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血中华》-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仔细的观察着对面太平军的阵形,江忠源发现这支太平军的部队极为整齐,每一个作战单位都是百人队。长长的一排摆开之后,却是看不到后面的布置了。这点与清军倒是大不相同,清军的部队一般以两三百人为一个单位,所以部队没办法排出非常漂亮的方阵。

        不过也想不了那么多,江忠源命令后队的火炮推到前线开始对太平军的部队开始射击。可没等江忠源的炮兵们把大炮扛上前线,太平军的阵线最前面就已经出现了阵阵硝烟,炮弹呼啸着向江忠源的阵列中飞来。

        因为是快速行军,江忠源自然不可能携带数千斤的大炮,六七百斤的大炮也没办法携带。他带的都是几十斤一百多斤的小炮,这等炮根本不可能打出去三里地。然而对面太平军的火炮看着不甚大,射程却是极远,炮弹顷刻就飞过了三里地,直接砸进了江忠源的队伍中。

        十几枚炮弹所到之处立刻就是血肉横飞,转眼间清军就被打死打伤五六十人。惨叫声,嚎哭声,在江忠源的阵列中响成一片。但这只是开始,太平军以极快的速度,连续三发射击,几分钟内,清军就伤亡了上百人。

        韦泽看着16门炮的48发炮弹打出去,心里头极为遗憾。若是自己能铸造炮弹的话,哪怕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往对方阵地上发射点燃的铁质炸弹,那也算是开花弹了。就清军这么傻乎乎的在这里挨炸的蠢样,怎么着也能打死打伤数百清军。然后他就不用再费力,光这死伤,就能让清军崩溃。

        想完了这美事之后,韦泽又忍不住开始计算对面的清军到底何时会崩溃。按照道理来说,清军伤亡达到10%之后,基本就会崩溃。若是这么一个打法,再来三轮炮击,对面看着有两三千的清军也就差不多该崩溃逃走了。

        正在考虑,却听到旁边的教导旅旅帅柯贡禹冷笑一声,“啥都是学问啊!”

        这言简意赅的话在韦泽身边的参谋部人员中引发了一阵笑声,参谋长张应宸笑道:“等这仗打完了,我一定要好好把三定律学学。这真的不是开玩笑的东西。这么打仗省火药啊!”

        在太平军早就准备测量完毕的阵地上,射击诸元自然是无须再测。炮兵轻松的按照纸面作业上推导出的结果安置炮位,调整炮击角度。填装火药,装填弹丸。每发炮弹都能准确的射入清军阵列。若是想用火枪打死打伤上百清军,就这么几十炮所消耗的火药铅子,根本不够。

        在韦泽的部下们说着感慨以及对清军的风凉话时,却听得林凤祥用颤抖的声音问道:“韦兄弟,这些炮手都是你练兵练出来的?”

        林凤祥是真的大惊失色,清军的炮兵和太平军作战,往往打出去几十炮也打不中太平军的队列,更打不死几个人。太平军缺乏火药,炮兵水平更是可怜。现在亲眼看到炮兵们准确的用炮弹消灭敌人,林凤祥感到了真正的震撼。

        “正是!”韦泽自豪地答道。因为不能采取运动战消灭敌人带来的自卑感此时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或许韦泽的部队与后来的红军相比的确有巨大的差距,但是面对清军正面作战的时候,韦泽却有压倒清军获取胜利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韦泽拥有这样的实力。

        韦泽当然知道,现在看着炮术如神的这支炮兵部队,随便拉个别的地方开战,炮击水平立马就原形毕露,也不会比清军强到哪里去。但是,在这片精心准备的阵地上,韦泽的炮兵就能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而这样的表现在现在就足够了!

      ¡¡¡¡¡°Çå¾ü³å·æÁË£¡¡±ÕÅӦ巺°µÀ¡£

        不用张应宸喊叫,韦泽也看到清军中军大旗摆动,原本还算是有些秩序的清军也跟赶鸭子般分为左中右三队,对着韦泽的部队冲了过来。

        “这名清妖的指挥官很有骨气么!”韦泽赞道,接着韦泽傲然说道:“那咱们就教教他什么叫做打仗!擂鼓,吹号!”

      第19章 道州盘桓(十九)

        江忠源的怒目圆睁,眼角都快瞪裂了。他拎着一口单刀大呼着,声嘶力竭的吼叫着:“杀贼!杀贼!”

        然而在这杀声震天的战场上,他一个人的喊叫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左右的亲兵死拽活拽,看江忠源还是想要战死在这里的模样。亲兵们干脆拽下江忠源手中的单刀,然后把江忠源背在背上就开始逃命。

        其实清军这边没什么喊杀声,只有逃命时不由自主发出的惨叫,以及那些跑得慢的家伙被从背后无情刺来的长枪杀死时的惨叫。真正发出喊杀声是太平军,此时太平军的长【创建和谐家园】们拎着长枪,喊杀着迈过了遍地的清军尸体,向着逃窜的清军开始猛烈追击。在这些手持长枪的精锐战士背后,五个卒的火【创建和谐家园】们已经装填弹药完毕,他们端着火枪,在小鼓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点开始跟在长【创建和谐家园】背后开始行进。虽然溃败的清军基本不可能是故意设下的圈套,但是这不等于韦泽就会让精锐的长【创建和谐家园】们陷入有可能出现的窘境。原先的计划中既然有这项安排,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在没出现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时,擅自改变原本的计划。

        而各个部队的长【创建和谐家园】们都已经放出去追击清军,在牛角号以及令旗的指挥下,韦泽的其他部队开始收拢。一部分经过训练的战士放下火枪,拎起长枪,重新布置了阵列。

        已经进行的战斗过程很经典,那是一窝蜂的部队正面去冲组织严密的军队,结果韦泽的部队根本没有站在哪里等着清军冲上来,炮兵们得到命令,每一门炮在连续发射了最后三发炮弹后沉默下来。而步兵方阵在鼓号指挥下,踏着鼓点开始迎着清军前进。

        一支军队有没有纪律是非常重要的,有纪律军队的战士,不管是一年前扛起枪,还是一天前扛起枪,他们都会坚定的把命令执行到底。让他们上前就会上前,让他们退后就会退后。这连发明都谈不上,几千年前的孙武就说过,兵既整齐,虽赴水火犹可也。

        清军当然没有这时代欧洲军队能够站在那里挨炮的纪律,他们在炮击中干挨打,自然承受不住炮击,只能拼死的冲上来与韦泽近战。而韦泽自然也不会留给清军整顿队列的机会,他命令早已经严阵以待的部队进发。

        奔跑中的清军哪里还能来得及系统的装填火药,装填铅子,不少清军根本就是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跑的。两支部队都向前行进的时候,两三里地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走完了。然后清军就愣住了,他们向前冲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摆脱干挨炮的本能反应,当然还有军官们的催促。可跑了这一段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却没能回到放枪上。

        韦泽的部队能够保持基本的队列行进两里地已经是极限,即便是部队的队形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早不是刚出发是那等整齐。可这得看和谁比。与清军相比的话,韦泽的阵线前进了将近两里地之后依旧是完整的阵线。哪怕是某些部队行进的快些,有些慢些,清军依旧没办法利用不同部队之间的缝隙。

        在这群混乱的清军面前,韦泽的部队到了与清军50步的距离时,各个卒的部队对着清军就来了一通三段击。毫无准备的清军被打懵了,等到太平军的长枪兵越出阵线,冲到清军面前开始猛烈刺杀的时候,清军很快就阵线崩溃,开始逃窜。

        站在韦泽身边的林凤祥都看傻了眼,正面与清军打这样的阵地战一直是太平军的弱项。太平军与清军之间发生的野战基本都是发挥广西老兄弟们自幼练出来的身手,在最终战斗发生前,太平军都要采取充分的运动,埋伏、诱敌、包抄。而且数次野战中,在清军溃败前,太平军都伤亡不轻。这是林凤祥第一次见到太平军与清军在双发默认的战场上进行的正面对战。而韦泽的部队在这样的战斗中极为轻松的获取了胜利。清军的每一步行动都落在韦泽的控制之下,最后的失败也是极为简单明快。

        “韦兄弟,这就赢了?”林凤祥的语气中有着极大的怀疑。

        韦泽答道,“完全打赢还得一阵子。收队其实很慢的。我想着尽早离开灌阳,实在是怕夜长梦多。也不知道今天下午能不能出动。”

        现在是夏天,白天长,而且夜色也不算是那么浓。即便是整晚行军,部队打着火把也不怕。再说太平军并非没有进行过夜晚行军,突出永安的时候,岂止是夜间行军,更是冒着大雨行军。那时候连火把都没有。

        “清妖就这么不堪一击么?”林凤祥此时对如何撤出灌阳根本不在乎,战斗的过程,特别是韦泽组织战斗的模式,都让林凤祥感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韦泽的部队行动太过整齐,林凤祥甚至难以生出这就是战斗的感觉。

        “清妖头子已经是很敢打仗的。若不是如此,他们无论如何冲不到一里多地。换了别的清妖,只怕在炮战不利的时候就撤退了。”韦泽给出了很正常的评论。

        林凤祥还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整场战斗都超出了他对战争的理解,即便是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

        但是战斗却不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看到追击的距离差不多了,韦泽命令收兵。随着金鼓声,追击的长【创建和谐家园】们开始停止追击。这一路大家的确累了,有专门打扫战场的部队上去搜了清军的尸体,收拢了一些看着还行的清军武器与火药,部队就回到城里头。

        战斗后的疲惫感笼罩在整支部队中,不管是哪一个部分的战士,整场战斗中该行进的距离都是一点不少。韦泽简单的赞扬了一下部队,然后就宣布,“今天就出发回江华与永明,等回去之后,大家先休息三天!如果没有军情,咱们就歇够七天!”

        听到韦泽亲自发布命令,满是疲态的战士们忍不住欢呼起来。最近的将近一个月,部队只休息了三天,其他时间不是训练就是行军打仗。每个人都积累起了极度的疲惫。

        “加把劲,赶回江华与永明!九九八十一难过了八十难,哪还确着最后一哆嗦!不要说什么,吃完饭之后就出动!”作为部队实际上的总指挥官胡成和跟着喊道。

        打垮了清军之后,战士们也知道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部队虽然疲惫,整体上却很放松。加上攻克全州之后夺取了不少骡马大车,行军时候也不用携带太多的行李。

        韦泽带头,所有军官都与战士们一起步行。这下林凤祥更是讶异了。在太平军中,别说韦泽这么一个堂堂丞相,就是普通的师帅们坐轿子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行军途中,韦泽与军官们还经常对部队喊口号,“兄弟们累不累?”

        “累!”战士们倒也实在地答道。

        “兄弟们想休息么?”

        “想!”战士们喊道。

        “到了江华与永明就能休息!大家快点走啊!”军官们扯着喉咙喊道。

        而且韦泽他们还在路上立了些牌子,上面大大的写着“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里!”“距离目的地还有八十里!”

        林凤祥少年时混迹江湖,设肆卖卜,自然认的这些文字。他对韦泽治军的能耐更为佩服,大伙看到这些字,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多远,还要走多久,这怨言自然就少了很多。

        经过两天的艰苦行军,部队终于赶回永明。营地早就准备完毕,兄弟们也不管那么多,都是一头撞进营房,躺倒就睡。

        虽然没有参加战斗,林凤祥跟着韦泽他们这么跋涉,也颇为疲惫。但是韦泽虽然看着疲惫,却没有立刻去睡。在永明县城,竟然有近两千人等着他。留守的乃是第四师师帅林阿生,他向韦泽禀报,这近两千人都是前来投奔韦泽的。

        韦泽歼灭了刘长清之后,在这一带声威大震。而且太平军从来不抢掠,购买物资都是给钱。而且太平天国高层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建议是“多给银钱”。这可不是简单的收买人心,或者是显摆。这年头百姓生活困难,有军队能够多给银钱,那就说明这支部队很有钱,跟着这样的部队混有前途。

        反正日子已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有了这么一个希望之后,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也愿意尝试着碰碰机会。加上韦泽杀了一千多清军,这下湘南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也觉得自己跟着这样的军队,不会那么容易死。观望很久的百姓们开始大量投奔韦泽。

        而且林阿生告诉韦泽,这帮人既然投奔了太平军,吃了几天饱饭之后,还有些人回去拉自己的亲戚前来投军。再过几天,这些人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我们会有四千人么?”韦泽疲惫的问道。

        “只会多不会少。”林阿生回答了问题之后,问道:“丞相,你这次去全州,带回来的粮食可够吃?”

      第20章 道州盘桓(二十)

        “林大哥,路上小心。我却是再也不会擅自打仗,更不会擅自离开江华与永明。”韦泽送林凤祥回道州的时候保证道。本来西王萧朝贵的意思就是让韦泽不要在外头胡晃,赶紧回来与太平天国主力汇合。只是这个回来到底是回到哪里,萧朝贵倒是没有特别要求。韦泽回道州也是回来,韦泽带队回到江华与永明也是回来。

        看到韦泽的部队人物暴增,林凤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立刻让韦泽回到道州去。仅仅整顿部属一件事,韦泽就不可能走得开。所以林凤祥最终决定自己先回道州通报消息,若是有一定要韦泽回道州的命令,那再派人前来告诉韦泽就好。再说,林凤祥自己也带兵,太久时间离开部队,他也觉得不放心。

        林凤祥一走,韦泽就召开会议。此时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部队规模突然增加一倍,任谁都觉得头痛。然而韦泽的部队打完了灌阳之战后要开会总结,因为行军路途十分辛苦,韦泽他们根本来不及组织会议详细总结战斗过程以及经验教训。这两件事纠缠在一起,每一个两司马之上的军官都头痛无比。

        “咱们怎么安排这些新来的兄弟?”韦泽在会议上对着一众看着萎靡不振的军官们问道。战士们出操之后就可以回去继续休息,军官们出操之后就得开始军务。这一路上军官们也是统统步行,大伙一个个也是疲惫不堪。

        于是会议室里头满是沉默,竟然没人肯开口。看着一众兄弟们有些迷迷糊糊,甚至有些还在张嘴打哈欠的模样,韦泽啪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够强烈,一众兄弟们立刻就精神起来。

        韦泽腾的站起身来,怒喝道:“你们这都什么样子!俗话说,虎死不倒架!就是说老虎哪怕是死了,那威风照样还在。你们一个个还都是旅帅、师帅,你们这个样子哪里有老虎的威风,怎么都跟死狗一样!”

        被韦泽这么一通骂,这帮人倒也有了点精神,打哈欠的、趴桌子上的,都直起了身子。

        “先不开会了!都给我浇冷水澡去!”韦泽怒喝道。

        一种高级军官们在韦泽带队下到了水井边,一个个脱得赤条条的,几桶冷水下去,立马都精神起来。擦干了身子,这些总算是恢复了精神的军官们倒也坐回位置上。

        “怎么安排新来的兄弟?”韦泽问道。

        柯贡禹率先说道:“我们教导旅只要打过仗的兄弟,这些新来的却是不行。”

        这倒也算是正常的要求,然而韦泽没想到的是,除了后勤部队的林阿生之外,其他的部队都表示,暂时不想要新兵。所有指挥官都表示,现在手头的部队训练起来都无比吃力。突然弄进来一批新兵,只会拖后腿。

        部队这么快就有了如此的认知,韦泽倒是有些高兴了。在农业社会里头,人多就是力量。所以太平军等部队现在只是缺人,加上广西老兄弟们能打仗,会打仗,各部队都是只怕人少。

        但是在工业社会中,军队在打仗之前就得接受相当的训练。这就如同印度与中国比“人口红利”一样,印度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青年绝对数量的确是开始超过中国,可这中间相当一部分是文盲,或者是只懂得写自己名字的家伙。而中国的进入劳动年龄的青年中至少接受过初中教育,而且这些中国青年绝大部分也不是初中毕业后就劳动,他们也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过技校之类的教育。大部分进入劳动年龄的年轻人,都接受过高中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国与印度的劳动力在出发点上就有巨大的差距。

        这就如同韦泽的部队一样,虽然现在只是草创,很多训练并不到位。但是这些战士与太平军乃至清军相比,存在的是“有没有针对性教育”的差别。放到韦泽部队的部队内,就成了大家不太在乎手里部队的人数,而是先考虑了部队士兵有没有接受过教育的问题。

        众人的目光头投到了管作战训练的韦昌荣身上,这位全军的总教习的本职工作就是部队训练,自然不可能让他就这么轻易的逃开去。

        韦昌荣明白众位兄弟们目光里头的意思,他嚷了起来,“这么多兵,练起来可不是小事。大伙的部队里面都得抽人出来!你们想让我一个人管两千人,想都别想!”

        柯贡禹自然是不怕,教导旅本来就有培训的任务。各种体能训练、基本军事训练,全新的战术训练都是教导旅的工作,他的部队人员今天进明天出已经是常态。胡成和指挥全军,这反倒是一把抓,怎么都一样了。后勤部队的林阿生对于人数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多了多干,少了少干。

        只有第三师的师长阮希浩比较紧张,现在韦泽的部队中四个师,第四师算是后勤部队,第一师则是教导旅,第二师归胡成和指挥。和这帮人比较起来,只有第三师是个货真价实的作战部队,师帅就是指挥一个师的部队。如果其他三位都能有自己的算盘,那第三师只能听命令。所以阮希浩颇为紧张的看着一众“前辈”,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师会遭到何种对待。

        “这样吧,咱们先把参谋部给拆了,各个师都建立起各自的参谋部。咱们的部队成立总参谋部。”韦泽慢悠悠地说道。

        “什么?!”张应宸原本没有参与讨论,他一个参谋长不直接指挥部队,所以没什么讨论的必要。现在听了韦泽的话,竟然要拿参谋部先动刀,这就轮不到张应宸继续沉默下去。

        “丞相!我们参谋部才几个人?每次打仗都要忙死,只嫌人不够多。你这一拆,我们怎么办?”张应宸完全没了刚开会的时候那股子疲态,此时他眼睛圆睁,先是完全坐直了,又嫌这么尚且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干脆站起身来【创建和谐家园】到。

        “我准备调整参谋部,现在这个小参谋部指挥一千多人还行!就这么不断的扩军,那却是不行了。所以参谋部要扩大!”韦泽说道。回到这个时代,特别是在灌阳与清军打了一仗,韦泽的心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本他还是没办法避免那种对运动战的青睐,所以对部队的组织结构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感觉。

        在灌阳轻松击溃清军之后,韦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手头的这些几个月前还是农民的部队,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战斗力。别看在韦泽抄袭的成套指挥以及作战体系下大家学会了在战场上拍着队列行动,能做到走到清军面前先开枪再肉搏。那前提是清军渣渣又渣渣的战斗能力。韦泽手下这支屡败清军的部队在同等条件下和英国龙虾兵们对战,韦泽相信自己打十次得败十次。

        既然如此,韦泽干脆就采取了这个时代比较经典的两个组织体系。一个自然是排队枪毙的战术,另外一个就是德国的总参谋部制度。别看德国给人的印象是刻板,然而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国王、俾斯麦首相、老毛奇参谋长,这三位加起来二百多岁的“三驾马车”其实是极为新潮的。参谋本部也好,铁路运兵也好,还有各种新式武器以及新式战术的应用方面,三个人都颇为激进。

        韦泽对参谋本部的最大认知,就是军事指挥官在军队中的职务的不断变化。军人们从低级军官开始,如果表现出色,就会被选入相对应的参谋部工作。如果在参谋部工作中表现出色,就会在晋升后继续分配到一线部队指挥战斗。再经过几次这样一线指挥官与参谋部人员之间的来回调动工作。更优秀的则会被选拔到军校学习与当教官。

        在德国军队中,军官进入初级、中级、高级军校进修只是未来提拔的前兆,真正得到重点培养的征兆,就是被任命到各级军校中当老师,做教官。

        德国以总参谋部为核心的体制,就是一个真正的不断学习,先当学生再当先生的体系。而德意志军事改革之后,贵族军官的比例直线下降,普通人出身的军官们数量飞速上升。这在有国王的欧洲国家中,已经是一个极大的奇迹了。

        韦泽当然不可能对众将讲述这些故事,既然韦泽的部队本身也是草创,部队没有战斗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这都是必然的劣势。可这样的局面也有一个地方可以充分利用,那就是部队也没有顽固的传统,没有各种保守势力的抵抗。韦泽可以把最先进的东西引进部队,让这支部队在成长中逐渐习惯这种制度。

        排队枪毙就是韦泽在部队战斗力很弱的时候完成的第一个步骤,那么接下来就是总参谋部制度了。

        其他的指挥官们无可无不可,倒是现任参谋长张应宸颇有抵触情绪。大家可以拒绝没有什么训练经验的新兵,同样拒绝把自己手头的力量分散。总参谋部的计划中,张应宸的权限看似扩大,实际上也未必能这么看。

        张应宸倒是总结的很快,他很不高兴地说道:“丞相,就是说,每个师都有自己的参谋部,总参谋部现在成了训练部门?”

        “现在总参谋部要负责给每一支部队培训参谋,新来的人又不是应宸你这样有天份的,怎么可能立马就能派上用场。”韦泽还得安抚一下郁闷的参谋长张应宸。

        “那这参谋部等于是和作战训练部门合并了?”张应宸说道。

        这话一出口,韦昌荣不乐意了,“哎!张参谋长,我看着未必是合并,而且就算是合并,你这是不乐意啊!”

        韦昌荣已经说的很客气了,直属参谋部的部队只有侦查部队一支,但是参谋长地位和韦昌荣基本一致,而张应宸在这件事上其实颇为纠结的。这次韦泽要建立总参谋部,张应宸看来是颇为不愿意地位下降的。

        韦泽一看这矛盾要爆发,他啪的猛拍一下桌子,大声喝道:“你们都给我闭嘴!我现在告诉你们,建立总参谋部之后,我就是总参谋部长。应宸,你现在给我带兵去!现在新建四个师,每个师两个旅。应宸你给我当师帅去!”

        在现在的军中,韦泽是一言九鼎的老大。他实在没想到老参谋部竟然就敢起来反抗命令,所以韦泽态度强硬的发话了。张应宸也不敢再反驳,乖乖的服从了命令。

      第21章 道州盘桓(二十一)

        被韦泽给撸掉了参谋长的职务之后,张应宸倒是沮丧了一下。这次可是他先与韦昌荣吵了一句,虽然吵的只是一句话,可韦昌荣的不满已经很明显了。韦泽立刻把张应宸的参谋长给撸掉,在张应宸看来,这是韦泽支持韦昌荣的明确表态。

        只是这沮丧也没有维持太久,韦泽任命张应宸为第一师师帅,教导旅也在第一师的编制内。这个安排完全可以说是重用,即便是当参谋长的时候,张应宸也不可能当柯贡禹的顶头上司。教导旅乃是韦泽直接领导的部队。

        而且之后的部队调整中,张应宸也发现部队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韦昌荣直接当了参谋部作战训练部的部长,林阿生当了总参谋部后勤部的部长。两人直接脱离了战斗部队,当起了官。

        接着的变化就更加激烈起来,韦泽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归根结底就是“三定”,定职责、定编制、顶责任。以总参谋部为核心,韦泽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特别是针对人员晋升模式,韦泽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一线指挥官与各部队参谋部之间的人员交流体系。

        这让张应宸弄不明白了,其实不仅是张应宸弄不明白,包括相当的军官也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打仗打得好,就得放下军权去参谋部呢?参谋部给大家形成的印象就是每天写写画画,对参谋部好奇的人很多,但是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这变化之大令部队的军官们感觉极为别扭。

        而且新的总参谋部建立之后,一大批原本籍籍无名的新人纷纷得到了提拔。例如第四师的师帅居峻峰,张应宸甚至跟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见了面之后,他倒是想起过自己与此人也曾经见过。只是那时候身为参谋长,张应宸哪里有空和不熟悉的家伙说话。这个人竟然得到了韦昌荣与林阿生的共同支持,一跃成为了第四师师帅。

        另外一个提拔则是震惊级别。一个名叫陈哲的18岁孩子当上了总参谋部技术部的部长,参谋部现在的四位部长,作战训练部部长韦昌荣、作战部部长何成格、后勤部部长林阿生,都是老兄弟。可一个18岁的孩子竟然能和他们同为部长,而且陈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战功,他只是在诸多科学考试中成绩不错,就这么一家伙当了部长。张应宸对此根本不敢相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9: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