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腹背受敌,如果任由对方前后夹击,我们必败无疑。为今之计,只有牺牲水流上的优势,只是这样一来,对方的两支军队就能够合二为一。不过只要能够率先冲过去,我们未必就会是输。”贺不归沉声说道:“我们现在顺流而下,占据了速度上的优势。对方必定会拼命拦截我们。我们可以将一些破损的无法航行的船只留在原地阻敌,等到我们的船队驶过,便纵火烧船。”
“好,不愧为我贺家的子孙!”贺怀仁哈哈一笑,刚才他还害怕贺不归考虑不充分,现在看来,儿子也真正能够独当一面了。当下大声下令道:“传本帅命令,所有战舰,立刻凿穿东倭的阵型,记住,只是迅速通过,不是杀伤敌军,全部到下游处结阵。无法移动的战舰,上面的人员全部转移到临近船只,只留下纵火人员即可。”
转过头来,贺怀仁这才对着儿子说道:“你率领十艘战舰打先锋,切记,在遇见东倭运输船队的时候,只管撞沉他。”
贺不归略有些好奇地问道:“父亲,我们现在要争取的就是时间,为什么还要去撞沉他们没有任何攻击力的运输船队了?”
贺怀仁微笑着说道:“你还年轻,以后就会明白了,领命去吧。”
双方的水师本来是出于激烈的交战状态,哪知道蛟龙军团居然是全速顺流而下,加藤鹰猝不及防之下,居然让蛟龙军团冲出了自己的防线。而最前面的十余艘战舰更是勇武,甲板上的投石机和弩箭是接连不断的朝着前面的运输船队发射。见到如此情况,加藤鹰暗叫一声不好,他没有想到贺怀仁居然精明如斯,居然一眼就看穿了他自己的布局,而且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干净利落。
对于蛟龙军团图谋伏击自己的计划,加藤鹰是早就通过了内鬼得知了全部内容。为此,他也做出了大量的准备。极乐水师自然是一招,在倭人的大力扶持下,极乐圣教的水师虽然还是很孱弱,但是毕竟有了能在水面上航行的能力。而现在的扬州路七州,已经完全成为了极乐圣教的地盘,现在还能够留在扬州路的,除了极乐圣教的狂热教民,就只有被当作奴隶的严密监视的苦力和被发泄淫欲的妇女。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清风皇室的采风,还是河套昊天的噬魂,还是三大世家的情报系统,都被完全的清理了出去。所以极乐圣教打造水师的事情,居然瞒过了清风上下的耳目。
至于第二招,那就是那几十艘运输船。双方现在的实力是势均力敌,加藤鹰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完全缠住贺怀仁的蛟龙军团。如果蛟龙军团分出部分船只去攻击那没有任何还手能力的运输船,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加藤鹰特地在每艘运输船中布置了上百名弩箭手,特地为贺怀仁设了一个局。只是没想到贺怀仁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布置,毕竟运载粮草和运载士兵的船只的吃水量和航行速度是完全不同的。而贺不归战舰的撞角一撞到运输船上,顿时就是船毁人亡。
而第三招,就是他在舟山崇明等岛屿上的水师舰队。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因此并不是出现的最佳时间。而在冲破了加藤鹰的水师之后,贺怀仁迅速指挥着手下的船只整理好阵型。开战时的一百四十多艘战舰,现在只剩下了一百艘多一点。而加藤鹰的舰队也只剩下了八十多艘。加藤鹰正在计算着双方的损失,结果贺怀仁特地留下的那几艘战舰突然间又自焚了起来,当时东倭的好几艘战舰又做了陪葬品,登时让加藤鹰暴跳如雷。
虽然东倭的损失较蛟龙军团惨重,但是在得到了极乐圣教的支持之后,加藤鹰不仅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而且还占据了上水方向,战场上的优势已经转变到了东倭手中。
不过刚刚整理好阵型,贺怀仁就发现了不对劲。在他的身后,居然又出现了三十多艘战舰,这很显然是加藤鹰的伏兵,也就是东倭驻守在崇明舟山等地的水师。这下蛟龙军团是刚刚突破两面夹击的困境,现在又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环境当中。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几个参谋的双腿发软之中,贺怀仁一脸凝重的接过了一封刚刚由信鸽传来的消息,然后他的脸色也是一阵苍白。缓缓的闭上双目,深吸了一口气,贺怀仁一声长叹,手中的情报也随之扔到了滚滚江水之中。情报上面只写着一行字:朴志成突袭西江防线,宋君临弃守阵地率军北撤,靖南公独木难支,刘毕奉命回援西江防线。
就像谁也没有想到金花三越联军居然会和东倭王朝勾搭上一样,谁也没有想到朴志成的攻势居然是如此的凌厉。按照当时的协议,宋君临率领白耳军团进驻大湖路鹿州,协助靖南公欧阳靖忠防守西江防线。而刘毕的蛟龙军团五万水师则是东出西江口,与贺怀仁的本部夹击东倭水师与大江之上。宋君临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个命令也是特别的满意,在他看来,这是朝廷光明正大的让他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鹿州。比起崎岖不平的滇南路来,大湖路鹿州无疑要肥沃富饶的多了。所以刚刚到达鹿州的时候,他的表现也还算积极。不仅是加紧军备,而且严密巡视西江防线。只是谁也没想到的是,他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没有坐热,朴志成的大军就已经到了。
朴志成乃是西江以南公认的第一名将,虽然因为岭南和三越地区战争艺术和中原相比有太大差距而有些水分,但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至少这种级别的将领并不是宋君临可以比拟的。而帝国的百战名将欧阳老公爷甚至认为,此人在二十年之后,甚至会成为第二个卡辛巴斯。宋君临虽然也是帝国的后起之秀,乃是帝国十大英杰之中的人物,但是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一点在战火一起的时候就特别的明显。
相较于金花三越联军,白耳军团的士兵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是稳胜一筹。但是大湖路毕竟不是益州路,这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山地丘陵,除了一望无垠的肥田沃土,就只有连绵不断的河网湖泊。白耳军团刚刚来到这里,还没有熟悉这里的地理状况,战斗力自然得不到全部的发挥。好在白耳军团并没有骑兵,不然他们的战斗力更是难以得到保证。
朴志成的攻击来的特别的坚决果敢。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数百只大小船只是如同箭矢一般的冲出西江南岸那一望无垠的芦苇丛,瞬间就划破了西江的宽达数里的江面,直接插入西江北岸。白耳军团的将士在得到了斥候的消息之后刚刚才列阵完毕,无数的金花士兵就已经如同蝗虫一般的从船上跳了下来,只一瞬间就开辟出了一个稳固的登陆点。北人骑马,南人操舟。特别是江南士兵,更是擅长于舟楫。白耳军团的士兵固然是精锐,但是长期在山地作战的他们明显不习惯在这样的水乡作战。虽然他们已经是竭尽全力,但是江边上的地形和遍地的芦苇丛还是严重制约了他们战斗力的发挥。等到宋君临得到了消息亲自赶到指挥的时候,西江北岸已经聚集了至少三万名金花士兵。而战死的士兵的鲜血,更是已经将江水染红。
第133章 釜底抽薪
坦白地说,金花士兵的战斗力其实算不上什么,也就是和帝国的地方驻军一个水准。但是由于他们对于自己的主帅的无私的新人,使得他们在抢滩的时候居然爆发出了能够和白耳军团一战的战斗力。
看着江面络绎不绝的船只和不断上岸的金花士兵,宋君临当时就是一阵头疼。白耳军团的战斗力固然强悍,但是在这样的地形之中,充其量也就是略胜于金花大军而已。朴志成为了这次突袭,很显然是集中了国内所有的闲置兵力。仅仅是在西江南岸,就至少还有七万。虽然双方的总兵力大体上差之无几,但是现在水上优势完全在对方的手中,自己即使真的能够将已经上岸的金花士兵赶进江中,那手中的白耳军团能不能剩下半数都是未知数。白耳军团乃是今后宋家逐鹿中原的中坚力量,宋君临自然不愿他们折损在这里。但是形势危急,这又该如何是好?
作为益州路定西王世子,宋君临是完全的把自己家族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他也完全继承了他的父亲的阴沉毒辣和自私自利。看见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宋君临眼中凶光一闪,犹豫了一下,干脆选择了撤退。他一边给欧阳靖忠求援,说白耳军团遭受重创急待支援,一边组织着部下向北面的鹿州城撤退。不过宋君临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在撤退的过程中,他秘密让人在岸边上浇灌火油和桐油。虽然火油和桐油的气味比较刺鼻,但是在这个生死搏杀的时候,金花士兵居然没有注意。结果等到金花的船只再次靠岸的时候,宋君临是一个火把,西江北岸顿时称为了一片火海。不仅仅是已经在岸上的金花士兵,便是靠岸的船只,也陷入了熊熊大火之中。当然,还在和金花士兵奋战的没有来得及撤走的上千名白耳军团的将士也献身火海。
朴志成虽然是金花第一名将,还是在这之前他完全没有和宋君临接触过,只听说此人乃是神州十大英杰之一,而且他当时还在西江南岸,完全没想到益州路的这个世子居然会狠毒到这种程度,居然置自己的战友于不顾,一把火将整个江岸烧得通红。西江边上本来就多芦苇丛,加上这刻意浇上的火油,一把大火下来,船只是大部分被焚毁,岸上的数万名士兵,至少有一万当场烧死,数千名士兵不同程度的烧伤。不过也幸好如此,这才重创了金花士兵的后续攻击能力,为后来欧阳靖忠驰援鹿州赢得了时间。
大火之后,宋君临是毫不犹豫的率领着他的白耳军团后退到了大湖路兴州,至于鹿州城的防御,他则是完全交给了朱赤崖的两万地方驻军。朱赤崖虽然知道责任重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两万驻军是全部撤回鹿州城中,拼死抵抗金花大军的进攻。而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已经七十多岁的老公爷欧阳靖忠是气的当时就喷出了一口鲜血,整个人都差点晕了过去。回过神来,欧阳靖忠这才下令副军团长成国赤率领五万南方军团士兵全速西进,直接进军江岸边上,阻断金花的后续援军。命令朱赤崖全力防守鹿州城,他的语气之严厉,当朱赤崖在收到老上级的命令的时候,居然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而与此同时,他也立刻给刘毕飞鸽传书,让刘毕立刻回防,以减轻西江防线的压力。
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将,欧阳靖忠自然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朴志成既然已经兵击鹿州,那么必然会想到自己会起兵援助。而西江北岸的清风将士总共不到二十万。自己举兵西进,三越联军必然会袭击成州和望州。而现在蛟龙军团刘毕部又被牵制在了大江之上,自己顾此失彼之下,防线必然会有漏洞。欧阳靖忠防守西江二十余年,自然明白西江防线的重要性,若是失去了西江天险,那么没有足够的兵力,自己将在没有能力挡住朴志成的四十万金花三越联军。
如果是抽调刘毕的水师回防西江防线,那样虽然能够保证成州和望州的安全,不过这样一来,却将贺怀仁的蛟龙军团陷入了绝境,而且江南路恐怕也危险了。贺怀仁的作战计划本来就是环环相扣,现在没有了刘毕的支持,贺怀仁势必难以阻挡住东倭水师的登陆。而刘毕的水师若是不回防,那么仅凭南方军团的十万将士和数万驻军,根本无法挡住朴志成的脚步,而若是让朴志成突破了西江防线,那么大湖路的千里沃土将在不具备任何的地利,沦陷在所难免。而江南大湖本来就为一体,大湖路若失,那江南是更无半点悬念。而大湖路若是守住了,那顶多就是极乐圣教在江南路的据点更加的稳固,然而江南路毕竟还有张苍雄和刘难尚的二十万大军,这也顶多就是回到以前的状态。况且以贺怀仁的本事,这一战就算是失利,水师也不可能一蹶不振。只要贺怀仁还站在战舰之上,东倭的水师就不敢肆无忌惮的在清风横行。
“大帅,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几个作战参谋脸色发白,他们现在是腹背受敌,兵力上又处于劣势,再失去了地利,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恶劣到了极点。
贺怀仁并没有说话,他只是抬头看着东南的方向,那里是东倭的两万水师。不过在他们的身后,却并没有清风水师的战舰。天际的浮云依旧风云变幻,恍如贺怀仁的眼神,让人捉摸不定。
“父亲,要不我们接着冲过去?”贺不归试探着问道。
“冲,绝对要冲!”贺怀仁点了点头。如果此战的地点是在大河之上,那么他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以身殉国。不过这里乃是大江。大河河面,自定州的望津渡口,到豫州路的许州附近,河面最宽的地方不过六里。即使是在入海口附近,河面也就只有八里宽。不过大江在江南路境内,最窄的地方都有十里,江州境内是宽达十余里,在这入海口附近,江面更是宽达数十里,即使是说海天一色也毫不为过。虽然东倭的四十余艘战舰是堵在了大江下游,但是即使是排成一排,也是稀稀拉拉的。自己这一走倒是不难,但是从此大江之上的控制权恐怕就落在了东倭水师的手里。而江南路的战事走向,那就更难说了。
“不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突围?”
“收起风帆,顺流而下。尽可能的利用水流的力量增加船速,在两面的敌军合围之前冲出重围。”贺不归毫不犹豫地说道。
贺怀仁赞许的点了点头,贺不归虽然在战斗经验上还有些欠缺,不过确实能够独当一面了。看来今天之后,自己是应该让他自己出去闯一闯了。他已经具备了一名水战将领的基本素质,所欠缺的就只是热血沸腾的战斗和锻炼心智的失败了。清风和东倭水师的战舰都主要是大吨位的木船,其动力主要是风力和流向。收起风帆,虽然降低了战舰的航行速度,但是却减少了风帆被破坏的可能性,为以后的继续航行打下了基础。只是后面的加藤鹰毕竟是水战名将,要想摆脱他,还必须要有一点手段才是。
“取下后面的小船,不归,我让你挑选的弟兄们准备好了吗?”贺怀仁笑着说道,他今天虽然是输了一手,但是他同样也不会让加藤鹰好受。
百余名精壮汉子很快就在贺不归的带领下站到了甲板上,而原本系在大船后面的上百只小船也被解了下来。小船不大,加上上面塞满了浇灌了桐油的稻草,因此显得更加的拥挤。小船上面除了一面风帆,就只能让一名汉子落脚。
贺不归疑惑地问道:“父亲,这不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便议定的火攻吗?只是刚才我们在上水方向的时候,你都没有使用,为什么现在已经处于下游,还想着使用这一招了?现在虽然是顺风,但是河面上的这点微弱的东南风,甚至连战舰的旗帜都只是懒洋洋的飘动,这样的风力,能够支撑起火船所需要的速度吗?”
贺怀仁哈哈一笑:“不归,作为一名水战将领,你必须要明白,兵力和地利固然重要,但是其他的能力也不可或缺,比如说牵星过洋术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准确的预测天气情况。包括什么时候会起什么风,风力有多大。什么时候会下雨,雨量又有多大。这些,除了脍炙人口的传诵,还需要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好生积累。”
贺不归半信半疑,此时的战舰还在继续的顺流而下,船头上的旗帜照样是懒洋洋的飘着,完全没有一点会起东南风的预兆。不过对于父亲,贺不归向来是特别信服。就在这时,贺不归突然发现船头的旗帜一瞬间朝着西北方绷得笔直,而自己的头发也是迅速的朝着后面飘去。东南风,居然真的在这个时候飘了起来。贺怀仁本来就是在等待着这个机会,大手一挥,上百只小船立刻像是离弦的箭,在上百名汉子的熟练操作下,迅速的驶向了上游加藤鹰的船队。伴随着一声悠扬的海螺号角声,所有的船只上面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仿佛朵朵红莲,绽放在了加藤鹰的船队之中。而那些精壮汉子们,在点火之后,就已经跃入了江水之中。
最后看了一眼正在大火之中挣扎的加藤鹰船队一眼,贺怀仁再不迟疑地挥下令旗,径直冲破了东倭水师的阻挠,杀入了茫茫江海之中。
第134章 淮水危急
在得知了贺怀仁的水师撤出了战斗之后,张苍雄和刘难尚都是猛地一震,然后相对一阵苦笑。他们自然明白贺怀仁水师撤退之后的后果。得到了加藤鹰水师的支持,极乐朱兆部的据点势必更加的稳固。而取得了水上控制权的东倭水师完全可以在江南路的千里海岸线上肆意登陆。而他们两个人的手上,现在就只有二十万兵力,完全无法有效的防范这么长的海岸线。但是保土有责,既然身为军人,那就要有军人的觉悟。只是两人的担子也必将更加的沉重。宋君临,还真的是一个祸害不浅的废物吧。张苍雄在心里狠狠地骂道,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自己家里的张济世,居然比宋君临还要废物。
宋君临虽然是临阵脱逃,将大好的西江防线扔给了金花大军,但是他最后的那一招阴手,还是烧掉了金花大部分的船只和上万名士兵,使得在成国赤率领的五万士兵到达鹿州西江段的时候,金花在西江北岸的士兵依然不超过四万。而欧阳靖忠在等到刘毕回防成州和望州西江河面,阻挡住了楚越宇文清、安越河千云的攻击之后,更是亲自率领着南方军团的两万士兵马不停蹄的杀到了鹿州,在后继无力的情况之下,面对着老而弥坚的靖南公欧阳靖忠,饶是朴志成也是全力以赴,最终还是无奈的被逼回西江南岸。然而渡江之时的五万士兵,能够回到金花的,不过万余。其余的要么是被宋君临的大火烧死,要么是战死沙场,然而还是有不少的散兵被击溃之后,在大湖境内游荡,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这一战,清风也付出了接近五万人的代价,其中白耳军团伤亡不足万人,朱赤崖的两万驻军是折损大半,不过好在最终还是守住了鹿州城。不然若是让金花大军冲进城中,就算是能够将其全部歼灭,最后也必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西江防线再次回到了以前的模样,然而,江南路的战局却是不容乐观。极乐圣教和东倭在没有给清风任何的机会,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攻打张苍雄和刘难尚重兵把守的江南路,而是直接杀向了淮水本土。本来就在扬州路瑞州养精蓄锐的极乐圣教明辉部,没有任何预兆的,就突然杀向了淮水寿州,正面硬撼张济世亲帅五万士兵把守的寿州城。
极乐圣教很显然是获知了淮水军队的布局信息,明辉的大军一路上绕过了淮水大军的防御阵地,直接击打在易攻难守的寿州城上。由于淮水路多是平坦的沃土,因此所建的城池也不像是北方的那样高大险峻。而由于缺少石料,因此这些城池的城墙都是碗面青砖里面包土。加上明辉有信息上的优势,在等到淮水五万士兵全部回防到了寿州城后,极乐大军居然一举将淮水将士围在了寿州城中,并且迅速破开了寿州的东面城门。
面对着两倍于己方的优势兵力和号称极乐四大名将之一的明辉,淮水将士们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风骨。五万将士最后是全部阵亡,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投降。不过他们的主将张济世可并不是一个能够以死殉国的有志向的人。明辉的大军刚刚才抵达寿州城,张济世就借口巡视防线化妆逃出了寿州,并且将寿州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副将张书静。不过也幸好如此,没有了他的瞎指挥之后,张书静这才能率领着五万将士浴血奋战,虽然全军覆没,但是至少给极乐明辉部造成了四万人的伤亡,并且硬生生的拖住了明辉三天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他给正在饶州奋战的张月婉赢得了至少三天的宝贵时间。如果这一战真的是由张济世指挥的话,可能连半天都支撑不了,寿州就已经完全陷落了。
就在明辉举兵西进的时候,极乐四将之一的燕悲歌也不甘寂寞,十万士兵是同时进袭淮水饶州的张月婉部。不过张月婉终究是三大世家中声名显著的后起之秀,如果不是身为女儿,她很有可能会与李萧漠一争十大英杰之首的位置。这个生平最恨自己不是男儿的嫡清公主,可不像是她的堂兄那样窝囊。她不仅有着出色的谋略,果敢的决断,而且在水战之上更是拥有常人难以比拟的天赋。凭借着手中的三万水师和三万陆军,借助着饶州河网密布的有利地形以及张家在这里数百年积淀的民心人脉,她是率领着大军节节抵抗,并且伺机反击。而张书静的与城俱亡,不仅给张月婉赢得了至少三天的宝贵时间,而且削弱了极乐圣教明辉部的后续攻击力,使得明辉和燕悲歌会师饶州的计划不得不因为明辉的巨大损失而破产。
极乐圣教之所以会举兵西进,固然是与军师兵恒定下的扩张策略有关,但是更重要的,却是淮水储备的粮食。淮水五州,尤其是东面的寿州和饶州,乃是清风仅次于大湖路的产粮基地。而极乐圣教现在控制的扬州路的人口不过是八百多万,由于战争的因素,大量的青壮年男子被编入了军队,这也就造成了大量的天地无人耕种。极乐圣教乃是借用的去年的那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旱灾起家的,自然也不会有多少粮食底子。而现在的极乐圣教,不仅要供应自己的近五十万大军的粮食所需,而且还要一并负责东倭三十万士兵的所需,这个担子自然是不轻。因此,淮水饶州堆积如山的粮草,也就称为了极乐圣教觊觎的首选。
在短短的几天里面,极乐圣教二十万大军就挥师西进淮水,而这个时候的淮水,除了张月婉指挥的六万士兵。居然在没有了一名正规军。而大河北岸的东北三国联军也是频繁调动,张苍宗虽然关心着家里的安全,不过他也不是一个不识大体的人。若是大河防线崩溃,淮水也必定不保。所以虽然是心如刀割,但是四万水师还是日夜不停的巡视着大河,以防东北三国钻了空子。然而这个时候,朝廷方面也没有及时援助淮水,淮水五州登时岌岌可危。
在朝廷方面尤其是辅政王和安永昌看来,淮水张家还是很有些底子的,张苍雄虽然明面上只有二十五万士兵,但是以淮水的潜力,至少能够将兵力扩张到四十万。可是自从开战以来,张苍雄一直都没有扩军,很显然是为了保存实力。现在淮水危急,张苍雄为了保住他的老巢,必然会拼尽一切力量。所以辅政王力主作壁上观,以逼出张苍雄的隐藏力量。
而已经返回了天都圣京的国师庞烨和司马当归都不赞同这个意见,他们坚持认为,张苍雄或许是有异心,但是现在国家破碎之际,大家应该是同舟共济才是。况且张苍雄现在还在江南路为了帝国而战,说到底,张家本土的兵力之所以会被抽空,全是因为张苍雄深明大义的领兵协防帝国的各条战线所致。而现在若是坐视淮水沦陷,那么必定会寒了张苍雄继续和朝廷合作之心。而同样,靖西王李铁鸣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恐怕也会因此而对和帝国的合作产生别的想法。最主要,张苍雄现在并不在淮水,张家就算准备的有后手,这样隐秘重大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张苍雄亲自坐镇淮水才能够实行。张月婉虽然甚有乃父风范,但是毕竟是女子,注定了要嫁出张家的。因此关于张家隐藏的力量,张月婉也许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却无法调动。而现在大河防线的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朝廷也不是没有能力支持淮水。现在的情况,只要将东方军团或是禁卫军团调入就能够解决问题。然而由于辅政王和安永昌坚持,导致英烈帝也变得犹豫不决。最终英烈帝还是默认了辅政王的这借刀杀人的举动,而对于张月婉的求援信是置之不理。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张月婉虽然愤怒,但是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全力应对起当前的局面。人在逆境之中的潜力乃是无限的,况且张月婉本来就是才华横溢之人。在她的指挥之下,六万士兵在饶州东部地区死死的拖住了燕悲歌的十万大军。燕悲歌并没有水师,而饶州地区又是河网密布,张月婉不断的利用手中的水师优势进行战略反击,或是骚扰或是偷袭燕悲歌的后勤辎重部队,甚至是率领精锐死士进行偷袭。燕悲歌这个石匠出生的彪悍汉子,虽然在战场上号称无敌,但是在面对着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却是寸步难行。
而前线大军在节节抵抗的时候,张月婉一边组织饶州的百姓西迁,一边组织淮水境内的大小船只将饶州堆积如山的粮食全部运走。面对着南面已经休整完毕的极乐明辉部和燕悲歌的十万大军,张苍雄的黄巾军团现在又陷在了江南路,张月婉虽然已经下令淮水平州组建战略预备队,但是她实在不敢保证情况在这样下去,淮水是否还能够坚守得住。想到这里,张月婉狠下心来,所有的粮食全部经由淮水支流汝河进入天都圣京的护城河,然后经由洛水通过大河运到了河套克州。反正昊天好歹还是自己的夫婿,便宜了别人还不如送给自己的夫君。
第135章 弃守江南
至于朝廷的方面,张月婉知道他们必定会不满,但是料想朝廷不敢将这些运送粮食的船只截下。昊天至情至性,现在朝廷又正需要昊天大军的帮助,自然不敢跟河套翻脸,因此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是也无可奈何。
在得到淮水的东部二州沦陷的事情之后,张苍雄是当场就喷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当初他率军进入江南的时候不是没想过淮水的本土防御有些薄弱,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这边是防守为主,而且朝廷方面也会在一边照应,他又是有心培养张济世,因此才亲自率领着黄巾军团南下。哪知道自己还没有将江南的地盘踩熟,淮水老家就差点被人一锅端了。
旁边的刘难尚是好一阵忙乱,这才把张苍雄给弄醒了过来。不过即使是在得到了张月婉还在饶州节节抵抗,并且已经将饶州的粮食财富全部转移到了河套的消息之后,张苍雄的脸色也没有变得多好。
而这个时候,朝廷上面也终于慌了,谁也没有想到淮水方面居然是如此的不禁打,而辅政王和安永昌也开始为之前的决议后悔起来。好在占领了寿州的明辉很显然是担心还在江南路的张苍雄抄了自己的后路,因此虽然占据了寿州,不过并没有向西面的平州扩张。
虽然寿州之战是有隐情的,但是张济世也确实是太脓包了一点。在他的指挥之下,居然轻易地让明辉的大军潜入了寿州腹地,然后将易攻难守的寿州城一举包围。在寿州危急的时候,张济世没有想过就地招募士兵和组织乡勇,居然是扔下大军自己化妆逃走。这样的废物,真的是将淮水张家的脸给丢完了。原本还算完整的防线,最终被极乐圣教硬生生的撕开了一个口子。当然,始作俑者还是益州路的世子宋君临。如果宋君临当时能够坚守住西江防线,那么欧阳靖忠就不会调回刘毕的五万水师。而若是大江的控制权还落在清风手中,那么极乐圣教就不敢这么嚣张的直接挥兵进入淮水。
而这个时候,大河北岸的东北三国联军在海西王子金宗彪的率领下,二十万大军已经通过东倭水师进入了扬州路境内,合同极乐大军平郎部的十万大军,对豫州路虎视眈眈,牢牢的牵制住了青龙东方和北方军团的兵力。天都圣京的龙骑禁卫军团已经是清风最后的预备力量,张月婉的手中虽然还有六万士兵,但是饶州的沦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此情况之下,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朝廷上面对着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在淮水和江南路之中进行抉择。江南路虽然还有二十余万大军,但是极乐圣教朱兆部就有十万大军,加上东倭加藤鹰的七万水师和东倭大将渡边下文整装待发的十五万东倭陆军,若想保住易攻难守的江南路,至少还需要二十万大军。但是现在清风唯一能够拿出二十万兵力的,就只有益州路的宋家和河套的昊天。只是宋家现在和朝廷明显不是在一条路上。而昊天虽然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大军现在根本无法赶到江南,因此协助防守江南也就成为了空话。但是江南路若失,帝国至少要丧失五成的民间财富和七成的赋税收入,帝国本来就已经濒临崩溃的财政也会更加的举步维艰。
但是相对于江南的财富,淮水现在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若是失去了淮水,那么天都圣京和秦川路就将在没有任何障碍的【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展现在极乐圣教的面前。若真的是这样,那在家族利益的驱使下,李铁鸣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抽回秦川路。那样天都圣京的压力也会更大,大河防线也是岌岌可危,而清风离亡国也不远了。
战事不等人。张月婉现在还在饶州苦苦支撑,明辉的大军已经北上准备和燕悲歌会师。张月婉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没有任何侥幸的机会。而若是等到饶州陷落之后这才做决定的话,恐怕极乐圣教已经借胜利之余威横扫淮水了。为此,英烈帝是连夜召见了辅政王、庞烨、安永昌和司马当归等人,在经过了一个夜晚的紧急磋商和痛苦的抉择时候,英烈帝终于决定弃守江南路。张苍雄立刻率领着黄巾军团北上,而刘难尚则是奉命掩护准备北上的百姓们迁徙。
张苍雄在接到命令之后,是毫不犹豫的通过了尚在朝廷控制之中的江南路潮州进入了淮水路平州,迅速稳定了当地的局势。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的张月婉终于松了口气,将饶州的变成了一块空城之后,终于撤退到了淮水首府丹州,与平州的张苍雄守望相助。
而刘难尚在接到命令之后,则是苦笑连连。朝廷让他掩护百姓北迁,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让他断后。只是他现在手中就只有五万士兵,以极乐圣教和东倭王朝的秉性,会让他这么容易的离开吗?不过刘难尚无论是出于一个军人的觉悟还是皇室人员的骄傲,他都不能违抗命令。在他的宣传告知之下,江南路的百姓是纷纷北迁。而在这些北迁的百姓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石鼓书院和名剑山庄两部分。名剑山庄和烟雨凝花宫乃是神州境内最大的武林门派,因为曾经有功于清风皇室,因此特许拥有【创建和谐家园】上万。江南重心北迁,名剑山庄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石鼓书院乃是帝国最有名望的私人书院,院主陆清流更是清风四大名儒之一。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即使是比起太师司马当归也是不遑多让。只是倭人并没有给予清风顺利撤退的机会,渡边下文的十五万大军是直接在潮州登陆,一举掐断了百姓北迁的道路。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他们却是有选择的放过了刘难尚的朱雀军团残部和名剑山庄的私兵。
面对着东倭兵强马壮的十五万士兵和巡游在大江之上的东倭水师,刘难尚和楚见焕无奈之下,只好顺着东倭暂时无力顾及的西面通道掩护着百姓进入了大湖路,然后在大湖路的洪州地区通过淮水张苍雄连夜组织的船只逃入了淮水。不过等到度过了大江,刘难尚这才发现,在自己掩护的百姓之中,居然没有石鼓书院的影子。后来询问了一下下面的将士,才知道石鼓书院的儒生们是一个没有北上。不过这时候的二人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辅政王已经下令楚见焕父子立刻率领着他的【创建和谐家园】前往天都圣京。名剑山庄和烟雨凝花宫的【创建和谐家园】向来是朝廷突击队的中坚,现在情况紧急,辅政王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忠实下属。而刘难尚则是奉命留在了淮水,一边协助张苍雄协防淮水,一边收容江南路北上的难民。
张苍雄和刘难尚的撤离,标志着朝廷正式放弃了江南路以及这里的一千五百万百姓。不过并非是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北撤,至少江南路的八万地方驻军就全部留了下来。
江南由于地方富裕,而且南人的体格较北方稍弱,因此江南路士兵的战斗力向来是帝国最末、而江南路的地方驻军更是被帝国称为鸡肋的脓包军队,养着是浪费军饷,但是解散了又有些可惜,毕竟这些都是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的士兵。然而在家乡遭受侵略的时候,江南路的士兵们也终于抛弃了自己身体上的柔弱和心态上的恐惧,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反抗东倭和极乐圣教的侵略之中。就这样,和石鼓之战并称为江南战役中最为悲壮的江州保卫战就此揭幕了。而在他们之前,则是石鼓书院三百名儒生和院主陆清流老先生的全体自焚。
石鼓书院位于江州城郊的石鼓山上,由于书院建立在这里,所以命名为石鼓书院。刘难尚的大军北上的时候,特地让人通知了书院的院主陆清流。不过这个老先生并没有接受安乐王的好意,而是明确的表示与江南共存亡。而在告诉了书院中的儒生们自己的这个决定之后,三百名儒生是义无反顾的站在了他的身边。在东倭的士兵踏上江南路的土地的时候,石鼓书院率先揭起了反抗异族的义旗。
不过石鼓书院的义军在全副武装的东倭和极乐圣教的面前,是太过的不堪一击。只是两天的功夫,渡边下文的大军就已经杀到了石鼓山下,然后将石鼓书院以及最后的数百名义军全部包围在了山上。
坦白地说,渡边下文还是很佩服这个石鼓书院的院主陆清流的。这个老人著书立说五十余年,门下的【创建和谐家园】不下万人。即使是在东倭,许多人也以是他的学生为荣。最为可贵的是,这个人是真正的坚信众人平等,在他的眼中,从来没有夷狄之分。而且他在这些天的表现,也足以让任何一个神州子民骄傲。所以在包围了石鼓山之后,渡边下文依然决定率领着部下亲自登山看望这个传说中的老人。
第136章 石鼓书院挽歌
石鼓山上,陆清流孤傲的站立的石鼓书院那高大的牌坊之下。这一面牌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乃是他的祖上建立石鼓书院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鼓舞。数百年的风雨,在这高大的牌坊上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陆清流自己也没有辜负祖辈的期望。石鼓书院在他的手中,不仅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了清风最大的私人书院。不过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今天走到了尽头。牌坊依旧高达,但是后面的石鼓书院已经陷入了火海之中。这是东倭在攻山的时候所纵的大火,而当时书院上下全部都在奋起抵抗,自然没有人去救火。而现在,似乎也没有救火的必要了。
站在他的身后的,乃是石鼓书院留下来的数百名儒生。最开始时的三百学生,现在只剩下了两百不到,而且还是个个带伤。不过他们的眼神还是一般的坚毅,脊梁还是一般的笔直。在他们的脸上,有过伤痛,有过哀婉,但是绝对没有畏惧。他们就那样笔直的站在老人的身后,神情坚定的恍如一座座花岗石雕像。
渡边下文一眼就认出了老人的身影。看着老人那尽量挺得笔直的身子,渡边下文突然深深的鞠了一躬。不过陆清流只是朝着身边侧了侧,让过了他这一鞠躬。
“想来这位就是陆清流老先生了,东倭王朝陆军大将渡边下文拜见。”渡边下文工工整整的再鞠了一躬说道。
“不用,老夫可受不起你的礼节。”陆清流冷冷地说道。
“八噶!”渡边下文的副将茅侧四郎顿时大声喝道。在这里的不仅有东倭士兵,而且还有极乐圣教的朱兆部,东倭的威风,可不能这样被老人折损。
陆清流只是轻蔑地看了茅侧四郎一眼,这才转过头来看着身前的渡边下文,然后孤傲地说道:“阁下,就应该是那倭寇了吧!”
“你!”渡边下文脸色一变,不过他的涵养终究不是茅侧四郎能够比拟的,心中虽然愤怒,不过嘴上仍然彬彬有礼地说道:“老先生误会了,我们乃是东倭王朝的士兵,并非是倭寇。”
“士兵?那么也就是倭寇了,入则为兵,出则为寇,这又有什么分别?”陆清流冷冷地说道。
渡边下文脸上一烫,嘴上却是说道:“倭寇乃是清风皇室对于我们东倭武士的污蔑,我东倭治军严谨,又岂能以寇形容?”
“治军严谨?哈哈!你东倭素来横行东海无恶不作,近日登陆我江南之后更是烧杀抢劫奸【创建和谐家园】杀,这还叫做治军严谨?”老人哈哈一笑说道,眼中却满是轻蔑和鄙视。
渡边下文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些部下是什么德行,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够承认,于是狡辩着说道:“老先生,现在是两国交兵,战火波及有所误伤乃是难免的事情。”
陆清流微微昂起了头:“误伤?那你东倭在我神州的土地上杀人百万奸淫抢掠这些也都是误伤吗?你东倭登陆我江南路不过五天,然而五天的时间,数百万百姓惨死于你们的屠刀之下,无数的妇女被你们奸淫侮辱,我神州数百年积淀之财富被你们抢掠焚烧一空,这些也都是误伤?阁下,你看看你们这些日子来的所作所为,还在人伦之术吗?还知道道德廉耻吗?我骂你们一声衣冠禽兽,都害怕侮辱了兽类的天性,你们,禽兽不如啊!”
“你!”渡边下文这下脸上挂不住了,右手也已经放在了指挥刀上。
“难道不是吗?阁下你仔细看看,你东倭的衣食住行,东倭的语言风俗,哪一样不带有我天朝的印记?阁下既然知道我陆某人,那么想必也知道我天朝的历史。想我汉唐盛世之时,我天朝是如何的对待尔等?何曾失过礼数,又何曾有过倚强凌弱?东倭每有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我天朝也是倾力扶持。可是现在,你东倭居然趁着我天朝衰弱之时,不仅抢掠我天朝的文物财富,而且奸【创建和谐家园】杀无恶不作。东海三千里海岸线,全部化作废墟,两路两千万百姓,惨遭国破家亡之祸。我天朝数百年之积淀,为你付之一炬。阁下的如此行径,还在人伦之术吗?阁下的如此作为,不仅寒了我天朝百姓之心,而且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祸根!阁下难道忘记了,我们乃是一衣带水的友邦啊!但是尔等今日的所作所为,完全把我厚德友邦当作了牛羊一般的宰割,我天朝子民数以亿万计,你杀的完吗?”
“东倭王朝,地不过八百里,民不过六百万,史不过五百年。而我天朝广袤万里,拥民上亿。自轩辕大帝崛起于洪荒之中,迄今为止已经数千年。想我天朝的铁骑曾经踏遍了整个大陆,我神州的文明一直领袖着整个时代。如此辉煌的一个文明,如此古老的一个国度,如此伟大的一个民族,又岂是你东海之上的一群倭寇所能够比拟的?阁下今天能够趁着我族衰弱之时逞一时之威。但是阁下你不要忘记了,我天朝也曾有过汉唐盛世!我天朝虽然讲究厚德待人以德报怨,但是两千万子民的血海深仇,我神州子民誓不能忘记!我神州必有再次崛起的一天,等到那天,就算尔等是孤悬海外,我天朝也必将将其踏为粉碎。神州子民的鲜血绝对不会白流,我神州百姓的脊梁也断不会对着外族弯曲。我石鼓今日之难,不过是举院俱焚,但是你何曾看见有半个卑躬屈膝的天朝子民?”
看着渡边下文那变得越来越难看的表情和朱兆那涨红的面孔,老人只是哈哈一笑,举起拐杖,指着对面的渡边下文说道:“倭贼,你给老夫记住了,杀人者人恒杀之。泱泱天朝的千年声威绝对不容侵犯,千百万百姓的生命也不会无辜埋葬,当我神州再次奋发的时候,就是你东倭族灭之时。凡犯我天朝天威者,虽穷搜天下,必定诛之。凡辱我天朝盛名者,以一生之力,必定诛之!”
说完,老人再不理会脸色发青的渡边下文等人,而是径直走进了书院的大门之中,然后熊熊大火顿时就将老人的身影吞噬。而这个时候,原本站在他身后的数百名儒生也是毫不犹豫的跟了进去。他们宁死,也不愿意辱没了身为天朝子民的气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今天朝正是如此,如果神州还缺少一把火种,那他们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燃烧。
渡边下文和身后的东倭将士们则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们实在无法理解石鼓书院上下的这一番作为,在他们看来,成王败寇,胜利的时候就需要耀武扬威予取予求,奸淫掠杀烧杀抢劫乃是最好的显示战绩的方式。失败了的时候就应该臣服在强者的脚下,哪怕是做一条狗也不是不可以。至于陆清流等人表现出来的骨气,那和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一些。
而极乐圣教的朱兆见状,泪水突然间模糊了他的双眼,民族、气节,这些已经沉淀在他的脑海深处的词汇突然间浮现在了他的心中。看着书院那高大的牌坊以及已经蔓延到整座石鼓山的熊熊大火,朱兆似乎听见了天朝那已经沉寂了上百年的激昂的呼唤,看见了那踏遍整个大陆的不倒的旌旗,感受到了一个天朝百姓应有的骄傲和尊严,突然间,他甚至有了一种想要下跪的冲动。
只是,他也明白,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当他跟着教主和军师在扬州路举起旗帜的时候,他就已经他上了一条不归路,成王败寇。他,明辉,平郎,燕悲歌,他们不是不爱这个民族,不是不爱这片土地。当东倭的武士在这里奸淫掠杀的时候,他也有过悲愤,有过冲动,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他,已经没有了回头的路。
就在石鼓书院举院俱焚的时候,江州保卫战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其实江州保卫战的时间并不算长,前前后后也不过是九天的时间。这固然与江南城池大都易攻难守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兵力和战斗力上的差距。面对着东倭渡边下文十五万东倭将士和极乐朱兆十万士兵的围攻,江南路驻军指挥使关培德是寸步不让。而江州城中的两百多万百姓在这个时候也是踊跃支持。九天下来,八万驻军连同指挥使关培德在内,是全部殉城。关培德更是被愤怒的渡边下文下令大卸八块,尸骨挂在江州城的八个城门上示众。
而在这九天之中,至少有二十万江州男儿战死在城墙之上,城破之后,数万名妇女在无可奈何之下,居然选择了【创建和谐家园】以保全自己的贞洁。不过江州城的坚决抵抗,也给东倭极乐联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东倭十五万士兵参与了江州之战,但是最后能够退下战场的士兵不过八万,其中还有不少是重伤。渡边下文自己甚至都在战斗之中被一支流失夺走了一只耳朵。朱兆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不过战死的士兵依然高达三万。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渡边下文甚至在怀疑自己这样继续进攻下去是否有价值,而这么大的损失,自己是否承受得起。不过他最终还是笑到了最后,但这是在将加藤鹰的水师抽调上来,当作陆军使用之后才攻破的城墙。
而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巨大的损失的渡边下文自然是怒不可遏,加上那天在石鼓书院所受的侮辱,他更是习惯性的选择了屠城作为发泄的手段。在血洗了江州城后,理智上已经失去了控制的东倭和极乐联军更是将奸淫掠杀的范围自动的扩展到了整个江南路的范围。
于是,在清风皇室的有心无力,在益州路宋家的作壁上观,在靖南公欧阳靖忠的悲愤哀叹,在河套昊天的鞭长莫及之下,江南路完全成为了东倭士兵和极乐圣教的士兵发泄【创建和谐家园】的人间地狱。每一天,每一分钟,江南路的土地上都在发生着【创建和谐家园】、抢劫、纵火和无尽的杀掠。江南路的一千五百万百姓,清风帝国三百年辛苦的积淀,在东倭和极乐圣教的共同揉捏之下,全部化为乌有。
µÚ137Õ ÐÁð¨µÄÃØÃÜ
河套。
在得到了江南沦陷的事情之后,本来齐聚于延州的河套高层们是集体震动了。在冠英深夜敲开了昊天的卧室之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凡是现在还在延州的河套高层都昊天的亲卫队通知到了议事大厅【创建和谐家园】。等到血杀骆祥等人风风火火的赶到的时候,昊天已经一脸铁青的坐在了主位上,而他身边坐着的却是雪倾城。
骆祥的心中微微一奇,自从辛皎到达河套之后,昊天的一切起居都是由辛皎负责,而辛皎的房间,也是最靠近昊天卧室的一个。以前不管有什么事情,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辛皎还在靖北侯府中,那么无论昊天做什么事情,辛皎都必然是雷打不动的站在昊天的身后。可是今天晚上,不仅仅是辛皎没有出现,而且天意也不见人影。如果说今天晚上昊天是在和雪倾城同房,所以雪倾城出现在他的身边,那么天意了?这种大事,昊天不可能不通知天意,而天意也不会不到的,她现在去哪里了?
昊天也不知道天意现在在哪里,他刚才已经通知了天意,不过天意在接到消息之后,只是沉吟了一下,便走出了闺房。而昊天当时也心急火燎的,自然也就没有注意到天意去了何处。不过昊天可以肯定的是,天意现在必定是安全的。她现在还没有出现,只能说她确实有事情要忙。
天意现在确实是有事情,而辛皎之所以没有出现,也正是因为天意突然来到了她的房中。
¡¡¡¡¡°´ó½ã£¬ÓÐʲôÊÂÇéÂ𣿡±ÐÁð¨ºÃÆæµØÎʵ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