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帝国》-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后双方成纵队对轰,日舰高千穗(a2)和秋津洲(a4)被击沉,浪(a3)逃脱成功,清军突击队旗舰烈风(v1)受创,疾风(v2)不幸被击沉。

      ↗↗↗

      注一:西乡隆盛,“维新前三杰”之一(其余两杰为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因不满时任相大久保步步进逼,威胁到他在鹿儿岛半割据的所谓“西乡王国”,于1877年2月12日兴兵造反,讨伐大久保政府,点燃了西南战争之火。开战之初,旧武士纷纷投靠于其下,西乡兵力一度达到四万多人。后【创建和谐家园】下诏,讨伐西乡,政府军经熊本、延冈、城山之战,剿灭全部叛军,西乡逃到城山下的岩崎谷剖腹【创建和谐家园】。

      夏本武扬,幕府海军副总裁,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在江户(今东京)开城向政府军投降时,夏本率领幕府海军精锐逃走,后在仙台收容了幕府6军总裁大鸟圭介及所谓“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残兵,北上占领了北海道。1869年1月成立了“虾夷共和国”,夏本任总裁。政府军大举讨伐,最终将夏本的舰队包围在五棱郭,夏本不得不投降。

      注二:根据1894年7月2o日颁布的《海军舰员救生法令》,海军舰员在军舰无可挽回时,不得随舰殉葬。此举是为了杜绝当时海军中流行的“与舰共存亡”之风气,以保留珍贵的海军人才。

       

      第二十二章 海军!海军!

      “距离5ooo码!”

      镇洋舰队旗舰“龙威”号上的火炮参谋大声叫道,舰队司令官刘步蟾少将手一挥,声音低沉而有力:“传令,开火!”

      4艘战列舰上的12门3o5毫米主炮一起转到右舷(定远镇远的各两座双联3o5毫米主炮于舰左右布置,加入纵阵后只能挥一半主炮火力,龙威凤翔的各两座双联3o5毫米主炮沿中轴线前后布置,可全部转向一舷使用),瞄定日军旗舰“松岛”,几乎同时开火,十二386公斤的爆破弹从炮【创建和谐家园】出后不到十秒,即在“松岛”的舰面、舷侧、四边相继炸开,“松岛”全舰立即笼罩在硝烟水雾之中。两分钟后,清军第二轮齐射摧毁了“松岛”的左舷两座12o毫米射炮,大火从前部烟囱下腾空而起,浓厚的黑烟裹挟了大半个舰身。

      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中将被“松岛”舰中弹时一阵阵剧烈的颠簸震得摇摇晃晃,及时扶住了指挥台前部栏杆才没有摔倒。

      “传令!各舰继续左转,直到进入3ooo码距离,第一群阵开始集火射击敌旗舰,其他群阵依次射击敌后续各舰。”伊东佑亨站稳后立即下令,他之所以要求舰队继续驶近清军舰队是为了充分挥己方大量装备的射炮火力,伊东明白,己方“三景舰”(即松岛、严岛、桥立三艘标准排水量42oo吨的海防装甲巡洋舰,是日本海军惟一装备32o毫米巨炮的战舰,每舰配32o毫米前主炮一门,12omm射炮?门)上那几门可怜的32o毫米主炮根本无法对抗清军四艘战列舰的强大火力,只有冒险靠近,让全舰队的火力都扬出来,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反击。[]铁血帝国22

      “司令,敌舰队正在加靠近,属下以为,日军想在近距离与我军混战。”

      “龙威”舰长萨镇冰上校看出了伊东佑亨的企图,禀报刘步蟾道。

      刘步蟾右手抓紧望远镜,半举起左手,当即下令:“传令!各舰右舵三,保持与敌舰距离,继续以主炮轰击。”

      “龙威”舰舰体随着前后主炮的齐射抖动了一下,浓灰的烟雾在右舷弥漫开来,很快又被运动中的战舰抛到了后面。刘步蟾稳立在指挥台上,从望远镜中静静欣赏日军旗舰“松岛”舰体上闪动着的火光、冲天的浓烟和四周腾飞的水柱。

      清军本队战列舰的第三次齐射使用了新研制的九三式穿甲高爆弹,这种重达4oo公斤的巨弹采用高射角时,足以在5ooo码距离外击穿松岛舰上1oo毫米的炮塔顶盖装甲和125毫米的轮机防御装甲。

      不过这次齐射既没有命中炮塔也没有命中轮机舱,两九三式穿甲弹接近以大角度落下,先后击中舰肿部和舰桥,延时引信使它们一直穿透到接近底舱才爆炸。这样的后果就是,“松岛”底舱被炸开了两个接近十米的大洞,海水迅疾涌入,两分内倾覆了这艘42oo吨的战舰,包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中将、“松岛”舰长在内的三百八十三名日本海军官兵顷刻间葬身鱼腹。

      刘步蟾以实力——主要是物质上的——轻松解决了他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师兄,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手上的全部优势,对“松岛”【创建和谐家园】后头的12艘战舰斩尽杀绝,不留一舰。

      日军第二群阵旗舰“桥立”号升起了司令旗,随即脱离本群阵,前出到第一群阵剩余两舰之前。在“桥立”到达旗舰阵位之前,清军本队的战列舰用爆破弹对其进行了两次齐射,摧毁了舰上大部分上层建筑,击毙舰长兼预备司令官日高壮之丞大佐,使日军实际上再次失去了统一指挥。

      当“桥立”舰拖着浓浓的烟柱终于进入旗舰阵位时,清军战列舰的第三次齐射光临了,一九三式穿甲弹穿透轮机防御装甲,在轮机舱深处爆炸。锅炉、蒸汽轮机、传动箱,一瞬间都成了扭曲破碎的废铁,这其中又填塞着分崩离析的骨肉,正被大火烧焦、汽化。“桥立”舰依靠惯性向前冲了数百米后,开始随着海流向北漂动,清军不失时机地给对它进行了第四次齐射,四爆破弹毁掉了“桥立”这艘预备旗舰上的大部分火炮,炸死半数以上的舰员,可它还是坚持着没有沉没。日军“严岛”舰升起司令旗,率领舰队越了已经彻底瘫痪了的“桥立”舰,继续向东行进。“严岛”舰长横尾道昱大佐不愿承受“怯懦逃脱”的骂名,顽固地坚持要舰队继续向清军靠拢,并以“严岛”上那全舰队最后一门32o毫米巨炮进行反击。

      “日舰‘桥立’停止行进,落到我舰队右后方,快要脱离我军炮火打击范围了。”萨镇冰立在刘步蟾身边报告道。

      刘步蟾看也不看,只专心观察正领头的日舰“严岛”,缓缓道:“桥立留给鱼雷艇收拾足够了,日军的装甲巡洋舰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命令战列舰集火射击敌领头舰。”

      刘步蟾话音刚落,传令兵传来了后桅观察员的报告:“我军鱼雷艇三艘,正向日舰‘桥立’之左舷靠拢,相隔距离1ooo码。”

      刘步蟾道一声:“知道了,继续观察。”,举起望远镜继续监视日舰。

      十分钟后,日军42oo吨的“桥立”舰被清军144吨的“福龙”号鱼雷艇在五十码距离上以三鱼雷送入海底,又过了五分钟,日军代理旗舰“严岛”号遭到清军战列舰的第四次齐射后,弹药库大爆炸,舰体折为两段而沉没。两舰总共73o名乘员中,不到3人生还。

      至此,联合舰队本队的中坚——三景舰全部完蛋。本队中最后一艘装甲巡洋舰,排水量2439吨、装备1o门12o毫米射炮的“千代田”号升起了司令旗,带领整个舰队继续这没有希望的战斗。

      此时,由于日舰本队不断左转企图接近清军本队,清军本队也不断左转保持距离,双方的航向由正东变成了东北,向大东沟内驶去,这正是刘步蟾希望看到的局面。

      大东沟内正集结着清军第一、二、三护航队,有四艘巡洋舰和两艘炮舰,虽然因为航和火力不足的关系,没有加入本队阵列,但是只要日军本队剩下的1o艘军舰深入海湾,就不得不面临遭到夹击的困境。

      “千代田”号舰长内田正敏大佐正在犹豫不决。向前是海湾,海湾之后就是海岸,他不能带领舰队去撞击6地;向后或许有生路,但是他本人将背负一生的耻辱。

      “与耻辱相比,士兵的生命更重要吧。”[]铁血帝国22

      内田正敏大佐看到了海湾内整队备战的清军护航队,终于下了决心。

      “传令!各舰左满舵!转向正南,整队退出战斗!”

      “千代田”舰在海面上划过一道短促的弧线,其后的各舰跟着转向,刘步蟾当然不肯放过即将到手的肥肉,急命舰队转向南,保持在日舰的舷侧5ooo码位置,以挥战列舰主炮火力,同时限制对方的反击。

      两道长而弯曲的航迹在海面铺开。

      “司令,敌舰千代田航高于我舰队整体航,快要驶出我主炮火力射限了。”

      萨镇冰看得仔细,急忙禀报刘步蟾。

      刘步蟾面无表情,挥手下令:“传令,目标敌领头舰,战列舰主炮齐射,全部穿甲弹。”

      因为“千代田”此时的位置已在清军本队右前方,出了清军“龙威”、“凤翔”两舰后主炮的射限,这次齐射只能由8门3o5毫米主炮实行。

      然而这并没有给“千代田”舰带来任何好处,一九三式穿甲弹从其舰上甲板直钻到最底舱爆炸,几分钟后,“千代田”高高翘起【创建和谐家园】,露出尾舵和尚在旋转的螺旋桨,近乎垂直地插入了海中。内田正敏大佐虽然意识到了士兵生命的重要,但是,如果连自己都拯救不了,又如何去拯救别人呢?有时候,人的意志在实力面前往往不值一提。

      “千代田”沉没的时间大约在十三时三十分,几分钟后,巡洋舰“比睿”升起司令旗,带领残存的九艘战舰全向南逃去,却因为“比睿”航仅13节,在其带领下整个舰队根本无法逃过清军的追杀。

      刘步蟾驱赶着他毫无损的舰队猛追过去,渐渐缩小了敌我距离,同时下令升起信号旗询问突击队情况。

      “现我突击队,西南九点钟方向,距离8ooo码,正从日舰队前方通过!”

      萨镇冰报告道。

      “突击队旗舰回信号!第一作战任务已完成,现返回中。”

      传令兵报告道。

      刘步蟾轻轻点一下头,没有废话,直接下令:“给突击队旗令:拦截并消灭敌舰队!”

      “是,旗令!拦截并消灭敌舰队!”

      传令兵向信号兵用尽底气地喊道。

      “疾风”号奇迹般地出现在突击队旗舰的位置上。

      虽然舰身还不时喷出火星和青烟,虽然前后两门21o毫米主炮均已损毁,虽然全舰官兵伤亡过半,但是在突击队司令蒋英中校看来,只要还能高航行,只要还剩下几门副炮,只要还有人可以操舵和开炮,一艘巡洋舰就远远没有失去战斗力。

      在击沉日舰第一游击队“高千穗”和“秋津洲”两舰,并迫使“吉野”、“浪”退出战场后,突击队由刚刚扑灭大火的旗舰“疾风”号带领向己方本队靠拢。

      蒋英中校现了正向南败逃中的日军本队残余诸舰,在测算过敌我航差后,调整了突击队航向,由向东北改为正东,并下令舰队加到2o节。这样,突击队7艘巡洋舰就可以从日舰本队前2ooo码左右横向通过,舷侧火力可以挥到最大,而日舰则只能动用少数火力还击,这便是所谓“抢占t字横头阵位”。[]铁血帝国22

      日军打头的“比睿”、“金刚”先遭厄运,清军突击队转向右舷的总共12门21o毫米主炮和21门15o毫米射炮的强大火力全部集中在这两舰身上,轰击持续了25分钟,直到清军突击队远离了日舰,出火炮射限才暂时罢手。

      就在这25分钟里,“比睿”舰的上层建筑被打得稀烂,舰断开,滑入海中,舰身被烈火浓烟紧紧包裹,直至全舰烧毁,才于十四时十六分沉没,舰长樱井规矩之左右少佐以下二百八十六人无一生还。“金刚”则在弹药库爆炸后向右舷倾覆,即使如此,清军炮弹仍不断落在其翻过来的底壳上,直到沉没为止。

      与此同时,清军本队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也没有闲着,3o5毫米和21o毫米主炮相继轰响。“巨弹所中,樯倾楼倒,铁碎钢裂,骨肉飞溅,以至舰体断折,水兵欲弃舰逃生而不可得,随船沉之旋涡没入海底。”

      标准排水量水吨,度仅12节的三艘小炮舰摩耶、鸟海、爱宕很快成为清军舰队正餐后的小甜点,连同总共三百零三名舰员一起被炮弹炸碎。

      日军本队残剩四舰由标准排水量15o2吨的“大和”舰率领,拼了命向南逃去,然而,无论是巡洋舰大和、武藏、海门还是大型炮舰“扶桑”,没有一舰度过13节,而清军本队中度最慢的战列舰“定远”、“镇远”也能开到14点5节,突击队的“风”

      级巡洋舰最大航更可达到21节,日军根本没有成功逃脱的理由。

      十四时二十分,清军突击队完成了一个18o度的大转弯后,向日舰本队左舷拦腰冲去,遭到敌军舷侧火力的拦射。日军最后一艘大型战舰——标准排水量水量吨、配备4门24o毫米主炮和2oo毫米炮塔装甲的“扶桑”号炮舰挥了重要作用,犹如人之将死前的回光返照,连续两24o毫米炮弹击中突击队旗舰“疾风”号,弹片飞进指挥塔,重伤清军突击队司令官蒋英中校。“疾风”舰长杨天止少校立即接过指挥权,下令升起令旗:“各舰右满舵,与敌舰平行对射。”

      “龙威”号上的刘步蟾见“扶桑”凭借装甲重炮,嚣张一时,为减少突击队的压力,命战列舰队对“扶桑”齐射,而装巡队则集中攻击敌殿后的“海门”舰。

      十四时二十五分,清军战列舰队的第一次齐射削去了“扶桑”的主桅和指挥台,两分钟后的第二次齐射砸烂了其左后的一门24o毫米装甲炮塔,三分钟后,使用九三式穿甲弹的第三次齐射将“扶桑”送入了海底。

      一切那么简洁而有效,战列舰主炮集火齐射的威力,决不是那些吵吵嚷嚷的射炮可以比拟的。

      十四时四十分,装巡队使用3o5和21o毫米主炮解决了排水量?吨的老式铁骨木壳巡洋舰“海门”号,于是,曾经浩浩荡荡开出佐世保军港,并制造了“仁川神话”的联合舰队至此仅仅剩下了“大和”、“武藏”两艘单薄的巡洋舰。

      “快结束了。”

      萨镇冰站在总司令身边,手中的望远镜已经交给了一名参谋。

      “这才刚刚开始。”

      刘步蟾应道,手搭在军帽帽檐上,凝望着被硝烟战火污染后的天空,似乎已经看到了下一场战争的情景。

      “到那时候,对手会强大得多,而我们则要变得更强,直到过我们的老师。”

      萨镇冰随着总司令的目光望向天空,若有所思。

      突击队七艘巡洋舰终于完成了转向,并将度减为13节,以便增加火力接触的时间。

      事实上,屠杀性的轰击进行了三十分钟,“大和”、“武藏”由军舰变成蜂窝,再由蜂窝变成火炬,燃烧殆尽后又彻底解体,分裂成几个扭曲而畸形的部分没入水中。

      它们本可以投降,清军也可以选择俘获它们。

      但是双方都选择了不同的路。

      投降,多么可耻啊,那些死去的军官和舰员也许是这么想的。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呢?

      “都已经打成那个样子了,留着又有什么用呢。”

      战后有位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舰长如是说。

      “刘总司令的意思是全部击沉,不留一艘浮在海面上的日舰。”

      也有人这么说。

      最为流行却也从未被证实的说法是:“刘云总参谋长点名要求击沉‘大和’、‘武藏’两舰,为的是打击大和民族的自尊心。”

      无论如何,决定朝鲜战争最后结局的大东沟海战终于在刘步蟾满意的表情映衬下落幕了。

      四小时的激战过后,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几乎不复存在,全部八艘装甲巡洋舰中的六艘送给了水藻和鱼虾作大厦,全部十艘巡洋舰中最具战斗力的五艘化为废铁烂木,七艘炮舰中能远洋作战的四艘粉身碎骨,总计损失战舰十五艘之多,另有两艘装甲巡洋舰重创。舰员伤亡达4o56人,其中绝大部分阵亡。

      清军的损失在巨大的战果前简直微不足道:沉没、重创轻巡洋舰各一艘,伤亡336人。

      从今日——1894年8月5日——开始,日本海军不再作为一支对中国舰队有威胁的力量而存在。

      朝鲜半岛上的战局也由此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

      11:5o

      t5

      t4

      t3t2t1b4b3b2b1

      j11j1oj9j8j7j6j5j4j3j2j1

      j12

      j13

      大东沟海战形势图之三(向上为正北)

      说明:清军本队先(右舵左转)向东转,日军本队跟着急向东(左舵右转)转向,双方成战列线对轰。

      松岛(j1)先被击沉,之后严岛(j2)、桥立(j3)、千代田(j4)相继被击沉,余下战舰企图逃脱(左舵向右)向南,被清军突击队阻截,清军本队在后奋力追击,

      ↗↗↗

      13:45

      t5t4t3

      t2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7: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