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泽却没有胡亥这么乐观,扶苏的表现有些不寻常,若真是他指使的太尉府官员暗中下手,又看到自己手下的人头而无动于衷的话,这简直是枭雄的潜质啊,日后再想算计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不过能让秦皇对他生了厌恶之心,也不枉自己苦心作这一场戏。
此次扶苏提前去了北边,却是不知结果如何,若如历史一般得了蒙家几十万大军的帮助,又有着如此心『性』,还能指望他看到圣旨便『【创建和谐家园】』吗?林泽表示自己很忧心。
然而林泽并没有闲下来,继续『操』练着新军。
甚至胡亥作为主将,在林泽的要求下,每日同样与将士们一起出『操』,也是站军姿开始,主将亲身参与『操』练,将士看到才会感动,会增加军队的凝聚力。
这支军队,林泽将自己和胡亥定位的很清晰,一个是黑面执法官,若有违反军纪的,免不了在林泽这里吃点苦头,一个是爱兵如子主将,胡亥都不用管啥军务的,有时间就下到军营,慰问士兵,嘘寒问暖,活脱脱吴起的模板。
林泽逐渐把其他军训的内容教给他们,每日出『操』,首先站军姿一个时辰,而后在自己百将带领下完成原地踏步、齐步走、跑步走、匍匐前进等项,所有过程都会有执法队的宫卫来记录,严格按照当日的奖惩制度来实行。
而执法队同样被考核,若是有缺漏的,就跟着最后一名啃粗粮吧。
为了奖金,为了吃肉,各队之间也算铆足了劲,这要是训练好了,可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好处啊,谁不想吃着香喷喷的妖兽肉呢,谁又想去啃那有些磕牙的粗粮呢?
今日出『操』结束,林泽随意翻了翻执法队的记录,将排名定好,没得说,这次前三名还是那群老兵,不过新兵犯错越来越少,估计多个几天,就能赶上来了。
这会,陈平匆匆赶到林泽营帐。
林泽问道:“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征到多少老兵?”
陈平脸『色』一红,小声说道:“回禀师叔,今日征兵有些失利,我一个也未征到。”
林泽一顿,耐心地问道:“发生了何事?”
“今日我与羽大人一起去的皇庄,正以公子名义征兵,可无一人理我们,我们费尽心思才打听到,有儒士在散发谣言,说胡亥公子征兵是与扶苏争位,扶苏贤良淑德,胡亥顽劣不堪,请大家支持扶苏,【创建和谐家园】胡亥。”
“所以一个应征的都没有?”
陈平摇头:“倒是有几个来应征的,我猜他们可能是扶苏派来的『奸』细,索『性』一个都没要,就回来了。”
林泽叹道:“为啥不要呢,就算招点『奸』细也好啊,难道到了我们手里还能跑了?”
陈平有些目瞪口呆,不由拍着大腿说道:“是哦,『奸』细也能为我们所用的。”
林泽摆摆手,表示就此打住,另发问道:“你确定是儒生在四处煽风点火?”
陈平肯定地说道:“为了确定是他们,我还去其他庄看了,老远就闻道了他们那酸腐的味道。”
林泽不由奇怪道:“这是儒家哪一派做的?这是活的不耐烦了吧,既然他们想替扶苏张目,那我们再帮他们一把,来来来,师叔与你细细说。”
说完在陈平耳边说了几句。
陈平听后,脸『色』有些怪异,师叔的脑袋怎么长的,这种计策都想的出来。
此时,胡亥派人过来,说是宫中有圣旨传达,让林泽跟着一起在营门处接旨。
林泽立刻赶到营门那里,胡亥正在跟着一个小太监聊着天,林泽过来后,胡亥立刻介绍道:“林泽,这是我老师新收的义子侯义侯公公,这是本公子甘泉宫军师林泽。”
林泽很识趣的与这位侯公公见礼,顺便将准备好的金票不动声『色』的塞到他手中。
侯公公故作不悦道:“林大人这是何意?莫不是看不起在下?”
林泽笑道:“公公别误会,这是我家公子的一点心意,只是日后还请公公多多关照。”
侯公公这才一脸笑容的收下,假装一下就得了,人家一个国师亲传【创建和谐家园】,一个大秦公子,真要捏死自己,不得好玩似的。
侯公公特意问了一下胡亥是否可以宣旨,胡亥点头后,才拿出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公子胡亥,聪慧贤良,朕观其颇有统兵天赋,又闻其报国之心热切,故从禁卫军预备大营调拨三千将士,望其勉之。”
胡亥满脸笑容的接过圣旨,父皇真是太好了,知道自己缺兵少将,立刻补了真正的精兵过来,大秦除了一些特定的精锐军队外,还有比禁军预备大营更精锐的吗?
禁军预备大营,顾名思义,就是禁军的后备队,按照正常情况,禁军的编制是固定的,禁军有缺时,禁军统领才会直接从预备大营里挑人加入,正常的预备大营编制是三万,待遇只有真正禁军的三成左右。
那也是很多人打破头都想加入的地方,只是禁军预备大营招兵条件与禁军一样,只招良家子弟,何为良家子弟?恒产者恒心。
普通的军队,对武道修为要求的武道一品即可,而禁军的武道修为要求是武道三品,不管你是弱三品还是强三品,三品是底线,预备营的条件会放宽一点,20岁以下的二品也收,但也超过一半是三品了。
等胡亥接过圣旨,不由问侯公公:“不知父皇调拨的将士什么时候能到位。”
侯公公笑道:“公子不必担心,陛下同样派人去了禁军预备大营,不出三天,定然全数到位。”
胡亥矜持地谢过,侯公公连道不敢,而后告辞。
胡亥送走侯公公,开心的对林泽说道:“太好了,这精兵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扶苏这下是弄巧成拙了吧,赔了手下不说,还成全了我。”
林泽点头附和,心中却在想,若有如此高素质的士兵加入,那得换个训练方式了,于是对胡亥说道:“公子,我们要申请另外换营地练兵了。”
胡亥疑『惑』的问道:“林泽,你想如何练兵?”
林泽将前世特种兵的训练之法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南方多丛林,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军队作战,故我们需要将军队化整为零,分散作战。”
胡亥表示不太理解:“如此一盘散沙,那不变成乌合之众了吗?”
林泽解释道:“我们要做到散而不『乱』,每一队的距离是一定的,一旦一方有战事,马上可以示警,附近几队快速围攻,所谓群狼战术。”
胡亥:“那你想去哪练兵?”
林泽语气肯定地说道:“上林苑最佳。”
胡亥这几天觉得在军营憋坏了,想着可以出去狩猎,满口说道:“等精兵到了,我就找父皇申请去。”
另一边,扶苏坐着马车,领着自己手下的五千军队向北方行去,一路上越走,越发显得荒凉,好在沿途的大小官员,对出征中的扶苏公子很热情。
人还未到,酒席已备好,胡亥也是来者不拒,当然,至少也得郡守才有资格宴请大秦公子,而后资助的军资特产也多不胜数,也算聊有慰藉了。
今日,有人将一封急报传到他手上,扶苏看了之后,脸『色』一变,愤而离席,却是让陪酒的甘州郡守坐立不安,最后才有人解释公子只是身体不适,才安抚下来。
扶苏看着秦皇下旨从禁军预备大营调拨三千的书信,暗自想道:父皇你也太过偏心了吧,我一定会向你证明:我比胡亥更加优秀。
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澜(shukeba.com)
长安南城外的皇庄,今日迎来了一群陌生的儒生,这些儒生显得彬彬有礼,告诉乡老说自己等人将要在皇庄附近开办学堂,专门教皇庄里的小孩子读书。
皇庄的乡老也算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能让小孩读书可是天大好事,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又是送上瓜果点心,又要摆宴席招待的。
儒生们坚决不受,最后推辞不过便提出花钱购买。
这下乡老不开心了,说道:“诸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来到我们这乡里教书,乃是我们的福气啊,一些乡下东西,怎么能收钱呢。”
为首的儒生说道:“老丈言重了,教书育人乃我等毕生的信念,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却是不好接受老丈的馈赠,老丈若是不收钱,我们哪怕饿死渴死都不会吃你给的东西的。”
乡老见这些儒生脸『色』坚决,生怕触怒了他们,最后不来教小孩读书了,便小心地收了一些铜钱。
这帮儒生这才展开笑颜,拿着点心瓜果吃了起来。
乡老见状陪着笑了笑,而后试探的问道:“却是不知诸位先生收取多少束脩,老头也好叫庄里准备准备。”
为首了儒生摇了摇头说道:“老丈莫要担心,我们乃是扶苏公子派来的,不收取诸位任何费用,一切费用均有扶苏公子负担。”
乡老立刻赞叹道:“扶苏公子宅心仁厚,不愧是仁君的典范啊。”
为首儒生听到乡老夸赞扶苏,立刻接话道:“老丈,就冲你这句话,我们决定第一个在你这庄子附近开设学堂,保证让贵庄的小孩优先读书。”
乡老的老脸都快笑成一朵菊花了,连忙说道:“感谢各位先生。”
为首儒生面『色』不渝的说道:“老丈这话说岔了,要感谢扶苏公子。”
乡老给自己甩了个嘴巴:“瞧老头这嘴,不会说话,各位先生千万不要见怪,感谢扶苏公子大恩大德。”
儒生这才笑容和蔼地对乡老说道:“没事的,只要各位支持扶苏公子,就是我们的朋友,大家全力支持扶苏公子继位,成为大秦下一代明君。”
后面的儒生听到此言,纷纷应和:“支持扶苏公子继位,成为大秦下一代明君。”
乡老被吓一跳,怎么一言不合就吼了起来,见一众儒生都盯着他,乡老灵机一动,立刻跟着喊道:“支持扶苏公子继位,成为大秦下一代明君。”
为首儒生非常高兴的说道:“就冲老丈这么支持扶苏公子,三天,三天后我们就来开课教贵庄的孩子。”
乡老喜不自胜,嘴都快笑歪了,连连感谢。
这时后面有个年轻儒生说道:“老师莫要『乱』说,这庄上连学堂都没有,怎么教课啊?”
为首儒生脸『色』一滞,满脸尴尬的对乡老说道:“老丈实在不好意思,是我思虑不周,这学堂没建起来,确实不方便授课。”
这下乡老急了,说好的过来教课怎么能说飞就飞了呢:“先生不要着急,不就是学堂嘛,先生在庄上看哪间屋子合适,老头立刻给你空出来。”
为首儒生没接话,倒是后面那年轻儒生嘟囔道:“当我儒家是那种野路子学派吗?都没有祭拜过孔圣,怎么能随便开课呢。”
为首儒生脸『色』一沉,对着年轻儒生训斥道:“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
乡老一看情况不对,立刻说道:“需要什么样的学堂,先生尽管吩咐,我们这就去建,保证让诸位先生满意。”
为首的儒生脸『色』和悦地说道:“老丈不必着急,学堂也是扶苏公子出资建造,只是建造学堂的队伍在城北那边,尚未到这里来。”
说完还向年轻儒生问道:“周师可曾说何时到这边建学堂?”
年轻儒生略做思考回道:“周师说要将城北的学堂建完,到这边怎么也得明年夏之后了,而且建造也要花费时间,这边估计要明年秋才能开课了。”
为首儒生听后点了点头,随即向乡老行礼赔罪:“是在下孟浪了,随口胡诌,请老丈见谅。”
乡老连连挥手:“先生不必如此,先生等人都是大好人啊,只是为何不能多找些人来建学堂呢?”
为首儒生解释道:“目前建学堂都是扶苏公子找来的,人数有限,需要建学堂的地方又多,故暂时安排不过来。”
乡老立刻问道:“建学堂耗费大吗?或者很难吗?”
为首儒生摇头:“耗费倒不大,一座学堂耗费也就两百金,难也不难,只是得按照我儒家的规格来建。”
乡老脸上『露』出喜『色』:“这么说来,只要筹够两百金,再有各位先生指教,便可以建学堂了?”
为首儒生点头:“按理说这样确实可以。”
乡老对为首儒生说道:“请先生务必稍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说完回到庄内,敲锣打鼓的将人聚在一起,将学堂之事对着大家说了。
庄里的村民毕竟也是天子脚下的子民,有些也出去见过世面,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这钱大家集体出,给孩子挣个未来。于是纷纷掏钱出来,很快就集齐了两百金。
其中有个庄民跟乡老有些恩怨,突然说了句:“莫不是你自己想赚这个钱吧。”
乡老立刻像是被侮辱了似的,将钱一丢:“老头我一大把年纪,我图这点钱干啥,难道还能带到棺材里去?”
其他村民见状纷纷指责那个『乱』说话的人,然后又对乡老说了一堆大家都是信任你的什么的。
只是乡老心里觉得自己千方百计为庄上谋求发展,却被人如此侮辱,坚决不肯再收这钱。
这时有个人灵机一动说道:“既然乡老避嫌不肯收这个钱,不如我们直接给到外面那些先生?我们出钱,直接让他们建好不得了。”
众人一想,纷纷觉得有道理,拿着钱到了庄子门口,将钱塞进为首儒生手里。
为首儒生满是愕然:“各位乡亲,这是何意啊?”
乡老将情况说了一遍,儒生连忙将钱推出去,说道:“万万不可,说好的扶苏公子出资建学堂,我又怎么能收各位的钱呢?大家只需耐心等待便是。”
众人可不同意,谁知道要等多久,不过花点小钱罢了,能让孩子们提前读书,简直太赚了,于是纷纷劝为首儒生收下,儒生又坚决不肯收,就这样僵在了那里。
乡老见状这不是个事啊,心生一计,满脸恳切对儒生说道:“先生若是不答应,老头给你跪下了。”说完作势欲跪。
儒生连忙将他扶起,最后满脸无奈地说道:“诸位的请求,在下答应了就是,各位既是真心支持扶苏公子,在下就算倾尽全力,也要七天内建好这座学堂。”
乡老立刻喜出望外喊道:“全力支持扶苏公子继位,成为大秦下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