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然,在祁教授所提及的内容里,实际上没有这部书存在的必要。可是李游却隐隐觉得。这一本书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上一次见到祁教授的时候,祁教授就和玲珑提及,《汲冢纪年拾遗》内容不完整,他做不到一些事情,而玲珑则是告诉祁教授,只要他加入,《拾遗》的其他册数很快送上来,甚至还隐隐暗示,缺失的部分,似乎就在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李游努力回忆着当天祁教授和玲珑的对话。但当时他对这件事并不太上心,很多内容只记得一个大概。具体的对话内容,已经有些模糊了。
难道《拾遗》的内容曾经落在组织手里,然后一起被送到了九凤朝龙古墓里面去了?李游暗暗想着觉得这个大有可能。
“祁教授,他们有给《拾遗》的其他卷册你没有?”李游问闭目养神的祁教授。
祁教授微微张开眼睛,看了李游一眼,说道:“你问来干什么?你又看不懂里面说的是什么。”
李游嘀咕了一下,说道:“谁说我看不懂的。再说,就算我看不懂,不是还有你吗?听说你还是为数不多能够读懂里面密文的人哦?”
祁教授冷冷一笑,说道:“是又怎么样?”
李游一拍大腿,说道:“怎么样?祁教授,我可是你学生啊!这么珍贵的密文,你不应该传给学生吗,您已经六十多了,万一哪一天蹬腿了,国家痛失人才不说,古人的智慧从此无人能够解读,那更是一大损失啊!”
“放屁!”祁教授勃然大怒,重重地咳嗽了起来,好一会理顺了气,才气呼呼说道:“老夫是教地质的,你是学土木的,咱们没师徒关系!蹭课的算哪门子学生!”
李游见祁教授发起火来,也不怵,给祁教授甩了一个眼色,也气冲冲地嚷了起来:“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当年你喝醉酒了给了我一本破书,我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你还敢不负责一点?”
说着,李游便勒住了祁教授座下的骡子,两人气鼓鼓地大眼瞪小眼。
“呵呵……”一个笑声从李游身后传来,李游回头一看,却是秦弋拉住了小毛驴,停下来听他和和祁教授吵架。两人一停,队伍后面便停滞了下来,李游无奈,把手中的缰绳往祁教授手里一塞,说道:“老家伙,等晚上再跟你算帐!”他和祁教授已经混得老熟,两人算是忘年交,类似的吵架争执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而祁教授也是冷哼了一声,说道:“想掏老夫老底儿,没门!这是留给我将来关门【创建和谐家园】的!”
“老封建!”李游头也不回地丢了一句。“当初是谁哭着含着要我给你当关门【创建和谐家园】的,那破书我不要你也硬塞给我!这话说过就当屁给放了!”
“那是老夫喝醉了!事后问你拿回来,你有还我没有!小兔崽子,得了便宜还卖乖!要是年轻二十年,看我不抽死你!”
“说出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现在你也可以试一下,让你一只手如何?”李游冷哼了一声。不再理睬气得乱抓光秃头顶的祁教授。
ÇØß®»ØÍ·¿´µ½ÀîÓÎ×ßÁ˽üÀ´£¬Ê¾ÒâÀîÓÎÒ²ÌøÉÏë¿һÆðÆï£¬ÀîÓÎÒ¡ÁËÒ¡Í·£¬Ã«Â¿ËäÈ»ÄܸºÖØÄÍÁ¦£¬µ«ÊÇÇØß®ÆïµÄë¿̫С£¬¿É³ÐÊܲ»×¡ËûÕâÒ»°Ù¶à½ï¡£ÇØß®¶Ô×ÅËû±È»®Ò»Ï£¬Ê¾ÒâÀîÓβ»ÒªÉúÆø¡£
李游拍了拍秦弋扎成马尾辫的头发,说道:“没事,和他逗着玩的呢。”
莫连城一脸苦瓜样。正被伍叔缠着说话。伍叔问的无非是关于九凤朝龙墓的东西。之前莫连城还能够含糊其辞,但听了祁教授和李游的一番对话之后,伍叔在询问的时候开始关注一些细节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让莫连城头痛许久。这些问题不是没有答案,但是这些答案,祖先早遗训上已经再三叮嘱,不可轻易泄与外人。
但此刻的莫连城,却是接二连三地从嘴里被掏出了干货,要是被老祖先知道,怕是会他气得踹棺材板了。
“……就是这样,祖先留下的记载说,地下是一座城,至于更详细的记载,就没有了……伍叔,你要相信我……”莫连城的声音有些凄惨。
李游到前面莫连城的话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他之所以今天在这荒山野岭里受尽磨难,莫连城和石广生可谓是罪魁祸首,虽然心里的芥蒂已经有所放下,但看到莫连城吃点苦头,李游还是非常乐意的。
第三十五章 大雨
[本章字数:2061最新更新时间:2015-03-29 15:04:06.0]
太阳渐渐西斜,将人的影子拉得悠长。一天的跋涉,李游已经疲累不堪。但是他却是清楚,队伍在群山之中曲折迂回,如果按照直线距离算的话,实际上还没走出二十公里。
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道理。李游有些担心,队伍是否能够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适合的驻地。但他也是知道,最应该担心这事情的不是他,而是伍叔他们。
不过让李游感觉到意外的是,沿着一处山谷走了小半个钟头之后,前面的地势阔然开朗,虽然周围高山峻岭依旧,但是地势已经相对平缓许多。
李游来不及欣喜,却发现秦弋来到这里之后,神情有些古怪,回望李游的眼神里,都隐约带着不安。
¡°ÔõôÀ²£¿¡±ÀîÓÎÃôÈñµØ·¢ÏÖÁËÕâ¸öÎÊÌ⣬ÎÊÇØß®¡£
ÇØß®È´Ò¡ÁËÒ¡Í·£¬Ã¼ÓîÖ®¼äµÄÓÇÂÇ֮ɫȴ±äµÃ¸ü¼ÓÉîÁË¡£
李游大觉得惊奇。只是秦弋本身说不了话,两人的交流也只局限于一个问话,一个点头或者摇头,再加上几个令人难以理解的手势而已。这时候李游可没机会仔细询问秦弋为何会有这种忧虑。
“咦,这是什么?”李游忽然看到,前面被人踩歪的一颗灌木丛旁边,露出了一块巴掌大黄白色的东西,便弯腰拣了起来。
“原来是一块动物骨头。”李游有些失望,他原本还指望会是一块什么稀罕石头呢。
“动物?”祁教授看到李游翻来覆去地摩挲着手上的骨头,忍不住摇头,说道:“真是不学无术,一点水平都没有,难道你没看出来,那是一块膝盖骨!”
“膝盖骨?!”李游哆嗦了一下,把手上的骨头给扔了出去。“这里怎么会有膝盖骨?”
祁教授却白了李游一眼,说道:“崤山在先秦战国时,可是秦国与山东六国的主战场之一,不知道死伤多少战士,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古战场,白骨露于野,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战争不都主要集中在函谷关吗?”李游眉头一皱,反驳了一句。他历史读了不少,但都是汉唐之后的历史,对先秦时代的历史却很模糊。
“真的不学无术……”祁教授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六国群而攻秦,历史上至少有五次大规模的战争,每一次都是数十万甚至是百万大军的会战。战场怎么可能只在一隅?函谷关地势险要,不是情非得已,谁都不会愿意强攻,因而探索其他可能存在的过道就至关重要,也就意味着,在函谷关方圆数百里的山区,都是双方攻防的阵地,所以这里有个古战场并不奇怪。”
李游点了点头,忽然似乎想起,自己曾经是读过六国攻秦这一段历史的。可以说,在战国的中后期,各大战国的矛盾已经渐渐减少,变成了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大矛盾,攻伐不休。
而这个时代,也是纵横家们最闪耀的时候,如张仪苏秦,公孙衍鲁仲连之辈,挟一长策便布衣王侯,纵横合纵,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各大战国之间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如此峥嵘景象,往后数千年,也再也不曾有过了。
知道这块地方可能是一个古战场之后,李游变得更加注意周围,看看是否还有别的收获。但是除了不时看到【创建和谐家园】的土石里有着片片碎骨外,就没其他的发现。好在队伍在一处下坡的时候,李游看到一处稀疏的土壤外层凸着个锈迹斑驳的青铜矛头。
李游如获至宝,赶紧跑过去,拿出背在身后的工兵铲,三作两下地把矛头铲了出来。但让他有些失望的是,铜矛埋在土里已经不知多少年,土壤层里面的部分,已经腐烂干净,只剩下矛尖部分,加起来也就是十多厘米,没有太大的价值。
尽管如此,李游兴致不减。他和莫连城不一样,他又不是准备把矛头拿去卖,自己留着当纪念品也是好的。李游本想再找几样,但接下来的一路,草木却繁盛无比,把地面遮掩得十分严密,李游不再有任何的发现。
看着李游一脸傻笑的样子,跟在后面的祁教授却一脸纠结的样子,几次想张嘴说点什么,但最终却还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走快点,天气有点变了!”队伍前面的伍叔忽然大声叫了起来。
闻声,李游这才发现,西斜的太阳不知何时已经已经被乌云所遮盖,沉沉云层正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这天气变得这么快?”李游嘴巴张得大大的。
“在大山里头,什么天气不容易遇到。”祁教授眯着眼睛,看着头顶翻滚的云层,应了李游一句。
这时候,一阵大风从山谷一边掠过,带来浓浓的泥土气息,闻着让人一阵精神,李游却是知道,风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头顶的雷声也是大作,远处的山峰,不时还出现一道道闪电。
¡°Ð¡ß®£¬¿ì´©ÉÏÓêÒ¡£¡±ÀîÓÎæ²»µüµØ´Ó±³°üÀïÄóöÓêÒ£¬¿ªÊ¼´©ÉϵÄͬʱҲ¶£ÖöÇØß®¡£
秦弋则一脸茫然地看着李游,雨衣这个词似乎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ÀîÓÎÖ»ºÃ̾ϢÁËÒ»Éù¡£¿´Ñù×ÓÇØß®¸ù±¾¾Íû×ß³ö¹ýÂí¼ÒÍÍ£¬Á¬ÓêÒ¶¼²»ÖªµÀʲô¡£ËûÒ²²»ÔÙ˵ʲô£¬´ÓÇØß®ÉíºóµÄ±³°üÀïÄóöÁËÓêÒ£¬°ïÇØß®¸ø´©ºÃ¡£
“哗啦啦……”雨衣还没穿好,大雨就已经劈头落下,豆大的雨滴打落在脸上,隐隐生疼。
祁教授慌乱地把雨衣往身上挂,一边骂咧咧地说道:“臭小子,也不快来帮一下我!还懂不懂敬老!”
李游冷哼了一下:“得先爱幼!”帮秦弋穿好雨衣之后,才慢悠悠地走过去,帮祁教授扎好衣带什么的。
大雨突如其来,队伍骚动了一阵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但这一场雨,却一下子打破了伍叔等人定下的计划。在雨天里行走的危险系数太大,山谷流水和山上的泥石流对众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危害。
“不要停下来,前面两公里开外,有个小道观,我们到那里再歇息!”伍叔的声音穿破厚厚的雨帘,落在每个人的耳里。
第三十六章 道观
[本章字数:2054最新更新时间:2015-03-29 17:42:42.0]
伍叔所说的道观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背靠着一处陡崖,陡崖上面伸出一大块石桥,把整座道观都笼罩在其中。看到这座道观,李游有些傻眼。从道观和陡崖延伸出来的石桥看,他便清楚这是人为出来工程,石桥平时能够为道观遮风挡雨,甚至在大雨时候,上面还能够冲刷出一道小瀑布,落在道观前面,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但学土木出身的李游想到的却不是当年建造者的匠心独运,和落瀑形成的意境美感,心里生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当初把陡崖削成这个样子的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难道就不会担心有朝一日,道观上面的石块会砸落下来,把道观连同里面的人一起砸成粉齑么?
李游暗暗在心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小心地推算着头顶的石头的安全系数,得出一个相对安全的数据后,他才重重地吁了一口气。看来当初建造这座道观的人,也是精通建筑力学的。到了这时候,心里的不屑则是变成满满的崇拜。他可是清楚,想在古代建造这样的工程可绝非易事。尤其还是在这深山老林之中。
道观不算小,足可以容纳数十人。
只是这座名为青牛观的道观,实在破落了些,牌匾斜歪到了一边,几根木柱上的红漆早已经掉落干净,上面满是蛀虫蛀过的虫孔。道观的大门不知去了何方,里面三清的神像倒是还在,但也已经东倒西歪。至于香炉什么的,一个都找不着,估计被以前发现这座道观的人给带走了。
“哈……奇……”久无人来的道观里面布满了灰尘,一下子涌进了数十人,顿时尘土飞扬。李游感到一阵鼻子酸痒,按捺不住地打了个喷嚏。
“总算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李游揉了揉鼻子,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在雨中跋涉,李游可算是吃遍了苦头。山路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有些地方陡峭,没打几个滚都不容易爬得起来,摔了几跤的李游走路都已经有些一瘸一拐。
这还不算,随着大雨的来临,蛰伏在林莽之间的蛇虫也出来活动,队伍路上遇到巨蟒就有三条,好在这些巨蟒也不主动挑衅人,而是顺着树木爬了上去,似乎是想去迎接天雷渡劫什么的……最后李游还发现,短短两公里的路程,他的小腿上便爬上了十多条蚂蟥,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弄了下去……
进入这道观之后,祁教授的眉头却是紧皱了起来。他对着伍叔挥了挥手,伍叔可不敢拿大,低眉顺眼地走过来问道:“祁老,有啥吩咐?”
祁教授沉吟了一会,才说道:“这里阴气似乎有点重,要小心些。”祁教授祖上好歹是阴阳先生出身的,又独自闯荡江湖近二十年,有着丰富的能力和经验。
“好。”伍叔连连点头,应了一声,继续问道:“还要注意什么吗?”
祁教授摇了摇头,说道:“不好说,不好说啊!”李游见祁教授这装神弄鬼的模样,有些拆台地问道:“祁教授,阴气是什么?”
“你过来!”祁教授倒是和善了许多,不理会李游这话,说道:“进来这道观,有没有感觉心口的地方有些发凉?”
李游眉头一皱,没好声气地说道:“在雨水里浸泡了差不多一个钟头,哪里都是凉的,何止心口?”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祁教授顺手就给李游头上一个暴栗,说道,自己捂一下胸口看看,神经这么大条,迟早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见祁教授一脸认真的模样,李游迟疑地摸了摸心口的位置,果然感觉到丝丝的寒意。
“人的心脏是热血最多的地方,阴气喜暖,最喜欢往这地方钻,所以在阴气浓郁的地方,人的心口必然是凉的。”祁教授慢悠悠地说道。
“道观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阴气?”李游很是不解。虽然他对阴气的属性不明,但却知道,道观和寺庙这种地方,是敬拜神明佛祖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什么,那也应该是灵气萦绕才对,怎么会阴气沉沉呢?
“这座道观原本就是镇阴气的。”祁教授白了李游一眼,说道:“《秘藏十法》你究竟有没有看过的,这么浅显的的道理都看不透?
李游认真说道:“书我早就背熟了,但里面差不多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之后,意思我就一点都不明白了。”
祁教授又一声“朽木不可雕也”,然后说道:“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书里不懂的东西,平时须多加揣摩学习,还要不断结合见闻理解,这样才能够有所增益。”
说给李游说了一通大道理之后,祁教授让李游走过来,说道:“之前就跟你说过,这一带是一个古战场,对吧?”
李游点了点头。他对这一点早已经深信不疑,古战场上拣到的残矛还在他的背包里面呢。沿路所看到的残余骸骨也足以证明,在这一带,在古代曾经爆发过一次或者多次惨烈的战争,以至于至今仍有这么多的骨骸暴露于野外。
“阴气过重,就会滋生妖物,祸害一方。这座青牛观,建造最初的时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的就是镇压这一带的阴气。”
“为什么会是魏晋南北朝的建筑?”李游有些不解。他是学土建出身的,对古代建筑史也是有所理解。青牛观残破不堪,想从细节上了解它是哪个时代的风格不怎么可能。但从总体看,这座道观虽然有些残破,但光从背后的山崖石桥这一工程看,就知道是个大手笔。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道教是相对衰弱的,想营造这么一座道观可不容易。
但李唐就不一样了。李唐崇道抑佛不说,大唐盛世,建筑大气磅礴,所以道观建造的风格更偏向盛唐时期。
“所以说你不留意细节。”听了李游的的疑问和自己的观点之后,祁教授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出去门口看看,那里有一座石碑,上面可是有着道观建造的年份。”
闻言,李游一呆。
第三十七章 阴气浓郁
[本章字数:2121最新更新时间:2015-03-29 20:59:41.0]
尽管相信祁教授的话,但李游还是跑到了道观外面,寻找到了被青苔覆盖了大半的石碑。
石碑的内容佐证了祁教授的话。石碑记载,这一座道观是西晋太康二年所修建,曾经一度被雷电所毁,于是在东晋太元七年重修了一次。
太康这个年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是灭东吴,统一中原之后所取的。石碑的内容和时间都经得起推敲。以此为证的话,这座道观最早的建造时间,确为西晋无疑。
但李游最的的迷惑却是,太康二年,也就是三国纷乱刚刚平息,那时候道教虽然兴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道观的建造,大抵是在名山大川或者繁华都市建造,怎么会有人跑来这个山旮旯建造这么一座道观呢?
把问题和祁教授一说,李游却遭到了祁教授满满的鄙夷。祁教授说道:“你好好想想,这道观叫什么名字?”
“不就是青牛观嘛,有什么特殊的?”李游依旧不解。
祁教授已经对李游无语,说道:“拜托你用点心思读书行不行,就是因为它叫青牛观,所以它才会在这里啊!”
祁教授咬重了语气,李游这才忽然想起了一个典故,如醍醐灌顶般,呼出一口气,恍然说道:“我明白了。”
青牛观这个名字,肯定不是纪念一头牛的。据说道家老祖李耳,也就是世人所说的老子,当年看到了周王室的破败,便离开了王畿,周游到了崤山悟道,终于修成了正果,便点化了坐骑青牛,出关化胡为佛去了。
当李耳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却被守关的小吏所求,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五千言传世,这便是世传玄之又玄的《道德经》。
“难道老子还在这里修道过?”李游一脸的狐疑。他可是清楚,这世上牵强附会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就像《赤壁赋》里的赤壁,跟历史上赤壁之战里发生的赤壁并不是同样一个地方的道理。都是世人牵强附会的结果,李游更加相信,如果李耳是真的在这个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修道,很可能没机会能写得出《道德经》这样的深邃博大的奇书。
“这只是其次。”祁教授摆了摆手,说道:“重点完全不在这里。”祁教授说道:“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座道观是用来镇压阴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