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相比起捕役来,那些固定的三班衙役们虽然也没钱粮补贴这些,但他们是固定的差事了,有不小的事权,所谓有权便会有利,别看当个小小捕快,可能捞油水的机会却大把,能当个捕快,在乡下那也是很威风又很有好处的差事。
张县令直接把赵捕快革了,赵捕快脸都青了。
“有罚也须有赏,罗五,我看你虽然年轻,可也有勇有谋,正好赵老三被开革了,不如就由你来顶替他的空缺名额进快班做捕快如何?”
隋朝的胥吏还没有如后来几个朝代那么贱,比如隋朝的吏也是还有机会能升迁做官的,胥役也一样还有机会去当兵之类的,况且这世道,谁不知道做个捕役其实好处多多,别的不说,真的能当个正编的衙役,那收入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甚至还能活的挺滋润。
这突然抛出来的馅饼,让罗锋有些愣住。
他倒还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当个捕快应当说不算坏事,总比他现在这样的普通大头百姓强啊,他已经年满十六,也要开始服役了。就算不当捕快,每年也要轮流到县衙去当差役,可能是看仓库,也可能是去跟班护卫,或者跟着捕快打下手,而那样的差役可没半点好处,还得自带干粮呢。
至于说捕役贱役这些他还真没想过,在他看来,县衙的正编捕快,那不就相当于是个正式警察嘛,这要是放后世,也是能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好差事呢。
第7章 美人赠金
“使君,咱们擒下蓝面鬼有赏吗?”
罗锋还在思考,一边的小九却已经忍不住问出声来了。一个贼匪十贯钱呢,刚才大家已经商量好了,匪首算秦二哥的,那他们每人还能分两个贼匪赏金呢,那可是二十贯钱。
“哈哈哈!”
张仪臣哈哈大笑,“蓝面十八鬼皆有悬赏在身,尔等既然擒下这些贼人,自然就有赏金。”说着,他对罗锋道,“捕快的差事你可以先慢慢细想,回头再答复也不迟,不管结果如何,但是你们的这赏钱是不会少你们的。”
听到这消息,大家都高兴的快跳起来了。二十贯啊,真要能拿到手,那这个冬天都不用担心饥寒了。
“不光是悬赏不会少,你们还救了本县的女儿,本县还会另有重赏谢过。”
张须陀倒是更看重秦琼,毕竟秦琼本就是在军中打磨训练过的战士,之前擒拿贼匪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可惜秦琼是右翊卫的人,一番询问之下更得知他还是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的亲兵,不免就只能摇头遗憾了。
来护儿可是当今皇帝极信任的大将,爵封荣国公。来护儿本来是南陈人,后来只身游过江投奔隋朝入伍从军,不过二十余年便从小兵成为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这升迁速度比张须陀还快的多。
张须陀想挖墙角都没可能,再说他现在调为齐郡丞,已经不再是十二卫的人,他现在管的是郡兵,跟卫府兵不是一个系统的,想从右翊卫挖人更不可能了。
“张郡丞,今日还是得多加感谢。”张仪臣让女儿也过来拜谢张须陀。
“老夫本来也是路过章丘,又刚好在你县衙受你款待,你遇事我岂有不相帮之理,不过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若是郡丞不急着赶路,不如就请再回县衙,让张某好好设宴款待一番,也一起感谢这些壮士义民们。”
张须陀看了看天色,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天色昏暗,再赶路也不太合适,这里又恰处于章丘和历城两县之间,离章丘城还倒更近些。
“也罢,那就再回章丘。”
“小五你刚才还在犹豫什么呢,县令亲自让你做捕快,多好的差事啊。”罗三叔有些着急的问。
罗锋拿着根木棍挑着自己的破包袱儿,跟同乡们迈开腿跟着张县令和赵郡丞他们大队人马后面,贼匪和尸首都已经被县里的人接管了,他们倒也乐的清闲,甚至张县令还让人给了他们一些干粮。
小七和小九他们几个就正一人抱着个蒸饼啃的起劲呢,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当捕快好处是不少,不过这么大事,我总得先问过家里。”
“还问啥啊,你想想看,你们家一大家子人,可现在你爹和四个兄弟都被征召服役呢,这一时半会估计也回不来,现在你家里一个壮丁都没有,开春后家里的地怎么种?你家本来就地少,以前还靠着打铁能换点钱粮生活,可现在你父兄几个不在家,靠你能支起那个打铁炉子吗?”
“还不如去当捕快呢,你也知道,这正编捕快可不比捕役,虽说是没有月俸钱粮的,可那明里暗里的好处还少了?各种例钱份子那是少谁也少不了捕快们的,这三班差人里头,最好的差事就是快班的,平时各种孝敬贡俸少不了,你要去当差了,不说你一大家子以后吃喝不悉,而且咱们南山村要是有你在县城当捕快,以后咱们村都能受照顾。”
罗锋笑笑没说什么,他心里也觉得捕快好处是不少,但还是有一点犹豫,一是还没问过家人,不知道罗母会不会同意。再一个,他觉得这征辽就快要开始了,这隋末乱世也即将拉开序幕。
到时烽火处处,遍地变民乱匪,这卫府官兵都不好当,更别说衙门的捕役了。
“可惜你现在太年轻了点,要不然让你秦二哥帮个忙给你点个府兵就好了。一旦点选为府兵,这辈子都捧上铁饭碗了呢,再不用担心吃饭了,那可是吃皇粮了。”
当府兵,能授田分地,分的田会足额,一百亩整的田,不像百姓一样到了年纪分田还得看地方田多田少,如罗锋他今年十六了,开始服役,本来也要到了分田授地的年纪,可是因为章丘属于中原腹心之地,地狭人多,于是他虽然满了十六成了中男,可官府却还没地可给他分。
甚至他家已经有的五个壮丁,总共也才有父亲和两个兄长分地,一人二十亩,总共才分了六十亩地。
而若按均田令,他们家五个壮丁,那就得一丁百亩的,更别说开国之初女人都还能分田授地。
而当了府兵,可是不管这些,上面会保证府兵能够得到足额的一百亩地,而且这一百亩地是不用承担租庸调这些税赋的,种多少收的都是自己的,只要闲时去训练,再置备一套装备就好。
“府兵哪有那么好当的,我家的条件可够不上点选府兵标准,再说就算我能点上,可我家也没钱置办一套府兵装备的。”
“也是啊。”罗三叔也不由的摇头叹气,谁都知道当府兵好,可府兵又岂是那么好当的,条件高不说,还得有钱才行。
入城之前,马车上下来一人,却是那个清瘦的侍女。
她拿出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了秦琼和罗锋。
“我家小娘说多谢二位的救命之恩,这是一点谢礼,还望收下。”
说完,侍女转身就走了。
“五哥,张小娘送你啥了,快看看。”
一块纱巾包裹着,罗锋打开,里面是几片金叶子。看样子,估计得有二三两重,隋朝一两金大约能换五两银或八贯钱,这几片金叶子起码能值二十贯钱,不轻的谢礼了。
秦琼也打开了自己的谢礼,结果里面却不是金叶子,而是一面小铜镜。
“啊,才一面铜镜啊。”小九看到不是金子有些失望的道。
罗锋却瞪大眼睛,很有几分羡慕的看着二表哥秦琼。
人家张小娘送自己几两金子,结果却送了秦琼一面铜镜,这意思很明摆着啊。跟二表哥一相比,人家张小娘子更喜欢二表哥啊。
哎,心里不由的有几分失落,金子跟美人相比,不免有些失色啊。
第8章 章丘小铁匠
“我看这叫红线的小娘挺不错的,要是能娶到就美了。”
罗七年纪跟罗锋差不多,也就小半个月多点而已,虽然刚满十六才步入中男之列,但对于早熟的乡下少年郎来说,这个年纪已经到了可以说亲婚娶的年纪,甚至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男子年过十五就开始说亲了。
“好啥呢,长的单薄瘦弱跟个柴火棍似的,挑不起水桶打不了柴火的,看那胯也小将来肯定也不好生养的。再说了,这红线小娘是县令千金的贴身侍女,肯定是个贱籍奴婢,我大隋律法规定,良贱不婚,良人不得娶贱女,否则要先笞后徒,你难忘不知道么?”罗三叔抬起手在小七头上敲了两个暴栗,不满的教训道。
大隋有许多奴隶,而奴隶在户籍中被列为贱籍,律法还规定了良民不得娶贱女,否则要打板子还要去劳改并被判婚姻无效。
良贱不婚,因此是一条很严格的红线,哪怕是普通百姓乡民,就算娶不起媳妇那也不能娶贱【创建和谐家园】婢。
长的好看也不行。
况且按罗三叔的眼光来看,这红线小娘也就是脸蛋稍好看点,但身子骨太柔弱,这种女子干不得活,更不好生养孩子,如此便不是好媳妇标准。
“咱们县令千金倒是挺大方的,居然给了这么些金叶子小五,我估摸着得值二十千钱,小五发横财了。”相比起县令千金的侍女,三叔倒更对县令千金赠给罗五的那些金叶子感兴趣。
罗锋跟着众人进入了章丘县城,初见这座县城的时候未免微微有些失望。说是县城,可其实很小很小,连城墙都是土筑的,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城门楼子,远看像是个大土围着,近看倒像是个农家乐的大门。
这其实也是个很年轻的县城。
ÔÚºº´úʱ£¬ÕÂÇðÏØµÄÖв¿ÎªÑôÇðÏØ£¬±±²¿ÎªÝÑÏØ¡¢ªVÏØ£¬Äϲ¿ÎªÍÁ¹ÄÏØ£¬ºóÑôÇ𡢪VÏØ²¢Èë¶«³¯ÑôÏØ£¬µ½Îº½úʱ¶«³¯ÑôÏØÓÖÊôÀÖ°²¹ú¡£ÔÙµ½Äϱ±³¯ÁõËÎʱ£¬ÓָĶ«³¯ÑôÏØÎª³¯ÑôÏØ£¬ÊôÆë¿¤¡£
北齐废朝阳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迁治章丘山南建城。
而到了隋朝开皇十六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的是取北山名为县名。
因此算来,从北齐时迁县治到此筑城开始不过五六十年间,而章丘之名更不过十年而已。
章丘县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处泰沂山区北麓,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典型的地狭人广,但县城却很小。
进城时已经天黑,城门紧闭,有人把守。
大队人马到来,还让城上一阵鸡飞狗跳,好半天才核对确认身份后忙打开城门迎接。
“天色已晚,张使君让你们几个暂时在县中安歇一晚,明日会当众处置蓝面鬼,并给你们论功行赏。”
县令的一名随从过来通知他们,并亲自将他们安置到了县中一处仓房休息。
连日来的赶路,加这今日又半路遇匪击贼,罗锋他们也都累了,对县令的安排倒也没什么异议。
张县令安排的地方不错,有床有铺,还让人送来了饭菜。不但有白面煮的汤饼,还有几道菜,再送来了壶酒,喜的三叔和小七他们几个兴奋不已。
本来县令让人请秦琼和罗锋两个过去衙门赴宴,说是让他们陪同张郡丞,不过秦琼倒是拒绝了,罗锋也就跟着推辞了。
虽心中钦佩崇拜张须陀,可毕竟身份差异太大,人家是一郡之丞,而他不过是个嘴上刚长出毛来的小子,就算去了估计也是敬陪末座,连话都说不上一句,便就懒得去了。
秦琼是个很没架子的人,虽说秦家自北齐后也没落了许多,特别是自他父亲去世后,历城秦家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怎么说瘦死的骆驼也是比马大。
历城秦家那也算是个地方豪强,甚至说的上是地方士族名门,而罗锋他们这些人,便是地道的泥腿子田舍汉了,尤其是除了三叔外,其它几个还都是些毛没长齐的半大小子。
可秦琼却依然谢绝了县令的安排,主动提出跟罗锋他们一起挤住在这间仓库里。
就着昏暗的油灯,大家捧着大陶碗痛快的吃着汤饼。
所谓汤饼其实就是煮面条,不过隋人喜欢把面食称之为各种饼,比如面条称为汤饼,蒸的馒头类的称为蒸饼,另外还有烧饼、煎饼等。
像他们今天吃的这种汤饼,也叫不托,类似于拉面。揉面之后,手搏而置汤中煮之,未用刀也。
在罗锋看来,这不就是拉面,或者说是手擀面片汤嘛。
大大的陶碗起码能装两三斤,其中三分之一是不托,三分之二是汤,吃了几口他就感觉到这面条是用羊油煮的,上面还撒了点绿油油的葱花。
又饥又饿的时候,端着碗这么份大量足而又热气腾腾的不托,那真是吃的痛快。
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红油和辣子面,也没有肉臊子,可确实已经非常满足胃了。
罗三叔他们更是如饿鬼投胎一样,那么大的陶碗,连汤带水怎么也得有三斤多,可他们愣是几息之间就给吃完了。
秦琼的饭量也很大,速度同样很快。
倒是罗锋吃起来显得太斯文了,结果斯文的下场就是他还在吃面的时候,那几个下酒菜也被他们几个一扫而空了,等他吃完面的时候,几个菜碗就啥也没剩下了,这让他不由的无奈苦笑。
“这酒菜真不错,好久没吃的这么好了。”吃饱喝足的三叔拍着肚皮回忆,“我记得还是在几年前,那年当今皇帝刚登基继位,我跟小五他爹几个一起受县里征召运送一批贡品到长安去,交差后上面赏赐了一顿酒肉,十分丰盛”
“吃了啥啊?”小九双眼放光,似乎所有关于吃的东西总能吸引这个高瘦的少年。
另一边,罗锋和秦琼一人端着小半碗酒靠在铺着稻草的通铺上边喝边聊天。
秦琼跟罗锋谈他在军伍里的见闻,而罗锋则努力回忆着自己这副身体以前的生活,种地、打铁,给地主家帮工,生活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如今他出现了。
早起来更新,求推荐票票!
第9章 擂鼓瓮金锤
这一晚,罗锋和秦琼聊到半夜,聊的似乎很投机。虽然两老表以前从没见过面,但聊起来却又觉得十分亲近,尤其是秦琼发现自己这个小表弟虽然很年少,但却有不同于罗小七罗小九那样的乡下少年,他谈吐不凡,对于许多事情都有不错的见解。
他将之归于罗锋天生聪明,又或是自小受过姑母的亲自教导,学过文识过字因此不比一般乡下人,他因而对这个表弟便越发的喜爱。
这一聊,直聊到快天亮的时候才睡。
早上。
罗锋感觉身上有些冷,睁开眼睛醒来,发现秦琼早已经起床了,倒是南山村的几个同乡却还在呼呼大睡。
掀开身上单薄的被子,搓了把脸,他也起身下床。
推开门,屋外冷气袭来。
清晨的雾气冷风中,表哥秦琼却已经在那里练武。
秦琼手持着一对锏,一招一式很是有力,头顶上甚至已经练出了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