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残明》-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庞雨说完就用麻绳把那靠背绑在椅背上,测试牢固之后道,“大人请试一下。”

        唐为民惊讶的坐下尝试,确实感觉腰部有了支撑,而且这靠背比那木质的柔软也有弹性。

        这个靠背是庞雨找一个木匠做的接近腰线的架子,中间填充了一些棉花织物,因为担心支撑力度不够,里面加了肋条,又用麻绳交错缠绕,有一定的弹性,虽然有些粗糙,但基本符合人体工学的一个靠背。

        “哎,庞小弟费心了。”

        唐为民试着靠了一下,果然比原来舒服了很多,略微多靠一会,感觉腰上确实十分放松,连唐为民这个衙门老油条,一时也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唐为民长期伏案,腰一直不太好,这衙门里面想讨好唐为民的人不少,但能留意到这一点的几乎没有,而庞雨才来几天便注意到了唐为民经常揉腰的动作,在又经常出差的情况下,竟然不动声色便找人做好了一个如此当用的靠背。

        可谓既有心意,又有能力。

        “唐大人客气了,小人盼着唐大人身体康健,为桐城多管几十年户房的差事,那便是桐城百姓之福,就算小人替桐城百姓表的一点心意,万望大人不要推辞。”

        唐为民失笑道,“当不起福气这话,唐某若是不办户房的差,也无处可去。”

        “大人是户房能吏,哪位堂尊都想要唐大人这样的人才为己所用,没准哪天便高升了。”

        唐为民摇摇头道,“我已是九年考满了,但也是无用,安庆府开缺的吏职只有礼科和工科,唐某在户房十年,不懂其他房的事务,年纪大了也不愿腾挪了。”

        庞雨听了恍然,唐为民虽然口头是说不懂其他房的事务,其实是从实际利益考虑的。

        安庆府是要高那么一级,但是如果是去礼科,表面是高升,实际收入还不如桐城的户房,地位上也大有不如,而安庆府对口的户科又没有缺额,所以唐为民宁愿不升职,也要待在财政部门。

        “唐大人本是咱们桐城练潭出的大才,未必要去安庆,小人私心里是希望大人留在桐城,难道唐大人不能在桐城升个典史县丞什么的?”

        唐为民一愣后哈哈大笑,“这两日清查图册,庞雨你甚聪慧,什么东西一点便通,然则在衙门中经年,却连这官吏亦未分清。”

        庞雨也有些糊涂,上次谷小武跟他说过捐贡吏职的事情,却未说得明白。

        按他前世的认知,官员都是从底层一级级的升上去,这样高层对底层的事务都心中有数,但听唐为民这意思,官吏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唐为民看庞雨确实不懂的样子,摇摇头笑道,“咱们这衙门里面,堂尊、县丞大人、典史大人、阴阳官、教谕等等,不论有品级还是不入流,那都是官,各房司吏以下,方为吏目。

        官员六年考满便可升迁,譬如辜大人,便升了知府。

        我等吏典是九年考满,然则绝无可能升到官职之列,吏典只能升衙门,却不能升官职。

        譬如桐城考满可入安庆府六科各房,但依然是吏目而已。”

        唐为民说完长长叹口气,“唉,当初也是家中拖不起,耗不起那科举。

        当了吏目便进了吏部名册,不能再参与科举,此生便是在各衙门之间升迁罢了,升到府衙道衙又如何,终归是各房的差事,只是说出来比县衙好听些罢了。”

        “不能升官?”

        庞雨心中颇为疑惑,从他在户房这几天来看,里面的典吏和书手对业务都比较精通,对底层的那些猫腻一清二楚,衙门是绝对离不开这些人的,否则县衙的业务都无法推动。

        吏目本身地位是庶民在官者,虽在百姓看来多少是个官,但在官员面前无甚地位,常被上官称为狗吏,动辄打骂责罚,便如县丞想打也就打了。

        庞雨想想也明白,没有提升的通道,他们长期处于底层,除了钱财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

        原本上次谷小武说了可以捐贡吏职之后,庞雨有些动心先去捐一个身份,但现在唐为民这样一说,捐个吏职之后便不能当官,这与庞雨的期望便相差甚远。

        “怎么也要当个知县才好。”

        庞雨在心里想道。

        唐为民满意的拍拍那靠背,对庞雨微笑道,“难为庞小弟有心了,倒是唐某有些惭愧,当日请庞小弟来户房,原本是想着能对庞小弟有些关照,谁知刚来户房便忙得天昏地暗,下乡比较钱粮方回,这几日又跟我在架阁库查田亩,比以往辛苦许多。”

        “少年人最不应当怕的便是辛苦,此时任何辛苦都是大人给的良机。

        比较钱粮是分内之事不用说了,这两日跟大人在架阁库,小人更学了不少学识,可谓乐在其中。”

        “查架阁库是每年都要查的。”

        唐为民拍拍肩膀,“你去比较钱粮这些时日,大约也是知道些。

        征收都是从别人处拿银子,而谁都愿意把银子留在自己钱囊中。

        无论《赋役全书》还是鱼鳞图册,倒背如流并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懂得怎么用。

        缙绅大家隐田飞洒,生员士子优免托寄,里册、里长、书手、银头无不狡黠精明。”

        “还有架阁库的人。”

        唐为民笑道,“果然是一点便透,各房存档皆在架阁库,但最要紧的就是咱们户房的那些图册。

        方才说的那些人等,有时喜欢动些歪门心思,直接找到架阁库改了图册,以为如此便可绕过我户房。

        对这些人,不时常的敲打他们,便忘了谁是户房。”

        “大人查鱼鳞图,是告诉架阁库的人,户房是看着的,鱼鳞图虽是存在架阁库,但这图册是户房的,不是架阁库的人想改就改。”

        唐为民呵呵一笑道,“正是如此,不过外贼易防家贼难防,户房里面有些人,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也是要敲打的。”

        庞雨这一次没有接话,因为他刚来户房不久,户房十多二十人,司吏下面还有三个典吏,唐为民只是其中之一,互相之间有些明争暗斗,不知道唐为民这次会针对谁。

        唐为民翻阅鱼鳞图的时候目的性非常明确,应该是有人给他传了消息,知道大致的情况。

        唐为民并不继续刚才的话题,转向庞雨淡淡道,“以往衙门中公人挤破头都想要进户房来,皆因户房主一县之钱粮,这钱粮便是世人最爱之物。

        出门说起是户房的,都高看一眼,但户房事务之繁杂,又岂是他们能懂的,又何曾知道户房的辛苦。

        朝廷加征一年多过一年,不但调发库银,连库粮也要征调,地方留存尽皆成了起运,每年那赋税考成,却是丝毫不减,春税秋粮征收、投柜、倾销、解运、纳库,样样都是不能大意的事,非要忙到腊月二十了,才有得几日清闲日子。”

        庞雨听唐为民口气有些萧索,连忙奉承道,“别人不知,但唐大人这份辛苦天地可鉴,小人看此次征收秋粮的预备,由票、钱柜、融银器具、本色仓储皆是唐大人操持,户房离了大人真是不行。”

        唐为民摆手道,“为赵司吏解忧,乃是分内之事。

        说到秋粮,庞小弟你也要有些预备,此次八月的秋粮折色居多。

        桐城四十七里,征收秋粮折色之时,每里设一柜,各里银头带花户赴衙投柜,每柜设一人为柜夫,查验银两份量成色,足色足量方可封银投柜。”

        庞雨咕嘟吞了一口口水,这不用解释,光听一下就知道油水充足,因为只要说到查验银两成色,那就是没有标准,足不足色基本是庞雨说了算,份量就更是可以操作的部分。

        相对于下乡催缴那些山穷水尽的花户,庞雨自然更希望得到这个柜夫的职务,上次唐为民只是暗示了一下,并没有说一定会安排庞雨,庞雨也一直忍着没问,今天估计是受了靠背的感动,终于跟庞雨说了此事,像唐为民这样的老吏,只要说出来的,应当已经有十分的把握了。

        “每年这柜夫和银夫,皆是争得头破血流,各位大人的衙署要分些,各房司吏也都想分几个柜。

        好在今年刑房和承发房的三个柜不用给他们,唐某这里多派了一个柜,我属意你来任此柜夫。”

        庞雨心头忽然有些激动,上次去查仓储留下三四十两,全都给了爹妈补那药材的窟窿,身上依然是没有什么银子,不要说捐贡吏职的银子凑不出,平日间连想出去打个牙祭都思虑再三,有时还要何仙崖这个帮闲请客,实在是他两辈子都少有的穷困时期,若是当了这个柜夫,应该一年的用度不成问题了。

        “小人一定不负大人所望。”

        唐为民严肃的道:“投柜一事要分外用心,真金白银出不得岔子,那个姓何的帮闲不错,你可带着同去,另外至少还要一两人,好有个照应。”

        这时门外一阵脚步声,庞雨转头只见是赵司吏进来了,赵司吏一般吃午饭比较早,回来的时间也比较早。

        此时庞雨才反应过来,唐为民忍着饿不回去吃饭,就是等着赵司吏这个空隙,此时户房其他人还未回来,正是告刁状的好机会。

        想明白这点后,庞雨连忙跟赵司吏问个好,便退出了门外,带门的时候听到唐为民在里面说道,“禀赵大人,属下这两日检验图册,枞阳有三百亩沿河上田被人以水毁消去,实际那圩田条石围砌,查仓储之时属下亲眼所见任在,架阁库那边不认,言说是曾可达去改的,另外东乡塌方那几处…”庞雨轻轻关好门,被唐为民告状这曾可达是另一典吏的侄子,由那典吏带着在户房当书手,唐为民告状的目的自然不是对付书手,而是那典吏。

        庞雨吁了一口气,赶紧出了仪门准备去吃点午饭,在快手房门口正好遇到何仙崖,便把柜夫一事跟他说了,何仙崖顿时满脸兴奋。

        “二哥你真是鸿运当头,此事一定细细谋划,定要做得让唐大人满意才好。

        这次二哥你还带周月如去否?”

        庞雨毫不犹豫的摇头,“绝不带她。”

        何仙崖一拍手道,“二哥英明,千万不能找那周月如同去了,上次在南塘里,她把银子悄悄给那女娃也罢了,还把我的一并收去还了,那我下乡一天分文未得,当差还有个什么味道,她同情那花户是她的事,凭啥拿我的银子贩情市恩。”

        庞雨赶紧摆摆手,让何仙崖不要再提此事,万一被其他人听到,会说庞雨几人坏了衙门的规矩,这种事情容易引起公愤。

        但他记起刚才唐为民说还要多找两人,想着要不要找焦国柞,便见到焦国柞从快手房一瘸一拐出来,手上抓着腰刀,面色有些兴奋。

        “何仙崖办差了!”

        何仙崖跟庞雨正聊得起劲,规划当柜夫的宏伟计划,听到后犹豫了一下,他似乎有些不愿去,听焦国柞又催了一声,何仙崖看了庞雨一眼后无奈应道,“来了。”

        庞雨好久没看焦国柞办差,而且快手房里面的人出来了七八个,有半数都带着腰刀,其他人至少也带了铁尺,不由奇怪的问道,“大哥你们要办甚大案?”

        焦国柞瞪了庞雨一眼,不搭腔便往大门走了。

        庞雨也不生气,反正最近挨打的那一批人都不待见他。

        何仙崖低声道:“刚出的命案,上次衙门门口要打咱俩那个,叫郑老的家奴,午前在清风市当街把一个夫役打死了!街市上群情汹涌,典史大人要快班今日必须把人拿到。”

      第三十一章 民情

        “郑老打死夫役岳季,于今三日有余,未见切实回报。

        城中百姓物议汹汹,本官担忧人心浮动,首领官总责巡捕追凶之事,凶手何故尚未归案。”

        杨芳蚤向旁边的典史问道。

        杨芳蚤神色如常,看不出心里想些什么。

        岳季的命案经过三日的发酵,传得桐城县治人尽皆知,岳家直接把灵堂搭在南大街街面上,每日都有无数百姓经过,影响已经超过了普通命案。

        实在是给杨芳蚤出了一个难题。

        他口中的首领官就是桐城县典史徐士良,典史名义上是吏目之首,所以俗称首领官,也位列官员之列,但属于不入流的杂官。

        典史地位从明初的知县助理一降再降,明中以后职责确定为巡捕追凶,大概类似警察局长,勉强算是县衙班子成员,但因为在明代的权力制衡体系中缺乏有力定位,所以在知县面前,地位就比佐贰官差远了,遇到强势知县甚至可能挨板子。

        徐士良上前一步,看看杨芳蚤的脸色后小心翼翼的道:“回大人话,确有夫役岳季被郑老殴死,那郑老乃吴乡宦家仆,平日在吴家的信和典铺帮闲,也有牙贴做些牙行生意。

        岳季平日在清风市等处做挑夫的营生,当日由城外购新粮回城,未经牙行关说,擅自于清风市售卖,恰遇郑老等人,言语冲撞而致互殴身亡。”

        杨芳蚤盯着桌案半响,此案发生于光天化日之下,目击者众多,案情没有任何曲折不清之处,麻烦的是郑老的背景。

        当日杨芳蚤上任的时候,桐城乡宦都见过面,吴应琦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任云南巡按、浙江道御史、南大理寺卿,在官场的资历是十分厚实的。

        他也知道此事棘手,知县虽说管一县之事,但遇到这些致仕乡官,便不能光看事情本身,乡官背后的同年同僚不少,关系网错综复杂,一旦惹上大人物,事情办不了还是次要的,连知县的仕途都会受影响。

        但光天化日之下的人命案子,必须要有个结论,否则知县也交不了差。

        想完这些,杨芳蚤转向县丞,“周大人久在桐城,此间情形比本官更清楚,此事如何办来更为妥当。”

        周县丞看了徐士良一眼道:“岳季既是死了,即便凶手潜逃,也总归有个定论。

        前些时日徽宁池太分巡道有牒文来,言说八月间要来安庆巡视,若是命案久悬不结,届时不好应付。

        首领官主责缉凶,除抓捕凶嫌之外,还当对死因早作定论,早日向安庆府申详。”

        徐士良低声道,“据保甲所说,岳季平日便有个喘气的旧疾,或许自己疾发而死也不奇怪。”

        杨芳蚤面露不快,徐士良不敢招惹那吴家,此时想把岳季定个疾发身亡,若是寻常命案也无妨,知县也懒得管,但郑老此次是当街杀人,弄得人尽皆知的时候如何糊弄得过去。

        杨芳蚤冷冷道,“我等虽只牧守一县之地,然万千生灵在焉,都是我等衣食父母。

        百姓所求者平安而已,为官者首要安靖地方。

        桐城上善之地,岂容光天化日杀人之凶嫌逍遥法外,若是其又暴起伤人,我等岂不愧对桐城乡梓。”

        这大帽子一扣下来,不容徐典史反驳半句,徐士良只得躬身道,“大人说的是,下官受教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8: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