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长姐难为》-第8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事情,其实应该李氏和于氏帮忙的,可是李氏最近也忙着给自家的儿子张罗亲事,再说韩家和吴家闹得也有点僵,韩月娥根本就不想让李氏来帮忙。于氏最近倒是经常去吴家帮着做些针线什么的,再加上家里还得照应着,也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出门去州城。

        最近一段日子,老韩家那头倒是消停了不少。韩仁接了几份木匠活,李氏就拘着三个儿子在家里干活,不让他们再出去惹祸。云峰念书不行,在县城里这一年多,不仅学问没有半点长进,反而全都荒废了。现在韩仁和李氏也不让他再念书了,而是跟着韩仁一起干活。

        李氏在县城的时候,原本也想借着周家的势头,给儿子说一门好亲事来着。可是人家但凡知道韩家根底的,都不愿意跟韩家结亲,毕竟把亲闺女送给人家做妾,这可不是好人家能干的出来的。有的人家表面上不说什么,其实背地里都瞧不起韩仁和李氏的。所以云峰的亲事,也就一直没成。

        如今回到村子里了,李氏也不敢再挑三拣四了,儿子的岁数越来越大,以后就更是不好说亲事了呢。再者下面还有云峥和云嶂两个,总不能这么耽误下去啊。可是韩家如今的条件,想要给三个儿子都说上媳妇,那就是很大一笔开销,李氏也是愁得不行。

        韩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虽说是自私了些,可毕竟还是疼孙子的,老两口就商量着想要帮衬一些银钱,让这几个孩子都能说门亲事。韩家老太太也经常出去找那些跟她相处好的人家,想要让人家帮忙。不过如今韩仁家里乱糟糟的,两个闺女也都在家里,村子里的人可是说啥的都有,很多人一听是韩家说媳妇,都摇头。把老太太也是愁得够呛,这亲事愣是没影儿。

        “你说这可咋整?老大家这三个孩子眼瞅着可都大了,再不说亲,以后可就更难找媳妇了啊。”老太太坐在炕上,忍不住嘟囔道。

        “能咋整?你瞅老大家现在乱的。玉桃和玉梨两个丫头,如今这姑娘不叫姑娘,媳妇不叫媳妇的,就这么在家里混着。这两个的名声都臭出几十里地去,但凡个好人家的,谁肯把姑娘嫁过来啊?”老爷子坐在炕上,闷头抽着烟,“我现在都不敢出门了,一出去,人家都背后戳我的脊梁骨啊。老韩家的门风,都让这些个败家的给败坏了。”

        老爷子抽的有点急,一下子呛到了,狠狠的咳嗽了半天才好。“唉,这都是作孽啊,当初你满哪的败坏云雪丫头,如今怎么样?不用你出去败坏了,人家哪个不背后瞧咱们的笑话啊?这就是报应啊。”

        “你个死老头子,什么报应?这是玉桃她们命不好,跟我有啥关系?”提起这个来,老太太也是满肚子的火气。

        “跟你有没有关系的,你自己心里明白。我就知道,如今人家云雪那头,日子是越过越好。再看看咱们这边,老大一家弄得乱糟糟,老三那头也是挺艰难,跟咱们也不像以往那么亲近了。月娥当初一心奔着咱们回来的,可是你看看现在,也被你给得罪了都不太上门了。唉,老婆子啊,咱们两个老了老了,做事也糊涂了啊。”老爷子这时是真的后悔了,可惜,后悔也没用了。

        老太太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丈夫的话,可是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她想说家里到如今的地步,跟自己没有半点关联,可是仔细想了一想,这话还真就是说不出口。老太太也叹了口气,“唉,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咱们还是想想办法,先把云峰三个的亲事给办了再说吧。”

        “还能想什么办法?这几天你都快把临近的村子走遍了,不是也没有啥用么?我是没什么法子了。”老爷子又装上了一袋烟,点燃了抽着。

        老太太倒是想起来了一件事,“对了,老头子,你说要是从江对面给云峰说个媳妇咋样?那头如今也是乱的很,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咱们也不用出多少彩礼,弄点粮食差不多就能换回来个大姑娘了。我这两天听说,如今好些个村子都从对面往回说媳妇呢。”

      ¡î¡¢205.µÚ205Õ »»Å®ÈË

        老爷子正抽烟呢,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就停了下来,“你是说,从江对面给云峰找媳妇回来?你是咋想的啊,云峰好歹也是读过书,识文断字的人,你让他说个对面的高骊女人,他能同意?我看这事根本就成不了,你还是不用打这个主意了。”老爷子摇摇头道。

        “读书能有啥用?读了书不也是在家里闲着?老三不也读书了么?还是童生呢,又能怎么样,不也是在家里种地?老韩家的祖坟,就没有这个风水,还能出来个文曲星不成?你啊,趁早歇了这个心思,让他们找个媳妇过日子算了。三个大小子,如今连一个媳妇都没有,说出去不够丢人的。”老太太对老爷子的那一套嗤之以鼻。

        “我听说,如今一百斤的粮食,就能从江对面换一个大姑娘回来呢,你想这多划算啊。那些高骊的女人,全都能干的很,用一百斤粮食就能换来,比买个牲口还便宜呢。女人嘛,还不都是一个样子,弄回来能干活能生孩子,这就行了呗。”老太太觉得这样做完全可行,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了啊?

        老爷子沉吟半晌,然后才道,“你说的也有理,只是不知道这事老大家的能不能同意。再说老大那头粮食也不多,就是一百斤,他们拿出来也有点费劲吧?”

        “这还有啥?咱们两个这些年也攒了一些,就把今年的养老份子拿出来,足够弄回来好几个女人的了。都是咱老韩家的骨血,咱们要是不帮着,这血脉不就断了么?”老太太今天难得大方了一回。

        “那好,那你就去跟老大媳妇商量商量吧,要是她也同意,咱们就托人帮着琢磨琢磨。唉,好歹的让他们都成了家,也算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老爷子唉声叹气的说道。

        老太太说通了丈夫,这时就穿鞋下地,去找大儿媳妇去了。

        韩仁家就在前院,只是两家单独开门,所以老太太从韩义家出来,朝着韩仁家走去。还没等走到韩仁家大门口呢,就见到几个人从韩仁家出来。其中一个嘴里还在叨叨着。“我就说是不来吧,你们还非得要来提亲。韩家是什么样的?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他们家的闺女,哪里还是什么闺女啊?偏偏你还想着说回去当媳妇。”

        “大姐,你看我这个样子,能有个人跟我就不错了。我不是也想着,太好的咱们攀不上么?”另外一个男人这么说着。这男人看样子得有三十多了,跛了一条腿,脸上还有两道疤。

        “这样怎么了?你这样不也一样种地干活么?咱们家的日子,过的也不比哪个差呢。”一开始说话的女人,气呼呼的说着。或许是他们故意想让院子里的人听见,所以就站在韩仁家大门口,高声的说着。

        “可是咱们也不能让人当冤大头看待,也不看看他们家闺女是个什么德性?还想着要三十两银子的聘礼,外加一千斤的粮食。他当他们家闺女是金子打的人啊?不过是个破烂货而已,他怎么张得开那张嘴说啊?就是把他家闺女上秤泡了,论斤论两的卖,也不能值那么些银子吧?”女人的嘴皮子十分厉害,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串。

        “姐,你就少说两句吧,亲事不成,咱们也不能就跟人家结了仇。都是附近村子的,离着这么近便,别把人得罪了。”那瘸腿男子赶紧拉着女人走了。“姐,咱们走吧,不在这惹这些闲气了。”

        女人被他的弟弟拉扯着,朝着村子口走去。女人的嘴里犹自喋喋不休,“要我说,你就听我的,去江对面找一个就算了。如今一百斤粮食,对面的大姑娘随便你挑,爱要什么样的都有。多好啊,那可是正经的黄花大闺女,不比这些个破烂货强多了?”

        “姐,我那不是觉得言语不通,我说啥她不懂,她说啥我也弄不明白么?这日子咋过啊?”这几个人渐渐走远,男人的声音大,倒是还能听见。

        “怎么就不能过?那边也有不少人能听懂这头的话,再说了,就是听不懂,还不能比划么?日子过久了,到时候就能学会咱们这头的话了。”女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老太太等到这些人都走了,然后才进了韩仁家的大门,“老大媳妇,在家干什么呢?”

        韩仁和李氏在屋里一听,知道是老太太来了。韩仁连忙从屋子里出来,“娘,您怎么过来了?”说着,就上前来扶老太太。韩仁最清楚,自家这个娘,一般时候是不太愿意过来的,来就是有事。如今他们家过的这么差,老太太肯定不是来要东西的,前几天还偷摸的补贴自己东西来着,说不定今天也能捞着点好处。

        “我过来看看,云峰几个的亲事。刚刚从家里出去的人,是来干啥的?我怎么听着还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啊?”老太太有点不高兴,刚刚那些人这么说,也没看见韩仁出来说两句。这日子过的也太窝囊了点吧,让人站在大门口这么说。

        “娘,刚刚那几个人,是来向玉桃提亲的。十四道沟的王家,就是那个进山打猎,结果被野猪顶了,断了一条腿,脸上还受伤了的那个王家。玉桃可是我亲闺女呢,我哪里舍得把闺女嫁过去?我就管他们要三十两银子的聘礼,外加一千斤的粮食。他们不肯,就走了,说话自然是难听了点儿。”韩仁笑嘻嘻的搀着母亲进了屋。

        老太太白了儿子一眼,“玉桃那个样子,有人要就不错了,你还在这挑三拣四的?我看你不是不舍得闺女,你是想拿着闺女换银子和粮食吧?你一撅【创建和谐家园】,你娘我就知道你拉几个粑粑蛋儿,还在这跟我装呢。你啊,心里也有点数,这闺女不能总这么在家里,还是赶紧嫁出去算了。”

        老太太进了东屋,正好看见李氏在屋子做针线,老太太不由得撇撇嘴,“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吧?你还能老老实实的在家做针线?我不是老花眼了?”

        李氏连忙笑道,“娘,我这不是给您老做冬衣么?天冷了,我怕您老没得穿。”

        李氏他们在县城的时候,玉桃和玉梨那时也没少往家里划拉东西。虽然银钱差不多都拿出来给云嶂还赌债了,但是衣裳布匹之类的,倒是还有不少。李氏也明白,现在他们在村子里,也是得依靠着老头老太太过日子,所以对于老两口也不敢怠慢,这些天倒是认认真真的给老两口做衣裳呢。

        老太太看了看那布料,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算你还有点孝心。对了,我今天过来,是跟你们商量一下云峰的亲事。你们有啥想法没有?”

        李氏和韩仁互相看了一眼,道,“娘,我们还能有啥想法啊?如今娶个媳妇可是不容易,得花不少银子呢。我们如今连肚子也就是勉强糊弄饱了,上哪去弄银子给云峰说亲事啊?”李氏其实手里还是有一些私房的,但是她可不敢拿出来。这可是她多少年积攒的,拿出来也不够干啥的,被儿子知道了,说不定又能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我是这么想的,要不咱们也在江对面弄个女人回来算了。如今都说是一百斤的粮食,就能换回来一个。那边的女人长得都好看,还能干活,弄回来不吃亏。你们看呢?行不行?”老太太直接就把目的说了出来。

        李氏闻言愣了一下,然后就笑道,“还是娘有主意,你说我咋就没想到呢?娘,您老要是有这个路子,不如就帮着您孙子弄个女人回来算了。可是我们这头连自己吃饭都费劲,上哪去弄粮食往回换人啊?”李氏的心眼特别多,知道老太太既然来跟他们商量,就可能是心里有了主意,要不然的话,老太太早就开始骂人了。

        “唉,都是老韩家的孙子,我也是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如今这一个个的都没有媳妇,我这看着也闹心。罢了罢了,算是我欠你们的,这粮食我给出了,只要你们同意,从那头换人的事情,我来帮着办。”老太太叹口气说道。

        老太太最近也是被韩仁家的事情弄得没脾气了,三个孙子全都没媳妇,两个孙女又成了那个样子。老太太原本在村子里这些老太太的面前,还是挺自豪的,觉得自己过的还行。可是如今老大家一回来,她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这种感觉太难受了,所以她必须得去改变。

        先给孙子们说上媳妇,这是头一步,接下来还得想办法把这两个孙女嫁出去才行,要不然在家里看着就闹心。

        “呀,那我们可得谢谢爹和娘了。娘,那这事儿可就全都托给您了啊,云峰几个的终身大事,您老一定给多操点心。”李氏一听这个,高兴的不得了,笑呵呵的说着。

        老太太白了李氏一眼,“我就是欠你们的,以后都给我好好过日子,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我可是不管了。”

      ¡î¡¢206.µÚ206ÕÂ ÅÑÂÒ

        冬月初二这天辰时初,云雪带着玉祺玉姝,还有天福一起去了州城。 这一次他们赶着吴家的马爬犁,从江面上走的。大江已经完全封冻了,江面上如同镜子一般平整,比陆地上要好走多了呢。

        马儿拉着爬犁,轻快的在冰面上行走着。马蹄上都装上了冬天用的蹄铁,所以在冰面上也能行走自如,半点不受影响。爬犁飞快的向着州城奔去,未时末的时候,云雪他们就到了州城的城门了。

        云雪和玉姝两个,今天全都扮成了男装。如今世道还是不太消停,扮成男子,多少还能安全一点儿。进城很顺利,那些守城的兵士倒是没有为难他们。

        “咱们还是先找地方住下吧,眼看着城里的铺子也都快要关门了,想买东西,还得明天上午才行。”云雪看了看天色,说道。

        “行,都听你的。”玉祺点点头,虽然他比云雪大了一些,不过对于州城,倒是不如云雪熟悉。

        一行四人朝着云雪他们经常去住的那家客栈走去。云雪一边走,就发现道路的两旁,有好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在凛冽的寒风之中瑟瑟发抖。“今年怎么这么多的乞丐啊?”云雪心中疑惑。

        等他们来到客栈,那小二很是热情的将四人迎进了里面。

        “小二哥,两间房,住两晚。另外,给我们在前面预备一桌饭菜,两荤两素就行,再来个热汤,我们歇一下就到前面去吃。”这个客栈的饭菜还行,而且价格也不算很高,这也是为什么云雪总是住在这的原因。

        “好嘞,客官稍等,我马上就去厨房告诉他们。呆会儿饭菜好了,我来叫您几位。”小二的态度很好,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几位,屋子里已经烧了火,炕都是热乎的。几位要热水什么的,尽管吱声,小的就在前面伺候着。”小二领着云雪等人来到了房间门口,然后把房门的钥匙交给了云雪。

        两间房,云雪和玉姝住一间,天福和玉祺住一间。大家进屋看了看,屋子里很是整洁,而且炕也是热乎的。“玉祺哥,咱们先休息一会儿,然后早点吃饭算了。这时候天黑的早,再者咱们中午也没吃饭,都饿了。晚上要是想出去溜达也行,不想出去就直接睡觉。”

        “行,听你的就是了。”出门之前,韩月娥就吩咐了,让玉祺和玉姝全都听云雪的。

        于是大家分别回屋休息,云雪和玉姝坐在炕上,暖和了一下冻僵的手脚。虽然他们穿的都挺厚实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很冷了,又是长时间的坐在爬犁上不动弹,再厚的衣服,也挡不住那寒气的。

        “这边的冬天真冷啊,以前在南面,可是没这么冷的。”玉姝拿下来一床被子,盖在两个人的腿上,然后抱怨道。她从小在南面长大,还真是没感受过北方寒冷的天气呢。

        云雪笑笑,“以后慢慢的就习惯了,等你适应了这边的气候,再回南面去,又该觉得南面又湿又冷的更难受了。”

        “也是啊,咱们这边冬天有火炕,还能生炉子。南面只能弄个火盆就不错了,冬天也是挺遭罪的。”玉姝闻言,不禁感慨道,“要是没有冬天就好了,这冬天真是遭罪。”

        姐妹两个证说话间,外头小二敲敲门,“客官,前面的饭菜预备好了,几位还是赶紧去吃饭吧。如今天气冷,饭菜出锅不多时就凉了,到时候不好吃。”

        云雪答应一声,然后就带着玉姝,又去叫了玉祺和天福,四个人来到前面吃饭。

        客栈前面的大堂里,倒是坐了不少的人,大家一边吃喝,一边在那高谈阔论的,倒是也挺热闹。云雪他们的饭菜,已经被小二摆到了东边的一张桌子上,小二指了指那张桌子。“客官,那是您要的饭菜,赶紧趁热吃吧。”小二也挺有眼色的,将云雪他们带到了地方,就去招待别人了。

        桌子上面四菜一汤,都冒着热气呢,云雪赶紧招呼大家,“赶紧坐下吃饭,要不然就凉了。”

        几个人也不管那么多,直接坐下来就开吃。他们都是早晨吃了点东西,饿着肚子到这的,路上寒风阵阵,哪里敢吃东西啊?此时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大家都有些忍不住了,吃的都挺快的。

        云雪这边吃饭呢,耳朵倒是也没闲着,仔细的听着别人谈论的话题。

        “李大哥,你知不知道外头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看着这几天城里多了好些和乞丐呢?”在云雪他们旁边的那张桌子,做了四个男子,其中一人说话声音很大。

        “老刘兄弟,那哪里是什么乞丐啊?那是从安东那头过来的难民。咱们新皇帝这才登基没几个月不是么?前阵子听说有皇子趁皇帝登基时日短,发动叛乱没成,然后就带着人马叛逃出京了。听说是那皇子烧杀抢掠了大半个辽东半岛,然后带着人出海了。唉,作孽啊,听说好多地方,都差点成了空城了呢。”姓李的汉子一边说,一边痛惜不已。

        “不是听说新皇帝很厉害么,特别的体察民情,刚刚登基,就免了税赋。难道新皇帝就没让人去驱逐叛乱?”那个大嗓门的汉子有些好奇的问道。

        云雪这边一听,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凝神细听。

        “新皇帝又不是三头六臂,如今朝廷里的事情还不够他忙活的呢。听说倒是派了不少的军士来平复叛乱,只是没能截住叛逃的皇子。要不是朝廷出兵,怕是那皇子都能打到咱们这边来呢。我听人家说啊,当时他们可是一路向北打过来的。后来是没办法了,才会仓皇逃出海外的。”姓李的男子摇头晃脑的,显摆着自己的消息灵通。

        “唉,我看外面的那些人,也真是可怜啊。也不知道朝廷有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就让人家这么在外头挨饿受冻吧?这样冷的天,还不得冻出个好歹的啊?”同一桌的另外一个人开口说道。

        “咱们的新皇帝是个贤明的君主,想来会有办法的,咱们操这些心,也没用的。来。喝酒吧,大冷的天,喝点酒也能暖和暖和。”几个人不再谈论这些了,而是闷头喝酒。

        不过,他们这一桌虽然是偃旗息鼓了,并不表示别人也停止了谈论。另外的几桌上,人家也都是在谈论如今的局势什么的。北方离着京城比较远,正所谓是天高皇帝远,你就是谈论一些朝政方面的东西,只要不是很过格,也是没人管的。不过,离着京城远,这消息也都是闭塞的很,好多消息,都是一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人们依旧是热情高涨的讨论着如今朝廷的各种事情。

        云雪一边吃东西,一边听别人在那说话,倒是也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原来这位新皇帝,并不是太子什么的,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皇子。之前好像是在京城里不不是很有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这么突然的登基当了皇帝。这新皇帝倒是个不错的,听说他登基之后,不光是免了税赋,还查处了好几个大贪官之类的,另外似乎是也把皇宫里那些宫人放出了大半出来。

        反正如今民众对于这个新帝的评价都是很不错的,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位新皇帝能够安安稳稳的呆在皇位上,说不定大家伙以后还能过上好日子呢。前些年老皇帝昏聩,各地贪官污吏横行的,百姓真的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云雪心中,自然也是和众人一般的想法了。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能不能让大家伙过上点好日子。如今看来,这位新皇帝倒是个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唉,要是朝廷能够想想办法,把江对面那些个闹腾的高骊人还有东夷人给平复了,咱们大家伙,就可以高枕无忧,放心睡大觉了呢。”不知道哪个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屋子里的人全都愣了一下,然后大家开始附和起来,“可不是么?要是江对面的事情能解决的,咱们真是啥都不用担心,好好过日子也就行了。”

        秋天的时候,对面好歹的消停了一阵子,最近江面已经冻住了,对面的高骊人有开始往这边来。不过,这时候已经没什么粮食可以偷了,倒是有好些个高骊那边的女子,跑到这边来,想要嫁给这边的男子,以图个温饱,不被饿死而已。

        最近这几天,大周这边的一些男人,都在忙活着娶媳妇。高骊的女子长得都不错,很是美丽,虽然言语上不一定能够相通。不过娶媳妇嘛,能够生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晚上吹了灯,管他是哪里的媳妇,还不一样办事生孩子么?

        再说了,高骊那边的女子十分能干,个个都是过日子的好手。而且也不用什么聘礼,一百斤的粮食,就可以换来一个媳妇了,这可是太便宜了呢。

      ¡î¡¢207.µÚ207ÕÂ ÇÉÓö

        云雪几人吃完了饭,就回屋休息去了。外面天寒地冻的,谁也不想出去溜达,还不如在屋子里暖和着算了。再说明天还要办正事,大家伙得养好了精神才行。

        初三的早晨,大家起来梳洗之后,就在前面吃了些早饭。然后云雪几个就出门去采买东西了,他们今天可是要买好多的东西来着。

        玉婵的亲事,基本上也就是再走个过程罢了,只等着相看之后,定下亲事也就行了。韩月娥的意思是这一回把玉婵的嫁妆也预备一些,至少也得预备下各类针线用的布匹之类的,让玉婵慢慢的在家里绣嫁妆,省得以后着急忙慌的就不好了。

        另外玉祥的新房里还缺了一些东西,这一回也都得买回去。韩月娥写了一张单子,让云雪他们照着单子往回买就行。

        几个人就在州城里逛着,几个比较有名的绸缎庄子都去了。在询问了几位路人之后,倒是找到了一家质量好价格低的。云雪一看那牌匾上的记号,不由得笑了。原来,这一家还是沈家的买卖,这沈家还真是挺厉害的,在这边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买卖铺子呢。

        沈家的绸缎庄里,各类货物的质量的确是要比别家好很多,价格上也比人家要便宜一些。看着那玲琅满目,各种花色的织品,云雪觉得自己的眼睛都花了。

        一个小伙计看见云雪四个小伙子进来挑布料,觉得也挺稀奇的,就赶紧迎了上来,给他们介绍。“几位,咱们沈记都是从江南进的料子。京城里有什么,咱们这也都有,几位放心选就是了。”

        “小哥儿,我们家里的兄长要娶亲,姐姐要出嫁,所以想要选一些料子。质地要好些,颜色喜气亮堂的,小哥儿看着给推荐几种呗。”云雪觉得,自己这么挑的话,准得花了眼。还不如让人家推荐一下呢,毕竟那小伙计懂的多一些。

        伙计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大客户了,立时精神百倍的开始介绍。他给选的料子,还真是质地极好,布料都挺厚实的,颜色也鲜亮的很,看的云雪都有些心动了。

        几个人按照韩月娥的要求,各种棉的绸的都买了不少,可是把小伙计给乐坏了。“几位,这么多的东西,我看你们未必拿的过来。这样,几位留下地址,我让人给送到地方去,您看如何?”

        云雪想了想,觉得也行,这样还能方便一些。“行,那就麻烦小哥儿了。”云雪把客栈的名字告诉了伙计,然后把银钱付了,几个人就从铺子里出来,又去看别的了。

        出了绸缎庄,还得买好些别的东西,云雪几个就找了家银楼。韩月娥的意思,是想给玉婵和美玉都预备几样银首饰。金银制品永远都是硬通货,留着压箱底也好,万一有个什么难处,还能拿出来应急的。

        冬日里是各家各户给儿女们张罗亲事的最好时机,而一般的人家,都会到银楼去采买一些首饰。云雪他们走进这家银楼里,只见里面竟是有好几拨人都在挑选首饰。铺子里三个伙计,还是忙不开,一时半刻的,倒是没人过来招呼云雪他们。

        从后面又走出来了一个男人,看样子倒像是铺子里面的掌柜。这人一看云雪几个没人招呼,就赶紧走了过来。“几位公子,不知道想要选什么首饰?”

        云雪将来意说明,那人一听是为了婚嫁置办东西,就直接带着云雪几个到了旁边的一个柜台。这婚嫁用的东西,一般都是分量重,比较大气,样式都带着一些吉祥的寓意的。那人就挨样的给介绍,讲的倒是挺详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2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