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十字》-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井上成美制止了意犹未尽的下村定:“下村君,你不觉得现在分物资有点早了么,印度洋作战能不能开始都还不一定呢。”

      “这个,我这不是着急嘛……”(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黑海之战(2)

      2o世纪后,印度独立运动从王公领导的武装战争转化为由国大党领导的相对和平的民族独立自治运动。??? ? 火然?文 ?? w?w?w?.?r?a?n?w?e?n`org后因斗争方式的争论而生严重分歧,国大党也分裂为两派:一派以甘地和尼赫鲁为,始终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路线,被视为温和派;另一派以钱德拉-鲍斯为,逐步转移到开展武装斗争的立场上而被视为激进派。一战时英国为获得印度上下的支持,空口白话许诺了印度自治,这使得温和派占据国大党上风,但随着一战胜利,英国所谓的自治与【创建和谐家园】改革无非是殖民统治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温和派的主张便失去市场,激进派开始占据上风。钱德拉-鲍斯在此过程中筹建了印度青年学生组织——国民志愿军并担任最高指挥官,他主张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反抗英国殖民者从而使印度彻底独立。随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强化,印度次大6被英国当作解决问题的主要场所而任意压榨,矛盾日趋激烈,1938年鲍斯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提倡激进路线并与甘地等温和派产生激烈矛盾,最终他同国大党决裂,后被英国殖民当局秘密逮捕。1941年他从加尔各答越狱逃亡莫斯科,请求苏联支持,未果后转往德国。

      “这么说这位印度独立领袖现在德国?”

      科尔当机立断答应下来:“完全没问题,过两天我就返回德国向元汇报,下次直接让这位独立领袖搭载飞机飞往贵国,贵国可直接与这位领袖洽淡,有关成果只要不损害德、意盟国利益,我们便共同予以承认。”

      “那倒不是,生产、培养都不难,现在缺的是时间和人员,您应该知道执行这种任务技术是第二位的,视死如归、一往直前的勇气才是第一位的。除了前线将士和我们一部分高级将领,很多人还没做好这个准备,心态也没调整好。”

      “连我的心态也没调整好。”丰田副武叹了口气,“这是最后手段。按我的想法是最好永远都用不上这种武器,但很多事情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南洋群岛的防守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你先准备好,等待军令部的命令——没有我和伏见宫总长的明确命令,谁都不准动用。哪怕队员自己申请也不行。”

      ++++++++++++++++++++++++++++版权声明++++++++++++++++

      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点pc端阅读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点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轻击阅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然后退出阅读页面后重新进入;如果还不行请关闭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阅读则一切均会正常;

      3、如果您在别处阅读本文。请您去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注册vip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

      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

      ++++++++++++++++++++++++++++版权声明++++++++++++++++

      井上成美不说话,只悄悄竖起大拇指,这是科尔第二次把下村定逼得手忙脚乱了:说来说去,6军这群马鹿总归是国际场面见得太少。

      “这是敝国大本营的建设性想法,尚未呈请陛下最终决断。不过可以给贵使做个参考。”古正之又拿出另一份文件,上面写着日本的义务:

      1、联合舰队抽调主力舰队封锁西印度洋,确保英美增援舰队无法登6且不构成对德意军队作战威胁,并伺机歼灭其增援舰队。考虑到作战持续力问题,该时间不能过一个月;

      2、策应德意军队占领中东与【创建和谐家园】半岛,必要时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

      3、如条件许可,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策应德意军队占领马达加斯加岛;

      4¡¢¹©Ó¦Ïð½º1oÍò¶Ö£¬»Æ½ð1o¶Ö¡£ÎÙ¡¢¸õ¿ó¸÷2o¶Ö£¬Îý¡¢Ç¦¿ó¸÷1oo¶Ö£»

      5、给予德国所需的最新型【创建和谐家园】、战列舰、大型潜艇设计图纸;

      6、保障今后对德意橡胶、生丝、云母及其他热带产品供应,价格另行商定;

      7、所有物资运输均由日本负责提供护航。

      科尔看后表示了解,他默默地收起两份资料后问道:“如果可以的话,贵国何时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突入印度洋?”

      这问题古正之是回答不上来的,他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两位6海军次官,下村定当然也决定不了,因为出、抵达时间完全取决于海军,井上成美沉思片刻,仿佛下定最后决心似地说道:“如贵国能在5日内答复并接受有关一揽子协议,敝国将立即呈请圣裁,如三日内形成一致意见,则我舰队突入西印度洋时间将不晚于本年12月15日……”

      “我马上回德国向元禀告,预计3日内给贵国明确答复。”

      “敝国上下静候佳音。”

      外务部随员安排科尔先行离开,其他三人还要再商议一番,而且这番商议是不能让科尔听见的。

      “这些条件会不会有些狮子大开口?”古正之不安地搓着手,“德国人将这么多资源投入下去的话自己都能打赢了,还用得着我们帮忙?”外务部随员安排科尔先行离开,其他三人还要再商议一番,而且这番商议是不能让科尔听见的。

      “这些条件会不会有些狮子大开口?”古正之不安地搓着手,“德国人将这么多资源投入下去的话自己都能打赢了,还用得着我们帮忙?”

      “不然,德国或许能提供这些资源,但短期内肯定抽调不齐,更别说一次性投入中东战场。”井上成美斟酌着说道,“特使应该心里很明白日本实力不足,需要这些物资与装备才能推动印度洋攻略,有这些东西的话,印度作战的成功把握就大了很多。”

      “不过我很好奇,德国人答应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物资差不多是日本一年所需的供应量了。”古正之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果德国方面愿望急切,我觉得

      “不然,德国或许能提供这些资源,但短期内肯定抽调不齐,更别说一次性投入中东战场。”井上成美斟酌着说道,“特使应该心里很明白日本实力不足,需要这些物资与装备才能推动印度洋攻略,有这些东西的话,印度作战的成功把握就大了很多。”

      “不过我很好奇,德国人答应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物资差不多是日本一年所需的供应量了。”古正之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果德国方面愿望急切,我觉得应该能答应……”下村定挠挠头皮,“我的意思是德国方面至少能答应8o%。”

      “其实让德国提供2ooo架飞机还真不如让他们提供4ooo台动机有利,从运输难易程度来说,动机体积小,重量也轻,铝材什么的我们和德国差距不大,德国或意大利飞机我们飞行员也不见得飞得惯……”

      “德国人不会用落后型号糊弄我们吧?”

      “德国人不屑于这么干,我们在柏林也是派驻有外交使节和武官的,先进程度究竟如何一眼就能看出来。”说到这里,井上成美忽然奇怪地问古正之,“以前大岛大使都有长电文来通报德国情况,最近一直没看见情况通报呢。”

      “别提了……他用的密码被破译了,德国人对他可是很恼火呢,上次据说还被里宾特洛普部长狠狠训了一通。”古正之趁机说道,“德国提供的新式密码机也得考虑多给外务省一些啊。”

      “是啊,是啊,要是密码没破译的话,海军也不会在中途岛惨败了。”下村定随口说了一句,半晌才反应过来井上成美就坐在旁边,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指责海军,我是说那4艘航母真的挺可惜的,要是他们还在的话,我们现在何至于从瓜岛转进……”

      “下村君,这些都过去了,该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时候了。”井上成美也不恼,只淡淡地说道。

      “突然对印度洋战略期待起来了呢。”下村定用兴奋地口吻说道,“如果德国方面答应了,日本的物资和装备面貌将焕然一新。6军认为钢铁、飞机、物资与其他技术资料等等全部可以6海军一分为二,运输船舶6军要求3o%,战车、卡车全部归6军……”

      井上成美制止了意犹未尽的下村定:“下村君,你不觉得现在分物资有点早了么,印度洋作战能不能开始都还不一定呢。”

      “这个,我这不是着急嘛……”(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黑海之战(3)

      11月3日拂晓时分,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外的观察点,担任执勤任务的土耳其瞭望哨伊尔迪雷-巴斯图尔克忽然惊叫起来:“船!好多船!”

      “不要大惊小怪,海峡里哪天没有船了?”睡眼惺忪的同伴责怪他,“一大早就扰人清梦,真是的。?燃?文小?说? ?? w?w?w?.?r?a n?wen`org”

      “不,你看看,军舰,全部是军舰,还挂着希腊旗呢。”

      “希腊?”同伴惊讶了一下,凑到高倍望远镜上一看,啧啧称奇起来,“果然,一、二、三……妈呀,19条军舰,希腊这是准备打上门来了?”

      “快快快,拉响紧急警报。”

      紧急警报很快就响了起来,所有人都被惊动了,望着海峡外那数目惊人的军舰,所有人都感觉难以置信: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里面既有两三万吨的战列舰,也有7-8千吨的巡洋舰,还有1-2千吨的巡洋舰,实力已完全压倒土耳其那孱弱的海军了,要知道土耳其现在可只有一艘老掉牙的严厉号(即一战德国战巡戈本号)撑场面。

      “希腊向我们宣战了么?”一个士兵瑟瑟抖地问道。

      “没有……至少没有通知”他的同伴反应似乎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整个声音都在颤抖,也不知是清晨的冷风还是心中的恐惧。

      很快士兵们的害怕消散了一多半,因为对面舰队打出了“申请通过海峡”的旗语。哈坎-提拉夫是海峡防区的最高指挥官,他一方面命令各处炮台做好应急准备,另一方面又准备派人去了解对方情况——既然对方规规矩矩了“申请通过”的消息,他不能不予以查看处理。

      “派交通艇去问问情况,了解一下到底怎么回事……”他自言自语地告诉手下,“如果有危险让他们自行处置。”

      半个小时以后交通艇上传来的消息让他啼笑皆非:“报告,这是希腊舰队,准备去保加利亚进行访问,舰队指挥官附有希腊官方文件,希望我们根据公约放行。”

      “见鬼。我们与希腊人做了几百年的邻居,我怎么不知道希腊人什么时候突然有了如此庞大的海军舰队?”

      好在他的参谋长不笨,一边擦去额头的冷汗,一边在拼命翻动《简氏战舰识别手册》。对照轮廓与手册上的图案最后总算是现了端倪,他惊叫起来:“这是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老战列舰海洋号与前无畏舰孔多塞号,重巡洋舰科尔贝尔号、阿尔及尔号、迪普莱克号……天哪,这全是法国人的军舰。”

      “法**舰怎么会挂上希腊海军的旗帜跑到土耳其来了呢?”哈坎-提拉夫百思不得其解。

      没错,这就是霍夫曼绞尽脑汁从贝当和达尔朗手里拿到的法国土伦舰队主力。虽然他把一票法**舰包括配套设施与装备都弄到了手,但像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普罗旺斯号这样的伤病号显然没法再带出来使用,他们只能留在意大利继续维修了。特别是敦刻尔克号战巡和普罗旺斯战列舰法国人已维修了一半,但因为缺乏资源与工人懒散的原因,迟迟未能完工,英国人在弩炮行动中留给他们的伤口还清晰可见。

      这次对法**舰在意大利船厂维修的事情霍夫曼与雷德尔均予以了足够重视,不但调派了国内船厂的工人,还准备拨付一大堆材料与装备。按照海军司令部的评估,敦刻尔克号和普罗旺斯号如果要重新投入使用必须经过大改,考虑到普罗旺斯号毕竟是已有3o年历史的老舰了。霍夫曼最终放弃了对该舰进行大手术的想法,只要求修复到可以使用的地步,至于较新的敦刻尔克号则拟定了一揽子改造、修缮计划:

      先,军舰上那滑稽得有些可笑的主炮(2座4联装33omm)是不能再用了(部分火炮在弩炮行动中被英军打坏),先必须全部换成德国产的283mm主炮(与沙恩霍斯特号一样),因为无论是意大利还是德国海军都没有装备33omm这个口径火炮,一旦从法国弄来的炮弹打完,如果想继续沿用的话还要再新开一条生产线(法国人自己制造的炮弹鬼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打响),干脆换成自己熟悉的283mm舰炮(2座3联装)更为靠谱。至于敦刻尔克号库存的33o口径炮弹全部在意大利港口检修、补给时让斯特拉斯堡号带了去。拟更换的283mm口径主炮虽然威力比33omm看着要小一点,但其射度远高于法国货。如果以单位时间衡量,弹药投放量并不逊于原有水平(少2门的因素不考虑在内)。而且更替后的火炮水平才更符合实际,因为敦刻尔克号只有2.5万吨级别的水平,装33omm属于小舰拉大炮、不恰当地堆砌武力。更要命的是法国人还把所有主炮全部堆在前甲板,更加剧了头重脚轻的情况。修改后整体减重不少,有利于军舰重心下移并提高稳定性。

      其次,军舰后部奇怪口径的副炮群全部拆除(16门13omm副炮),13omm口径也是法国海军的独门武器,与德意并不通用。只能无情砍去,海军本还想在原位置安装15omm口径副炮(从齐柏林号航母上拆卸下来),但霍夫曼大手一挥说用不着这些副炮了,后部甲板在他授意之下被设计为彻底清空并腾出空间安装航空甲板平台(本身就是水平装甲防护的一部分)。敦刻尔克号整体舰长215米,因为主炮和舰桥都在前部,后部甲板清空后安装航空平台后长度可达到1o5米左右的水平,如果是新试验的Bf-119能搭载32架(28架+4架备用),如果考虑me-155与Ju-87c的搭配,大约能搭载28架(22架+6架备用)。

      这种改造当然不是霍夫曼心血来潮的无聊之举,恰恰相反,他想到了历史上伊势级战列舰改造成航空战列舰这个怪胎,无论从军舰整体长度(伊势级2o9米,敦刻尔克级215米)还是从上层建筑部署(伊势级一共有6座主炮,横贯全舰,而敦刻尔克级只有2座且全部部署在前)来看,敦刻尔克号都比伊势级更有改装余地。考虑到无论德国还是意大利都缺少航母,改成航空战巡也有现实价值。

      最后还要对动力系统进行大规模修缮。敦刻尔克号战巡是3o年代的产品,设计航29.5节,法国锅炉水平还是可以的,但被打坏的部分必须用德国产品进行彻底修复。一边是减重,一边是加强动力系统,预计经过这次全新改装之后因为减重的缘故,舰艇最高度可达到31节,勉强够得上快战巡的边了(虽然是最下限),在霍夫曼的心目中,该舰将来是伴随航母出动的利器,度不够快不行。

      雷德尔预计整体工期至少6个月,而且还得是德国工人为主干,指望意大利人一年也别想,霍夫曼一咬牙也就同意了。

      对敦刻尔克级的这种大手术,目前正在敦刻尔克另一艘同级舰斯特拉斯堡号坐镇的德国海军少将提奥多尔-克兰克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目前正在接待前来询问的土耳其官员。

      “请问,贵舰队通过海峡有何贵干?”

      “鄙人奉希腊总理乔治斯-索拉科格鲁的命令去保加利亚进行友好访问……”

      “可这并不是希腊海军的军舰,这全部是法国的。”

      “以前是,可现在不是了。”克兰克少将傲然说道,“这些都是法国人的抵债物资,经德国元的同意已转送给希腊方面,乔治斯-索拉科格鲁总理为测试舰队的航行能力,特意安排了出国友好访问。”

      关于这支海军的来龙去脉土耳其人最终弄明白了原委,这是德国人前几天从法国人手里获得的舰队,至于转交给希腊云云完全是托词,可问题是希腊政府目前正被德国控制着,如果土耳其询问的话保证不敢说个不字——看见那份官方文件了么?那就是希腊官方的背书。

      现在轮到土耳其方面为难了,根据1936年7月2o日签订的《蒙特勒公约》规定:交战期间如土耳其为中立国,各交战**舰不得通过海峡,目前毫无疑问是战时状态,但希腊和保加利亚(该国以同为斯拉夫人为借口,不向苏联宣战,元也同意了)都不是交战国,同时土耳其自己是中立国,按照规定完全是可以通行的。

      这支由“前法国”军舰组成的舰队显而易见是被德国人控制的,偏偏每艘船旗杆上悬挂的又都是希腊旗帜,从表面来说要通过海峡的申请完全不违反规定。哈坎-提拉夫犯难了,不过他知道自己要尽快做出决定,无论英美还是德意的大使很快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看法,一旦陷入了长时间争执,随之而来的压力是土耳其无力抗拒的。

      他不敢擅自做主,只好一方面好言安抚“希腊”舰队,另一方面又迅上报情况给伊斯坦布尔的高层。(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黑海之战(4)

      土耳其内阁中,外交部、海军及其他一些有关人员已为是否放行“希腊”舰队这个问题争执许久了,双方各抒己见,谁也不能说服谁。火然??? ?文 w?ww.ranwen`org

      这支舰队要对付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只怕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后就不会再出来,会一直坚持对红军作战,至于舰队悬挂希腊还是法国亦或者是德国旗帜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上面全是德国海军军人——除了他们穿了那身希腊海军制服外。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舰队实质,而在于要不要放这支舰队过去,对土耳其有什么影响。

      土耳其地处欧亚大6要害,本身就是国际冲突的焦点,当然也存在着亲英美派和亲德派的政客,双方态度是大相径庭且又不可调和的,争论到最后也没能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两派最后把目光投向了会场中间的最高领袖伊诺努总统,他没有直接表态,只说了一句:“俄国人在黑海中的舰队实力还是不小啊……”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些没头没脑,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想法。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伊诺努总统轻飘飘地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放行与否根据条约办,由该防区长官自行把握。”

      如果按照条约精神办,处理方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放行,希腊舰队嘛……

      “长官,您说,土耳其人会放我们过去么?”副官伦道夫中尉从克兰克指挥“舍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时就跟着他了,在接收土伦舰队后也一并跟了过来。

      “当然……”克兰克少将露出微笑,“土耳其人与俄国人不共戴天,只要他们还有聪明人,就知道我们要对付的是谁?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土耳其政客都不会在反俄立场上松动的。”

      “可如果这样土耳其人为什么不直接加入我们呢?”

      “他们只在等待最合适的时机而已,就像上次大战那样,必要时或许需要我们推上一把。”一战中德、奥、土、保联合组成了同盟国阵线,土耳其当时就是亲密盟友,别的不说,土耳其海军旗舰还是德国当初赠送的戈本号呢。

      决定权力是下放给了哈坎-提拉夫。但一个又一个的大人物接连不断地给他打电话,这些平时高高在上、他连仰望都不敢的大人物今天全涌来了,或是威胁、或是劝说、或是利诱,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给他施加压力。告诉他应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急得他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拖延是肯定不行的,那会把所有人都得罪,要讨好所有人也是不现实的,处在这个位置上只能选择一派进行依靠。经过通盘考虑、左右权衡。他最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按总统意见办——履行条约义务,放行!

      “长官。”伦道夫副官高兴地叫了起来,“对方放行了,并打出旗语:早安,希腊舰队,欢迎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回复:早安,尊敬的土耳其海军!”

      博斯普鲁斯海峡顺利地通过了,达达尼尔海峡自然也不在话下,有了哈坎-提拉夫的榜样,后面的防区司令立刻依样画葫芦放行了。等闻讯赶来的苏联与英美大使到达现场时。舰队最后一艘补给舰都已离开了。

      “贵国必须为今天这个决定付出代价。”苏联大使大声【创建和谐家园】道。

      “是嘛?”土耳其外交部长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贵国准备给我们什么教训,想搞第12次俄土战争么?”

      “贵国不应该给德国人放行。”英美大使的语气稍微和缓一点,但依然保持一样的口气。

      “可希腊舰队通过海峡完全是符合公约的行为。”

      “先,这并不是希腊舰队,这是德国人巧取豪夺的法国舰队;其次,希腊人也没有这些军舰。”

      “先,法国大使承认这不是法国舰队,这些军舰已从法国海军除名了;其次,舰队有希腊官方文件与证书。悬挂希腊旗帜,身穿希腊军服,凭什么不是希腊海军?”

      “上面没有希腊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10:35:48