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残明》-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庞雨今天在城中跑了一天,柳树里投柜的事情都耽搁了,不但要撕匿名帖子,又张贴安民告示,越到后面衙役的人数越少,坚持把安民告示贴完的连三成都不到,其他人都在半途开了小差。

        那王教谕还是认真摄事,晚上还要带几个快班的人在各墙巡夜。

        连庞雨也是天色快黑才到家。

        庞家早早吃了晚饭,把门板上得严严实实。

        周围门市也都是如此,大家都无心做生意,街道上充斥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老爹问了庞雨衙门中的情形,听后默然无语。

        老妈担心的道:“咱们也去乡里躲几天,住我二哥家中。”

        老爹回道,“他那家里也不大,能不去滋扰便不去的好。”

        “那不是没法子嘛。”

        庞雨打断道,“不用担忧,不过是些帖子罢了,叫得凶的狗不咬人,没准就只是吓人的恶作剧。”

        老妈叹了一口气,一家人没有多余的话,在天井里面坐到半夜,才各自回屋歇息。

        庞雨在床头上放了一把切药的小刀,虽然不太顺手,也比没有好。

        但庞雨在心中,其实并不太紧张,他不相信那些贴匿名贴的人干得出大事,匿名贴的作用可能是造势,但也可能就是没胆子动手,放个假消息报复社会。

        迷迷糊糊睡到半夜时分,庞雨被一阵吵闹惊醒,只听外面有人惊叫,城中四处犬吠,连忙起来到天井中。

        此时老爹老妈也起来了,老爹正在扣外袍的里扣,他见庞雨后道:“雨儿去把庞丁叫醒,都拿根棍子。”

        等到庞丁起来后,庞雨在天井中架起竹梯爬上了屋顶,只见南门东门方向火光熊熊,天空都被染成了昏黄颜色,随着火光的闪动忽明忽暗。

        宜民门附近的街上一阵脚步声,两个声音追在后面大声喊叫,不知又是什么人。

        庞雨双手有点发抖,心跳得很快。

        张贴告示的人并非虚张声势,是真的要动手,此时虽然只是南门起火,但一夜还很长,不知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万一是流寇攻来,自己一家子又该如何应对,一种无助的感觉袭上心头。

        庞雨深吸几口气稳住心思,再顺着梯子下来,对着老爹和庞丁道:“东南两面有火,大家都把衣服穿好,家里的刀和棍子放在乘手的地方。

        看那动静不大,应当不是大批的贼人,咱们都不要出门,先守在家中。”

        庞丁声音颤抖,“那万一他们烧杀过来怎办。”

        “若是大帮贼人杀来,咱们往西门走,把被单收拾一下,若是宜民门不开,咱们从城梯上墙,用被单连起来降出城去。”

        一家人又起来坐在天井中,既不敢睡觉又不敢开门,除了庞雨时而登梯观察之外,其他人都在天井中枯坐,心情忐忑的看着天空中变化的光影。

        到了下半夜时,东门南门的火光小了,周围也安静下来,似乎动乱的规模并不大。

        总算熬到天明后,庞雨小心的开了门板,附近街坊也都刚开门,不少人互相招呼着,正在快步往东而去,庞雨把药刀揣在身上,带着庞丁跟着其他人的脚步,路上遇到的人越来越多,都在互相说话交换消息,庞雨跟着人群,在县衙大门都没停留。

        很快到了东作门,门洞周围挤满了各处赶来的人群,纷纷朝门楼上指着,人群中不时传出尖叫声。

        庞雨缓缓抬头,门楼上赫然挂着一具焦黑的尸体,脚上捆着绳子倒吊着,烧焦的皮肤被绳子摩擦,露出里面黑红色的肌肉,尸体的旁边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颈项的断开处,挂着撕裂般的皮肉,人头上的眼皮半开着,露出苍白的眼仁,随着晨风在东作门上微微摆动。

        周围不时有人呕吐,许多人逃命似的离开。

        庞雨忍着腹中的恶心感,盯着那人头看了半响,虽然那人头失去了生气,但眉目之间还可以辨认。

        庞雨喃喃道,“殷登!”

      第三十六章 避难

        北拱门内的大道上人头涌动,在城外有亲戚的百姓都在出城避祸。

        北门因为不当官道,原本是比较冷清的地方,繁华的是东作门、向阳门和南门,但今日南门和东作门都高悬尸体,东作门的门楼还烧塌小半。

        所以即便是仵作和夫役已经把尸体取了,也没人想从那下边经过。

        庞雨也不愿带父母走东门,便选了北门出城,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庞雨老爹是三代单传,只有一个姐姐嫁在东乡,却不便去打扰,幸而庞雨老妈的娘家在孔城镇,还有个二舅在乡间,家中好歹有几进瓦房,可以暂时投靠一下,路途大约二十多里,便约了几个同在县城的老家人一起回乡,去孔城镇从北门正好是近路。

        刚要到城门附近,突然前方人声嘈杂,人群纷纷调头返回。

        庞雨拉住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脚夫,“北拱门又怎地了,难道也有尸首?”

        “尸首倒是没有,可城外说走不得,昨晚杀人的那伙在胡家庄设旗了,便在大路边上,谁还敢走。”

        旁边另外一老翁听了也道,“说都有上千的长身汉子。”

        庞雨忙问道,“上千的汉子都是些啥人,领头的是谁?”

        “那谁知道,但都有刀有马的,说那领头的长刀银盔,东门那人就是他一刀斩了的。”

        旁边那脚夫也道,“东作门走不得,都走向阳门去。”

        此时另外一个脚夫匆匆赶上来,他叫住先前的脚夫,“前面有人说胡家庄是设旗召人,说要为民伸冤,去杀方象乾,还有跟城中吴家、叶家那些家有仇的,都跟他们同去报仇。”

        那脚夫有些老实,连连摇头道,“我跟谁都没仇,早些出城是正经,你也跟我先回村,不然你媳妇问起怎办。”

        “男人的事哪由女人家多嘴,左右胡家庄不远,先去看一眼,有好些人已去了,我便是听一个回城取衣物的人所说,那伙人不乱杀人,说了只杀为恶的士绅和家奴。”

        两个脚夫一时争执起来,附近往两个方向的都有,但避祸的还是多数。

        庞雨虽然很想去胡家庄看看,但自己身穿一身皂隶服并不安全,弄不好被那些匪徒一刀杀了,所以还是打算先把爹妈送出城。

        跟周围打听了一下,那胡家庄就在投子山下的官道边,要是从北门出去便是必经之路,众人心中都害怕,特别都带着女眷。

        虽然走向阳门要绕一大圈,但毕竟安全第一。

        见人群大多在往南,同行的几家人稍稍商量,只得也跟着往向阳门去,也只有那个城门还能走了。

        这一趟从北拱门到向阳门距离不近,老妈还好是个农村妇女出身,小时候就要干农活,家里没工夫给他裹脚,粗手大脚的不需要人照顾,平日在药铺干活习惯了,体力上完全能应付。

        她一边走一边焦虑的抱怨道,“那上千汉子怎地不去做个营生,偏要干这杀头的事情,可如何是好。”

        “娘你别信什么上千汉子,城里无兵无将,衙役也不过百来人,其中能打的估摸着不到十个。

        要是有上千带刀的汉子,他们早杀进城来了。”

        庞家老爹也担忧的道,“既是设旗,那人也不少的,城外有那许多,城内定然还有,不然昨晚城门怎地开了的。”

        庞雨一时也无语,昨日王教谕确实安排早早关闭了城门,并加派壮班快班分守各门,但半夜不知谁就把门开了,此时老爹说起来,肯定是城内有内应开了城门,甚至可能就是衙役,不然怎么无声无息就把城门开了。

        而且南门东门都被人打开,东门的叶家和南门的吴家都被烧了门房,除了东门的殷登之外,南门还挂了一个人头,城中传言纷纷莫衷一是,庞雨至今都还不知道那具尸首是谁。

        (注1)但这两具尸体说明,前日晚间的那些匿名帖子并非只是虚言恐吓,所以二十四日一早便出现了出城避难的高峰。

        一路传言纷纷,既有说是流寇尖兵的,也有说是桐城另一伙家奴,还有的说是某处的义民,只是要为民伸冤。

        父母一直催着出城,庞雨早上还没来得及去县衙,也不知道信谁的好。

        沿途的店铺都上了门板,有些人在街边交头接耳,平日间走街串巷的担郎小贩也没了踪影,还不断有人汇入逃难的人流。

        慌慌张张的到了向阳门,总算城门还开着,门口并无衙役,庞雨在门洞前停了一下,显眼的位置居然还贴着“代皇执法”那帖子,不知是否昨晚又贴上去的。

        庞雨往周围看了一圈,突然感觉有种不安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在周围观察着,谁要是撕了帖子就要被那些人报复。

        庞雨深吸一口气,他也知道这种感觉多半是受了心理暗示,特别是东门那尸体对他有强烈的【创建和谐家园】。

        但偏就不敢去撕那帖子,呆了半响也没敢伸手,摇摇头赶紧出了门洞。

        庞雨在门口停下来,把包袱交给庞丁,“庞丁你送咱爹娘去乡里,记着药刀就在这包里。”

        老妈死死拉着庞雨的衣袖,“儿啦,跟娘一起去乡里。”

        “那不是药铺还要守着嘛,里面存着那许多药材,搬也搬不走,没个人守着屋子,随便来个人便盗走了。”

        “再多药也比不过咱雨儿要紧,药材没了咱慢慢再挣啊,只要人在都好办。”

        庞雨摇摇头,他也不知为何一定要留下,但自从看到那具尸体开始,他只是开始有些不适,后来却一直处于既恐惧又兴奋的状态。

        庞雨曾经历过很多次这种感觉,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一种特质,但穿越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激发出来,此时反而很享受这种感觉。

        他想想后对老妈劝道,“这事不能听你们的,也不能听我的。”

        老妈诧异道,“那听谁的。”

        “都得听白胡子老爷爷的,他说了我一定没事,而且一定要留下,可以活到八十四岁。”

        “可雨儿你留在城中作甚啊?”

        庞雨义正言辞的道,“因为这是我身为一名皂隶的本分,自当恪尽职守。

        城中有人作乱,百姓人心惶惶之际,岂能顾虑个人安危,你儿子可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虽万千人吾往矣。”

        “雨儿啊,别往了,娘不要你顶天立地,娘就要你好好活着,以后靠着你给爹娘养老呢。”

        “知道了娘。”

        庞雨把包袱都挂在庞丁身上,随口胡说道,“白胡子老爷爷说的一准没问题,你们先去我二舅家避一避,儿子我才能放心的守护百姓。”

        老妈眼中流下泪来,“大不了咱不当那皂隶了,多少工食银咱都不干了,只要咱儿子在,比多少银子都强。”

        庞雨看着老妈那苍老的面孔,他一直对眼前这母亲的角色没有特殊的感情,因为他实际与这个老娘并无多久相处,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很少为便宜老妈老爹考虑过。

        此时面对着老妈的眼睛,却能看懂那里面有自然流露出的关爱,心头忽然有些异样的柑橘。

        倒是老爹出来对老妈道,“在家都商议好了,临到头了又要变来变去,雨儿既说了是神仙的意思,便让他留下罢了,那神仙原本便灵验得紧,要是你实在不放心,把庞丁留下就行了。”

        “让庞丁先送你们回乡…”老爹打断道,“同行有几家人,只带几件衣物细软罢了,何须庞丁送来送去,多说无益,你们自回铺里去,总要有人照看稳妥些。”

        庞雨不想继续争论,确实也有几家同乡一起,都在老妈娘家附近住,互相能有个照料,当下便应了下来。

        庞丁不情不愿的把包袱都取下来,放到旁边一名同乡的推车上。

        老妈一路走一路回头,走了好远还在回看。

        庞雨不断向他挥手,示意她不用担心,但不知道这手势老妈看得懂没。

        庞丁在旁边愁眉苦脸的道,“我不想留在城里,少爷让我去二舅家照顾老爷夫人成不?”

        庞雨根本不答他话,“爹娘回乡了,这下就放心了。”

        庞丁哭丧着脸,“少爷你为啥要留下呢,城里乱成这样,烧死那人就挂在东作门上,你难道就不怕么。”

        “怎地不怕,但不敢冒险的人发不了大财,有危才有机。

        危险的时候,所有的投入都带着杠杆,得利会放大,损失也会放大,想想便觉得【创建和谐家园】。”

        “【创建和谐家园】是何意?”

        庞丁小心的看着少爷,“少爷你又在说什么?”

        “我是说胆子要大,但出手要谨慎。”

        庞丁心惊胆战道,“我可不敢出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6: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