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另外一个提拔则是震惊级别。一个名叫陈哲的18岁孩子当上了总参谋部技术部的部长,参谋部现在的四位部长,作战训练部部长韦昌荣、作战部部长何成格、后勤部部长林阿生,都是老兄弟。可一个18岁的孩子竟然能和他们同为部长,而且陈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战功,他只是在诸多科学考试中成绩不错,就这么一家伙当了部长。张应宸对此根本不敢相信。
在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后也会变成事实,一时间各种新人不断冒出。张应宸甚至生出一种物非人非的感觉来。此时距离韦泽带了一个两25名兄弟袭击清军运粮队不过半年而已,张应宸还能轻松的回想起那时候这么一小队人马在大瑶山艰苦跋涉的细节来。那时候张应宸完全想不到不过是半年时间,眼下这么一支部队就完全变了。
这种感觉也只是张应宸自己的感觉而已,此时他也忙的够呛。原本不到两千的部队扩充到了四千人,四个师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后勤部队后,作为后勤部队的第四师就变成了标准作战部队。每个师都有一千兵力,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突出永安时候的三百核心部队稀释到这个规模的部队中,根本是连个影都看不到了。
整编、训练、打军棍、文化教育。第一师麾下的教导旅大量人都撒出去到各个部队当伍长去了,但是好歹有教导旅作为底子,张应宸算是把一整套体制勉强给搭建起来。其他部队都是忙的四脚朝天。
从7月19日韦泽下令建立新体系之后,过去了整整半个月之后,这支部队才算是初步有了点模样。
等把这些事情弄完之后,张应宸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韦泽的部队经过打仗、训练、扩军、重编,这么多事情到现在也好歹办完了。可太平军在道州总部却一直没有动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8月5日的例行军事会议上,张应宸提出了这个问题。
此时扩编后的军事会议规模打了四五倍之多,与会的人包括总参谋部的一众部长,各个师的师帅与参谋长,加上教导旅旅长,军队的随军学校的校长,这帮人都列席会议。原本七八个人的会议,此时已经有二十号之多。
大伙对这个问题也有些不解,不过韦昌荣倒是说出了大伙的心里话,“咱们需要这个时间,东王他们也给了咱们这个时间。挺好的事情么。”
毕竟是当过参谋长的人,挨骂遭抱怨多了,张应宸心也比较细。“咱们又不会在这道州一直待下去,这总得有个动静吧。”
韦昌荣答道:“这才半个月,想把部队都练到打灌阳时候的兵,怎么都得两三个月才行。你看看新加入的这些兄弟,吃起饭来跟饿鬼一样。指望他们能够好好打仗,没几个月饱饭可是不够。”
这话说完,一众兄弟们都大笑起来。大伙从永安跟着韦泽打仗,一路上虽然辛苦,却总是能吃得饱。不少兄弟在韦泽军中吃肉的次数,只怕比他们以前吃肉总数都多些。这从气色上就能看出来,老兄弟们气色红润,一瞅就是精气十足的模样。新兄弟们看着就干瘦干瘦的,训练中,老兄弟们体力与精力更加充足。
“这就是养兵吧?”胡成和也笑道。他的作战部负责战斗,其实就是把张应宸当参谋长时候的参谋部职责全部接过来,部队的战斗能力中,体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能把大家的体力养起来,这实在是太重要的部分。
韦泽不想把这个问题岔开,他说道:“张师帅说得对,道州那边只怕最近也会有新命令下来,不会让咱们就这么安然训练。大伙现在就赶紧准备,有的仗可打了。”
韦泽定了调子,部队开始强化行军秩序的训练。有过突出永安以及南下梧州之后再拐回来追赶大队的经验之后,大家都非常了解行军能力对部队的影响。
会议散了之后,大家都回去安排自己部队的工作。然而到了中午时分,韦泽突然命令各部队指挥官【创建和谐家园】。大家赶到司令部之后,韦泽说道:“据新情报,灌阳的清军不知死活,准备来打江华与永明。”
这些日子,韦泽的部队也不是干守在城内调整部队,训练新兵。情报部门也在全力工作,有了大量新加入部队的当地战士,情报网营运的非常顺畅。经过调查,韦泽他们已经知道在灌阳的清军乃是江忠源的部队。被韦泽打败之后,江忠源却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整顿部队,两天后再次靠近灌阳。那时候韦泽已经带着部队离开灌阳跑路了,江忠源很轻松的“收复灌阳”。
“那个江忠源就没接受上次的教训么?他要是想当刘长清,我们成全他好了!”第三师师长柯贡禹说道,“他们出了灌阳城,我们两个师在正面顶住江忠源,一个师走山路绕到江忠源背后,两相夹击,我就不信这家伙不死。”
经过军事训练以及实战之后,大伙对很多基本战术根本不用细想,随便就能拎出一个看似颇为可行的计划出来。
胡成和说道:“根据情报,这次张国梁也从全州过来与江忠源汇合。清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江忠源一支部队而已。”
韦泽他们夺取了全州,原本是要走永州然后南下道州的张国梁部队,在钦差塞尚阿的严令下西进“重夺全州”,重夺全州之后,张国梁没有动摊,就留下来守全州。看来他们现在是在塞尚阿的命令下行动起来。
现在韦泽的部队刚重整,各部队都试过,新兵根本不可能按照鼓点顺畅的走出去半里地。甚至连报数,根据命令左右转这些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完成。能打仗的还是老部队,这两支清军总数有四五千人之多,若是合兵一处的话,单凭老部队不可能一口吃下这两支清军。这仗该怎么打?想到这里,大伙也都沉默下来。
张应宸忍不住说道:“既然清军这么多人都在盯着咱们,道州那边的清军数量可就减少很多。既然道州那边早就说要打长沙,趁着清军这么调动,也该动手了。此时不动,这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动?”
到自己打仗的时候,张应宸却偏偏提了道州那边。不少兄弟都用很不友好的视线看着张应宸。张应宸瞅着大家的目光,心里头有点后悔。但是这话已经说出来了,他也收不回去。张应宸只能闭上嘴,暂时沉默下来。
第22章 道州盘桓(二十二)
会议讨论出来的结果暂时是先不搭理江忠源,该训练的训练,该准备的准备。会议结束之后,韦泽叫上韦昌荣与张应宸开了个小会。
¡¡¡¡¡°Ó¦å·£¬Õâʦ˧µ±µÄϰ¹ßô£¿¡±Î¤ÔóºÍÑÕÔÃÉ«µÄÎʵÀ¡£
¡¡¡¡ÕÅӦ巵±È»¾õµÃºÜ²»Ï°¹ß£¬¿´ÁË¿´Î¤ÔóµÄÁ³É«£¬ÕÅӦ巷óÑܵØËµµÀ£º¡°Ø©Ï࣬»¹ÄÜ×öµÃÀ´¡£¡±
韦泽拍拍身边的凳子,让张应宸挨着他坐下。然后说道:“应宸,我们一起出生入死,这二十几个老兄弟中间,我最看好的就是你、昌荣,还有林阿生兄弟。现在他们两个都干的很好,领兵带队也好,还是在总参谋部也好,都干的挺开心。我看着你干的不开心,我就想和你聊聊天,不管事情多辛苦,总不能让自家兄弟受委屈吧。”
这话说的体贴,张应宸觉得心里头暖暖的,他连忙说道:“丞相,我也没觉得委屈,只是觉得咱们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坐,坐!”韦泽先让张应宸坐下,这才问道:“有何不一样的?”
见韦泽态度和蔼,张应宸也索性说了心里话,“丞相,我是觉得你有点偏心。咱们老兄弟里头是有些学东西没新兄弟快,可你这又是建总参谋部,又是调动。这老兄弟们说话就没以前算话了。”
¡¡¡¡ÌýÍêÕÅӦ巵ı§Ô¹£¬Î¤Ôó¸ÉЦ×ŰڰÚÊÖ£¬¡°Ó¦å·£¬ÎÒÕâ²»ÊÇÈÃÄãÌæÀÏÐÖµÜÃÇ´ò±§²»Æ½£¬ÎÒÎʵÄÊÇÓÐʲôÈÃÄã¾õµÃ²»¸ßÐ˵ġ£¡±
张应宸仔细想想,却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高兴的,他只是觉得很失落的感觉。半年前跟着韦泽的时候,张应宸可是觉得自己以认路辨方向的能耐在韦泽军中独一份。现在有这方面天份的兄弟们越来越多,而且韦泽定下的规矩里头,选拔起来的兄弟和张应宸都没啥关系。就连张应宸这个参谋长,也轻而易举的被剥夺。原本的侦察部队与参谋人员分到各个部队里头,转眼就和张应宸没了关系。
而韦昌荣也好,胡成和也好,甚至很多新来的兄弟,都是越做官越大,部下越来越多。就他张应宸一个,没有了自己的本部人马,倒是大有孤家寡人的意思了。
正在张应宸心里头觉得一阵阵悲凉,韦昌荣忍不住开口了,“应宸,你要是觉得这帮老兄弟们都有了自己的手下,就你一个人现在什么都没落住,那你可就想错了。咱们在永安的时候,总共才300人。现在你一个人就领了一千兵马,这都全军的四分之一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话说的挺冲,张应宸也激动起来,“你让我领这么多人,我还不愿意呢!我就想领着原来参谋部的那点子人马。”
这一看两人又要吵起来了,韦泽就觉得头晕,他很不擅长处理这种事情,而且韦泽觉得若是工作感到困苦倒没什么,可工作干到完全不开心,那就真得调整职务了。更别说张应宸这等高级军官,必须得对自己的职务很有热情才行。“行了行了,别吵了!应宸,你说个实话,你到底想做什么?”
张应宸思索片刻,这才答道:“丞相,我就想跟着你。跟着你,干什么都行!”
韦泽对此有些不解,难道张应宸还是只想做个近臣不成?或者是张应宸对现在的组织体系不适应,所以没办法融入新制度里头?
但是张应宸发话了,韦泽也不能不尊重张应宸的意思,他说道:“那这样吧,我现在要建设一个组织部,负责的就是各级军官的考核、升迁。这需要咱们老兄弟坐镇,原本我还真找不到老兄弟来做这个,若是应宸你愿意的话,那就先来干这个。你看如何。”
张应宸询问了韦泽一番,然后发现这个组织部是管官的,立刻满口答应,“我愿意干这个!”
韦昌荣都气乐了,他忍不住嘲笑了张应宸这想管人都到了迷糊的地步。可张应宸听完之后完全不在乎的模样,“我就是想管当官的!”对这魔障般的态度,韦昌荣也只能任由张应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暂时理顺了内部问题,韦泽终于把心思放到了作战上。很快,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参谋部作战科拿出了一个计划,如果江忠源与张国梁两人一味的进逼江华与永明,那么韦泽就与罗大纲一起出兵,打一次包围歼灭战。
可等到8月6日,没等韦泽对部队上层做出进一步的调整,韦泽就接到了太平军最高指挥官杨秀清的命令。命令中要求韦泽与罗大纲合兵一处,以最快速度赶回道州。
“张师帅果然猜对了!”教导旅旅帅柯贡禹颇为讶异地说道,“丞相,我们现在怎么办?”
“东王有令,我等自然是要遵从。不过咱们也不能让清妖这么简单的就跟着咱们走。”韦泽与林凤祥一起有过些讨论,他倒很赞同林凤祥提出的一些看法。“我们现在选一支精锐部队,走山路到灌阳去吓唬清妖一下,让他们觉得咱们又准备打灌阳。他们死守灌阳的时候,我们也好从容撤兵。”
¡¡¡¡Î¤Ôó»°Òô·ÅÂ䣬ÕÅÓ¦å·¾ÍÆðÉí˵µÀ£º¡°ÎÒÔ¸Òâ´ø¶Ó³ö±ø£¡¡±
仔细打量张应宸,只见他脸上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也不太敢直视韦泽。韦泽倒是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头,看来张应宸是不再闹情绪,准备老老实实在第一师当他的师帅。韦泽对张应宸的想法自然是非常高兴,部队里头核心成员闹起别扭来,韦泽真的非常不好处理。
“我觉得这不行?时间上来不及。”胡成和说道,“派一支部队去佯攻灌阳,派少了没用,派多走得慢。在山里头一来一回最少一天,吓唬一下清妖还得一天。耽误了这两天,后面的兄弟再追,只怕是追不上队伍了。若是想打那帮清妖的话,不如就在撤退的道路上设下埋伏,把清妖引进包围圈歼灭。按照作战计划制作条例,这么打更合算。”
韦泽不仅在作战技术上制定条例,如何制定作战计划,也有相应的条例。毕竟这是一支全新的部队,完全不用指望这支部队有深厚的战争经验。依靠现有的知识、经验来制作非常刻板的计划虽然看着没效率,却也是个办法。至少不会出现什么拍脑袋的事情。
而且胡成和提出的建议中规中矩的,即便谈不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也不能称为是昏招。大伙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找不出反对意见,就通过了胡成和的建议。
有了方向,后面的事情就开始办起来。在哪里设伏,如何引诱清军快速追击。讨论了一番之后,总参谋部决定了作战方案。
8月7日,江忠源的部队非常谨慎的到了江华县县城外。却见县城城门大开,城头上空无一人。这局面看着非常熟悉,江忠源带队第三次接近灌阳的时候,灌阳城就是这么一个模样。
“派人去看看!”江忠源命道。现在这位满清的知府再也没有小觑太平军的心思,灌阳城下的那次败仗给他留下铭心刻骨的印象。双方堂堂正正摆开阵仗,官军被逆匪打得如落花流水。广西清军大多数都败给过太平军,江忠源却是罕见的能够在战斗中胜利的清军。正因为杀过近千太平军,江忠源也得到了今天的地位。
江忠源对自己颇有信心,这信心就是建立在对太平军的数次胜绩之上的。灌阳的惨败,把江忠源的信心打得粉碎。这些日子以来他反复回想当时的战斗,思冥想能够获胜的办法。面对看似不设防的永明县城,江忠源很是谨慎。
一小队清军向着大开的城门靠了过去,刚到城门前,却见城墙上猛然站起了十几个人,一通火枪就打了下来。这准头实在不怎么样,十几个人集结火力,只打伤了一名清军。剩下的清军吓得哇哇叫着从城门口前逃回了江忠源的队伍这边。
江忠源集中注意力看着城头,却见那群束发太平军弯下腰躲在了城墙垛口背后。回想起上次战斗中遭到炮击的事情,江忠源举起了手,命道:“退!”
楚勇们按照江忠源的命令,迅速退开了老远。
三个小时之后,韦泽得到了这个消息。在城头上的部队是新组建的侦察部队,战士们十分机灵,看江忠源没有下令猛攻永明县城,他们立刻弯下腰从城头撤退了。
“不顺利啊!”韦泽对作战部的兄弟们说道。
作战部部长胡成和挠了挠头,总参谋部也考虑过发生这样局面的可能性。如果部队与清军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行军距离的话,再干巴巴的埋伏就不合适了。胡成和建议道:“丞相,咱们撤吧。这些侦察部队的兄弟们腿脚快,清军跑不过他们的。和大队拉的太远,反倒是没必要。”
此时大队人马都已经走了将近四个小时了,韦泽也觉得这么傻呼呼的干等没什么意义。原本战斗计划中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诱敌,如果江忠源遇到阻击之后,立刻派遣大队追过来,那才叫做诱敌。现在这个基本条件并不存在,整个作战计划也得调整。
“撤吧!”韦泽下了命令。等部队从各埋伏地点撤到路上,远远放在后面的侦查部队也没有传过来清军追击的消息。
在部队开始行进的时候,韦泽忍不住扭头往后看了看。瞅着空无一人的道路,韦泽带着自私自利者失望时特有的酸味说道:“江忠源学聪明了!”
第23章 战长沙(一)
在江华与永明扩军的不仅仅是韦泽的部队,罗大纲的部队也招收到不少人。原本他不到500的人马现在也扩充到了千余人。1852年8月8日,两部共五千余人回到道州水南门一带加入了太平军的阵列。整个道州的局面就完全变了。
在道州待了快两个月,太平军主力也招收一部分投军的湘南百姓,战斗部队从将近一万变成了一万两千多人。加上回来的这五千多人,青壮总数接近一万八千。
清军也不是瞎子,这么五千多人加入太平军大队,原本做势准备进攻道州的各路清军都开始转而防御,生怕自己贸然进军时候遭到太平军主力的突然打击。这种谨慎恰恰中了杨秀清的圈套,在搞疑兵方面,杨秀清可比韦泽强出去太多。看到部队调动已经吓唬住了清军,杨秀清命令太平军各部队10日偷偷脱离道州,向东行进。
军事会议上,杨秀清公布了作战计划,和突出永安一样,此次行军时分也选择三更天。韦泽作为西王萧朝贵的部下,在全军的第二阵,第一阵是萧朝贵的先锋官林凤祥。
不用在中军伺候洪秀全,韦泽心里面是说不出的高兴。然而这高兴劲只持续了片刻,洪秀全说道:“韦丞相,听说你带了不少骡马大车回来。这些骡马大车调入中军。”
“中军,不是后军么?”韦泽试探着问道。
“就是调到中军。”洪秀全有些奇怪地答道。
你妈了个X!韦泽低下头,心中怒骂道。韦泽是用这些骡马大车运输火炮与后勤装备,他自然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使用。当然,这次回来的路上韦泽也想过自己这些骡马大车只怕是要被弄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骡马大车是现在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他一支下面的部队不可能独占这么好的资源。
既然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些运输工具,韦泽就希望骡马大车能用在后军上。后军中有大量妇孺老人,对于21世纪的中国青年来说,优先保护妇孺儿童是新中国的传统,这是缔造新中国的那支伟大军队的光荣所在。如果有什么能够让韦泽心中不至于有埋怨,那就只有这些奉献出的东西是用来帮助弱者。
如果是在清军里面,韦泽根本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满清那封建体制讲的就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压迫,讲强者为弱者奉献?洗洗睡吧,在满清体制中,强者就是要压迫弱者,吞噬弱者。不这么做的才是另类,会被满清体制给粉碎的。
然而韦泽对太平天国还是有些期待,无论如何,这个新的政权比满清强的多。至少能提出不少类似平等的倡议。
韦泽毕竟经历过永安的雨夜,被洪秀全剥夺了蓑衣之后,他就对洪秀全没了什么信心。但是这次韦泽还是有些忍不住,他接着说道:“后军中有不少老人孩子,用骡马大车运他们的话……”
洪秀全深深皱起了眉头,“诸王家眷都在中军,这些车马运送他们只怕还不够。哪里能给后军用!”
韦泽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韦泽身为21世纪的人,他所处的中国经历了快速工业化,经历过砸碎封建制度。那是个属下在水灾中伺候一下上司,上了新闻就要都被罢免的时代。哪怕是封建残余再沉渣泛起,特权也不敢公然声称自己拥有特权就是正确的。
若是洪秀全这个货色生在韦泽所在的时代,早就有多远滚多远了。对这样的人,韦泽实在是非常讨厌。
洪秀全也不傻,韦泽的脸色难看,这可不是下属对待天王的态度。他的眼中也有了寒意。
韦泽皱起眉头,然后有些为难地说道:“属下是觉得,这后队行动慢,若是能让他们走的快些,咱们大队人马也能走的快。这岂不是……”
“韦泽!天王让你交出骡马大车,你这是不愿意么?”东王杨秀清用非常严厉的语气说道。
“属下绝对没有不愿意!”韦泽立刻答道。
“既然没有不愿意,你这么絮絮叨叨说这么多作甚?”杨秀清呵斥着韦泽,“你那才带了一点子骡马大车,给了后队,后队也快不起来!你这胡思乱想的,真是小孩子气!”
杨秀清这就是给韦泽台阶下,小孩子气与杵逆天王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孩子气发作,骂两句就行了。杵逆天王那可是死罪。韦泽本来就已经转变了自己说话的方向,有杨秀清给机会,他立刻答道:“属下想错了!一会儿属下马上就把骡马大车交给中军!”
洪秀全听了杨秀清的斥责与韦泽的回应,他哼了一声,也没有继续追究此事。
等会议散了,洪秀全自然是先离席。北王韦昌辉对韦泽说道:“韦兄弟,你若是在全州的时候能够弄回来些轿子就好了。若是你带了些轿子,只怕还能向天王说说,给自己留下点骡马大车。”
韦泽心里头厌恶,脸上倒是浮起了笑容。韦昌辉这话不是有什么恶意,而是在善意的提醒着韦泽。蓑衣渡之战失败后,太平军抛下了全部辎重进兵永州。韦泽重夺全州的时候,看到不少清军缴获的轿子什么的。韦泽自己就没想过自己坐轿,而且轿子对行军也没啥帮助,所以他撤兵的时候根本没有带那些轿子。
韦昌辉的意思韦泽也明白,韦昌辉是以为韦泽想给自己留下些骡马大车。如果韦泽早些时候能想到这点,他从全州运回些轿子,就能让洪秀全开心。毕竟洪天王是个讲自己排场的人,在从全州到永州路上,没了大量轿子,天王的36个老婆只怕也谈不上什么排场。韦泽亲眼见到的中军里头,可没有突出永安时候的大量车马轿子。如果韦泽能让洪秀全开心,他再申请给自己留东西,也很容易得到洪秀全的认可。
只是知道这些,与韦泽会这么做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北王韦昌辉也是善意的提醒,韦泽可不能不识好歹。向韦昌辉道谢之后,韦泽也就把此事给敷衍过去了。
出议事厅的时候,西王萧朝贵与韦泽并肩而出,看到周围没了别人。萧朝贵笑道:“韦兄弟,天王总得有些排场。东王说你说得对,你还是孩子气!”
韦泽心中自然是不爽,当年长征的时候,红军领导人们自己两条腿走路,没有骡马大车,更没有轿子。可那场人类史上空前的行军,最终走出的是能够改变中国震撼世界的队伍。韦泽看过一个访谈,张闻天的夫人说起长征时候,张闻天重病,然后老太太说:“部队让抬夫抬着他!”
看完那纪录片之后,韦泽算是知道为什么张闻天的夫人在党内不受待见了。长征途中有个屁的抬夫啊!那都是革命同志,周总理当时对自己病重时候照顾他的同志大为感谢,可这革命同志到了张闻天夫人嘴里,就成了“抬夫”,就这自以为人上人的家伙,能被待见才有鬼呢!
心中虽然不爽,韦泽却也不能不感激西王萧朝贵对自己的爱护。毕竟韦泽不过是个小小的丞相而已,天王洪秀全要是对付韦泽,那容易的很。在韦泽有能力收拾洪秀全之前,他得先保护好自己。
所以韦泽对萧朝贵拱手行礼,“属下绝对不会再让西王为难。”
韦泽倒也没按什么好心,不把西王萧朝贵给牵连进来,他心里头也不爽。
萧朝贵笑起来,“韦兄弟!你啊,就是孩子气!”
不管怎么不爽,此次离开道州也需要竭尽全力。韦泽安排好了部队,有专门安排了抬大炮的部队。几十斤的大炮还好些,四人抬就足够了。而韦泽部队中还有些400多斤的大炮,长途行军中,就得12人抬不可了。制作抬大炮的工具,并且安排人手,可不是小事。
整个9、10两天,韦泽所有精力都花在准备行军之上。到了10日晚上三更,林凤祥的先锋部队出发,没多久,韦泽就接到军令开拔。昏暗月色下,韦泽想起了突出永安时候的夜晚,那是个大雨倾盆的夜晚,但是在山中行军,偶尔雨停的时候,比较薄的云彩间竟然还有那么一丝朦胧的月光。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是半年前,但是韦泽总是忘不掉那隐约的月光。
收回了这丝念头,韦泽说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