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残明》-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一趟方某还随祖父去过庐山,然后去了福建的福宁州。”

        方以智倒不谦虚,他指了一下身后的长剑,“这剑术便是在福宁州学的。”

        “方公子文武双全,小人佩服。”

        方以智谈兴甚浓,“不知庞班头去过哪些地方?”

        “我…”庞雨一开口,才想起自己这个身份是个土包子,大概连安庆都没出过。

        周围邻居都知道自己没出过远门,决定不争这个面子。

        “在下最远只去过怀宁县,只有羡慕方公子了,但愿小人有朝一日也能如此悠游人间,走遍我中国大好河山。”

        方以智哈哈一笑,“那方某可推荐庞班头先往北方看一看,方某亦曾在京师逗留两年,北方风光与我江南迥异,虽略显贫瘠,但苍凉辽阔。

        我曾纵马驰骋燕齐大地,由山至海游览北方山河,人生快意以此为甚。

        庞班头若是得闲,应当去北方一游。

        但我南方风物自有风格,与北方各有千秋,两年前我游学江南,亦是颇有所得,我们南直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庞雨听得惊讶不已,他心目中的古人都是不愿离乡,徐霞客那样的必定是异类,这方以智一路说来,此时的中国他已经走了大半,大概也就是边角之地没去过。

        以此时的交通条件来说,方以智足可算得上旅行家了。

        而且方以智一说到游学,便莫名兴奋,可见他根本不惧远行,反而热衷此道。

        也可看出古今一样,方以智这样的世家子弟就是赢在起跑线上,既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眼界和才艺都远超平民家的子弟。

        庞雨问道,“方公子游学四方自然是涨了不少见识,但如此远行千里,方先生便不担心么?”

        方以智站起道,“男儿既要读万卷书,也应行万里路,安居哪得成豪杰。

        家父不但不禁止在下,更准允方某游学,上次去江南,便是家父鼓励的。”

        庞雨哦了一声,在教育子女这一点上,他倒是很佩服方孔炤的。

        他既修泽园供方以智安心读书,又鼓励儿子不拘泥于书本。

        大约也是这种教育方式,才能教出方以智这样对世界充满求知欲的儿子。

        在庞雨的猜测中,这次方以智约他来不是简单的探讨知识,但到了这么一会看方以智的表现,似乎真是不知情,不知道方孔炤会如何出场。

        坐在此处左右无事,庞雨只能继续跟方以智聊天,他扫了一眼桌面后问道,“上次在下曾看到方公子桌案上一书面写有物理二字,不知方公子所记录的死海、石油脂等从何学来。”

        “家父在福宁州之时,我便跟随坛石先生学习西学,曾得先生指点利玛窦所著《天学初函》,后来也曾当面向毕方济请教西学。

        那些记录大多来自各位耶稣会的教士,不过在下更喜猎奇,家父则专学历法。”

        庞雨听得一头雾水,方以智所说的他一个都不知道。

        实际方以智所说的坛石先生是熊明遇,此人与方孔炤曾在福建同期为官,两人私交甚厚,天启年间升任京官之后,又因亲近东林一起被罢免。

        方以智就是在福建期间开始接触西学,后来更产生浓厚的兴趣。

        崇祯即位后熊明遇一路升迁至兵部尚书,方孔炤只要丁忧期满,完全可以依靠熊明遇举荐顺利复出。

        可惜崇祯朝的兵部尚书都当不久,还不等方孔炤丁忧结束,熊明遇已经因为宣府与建奴擅自议和一事而被罢免,否则方孔炤何须如此费劲寻找复出的途径。

        方以智接着道,“庞班头所见的物理二字,是方某尚在草拟之书,其中所载多有来自《物理所》、《格致草》,是以用物理二字封面。”

        庞雨听完觉得有些颠覆了自己的观念,刚才方以智所提到的几本书,庞雨闻所未闻,他不知道那个什么坛石先生,但利玛窦的名字是听过的,没想到方家还学贯东西。

        他的印象中,古代人都是只读四书五经,对自然和科技都不感兴趣,还当做洪水猛兽一般对待,但今日方以智短短几句话,则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书香世家,包括方孔炤在他心中的形象,也有所改善。

        方家对小民如何,庞雨并不清楚,但他们对待知识和学习,显得包容、开明、勤奋。

        庞雨忽然没那么自信,刚才方以智提到了《天学初函》,估计就是天文方面的,天文一般又与历法有关,一旦问起来,庞雨就要出洋相。

        他决定先发制人,咳嗽一声道,“小人有言在先,其他知识还好,但小人对天文历法一窍不通,方公子若是问历法之事,小人只好说句不知道。”

        方以智丝毫不以为意,拍桌笑道,“庞班头这不矫揉造作甚合我意,此次却不是要请教西学,而是上次庞班头所说的死海,在下已经在花园中做好一处,今日就是请庞班头来此一观,在下还邀请了数位好友,一起见证我中华之地的首个死海。”

        “啊,死海?”

        “正是,当然这海稍有些小。”

        这时门外一阵脚步,两个人大步走进书房来,后面还有一个小跟班方其义。

        前面两人见到庞雨都淡淡的,只有方其义最是热情,拉着庞雨问东问西,倒免了庞雨的尴尬。

        其中一人庞雨认识,便是曾来过县衙的孙临,也是方以智的妹夫,今日却穿了一身短装。

        另外一人也甚为年轻,大概二十出头模样,同样的英气勃发。

        方以智介绍道,“这位是在下好友钱秉镫,字饮光。

        这位是平乱的县衙快班班头庞雨。”

        钱秉镫朝庞雨微微拱手,手都没抬到胸口,这班头看来并未被他们看上,连方以智都更看重庞雨的西学造诣。

        到了书房这许久,方以智都没问一句当日庞雨如何踏平云际寺的。

        方以智又指着孙临,“庞班头应当认得这位了,方某的妹夫孙临,字克咸……”孙临笑了一下道,“字已改了,如今的字是武公。”

        方以智和钱秉镫都很惊讶,孙临昂然道,“天下纷乱,我等当奋身而起,不可再安居书屋为书生,而应横槊仗剑为一武公。”

        孙临身材强壮,此时短装打扮,确实有些勇武之气,庞雨估计他大概是受了民变的【创建和谐家园】,所以改了一个尚武的表字。

        钱秉镫和方以智都啧啧称奇,庞雨也奉承了两句。

        孙临对云际寺的细节不甚清楚,当日商议时听方仲嘉大约讲过,所以对庞雨是有些敌意的。

        但今日庞雨是方以智的客人,孙临虽然年少气盛,也没有当场让庞雨难堪,只是神情间稍显冷淡。

        几人来到了花园,方其义走在最前,带着几人来到一处小水池旁,方以智的人造死海就是此处,因为盐还是有些贵的,所以方以智找匠人做了一个小池,大约四米长两米宽,深一米有余。

        方以智生怕别人不知道,还在旁边立石一块,上书“死海”两个大字。

        孙临蹲在池边,单手捧了一把放在嘴边舔了一下,马上呸一声道,“密之你去何处找如此多盐,要是夫人知道,又要说你不务正业。”

        方以智辩解道,“只要水不流走,那盐总是在池中的,日后还能再用,只是稍有损耗罢了。”

        钱秉镫蹲下在池边看了一眼,“倒确实味碱又不生水族,那物皆不沉可有试过?

        人进去沉不沉?”

        方以智摇头道,“还不得而知,当日庞班头所说,不识水性之人也能自在漂浮其上,但最近天气有些秋凉,怕染了风寒,还是等来年…”话音未落,噗通一声大响,死海中水花四溅。

        庞雨一直在考虑如何跟方孔炤谈判,有些心不在焉,毫无防备之下被溅了一身的水,惊怒中抬头去看竟然是孙临跳进了水池中。

        他仰躺在水面上,随着那波浪起伏,口中哈哈大笑,“果真不沉。”

        钱秉镫急道,“快些起来,若是方先生来看到,又是个是非,免不得大家都挨一顿骂…哎呀。”

        一个身影从他身边一闪而过,也跳入了死海中,正是那方其义。

        “方其义你干啥!”

        方以智抹着头上的水怒道,“谁准许你下去的。”

        方其义漂在水中,兴奋中无暇回话。

        倒是那孙临朝着方以智道,“想跳就跳罢了,需要何人准许,密之如今不见丝毫狂劲,岂能称得龙眠狂生?”

        方以智愣了片刻,把头上的方帽往地上一摔,口中大声念道,“凌云久动江湖气,仗剑时成风雨声。

        海内只今信寥落,龙眠山下有狂生!狂生来了!”

        吟罢腾身一跃,朝着那微型死海跳进去。

        庞雨惊呆在原地,看着池中三人喃喃道,“这一家子…明朝杀马特啊!”

        方其义对着庞雨大声招呼道,“庞班头几十个人头都杀得,也是个狂生,快下来一起试试这死海的味道。”

        庞雨答应一声,正在考虑自己要不要也跳进去,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听闻此盐池乃庞小友所传授。”

        庞雨听到声音,稳住心神缓缓转过身去,面对着儒雅的方孔炤不亢不卑的道,“见过方先生。”

      第六十三章 漩涡

        方孔炤缓缓走到庞雨身边看着盐池,“若非亲眼所见,不敢相信人可在池中自在漂浮,而无下沉之忧。”

        “也是方先生才有力让方公子做此实证,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像方家一样一出手就雇佣数十打行。”

        方孔炤微微一笑“那庞小友想来也是不缺银子,才能视银钱如粪土,宁可拉了几十个人头回来,也没动那些脏银,若是已有家财万贯,便该良田美眷快意人生,不要再与人为难招惹是非。”

        庞雨听到视银钱如粪土,偷眼看了一下方孔炤,似乎没有特别的意味,并不是知道自己藏银的方式。

        当下低声岔开话题道,“方大人语含威胁,难道已在墙后伏下三百刀斧手,只等摔杯为号出来将小人斩为肉泥。”

        方孔炤果然被岔开了思路,嘲弄的冷笑了一声,并不回答他的话,而是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池边。

        池中的三人见到方孔炤前来,立即收了声息,小心翼翼的看着方孔炤。

        方孔炤看了几人一眼并未大发雷霆,只是淡淡的道,“秋凉时候不要染了风寒,都去换身衣服。”

        三人不敢多说,连忙从池中爬起来,湿漉漉的上了岸,钱秉镫没有下水,但也不敢久留,四人跟方孔炤行个礼后连忙离开花园,留下一路水渍,中间没敢说一句话。

        只有方以智在门口停留了一下,回头看了庞雨一眼,似乎想招呼庞雨一起走,但看方孔炤的表情不善,最终一言不发匆匆而去。

        等到四人离去,花园中只剩下方孔炤和庞雨。

        庞雨此时说话也可以大声一点,“小人无利不起早,从来不想无故与人为难。

        也不像方大人一样志存高远。

        只是盼着不缺吃穿,多买几亩田地,多养几房小妾罢了。

        只要稍有些银子,其他事情也懒得去管,最多便是钻研一下这些旁门左学。”

        方孔炤听庞雨的意思,首要就是银子,其他的都好商量,确有和解之意。

        当下缓和脸色道,“旁门左学不乏奇思妙想,虽不是科举正途,也可算是才华。”

        “小人听某人说起,方先生正是惜才之人。”

        方孔炤知道庞雨说的自然是汪国华,沉默的围着盐池走到对面,眼神垂下盯着盐池中庞雨的倒影,“不知那人有否告知庞小友,方某固然惜才,却更重德,若无德为根基,才华用于歧路,只是为祸更烈。”

        庞雨摸摸下巴道,“原来如此,方先生语气萧索,似有所感悟。”

        方孔炤不置可否,但他的心中,乱民起事之时以杀方应乾为旗帜,就是汪国华的主意。

        而方应乾正是方孔炤的堂弟,汪国华不但本身拖累方孔炤,又将民乱的原因强套在方应乾头上,两方面都与方孔炤有关,汪国华行事之时根本未曾考虑方孔炤的处境,这才让方孔炤对他怒火中烧。

        听庞雨的语气,汪国华多半是在他手上,庞雨能忍住这么久,等着方家找他谈判,这个年纪轻轻的小衙役稳气的功夫也让方孔炤有些意外。

        两人隔着那个小死海相对而立,方孔炤并不接着刚才的话题,而是看着庞雨道,“庞小友此次独立剿灭云际寺乱贼,已得惊天之功,此时应顺势而为,万不可误入歧途,耽搁了日后的大好前程。”

        庞雨听方孔炤语气生硬,却毫不动气,看看周围轻松的道,“大人谬赞,小人只是为乡梓奋身一搏,托了各位大人的福,侥幸得了点薄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