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残明》-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大人不用担心,也就是些民间私怨争斗,之时下手有些狠毒罢了。

        既然杨大人和薛大人来桐坐镇,定然不日平息。”

        庞雨坐在户房,向右手边的唐为民说道。

        唐为民等人原本在安庆考察,王教谕的第一封急报只写了有人张贴匿名帖子,杨芳蚤便只命典史赶回,随即第二天收到杀人悬尸急报,惊动了皮应举,派出薛推官跟他们一起立即赶回桐城。

        唐为民听人说了挂在城头的尸首,一直颇有些担心,今日在户房也是无心办事。

        倒是庞雨昨晚遇见谷小武之后,感觉作乱的一伙已经没有后劲,下一步就是外逃浪迹天涯了。

        过了最开始的惊慌,到了现在,庞雨感觉这次变乱更像【创建和谐家园】斗殴,武举帮战胜了家奴帮。

        他原本看有机会乘乱发财的计划,也只能付之东流。

        好在还有柜夫的美好前景,所以昨晚庞雨就睡了一个好觉,早上来便带着何仙崖开始准备由票,准备把生活纳入正轨,继续他当柜夫的宏伟计划。

        只是想起昨晚谷小武分别时说的话,还稍有一点伤感,不过跟柜夫比起来,又不算什么。

        唐为民听了略微安心,过来放低声音道,“能尽早平息了就好,免得影响咱们秋粮征收。”

        庞雨肯定的道,“此事大人信我的没错,据我估计,平乱就转眼间事。”

        “乱民进城了!”

        突然一声大喊。

        几名皂隶飞快的跑入大堂。

        大堂之上顿时一片混乱,庞雨张口结舌呆在原地。

        “乱民进城了?

        往哪里去了?”

        唐为民惊慌的问道,那奔回的一名户房皂隶急急换了衣服,皂隶服掉在地上也不顾,口中应付道,“听说要去方象乾家,还有人说要来攻打县衙,唐大人你也别留在衙中。”

        “那有多少人?”

        “几千的人,好些都是带刀骑马,已进了东作门。”

        唐为民在户房中团团乱转,“我等怎办…他们怎地不关城门。”

        大堂周围各房胥吏惊慌奔走,纷纷离开衙门,任县丞怎么叫喊都无人停留,最后连县丞也不见了。

        庞雨连忙拉住唐为民,“唐大人你先回屋中照料家人,这几日乘机作乱之人必定不少,你呆在家中尽量不要出门。”

        “可家中没存多少粮,怎知会有此等事。”

        外边众人纷纷离开,仿佛乱民马上要把衙门夷为平地,庞雨口中有些发干,但他还是不信这点乱民能颠覆了朝廷,所以唐为民这个上官还是要继续维持,而且此时的投资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粮食我自会送去,大人你不用担心,先回家去照料妻小,若是要回练潭,届时小人也可护送。”

        唐为民有些感动,他生于桐城,虽然在衙门时间不短,却从未经历过此种动乱,确实有些慌神,此时任何一点依靠对他都非常珍贵,庞雨一番话让他心神安定不少。

        “好,好,唐某没看错你。”

        庞雨叫上何仙崖,马上跟着唐为民出门,八字墙外门可罗雀,从大门出来的胥吏不敢停留,飞快的逃离县衙的范围。

        县前街上一片慌乱,掉落的头巾鞋子也无人捡拾。

        唐为民脚步有点发软,两人扶着他绕过县学,回了租住的房屋,等到唐为民关上房门才离开。

        两人回到县前街上,路上行人惊慌奔走,稍稍打听得知乱民去方象乾家了。

        方象乾是故太仆寺少卿方大美之子,吴家和叶家主要是家仆为恶,吴应琦和叶灿年纪大了疏于管教,而方象乾经常是亲自动手,在桐城民怨极大。

        前两日乱民在胡家庄设旗,便以杀方象乾召集人手,可见其名声之恶劣。

        庞雨两人担心的只是贼人攻打县衙,自己受那池鱼之灾,此时离了县衙便不甚担忧。

        何仙崖知道方象乾家是在向阳门,见宜民门方向甚为平静,两人径直往向阳门去了。

        ……向阳门内的周家街,方宅之外人头涌动,乱民用各种工具砸向门房,里面有些叫喊声,似乎有人抵住了门。

        庞雨挤在人群里,在八月闷热的天气中满头大汗,周围全是兴奋的乱民,男女老少都有,更是让人觉得燥热。

        大门还没砸开,两把竹梯搭上围墙,黄文鼎一马当先,提刀噔噔到了墙上,其他乱民跟着攀登而上,里面马上传来打斗声。

        人群纷纷大喊“先开门!先开门!”

        片刻之后大门从内打开了,人群欢呼着蜂拥而入,庞雨本待不往里去,却被人流携裹着进入了大门,跟何仙崖也失散了。

        一入大门人群便四散而去,他们撞开方府各处房屋,见到有用的扛起便走。

        外边的人继续涌入,庞雨出不得门,只得也跟着往里走,周围都是状若疯癫的百姓,有些人抢了一个屋子又去另一屋,见到更好的便扔掉先前的,各处都有人争抢打斗。

        令庞雨惊奇的是,若是晚上有人打劫,这里大部分人都会不敢出门,而乱民第一次白天打劫,却几乎引来了半个桐城的百姓,感觉比那些乱民还要厉害。

        庞雨摸出备好的黑布蒙在脸上,像个银行抢劫犯一般。

        在院中避让那些人,见地上到处散落着物品,庞雨也不知道哪些值钱,看到拿着方便的就捡。

        这么短短时间,庞雨便看到好几个熟面孔,都是见过的衙役,皆混在人群之中抢夺物品,往日在八字墙的帮闲更多,这些人比一般百姓更积极。

        门口则站着些领头模样的人,凡有人往外走的,他们便拦住搜身,但凡搜到金银之物,便不准其他人带走,若只是拿走物品则并不阻拦。

        整个院中兵荒马乱,园林中的花草被踩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散落的物品,人人脸上都带着贪婪和莫名的兴奋,经常哪里吆喝一声说有东西,便是一群人蜂拥而至。

        庞雨不自觉的跟着人群在院中东窜西走,他对这种大宅院一点概念都没有,见到屋子便往里去一趟,见到什么华丽易带的的便留着,怀中已经塞满了各种东西,最大的是一面打磨得甚为光亮的铜镜。

        他在大院中晕头转向转了几圈,终于又回到了大门外,此时主要的人流已变成从内向外,那几个检查金银的人还在拦住人检查,后面来的围成一团,还有一些从外往里的,门口顿时堵得一塌糊涂。

        “没素质,不懂排队怎地。”

        庞雨骂了一句,但看样子自己很难挤进去,准备找个房间休息片刻,却突然在等待检查的人群中发现了街坊徐叔,徐叔吃力的提着一张太师椅,接着还有张嫂子,抱着一个漂亮的黑釉小耳花瓶,最后还看到周月如的脸在人群中晃了一下。

        “你娘的全民总动员打劫啊!”

        何仙崖抱着一个蓝丝包袱跑到庞雨身边道,“都是些土包子,这上品的徽墨被人扔在地上无人要。”

        “咱们怎生出去?”

        “走侧门,我方才见到的。”

        何仙崖带着庞雨绕了几个弯,来到人很少的侧门,连拦截的人都没有。

        等到两人出到周家街之时,街上已经乱成一片,沿街的铺面都被砸开,各种物品散落满街。

        无数人拥挤在南货丝绸铺外,里三层外三层,一匹绸缎有三四个人争抢。

        骑马的黄文鼎一脸兴奋,拿着鞭子抽打挡路的人,口中大喊道,“有没有跟那狗贡士潘应娄有仇的,跟我去潘家啦!”

        周围立即有乱民响应,嚎叫着跟随黄文鼎而去。

        何仙崖把包袱往背上一搭,“咱们又跟着去捞点。”

        庞雨搂了一下脸上的黑布,“现在满城都是乱民,各位大人可怎办哟。”

      第四十章 心思

        桐城县衙退思堂,灯夫挂起两盏灯笼,映照出皮应举有些疲惫的身形。

        安庆知府皮应举午后才赶到桐城,自从薛推官不伦不类的招安失败,只两天时间,桐城的局势已经发展到难以收拾,城内城外各行停业,远近无赖之徒纷纷往县治汇集,南北通衢的官道被阻断。局势已经十分危急,逼迫知府也只能亲自赶赴桐城处理民变。

        以前皮应举来桐城,是住在分守道衙署,那里是为分守道来出差准备的,衙署虽小却一直有人打扫看管,所以皮知府每次都选择那里。但这次桐城处于无政府状态,整个县城也就县衙还安全一些,所以皮应举只能在后进的厢房屈就,这退思堂就成了他办公的地方。

        桐城知县杨芳蚤来到堂下,对皮应举恭敬的道,“皮大人,下官已制好安庆府衙的招安布告,明日一早便张贴于六门四隅。”

        皮应举嗯了一声,杨芳蚤抬头观察了一下皮应举的神情后继续道,“那黄文鼎午后来衙前,重申不犯县仓、南监、官舍,但神色甚为倨傲。城中各处乱民照旧围聚,午后又抢了刘秀才家,将刘秀才家付之一炬。”

        他说完后,皮应举还是没有表示,杨芳蚤知道皮应举不满,喉头有些干燥,终于承认道,“下官无力约束贼众,连衙门胥吏亦难以管束,白日间来衙待命者,已不足平日三成。”

        皮应举轻轻开口道,“且来的那三成,亦不敢信之用之。坊间有人说,衙门胥吏尽为贼所用。”

        “下官愚钝!”

        皮应举摆摆手,“本官得到的消息,吏部初定你为福建兴化府知府,大好的前途,万不可受此民乱拖累。”

        杨芳蚤全身微微一抖,他确实托人在京师活动,便是为了升任知府,皮应举给他的考评也非常之好,确实对他有知遇之恩。

        他在宿松数年兢兢业业,如今确知吏部落定官职,原本十拿九稳的官位,却因代理这桐城知县而变得遥不可及,一股气实在难以缓过来。心中把那前任知县辜朝荐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个遍,要不是辜朝荐提前离任,自己怎会遇到这百年难遇的民变,这运气也是没谁能比了。

        杨芳蚤躬着身体,声音有些颤抖,“下官八月二日才履职,前后不过二十余日,下官实在冤枉。”

        皮应举没有丝毫同情的神色,“天下纷乱,南直隶乃朝廷财赋砥柱,安庆虽偏处南直隶边角之地,那也是南直隶。在皇上心中的份量是不同的,若真是乱起,你觉得谁有心思看你何时履职的?更无人在意你冤不冤枉。”

        杨芳蚤哑口无言,片刻后疲惫的对皮应举道,“大人说的,下官都明白,可贼人肆虐,下官确已应对乏力。”

        皮应举站起身来背手走了两步后道,“本官来桐城之前,徽寧池太兵备道王道台,带着一个姓潘的游击来府衙,声称若是桐城乱民继续围聚,便要领兵来桐城平乱。被本官一口回绝,你可知为何?”

        杨芳蚤稍稍一想回道,“请兵容易送兵难,大人担忧桐城要遭兵灾。”

        “非也,有兵入桐,便意味着你我牧令无能平息乱局。”

        杨芳蚤默然片刻,粗粗的喘了一口气,“王道台是兵备,自然用兵制暴。但我等牧守地方的难处,实不足为外人道。”

        杨芳蚤满腹怨气,他心里还有一句,就是王公弼恐怕巴不得桐城大乱,然后他带兵来一股剿灭,获得军功以便有机会升任巡抚。

        两人心中都明白,但都不说出口。

        皮应举在退思堂中慢慢转圈,“市井小儿亦四处传唱,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池州兵马过江入桐,王大人倒是边功显赫,但若丘八荼毒地方,桐城士绅交章弹劾,这笔账最后仍要算在我等牧守身上。”

        “不知那池州兵马军纪究竟如何?”

        皮应举嗤笑一声,“有池州府吏员过江来,说王公弼要调兵剿寇一事传出,池州营中士卒星散,剩余者声称无开拔银绝不过江。此等兵马若是来了桐城,你这知县可还有一日安宁?”

        杨芳蚤叹口气道,“贼来苦贼,兵来苦兵,下官亦是前后为难。”

        “是以分守道那边觉着,能不麻烦兵备道就不麻烦。桐城局势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贼人虽势力已成,仍可缓图之。”

        杨芳蚤点头道,“大人说的是,可下官亦忧虑,若是不请兵来,由小乱而大乱,岂非得不偿失。”

        皮应举举起一只手,“所以不请兵这话,不能本官说,也不能你说,要由桐城士绅来说,日后即便有些乱子,我等也有所开脱。”

        杨芳蚤佩服的道,“下官明白了,那些乡绅士子家大业大,最是万般不愿让兵来,只需请他们上书王公弼,便是实在证据。”

        皮应举点头道,“兵是不请了,但乱子还是要平。首要记住,乱民不可一概而论,城中为乱者成千上万,皆乱民乎?非也,必区分首从,以散其力。为首者不过黄文鼎一干人等,多说不过二三百,余者愚民不过乘火打劫,贪图眼前便宜,绝非为黄文鼎等人卖命。我等不愿兵来,但却可借兵之势。本官问那王公弼要兵道招安宪牌,届时声言有池州兵自安庆来,胁从之徒便会顷刻散去,然后便可缓缓图之。只剩那二三百乱贼,便好应付了。衙门胥吏既不可靠,便要依靠城中士绅之力。还好下午本官刚到,方孔炤便寻上门来,言说官绅并力灭贼之法。”

        杨芳蚤默想一下,便记起了这个方孔炤,此人是职方司员外郎,此时正在桐城丁父忧,因为是在职京官,丁忧之后便要官复原职,所以在本地士绅之中甚有影响。

        如果有方孔炤相助,那杨芳蚤底气又足了一些,彻底否决了请兵的任何可能,因为军队引起的风险比贼寇还大。

        杨芳蚤吸一口气后对皮应举道,“谢大人亲身赴桐指点迷津,下官知道如何去做了,此时已顾不得什么前景,只望尽速消弭乱局,而不至连累各位上官。”

        “本官来一趟桐城不算什么,分内之事尔。南直隶乃天下财赋半出之地,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大事。此次只要不惹得巡抚、巡按亲来安庆,便是邀天之幸了,否则本官也愧对张都堂。”

        “苏州与安庆远隔千里,不知张都堂是否已收到申详。”

        皮应举抬起头,闭着眼道,“加急铺递,应是快收到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8: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