋地说道:“不过我对那小子的武艺倒是很好奇的,连宇文成都都不是他的对手,还有前几天,啧啧,率领着十八骑闯入乱军之中,在乱军之中杀了一个来回,他若是传授武艺,倒是值得看看,至于兵法,寒门子弟也能学的兵法?”

        “对,对,兵法与寒门子弟没有任何的关系。”杜平不屑地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他是陛下任命的虎牙郎将,我们还是得听他的话。”杨宁看着周围众人的表现心中很得意,本来以为这次出征辽东,自己最起码做一个镇将,坐镇怀远镇的必定是他,杨玄感甚至早就给他做了决定,让他去怀远镇。没想到这次居然被李信占了前头,让他心中很是郁闷,连带着对李信也是极为不满。

        “那就干脆派几个人进去看看,看看那小子到底是在干什么?”杜平想了想说道:“若是真的能逮到什么反话,弄不好我们还能得到一些好处呢?”

        杨宁点了点头,当下随手点了几个校尉,让他们加入李信的随营军校之中,看看能不能听出什么意外的话来。

      第0085章 随营军校(三)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主要是给大家讲解几个故事。”李信扫了众人一眼,这些人大多数人面色有风霜之色,双手老茧,三十多岁的居多,甚至还有四十多岁的,可也还有一些年轻人,三十岁的却是很少,盔甲明亮,战裙极为干净。

        李信顿时明了,这些风霜之色,衣着并不怎么亮丽的人多是寒门子弟,相对的盔甲明亮弄不好就是世家子弟,乃至是世家的旁门、家生子之类的,来到这里,多是为了杨宁等人打探消息前来的。

        李信端坐在帅案之后,杜如晦却是坐在一边,段齐和终南十八骑都是坐在前列的,一脸恭敬之色,这些人都是跟随李信出生入死的人物,不管李信教授什么,他们都会认真听。

        “这次讲的是前朝末年的事情,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李信声音阴阳顿挫,在大帐之中响起,他讲的正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当年也不知道迷住了多少人,就算是李信也是如此。虽然不说是字字都能记得清楚,但是大概的内容却是记得很清楚,虽然一开始讲起来,并没有任何的军事素养,可是故事却是很好听,下面的人也都听的津津有味,就是杜如晦也极为惊讶,也忍不住听了进去,虽然李信说的是白话,可是里面所讲的内容却很精彩。

        “今天就讲到,以后每天诸位都要来听听。”李信扫了下面众人一眼,却见那几个穿着不错的将士脸上却是露出不屑之色。虽然李信讲的故事很动听,但是里面并没有涉及到什么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故事来听倒是很不错的。

        待众人散去之后,杜如晦站起身来,说道:“将军胸中有丘壑,如晦十分佩服。可笑,那几个家伙还以为将军真的是在讲故事,真是可笑之极。”

        “不如此,那些家伙明天还会来。”李信冷哼哼地说道:“今天只是随便说说,想要寻找到其中的兵法韬略,那也得看看他们自己的能耐。有缘人自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的,若是不行,那也就算了。”对于这一期的随营军校他并不放在心上。所以才会如此。

        “怎么样,那小子今天夜里讲了什么?”杨宁大帐之中,面前正跪着几个校尉,正是刚刚从李信的大帐中走出来的人物,此刻恭恭敬敬的跪在杨宁面前。

        “回将军的话,李信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在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口舌伶俐的人赶紧将大帐内李信所讲的故事都说了出来。

        “这是什么,桃园三结义,想拉拢军心吗?”杨宁认真想了一下了,最后摇摇头,从李信那边传来的消息之中杨宁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就让他迟疑起来,李信此举所谓何事?

        “将军,明日还需要去吗?听说,李将军还准备让杜长史教我们识字。”一个校尉小心翼翼的问道。

        “算了吧!”杨宁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道:“一个旁门庶子能讲到什么呢?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弄不好还会被李信发现到了。得不偿失,他现在正想着为他手下的十八个兄弟寻找空缺呢?你们要是被他逮住了小辫子,连我都救不了你们,还不如躲着他。”

        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时候,李信看了一下,果然是少了几个人,心中一笑,当下就继续讲了起来,这次讲的是“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这一章,讲的津津有味,下面的人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段齐,你在这一章能感觉到什么?学到了什么?”李信最后忽然停了下来。望着前面的段齐说道。

        段齐闻言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属下从里面听出了离间之所,面对自己强大的敌人,不能战胜的敌人,未必不能让对方的朋友杀死自己的敌人。”

        “严肃,你在里面听到了什么?”李信忽然望着角落处的一个老者,看上去年纪花白,实际上却是一个中年人,虎目放光,双手孔武有力,听说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只是一个贫下中农,家中极为贫穷,在文皇帝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可惜的是,后台不硬,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校尉。

        “末将听到了虚实相间,那董卓手中兵马很少,却日进三千,夜出三千,日夜出兵,让敌人以为自己的兵马有数万之众,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严肃面色一愣,但是很快就站起身来大声地说道,声音中露出一丝激动,被人重视的感觉严肃好久都没有感觉过了,大帐之中,他的声音很洪亮,听的李信连连点头。

        “不错,你们都是军人,识字不多,这是你们的短板,所以我会用这种方式来传授你们知识,不过,你们若是简简单单的想打仗,或许你们凭借经验或者说我传授的行军方略和计谋就可以胜任,可是就这样一来,你们想要升官发财却是不可能的,升官发财需要你们掌管更多的知识,最起码要识字,以后由杜先生教你们识字。每次提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识字,识字越多,升官的机会就更多。”李信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啊!”众人闻言一愣,若是让这些人去杀人,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就算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可是让这些人去读书,去识字,那就好像是刀放在他们脖子上还要难受。

        “将军,我们只是想打仗,想立功,这,这还需要读书吗?”严肃面色涨的通红,忍不住说道。朝廷也是看出来了,这些武夫们连奏章都不会写,这才是有了长史、功曹等等文人的存在,甚至高级将领,还是世家出身的,毕竟这些人识字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怎么,以后做了将军,还要你的属下给你写奏章吗?以后我军的军事情报都是用密语写的,你不是认识,如何知道军事情报?”李信很不客气地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当元帅的将军也同样不是好的将军,怎么,你们永远只是相当一个校尉,一个旅帅吗?难道就看着那些世家子弟一出来就高高在上,你们辛苦厮杀,最后功劳却落到了其他人手上吗?”

        众人一阵恍惚,整个大帐之中只听到一阵阵喘息之声,李信的话一下子震动了众人,虽然说的很重,却是说道了人的心里。无论是段齐也好,或者是严肃等人也好,双目赤红,脸上也是一片愤怒之色。当年自己也是奋战疆场,可是最后的功劳却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若自己背后有世家,若自己也识字,恐怕自己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官位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4: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