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薛举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来,看完通州府的公文后,向上施礼道:“郡守大人,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末将愿领一支人马荡平皋兰山。”
赵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不无关心地问:“不知薛校尉此去,需要多少兵马?”
薛举想了想道:“大人,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一千兵马足矣。”
赵开闻言大喜道:“薛校尉勇武过人,此征定能旗开得胜,平贼后本郡一定为将军请功授赏。”
薛举一抱拳:“谢大人提携!这是末将份内之事,实不敢邀功。”
薛举领命之后,【创建和谐家园】了一千兵马,未起兵之前先到家中向夫人辞行。
夫人刘氏依依不舍道:“将军,听说这些贼人身份特殊,杨勇乃皇亲国戚,那个叫公冶长也是朝中的大官,将军此去,务必多加小心。”
“夫人说得是。这些贼人并非等闲之辈,听说还有吐谷马贼帮忙。前者他们大闹兴隆镇,通州的近二千兵马都没拿这几个人,就连明威将军司马得康和一名游击将军也以身殉职了。”
说到这里,薛举屏退了丫鬟仆女把门关上,继续道:“不过夫人放心,薛某此番出征先摸摸他们底再说。”
夫人一愣:“将军,此话怎讲?”
薛举叹了口气:“夫人,天子无道,贪官污吏横行。我们这里连年干旱闹灾,老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可是这些当权者不开仓赈灾也就罢了,却还要增加徭役和赋税,强征民夫修长城大兴土木,百姓饿死的冻死的累的不计其数,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薛某早就看不下去了,怎奈薛某官小职微,左右不了时局。听说这群反贼很得民心,特别是那个杨勇出身皇室,却心系百姓,仗义疏财,近日争相奔投者不计其数!”
“将军,此言不实吧?”夫人听了惊疑道,“杨勇乃前朝废弃太子,将军不也说过,此人风流成性、放荡不羁、生活奢靡、不思进取,一天到晚不是搂娇抱美,就是吟诗作赋,因此才丢了太子之位、丢了江山社稷。将军每念至此,时常忿恨惋惜,一个纨绔子弟怎么能有如此义举呢?”
薛举起身道:“夫人所言不差,正因为如此,薛某才要前去探个究竟。如果杨勇和公冶长真是个爱民如子的侠义英雄,薛某此去不但不抓他们,还会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如果相反,他们只是避灾躲难,哗众取宠,勾结外帮,故弄玄虚,薛某此去定然将他们铲除殆尽!”
薛举刚说到这儿,两儿子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都是二十来岁,跟薛举个头差不多,都是长得五大三粗的。
二人躬身施礼道:“爹,我们愿跟您一块杀贼立功!”
夫妇二人看着血气方刚的两个儿,身材魁梧,心中高兴,夫妻俩相互看了看,薛举道:“果儿,越儿,你们俩已经长大成人,能有此雄心壮志,我和你娘都感到高兴。按说你们俩都应该出闯荡闯荡,见见世面。但是,家里也需要照顾。这样吧,果儿,你随为父出征,越儿留下照顾你娘,以后有的是机会。记住,为父不在的日子,切不可荒废了艺业。”
“孩儿遵命,尊命。”薛仁果和薛仁越施完礼后退出去了。
薛举和夫人又谈了一会心,然后带着大儿子薛仁果,上马提戟,出了府门,引一千军兵,炮响三声起兵了。
金城郡守赵开带着人亲自把薛家父子送到城外,老百姓听说要打仗了,纷纷夹道观看。出城以后,薛举父子在马上向赵郡守告别,一千人马离开金城直奔皋兰山杀来。
三十里路,眨眼就到。
远望皋兰,山峦起伏,高有万仞。别看是冬天,山中仍然郁郁葱葱的。
到了山下,薛举再看这座皋兰山,山岭重叠,怪石横生,立石如刀,卧石如虎,山势险峻,真是个卧虎藏龙之地。
薛举先命军兵进山探路,军兵回来报告,没有发现伏兵等什么异常,进山二里地便能看到半山坡处贼人的山寨和大旗。
为了稳妥起见,薛举先引军三百顺着山道往里走,让儿子薛仁果带着其余的军兵先在外面等着,等前面的队伍安全了,后面的大部队再补上来。
就这样,这一千军兵很快便来到了山寨近前。
薛举站在山下一看这座新修的山寨不大,坐落在半山腰处,寨上一杆大旗,迎风飘舞,火红的“诛奸佞,伐无道”六个大字时隐时现。
薛举看罢一笑,心说,这杨勇和公冶长挺能折腾啊,看形势有点气势,今天本将军就领教领教他们到底几斤几两。
想到这里,他对军兵吩咐道:“来呀,讨敌骂阵!”
薛举话音刚落,就见山寨寨门大开,从寨子里面杀出一队兵马,眨眼间冲到薛举近前。义军一字长蛇阵压脚,为首的两杆大旗上,分写着“杨”和“公冶”三个大字,旗下两员年轻的大将盔明甲亮,英武非凡,威刚凛凛。
特别是“杨”字大旗下面的那员大将,面白如玉,五官俊朗,中上等的个头,银盔素甲白战袍,跟个银娃娃一样,端坐在一匹胭脂红的马上,手提八宝驼龙枪,玉树临风。
薛举一看这两员大将,吃了一惊,还有这么漂亮的大将?特别是那一位,怎么男人长了个女人像?
再看这些义军,人数虽然少得可令,摆的却是一字长蛇阵,虽然没甲胄,但队列整齐,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刀枪器械在太阳下夺人的二目。
薛举看罢多时,心中一翻,看来自己错了,这哪是乌合之众啊,没有高手指点带不出这样的兵将啊。
这时,薛仁果要求出战,薛举叮嘱他“能治一服,不治一死”,薛仁果心说,我爹今天怎么了,对这些反贼还仁慈?但不敢不听,说了声“遵命”,提马就到了阵前,断喝一声:“反贼杨勇,还不快快过来受死!”
第81章活擒薛仁果
薛举在打量杨勇的人马时,杨勇的眼睛也没闲着,眼前的隋兵二龙出水式,离自己的队伍五丈左右压住阵脚,“薛”字大旗下,两匹高头大马上两员大将,盔明甲亮,五大三粗,跟金甲天神似的。
而且这两将相貌相似,似是父子,都是方面大脸,浓眉环眼,秤砣鼻子,大嘴叉,只是一个黑胡须飘洒胸前,另一个没胡子,二目之中透着杀气,正盯着他们,一副威风不可一视的样子。
杨勇看罢多时,心里赞道,好不威风的大将啊!问公冶长:“公冶大哥,可识得此二将?”
公冶长看了看“薛”字大旗,摇了摇头。
这时,薛仁果阵前叫敌,杨勇一看敌将指名道姓要自己出战,提大枪就要出战,公冶长拦住道:“主公,大将压后阵,你乃一家之主,对付这样的愚兄就足够了。”
小将杜义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一抱拳道:“李将军,杀鸡焉用牛刀,末将不才,愿打头一阵!”
杨勇不放心,毕竟杜义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于是看了看公冶长,公冶长点了点头:“小兄弟多加小心,千万不可轻敌。”
“主公和将军放心,不劳嘱咐。”言毕一马飞出,和薛仁果马打对头。
对面的薛仁果一看,过来一员小将,连盔甲也没穿,比自己年轻得多,看发型绝对不到弱冠之年,这不是个小孩儿吗,不过他手中的大刀可不小,可能是空心的唬人,遂大笑道:“杨勇,亏你还是义军首领,原来胆小如鼠!你不敢出战也就算了,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过来送死,难道没人了吗?真让人可发一笑!”
杜义勃然大怒:“隋将休得猖狂,宰你这样的小爷足矣,看刀!”说着,抡刀就剁。
薛仁果根本没把杜义放在眼里,把手中的单刃戟往外轻轻一划,刀戟相撞,“当啷”一声,火星四溅。把杜义震得大臂差点脱臼,手中的大刀差点脱手而飞。
杜义不信邪,搬刀头,献刀纂,呼的一下对着薛仁果前胸戳来,他的刀刀纂长三尺三,乃三棱透甲锥,能当矛用。
薛仁果把刀架出去了,但也胳膊酸麻,吃了一惊,这小孩好大的力气,遂一闪身让过刀纂,用大戟压住杜义的刀杆问道:“小娃娃,你薛少爷戟下不死无名之鬼,通名再战!”
“小爷杜义,招刀!”杜义抽回大刀,往里进招,薛仁果这次不敢轻敌了,二马盘旋杀在一处,薛仁果这一认真,杜义就不行了,没十个回合便招架不住了。
后面观阵的公冶长拍马舞刀冲了过来,换下小杜义,和薛仁果互通姓名后,刀戟并举杀了个难解难分。
杜义红着小脸到杨勇面前请罪。杨勇一点也没怪他,安慰了几句。通过此役,小杜义长了个教训,人外有人,天外有外天,骄兵必败!
杨勇在感叹薛仁果武艺超群的同时,一边观战,一边在考虑眼前这姓薛的名字好熟悉,“薛仁果……”,杨勇重复着这个名字,心里突然一震,该不是薛仁贵吧?
在二十一世纪,老子可听过这个人的赫赫大名,什么跨海征东,百日双救驾,三箭定天山,这是个神乎其神的人物,还有他儿子薛丁山、樊梨花,简直传奇得跟神仙一般……但不对呀,那都是唐朝时候的事,现在是大隋呀,李家父子还得跪拜李杨广呢!十几年后李家父子才能登堂入室呢,眼前这薛家父子也可能是薛仁贵的叔、父或兄长之辈,不然怎么这么大能耐?
杨勇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战场上已经分出胜负了,二人交战了二十个回会,公冶长被薛仁果走马活擒!
“主公,公冶将军被擒了,快下命令冲杀过去,解救公冶将军!”杜义心急如焚喊道。
杨勇心里一惊,这个薛仁果年纪不大,怎么这么厉害?公冶大哥勇冠三军,竟然也不是他的对手?他后面的主将也就是他老子,肯定更厉害,看来今天遇上硬茬了,老子得会会他!
遂对杜义道:“不成,我们只二百人,隋兵隋兵将是我们的几倍,敌众我寡,而且我军连输两阵,士气低落,此时冲杀过去定难取胜,你在这里观阵,待我擒他!”杨勇现在也学了不会战场经验,遇事冷静,说得头头是道,说完拍马拧枪冲往两军阵。
杜义在后面急得大喊:“主公,姓薛的小子厉害,千万小心!”
杨勇头也没回,只是在马上向后面比了个“ok”的手型,就到了薛仁果的近前。
连赢两场的薛仁果,心里有点发飘,正在马上发威呢,用大戟一指:“哪个还来?杨勇,你敢不敢跟本少爷走上两合?少爷今天把你们这群反贼收庄包员了!……”
他正叫嚣呢,杨勇就到了他的马前,冷笑道:“薛仁果,我杨勇来了!先问你个事啊,后面那长胡子的主将跟你长得挺像呀,那是谁呀?”
“废话,那是我老子,我们能不像吗?”薛仁果差点气乐了,心说这杨勇果然不一般,我连赢两阵,还抓了他的大将公冶长,他一点儿也不急于拼命,还跟我拉家长?不过,这杨勇长得挺潇洒呀,天下男人的优点是不是全集中他一个人身上了?
“我再问你,你可识得薛仁贵?”
“薛仁贵何许人也,不曾听说过!”
“哦,原来你们不是一家人呀,难怪,天下姓薛的何止千万呀,既然不是一家,老子就放心了,吓了我一跳。”杨勇自言自语道。
“哎,反贼,这是两军阵,你跟本少爷东拉西扯的所为何故?莫非怯阵不成?”
“非也。薛仁果,你回去,让你老子过来,你不佩给我交手,也许你老子能在杨某的马前走上几合。”杨勇也是有意消磨消磨他,脑子里却盘算着如解救公冶长的事。
果然,薛仁果哇哇暴叫:“胆大的反贼,你敢小瞧本少爷?实话告诉你,本少爷刚才已经让着他们两个了,若非爹爹有话,他们俩早就横尸沙场了!但是这一阵少爷可不让着你,至少得让你挂点彩,看戟!”
薛仁果说着,抖大戟分心便刺。
杨勇把马一圈,躲过这一招道:“停!薛仁果,你刚才的话我信,你让着我们两阵还取胜了。本来我是要把你宰了,但我现在又改变主意了,作为回报这一阵杨某也让着你,也得把你走马活擒,咱就两不相欠了,如何?”
并非杨勇狂妄,拥有赵云95%的【创建和谐家园】,他相信赵子龙是名符其实的常胜将军,因此他对自己有信心。
薛仁果气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我让你狂,拿命来!”说着,摆戟向杨勇的头颅扫来。
薛仁果用的单刃戟,戟头是个枪尖,能当长矛用,旁边有一个大月牙,又像把大镰刀,向外张着,锋芒利刃,这要扫上,杨勇的脑袋就飞了。
杨勇不敢怠慢,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他不再躲闪也不再废话了,摆大枪往外招架,二马盘旋就斗在一处。
别看杨勇说话时心平气和的,这一交手拼斗,可不给对方留情面,他把赵家枪套路使开了,刺、挑、窝、砸、压,绷、扫、盖、打、扎,啪啪啪,手中的八宝驼龙枪上向翻飞,神出鬼没。薛仁果也不含糊,把大戟抖动如飞,往里进招,一时难分胜负。
杜义一看,吩咐一声“擂鼓,给主公加油!”瞬时,鼓声大作,那边的隋兵隋将也响起了战鼓,一时间,鼓响震天。
这下把后面观阵的薛举惊得目瞪口呆。这薛举可是行家里手,前两阵别看儿子赢了,而且赢得相当漂亮,但他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些反贼不是乌合之众,个个武艺超群,拉出个小毛孩,都够个大将的资格。
特别是杨勇,不得长得漂亮,枪马娴熟,我儿决不是他的对手。不行,我得把果儿换回来,他刚要让军兵鸣金,战场上也分出胜负了。
原来薛举看得非常准,薛仁果能耐是很大,但分跟谁比,跟杨勇动手他还差一大截。因此二十个回合过后,便被杨勇轻舒猿臂,走马活擒。
杨勇说得也不错,为了救公冶长,一时间他想出个走马换将的招数,因此也没对薛仁果下死手,不然的话,这薛仁果早就横尸沙场了。
杨勇一只手提着重达二百多斤的薛仁果,像拎个包裹一样轻松,飞马到了自己的队伍前,往地上一扔,“绑!”过来几个义军,打掉头盔,三下五除二把薛仁查捆了个结结实实。
这一下,义军这边军威大振。但薛举可不淡定了,命军兵压住阵脚,摧马提戟冲到阵前,哇哇怪叫。
你们抓住了公冶大哥,心里不是舒服吗?老子现在手里有你儿子,不怕你敢做过分的事情,老子也让你们着急着急。想到这里,杨勇心里轻松多了,命杜义看好薛仁果,二次提马和薛举马打对头。
“对面的隋将,通名再战!”杨勇不紧不慢地说。
“金城郡尉薛举是也!反贼杨勇,快快放了果儿,不然,老夫让你戟下做鬼!”
杨勇一听到“薛举”二字,突然想起了此人的威名,惊得目瞪口呆!
第82章大战西秦霸王
薛举?杨勇听了这个名字,脑子里突然想起,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课本里,老子学过这个人呀,我说这薛家父子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闹了半天原来是赫赫有名的西秦霸王啊!难怪那个薛仁果那么厉害,原来那是他教出来的。
据记载,隋朝末年,薛举在陇西一带可太了不起了,文武全才,骁勇无敌,善于结交英雄豪杰,他们父子把绝世高手李世民都干趴下过,后来还称帝了。虽然如昙花,但在隋末群雄割据史上也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我*日,哦,这就薛举?
杨勇想起了这些,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重新审视此人。见薛举约四十左右岁,两米来高的身材,生得虎背熊腰,头顶黄金盔,一张四方大脸如铜锣相似,浓眉环眼,称砣鼻子,方海口,黑胡须飘洒胸前,身披黄金甲,腰悬宝剑,身后背弓插箭,往马上一坐跟天神下界差不多。
真有几分英雄气概,这叱咤风云的人物,要能把他们父子给网络住,老子何愁不得天下?再说了,老子这也是救他们父子,免得日后为李家父子所害。
想到这里,杨勇把大枪挂好,在马上一抱拳道:“原来是赫赫有名的西秦霸王到了,晚辈这厢有礼!”说着以马上一躲身。
这一下把薛举闹懵了,没听明白,眨了眨眼睛,喝道:“反贼,谁是西秦霸王?老夫也不认得你,你也不识得老夫,少给我来这一套!赶紧放了我的果儿,解散山寨和义军,随本将军去打官司,否则本将军要踏平你的皋兰山!”
哦,对,现在说他是西秦霸王还有点早,难怪他不明白,人家现在还是隋将,还没起事,跪拜的是昏君杨广。
想到这儿,杨勇乐了:“前辈放心,薛仁果被我抓住只是被捆着呢,我一根毫毛都不会伤他。听说你是个英雄,晚辈就多跟你费两句吐沫。当今的皇上杨广是个六短昏君,一登基又推行一系列倒行逆施,增加赋役,大兴土木,弄得民怨沸腾,陷天下苍生于水火而不顾。这样的昏庸之辈,保他作什?我们俩合作怎么样?我把头把交椅让给你,推倒昏君,管保你们父子你有一个美好结局。若何?”
这几话说到薛举心窝里去了,他心里一动,都说杨勇风流放荡,不务正业,整日里不是搂娇抱美就是吟诗作赋,所以先皇才废长立幼,今日一见,所传不实啊。这杨勇不但武艺惊人,还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这是个有道的明君呀!他才是真命天子,要不是先皇一念之差,他登基坐殿肯定比当今圣上杨广要强得多。
想到这里,薛举就有些动摇,老夫在这些贪官污吏堆里得不到重用。也不是老夫自夸其能,要凭真本事,老夫至少得弄个刺史,甚至是柱国,如今当了个小小的郡尉,处处被打压,看着这群酒囊饭袋误国害民,只能忍气吞声,真是王八钻灶坑,连窝气带憋火!
老夫若跟杨勇合伙定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总比在这里憋屈着胜强万倍。
薛举刚有了这样的念想,但一想到身后上千的隋朝兵将都盯着自己呢,还有自己的家眷安危,他立马打住了自己危险的念头,高声喊喝:“反贼,休得胡言乱语!本将军乃金城郡尉,朝庭命官,对大隋忠心耿耿,你还想在这里游说老夫,真是错翻了眼皮了,看戟!”
说着,扬大戟一个乌龙摆尾,对着杨勇的脑袋扫去,戟来得非常快,带出的一股疾风扑面而来。
杨勇把头一偏躲过一击,没还招反倒哈哈一笑:“对大隋忠心耿耿?前辈说这话是不是为时过早?我杨勇研究过占卜看相,对大隋忠不忠心,我一看便知。不妨也来给你看一看啊……”说到这里,杨勇煞有介事地又端详了一下薛举道,“前辈,恕我直言,你天生有反骨,日后必反大隋!不好意思,我给道破天机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