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隋唐大猛士》-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妹拿的梳子十分的细密,这种梳子又称篦子,是对付虱子的好东西,虱子很难过过那细密的梳齿,会被梳下来。

      小妹梳的很认真,一遍遍的梳,每梳一次就要检查一下,若是看到有梳出来的虱子就会很高兴的通知罗锋,然后拿两个指甲碾死,吧唧一声,可恶的虱子终于被灭杀了。

      梳理过后,小妹还细心的帮罗锋擦干头上的水,然后给他把头发盘起来,插了个木荆钗,最后再用一块布巾包起。

      包的很简单,有点类似后来陕西农民头上的羊肚巾。

      本来罗锋才十六,还没加冠成人,但他如今都已经开始服役,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算是个大人了,因此没加冠但也开始将头发盘起,是个束发成童了。

      “哥,你好精神啊,啥时给我娶个嫂子回来啊!”小妹看着洗澡过后的五哥神色飞扬,不由的有些出神的道。

      跟姑母聊天后出来的秦琼看着罗锋,也不由的眼前一亮。

      之前的罗锋跟个乞丐一样,而现在却精神抖擞。

      “好小伙,若是换成皂衣,倒还真是威风凛凛的公家人了。”

      “谢二哥夸赞,锅里烧了热水,二哥也洗洗吧。”

      “要的,这一路奔波,也早感觉身上汗粘粘的不舒服了呢。”秦琼笑着说道。

      等秦琼洗完出来,表兄弟俩个坐在大门前,看着黄昏下的田野。

      “明天我就回去了,等有空的时候你和姑母他们也来历城家里住会。”

      “嗯。”罗锋点头,刚刚回来,其实家里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比如两个姐妹出嫁了,他还没去过她们的夫家,他还跟母亲商量好了,要为两个姐妹各准备十贯钱的陪嫁补送过去,身为娘家兄弟,总得为姐妹们撑腰的。

      以前没条件没办法,现在有了点条件,总要补上的。

      “我这趟回来也是告假,估计回去看望过母亲后,就得赶回登州军营去。”

      “以后总有的是机会再见面的,二哥回了军营,我也还在章丘,有空我会时常去历城拜见舅母的。”

      “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交待你的,你马上要到县衙当差,虽说只是个捕快,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到哪里都得小心谨慎。你年轻,又是县令直接任命的捕快,在县衙里其实没根基没墙脚,只怕一步步的也并不容易,切记低调谨慎,这差事若能当就当,若实在不行,就辞了回家也是,安心在家几年,练好武艺,等你成丁,到时我想办法让你到军中来。”

      第20章 民以食为天(感谢青翼追光五万赏!)

      感谢青翼追光五万打赏,恭喜荣升本书掌门,成为榜首第一人!

      清晨。

      罗锋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这是他自来到这个时代后,睡的最舒适的一个晚上。虽然床很硬,铺的和盖的都是塞的稻草,但稻草晒过很蓬松暖和,有种草木的清香。

      特别是洗了个澡后,身上没有了虱子和跳蚤的骚扰,让他舒服了许多。

      这一睡就已经到了日上三竿,等他起来,发现母亲和嫂子们在织房里纺纱织布,织机唧唧的响着。

      而小六也不见踪影。

      大嫂看到他,连忙出来。

      “二表兄一大早就已经回历城了,他见你睡的熟,便让我们不要打搅你。”

      秦琼骑着黄骠马走了,走的时候给罗锋留下了一把横刀,还给罗母留下了十贯肉好。

      罗母推辞不肯要,但最后他还是硬留下钱骑马走了。

      “小五,你把钱送去历城还给你表兄。”

      “娘,既然二哥把钱留下了,你就收下吧。两家亲戚,不必如此见外,二哥当兵在外,以后我多往历城走动走动,替二哥照顾好舅母也是一样的。”

      十贯肉好很多,可罗锋觉得有时亲戚之间也不必太见外,金钱不过身外之物,亲戚间多来往多相互照顾比这重要。

      “小六呢?”

      “去给王家放牛了。”

      小六每日给王家放牛,在王家赚一顿饭吃,另外一个月还有二米粟的工钱。

      这个报酬很低,但对于一个乡下孩子来说,又还算是不错的收益了。若不是小六力气天生大,而且放起牛来很有天赋,那些牛都十分听他话,否则还没这斗米呢。

      “小妹呢?”

      “去地里拔草了。”

      农家里总有干不完的事情,天一亮眼一睁就是活,干到黑也总干不完,就算是几岁的娃娃也总有事做。

      罗锋家里有其中二十亩是种桑树麻树的,剩下的四十亩还要轮种,每年有十多亩休耕,实际上等于每年只能种二十几亩地。

      就这二十几亩地,还因为是山坡贫地,因此往往只能种一季粮,间杂种点豆子之类的杂粮。

      家里没有牛,以往耕地几乎都是人背犁,虽然地主家也有牛可借,但借牛得交牛租,牛租很贵,一般都是直接要地里收成的一成收益,老罗家向来是舍不得借牛的。

      以往罗家有个铁匠铺子,农闲时打打铁,也能补贴下家用的。

      家里也没有猪,因为猪崽不便宜。

      家里只养了一些鸡和鹅,养鸡下蛋,蛋能拿到集市上卖钱换些针头线脑,而鹅既能看家,长大了还能卖钱。

      罗母看着罗锋身上的衣裳,“有些短了,回头娘给你做件新的。天也冷了,要做夹袄,夹些丝絮才暖和。”

      看着天不早了,罗母便让大嫂去煮饭。

      大嫂应声,便去仓房米缸里量米做饭。

      现在家里一家六口人,大嫂却严格按罗母的吩咐,只量了一升的粟。

      这么一升粟其实只相当于后世的六市两,还是带着壳的,要是去了壳连半斤都不到。

      “娘,家里还有粮,可以多做点。”

      “有时还得想着无时,虽然说要秋收了,可你也看到了,今年地里没啥收获。咱们一家还得缴田租和义仓粮,这田租就要十五石,还要调绢五匹、绵十五两。”

      做为大隋的子民,虽然罗家没有如额得到均田,可租庸调却没有打折的,不管你分到多少田,这租庸调都是按丁征收。

      罗家有五个丁男,一个中男,中男暂时不纳租调只服庸,而每丁一年的租为三石粟,调为一匹绢或一端布,再加三两绵或三斤麻。

      这个是固定的,然后还有一个是义仓粮,义仓粮本是地方百姓平时储粮备荒备灾的,到了现在实际上就相当于地税了,是按家族贫富程度和田亩数量来交纳粮食,向罗家虽然穷可丁多,一年依然得向义仓纳粮五石粟。

      这么算下来,罗家一年得交粟二十石,还有五匹绢,以及十五两绵,这还没包括县里乡上里中的一些额外的摊派收费。

      在今年家里几个壮劳力都不在家的情况下,这笔租调是笔极重的负担。

      就二十来亩地,得交二十石的粟租,估计地里全收下来交完后,就没剩下什么了。

      怪不得说大业朝,越来越不行,造反的百姓越来越多,盖因为朝廷虽富,可百姓却越来越穷,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了,安能不反?

      一顿一升粟,一天两屯也得两升,一月就是六斗,罗母觉得已经很费粮了。

      可罗锋算了算,就这么一餐四两粟米,六个人吃,怎么够吃呢,一人分下来一两都不到,这年头油水少,更缺少副食,就靠吃这点饭,劳动量还大,天天这样吃,肯定会营养不良的。

      “嫂子,量两升粟,咱们家这么多人,小妹小六都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让他们吃不饱,至于粮食你们不用操心,过些天我就到县衙当差了,到时会有钱粮,还有,昨个乡正和里长不是已经答应分给我二十亩地了吗,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分了地今年也种不了了,要是你父兄他们不回来,只怕明年有地也种不过来。”罗母担忧的道。

      “等过段时间,父兄他们肯定就都回来了的,你不用太过操心。”

      最后罗母妥协,让量一升半粟。

      罗锋也拗不过,只得答应了,这一升半粟实际上也才相当于零点九市升而已,依然不到一斤。

      É©×ÓÁ¿ÁËËڹȣ¬È»ºó±ãµ½Õý·¿Ç°µÄÀÈÏÂô©Ã×£¬ÄÇÀïÓÐÒ»¸öô©¾Ê¡£

      罗锋过去打量了几眼,发现十分简陋,完全是纯手工的落后工具,一个石头制成的有盆口粗的臼,半埋在地下,然后是一根舂棒,有碗口粗的一根木棒,下端有一个拳头大点的碓头。

      ´óÉ©°Ñ´ø¿ÇµÄËÚÃ׷ŽøÊ¯¾ÊÖУ¬È»ºóË«ÊÖÎÕÆðô©°ô£¬·´¸´µÄô©´òËڹȣ¬Ê¹Æä¿ÇÍÑÂä·ÖÀ룬ô©Ò»¾ÊÃ×£¬ÖÁÉÙµÃô©Èý°ÙÏ£¬¾ÍËãÊÇ»¹ÄêÇáµÄ´óÉ©£¬Ò²ô©µÄÁ÷º¹²»Ö¹¡£

      舂米谈不上工艺和技艺,可却是个十分费力的活,罗母已经舂不动米了,这活计向来是家里两个嫂子轮流来做。

      ËÚÃ×ô©ÍêÁË£¬»¹µÃÄÃɸ×ÓÈ¥¿·£¬°ÑÃ×ÀïµÄʯ×Ó»Ò³¾µÈ¹ýÂ˳öÀ´¡£

      Ò»¸öô©Ã×°ôíÔµÃÓÐÒ»Ã××óÓÒ£¬ÎåÁù½ïÖØ£¬·´¸´ô©ÈýËİÙÏ£¬È·Êµ¹»ÀÛ¡£

      太落后了。

      他记得李乡正家里就有一个磨坊,还有碾房。隔壁王庄的王地主家也有,但是到他们家去碾米磨面得要交钱或者米面,磨一石得交两升,一般人都不舍得,于是便只有用这种原始的舂米方法。

      ¡°ÄÎÒÃǼÒ×Ô¼º×°Ò»¸ö½Å̤µÄô©¾Ê°É£¬ÄÇÑùÊ¡Á¦µÄ¶à¡£¡±

      ¡°×°¸öô©¾ÊÒ²Òª²»ÉÙÇ®ÄØ¡£¡±ÂÞÊϵÀ¡£

      “也要不了多少钱的,装好后以后都能省许多力气,我们还可以装个碾磨,这样以后碾米磨面也方便,甚至还可以帮别人家磨米碾面赚回点本钱来。”

      罗母她们觉得人工不值钱,虽然自己舂费时费力,但不需要先投入成本,而且如罗家这样的家庭,也确实没有钱可以先投入,慢慢的也就习惯手工舂米了。

      但罗锋觉得这样太不划算,效力低下不说,还累人。况且,装个碾磨,虽然前期花点钱,可不但能自家用,也能帮别人家碾磨,不管是收钱还是收米面,这个加工费都会是很不错的收益,时间一久,先期的投入不倒能够收回,还能赚更多收益。

      ¡°´óÉ©£¬ÈÃÎÒÀ´ô©°É¡£¡±

      ÂÞ·æÇÆÁ˻ᣬ¼û´óÉ©ô©µÄ³ÔÁ¦£¬±ãÖ÷¶¯ÉÏǰ¡£

      “舂米是妇人的事情,小叔还是让我自己来。”大嫂很客气,她嫁入罗家说来也两年多了,可却至今还没生育,倒不是她有什么问题,而是自嫁入夫家以来,丈夫便常常受征召出门做役,长年不在家中,夫妻聚少离多,便一直未能怀上。

      ¡°·´ÕýÎÒÏÖÔÚÓпգ¬ÈÃÎÒÀ´°É¡£¡±ÂÞ·æÖ±½ÓÇÀ¹ýô©°ô±ãô©ÆðÃ×À´¡£

      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轻松的,可时间一久,握着五六斤重的舂棒便渐感沉重,甚至到了后面也开始身上出汗了。

      Ò»Éý°ëµÄ³ÂËÚ£¬ÂÞ·æÓ²ÊÇô©ÁËС°ë¸öʱ³½²Åô©Í꣬±¾À´É©×ÓÀ´ô©»¹Óò»ÁËÕâô¾Ãʱ¼ä¡£

      ¡°ÓÃÁËС°ë¸öʱ³½²Åô©ÁËÒ»Éý°ëµÄÃ×£¬ÕæÊÇ»¹²»ÈçÉ©×Ó¡£¡±

      ¡°ô©Ã×±¾¾ÍÊǸ¾ÈË֮ʡ£¡±´óɩЦµÀ¡£

      筛好舂好的粟米,然后淘米洗净,下锅煮,煮开好再下了如葵菜、菘菜这些当下的时令蔬菜,再掺杂些晒制好的笋干啊、咸菜等进去煮。

      最后罗母甚至珍重的拿出一条咸鱼干,让大嫂切了半条下来,切成碎屑放进锅中一起煮。

      一升米的陈粟,最后煮出了一大锅的稀粥。

      ÖàºÜÏ¡£¬Ï¡µÄÄÜÕÕ³öÈËÓ°£¬Á¢²»×¡¿ê×Ó£¬»ÆÉ«µÄËÚÃ×Öà²ôÔÓ×ÅÂÌÖдø»ÆµÄÝ¿²ËÒ¶×ӵȣ¬ÂÒìÀ´óÔӻ⣬ÎÅ×ŵ¹ÏñÊÇÒ»¹É×ÓÖíʳ¡£

      相比起昨天的猪油煮不托,今天的这锅小米菘菜咸鱼粥让罗锋很没胃口。

      “娘,吃了饭我带小妹和六弟去四姐家,明天我再去五妹家看看。”

      “让小六给你带路就好,小妹就不用去了,路远带着麻烦。你看看她们过的怎么样,家里缺什么,回来我们好给她们补份嫁妆。”

      第21章 娘家人

      “五哥,我也想去三姊家。”

      小妹见罗锋牵出了大黑马,便悄悄放下手头的事情,绕到大门口等着罗锋央求着要一起去。

      “小机灵鬼,你以为你刚才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娘没看见啊?娘早瞧出你那点小心思了,只是没说破而已,走吧。”

      小妹吐了吐舌头,一脸兴奋。十岁的姑娘,平日里整天不是做家务就是拔草等,难得有次机会出门做客,自然是开心的。

      “上马!”罗锋一把抱起小妹坐上白蹄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4: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