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门阀风流》-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流民?哼!

        暗暗一声冷哼,沉声说道:“不用劳烦周折了,我便是你们要拿的人,来吧!我随你们去见朱府君!”

        “这!”

        差役吓了一大跳,看着身前的小郎君,嘴巴张得老大,身不由已的竟往后退了一步,回望其余几个差役,他们亦都是一脸的惊相。再观那小郎君,面上不着惊慌,负手而立在正阳之中,浑身上下似玉透烟,俊的不食人间烟火。

        有这般的流民吗!

        差役心中苦笑,却不敢显于面色,双手作辑,恭敬地说道:“小郎君说笑了,近日咱们府君得了一卷汉碑贴,听说是袁什么安……”

        他还以为这小郎君闲事没事干,故意拿他戏耍,都说这小郎君酷爱书法,便投其所好,而他是彻底的把刘浓当成了王羲之了。

        刘浓眉头微皱,这倒奇了,明明是奉命前来拿人,见了人却说什么碑贴。刘訚见他不解,便附耳低语:“小郎君,他把你当成王小郎君了!”

        刘浓问道:“王小郎君,哪位王小郎君?”

        “王羲之,王小郎君!”

        “哦,原来是他……”

        刘浓晃然大悟,对哦,自己怎么把他给忘记了,那位名传后世几千年的大书法家。而此时的王羲之,应该是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年岁。能被人误当成他,刘浓心中有些莫名的高兴,又带着些许畅然。

        那差役听着他主仆二人的对话,一双眼睛狐疑的转来转去,壮着胆子问道:“小郎君,你真的不是王小郎君吗?”

        刘浓笑道:“不是,我就是你们要拿的流民。来吧。”

        他伸出了一双手,等着别人上绳。倒要看看他敢不敢拿,若真敢拿,他便会拿出卫玠的名刺将其镇住。若无这名刺,他也不敢如此冒然的去石头城。只是,那名刺能不出则不出,毕竟卫玠将它给自己,虽是防他受得欺凌,但也不可妄动。

        名刺,等同于本人。自己拿着名刺所做的一切,都会和卫玠的声誉相干。

        差役左看右看,反而被那双白晰如玉的手给晃了眼睛,微一顿躝,心中即定,暗道:“就算他不是王小郎君,此等风仪也绝非是流民散户,若是别的士族子弟,又岂能未经定堂便枷索上身。罢了,不可妄自惹罪。”

        仍然一个稽首,言道:“小郎君身姿不凡,定不是那等奸宵流民,怎可上得枷索。请小郎君上车,小人同你一起去见过府君,一切,自有待府君定夺。如何?”

        长得好看,是有优势的。

        这,便是晋时!这,便是门阀制度下的评合标准!就连一个下等差役,都知道以风范而评人、定人。

        对此,刘浓深有感触,跨上牛车。在刘訚的吆喝下,牛车再起,车后则跟着一队差役,不像是去拿人,倒像是在保驾护航。

        在他们刚刚走后,身后不远处停着的几辆牛车也开始蹄它。牛中的郗鉴抚着三寸短须,赞道:“果真是个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如此小小的年纪,便能以风仪折人。长大后,岂不了得!”

        左右一思,突然眼晴一亮,也不知他想到了啥,竟将那短须扯断了几根,都毫不知觉。

        半天,他在车中大赞:“妙哉!”

        ……

        与此同时,在呈环而围的石头城中。一个年约十六七,身着儒服的青年俊彦正斜倚在一株梅花树下,欲寐未寐。在他的身旁侍着两个美婢,一个提着小壶正往石桌上斟酒,一个挥着小团扇正给他赶苍蝇。

        忽地,那挥扇的美婢慢了一丝,让一只苍蝇飞到了他的嘴边,又跳上了他的鼻子,他猛地一惊,从树下窜起来。叫道:“有了!”

        斟酒的婢儿抿嘴而笑:“府君又有什么了?”

        青年俊彦不悦的道:“都说了,别叫我府君,要叫我朱郎君。”

        “哦,朱郎君!”

        两个美婢对眼一笑,娇声而齐答。青年俊彦不以为意,起身开始徘徊,转着那梅花树走来走去,立定,笑道:“上回,东山雅集,王公出那题,我没答出来,让贺小三嘲笑了这许久。我如今思到一题,定能难住他!”

        说着,他便提起树下的木屐,赤着脚就往外奔。两个婢儿叫道:“朱郎君,朱郎君莫走,刚才听见有人讼鼓,一会恐怕要过堂!”

        “过堂……”

        青年俊彦听得一顿,立即就像霜打了的茄子,喃喃地道:“对哦,如果是士族子弟,一会还要过堂。也罢,等下了职,我再去羞辱贺小三。”

        石头城,县公署之外,那个贼眉鼠眼的庄丁正在翘首张望,而他身边站着的一个年轻男子则面带喜色,得意洋洋,他是张恺的弟弟张憦。

        不错,一箭双雕。

        张恺其实也是早年北地而来的流民,正遇兵马混乱,路上得遇倒尸有财,从而过江经商发家,家未成族,只有他这个弟弟。张恺一死,财物自是他来继承。而那流民女妇亦长得极美,真是我见犹怜,要是再让其婉转承欢……

        想到这儿,这厮便觉身心一阵火烫,恨不得立即便将那碍手碍脚的小东西弄死。他几日前便已四处探明,这户北人还没有注籍,小东西拜会过不少的人物,却无人理睬。一个破落的士族,还想翻出他的手心?

        况且,他还有县丞做内应。

      第9章 针锋相对

        石头城为三国孙权所筑,呈环形,合围层叠绕上山巅。城池虎踞于涛涛江水之侧,扼守着江东险要门户,又能北望中原。

        正阳之光,披在那以坚石垒就的军事要塞四方,浑似为其渡了一层金。一辆牛车蹄它而来,守门的城卫上前欲拦,车后的差役反倒几个快步,拉住那城卫一阵低语。车上的车夫淡然一笑,举手扬鞭,牛车再度启行。

        路呈斜坡,牛车一路迎着阳光,绕着曲肠,直奔山颠。

        庄丁在高处看见了宛延而上的牛车,向身旁的主子禀报。主子等得虽不久,却心生烦燥不耐,嘿嘿一笑,挥着宽袖,踏着木屐便进了县公署。

        不多时,牛车便至,车夫携着小郎君落定。那小郎君整了整冠,略略适应了那稍显刺眼的阳光,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脸,抬头一观。

        “石头城!”

        三个笔锋苍劲的大字凸现于眼,署名:孙仲谋。

        “你在此安待。”刘浓没有心情去细观孙权的真迹,吩咐着刘訚,言语低缓,朝着他又轻轻的点了点头。

        刘訚道:“小郎君若遇不谐,且呼喝一声。”

        “嗯。”

        刘浓轻声而应,把门口两侧差役掠了一眼,暗吸一口气,撩起袍角下摆,昂首挺胸,正视不斜,随着领头差役跨入门中。他和刘訚早已定计,若是那张恺之弟与人窜通欲强行不轨,无计可施之时,便由刘訚持卫玠名刺而入。

        进门之后,是两排翠柳夹道,道上尽铺青石,刘浓摆着左右风袖,徐徐而行,木屐踏石之声稳而不乱。

        来到正堂,见得堂中跪伏着一个人,穿着一身颇是华丽的儒服,【创建和谐家园】高高的撅起,露出了脚下的青袜木屐。儒服应以清雅而素魂,这般不类不伦的打扮,真是画虎不成反成犬。这,应该就是那张恺之弟了。

        “把人带进来!”

        堂中传来一声轻喝,在堂案右侧坐着一个人,着县丞打扮,是个年约三十有许的中年男人。面色微黑,唇薄眉厉,倒是有股子不怒自威。

        差役从堂中奔出,歉然的低着首。刘浓也不为难他,微微一笑,随着那差役摇进了堂中,端端的按着双膝跪坐,而不是跪伏。

        县丞张芳喝道:“为何不跪?”

        刘浓朝着县丞拱了拱手,朗声说道:“士族子弟,上不跪大人,下不倾庶民。只跪天地与父母,县丞何惊?”

        自汉开国之君刘邦以来,便对世家精英子弟极是忧厚,百官上朝都无须向天子跪拜。到了魏晋时期,世家更是自重身份,这县丞只是个八品浊史,非是太子洗马、中书舍人那等清官,一般都是由庶族寒门子弟充任,刘浓当然不会向他下跪。

        “哦,士族子弟。”

        县丞张芳身子略微后仰,把那还低着头的张憦一扫,说道:“堂下张憦,你讼告的是流民,还是士族?”

        张憦赶紧抬头,指着刘浓,大声道:“回禀张县丞,这小童不是士族,只是南逃而来的流民,租赁了我家庄院居住。我家兄长前去催租,他冒充士族,命下人将我阿兄活活打死,请县丞为小民做主啊……”

        他的声音拖得又尖又厉,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乱甩,好像含着满腹的心伤。

        “休得喧哗!”

        张芳沉声而喝,摸着光凸凸的下巴,漫声说道:“既是流民,见了本县丞为何不跪?且又冒充士族罪上加罪,小小孩童便如此胆大妄为,纵仆行凶伤人致命。年虽幼小,但法不容情,暂且收监。徐节何在?”

        差役头一脸的惊疑,事关士族,府君还没过问就要收监,大有不妥啊,奈何县官不如现管,这拿人也在县丞的职责之内。

        他只好上前,嗡声答道:“徐节在此!”

        张芳道:“命你速速前去,将其家人家仆一并带来,不得有误!”

        “诺!”

        刘浓一直旁观着那县丞发号施令,并未作声,心中一声冷笑:那厮弑兄栽脏于我,敢如此张狂,原来是有你这个悬丞作为依仗。而你这县丞不问清红皂白,便想将此案速决,应该是惧我以前身份,怕牵连出节外生枝。

        “且慢!”

        刘浓按膝而起,直直的站起身子,抖了抖衣袍,正了正青冠,缓声说道:“县丞为何只凭一面之辞,便确定刘浓不是士族?”

        “据本县丞所知……”

        “好个据本县丞所知!”

        刘浓一声大喝,踏前三步,从来拿他的两个差役中穿身而过,指着那县丞喝道:“敢问县丞,前后不过个半时辰,事发如此突然,你既不是主薄,也不是典史,如何便知刘浓并非士族子弟?莫非,你事先便将刘某内情查过?刘某若是流民,混杂于芒,不过沧海一粟,竟蒙县丞如此看顾。莫非,县丞与我有旧?既不是有旧,那刘某倒想问问县丞,此翻意欲何为?莫非,意欲与小人一起谋我年幼无知乎……”

        说完,他昂身挺立、面呈怒色,并不与其纠缠张恺到底是谁所杀。

        而他这翻锵锵之喝,顿时将堂中一干差役和那县丞以及张恺之弟镇住。南渡而来的人家,鱼龙混杂在一起,谁又能轻易的辩清他的根脚!那些差役们更是面面而窥,刘浓此言有理有据,将事情分析得点滴不露。一个天大的阴谋,就在那三个莫非中,一点一点的衔接在一起。张恺,或许真的是其弟和县丞……

        一语之失,便溃之千里。

        张芳大惊失色,再也坐不住,长身而起,喝道:“冒充士族,纵仆行凶,竟还敢咆哮于本县丞面前,左右何在,还不于我拿下!”

        “栽脏嫁祸,凶顽【创建和谐家园】。夫欲张狂,天地,使其灭亡!”

        刘浓冷冷一笑,负手而立。

        差役们见了他的风度姿仪,听了他的话本就生疑,怎敢再行擒拿。县丞和那张憦作死,想污蔑欺凌士家子弟,他们可不傻,犯不着陪他俩一起送命。便有那聪慧的,悄悄的迈入后堂,想要去报知府君,却迎头瞧见一个身着对襟宽服男子,正在暗中俨笑。

        “嘘!”

        宽服男子伸指靠了靠嘴,穿出后堂,行向堂前,人未至,声先闻:“好个夫欲张狂,天地使其灭亡。敢问,何为张狂?”

        总算把你引出来了!

        刘浓嘴角微弯,一闪即没,答道:“德不孤,必有邻,反之亦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论是这世还是后世,他对儒道经玄都不精通。能答这一句话,是因为这话,正是后世的高人所赠。

        “咦!”

        宽服男子微微惊愕,他行至堂口,已将这孩童看得清楚,果真是一个七八岁的稚龄幼童。不仅心思敏捷,竟还熟通论语。虽然这论语,是士族和寒门子弟,在初习之时便会必修的功课。但他这两句,分别出自《论语·里仁》、《论语·子路》,巧妙的融在一起,正合此时之景,恰恰的勾勒出了一个德行有亏,而尸服居位之人的尴尬。

        “府君……”

        “府君!”

        一干差役尽皆松了一口气,而那县丞又惊又急,面色更黑,战战兢兢的向着宽服男子深深施礼。宽服男子却看也不看他,径自从他身边擦身而过,把刘浓上下左右一阵细瞧,啧啧赞道:“临风之小松,虽幼却骨傲。莫不是卫壁人,当初……”

        县丞暗一咬牙,转身朝着府君再行一礼道:“府君,此童确实冒充士族子弟!”

        朱府君被人打断话头,心中极是不喜,袍袖一挥,怒喝:“本府君堂中问话,岂有你说话的份,汝站一边去,若他言之为实,汝需自服后果!”

        “诺!”

      ¡¡¡¡ÕÅ·¼ÍËÔÚÒ»ÅÔ£¬ÐÄÖÐìþìý£¬»ëÉíÖ±¶¶¡£

        县丞与府君虽说只是一品之差,但这朱府君朱焘出自江东朱氏,是本地的顶级门阀世家,年刚及冠便是他的顶头上司,这还只是别人跑到这石头城来,练手攒资历。而他虽然也姓张,可和那江东顶阀张氏,八杆子也打不到一起。在晋时,士族欲制庶族寒门,不过翻掌之间尔。

        士族与庶族,天地云壤之别矣。

        朱府君眉头轻皱,似乎正在想,刚才说到哪儿了。沉吟细思,却怎生也想不起来,心中更怒,把那县丞一撇,颤颤危危的怂包样儿,果真是个德行势孤的。再一看刘浓,但见他站在堂中,受众人环围捭阖而视,却不卑不亢,沉静大方,微风拂过葛袍,引得袍角如徐而展。

        临风欲去,真云泥也!

        他再一思及自己院中那位贵人所言,说这孩童不仅风姿脱俗,更作得一首好诗,是个才华横溢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